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治疗小儿口疮方法
中医怎么治疗小儿口疮方法
1、身体穴位——玉枕、劳宫
A.家长用手从宝宝的脖子后面正中线一直向上摸,在后脑勺中间能摸到一个最高的突起,这个骨性的突起叫做枕外粗隆,在枕外粗隆上缘稍微靠外侧,距后正中线约一横指(宝宝的手指)宽的地方就是玉枕穴;劳宫穴在掌心,中指自然弯曲的时候所指的地方即是。
B.让宝宝坐好,家长站在背后,两手拇指按住玉枕穴,可以摸到穴位附近有圆形或条索状的突起;然后家长用三棱针或采血针快速刺入阳性突起,出针后轻轻挤压针孔,挤出1~2滴血后用干棉球把血擦干净。
C.玉枕刺血之后,家长用双手拇指轻轻按揉宝宝手心的劳宫穴,一方面可以清心泻火,另一方面也能缓解刺血后宝宝的哭闹。
2、耳穴处方
A.主穴 心----耳甲腔正中凹陷处;
口----耳轮脚下方前1/3处;
舌----眼穴上方,耳垂二区;
配穴 神门----三角窝后1/3的上部;
脾----BD线下方,耳甲腔的后上部;
胃----耳轮脚消失处。
B.耳穴压豆或用棉签依次按压上述耳穴,以孩子能忍受为度,不拘时间次数。
3、辅助饮食
A.饮食原则: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的蔬果,如果口疮疼痛剧烈,家长可将蔬果榨汁或捣泥让孩子服食;多喝水通利小便,可引热下行,减轻口疮;可适当多食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如猪肝、羊肝、猪肾、羊肾、羊奶、黄鳝、羊奶、蘑菇等;忌辣椒、葱、姜及煎烤炸食品,以免助火上炎,影响口疮的愈合。
B.食疗方:冰糖银耳羹----银耳10克,冰糖适量。将银耳泡发后洗净,加水和冰糖炖至熟烂,当点心食用。
中医治疗小儿哮喘
(1)麻黄粉0.1g,枳壳0.2g,大黄粉0.3g。上药研细粉后装入胶囊备用。每丸0.6g,每日3次,每次剂量视年龄、病情给予1/2~2丸。用于痰热咳喘。
(2)地龙研为细粉,口服,3岁每次1~3g,每日3次。用于哮喘发作。
(3)沉香2.5g,侧柏叶3g,共为细粉,临睡前顿服。用于哮喘夜间发作。
(4)皂荚15g,水浸白芥子20g,12小时后焙干,每次1~1.5g,每日3次。用于哮喘发作期痰多者。
(5)玉竹10g,白梨1个,水煎,分3次服。5岁者吃梨饮汁,每日3次,连服1个月。用于哮喘肺虚有热者。
(6)胡桃肉3~5g,每日3次,久服。用于哮喘缓解期肾虚者。
(7)黄芪5g,乌梅3g,五味子2g,甘草2g,大枣5枚,水煎2次,混合药汁,加热浓缩至15ml,1~3岁每次5ml,每日3次,连服1个月,有脱敏作用。用于哮喘的预防。
(8)何首乌10g,牡蛎、胡桃仁、补骨脂各15g,共为细粉,每次5g,每日3次,久服可预防哮喘。
婴儿肺炎治疗的方法
中医治疗疾病是中国医术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很多国人都很相信中医的实力,认为西医治标,中医治本。对于小儿肺炎这种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疾病当然也要尽力标本兼治。用中医治疗小儿肺炎目前是很多爸爸妈妈为宝宝治疗肺炎的的首选。大家对中医治疗小儿肺炎方法有哪些了解吗?
中医治疗肺炎的方法主要是靠药物治疗,根据小儿肺炎的症状,小编为爸爸妈妈们整理了部分中医治疗小儿肺炎的食疗药方,以供大家作参考:
1、里热外寒:症见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咳喘较重,苔白,脉浮数,此乃肺气被遏、不得宣降。
【肺炎方药】麻黄3克,杏仁9克,甘草6克,生石膏12克,银花6克,连翘9克,桔梗6克,芥穗12克,鲜芦根30克
【用法】水煎服。
【肺炎按语】此属风温犯肺之证,故治以辛凉宣透达邪为主,佐以清热解毒,治以麻杏石干甘汤与银翘散化裁获效,可谓平淡神奇。
2、温邪犯肺:症见高热神昏,鼻干无涕,频咳少痰,苔薄黄,脉洪数。治宜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肺炎方药】嫩前胡4.5克,清水豆卷12克,水炙桑叶9克,金银花9克,连翘壳9克,光杏仁9克,象贝粉4.5克,黑山栀9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肺炎按语】风温,身热有汗不解,无形寒头痛之象,病邪由表入里,尚在卫、气之间。叶香岩谓“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故治以栀子豉汤法清气透卫。以其身热汗出,表卫已虚,故透卫仅取
桑叶、豆卷等微幸微甘之品,勿令重虚其表,庶免汗多亡阳;以其已具脉数、苔黄之侯,尚无烦躁、口渴等症,里热未炽,故清气只用银花、连翘、山栀等轻清之品,使药力不犯中下二焦,勿令药过病所;以其“未传心包,邪尚在肺”,故以前胡、杏仁、象贝粉等宣肺化痰。
3、湿热郁肺:症见胸满痰阻,鼻翼扇动,喉中痰声重浊,苔厚腻,脉滑数。治宜清肺开郁、涤痰祛浊。
【肺炎方药】龙胆草,草栀子,木通,泽泻,生地白花蛇,舌草,黄苓,法半夏,栝萎仁(无药量记载)
【用法】水煎服。
【肺炎按语】由于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木火刑金,肺金失肃,因而咳嗽阵作;肝胆火旺则口苦;肝气太过,故胸胁窜痛,性急易怒。方用龙胆泻肝汤清肝泻火,加小陷胸。
除注意天气变化随时给宝宝增减衣服外,不要在患儿卧室内吸烟,要保持养病的环境清新,患病期间宝宝少食过甜、过咸、辛辣油腻等厚味。
小儿哮喘治疗
一般治疗小儿哮喘的方法主要分为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两类:
西医治疗:以西药为主,长时间服用,人体会产生依赖性,副作用大,会造成股骨头坏死、肥胖症、糖尿病等,而且临床效果不佳,很多患者一停药就复发,花钱治不好病,是患者最头痛的问题。
治疗小儿哮喘的方法是哪些?主要是中医治疗:采用拔罐、药物熏蒸、针灸、外贴等多种手法,结合中药综合治疗,对10岁以下的孩子治疗效果很不错,另外专家表示在采取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和生活环境,避免再次诱发。
随着哮喘疾病的迅速扩散,我国内地至少有两千万以上的哮喘患者,最近几年还在不断的增加,其中儿童哮喘的发病率为5%-20%,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所以说家长们一定要关注儿童健康,第一时间发现孩子所患疾病,并及时的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小儿哮喘
如果是使用西医治疗小儿哮喘的话,采用的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就是在患儿发病的时候及时采用药物制止,而不能彻底的除根。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可以彻底的康复,现在有很多家长都想要采用中医治疗小儿哮喘。
小儿哮喘治疗比较棘手。除了服药、打针、功能锻炼、调节饮食等措施之外,经常按摩也是较好的方法。按摩可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哮喘发作。
按揉丰隆:此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膝盖外下方凹陷处)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此穴能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治疗咳嗽、眩晕、腹痛、下肢痛、咽喉肿痛等症。
按揉鱼际:此穴在第1掌骨中点之桡侧,赤白肉际处(即手背与手掌皮肤相交接处)。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鱼际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散风化痰、清肺利咽,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咽喉肿痛等症。
按揉膻中:此穴位于胸骨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之间的中点处。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膻中穴3~5分钟。按摩此穴能调气降逆、清肺化痰、宽胸利膈,治疗咳嗽、支气管哮喘、胸痛、胸闷、肋间神经痛等症。
上述就是中医治疗小儿哮喘的按摩方法,其实中医治疗该病的方法还有很多,本文就针对它的按摩方法来为您做出介绍。中医认为,小儿哮喘是因为脾肺虚弱、邪气入体所导致的一种疾病,因此在治疗的时候多是以健脾肺,驱体内邪气为主。
小儿脑瘫的中医治疗方法
1、中医治疗小儿脑瘫应该辩证施治:小儿脑瘫患者先天不足,肝肾虚损;智能低下,反应迟钝、形体笨拙,动作发育落后,抬头,翻身,坐、爬、立、行均明显落后于同龄儿、张口流涎,生齿、言语落后,舌淡,苔少,脉细无力。
辩证要点:反应迟钝、形体笨拙、动作发育落后、智能低下、舌淡苔少、脉细无力。
治法: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2、在中医治疗小儿脑瘫中对于后天失养,脾肾亏虚柱骨软弱、头项无力、腰脊无力、坐立不稳、口软唇弛,咀嚼困难,反应迟钝、言语不清、肌肉萎软、喜卧少动、神情淡漠、舌淡苔薄、脉沉无力等的治疗。
辩证要点:天柱骨软、坐立不稳、口唇软弛、肌肉萎软、咀嚼困难、神情淡漠、舌淡苔薄,脉沉无力。
治法:益气健脾,补肾壮骨。
3、在中医治疗小儿脑瘫中对于痰瘀互阻,脑窍闭塞肢体挽急、关节不利、动作迟缓、脚尖着地、角弓反张、语言不利、失聪失语、或四肢抽搐、行为异常、智力低下、舌淡苔腻、脉弦滑等的治疗。
辩证要点:肢体拘急、动作迟缓、脚尖着地、语言不利、 失聪失语、行为异常、舌淡苔腻、脉弦滑。
治法:活瘀化痰,通络开窍。
4、在中医治疗小儿脑瘫中对于肝肾阴虚,虚风内动步态不稳、动作笨拙、手足震颤、烦躁多动、言语不清、手足痉挛、姿势异常、肌肉瘦削、盗汗、五心烦热、舌红苔少或剥苔、脉细等的治疗。
辩证要点:手足震颤、烦躁多动、手足痉挛、姿势异常、肌肉瘦削、盗汗、五心烦热、舌红苔少或剥苔、脉细。
治法:滋养肝肾,柔肝熄风。
鹅口疮的偏方有哪些
治疗鹅口疮验方五则
1、小儿鹅口,满口白烂。用贝母(去心,研细)半钱,加水五分、蜜少许,煎三沸。取抹患处。
2、小儿鹅口疮(满口白烂)。用枯矾(煅过的白矾)一钱、丹砂二分,共研为末,每次以少许敷患处。一天三次,有效。
3、小儿鹅口疮的治疗便方。用硭硝擦舌,一天擦五次。
4、黍米:烧灰和油涂跌打伤,能止痛,不作瘢;嚼浓汁,涂小儿鹅口疮,有效。
5、小儿口疮,不能吃乳。用巴豆一一粒,连油研烂,加黄花菜丹少许,剃去小儿囟门头发,把药敷贴好,待四边起小水泡,即用温水洗去,再以菖蒲汤洗过,便不会长成疮。
小儿肺炎可以看中医吗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如果是肺炎,一般常见的有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的肺炎,西医没有特效的治疗,只能对症治疗,如果是中医,它口服中药是有良好抗病毒的效果的,如果合并有严重的细菌感染,这种需要使用西医的一些抗生素,如果是痰液会比较多,或者是出现了一些其他的像心脏,心脏功能不好的一些表现,这些也需要西医的对症支持治疗,中医合并西医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是比较显著,如果是一般清醒的肺炎,没有一般明显的细菌感染症状,中医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也是比较好的。
中医治疗小儿厌食证
小儿厌食症是临床当中,最常见的一种病证。医者在治疗上大都施以和胃、健脾消食等法。然通过临床观察,因于阴虚者,屡见不鲜。
据祖国医学“虚则补之”的治疗大法,拟用养明清热之品为主而治之,则效颇捷。正如医家王寿堂在《医原》中所云:(小儿,春令也,木德也,花之苞,果之萼。稚阳末充,稚阴末长者也。稚阳末充,则肌肤疏薄,易于感触;稚阴末长,则脏腑柔嫩,易于传变,易于伤阴,故小儿病较大人为著,尤当以存明为第一义)。
小儿厌食症阴虚方面的症结,多以胃阴虚为主。其临床表现:形体消瘦,手足心热,身热盗汗,燥动不安,不饥不食或食少,惟喜冷饮,嗜食生冷,或先喝水后食之,或水与谷食并进,或独饮冷水而拒食,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滑数或细数。立法:养阴生津,清热和胃。方药:沙参、乌梅、生稻谷、麦芽、玉竹、生地、地骨皮、黄连、莲子肉、五陈子、白豆蔻、炙鸡金、生甘草、莱菔子为基本方。
一、兼有阴虚肝热,左颊左耳红赤,心烦易急,睡眠易惊或啼哭切齿者,舌边尖红苔薄黄或舌边一侧黄白普,脉弦细数,可酌加蝉衣、青黛、胆草、丹皮、焦栀子、茯神。
二、兼有明虚肺燥,右颊右耳红赤,发热咳嗽,口干口渴,咽红且痛,或干咳无痰或少痰,舌尖红无苔,脉细数,可酌加川贝母、知母、元参、百合、麦冬、天丝黄。
三、兼有阴虚心火亢盛,颜面红赤,燥扰心烦,睡眠惊恐,时时咬舌,小便短赤,舌尖红脉细数,可酌加淡竹叶、莲子心、胆南星、玳瑁、广角粉(冲)。
四、兼有阴虚脾操,口唇干裂、舌头吐弄露于唇外,大便干,可酌加天花扮、宣木瓜、黑芝麻、当归、首乌、麻仁、郁李仁。
五、兼肾阴不足,骨软瘦弱,咽腭发红,头发黄干稀疏,目睛暗淡无神,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两尺尤弱,可酌加女贞子、旱莲草、盐知柏、桑椹、制龟板、制鳖甲、淮山药、熟地、山萸肉等。
小儿虽为稚阴稚阳之体,但究其阴阳两方面的情况,阴虚特别是胃阴虚较为多见。临证时,当审慎地观其形体,验其舌脉,询其症状,属于阴虚津伤者,若按上述之大法加减施之,每多获效。
中医治疗小儿脑瘫时需要遵照什么原则
1.调整阴阳:小儿脑瘫的发生从根本上讲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小儿脑瘫多属中医的“痿证”或“五迟”“五软”,因此中医在治疗小儿脑瘫上常采用滋养肝肾的方法。
2.扶正祛邪:小儿脑瘫以虚证、虚实夹杂为多,所以中医在治疗小儿脑瘫时扶正培元固本是其重要的治则。
3.治标与治本:小儿脑瘫在复杂多变的病证中,常有主次、标本的不同,因而在小儿脑瘫治疗上就有先后缓急之别。一般原则是“治病必求于本”,但在某些标病甚急的情况下,如不及时解决则可危及生命,所用中医治疗小儿脑瘫时应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法则,先治标,后治本。
中医治疗小儿脑瘫时需要遵照什么原则?小儿脑瘫的孩子先天禀赋不足,精气不充是其病本;气血运行不畅,四肢不能协调运动是小儿脑瘫的病标。因此临床治疗小儿脑瘫用药时应视病情变化,采取不同的治法,或先治本,或先治标,或标本兼治,但最终目的是要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做到治病求本。
4.针药并施、多法并治: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具有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作用。小儿脑瘫孩子的躯体瘫痪发生的关键是经络是否通畅、筋肉是否得到濡养。并且病变的轻重多以在经在络为轻,在脏在腑为重,经络病理与本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医治疗小儿脑瘫时应用药物、针灸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更有利于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