心肌缺血如何安全洗澡
心肌缺血如何安全洗澡
洗澡时身体表面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增加,而内脏血流减少,这对心肌缺血患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要想安全洗澡,心肌缺血患者应掌握一些洗澡小常识。
1、饭后马上洗澡可能会造成心脏缺血,最好在饭后一两个小时以后。
2、饮酒后洗澡可能引起颅内血管功能异常,出现头晕、眼发黑和呕吐等症状,洗澡前最好不要饮酒。
3、不要出现在吃的太饱或者太饥饿以及精神太疲劳的情况下洗澡。
4、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洗澡时间,一般应控制在15分钟以内。
5、体质虚的患者可以选择中午阳气最旺的时候洗澡。
6、洗澡时水温要适中,最好与体温相当。
7、最好不要浸泡在热水中,浸泡在热水中会使全身的毛细血管扩张,身体中的循环血液量减少,血压降低,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减少。
8、浴室的空气尽量流通并且湿度不能太高。
9、洗澡后要及时擦干,尤其特别注意保护头部的温度。
10、洗澡后不宜外出,更不要湿着头发就睡觉。
11、出现意外及时进行急救,并打急救电话。
冠心病和心肌缺血在发作时有什么区别
我们知道冠心病的患病部位是跟心脏有关,这就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在我们日常生活压力过大,作息时间的不恰当也有可能患上冠心病。我们需要对它有足够的了解,下面通过本篇文章,我们大家了解一下冠心病的种类,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隐匿型
二、心绞痛型
三、心肌梗死型
四、心力衰竭型
五、猝死型
每一个人的每一个部位都是需要血液,不能细胞就无法存活,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就有的人因为体内缺血而患上了心肌缺血这个疾病,而且心肌缺血是一个会对人们心脏造成大量伤害的疾病,那么心肌缺血的症状都有哪些呢?
首先,无症状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与有症状的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相似。即使在已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中,也仍有百分之三十的病人没有心肌缺血症状,这表明梗死周围心肌有残余缺血,这种残余缺血往往导致再次心肌梗死和猝死。
临床将无症状心肌缺血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Ⅰ型、安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症状:此型无症状,是偶然被发现有心肌缺血,有人估计在完全无冠心病症状的中年男性中(一般人群)占百分之二到五。其预后与心绞痛患者相似。
Ⅱ型、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心肌缺血症状:心肌梗死后虽无心绞痛但确有心肌缺血存在者较为多见。此型患者预后较Ⅰ型更为不良,尤其当左心室功能异常时,其死亡率为百分之五到六。
Ⅲ型、心绞痛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症状:研究表明心绞痛患者中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同时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并且可发生在不同类型的心绞痛中。必须指出,不稳定 型心绞痛患者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常能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经治疗后症状消失但仍有心肌缺血存在,这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心肌缺血的症状有哪些
首先,无症状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与有症状的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相似。即使在已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中,也仍有30%的病人没有心肌缺血症状,这表明梗死周围心肌有残余缺血,这种残余缺血往往导致再次心肌梗死和猝死。
临床将无症状心肌缺血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Ⅰ型、安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症状:此型无症状,是偶然被发现有心肌缺血,有人估计在完全无冠心病症状的中年男性中(一般人群)占2%~5%。其预后与心绞痛患者相似。
Ⅱ型、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心肌缺血症状:心肌梗死后虽无心绞痛但确有心肌缺血存在者较为多见。此型患者预后较Ⅰ型更为不良,尤其当左心室功能异常时,其死亡率为5%~6%。
Ⅲ型、心绞痛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症状:研究表明心绞痛患者中70%~80%同时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并且可发生在不同类型的心绞痛中。必须指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常能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经治疗后症状消失但仍有心肌缺血存在,这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上述就是关于心肌缺血的发病症状的介绍了,可见其临床表现还是很多的,如果您经常心肌绞痛的话就要谨慎了,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个相关的检查,一旦确诊就需要立即治疗,因为心肌缺血一旦发作,危害会是很难预料到的。
无症状心肌缺血危险吗
无症状心肌缺血正日益受到重视,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大约25%~50%的急性猝死者中,生前无心绞痛发作史;但近90%的尸检中,发现这些人均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美国约2%~4%貌似健康的无症状的中年人,检查发现有明显的冠脉病变和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猝死的原因通常是致命性心律失常,而在致命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前,心电图可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与猝死之间可能有因果关系。此外,有人报道,美国每年有45万人猝死,其中20%~50%死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在此之前或同时,常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亦有人对5209例冠心病病人进行30年随访观察中发现,25%的心肌梗死是无症状的,其10年内死亡率为8405;。结果表明,无症状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与有症状的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相似。即使在已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中,也仍有30%的病人没有症状,这表明梗死周围心肌有残余缺血,这种残余缺血往往导致再次心肌梗死和猝死。目前医学上将无症状心肌缺血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Ⅰ型、安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此型无症状,是偶然被发现有心肌缺血,有人估计在完全无冠心病症状的中年男性中(一般人群)占2%~5%。其预后与心绞痛患者相似。
Ⅱ型、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后虽无心绞痛但确有心肌缺血存在者较为多见。此型患者预后较Ⅰ型更为不良,尤其当左心室功能异常时,其死亡率为5%~6%。
Ⅲ型、心绞痛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研究表明心绞痛患者中70%~80%同时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并且可发生在不同类型的心绞痛中。必须指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常能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经治疗后症状消失但仍有心肌缺血存在,这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所以,看了这篇文章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警惕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带给我们的危害,千万不要认为症状性心肌缺血不会给我们带来危险,不会危及我们的生命安全。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哦。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1、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由于心肌缺血有发生心肌梗塞和猝死的危险,因此发现心肌缺血时,要及早治疗。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已发生,应积极治疗,防治病变发展并争取逆转。已发生并发症者,应及时治疗,防治恶化,延长患者寿命。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防治血栓形成,预防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栓栓塞;β-受体阻断剂如美托洛尔或其缓释片:减慢心率减少心肌的秏氧,预防猝死;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稳定动脉斑块,防止斑块脱落形成血栓。
2、心肌缺血是什么
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脏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几乎完全靠有氧代谢提供,所以即便在安静的时候,心肌的血氧摄取率也很高(约为70%),正常情况下,机体可通过自身调节,促使血液供需相对恒定,保证心脏正常工作。当某种原因导致心肌血液供需失衡,就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心肌缺血。而冠心病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心肌缺血在我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些20~30岁的年轻人也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
3、心肌缺血的三个类型
安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安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既往无冠心病病史,也无冠心病症状,只是偶然被发现有心肌缺血,在人群中的发生率可达5%。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大约1/3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后可出现心肌缺血,而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达1小时以上又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凶险,尤其当左心室功能异常时,其死亡率为5%~6%。心绞痛伴有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患者中70%~80%同时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且发作次数是有症状心肌缺血的3~4倍,尤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常能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经治疗后症状消失但仍有心肌缺血存在。Tips:心肌缺血可造成心肌可逆性或永久性损伤,定期进行检查可及早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可做心电图、核素、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心肌缺血患者会出现哪些早期症状
氧是心肌细胞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而氧是通过血液输送给细胞的。心脏没有“氧仓库”,完全依赖心肌血供,所以一旦缺血,立刻会引起缺氧。心肌缺血的症状之一缺氧,它的直接后果是心肌细胞有氧代谢减弱,产能减小,使心脏活动时必需的能量供应不足,引起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
同时,代谢的废物也不能被有效及时地清除,心肌缺血症状易产生不利影响。缺血、缺氧、缺能量,最终会影响心脏的收缩功能。若有20%~25%的心肌停止收缩,通常会出现左室功能衰竭;若有40%以上的心肌不能收缩,就会有重度心泵功能衰竭。如果这种情况突然发生,就会出现非常危险的心源性休克。
目前无症状心肌缺血正日益受到重视,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安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此型无症状,是偶然被发现有心肌缺血,有人估计在完全无冠心病症状的中年男性中(一般人群)占2%~5%。其预后与心绞痛患者相似;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后虽无心绞痛但确有心肌缺血存在者较为多见。此型患者预后较Ⅰ型更为不良,尤其当左心室功能异常时,其死亡率为5%~6%。
无症状心肌缺血有哪些类型
缺血性心肌病是指因为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弥漫性或局限性纤维化,从而产生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心脏扩大或僵硬、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因为没有典型症状,所以更应引起重视,它可影响各型冠心病的预后,通常来说,它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1型--安全无症状心肌缺血
这种类型的患者通常没有症状,是偶然被发现有心肌缺血,据专业人士估计,在 没有冠心病症状的中年男性中约占2%~5%。这种类型患者的预后与心绞痛患者相似。
2型--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后虽无心绞痛,但确有心肌缺血的患者比较多见。此型患者预后比1型患者更为不良,特别是当左心室功能异常时,患者死亡率为5%~6%。
3型--心绞痛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
研究表明,心绞痛患者中70%~80%同时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并且可发生在不同类型的心绞痛中。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常能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经过治疗后症状消失,但仍会有心肌缺血存在,这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心肌缺血症状
心肌缺血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一种心肌疾病,该疾病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危害都是很大的,在发病的时候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就有可能出现死亡,但是还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心肌缺血,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心肌缺血的症状都有哪些?
首先,无症状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与有症状的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相似。即使在已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中,也仍有30%的病人没有心肌缺血症状,这表明梗死周围心肌有残余缺血,这种残余缺血往往导致再次心肌梗死和猝死。
临床将无症状心肌缺血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Ⅰ型、安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症状:此型无症状,是偶然被发现有心肌缺血,有人估计在完全无冠心病症状的中年男性中(一般人群)占2%~5%。其预后与心绞痛患者相似。
Ⅱ型、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心肌缺血症状:心肌梗死后虽无心绞痛但确有心肌缺血存在者较为多见。此型患者预后较Ⅰ型更为不良,尤其当左心室功能异常时,其死亡率为5%~6%。
Ⅲ型、心绞痛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症状:研究表明心绞痛患者中70%~80%同时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并且可发生在不同类型的心绞痛中。必须指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常能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经治疗后症状消失但仍有心肌缺血存在,这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上述就是关于心肌缺血的发病症状的介绍了,可见其临床表现还是很多的,如果您经常心肌绞痛的话就要谨慎了,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个相关的检查,一旦确诊就需要立即治疗,因为心肌缺血一旦发作,危害会是很难预料到的。
冬季须警惕无症状的心肌缺血
冬季是心肌缺血的高发期。这和寒冷刺激有关系。低温会让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让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从而提高了心肌耗氧量。寒冷还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让人出现心肌供血不足甚至急性心血管事件。在低温状态下,为了保持自身的温度,血管会生理性地收缩,这也会诱发血压突然升高引发一系列心血管疾病。所以,这个季节是心肌缺血患者的多事之秋。
不过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心肌缺血患者不会出现胸闷、气短和心前区疼痛等症状,个人感觉良好。这种隐匿性的心肌缺血更加危险。隐匿性的心肌缺血多发于四五十岁的人身上。这个年龄段的人心血管代偿能力较差,侧枝循环不如老年人。一旦发生急性血管闭塞,心肌会迅速发生坏死,引发心跳骤停,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而且,四五十岁的人由于没有症状来“提醒自己”,容易会像从前那样从事超负荷的工作或锻炼,同时没有任何治疗措施,这给心血管疾病突发带来更多可能。
如何才能鉴别自己有无心肌缺血?吴桂平说,心电图和冠状动脉照影就可以帮助人们来判断病情。一旦发现自己有心肌缺血,就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冠心病的整体治疗方案来进行调理。除了必要的用药治疗外,患者必须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适当运动,保持心态平衡,在冬季注意保暖。平时外出时可带一些能够用于急救的药物,以备不时之需。在冬季,患有心肌缺血的人要避免过早地外出买菜、锻炼,洗澡的时候水温不宜过低或过高,以免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