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的形态
虾的形态
虾是甲壳亚门十足目游泳亚目动物,有近2000个品种,大都生活在江湖中。都有胡须钩鼻,背弓呈节状,尾部有硬鳞脚多善于跳跃。许多种为重要食物。大小从数米到几毫米,平均4~8厘米。体型大者称为大虾。藉腹部和尾的弯曲可迅速倒游。吃微小生物,有的吃腐肉。雌虾可产卵1,500~14,000粒,附在游泳肢上。在成体前要经过5个发育期。它的子在腹外,味很鲜,人们喜食。虾体长而扁,外骨骼有石灰质,分头胸和腹两部分。头胸由甲壳覆盖。腹部由7 节体节组成。头胸甲前端有一尖长呈锯齿状的额剑及1对能转动带有柄的复眼。虾以鳃呼吸,鳃位于头胸部两侧,为甲壳所覆盖。虾的口在头胸部的底部。头胸部有2 对触角,负责嗅觉、触觉及平衡,亦有由大小颚组成的咀嚼器。头胸部还有3对颚足,帮助把持食物,有5对步足,主要用来捕食及爬行。腹部有5对游泳肢及一对粗短的尾肢。尾肢与腹部最后一节合为尾扇,能控制虾的游泳方向。虾的运动器官很不发达 , 平时只能缓慢地爬行在海底 , 利用身体腹部的屈 伸动作 , 也能作短距
离的游动 。
洋葱的吃法和禁忌
洋葱的吃法
醋泡洋葱:洗净一个洋葱,剥去外皮切成薄片,放到微波炉里加热大约2~3分钟,再将洋葱放到容器里,加入5大汤匙食用醋,然后放在冰箱里。第二天早晨即可食用。每天早餐用这种洋葱佐餐,可有效降低血糖,并使体重减轻。
用醋泡莴苣叶和洋葱:把洋葱洗净切薄片,再加几片莴苣叶子,然后倒入苹果醋,淹过洋葱即可。这种吃法可以治疗多年的便秘,稳定血压,还能有效改善睡眠。
洋葱外皮煎水喝:用洋葱外皮煎水喝,或多吃炒洋葱,可减轻眼睛的玻璃体混浊,改善视力。
最后,还要告诉大家的就是哪些食物不能和洋葱一起吃。
洋葱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洋葱+皮皮虾:形成草酸钙产生结石。
洋葱+小龙虾:形成草酸钙产生结石。
洋葱+河虾:形成草酸钙产生结石。
洋葱+蜂蜜:一起吃会伤眼睛,引起眼睛不适,严重会失明。
洋葱+虾:形成草酸钙产生结石。
基围虾形态特征
体淡棕色,额角上缘6~9齿,下缘无齿。无中央沟,第一触角上鞭约为头胸甲技的1/2,腹部第l~6节背面具纵脊,尾节无侧刺。第一对步足具座节刺,末对步足不具外肢。近缘新对虾的形态特征与刀额新对虾相似,不同的是其腹部游泳肢鲜红色、雄性交接器为“Y”形,雌性交接器为“C”形,中央板呈台状。广温广盐性
刀额新对虾(
虾类。广泛栖息于沙底、沙泥底、泥底的海区,在沿海50米等深浅范围内均有分布,而以10米内数量较多。刀额新对虾水温适应范围很广,在海区8~29°C均有分布,养殖水温以18-25°C为宜。刀额新对虾是广盐性种类,盐度范围可在0‰一34‰间。食性很杂,以捕食底栖生物为主,兼食底层浮游生物及游泳生物。
基围虾的形态
体淡棕色,额角上缘6~9齿,下缘无齿。无中央沟,第一触角上鞭约为头胸甲技的1/2,腹部第l~6节背面具纵脊,尾节无侧刺。第一对步足具座节刺,末对步足不具外肢。近缘新对虾的形态特征与刀额新对虾相似,不同的是其腹部游泳肢鲜红色、雄性交接器为“Y”形,雌性交接器为“C”形,中央板呈台状。
生活习性
广温广盐性 虾类。广泛栖息于沙底、沙泥底、泥底的海区,在沿海50米等深浅范围内均有分布,而以10米内数量较多。刀额新对虾水温适应范围很广,在海区8~29°C均有分布,养殖水温以18-25°C为宜。刀额新对虾是广盐性种类,盐度范围可在0‰一34‰间。食性很杂,以捕食底栖生物为主,兼食底层浮游生物及游泳生物。
基围虾与凤尾虾的区别
基围虾之所以叫“基围虾”是因为它是淡水育种、海水围基养殖的,得名原因是“围基养殖”。所以叫“基围虾”。基围虾形态像对虾,但它的壳比对虾软,体形没有对虾大,一般如中指大小,广东沿海的河口海区产量较高,且体肥壳薄、肉质鲜美爽口。基围虾幼虾(不超过6cm)呈墨绿色至深绿色,成虾(6cm以上)呈浅啡黄色,身体布满密集的浅褐色点。凤尾虾是虾的一个品种。此外,有的菜也叫凤尾虾,因为虾做成凤尾状而得名。
对虾的形态
对虾属于节肢动物门、有鳃亚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中国对虾是对虾属的主要种类之一,俗称“对虾”。
对虾身体长而略侧扁,雌雄异体,成体雌虾大于雄虾,体色也有所不同;中国对虾雌虾体色灰青,雄虾体色发黄。对虾体外包被着一层几丁质的外骨骼甲壳,它由其下方的表皮细胞分泌而成。
对虾的身体可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共有21节构成。除最前和最后一节外,各节皆具一对附肢(图1).
渤海对虾,体长大而侧扁。雌体长180~240mm,雄体长130~ 170mm,甲壳较薄,光滑略透明,头胸甲较坚硬宽大,中央前端延伸成长而呈尖的额角,上缘具7~9齿,下缘具3~4齿,额角下两侧具眼1对,有柄。额角侧脊伸至胃上刺附近;额角后脊仅伸至头胸甲中部。颈沟、肝沟细而明显,肝刺清晰,眼眶触角沟较宽,眼胃脊甚明显。头部有附肢5对,第1、第2对成为2对鞭状触角,其第2 对触角特别长,触角刺明显;其他3对附肢,成为1对大颚和2对小颚。胸部附肢8对,前3对成为颚足,均为口器的一部分;其余5对为步足,前3对步足的末端均为钳状,以第3对为最长大,后2对末端成为爪状。雌体交接器呈现圆盘状,位于第4、第5对步足基部之间,中央有一纵行裂口,内为受精囊,前方有一圆形突起,表面着生密毛。腹部7节,能屈曲,第4~6节背面中央具有纵脊;腹部附肢6对,第1对雌者内肢极小,雄者内肢变形为呈钟形的交接器。第6对为尾肢,短粗,与腹部第7节末端甚尖的尾节合为尾扇。雌体性生殖腺成熟前呈淡青蓝色,体表散布有棕蓝色色素细胞。雄体略呈棕黄色,胸部和腹部附肢微呈红色,尾肢的后半为深蓝并夹有红色。
头胸部
对虾 身体前部为头胸部,较粗短,由头部6节与胸部8节愈合而成,共14节,分节不明显,覆盖头胸部的背面和两侧的一片坚硬的大甲壳,叫做头胸甲,它的前端中央有平直前伸、细长而尖利的额角,俗称虾枪或额剑,具有保护眼睛和防御敌害的作用。额角侧扁,上、下缘皆有短齿,呈锯齿状.对虾属中不同种短齿数有所不同,这是分类依据之一.
头胸甲的前端、额角的下方两侧有一对复眼,呈肾形,眼柄能自由活动。口位于头部腹面的一对大颚之间,前方有一片半圆形的上唇,后方有两片并列的下唇,大颚被上、下唇覆盖.胸部两侧有鳃,着生于胸部附肢基部及附近的体壁上.由头胸甲两侧包被而形成鳃腔。
腹部
对虾身体的后部为腹部,较细长,由7节构成,分节很明显。前5节较短,第六节为最长。腹部自前到后逐节变细,量后一节很细,末端甚尖,称为尾节。肛门位于尾节腹面的基部.腹部各体节的背面及两侧均包被一比较坚硬的甲壳,前一片的后缘均覆于后一片之上,相连处的甲壳薄而柔软,前后折叠,以便于体节的活动。
附肢
对虾的附肢共19对,各部的附肢均由基肢、内肢和外肢构成,基本上为双肢型。由于各对附肢的功能不同,其形状与构造各异.如口器附肢主要在于抱持和咀嚼食物,其基肢发达:胸部附肢为捕食及爬行器官,内肢发达;腹部附肢功能在于游泳;其内、外肢均发达。对虾体节、附肢敷目、特点及功能表.
外部生殖器宫
对虾的雌、雄两性均有构造特殊的交接器:雄性交接器由第一游泳足的内肢变形相连而构成,中部向背方纵行鼓起,似呈半管形;雌性交接器位于第四和第五对步足基部之间的膛甲上,开口内为纳精囊.纳精囊分为两种类型:封闭型纳精囊呈囊状或袋状,用以储藏精子,对虾属中的多数种类属此列,如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长毛对虾等,其中日本对虾的纳精囊为一囊状突起,开口向前;开放型纳精囊无囊状结构,如南美白对虾等。
斑节虾的形态特征
体被黑褐色、土黄色相间的横斑花纹。额角上喙7~8齿,下喙2~3齿。额角侧沟相当深,伸至目上刺后方,但额角侧脊较低且钝,额角后脊中央沟明显。有明显的肝脊,无额胃脊。
分布区域甚广,由日本南部、南朝鲜、我国沿海、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泰国、印度至非洲东部沿岸均有分布。我国沿海每年有2~4月份和8~11月份两个产卵期。
海虾的形态特征
海虾体长,两侧扁,雌性长约 18~24厘米,雄性稍短,体躯透明,雌性棕蓝色,雄性稍显黄色;全身披有甲壳。胸甲较坚硬而宽大,前端中央延伸成长而尖的剑颧,上缘有7~9齿;下缘有3~5齿。剑额下两侧具有柄的眼1对,头部有附肢5对,第1、2对成为两对鞭状触角,其第2对很长。其他足3对,成为1对大颚和2对小颚,为口器之组成部分。胸部附肢8对,其中3对成为颗足,为口器的一部分,5对为步足,前3对步足的末端均为钳状,以第3对为最长。后2对末端成爪状。腹部7节,分节明显,能屈曲;腹部附肢6对;第1对雌性内肢极小,雄性变为生殖器。第6对为尾肢,粗短,和腹部第7节尾节合成尾鳍。
龙虾的形态
龙虾,原产地在中、南美洲和墨西哥东北部地区。中国分布现状:已扩展至安徽、湖北、上海、江苏、香港、台湾等地,形成数量庞大的自然种群。
龙虾的头胸部较粗大,外壳坚硬,色彩斑斓,腹部短小,体长一般在20~40厘米之间,重0.5公斤上下,是虾类中最大的一类。最重的能达到5公斤以上,人称龙虾虎。体呈粗圆筒状,背腹稍平扁,头胸甲发达,坚厚多棘,前缘中央有一对强大的眼上棘,具封闭的鳃室。腹部较短而粗,后部向腹面卷曲,尾扇宽短。龙虾有坚硬、分节的外骨骼。胸博具五对足其中一或多对常变形为螯,一侧的螯通常大于对侧者。眼位于可活动的眼柄上。有两对长触角。腹部形长,有多对游泳足,尾呈鳍状,用以游,尾部和腹部的弯曲活动可推展身体前进。
基围虾是淡水虾吗
基围虾是淡水育种、海水围基养殖的海水虾。
基围虾形态像对虾,但它的壳比对虾软,体形没有对虾大,一般如中指大小,广东沿海的河口海区产量较高,且体肥壳薄、肉质鲜美爽口基围虾时令季节要求严格,冬季海水冷的时候,就不易打捞了,从口感上来说,基围虾肉质十分细嫩,所以白灼是最原汁原味的吃法呢!
基围虾吃不完怎么保存最好 基围虾是淡水虾还是海水虾
基围虾是一种海虾。基围虾形态像对虾,但它的壳比对虾软,体形没有对虾大,一般如中指大小,广东沿海的河口海区产量较高,且体肥壳薄、肉质鲜美爽口。在平时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下,因为很多的商家往往会用一些白虾来冒充基围虾。所以在挑选基围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虾的颜色和斑点。
小龙虾的形态
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整体颜色包括红色、红棕色、粉红色。背部是酱暗红色,两侧是粉红色,带有橘黄色或白色的斑点。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爪子是暗红色与黑色,有亮桔红色或微红色结节。幼虫和雌性的爪子的背景颜色可以是黑褐色。头顶尖长,经常有轻微刺或结节,结节通常具锋利的脊椎。
体形较大呈圆筒状,甲壳坚厚,头胸甲稍侧扁,前侧缘除海螯虾科外,不与口前板愈合,侧缘也不与胸部腹甲和胸肢基部愈合。颈沟明显。第1触角较短小,双鞭。第2触角有较发达的鳞片。3对颚足都具外肢。步足全为单枝型,前3对螯状,其中第1对特别强大、坚厚,故又称螯虾。末2对步足简单、爪状。鳃为丝状鳃。
小龙虾头部有触须3对,触须近头部粗大,尖端小而尖。在头部外缘的一对触须特别粗长,一般比体长长1/3;在一对长触须中间为两对短触须,长度约为体长的一半。栖息和正常爬行时6条触须均向前伸出,若受惊吓或受攻击时,两条长触须弯向尾部,以防尾部受攻击。胸部有步足5对,第1-3对步足末端呈钳状,第4-5对步足末端呈爪状。第2对步足特别发达而成为很大的螯,雄性的螯比雌性的更发达,并且雄性龙虾的前外缘有一鲜红的薄膜,十分显眼。雌性则没有此红色薄膜,因而这成为雄雌区别的重要特征。尾部有5片强大酌尾扇,母虾在抱卵期和孵化期,尾扇均向内弯曲,爬行或受敌时,以保护受精卵或稚虾免受损害。
对虾的形态
对虾属于节肢动物门、有鳃亚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中国对虾是对虾属的主要种类之一,俗称“对虾”。
对虾身体长而略侧扁,雌雄异体,成体雌虾大于雄虾,体色也有所不同;中国对虾雌虾体色灰青,雄虾体色发黄。对虾体外包被着一层几丁质的外骨骼甲壳,它由其下方的表皮细胞分泌而成。
对虾的身体可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共有21节构成。除最前和最后一节外,各节皆具一对附肢(图1).
渤海对虾,体长大而侧扁。雌体长180~240mm,雄体长130~170mm,甲壳较薄,光滑略透明,头胸甲较坚硬宽大,中央前端延伸成长而呈尖的额角,上缘具7~9齿,下缘具3~4齿,额角下两侧具眼1对,有柄。额角侧脊伸至胃上刺附近;额角后脊仅伸至头胸甲中部。颈沟、肝沟细而明显,肝刺清晰,眼眶触角沟较宽,眼胃脊甚明显。头部有附肢5对,第1、第2对成为2对鞭状触角,其第2 对触角特别长,触角刺明显;其他3对附肢,成为1对大颚和2对小颚。胸部附肢8对,前3对成为颚足,均为口器的一部分;其余5对为步足,前3对步足的末端均为钳状,以第3对为最长大,后2对末端成为爪状。雌体交接器呈现圆盘状,位于第4、第5对步足基部之间,中央有一纵行裂口,内为受精囊,前方有一圆形突起,表面着生密毛。腹部7节,能屈曲,第4~6节背面中央具有纵脊;腹部附肢6对,第1对雌者内肢极小,雄者内肢变形为呈钟形的交接器。第6对为尾肢,短粗,与腹部第7节末端甚尖的尾节合为尾扇。雌体性生殖腺成熟前呈淡青蓝色,体表散布有棕蓝色色素细胞。雄体略呈棕黄色,胸部和腹部附肢微呈红色,尾肢的后半为深蓝并夹有红色。
头胸部
对虾
身体前部为头胸部,较粗短,由头部6节与胸部8节愈合而成,共14节,分节不明显,覆盖头胸部的背面和两侧的一片坚硬的大甲壳,叫做头胸甲,它的前端中央有平直前伸、细长而尖利的额角,俗称虾枪或额剑,具有保护眼睛和防御敌害的作用。额角侧扁,上、下缘皆有短齿,呈锯齿状.对虾属中不同种短齿数有所不同,这是分类依据之一.
头胸甲的前端、额角的下方两侧有一对复眼,呈肾形,眼柄能自由活动。口位于头部腹面的一对大颚之间,前方有一片半圆形的上唇,后方有两片并列的下唇,大颚被上、下唇覆盖.胸部两侧有鳃,着生于胸部附肢基部及附近的体壁上.由头胸甲两侧包被而形成鳃腔。
腹部
对虾身体的后部为腹部,较细长,由7节构成,分节很明显。前5节较短,第六节为最长。腹部自前到后逐节变细,量后一节很细,末端甚尖,称为尾节。肛门位于尾节腹面的基部.腹部各体节的背面及两侧均包被一比较坚硬的甲壳,前一片的后缘均覆于后一片之上,相连处的甲壳薄而柔软,前后折叠,以便于体节的活动。
附肢
对虾的附肢共19对,各部的附肢均由基肢、内肢和外肢构成,基本上为双肢型。由于各对附肢的功能不同,其形状与构造各异.如口器附肢主要在于抱持和咀嚼食物,其基肢发达:胸部附肢为捕食及爬行器官,内肢发达;腹部附肢功能在于游泳;其内、外肢均发达。对虾体节、附肢敷目、特点及功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