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切除后还会患胃癌吗
胃切除后还会患胃癌吗
胃被切除后还会患癌吗,有许多胃癌患者都有这样的担心,下面让小编解答一下你心里的困惑。
胃切除后还会患胃癌吗?胃切除手术,是指胃部分切除,一般只切去2/3。胃切除后并不等于不会再发生胃癌,切除后残胃得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临床资料表明,胃切除术后,患胃癌的比例为1%~11%,占胃癌总数的0.4%~5.5%,医生将它称为残胃胃癌,简称残胃癌,一般发生在手术后5~10年,以长在吻合口胃侧和胃底贲门部为最常见。
产生残胃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胃切除后,胃丧失了正常的幽门功能,十二指肠内的胆汁和胰酶能溶解黏膜上皮细胞,加速细胞分裂,从而破坏胃黏膜的屏障作用,致使致癌物渗入到细胞内,引起糜烂、出血、溃疡、萎缩,后逐步演变成癌。 一般来说,患残胃癌后并无特异性症状,临床表现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差不多。胃切除后5年如果出现下述症状则应警惕:
1、上腹部饱胀,疼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经药物治疗无效。
2、不明原因的消瘦或贫血。
3、上消化道少量出血,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经药物治疗无好转。
怀疑有残胃癌者,应去医院作胃镜检查或细胞学检查。如发现不典型增生者,应考虑是早期残胃癌,宜尽早再做手术。
哪些人更应防胃癌
哪些人更应防胃癌
1.研究发现三种疾病是胃癌发生的癌前状态。如胃息肉,其演变为胃癌者为3%~10%;慢性萎缩性胃炎,其癌变率为2%~8%,尤其是胃窦炎;患恶性贫血者发生胃癌较一般人高4倍。
2.经历过胃切除手术的人发生胃癌的机会较正常人高。
3.近年来,临床发现胃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胃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感染阴性者的3~6倍。
4.研究发现A型血的人胃癌发病率高于其它血型者。
5.胃癌具有遗传倾向。
虽然胃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一些蛛丝马迹,及时就诊,以便早期发现肿瘤。胃癌的早期表现有:上腹部隐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等症状。由于这些症状均不是早期胃癌所特有,故易被诊断为一般胃病,这是患者就诊过晚的原因之一。
提醒40岁以上的男性(嗜烟酒者应放宽到35岁)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述症状时应该引起重视。此外,消化不良症状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经临床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者,应考虑患胃癌的可能性。
什么样胃癌适合全切除术
1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对胃下区及部分病灶较小的胃体小弯侧胃癌,适于作远端胃大部切除术。
2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对胃底贲门部胃癌,病灶大小未超过一个分区者,适于作近端胃大部切除术。
3全胃切除或全胃合并脾、胰体尾切除术当癌肿侵及两个分区,革袋胃,或下区癌有贲门旁淋巴结转移时,均适宜作全胃切除术。当病灶直接侵及脾、胰实质或胰上淋巴结、脾动脉干淋巴结,与胰实质融合成团而无法彻底清除时,则作全胃合并脾、胰体尾切除术。全胃切除后要进行消化道重建。
4appleby手术适应症同前。所不同的是,手术时要将腹腔动脉根部结扎,同时清除全部第二站淋巴结,还要常规切除胆囊。消化道重建亦同前。此术式不适用于肝硬化及肝功能明显不全者。
5胃癌合并受累脏器联合切除术对胃癌直接浸润食管下段、结肠、肝、胰等邻近脏器但无远处转移征象者,一般均主张积极将受累脏器合并切除。
选择哪种手术方法治疗胃癌效果好
1、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胃癌
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胃癌有根治性切除和扩大根治性切除两种术式。
(1)根治性切除范围应包括胃癌原发病灶,连同胃远端的2/3或4/5,全部大、小网膜,十二指肠第一部分和区域淋巴结以及局部受浸润的脏器整块切除,胃或十二指肠断端无癌细胞残癌。
(2)扩大根治性切除范围除了上述内容外,还要切除全胃或邻近受侵犯的横结肠、肝左叶、脾脏,胰体尾和贲门左、脾脉管旁的淋巴结等。
以上两种胃癌手术方式的选择直至目前尚无统一意见,主要分歧点是胃切除范围和淋巴结清除的范围。
2、姑息性切除术治疗胃癌
凡胃癌已有腹膜或淋巴结广泛转移时,而原发肿瘤可以切除,病人一般情况能耐受手术者,可以放阡姑息性胃切除术。这种手术可以减轻病人中毒症状,消除因癌瘤引起的梗阻、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再辅以化疗、中药治疗,可以延长胃癌病人的生存期。
3、短路手术治疗胃癌
适用于晚期胃癌不能手术切除,同时伴有梗阻的病人。如幽门窦部癌合并幽门梗阻者可作结肠前或结肠后胃空肠吻合术。胃贲门癌伴有梗阻时可作空肠食管侧侧吻合术,后者常需开胸才能完成手术,手术适应证应严于前者。一般捷径手术不能提高疗效,但能减轻胃癌病人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
胃切除后是否还会得胃癌
因为,胃切除手术是指胃部分切除,一般只切去2/3。胃切除后并不等于不会再发生胃癌了,切除后残胃得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临床资料表明,胃切除术后,患胃癌的比例为1%~11%,占胃癌总数的0.4%~5.5%,医生将它称为残胃胃癌,简称残胃癌。残胃癌一般发生在手术后5~10年,以长在吻合口胃侧和胃底贲门部最为常见。产生残胃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胃切除后,胃丧失了正常的功能,胃黏膜的屏障作用被破坏了,致使致癌物质渗入到细胞内,引起糜烂、出血、溃疡、萎缩,之后逐步演变成癌。
所以,胃切除后5年,如果出现下述症状则应警惕:上腹部饱胀、疼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经药物治疗无效;不明原因的消瘦或贫血;上消化道少量出血,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经药物治疗无好转。怀疑有残胃癌者,应去医院做胃镜检查或细胞学检查。如发现不典型增生者,应考虑是早期残胃癌,宜尽早再做手术。
胃癌能治好吗
1、胃病是中老年人的毛病。
错误。胃癌的发病率虽然以中老年组较高,但据国内多家医院报道,35岁以下年轻人的胃癌发病率也已经高达6%—11%,且恶性程度较高。由于现在年轻人学习工作压力大,休息、饮食不规律,胃溃疡等胃病发病率并不低,所以,当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部不适、腹胀、隐痛、饱胀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食欲差、困倦、易疲劳、进行性消瘦与贫血,柏油样大便甚至呕血,要及时上医院检查。>>>千万别“吃”出个胃癌来
2、胃病是我多年的老毛病,自己吃点药就可以了。
错误。早期胃癌患者80%没有症状,少数有症状也是些非典型症状,极易同一些胃炎、胃溃疡等胃病相混淆。所以,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地根据既往经验和症状来判断自己的疾病,自行买药解决,这是非常不科学的,极有可能干扰胃癌的早期诊断。>>>惊 日常5大习惯让你患上胃癌
3、我患胃溃疡已经切除大半个胃了,不可能再得胃癌。
错误。胃在大部分被切除后,仍然有可能得胃癌,医学上称之为残胃癌。残胃患者胃癌的发生率是健康人2—12倍,而比服药治疗胃病者高2—4倍。残胃发生癌变的原因是丧失了幽门的功能(幽门括约肌有两重功能,一是防止胃内尚未消化好的食物进入十二指肠;二是防止肠液、胆汁逆流入胃,保护胃内的酸性环境),十二指肠内的胆汁和胰酶能溶解上皮细胞,加速细胞分裂;胆汁、肠液主要为碱性,这些都易损坏胃粘膜的屏障作用;残胃中产亚硝酸盐细菌增多,使得致癌的亚硝基化合物浓度增大;胃切除吻合时的刺激和张力很高的结扎,也可能成为致癌因素。不能因胃切除就对胃癌掉以轻心,良性胃病术后的患者,术后5年内应争取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不要拒绝活检病理检查。
5类人慎防早期胃癌
胃药并不是万灵丹,但需要常吃胃药反映个体肠胃健康不良,如胃黏膜表层破皮(胃糜烂)和更严重的胃溃疡等,这些疾病造成的胃部疼痛感,让人对胃药养成习惯性依赖。
胃癌初期症状不具特异性,多与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等胃病相似,加上症状断断续续,让人容易不以为意,习惯自行服用药物纾解不适,久了也就掉以轻心,联安预防医学机构指出,胃癌有5 大危险因子不可不慎防,如果有这样因子者,最好每年安排胃镜检查:
1. 慢性胃炎者:体内有胃幽门螺旋杆菌,或长期熬夜、又烟又酒、三餐不定等,都可能造成慢性胃发炎,进而增加诱发癌变的可能性。
2. 有癌症家族史者:家族罹癌表示身体本质就可能存有较易诱发癌症的基因,此外,亦可能跟家族共同的饮食习惯、生活环境有关。
3. 曾动过胃切除手术者:曾做过胃部切除手术超过 10 年者,其罹患胃癌的风险较高,因此建议最好每年安排胃镜检查。
4. 中壮年以上:据统计,女性胃癌患者九成发生年龄在 45 岁以上,男性则是在 50 岁以上。
5. 免疫力差者:免疫力差或患有自体免疫疾病者,体内癌症发展的进程速度较快,很可能在一年内癌化,更应建立每年检查的习惯。
胃部切除后还会不会得胃癌
一、胃部切除后还会患胃癌吗?
专家指出,胃部疾病通过手术切除部分胃部以后,剩余的胃仍存在患胃癌的可能,此时患的胃癌医学上称为残胃癌。残胃癌的发病率是健康人胃癌发病率的二到十二倍,且比服药治疗胃病的患者患病率高二到四倍。
二、残胃癌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一)丧失幽门功能:手术切除胃部,剩余的部分胃为残胃,残胃发生癌变的原因为残胃丧失了幽门的功能(幽门的括约肌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防止胃内尚未消化好的食物进入十二指肠;二是防止肠液和胆汁逆流进胃部,保护胃内的酸性环境),十二指肠内的胆汁和胰酶可溶解上皮细胞,加速细胞分裂;肠液和胆汁主要呈碱性,这两大方面都容易损坏胃粘膜的屏障作用;
(二)致癌的亚硝基化合物浓度增大:除此以外,残胃中产生亚硝酸盐的细菌增多,导致亚硝基化合物(一种致癌物质)浓度增大,容易诱发胃癌。胃切除吻合时的刺激和张力较高:胃切除吻合时的刺激和张力有很高的结扎,这也可能成为致癌的因素。
一旦发现胃癌时候要抓紧时间治疗,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很容易造成恶化和病变。而切除部分胃之后,术后的护理更是特别重要,残胃发生癌变的几率比正常人的几率要高很多倍。一旦发生病变需要及时手术治疗,患者可能要承受的痛楚也挺大的。
家族性胃癌如何预防
该病没有早期诊断方法,胃镜检查及盲目胃活检不能早期发现病变。对于有明确突变的家庭成员而言,年轻时死于胃癌的风险很大,预防性全胃切除术是一种合理的选择。Lewis等报告了2个家族(B和D)6例无症状成员实施预防性全胃切除手术的结果。(Surgery2001,130∶612)
在家族B中(9例),肿瘤平均发病年龄为47岁(32~69岁)。家族D中(5例),肿瘤平均发病年龄为33岁(24~43岁)。根据家谱和基因分析,2个家族中6例无症状成员(家庭B4例,家庭D2例)接受了预防性全胃切除术。2男、4女年龄分别为22、27、28、35、39、40岁,平均为31.8岁。
每个家族中,第1例患者实施预防性全胃切除手术的时间均在1993年,当时基因检测方法尚未应用。家庭B中的第1例患者(B-1)是在其母亲及 3/3个兄妹2年内相继发生胃癌后要求行预防性胃切除术的。B-1患者的胃标本肉眼及显微镜观察均正常。以后进行基因检测,发现CDH1基因无突变,因此不是胃癌高危患者。家系D中第1例患者虽然没有症状,但其单卵双胎胞姐妹24岁时发现晚期胃癌,故要求行全胃切除术。术后证实,在D-1患者邻近胃食管交界处,有2个小的黏膜内胃癌灶。以后进行基因检测,发现有CDH1基因突变。患者目前健康,胃癌无复发。其余4例患者是在1999年基因检测方法应用后,发现有CDH1基因突变,而要求实施预防性全胃切除术的,术前均无症状。
6例患者均实施了全胃切除、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未实施间置空肠袢或空肠造袋术。4例为端侧食管空肠吻合(2例手法缝合,2例应用吻合器)。2例实施侧侧食管空肠吻合(应用吻合器)。
预防性全胃切除手术的关键是切除所有的胃黏膜。残留的胃黏膜都有可能发生胃癌。术中,应用内镜协助判断胃食管交界部位(鳞状柱状上皮交界处),对于切净近端胃黏膜非常有用。同时,术中应取食管黏膜及十二指肠黏膜送冰冻病理,确定胃黏膜已切净。
胃部切除后要怎么办?
在胃切除术中常用的是胃全切除,胃大部分切除、半胃切除和胃窦部切除。(1)全胃切除用于胃癌源位于胃体范围偏大者。(2)胃大部切除适用十二指肠溃疡,胃酸分泌高的胃溃疡,胃远端的肿瘤。(3)半胃切除适用于胃溃疡胃酸不高者。(4)胃窦部切除主要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行迷走神经干切断或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的附加手术
切除全胃和部分胃治疗胃、十二指溃疡、胃部良性肿瘤、出血和胃癌被临床广泛采用,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切除了部分或大部分胃,使其体积变小,原有生理功能受到了损害,有部伤患者会出现以下并发症:
(1)复发性溃疡;
(2)直食后出现腹部不适、心慌头昏、出汗、无力、恶心、腹泻等倾倒综合征症状;
(3)胆汁返流性胃炎;
(4)贫血及营养障碍;
(5)癌症复发或和转移。 如有上述并发症出现时,用非手术治疗方法多能减轻或消除。胃癌病人手术前后尚需用化疗配合,提高手术疗效。
胃癌晚期伴有其他脏器广泛性转移体质极差者。麻醉方法硬膜外麻醉,或全麻。麻醉禁忌病重、年老体弱者有一定风险。
以上就是全胃切除手术过后的一些后遗症,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加的可贵的。人们要注意平时的饮食休息方面自己都要好好的调节,饮食准时,吃八分饱就够了,情绪方面自己要懂得控制,大起大落就会造成患病的风险。
胃癌切除全胃
癌全胃切除之后,患者接下来可能是做化疗,化疗有些痛苦,也有一些副作用,所以,生活要注意,才能才能使患者的身体强壮,化疗通过减轻痛苦,因此,掌握胃癌术后注意事项非常的重要,那么,胃癌全胃切除该注意些什么?下面看一看。
1、排痰:对于痰夜分泌较多者,应使患者处于半卧位并经常拍打其胸背部,还应每日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以促进患者讲坛也排出。
2、术后禁食:若为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应持续胃肠减压2—3天,禁食3—4天。全胃切除后,应禁食5-7天。
3、吻合口瘘:全胃切除术后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较高。术后几天内,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具体状况。若出现腹痛、发热或腹膜刺激症状,应考虑感染或吻合口瘘的可能。一旦发生吻合口瘘,应禁食,行手术探查并引流的同时给予广谱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4、活动:应视术后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若患者状况稳定且无并发症则多鼓励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5、恢复饮食:拔除胃管的当天可饮用少量水,但应注意每次不宜超过4~5汤匙,每次间隔在2小时以上。若无不适反应,次日可适当给予清流质饮食约 50ml~80ml。进食原则为:食物无刺激性,呈液性,少食多餐,每2~3小时进食一次,且食物应不宜产生胀气,且不可过甜。若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可在术后两周可进食低脂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馄饨等。此时,食物应满足为半流质状,蛋白含量正常且纤维含量极少的要求,并注意应少食多餐。出院后,患者可进食软饭。这时的食物应选营养丰富,搭配合理且易于消化。忌食生冷、油煎,酸辣等刺激易胀气食物。
6、继续治疗:患者手术后应按医嘱用药,定期检查。还应根据情况进行其他辅助治疗如中医药治疗,放化疗及免疫治疗等。其中中医药治疗是胃癌术后治疗的重要手段,不仅可有效的防止或延缓其复发,还可加速患者身体的恢复
7、倾倒症候群:常发生于次全胃与全胃切除的患者。早期表现为,进食后5-30分钟,产生头晕、冒汗、苍白、心悸、腹胀、腹泻及恶心等;晚期症状发生于进食后2至3小时,系胰岛素释放过多所致。预防其发生一般采用以下方法:可以流质类的食物与固体食物分开进食,一般应相隔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进食时宜采取半卧姿势或进食躺下休息15分钟左右。并注意多进食一些可以延缓胃排空的食物如瘦肉、豆腐等高蛋白、高脂肪类食物,少食淀粉等高糖食物。
胃癌全胃切除该注意的饮食护理
提高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获取量适当选用动物肝脏、新鲜蔬菜等,以此提高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的获取量。需要注意的是,胃手术后,患者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因此可适当食用瘦肉、鱼、虾、动物血、动物肝、蛋黄、豆制品以及大枣、绿叶菜、芝麻酱等富含蛋白质与铁质的食品,防止贫血。
什么是胃切除术
1、胃切除术适应症:在胃切除术中常用的是胃全切除,胃大部份切除、半胃切除和胃窦部切除。
(1)全胃切除用于胃癌源位于胃体范围偏大者。
(2)胃大部切除适用十二指肠溃疡,骨酸分泌高的胃溃疡,胃远端的肿瘤。
(3)半胃切除适用于胃溃疡胃酸不高者。
(4)胃窦部切除主要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行迷走神经干切断或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的附加手术。
2、手术效果:
切除全胃和部份胃治疗胃、十二指溃疡、胃部良性肿瘤、出血和胃癌被临床广泛采用,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切除了部份或大部份胃,使其体积变小,原有生理功能受到了损害,有部伤患者会出现以下并发症。
(1)复发性溃疡。
(2)直食后出现腹部不适、心慌头昏、出汗、无力、恶心、腹泻等倾倒综合征症状。
(3)胆汁返流性胃炎。
(4)贫血及营养障碍。
(5)癌症复发或和转移。
如有上述并发症出现时,用非手术治疗方法多能减轻或消除。胃癌病人手术前后尚需用化疗配合,提高手术疗效。
3、禁忌症:胃癌晚期伴有其他脏器广泛性转移体质极差者。
4、麻醉方法: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10%胃切除患者可癌变
有些胃溃疡患者治疗中需进行胃部切除手术,如切除四分之一等,剩下的残胃因生理环境改变、菌群变化等有可能发展为胃癌。
据统计,我国做过胃切除手术的患者中约10%会发生残胃癌,多在术后5~10年发生。残胃癌的表现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症状相似。
所以做过胃切除手术的患者应注意检查,如出现上腹部饱胀、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经药物治疗无效时要及时上医院就诊,而且胃溃疡术后比十二指肠溃疡术后的胃癌发生率高3~4倍。
到底什么原因导致胃癌
饮食因素 是胃癌发生的首要危险因素,日本学者研究了东亚地区胃癌的危险因素是饮食因素,如高盐、熏制食物、亚硝酸盐含量高的食品, 这些刺激因素诱发胃的肠化生,最终导致癌变。熏制食品、腌制食品、烧烤食品是东亚人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佳肴,这类食品要么含烟硝酸盐量高,要么含有一定量致癌物,如-丙烯酰胺、苯并芘等等,适当摄入可能无大碍,长期偏食确实会对胃造成伤害。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大约近50%的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关,幽门螺旋杆菌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致病菌,可以引起胃溃疡和胃癌。中国约有六成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据研究跟进食习惯密切相关,容易发现,容易治疗。
萎缩性胃炎 以胃粘膜上皮和腺体萎缩,胃粘膜变薄,粘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疾病。该疾病被列为胃癌的癌前病变,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胃切除术史 胃切除术史,尤其胃大部切除术史,是胃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目前原因尚不清楚,但胃癌术后15~20年左右须提高警惕,临床上有接近3成胃癌患者曾有胃切除术史。
吸烟 长期吸烟作为胃癌单独危险因素,可将胃癌的发生危险性提高1.5倍。
以上危险因素既可以单独存在,又可以叠加,一个人存在危险因素越多,胃癌发生可能性越高,另外越是高危人群,如萎缩性胃炎、胃切除术患者越要注意改变生活方式,预防胃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