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症状是什么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症状是什么
本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型可为亚临床型,临床症状不明显,重者可为急性肾衰竭,严重程度差别很大。病人大多有前驱感染史,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后潜伏期为1-2周,皮肤链球菌感染者潜伏期为3-4周。轻者可无明显感染史,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而肾炎的程度也不取决于前驱感染的严重程度。典型症状为前驱感染后经1-3周无症状潜伏期而急性起病,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主要有血尿、蛋白尿、水肿、少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
1.血尿常为起病的第1个症状,几乎所有病人均有血尿,40%为肉眼血尿。尿色呈均匀棕色、混浊或呈洗肉水样,但无血凝块,酸性尿中可呈酱油样棕褐色,持续1-2周,镜下血尿可持续1-6个月,少数病例可持续半年或更久,但绝大多数均痊愈。
2.蛋白尿几乎全部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蛋白尿,但多数低于3.0g/d,少数超过3.5g/d,常为非选择性蛋白尿。部分患者就诊时尿蛋白已转至微量。
3.水肿常为起病早期症状,轻者为晨起眼睑水肿,呈所谓“肾炎面容”。严重时可延及全身,稍有可凹性,少数可出现肾病综合征,若水肿持续发展,常提示预后不良。
4.高血压70%~80%患者出现高血压,多为轻、中度的血压增高,偶可见严重的高血压。一般恢复较迅速,高血压与水肿的程度常平行一致,并且随利尿消肿而恢复正常。若血压持续升高2周以上且无下降趋势者,表明肾脏病变较严重。
5.少尿多数患者起病时尿量减少(<500ml/d),且伴一过性氮质血症,2周后尿量渐增,肾功能恢复。
6.肾功能减退极少数由少尿发展成无尿,尿素氮及血肌酐轻度升高,若尿素氮≥21.4mmol/L(60mg/L),肌酐≥352μmol/L(4.0mg/L),应警惕发生急性肾衰。
以上就是有关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症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做到的就是及早的发现,及早的治疗,这些都是非常不错的,多关注我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好的一种现象,好好的进行治疗,及早的发现,及早的治疗是很好的。
肾小球肾炎会不会传染呢
专家介绍,肾小球肾炎是不会发生传染的,它属于肾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肾小球肾炎实际上是一组疾病,病因各有不同,部分病因尚不清楚,一般来说可能和遗传、感染、免疫、代谢、肿瘤等因素等有关。
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血管炎等)引起,是全身性疾病的肾脏受累及。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在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后,考虑原发于肾脏的肾炎。
急性肾炎综合征常表现为急性发作的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有肾功能下降。可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常见如急性感染后肾炎,典型的急性肾炎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此外其他细菌和病原微生物菌如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都可导致;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时或病程中的某个阶段;继发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过敏性紫癜、血管炎等。
慢性肾炎综合征可见于任何年龄,尤以青壮年男性青年发病率高。是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为临床表现的疾病。此病常见,但是症状和肾病进展存在个体差异性,表现多样化。总的来说,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后期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
急性肾炎是怎么回事
急性肾炎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一般认为与溶血性 链球菌感染有关,是机体对链球菌感染后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一般典型症状先有 眼睑浮肿,逐渐下行性发展至全身,有少尿和血尿,持续性低热,血压程度不等地 升高。
原发性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
继发于其他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尤其Ⅱ型),膜性肾小球肾炎伴有附加抗基底膜型肾炎,IgA肾炎(少见)。
引起急进性肾炎的有下列疾病。
(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1.原发性弥漫性新月体肾炎
(1)Ⅰ型:IgG线性沉积(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介导)。
(2)Ⅱ型:IgG颗粒样沉积(免疫复合物介导)。
(3)Ⅲ型:少或无Ig的沉积(缺乏免疫反应)。
(4)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诱发(血管炎)。
2.继发于其他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尤其Ⅱ型),膜性肾小球肾炎伴有附加抗基底膜型肾炎,IgA肾炎(少见)。
(二)伴发于感染性疾病: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内脏化脓性病灶引起的慢性败血症及肾小球肾炎。
其他感染:分流性肾炎、乙型肝炎病毒肾炎、人类免疫缺乏病毒感染。
(三)伴多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性痕疮,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过敏性紫癜、弥散性血管炎如坏死性肉芽肿、过敏性血管炎及其他类型,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类风湿性关节炎伴血管炎、恶性肿瘤及复发性多软骨炎等。
(四)药物:青霉胺、肼苯哒嗪、别嘌呤醇及利福平等。
为什么有急性肾炎治疗
急性肾炎常于感染后发病。其最常见的致病菌为β溶血性链球菌,偶见于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及原虫类如疟原虫、血吸虫和病毒。临床上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
根据流行病学、免疫学及临床方面的研究,证明本症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A组感染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其根据如下:①肾炎起病前先有链球蓖前驱感染;②没有链球菌直接侵犯肾脏的证据;③自链球菌感染至肾炎发病有一间歇期,此期相当于抗体形成所需时间;④患者血中可检出对链球菌及其产物的抗体、免疫复合物;⑤血中补体成分下降;⑥在肾小球基膜上有IgG和补体成分的沉积。
在β溶血性链球菌A组中,由呼吸道感染所致肾炎的菌株以12型为主,少数为1、3、4、6、26、49型,引起肾炎的侵袭率约5%。由皮肤感染引起的肾炎则以49型为主,少数为2、55、57和60型,侵袭率可达25%。
急性肾炎常见于咽部或皮肤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1~3周出现,极少继发于其他感染(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C组链球菌、病毒或寄生虫)。
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鉴别
如果明确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全名: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这是一种预后良好,可以自愈的疾病,不需要担心。问题在于你的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是否可以明确,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有种链球菌感染后形成大量免疫复合物在肾脏沉积引起的疾病,所以其临床表现非常有特点,一是有明确的链球菌感染病史,同时感染后到出现肾炎症状(浮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等)有一个潜伏期(2周左右),血液检查会发现低补体血症、链球菌抗体(ASO)明显升高、血沉明显升高等。
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鉴别诊断不能单纯从病程的长短进行区分,很多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平时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在感冒发烧后就会出现症状,这时鉴别急性和慢性的关键是看感染后到出现症状是否存在明确的潜伏期,如果感染发烧后2~3天就出现的肾炎症状,则为慢性肾炎急性加重,如果感冒发烧后10~14天出现肾炎症状则应考虑为急性肾炎。有时不能明确则需要进行肾穿病理活检来进行鉴别。
急性肾炎与慢性肾炎的区别有哪些
从表面看,慢性肾炎和急性肾炎只有一字之差,然而,其危害却存在天壤之别。因此,正确区别慢性肾炎与急性肾炎是很重要的。针对很多人都不清楚如何诊断鉴别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的情况,下面就由专家详细介绍。
急性肾炎与慢性肾炎的区别?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鉴别诊断,不能单纯从病程的长短进行区分,很多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平时没有任何症状,但在感冒发烧后就会出现症状,这时鉴别急性和慢性的关键是看感染后到出现症状是否存在明确的潜伏期,如果感染发烧后2~3天就出现的肾炎症状,则为慢性肾炎急性加重,如果感冒发烧后10~14天出现肾炎症状则应考虑为急性肾炎。有时症状不够明确,则需要进行肾穿病理活检来进行鉴别。
如果明确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全名: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这是一种预后良好可以自愈的疾病,不需要担心。问题在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是否可以明确,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有种链球菌感染后形成大量免疫复合物在肾脏沉积引起的疾病,所以,其临床表现非常有特点,一是有明确的链球菌感染病史,同时感染后到出现肾炎症状(浮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等)有一个潜伏期(2周左右),血液检查会发现低补体血症、链球菌抗体明显升高、血沉明显升高等。
人们都知道急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病,而肾病的出现则说明人们的肾脏功能遭到破坏,这是很危险的信号。很多的患者在初期并不在意认为过一段是就会自愈,不料没有自愈反而加重了疾病的发展,延误了最佳治疗的时间。专家建议及早去正规医院接受专业诊断,并进行科学治疗,以便早日恢复健康,重获幸福生活。
急性肾炎与慢性肾炎的区别有哪些
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鉴别诊断,不能单纯从病程的长短进行区分,很多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平时没有任何症状,但在感冒发烧后就会出现症状,这时鉴别急性和慢性的关键是看感染后到出现症状是否存在明确的潜伏期,如果感染发烧后2~3天就出现的肾炎症状,则为慢性肾炎急性加重,如果感冒发烧后10~14天出现肾炎症状则应考虑为急性肾炎。有时症状不够明确,则需要进行肾穿病理活检来进行鉴别。
如果明确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全名: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这是一种预后良好可以自愈的疾病,不需要担心。问题在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是否可以明确,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有种链球菌感染后形成大量免疫复合物在肾脏沉积引起的疾病,所以,其临床表现非常有特点,一是有明确的链球菌感染病史,同时感染后到出现肾炎症状(浮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等)有一个潜伏期(2周左右),血液检查会发现低补体血症、链球菌抗体明显升高、血沉明显升高等。
人们都知道急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病,而肾病的出现则说明人们的肾脏功能遭到破坏,这是很危险的信号。很多的患者在初期并不在意认为过一段是就会自愈,不料没有自愈反而加重了疾病的发展,延误了最佳治疗的时间。专家建议及早去正规医院接受专业诊断,并进行科学治疗,以便早日恢复健康,重获幸福生活。
急进性肾炎的症状有哪些
多数病例根据急性起病、病程迅速进展、少尿或无尿、肉眼血尿伴大量蛋白尿和进行性肾功能损害等典型临床表现,以及结合肾活检显示50%以上肾小球有新月体形成病理形态改变,一般不难作出诊断,但要注意不典型病例。
明确本病诊断后,尚应区别特发性抑或继发性,重视本病的基本病因诊断甚为重要,因为各种疾病引起急进性肾炎的预后不同,且治疗方法和效果也异,多数作者认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引起者预后较周身疾患引起者为好。此外,同样是周身疾患引起者,如能早期诊断,如紫癜性肾小球肾炎引起者预后可能较多动脉炎或肺出血-肾炎综合征为佳,但这几种疾患在诊断上常易混淆,应注意鉴别。
肾小球肾炎的病因有哪些
(1)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此种急性肾炎在临床上最为多见。链球菌有许多种类,每种又有不同的亚型。能够引起急性肾炎的链球菌是β-溶血性链球菌A族的第1、2、3、4、18、25、49、55、57、60型,但其发生肾炎的比率均不恒定,而第12型是大部分急性肾炎的病因。
(2)肺炎双球菌感染后肾炎:该类急性肾小球肾炎是通过激活补体系统而导致的,多为轻型弥漫增殖性肾炎或局灶型肾炎。其潜伏期较短,一般临床表现除水钠潴留症状较轻外,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相似。
(3)葡萄球菌感染后肾炎:多通过激发补体系统或抗原抗体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而导致,多为弥漫增殖性改变。在临床上,此类感染后引起的急性肾炎发病率还比较高。
(4)病毒感染后肾炎: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水痘病毒、腮腺炎病毒、腺病毒等感染后,尽管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率很低,其机理尚不清楚,但如果临床上有病毒感染史而无细菌感染症状,尿液改变轻,肾炎综合征不典型时,应考虑是否为病毒感染后肾炎。
了解什么是慢性肾炎
专家介绍,慢性肾炎是一组多病因的慢性肾小球病变为主的肾小球疾病,但多数患者病因不明,与链球菌感染并无明确关系,据统计仅15%~20%从急性肾小球肾炎转变而至。
此外,大部分慢性肾炎患者无急性肾炎病史,故目前较多学者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炎之间无肯定的关联,它可能是由于各种细菌、病毒或原虫等感染通过免疫机制、炎症介质因子及非免疫机制等引起本病。
少数慢性肾炎可能由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发展而来,据报告,大约有10%的慢性肾炎病人有明确的肾炎既往史,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可能是引起慢性肾炎的病因之一。
不同肾炎的发病原因不同
1、急性间质性肾炎病因
(1)药物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肾炎
药物为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最主要病因,急性间质性肾炎占半数以上,其中以内酰胺类抗生素最常见,包括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而又以甲氧西林发生率较高。其他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利尿剂、利福平、某些抗肿瘤药物及造影剂等。最近,质子泵抑制剂引发急性间质性肾炎引起较多关注,尤以奥美拉唑及兰索拉唑常见。此外,由关木通、广防己等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引发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研究已获得较大进展。
(2)感染
全身性或肾外性感染所导致的反应性急性间质性肾炎主要由链球菌感染、支原体肺炎、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军团菌感染、白喉杆菌感染等感染性疾病诱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性肾病的研究取得突破,实验证实上皮细胞的HIV-1的感染在HIV相关性肾病的肾小球病变中起重要作用。
(3)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眼色素膜炎又称特发性间质性肾炎,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多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预后大多良好。其他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冷球蛋白血症、韦格纳肉芽肿、类肉瘤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均可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多为疾病活动的标志。尿酸肾病、痛风肾病、高钙性肾病、低钾性肾病等代谢性疾病均可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
2、诱发狼疮性肾炎的因素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狼疮性肾炎的发病中起决定作用。狼疮性肾炎病人可有家庭史,近亲患病率较高。
(2)性激素:临床发现,本病女性显着多于男性,且多在生育期发病,故认为雌激素与本病发生有关。妊娠可使半数患者病情恶化。
(3)心理因素:心理应激不仅可以促发狼疮性肾炎病情活动,而且也可能是引起狼疮性肾炎的原因。然而应激对个体的反应强度受个体素质、人格特征和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强度、持续时间及频度的影响。
(4)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病毒感染以及阳光或紫外线照射,日光过敏见于40%的狼疮性肾炎患者。另外,寒冷或强烈电光照射亦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5)某些药物及食物:某些药物及食物的变化也可能和狼疮性肾炎的发生有关。
3、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
(1)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此种急性肾炎在临床上最为多见。链球菌有许多种类,每种又有不同的亚型。能够引起急性肾炎的链球菌是β-溶血性链球菌A族的第1、2、3、4、18、25、49、55、57、60型,但其发生肾炎的比率均不恒定,而第12型是大部分急性肾炎的病因。因此,急性肾小球肾炎由于链球菌感染引起者,多为β-溶血性链球菌A族(甲组)第12型。在临床上可以找到链球菌感染的证据,如在病灶处可以培养出致病菌,在链球菌感染流行,如猩红热流行时,发病率很高,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很高,在肾小球中可以找到链球菌抗原等等。
其发病机理多为免疫复合物型肾炎,用免疫荧光方法,电子显微镜可以证实肾小球中有其免疫复合物沉积。少数为抗肾抗体型肾炎。此外,患者细胞免疫低下,链球菌外毒素激活补体、低补体血症等,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有关。其病理生理过程可以概括为:感染链球菌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或抗肾抗体破坏肾小球,细菌外毒素的作用,均可吸附并激活补体系统,引起局部一系列炎症反应,肾小球基底膜被破坏,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肾小球内皮细胞肿胀、系膜细胞增生,毛细血管腔闭塞,滤过面积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出现氮质血症、尿毒症,球管失衡,出现少尿、无尿,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多,出现水肿、高血压、甚则导致心力衰竭。
(2)肺炎双球菌感染后肾炎:该类急性肾小球肾炎是通过激活补体系统而导致的,多为轻型弥漫增殖性肾炎或局灶型肾炎。其潜伏期较短,一般临床表现除水钠潴留症状较轻外,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相似。
(3)葡萄球菌感染后肾炎:多通过激发补体系统或抗原抗体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而导致,多为弥漫增殖性改变。在临床上,此类感染后引起的急性肾炎发病率还比较高。
(4)病毒感染后肾炎: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水痘病毒、腮腺炎病毒、腺病毒等感染后,尽管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率很低,其机理尚不清楚,但如果临床上有病毒感染史而无细菌感染症状,尿液改变轻,肾炎综合征不典型时,应考虑是否为病毒感染后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概述
急性肾小球肾炎(别名: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英文:Acute glomerular nephritis) 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特点为急性起病,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一过性氮质血症,具有自愈倾向。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而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亦可引起。下面主要介绍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急性肾炎多见于儿童,男性。通常于前驱感染后1~3周起病,潜伏期相当于致病抗原初次免疫后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复合物所需的时间,呼吸道感染者的潜伏期较皮肤感染者短。本病起病较急,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呈亚临床型(仅有尿常规异常);典型者呈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重症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本病大多预后良好,常可在数月内临床自愈。
肾小球肾炎分类有哪些
1.病因分类
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血管炎等)引起,是全身性疾病的肾脏受累及。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在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后,考虑原发于肾脏的肾炎。
2.临床分类
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急进性肾炎综合征、隐匿性肾炎(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一般所称肾小球肾炎如不加说明常指原发性慢性肾炎。
(1)急性肾炎综合征 常表现为急性发作的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有肾功能下降。可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常见如急性感染后肾炎,典型的急性肾炎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此外其他细菌和病原微生物菌如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都可导致;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时或病程中的某个阶段;继发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过敏性紫癜、血管炎等。
(2)慢性肾炎综合征 可见于任何年龄,尤以青壮年男性青年发病率高。是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为临床表现的疾病。此病常见,但是症状和肾病进展存在个体差异性,表现多样化。总的来说,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后期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患者可出现贫血,血压升高等,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出现慢性肾衰竭。肾穿刺活检肾脏病理类型是决定肾功能进展快慢的重要因素。
(3)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在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基础上短期内出现了尿量减少或者无尿,肾功能急剧下降。病情危重,且预后差,一般要求及时肾活检尽早诊治。
(4)隐匿性肾炎 缺乏泌尿系统局部症状,也无全身症状,一般在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疾病筛查时发现血尿(和/或蛋白尿),不合并水肿、高血压等。
3.病理分类
依据肾穿刺活检,慢性肾炎病理可以分为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②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③膜性肾病;④系膜毛细血管肾小球肾炎;⑤硬化性肾炎。急进性肾炎病理改变特征为肾小球内新月体形成,又称为新月体性肾炎。除大多数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经治疗可恢复和缓解,其他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表现的肾小球肾炎在治疗方案上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于不符合典型急性肾炎的肾小球肾炎应及时进行肾活检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