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直肠脱垂的方法
防治直肠脱垂的方法
1、要防治直肠脱垂,在平时注意增加营养,生活规律化,切勿长时间地蹲坐便盆,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止大便干燥,便后和睡前可以用热水坐浴,刺激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对预防直肠脱垂有积极作用。
2、积极除去各种诱发因素,如咳嗽、久坐久站、腹泻、长期咳嗽、肠炎等疾病,婴幼儿尤要注意。
3、防治直肠脱垂就要有习惯性便秘或排便困难的患者,除了要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外,排便时不要用力过猛。
4、妇女分娩和产后要充分休息,以保护肛门括约肌的正常功能。如有子宫下垂和内脏下垂者应及时治疗。
5、直肠脱垂患者饮食宜清淡,容易消化,少渣滓,以免排粪次数增多。有习惯性便秘或排粪不畅的病人,平时要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保持粪便柔软。成人大便时,姿势宜斜卧,不宜直立,注意调理饮食,避免便秘或腹泻,以防直肠脱垂。患者不宜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油、芥末、辣椒等;不宜过食油腻;不宜食用带鱼、螃蟹等食物。
预防直肠脱垂的日常招数
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只有粘膜脱出称不完全脱垂;直肠全层脱出称完全脱垂。如脱出部分在肛管直肠内称为脱垂或内套叠;脱出肛门外称外脱垂。直肠脱垂常见于儿童及老年。
目前,临床上对于直肠脱垂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还是应根据导致该病的原因、脱垂的程度及其类型来进行治疗。
三种类型痔疮脱垂的治疗方法
1、儿童直肠脱垂
该类人群的直肠脱垂,由于其生理的特点,有自愈倾向,因而以保守疗法为主,并积极治疗其伴发的全身疾病,如百日咳、腹泻、便秘等。同时也可采用针灸、按摩等疗法,或者局部用药,均可有较好的疗效,对于经年不愈的年长患儿,也可采取手术或注射疗法。
2、成人直肠粘膜脱垂
应以注射硬化剂的注射疗法为主,或者采用针灸等强刺激疗法,对肛门括约肌松弛的,可采用直肠紧缩术或括约肌折迭术。
3、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
注射疗法与手术疗法均可采用,但应根据脱垂的严重程度及类型,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治疗。
预防肛肠脱垂的日常措施
1、多食蔬菜,防止便秘。
2、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忌久蹲茅厕,努争排便。
3、经常作提肛运动,以增加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4、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如矿工等要适当注意休息。
直肠脱垂既是脱肛,是指肛管直肠脱垂,分为直肠脱垂与直肠粘膜脱垂。早期脱肛表现为排便时脱出一、二厘米,便后收回。晚期可发展到脱出十几厘米,无法收回,甚至一咳嗽、弯腰即可脱出。
早期直肠前壁内脱垂可引起局部粘膜缺血损伤和孤立性溃疡,诱发排便困感、便秘、排便时紧迫感和排便不净。随着排便困难加重和完全性脱垂的发生,进一步操作括约肌,引起大便失禁、粘液分泌、直肠出血和肛门瘙痒。
日常诱发脱肛的几种因素
(一)解剖因素
小儿骶尾弯曲度较正常浅,直肠呈垂直状,当腹内压增高时直肠失去骶骨的支持,易于脱垂。某些成年人直肠前陷凹处腹膜较正常低,当腹内压增高时,肠襻直接压在直肠前壁将其向下推,易导致直肠脱垂。
(二)盆底组织软弱
老年人肌肉松弛,女性生育过多和分娩时会阴撕裂,幼儿发育不全均可致肛提肌及盆底筋膜发育不全、萎缩,不能支持直肠于正常位置。
(三)长期腹内压力增加
如长期便秘、慢性腹泻、前列腺肥大引起排尿困难、慢性支气管炎引起慢性咳嗽等因素,均可致直肠脱垂。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出现腹泻,便秘,体力劳动引起的腹内压增加等都会诱发这种疾病,此外排便时间紧,排便不净,直肠脱垂等也会有发这种症状的发生,我们要想在日常中远离这种症状,就要积极对这些原因做好防治措施,这样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
脱肛的最佳治疗偏方
脱肛的最佳治疗偏方
1、参麦芩连归地汤
组成:沙参5克,麦冬12克,黄芩10克,黄连5克,当归6克,生地15克,枳壳6克,厚朴9克,乌梅9克,白芍9克。功效:清热凉血,利肛收敛。主治:肺热气虚之脱肛。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2、收肛散
组成:五倍子9克,炒浮萍草9克,龙骨9克,木贼草9大象。功效:收涩固脱。主治:肛门直肠粘膜脱垂Ⅰ、Ⅱ度。用法:共研细末,干擦或麻油调敷。
3、提肛汤
组成:黄芪15克,升麻5克,当归10克,枳壳10克,炒淮山药15克,沙参15克,麦冬10克,乌梅15克,白芍15克。功效:升阳举陷,益气滋阴。主治:小儿脱肛。加减:若小儿滑泻不禁,可加煨诃子10克;炙粟壳5克,以清之;若久泻虚寒甚者,可加良姜3克,附片5克温补中阳。本方为自拟方,临床运用30余年,有效率达96%。用法: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服。
4、益气升阳汤
组成:黄芪15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柴胡10克,生麻10克,炙甘草10克,樗树皮10克,陈皮10克,罂粟壳10克。功效:益气升阳。主治:脱肛。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
5、脱肛液
组成:明矾6克,盐酸普鲁卡因2克,加水至100毫升。功效:固肠收涩。主治:直肠脱垂。用法:注射于直肠周围或直肠粘膜层与肌层之间。
脱肛的分类
Ⅰ度:直肠黏膜脱垂或叫部分直肠脱垂。
排便时或增加腹压时直肠粘膜脱出肛门外,便后自行还纳,脱出长度3cm左右。脱出直肠黏膜呈圆形、半圆形,红色、表面光滑或呈放射状。
Ⅱ度:完全性直肠脱垂。
排便时,长期反复脱出,使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因而常有血液及粘液分泌物流出肛门外,需要用手还纳,脱出长度4-8cm左右。脱出直肠黏膜呈“同心环”皱襞。
Ⅲ度:完全性直肠脱垂。
不仅在排便时直肠脱出,而且在咳嗽、打喷嚏、排气、行走、久站、久坐时直肠都脱出肛门外,此期直肠全层或肛管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肛门外,自己根本不能还纳,脱出长度8cm以上。脱出肿物呈环状脱出或呈牛角状脱出。
中医治疗脱肛的方法
一、 内服治标:枳壳10克,升麻8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日煎服,一日两次。补气固脱。
二、 外擦提肛膏:石榴皮、柯子、五倍子,研粉末各取等份混合均匀。用麻油调成50%浓度的膏药。睡觉前将药膏涂抹于肛门上,然后用手轻轻地将肛门脱回,再用消毒纱布固定。一般晚上用药效果最好,如果较为严重,白天也可以敷用,治疗期间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三、 熏洗提肛散:柯子、五倍子、椿根皮、石榴皮、枯矾各50克,水煎,待温坐盆,先熏后洗肛门,每次20-30分钟,每天早,中,晚各一次。
直肠息肉脱垂的分类主要有哪些
定义直肠脱垂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而脱垂于肛门外,常见于儿童及老年人。直肠外脱垂诊断不难,病人蹲下做排粪动作,腹肌用力,脱垂即可出现。部分脱垂可见圆形、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粘膜呈“放射状”皱襞、质软,排粪后自行缩回。
直肠粘膜脱垂需与环状内痔相鉴别。除病史不同外,环状内痔脱垂时,可见到充血肥大的痔块,呈梅花状,易出血,且在痔块之间出现凹陷的正常粘膜。直肠指诊,括约肌收缩有力,而直肠粘膜脱垂则松弛,这是一个重要的鉴别点。
直肠脱垂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共分三度:
Ⅰ度:即粘膜脱垂型,是不完全脱垂,成年人常伴有内痔或外痔。排便时或增加腹压时直肠粘膜脱出肛门外,便后自行还纳,脱出长度3~6cm。
Ⅱ度:即完全性直肠脱垂,不合并肛管脱垂。排便时,长期反复脱出,使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因而常有血液及粘液分泌物流出肛门外,此期直肠全层脱垂,需要用手还纳,脱出长度8cm左右。
Ⅲ度:在完全性直肠脱垂的基础上并有肛管及乙状结肠脱出。不仅在排便时直肠脱出,而且在咳嗽、打喷嚏、排气、行走、久站、久坐时直肠都脱出肛门外,此期直肠全层或肛管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肛门外,自己根本不能还纳,脱出长度12cm以上。
脱肛的五大症状
1、脱出:这是肛门直肠脱垂的主要症状,初期排便时直肠粘膜脱出,便后自行复位;随着病情的进展,身体抵抗力逐渐减弱,日久失治,直肠全层或部分乙状结肠突出,甚至咳嗽、负重、行路、下蹲时也会脱出,而且不易复位,需要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方能复位。
2、出血:一般无出血症状,偶尔大便干燥时,擦伤粘膜有滴血,粪便带血或手纸拭擦时有血,但出血量较少。
3、湿润:部分病人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收缩无力,常有粘液自肛内溢出,以致有湿润感。或因其脱出,没有及时复位,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或糜烂,粘液刺激肛周皮肤而导致搔痒。
4、坠胀:由于粘膜下脱,导致直肠或结肠套叠,压迫肛门部,产生坠胀,有的还觉得怎么样股部和腰骶部痪胀。
5、嵌顿:大便时,肛门直肠脱出未能及时复位,时间稍长,局部静脉回流受阻,因而产生炎症肿胀,并引发嵌顿。这时,粘膜由红色逐渐变成暗红色,甚至发生表浅粘膜糜烂坏死、或脱垂肠段因肛门括约肌收缩而绞窄坏死。病人症状亦随之由局部反响进展到全身,发生体温上升,食欲减退,小便障碍,大便于结,疼痛坠胀加剧,坐卧不安,甚者发生肠阻塞症状。
直肠脱垂患者会有坠胀感觉
直肠脱垂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肛肠疾病,直肠脱垂对人的身体有很大的危害。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直肠脱垂患者由于对直肠脱垂的症状不了解,以至于延误了直肠脱垂的诊断治疗时机。
对此,专家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要对直肠脱垂的症状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直肠脱垂,并及早对其进行治疗。
一、出血:一般无出血症状,偶尔便秘时,擦伤粘膜有滴血,粪便带血或手纸拭擦时有血,但出血量较少。
二、坠胀:直肠脱垂患者由于粘膜下脱,引起直肠或结肠套叠,压迫肛门部,产生坠胀,有的还感觉股部和腰骶部痪胀。
三、潮湿:部分直肠脱垂病人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收缩无力,常有粘液自肛内溢出,以致有潮湿感。或因其脱出,没有及时复位,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或糜烂,粘液刺激肛周皮肤而引起搔痒。
四、脱出:这是肛门直肠脱垂的主要症状,早期排便时直肠粘膜脱出,便后自行复位;随着病情的发展,身体抵抗力逐渐减弱,日久失治,直肠全层或部分乙状结肠突出,甚至咳嗽、负重、行路、下蹲时也会脱出,而且不易复位,需要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方能复位。
五、嵌顿:大便时,肛门直肠脱垂未能及时复位,时间稍长,局部静脉回流受阻,因而发炎肿胀,并导致嵌顿。这时,粘膜由红色逐渐变成暗红色,甚至出现表浅粘膜糜烂坏死、或脱垂肠段因肛门括约肌收缩而绞窄坏死。病人症状亦随之由局部反应发展到全身,出现体温上升,食欲减退,小便困难,大便于结,疼痛坠胀加剧,坐卧不安,甚者发生肠梗阻症状。
直肠脱垂症状
直肠脱垂的描述
症状分类:
直肠脱垂常见于儿童及老年,在儿童,直肠脱垂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可在5岁前自愈,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较严重的,长期脱垂将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溃疡、肛周感染、直肠出血,脱垂肠段水肿、狭窄及坏死的危险,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粘膜、肛管、直肠和部份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于肛外的一种慢性疾病。以大便时直肠粘膜脱出,下腹坠痛,便之不净;重者可发生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其脱垂程度可分为三度。 中医学称此为脱肛,认为多因气血不足、气虚下陷、温热下注大肠等所致。
直肠脱垂的诱因
引起直肠脱垂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一)解剖因素
小儿骶尾弯曲度较正常浅,直肠呈垂直状,当腹内压增高时直肠失去骶骨的支持,易于脱垂。某些成年人直肠前陷凹处腹膜较正常低,当腹内压增高时,肠襻直接压在直肠前壁将其向下推,易导致直肠脱垂。
(二)盆底组织软弱
老年人肌肉松弛,女性生育过多和分娩时会阴撕裂,幼儿发育不全均可致肛提肌及盆底筋膜发育不全、萎缩,不能支持直肠于正常位置。
(三)长期腹内压力增加
如长期便秘、慢性腹泻、前列腺肥大引起排尿困难、慢性支气管炎引起慢性咳嗽等因素,均可致直肠脱垂。
脱肛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1、脱出:这是肛门直肠脱垂的主要症状,早期排便时直肠粘膜脱出,便后自行复位;随着病情的发展,身体抵抗力逐渐减弱,日久失治,直肠全层或部分乙状结肠突出,甚至咳嗽、负重、行路、下蹲时也会脱出,而且不易复位,需要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方能复位。
2、出血:一般无出血症状,偶尔大便干燥时,擦伤粘膜有滴血,粪便带血或手纸拭擦时有血,但出血量较少。
3、潮湿:部分病人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收缩无力,常有粘液自肛内溢出,以致有潮湿感。或因其脱出,没有及时复位,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或糜烂,粘液刺激肛周皮肤而引起搔痒。
4、坠胀:由于粘膜下脱,引起直肠或结肠套叠,压迫肛门部,产生坠胀,有的还感觉股部和腰骶部痪胀。
5、嵌顿:大便时,肛门直肠脱出未能及时复位,时间稍长,局部静脉回流受阻,因而发炎肿胀,并导致嵌顿。这时,粘膜由红色逐渐变成暗红色,甚至出现表浅粘膜糜烂坏死、或脱垂肠段因肛门括约肌收缩而绞窄坏死。病人症状亦随之由局部反应发展到全身,出现体温上升,食欲减退,小便困难,大便于结,疼痛坠胀加剧,坐卧不安,甚者发生肠梗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