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伴发热该如何处理
小儿腹泻伴发热该如何处理
西医
首先我们先谈谈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发热。临床最常见的引发小儿腹泻的病原体是病毒和细菌。若病发于5-8月份,大便呈蛋花汤样,色较黄,有粘液,以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可能性大。对由此引起的腹泻及发热,应控制感染,临床可选用黄连素、庆大霉素口服,感染较重者可予头孢菌素类药物静脉注射。但此类感染仅占小儿腹泻病的30%左右,临证应细心鉴别,不要冒然使用抗菌素。病毒引起的小儿腹泻多发于秋、冬季,通常起病较急,大便呈水样,患儿一般情况相对较好。对病毒导致的腹泻伴发热,不须使用抗菌药物,而应通过微生态疗法及思密达等控制病情,临床常用的微生态疗法药物有妈咪爱、培菲康等。
接下来我们就说说脱水所致发热的处理方法。脱水是小儿腹泻的常见症状,发热只是脱水时可能伴发的症状之一,所以临床处理这种发热,重点在于纠正脱水,一俟脱水纠正,发热即随之缓解。脱水的治疗,首先应辨别脱水的程度及性质,而后选择适当的液体口服或静脉补充。同时临床还应注意预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如此,小儿方能得到尽快的康复。 最后,我们还要强调一点,小儿腹泻时,不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发热,若小儿体温超过38.5℃,还应同时给予对症退热处理,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方法,小儿常用的退热药有阿苯片、泰诺、百服宁等。
中医
小儿腹泻属中医“泄泻”范畴。中医认为引起小儿泄泻的原因,不外是感受外邪,内伤乳食及脾胃虚弱。而腹泻伴发热既可见于感受外邪致病,亦可见于内伤乳食致病。具体讲,发热可见于风寒泻、湿热泻、伤食泻,此外还可见于泻下无度,水阴耗损所致的伤阴证。中医中药不仅对小儿泄泻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腹泻伴见的发热同样有确切疗效,这里就向大家介绍一二。
风寒泻一般除泄泻、发热外,常伴肠鸣腹痛,大便色淡,鼻流清涕等症,临证可用藿香正气散加减,发热重者加用荆芥、防风之类。湿热泻多见于暑湿季节,除腹泻、发热外,常见大便色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诸症,临床可予葛根芩连汤加减。身热重者加用生石膏、滑石、知母之类。伤食泻通常除泄泻、发热,常见大便酸臭、腹胀纳呆、恶心呕吐等,临床一般予保和丸加减,兼身热者用连翘、黄芩、黄连之类。 除上述分型外,临床尚可见到由于暴泻无度,耗损阴津,阴亏内热而见发热者。相当于西医所言“脱水热”。对此型发热,临床可予连梅汤加减。另可加用生葛根以退热生津。 在中药治疗小儿泄泻发热的同时,临床尚可根据患儿情况,酌情选用针刺、推拿等方法做为辅助治疗,对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十分有益。 泄泻发热较重时,针刺在辨证选穴基础上,可酌加曲池、合谷、大椎等穴;推拿时则可酌加退六腑,清大肠,清脾胃等手法。 总之,中药及针灸、推拿等疗法对小儿泄泻所致发热有确切疗效,临床可根据患儿病情,配合西药,适时采用相应措施,使患儿尽快康复。
婴幼儿腹泻吃什么好
婴幼儿腹泻饮食
宜保证足够水分,纠正脱水后,再给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总的原则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低脂肪;宜进食母奶、牛奶、米汤、新鲜果汁、蛋白汤等流质或豆浆、稀饭、菜泥、苹果泥、碎鱼、碎肉、蒸鸡蛋等半流质及少渣食物。
婴幼儿腹泻食疗
饮食调整原则上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尽景鼓励多吃,逐渐恢复到平时饮食。调整速度与时间取决于婴幼儿腹泻患儿对饮食的耐受情况。母乳喂养或牛奶喂养者如症状严重,而停止喂哺后症状减轻,测大便pH<6.0,还原物质>0.5%的,改稀释牛奶、发酵奶或去乳糖配方奶(不含乳糖)喂养,并密切观察,一旦小儿能耐受即应恢复正常饮食。
婴幼儿腹泻需要禁食吗
一般不主张禁食。除非遇脱水严重、呕吐频繁的患儿,可暂时禁食,先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病情好转后恢复喂养。必要时对重症腹泻伴营养不良者采用静脉营养。腹泻停止后,应提供超过平时需要量的10%~100%的食物供给,一般2周内每日加餐一次,以较快地补偿生长发育。
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的原因
小儿腹泻是由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引起的急生肠道传染病,其中约50%—60%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6个月—3岁以内婴幼儿发病率最高。轮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感染高峰期为秋冬季。
儿童感染后一般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症状,即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和腹泻,腹泻物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量花样稀水便,有恶臭,治疗不当可导致患儿死于脱水及严重的并发症如发育良、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
目前对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抗菌素无效,接种轮状病毒活疫苗是预防的唯一有效手段。该疫苗使用方便、安全、免疫效果良好,因而建议小儿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接种此疫苗。
宝宝腹泻的应对方法
小儿腹泻是小儿最常见的多发性疾病,许多家长一看见小儿腹泻便紧张,喂食小儿以抗菌素。其实,小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有婴儿的生理性腹泻、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的腹泻、感染性腹泻等等。
其病源有细菌、病毒、真菌等,在治疗上不能一概而论。为此,我们采访了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消化专科杨菱芳主任。
据杨菱芳主任介绍,婴儿生理性腹泻多见于8个月内小儿,其外观虚胖,常有湿疹,出生后不久即腹泻,大便次数多且稀,但食欲好,无呕吐及其他症状,生长发育不受影响,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渐恢复正常。生理性腹泻是某些小儿的正常现象,不属病态,无须用药。
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的腹泻,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小儿。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大便次数增多,稀或呈“蛋花汤”样,每日10余次或更多,轻症一般情况良好,重症常伴发热、呕吐、食欲减低,并可发生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等。如四肢冰凉,脉搏细弱或摸不到,说明脱水已达到严重程度,发生了休克可危及生命,故应密切观察病情,特别注意四肢温度与小便量。此外,如发现呼吸快,说明有酸中毒,可危及生命,应立即送医院儿科救治。
感染性腹泻主要由细菌、病毒导致,正常人肠道有100-400种细菌,包括有益菌和有害菌。机体健康情况下有害菌并不致病,反而与有益菌相互制约,互相协调,维持正常微生态平衡,还能阻挡外袭菌的入侵,从而维护机体的健康。可一旦环境变化或长期应用抗生素,有益菌就会被抑制,其数量急剧减少或消失,有害菌增多,肠内菌群发生混乱,导致腹泻不愈及继发真菌性肠炎。
腹泻都有哪些症状
腹泻是因为胃肠道功能不好,跟肠道菌群失衡有关,建议食用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促进营养吸收。
秋季腹泻的主要特征:先吐后泻,伴发烧,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病程有自限性,即使用药也不能显著改变病程,症状表现:
(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数患儿还会发热(常见于病程初期),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于3次就应考虑秋季腹泻,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粘液或脓血,有腥臭味;
(3)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呕吐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
(4)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5)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
临床特点:
①全球性、季节性、流行性和自限性;
②起病急,病情重,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症状;
③感染病毒后1-3天发病,病初几乎都有呕吐,持续2-3天。多数患儿有发热现象,体温多在38-40℃之间,持续1-4天。病后2天出现腹泻,病程3-4天为极期,大便每日10次左右,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呈花绿色或乳白色,可有少量粘液,无脓血,无腥臭味,本病为自限性疾病,腹泻多在病后4-7天自愈;
④处理不当会导致营养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和多种感染。如鹅口疮、中毒性肝炎。
小儿腹泻脐贴怎么用
小儿腹泻脐贴怎么用?小儿腹泻不但给自己的宝宝造成很大的痛苦,同时也让爸爸妈妈们感到焦急,人们对于小儿出现早泄的症状首先想到的就是使用小儿脐贴进行治疗,其实小儿脐贴在使用方法上也是有讲究的也不能滥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小儿脐贴在使用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
小儿脐贴的使用方法1、感染性腹泻 不宜用脐贴
分清小儿腹泻的原因才能用药,具体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细菌、病毒或寄生虫都可能导致感染性腹泻。而消化不良、受凉、吃得过饱、肉食摄入过多,都可能导致非感染性腹泻。
一般来说如果患儿腹泻表现为呕吐、大便有异常气味,有的大便里还有油滴这种情况可能是非感染性腹泻的。而感染性腹泻患儿查大便如果能查出白细胞,则可能是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菌药进行治疗;如果大便中未查出白细胞,而且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有水样腹泻,或是轮状病毒检查呈阳性,则可能是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
如果家长自行购药给孩子止泻,则是“很可怕的事”。在肚脐部位贴敷药物,主要是通过药物的辛温作用起到治疗效果。这种药物只对受凉引起的腹泻有一定作用,但对于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腹泻来说则不起作用,还可能延误孩子的治疗。
小儿脐贴的使用方法2、病毒腹泻 别用抗生素
专家强调,对于不同类型的腹泻,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如对于病毒引起的腹泻,如果滥用抗生素,则可能造成菌群紊乱,加重病情。对于细菌引起的腹泻,如果不及时使用抗生素,结果细菌在肠道中大量繁殖,则可能造成感染中毒性休克等严重后果。如果是痢疾,没有得到正确治疗还可能致命。
此外,如果患儿腹泻伴有腹痛,则可能是肠痉挛引起的,还需要使用镇痛药物;如果患儿合并发烧,则要使用退烧药;如果孩子发生脱水,则需要及时补液盐,否则脱水严重也可能致命。
因此专家提醒,一旦孩子出现腹泻,最好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找病因,明确病情。家长可收集好孩子的大便到医院检查,但千万不要用尿不湿携带粪便,因为只有带有液体的大便才能做检查。
小儿腹泻脐贴怎么用?如果在生活当中发现自己的宝宝出现了腹泻的症状,家长们不要进行自我治疗,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进行治疗的结果就是导致腹泻症状的进一步严重,只有到医院查明了到底小儿腹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再进行治疗这样才能起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婴儿腹泻是什么原因
夏秋季节易发生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是指婴幼儿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小儿排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甚至出现水样便、呕吐为主要症状的胃肠道病症。腹泻以夏、秋季节为疾病高发期,夏季腹泻以细菌感染为主,秋季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婴幼儿腹泻也可以称作婴幼儿消化不良。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情况是排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另一种情况是排出的粪便带有较多水分。
引起婴幼儿腹泻发病的因素
婴幼儿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消化酶的活性较低,肠道防御能力差等原因,很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病菌感染、饮食、气候变化等外界影响,也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肠道内感染所引起的腹泻称为肠炎,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若饮食不当,食物超过了婴幼儿胃肠道消化功能的承受能力,也会引起婴幼儿腹泻。腹泻症状较轻时,主要表现为黄绿色稀便,形状如蛋花汤样,味道酸臭,伴有少量黏液及乳黄色小块,有时伴有轻度的呕吐或溢乳。腹泻症状较重者,腹泻次数可达每日十余次,可伴有发热、呕吐,甚至有中度或重度的失水、酸中毒等症状。
警惕小儿腹泻前后的危险症状
小儿腹泻前后,一些并发症状是很危急的,提醒家长要警惕这些危险症状。腹泻发病之前或腹泻时,有些孩子会出现发热症状,且体温可达39℃以上,遇到这种发热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孩子患痢疾,或空肠弯曲性腹泻,或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腹泻时,便中带有血丝或出现血水样便、脓样便,这时也应立即前往医院就医;孩子腹泻次数多,排便量大,失水多,可能出现脱水症状,此时应及时前往医院输液,防止患儿酸中毒;重症腹泻的患儿,会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抽搐、惊厥、抽风、昏迷等症状,在腹泻发病之前或腹泻初起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小儿腹泻伴发热该如何处理?
小儿腹泻伴发热的主要原因是病原体引起的感染中毒症状及脱水引发的症状表现。那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哪些措施呢?
西医 首先我们先谈谈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发热。临床最常见的引发小儿腹泻的病原体是病毒和细菌。若病发于5-8月份,大便呈蛋花汤样,色较黄,有粘液,以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可能性大。对由此引起的腹泻及发热,应控制感染,临床可选用黄连素、庆大霉素口服,感染较重者可予头孢菌素类药物静脉注射。但此类感染仅占小儿腹泻病的30%左右,临证应细心鉴别,不要冒然使用抗菌素。病毒引起的小儿腹泻多发于秋、冬季,通常起病较急,大便呈水样,患儿一般情况相对较好。对病毒导致的腹泻伴发热,不须使用抗菌药物,而应通过微生态疗法及思密达等控制病情,临床常用的微生态疗法药物有妈咪爱、培菲康等。 接下来我们就说说脱水所致发热的处理方法。脱水是小儿腹泻的常见症状,发热只是脱水时可能伴发的症状之一,所以临床处理这种发热,重点在于纠正脱水,一俟脱水纠正,发热即随之缓解。脱水的治疗,首先应辨别脱水的程度及性质,而后选择适当的液体口服或静脉补充。同时临床还应注意预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如此,小儿方能得到尽快的康复。 最后,我们还要强调一点,小儿腹泻时,不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发热,若小儿体温超过38.5℃,还应同时给予对症退热处理,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方法,小儿常用的退热药有阿苯片、泰诺、百服宁等。
中医 小儿腹泻属中医“泄泻”范畴。中医认为引起小儿泄泻的原因,不外是感受外邪,内伤乳食及脾胃虚弱。而腹泻伴发热既可见于感受外邪致病,亦可见于内伤乳食致病。具体讲,发热可见于风寒泻、湿热泻、伤食泻,此外还可见于泻下无度,水阴耗损所致的伤阴证。中医中药不仅对小儿泄泻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腹泻伴见的发热同样有确切疗效,这里就向大家介绍一二。 风寒泻一般除泄泻、发热外,常伴肠鸣腹痛,大便色淡,鼻流清涕等症,临证可用藿香正气散加减,发热重者加用荆芥、防风之类。湿热泻多见于暑湿季节,除腹泻、发热外,常见大便色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诸症,临床可予葛根芩连汤加减。身热重者加用生石膏、滑石、知母之类。伤食泻通常除泄泻、发热,常见大便酸臭、腹胀纳呆、恶心呕吐等,临床一般予保和丸加减,兼身热者用连翘、黄芩、黄连之类。 除上述分型外,临床尚可见到由于暴泻无度,耗损阴津,阴亏内热而见发热者。相当于西医所言“脱水热”。对此型发热,临床可予连梅汤加减。另可加用生葛根以退热生津。 在中药治疗小儿泄泻发热的同时,临床尚可根据患儿情况,酌情选用针刺、推拿等方法做为辅助治疗,对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十分有益。 泄泻发热较重时,针刺在辨证选穴基础上,可酌加曲池、合谷、大椎等穴;推拿时则可酌加退六腑,清大肠,清脾胃等手法。 总之,中药及针灸、推拿等疗法对小儿泄泻所致发热有确切疗效,临床可根据患儿病情,配合西药,适时采用相应措施,使患儿尽快康复。
让孩子轻松远离肚子疼
中医把小儿腹泻分为寒湿型、湿热型、食滞型、脾虚型、脾肾阳虚型。罗爱武医师认为,中医讲究辨证治疗,对于不同的腹泻类型要采取不同的治疗。其中小儿腹泻调整饮食非常重要,饮食调整得好,有利于缓解腹泻症状或止泻,促使脾胃肠道早日恢复正常生理状态,有利于机体较快康复。
一、辩证治疗:
1、湿热型小儿腹泻
湿热型小儿腹泻主要表现为大便稀薄呈水样蛋花状,酸臭,每天数次或达10 余次,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伴发热、呕吐、口渴、烦燥等症状。舌苔黄腻或薄黄,舌质红,脉滑数。饮食应忌刺激性食品、乳食及助湿生热的食物。
小儿腹泻治以清解热邪、化湿止泻, 方选黄芩滑石汤、葛根芩连汤化裁,黄芩、滑石、茯苓、大腹皮、葛根、黄连、银花、陈皮、山楂、甘草、薏苡仁。
2、寒湿型小儿腹泻
寒湿型小儿腹泻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色淡,清浠有泡沫,臭气不重,或伴有形寒身热,鼻塞流涕等症状。舌苔薄白或白腻,舌质淡,脉浮或濡。此症多因腹部受寒或食后吹风、或过食生冷,或食物属性过寒引起。饮食上应避免再进食属性寒凉的食品和难消化的食物。
小儿腹泻治以疏风散寒、化湿止泻。方选藿香正气散化裁,藿香、苏叶、茯苓、陈皮、半夏、厚朴、泽泻、苍术、补骨脂、生姜、大枣、甘草。
二、暖脐止泻:
由白胡椒10克,肉桂6克,茴香9克,干姜6克,公丁香6克组成,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之功用。用于小儿腹泻属于虚寒或风寒留中而致腹泻者。小儿腹泻临床症状表现为大便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兼恶寒发热,舌苔白腻。用法为将上药烘干共研细末,混均装瓶备用,每次取药末1.5~3克,以热醋调成糊状,将药贴于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3日为一疗程。
温馨提示:小儿腹泻属于常见的疾病,家长们不必担心,中医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患者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对症治疗,希望上述的文章可以帮助到患者们。
让孩子轻松远离肚子疼
随着夏季的到来,小儿腹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了,大多数都是孩子饮食不当或是着凉诱发出现的,腹泻让孩子们十分痛苦,肚子疼痛是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表示小儿腹泻的病因比较复杂,其治疗方法选择不一,那么,小儿腹泻中医治疗怎么样?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中医把小儿腹泻分为寒湿型、湿热型、食滞型、脾虚型、脾肾阳虚型。罗爱武医师认为,中医讲究辨证治疗,对于不同的腹泻类型要采取不同的治疗。其中小儿腹泻调整饮食非常重要,饮食调整得好,有利于缓解腹泻症状或止泻,促使脾胃肠道早日恢复正常生理状态,有利于机体较快康复。
一、辩证治疗:
1、湿热型小儿腹泻
湿热型小儿腹泻主要表现为大便稀薄呈水样蛋花状,酸臭,每天数次或达10 余次,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伴发热、呕吐、口渴、烦燥等症状。舌苔黄腻或薄黄,舌质红,脉滑数。饮食应忌刺激性食品、乳食及助湿生热的食物。
小儿腹泻治以清解热邪、化湿止泻, 方选黄芩滑石汤、葛根芩连汤化裁,黄芩、滑石、茯苓、大腹皮、葛根、黄连、银花、陈皮、山楂、甘草、薏苡仁。
2、寒湿型小儿腹泻
寒湿型小儿腹泻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色淡,清浠有泡沫,臭气不重,或伴有形寒身热,鼻塞流涕等症状。舌苔薄白或白腻,舌质淡,脉浮或濡。此症多因腹部受寒或食后吹风、或过食生冷,或食物属性过寒引起。饮食上应避免再进食属性寒凉的食品和难消化的食物。
小儿腹泻治以疏风散寒、化湿止泻。方选藿香正气散化裁,藿香、苏叶、茯苓、陈皮、半夏、厚朴、泽泻、苍术、补骨脂、生姜、大枣、甘草。
二、暖脐止泻:
由白胡椒10克,肉桂6克,茴香9克,干姜6克,公丁香6克组成,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之功用。用于小儿腹泻属于虚寒或风寒留中而致腹泻者。小儿腹泻临床症状表现为大便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兼恶寒发热,舌苔白腻。用法为将上药烘干共研细末,混均装瓶备用,每次取药末1.5~3克,以热醋调成糊状,将药贴于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3日为一疗程。
温馨提示:小儿腹泻属于常见的疾病,家长们不必担心,中医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患者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对症治疗,希望上述的文章可以帮助到患者们。
上吐下泻头晕恶心全身无力发烧什么原因 急性肠胃炎
上吐下泻头晕恶心全身无力发烧考虑是患有急性肠胃炎。
急性肠胃炎的典型症状就是恶心、呕吐,呕吐物为未消化的食物,吐后感觉舒服。腹泻伴发肠炎者出现腹泻,随胃部症状好转而停止,可为稀便和水样便。
急性肠胃炎还经常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甚至还会出现脱水、呕血与便血症状。
小儿腹泻吃什么好一些
腹泻主要是很多病毒侵入人体内而产生的一种生理性的腹泻和一种急性坏死性小肠炎,以及细菌性的痢疾炎,很多家长对于小儿腹泻的十分的担心而且对小儿腹泻不知道如何进行防护,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关于小儿腹泻的防护以及控制方法。
1、苹果红糖泥
原料:新鲜苹果1个
调料: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
1、将苹果削皮,切片备用。
2、将苹果片放在碗中,隔水蒸至熟烂,然后加入红糖调拌成糊状即可。
适宜人群:本品适宜6个月左右的腹泻小儿食用。
温馨提示:
将削皮的苹果浸泡在凉开水里,可防止氧化,保持苹果清脆。
2、淮山药粥
原料:大米50克、淮山药细粉20克
制作方法:
1、大米洗净,浸泡30分钟备用。
2、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加入大米烧开,再加入淮山药细粉,一起煮成粥即可。
温馨提示:
1、此粥有健脾的功效,适宜于小儿慢性腹泻者食用。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2、新鲜山药切开始会有很多粘液,不容易切,用清水加少许醋清洗,课减少粘液。
【伤食型】
表现腹胀、腹痛,泻前哭吵,大便酸臭伴有不消化奶块,食欲不好,有口臭。多见于秋季腹泻伴有消化不良患儿。
食疗方炒米粥:取粳米50克,放入铁锅中干炒至有香味溢出时加水适量,烧汤服。
苹果汤:取苹果一只,洗净,连皮
以上就是小儿腹泻的饮食调节方法,苹果红糖泥和淮山药粥都是有,健脾的功效,适宜于小儿慢性腹泻者食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主要原因是有一些消化道疾病的感染和一些肠道其他疾病的感染。发现此类的疾病还是要及时进行治疗和诊断,所以一定不要随便用药。
夏天小儿为何反复腹泻感冒
季儿科接诊的小儿消化道疾病有很大一部分是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由于夏季气温太高,胃酸分泌减少,再加上夏天过多地进食饮料,又稀释了胃酸,杀菌能力差,且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易发生小儿消化不良,导致腹泻。主要症状为排绿色粪便,常伴发烧、腹胀、呕吐、哭闹不安等。因此,对婴幼儿应尽量母乳喂养,母乳含有小儿所需要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儿童的消化和吸收。不要在夏季断奶,两次喂奶中间要让孩子喝点白开水。如果是人工喂养,则应经常注意食物和餐具卫生,做好各项消毒工作。
另外,婴幼儿腹部脂肪、肌肉比较薄弱,皮肤对外界抵抗力也差,容易受凉受到刺激,引起腹泻。如婴幼儿腹部不慎受凉,出现腹痛、腹泻,可试用热水袋在腹部做热敷,可使胃肠道肌肉运动减慢、减弱,从而减轻症状,但要防止烫伤。如果腹部热敷后,婴幼儿仍哭闹不止,或频繁腹泻,精神不好,发热、大便里有脓血等,要及时送医院诊治。
小儿腹泻约一半以上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对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不要滥用抗生素,抗菌药物不但无效,反而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腹泻患儿不应随便禁食,特别是在腹泻大量丢失水分的情况下,会加重脱水和酸中毒;进食太少,小儿处于饥饿状态,会引起肠蠕动增加而加重腹泻。所以,只要孩子能吃,精神好,给予适当易消化的饮食,即使腹泻次数多,也会逐渐好起来的。
腹泻的症状是什么呢
1、严重腹泻,伴有剧烈呕吐、发热、严重脱水,粪便呈米泔水样,病情凶险可能为霍乱和副霍乱。
2、粪便呈酱红色或血水样,含有脓血小块,量较多且有恶臭急性阿米巴痢疾;
3、急性腹泻,水样便,可伴有发热,脐周疼痛胃肠炎,多为食用不洁、变质或使用过敏的食物引起;
4、慢性腹泻,还有间歇性便秘,结肠过敏、直肠或结肠息肉,还须排除结肠恶变;
5、粪便量多,恶臭异常,呈灰白色油脂状,一般为脂肪消化及吸收障碍所致的腹泻;
6、慢性腹泻伴发热,常见于慢性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和结肠恶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