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三大补气中药的食用方法

三大补气中药的食用方法

1、人参熬膏,安神治健忘

人参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古代有“神草”的称谓,也有“千草之灵,百药之长”的说法。平时肺气虚弱,感觉劳累不太想说话,常失眠、记性不太好的人可适当服用。人参的补气功效根据不同种类,又有所区别。野山参的补气效果最好,但现在已很少见;移山参的补虚作用仅次于野山参;园参中的红参偏于温补,作用强于糖参;白参(生晒参)作用平和。

切片后泡水、研末、入丸、浸酒、炖服、蒸服等,都能让人参发挥药效。冬季时,将人参熬成膏服用,补益效果更好。需要注意的是,服人参不当可能引起过度兴奋、激动、烦躁、失眠,一般每天用量应控制在10克以内,如果需要长期用,最好控制在5克以内。

2、黄芪泡酒,改善气色

黄芪能补气升阳、利水消肿、固表止汗,适用于气虚引起的倦怠乏力、气短、盗汗、水肿等。生黄芪多用于固表利水,蜜炙(切制后加蜂蜜拌炒)可用于补中益气。冬天用黄芪能滋补强身,泡酒、做菜、煨汤、调味均可,但每天用量不能超过30克。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气色更好。

人参补气侧重于脏腑气虚,黄芪则侧重补益卫表之气。经常容易感冒的人,出汗过多,可用黄芪泡水饮。现代研究发现,黄芪对治疗蛋白尿有一定作用,还能调节血糖。

3、党参煲汤,健脾益肺

党参也具有补气功效,但效果比人参弱,价格也没有人参高。古方中含有人参的方子,现多用党参代替,不宜选用党参时就用太子参。党参能补益脾肺、补血、生津,用于气短乏力、大便稀、咳嗽气促、头晕等,可以炖汤,每天用量不宜超过15克。

在多年临床观察中,发现长期服党参可能使人发胖,儿童、年轻女性应慎用,可选用太子参代替。长期服补气中药最好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

黄芪什么时候喝最好

饭前空腹。

黄芪是很好的补气的中药,食用后能帮助改善脾肺气虚、心气不足等引起的倦怠,一般来说什么时候喝都是可以的,但是相对来说饭前空腹喝是比较好的,因为饭前空腹的时候肠胃的消化能力是最好的,这时候黄芪的吸收效率是最大的,如果是饭后再服用的话,黄芪就会与食物混合,进而可能吸收药效的吸收。

补气中药不能与白萝卜同吃

温补中药忌白萝卜

人参是补气的,而萝卜是行气、降气、破气的,如果萝卜和人参同时吃,可能会削弱人参的补气功效。其他的温补类药物,如西洋参、党参、黄芪、何首乌、熟地等,都与人参具有类似的功效,不适合与萝卜同服。无论生的还是熟的,萝卜都有行气的作用,要注意避免与补药合用。此外,具有清热解毒的绿豆,也会"抵消"人参等药物的补益作用。

养胃中药"怕"糯米

糯米、肉类、豆类等食物不易消化,正在服用健脾养胃类中药的人最好少吃,以免增加肠胃负担,影响病人康复。胃肠功能已经减退的老年人,如果多吃这类食物,往往会导致肠胃不堪重负。

清热药躲开辣椒

如果你正在服用大黄、黄连、黄芩等苦寒药物,或者牡丹皮、黄柏、金银花、桔梗、桑叶、连翘等寒凉药物,应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例如辣椒、胡椒、咖喱、酒类等,否则会减弱清热凉血类中药的疗效。

治过敏别吃芒果

如今,即便是在北方的冬天,我们也能买到芒果、荔枝等热带水果。这里要提醒大家,除了海产类、花生等,芒果、荔枝也属于"发物",正在服用治疗哮喘、皮炎等过敏性疾病中药的人,最好不要吃这类食物。

黄芪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南杏仁又可以称为甜杏仁,有止咳平喘、生津开胃的功效,黄芪是补气中药,有利水消肿、固表止汗的功效,但是两者一起食用,所含化学物质会发生反应,引起身体不适。

玄参性微寒,是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的中药,中药配伍关系中有相恶之说,玄参恶黄芪,也就是说黄芪玄参一起服用,黄芪会削弱玄参的药效。

《本草经集注》中有记载,杏仁恶黄芪、黄芪、葛根,黄芪和杏仁相恶,两者一同服用,会降低杏仁的药效。

喝中药的误区

1、食疗意味着可以“盲目进补”。

有些人觉得身体虚亏就服用人参等,以为可以补气健体。中医专家认为,对阴虚体质的人,人参是不可用的,盲目吃人参,反而消耗阴津,使症状加重。

2、滥用“药物食品”。

近年来,“海马酒”、“人参”软糖等药物食品流行起来,长期大量服用可能有害健康;民间还有些人自制“药物食品”用以“保健”,比如,认为甘草有益则长期拿来泡茶喝。实际上,久服甘草可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3、懂“药食同源”,却不懂得药物配伍。

中药有“性味”之分,药食同源的药物都有“寒热温凉”四种特性,是对立的。如果不懂得药物的配伍,“寒温”乱用,不仅不会见效,反而可能危害健康。一些正规的药材经过炮制,可把毒副作用都去掉或减低,百姓却不一定懂得炮制方法。此外,还有药材的用量,超量可能产生副作用。如果不掌握这些中药的特点,盲目食用药物,将适得其反。

气血不足推荐六种中药补气血

补气血的中药一、八珍

八珍汤有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炙甘草共八味药材,因此得名“八珍”。这几味药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当归、川1芎、芍药、地黄养血,其补血与补气是同步进行的。

补气血的中药二、当归

所用药材更简单,只有当归和黄芪两味,补气血的效果相当好。

补气血的中药三、四味

这款汤的主料是羊肉。何为四味呢?“四味”指的是四味药材,即当归头、白芍、熟地黄和黄芪。该汤补气之功来行血、补气补血的功效、既能养身,又能治病。

补气血的中药四、黑枸杞

黑枸杞是一种中药,也是一种食材,还是一种茶,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能起到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补肾益精、预防癌症、生津止渴、改善循环、补血安神、改善睡眠、明目等多种作用。

补气血的中药五、人参

最名贵的补气中药之一,味甘、微苦,性微温,功能大补元气,益智安神,为补益保健之佳品。

补气血的中药六、黄芪

性微温,味甘,功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痛疽不溃,内伤劳倦,脾虚泻泄,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营养原则

气血双补需以食用补血、补气的食物、药物慢慢调养,切不可超之过急。

气血双补的食物既可补气,又能补血。常用补气血的食物有猪肉、猪肚、牛肉、鸡肉等,常与之相配伍的中药有党参、黄芪、当归、熟地等。药物调理需在中医指导下服用。

1、宜多吃具有补血、补气作用的食物。

2、宜多食性平、味甘的温热食物。

气血不足的您,可以试试以上的补气血的中药吧!补气血中药虽好,但需警惕的是,当您长时间出现气血不足时,应及早到医院检查并针对治疗,在不了解病情的基础上,切勿盲目喝中药治疗。

党参黄芪乌鸡汤的作用 黄芪吃了会上火吗

会上火。

要知道黄芪味甘性温,属于一种补气中药材,一般适量食用并不会导致人体上火,但要是过量吃,那么是有可能会导致人体上火的。

黄芪常见的上火症状就是头晕嗓子干、喉咙痛、头胀、口舌生疮,这时候应该及时通知食用黄芪。

黄芪配什么最补气补血

黄芪和当归一起最补气血。

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根,味甘性温,归肺、脾、肝、肾经,是一种补气中药材;而当归是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味甘辛性温,具有较好的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生活中将黄芪和当归一起搭配食用,是最补气血的。

乌鸡汤公鸡好还是母鸡好 乌鸡炖什么补气血

乌鸡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可以帮助提高人体的造血功能,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补气养血的作用,在炖汤时加入红枣、当归、熟地、黄精、阿胶等药食同源的中药材有助于加强其补气血的作用。

几种常见的补气中药

人参。它是最名贵的补气食物之一,味甘、微苦,性微温,能大补元气,安神保健。它有补益强身的作用,可抗衰老,适用于久病体虚、气短虚脱、神经衰弱等症状。

枸杞子。枸杞子性平,味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具有补血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等功效,久服能益寿延年。

黄芪。它为豆科植物的干燥根,以肉黄白,质坚而为易折断,粉多,味甜,无黑心及空心者为佳。黄芪性微温,味甘,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等气虚之症。

西洋参。它味甘,微苦,能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嗽、哮喘、咯血等症状。西洋参又叫花旗参,主要产于美国和加拿大,药用其根,是贵重的清补保健药材。

党参。它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语气虚不足的倦怠乏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气血两虚的萎。

白术。它是菊根多年草本植物白术的根茎,是健脾益气的主要药物。其性温,味甘、苦,能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甘草。豆科多年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可制成药品,其性平,味甘,能补脾和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解毒,调和诸药,适用于脾胃虚弱,咳嗽,心悸,中毒等症状。(好搜百科)

补气中药材主要由哪些

补气虚食品

牛肉、鸡肉、猪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蘑菇等。可经常交替选服。

气虚忌食物品

山楂、佛手柑、槟榔、大蒜、苤蓝、萝卜缨、芫荽(香菜)、芜菁(大头菜)、胡椒、荜拨、中指、紫苏叶、薄荷、荷叶。

相关推荐

补血补气中药补方

补血中药方: 适用于脸色苍白、经常眩晕的人群,这些都属于身体供血不足的症状。如今的宝宝出现这些症状,多是因偏食而诱发贫血,可服用当归、何首乌、黄精等促进血液循环的补血中药补气中药方: 针对那些总是没精神、易疲劳,并伴有虚汗、胃口不佳的人群。用于补气中药材主要有人参、黄芪等,代表中药补方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补阳中药方: 适用于元气不足或精力下降。用于补阳的中药有淫羊藿、杜仲、肉桂等药材,代表中药补方有八昧元、补元汤等。 补阴中药方: 适合精气不足、发烧时服用。精气和津液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若

十大中药补气血最有用

1、桂圆肉 桂圆肉即龙眼肉,味甘,性温,归心、肾、肝、脾经。具有补心脾、益气血、安心神的功效。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惊悸、怔忡、失眠、健忘、血虚萎黄、有经不调、崩漏等症。 2、红枣 红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份、胡萝卜素、维生素B、C、P及磷、钙、铁等,有维生素丸的美称,有较强的抑爱、抗过敏作用。红枣内含有环磷酸腺苷,能增强肌力、消除疲劳、扩张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营养,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良好作用。红枣还能能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等,是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倦怠无力、失眠等患者很好的

明党参的功效与作用 补气

明党参是常用的补气中药,最宜用于平素倦怠乏力,精神不振,自觉气短,稍一活动就喘促的气虚患者,由于补气也有助于生血,所以党参也适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头昏眼花,胃口不好,大便稀软,容易感冒的病人。

补气补血的中药

1.补血中药方: 适用于脸色苍白、经常眩晕的人群,这些都属于身体供血不足的症状。如今的宝宝出现这些症状,多是因偏食而诱发贫血,可服用当归、何首乌、黄精等促进血液循环的补血中药。 2.补气中药方: 针对那些总是没精神、易疲劳,并伴有虚汗、胃口不佳的人群。用于补气中药材主要有人参、黄芪等,代表中药补方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3.补阳中药方: 适用于元气不足或精力下降。用于补阳的中药有淫羊藿、杜仲、肉桂等药材,代表中药补方有八昧元、补元汤等。 4.补阴中药方: 适合精气不足、发烧时服用。精气和津液是人体重

哪些中药补气

补气血的中药一、八珍。 八珍汤有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炙甘草共八味药材,因此得名“八珍”。这几味药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当归、川1芎、芍药、地黄养血,其补血与补气是同步进行的。 补气血的中药二、当归。 所用药材更简单,只有当归和黄芪两味,补气血的效果相当好。 补气血的中药三、四味。 这款汤的主料是羊肉。何为四味呢?“四味”指的是四味药材,即当归头、白芍、熟地黄和黄芪。该汤补气之功来行血、补气补血的功效、既能养身,又能治病。 补气血的中药四、黑枸杞。 黑枸杞是一种中药,也是

补血补气中药补方

补血中药方: 适用于脸色苍白、经常眩晕的人群,这些都属于身体供血不足的症状。如今的宝宝出现这些症状,多是因偏食而诱发贫血,可服用当归、何首乌、黄精等促进血液循环的补血中药补气中药方: 针对那些总是没精神、易疲劳,并伴有虚汗、胃口不佳的人群。用于补气中药材主要有人参、黄芪等,代表中药补方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补阳中药方: 适用于元气不足或精力下降。用于补阳的中药有淫羊藿、杜仲、肉桂等药材,代表中药补方有八昧元、补元汤等。

补血补气中药补方

补血中药方: 适用于脸色苍白、经常眩晕的人群,这些都属于身体供血不足的症状。如今的宝宝出现这些症状,多是因偏食而诱发贫血,可服用当归、何首乌、黄精等促进血液循环的补血中药补气中药方: 针对那些总是没精神、易疲劳,并伴有虚汗、胃口不佳的人群。用于补气中药材主要有人参、黄芪等,代表中药补方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补阳中药方: 适用于元气不足或精力下降。用于补阳的中药有淫羊藿、杜仲、肉桂等药材,代表中药补方有八昧元、补元汤等。?? 补阴中药方: 适合精气不足、发烧时服用。精气和津液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黄芪能与什么一起泡水 黄芪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1、南杏仁:南杏仁又称甜杏仁,有止咳平喘、生津开胃的作用,而黄芪是补气中药,若两者一起食用,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2、玄参:玄参性微寒,其味甘、苦、咸,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的效果,两者在中药的配伍关系中有相恶之说,两者若共同服用,黄芪会削弱玄参的药效。 3、杏仁:杏仁味苦,性微温,有润肺、降低胆固醇等效果,中医学中提出,若将黄芪和杏仁一起服用,会削弱杏仁的药效,也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

补气血中成药

一、补气中成药 四君子丸:具有补气健脾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气虚乏力,食少纳呆,便溏,脉细无力等症。 香砂六君丸:具有健脾和胃作用。适用于溃疡病,慢性泄泻,脾胃功能减退等症。 参杞冲剂:具有补气益血,健脾胃,养肝肾等功效。主治脾胃气虚,肝肾阴虚,头晕目眩等症,有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玉屏风散:有补气固表,止汗作用。适用于气虚自汗或体虚易感冒者。 人参健脾丸:能补气,健脾,渗湿。主治脾胃虚弱,气滞湿阻,体倦乏力,面色萎黄,胃部胀满,消化不良。慢性脾胃虚弱者进补本品效果较好。 代参膏:可补中益气。主治脾胃虚

推荐几种补血补气中药药方

1.补血中药方: 适用于脸色苍白、经常眩晕的人群,这些都属于身体供血不足的症状。如今的宝宝出现这些症状,多是因偏食而诱发贫血,可服用当归、何首乌、黄精等促进血液循环的补血中药。 2.补气中药方: 针对那些总是没精神、易疲劳,并伴有虚汗、胃口不佳的人群。用于补气中药材主要有人参、黄芪等,代表中药补方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3.补阳中药方: 适用于元气不足或精力下降。用于补阳的中药有淫羊藿、杜仲、肉桂等药材,代表中药补方有八昧元、补元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