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再障患者什么情况下需要输血治疗

再障患者什么情况下需要输血治疗

再障患者输血指征:

一般情况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如血红蛋白低于60g/L,应输注浓缩红细胞,以减少输血反应;如输血后血红蛋白能保持在80g/L左右,就不必输血。对于年纪轻、体质较好的患者,血红蛋白能维持在60-70g/L之间也可不输血。原则上,只要达到不发生缺氧症状时,输血即应停止。

血小板输注的指征是指患者血小板低于20×10^9/L,同时伴有粘膜出血者,如血小板大于20×10^9/L,但有明显的皮肤粘膜出血也应输注血小板.当有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大出血、肾出血,疑有颅内出血、眼底广泛出血),不论血小板计数如何,均有血小板输注的指征。但应注意,不应在血小板不太低、无伴明显出血的情况下试图通过输注血小板将血小板计数提高,这样造成的同族免疫反应,将在抢救时输注血小板会变得无效或疗效明显下降。

再障患者输血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输血有很多副作用:首先输血可以传染一些疾病如肝炎,有人统计输血引起肝炎的机会不少。多次输血的病人容易在输血过程中发烧,由于多次输入别人血液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输血过快、过量容易发生心力衰竭。长期大量输血可能导致血色病。输血本身对骨髓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不利于患者骨髓功能的恢复。陈旧血液中含血小板很少,多量输入容易出血。血液保养液中含有枸椽酸钠随着输入量增多容易发生中毒等,多量输血还容易使血红蛋白中的铁在体内贮积而发生铁中毒。总之,输血有不少并发病。

患上障碍性贫血怎么治疗呢

再障应视为内科急症,尤其是重型再障,必须立即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应用免疫抑制剂是治疗重型再障的两种有明确疗效的治疗方法,应尽早采用。临床常见由于医师和患者对采用上述两种措施的犹豫不决而丧失最佳治疗时机,导致患者合并严重感染,危及生命。此外,一些轻型再障患者可在病程中逐渐转成重型,因而对于初次发病的轻型再障要进行随诊观察,输血和血小板时要注意去除白细胞,以减少将来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时出现严重排斥反应的危险。

(1)出血:出血是再障最常见并发症,严重脏器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常可危及生命。再障患者出血除血小板减少是其主要因素外,尚需考虑其他因素,如感染可诱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贫血过重、组织缺氧和酸中毒可致微循环障碍影响凝血机制,以及患者本身合并血管病变,如动脉硬化等。

(2)贫血:贫血应予积极纠正。患者能适应一般日常生活体力活动而无贫血症状,其血红蛋白至少要>70g/L,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其血红蛋白则需维持90g/L以上。输血是纠正贫血的有效方法,其缺陷是可能产生免疫反应而使将来骨髓移植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危险增加,常见于接受10单位以上红细胞输注者。因而及早测定患者和供者组织相容抗原类型,决定是否采用骨髓移植方法治疗的患者尤为重要。老年再障患者不应限制输血,因为此类患者免疫抑制剂治疗是首选方案。

(3)感染:感染是再障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感染的严重性和死亡率取决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时间和程度。在一项白血病的经典研究报告中,统计表明粒细胞>1.5×109/L时,仅9%~10%患者证明有感染;粒细胞为(0.5~1)×109/L,有20%发生感染;粒细胞<0.5×109/L时,36%发生感染;粒细胞<0.1×109/L时,53%合并严重感染并有较高死亡率。因而,当再障患者在粒细胞<0.2×109/L,习惯称之为非常严重再障,感染几乎不可避免。

再障患者什么时需要输血支持治疗

输血是支持疗法中很重要的部分。为了减轻贫血、止血及控制感染,输血是必要的。但由于再障病程漫长,如长期多次输血,将对红细胞亚型、白细胞及血小板发生免疫反应,致使以后发生输血反应,并可增加感染疾病(特别是病毒性肝炎)的机会;长期大量输血最后可导致血色病;输血本身对骨髓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故不利于患者骨髓功能的恢复。

因此,再障患者严重贫血时应当输血,但要掌握适应症:

①血红蛋白过低,通常低于5g/dl 时;

②血红蛋白虽不太低,但由于下降太快,患者不能适应者;

③有心功能代偿不全的症状者;

④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⑤有严重感染者。对贫血严重,特别有贫血性心脏病患者,1次输血量不宜过多,速度宜慢。

目前成分输血较普遍,根据血液有形成分缺少及出血、感染等情况,采取相应的成分输血。原则上,只要达到不发生缺氧症状时,输血即应停止。

重型再障患者尽早治疗尤为重要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以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和质量缺陷为主,以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为特征,临床以感染、贫血、出血为主要表现的异质性疾病。重型再障患者的中性粒细胞<0.5×109/L或血小板<20×109/L,则病情尤为危重。由于患者自然病程仅3-6月,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积极的治疗,通常会因严重的感染或出血死亡,死亡率极高。

重型再障患者合并严重感染与严重的中性粒细胞缺乏密切相关,患者严重而持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导致严重感染的重要原因。有研究统计分析再障患者资料发现,感染是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重型再障患者合并的感染不但比一般的感染要严重,病情进展迅速,而且由于严重的中性粒细胞缺乏,使用普通的抗生素治疗效果差,需使用高级强力的抗生素治疗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更麻烦的是,严重的中性粒细胞缺乏使患者容易合并真菌感染,而抗真菌治疗药物昂贵,疗程长,还影响进一步治疗的开展,明显增加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免疫抑制治疗的风险。

出血是重型再障患者死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除了部分患者是由于未能及时输注血小板导致出血死亡外,大部分患者是由于反复输注血小板导致自身产生大量血小板抗体从而出现血小板无效输注,有的患者甚至会出现血小板越输越低的情况,导致血小板长期处于<10×109/L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如果患者合并感染发热或外伤出血,尤其是头部受伤,出血后止血十分困难,部分病人会因此死亡。

因此,重型再障患者应尽早到有经验的再障治疗中心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尽快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免疫抑制治疗,以取得最佳的疗效。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支持治疗

1.输血治疗

再障患者尤其是重症再障患者需要输注血液制品使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维持在安全的水平。一般维持血红蛋白在70g/L以上,对于有心血管症状者须提高到90g/L。而血小板的输注标准一般定义在(10— 20)×10^9/L。多次输注血制品后,患者会产生针对血液制品中白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或微小组织相容性抗原的抗体,从而造成无效输注。为了减少异体免疫反应的产生,最好输注单采血小板,尽量去除血制品中的白细胞。

对于可能进行移植的患者,一般不要输注亲属血液,以免发生对供者抗原的致敏,所有血制品均须经过辐照。长期大量输血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导致继发性血色病,当血清铁蛋白>2000μg/L时,可以考虑进行排铁治疗。经 ATG或骨髓移植后治愈的患者可以进行定期放血治疗。

2.感染的防治

感染的发生与中性粒细胞的减少程度和持续时间相关。重在预防,注意清洁卫生,尤其是口腔和皮肤卫生极其重要。对于感染的高危患者(中性粒细胞<0.5×l0^9/L或0.2×10^9/L)需住院进行隔离治疗,有条件者进层流病房,并预防性应用抗细菌和真菌药物,口服肠道不吸收药物进行肠道除菌。

一旦发生感染,其治疗原则同粒缺伴发热患者,须立即应用广谱、强力抗生素,然后根据疗效、病原学证据和临床表现调整用药。对于反复发热,多次应用抗生素的患者,需考虑到真菌感染的问题,一般以念珠菌和曲霉菌感染多见,一旦临床怀疑,可以进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对于严重感染的患者可以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3.造血刺激因子的应用

因为再障患者体内的造血刺激因子的水平并未降低,甚至高于正常水平,因此临床应用刺激因子的疗效不明显,现多不常规应用(证据等级Ⅳ)。但对于那些仍残留部分造血功能的患者,应用超大剂量的造血刺激因子有可能产生一定的疗效,也有报道联合多种造血因子可能会产生协同作用。因此有关造血刺激因子的应用可根据各单位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

二、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不仅可以替代患者受损的造血干/祖细胞,还可以重建异常的免疫系统。根据国际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组(IAAS)的早期资料,重型再障患者在病程早期进行同胞相合骨髓移植,生存率可以达到60%以上,而只接受输血支持和雄激素治疗的患者仅有20%的生存率。

再障性贫血能活多久

根据病情的轻重将再障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急性再障起病急,病程快,常伴有严重感染及内脏出血,有较高的短期死亡率。少数患者可以出现高热,自发病至死亡均处于难以控制的高温之中。患者可以出现多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这类患者如果仅采用一般性治疗多数在一年内死亡。慢性再障病程进展缓慢,患者可以带病生存10几年,甚至20几年,生存时间的长短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情况、经济情况有关。但通过输血治疗的话,疾病可以稳定多年。目前西医根治再障的首要手段是骨髓移植,但是移植成功率不容乐观。

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好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该如何治疗呢?

方法一、骨髓移植:这是常见的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法。

方法二、对症治疗:若贫血严重,应及时输入新鲜血,若感染,应及时应用有效地抗菌药物,这是比较有效的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法。

方法三、免疫抑制剂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的就是针对于较大年龄或者是已无供献骨髓的重型患者,利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严重型的患者,其疗效已经可以和骨髓移植相近。

方法四、中药与雄激素的合并治疗:以治宜补肾为本,同时辅以益气活血的治疗。同时在中医补肾法的治疗过程中,利用激素治疗,以达到刺激骨髓造血的目的。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一、一般处理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可完全卧床休息,慢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以卧床休息为主,适当进行活动;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注意卧室、皮肤、口腔及饮食卫生,有条件可住血液层流病房。

二、支持治疗是进行输注红细胞和血小板以维持血细胞计数,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再障患者白细胞或/及血小板数减少,其贫血都应该输浓缩红细胞,而不是输全血。有发生心力衰竭风险者,控制输注速度,应尽量减少输血,延长输血间期,避免发生输血性血色病。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方法中,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主要的治疗药物有促进造血的中医治疗药物。

急性再障性贫血能治好吗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办法:

免疫抑制治疗

1、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本品具有针对免疫活性T抑制细胞介导免疫的功能,它们能诱发T细胞增殖,使造血恢复。

2、环孢菌素A(CSA):是一种Ts细胞Tc细胞克隆的杀伤剂,纠正再障患者的免疫紊乱,促使重症再障的骨髓造血功能恢复。

骨髓移植(BMT)

用骨髓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在国外已取得许多经验,由于骨髓移植不易找到HLA组织配型相近的供髓者,而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故应严格选择适应证,关于适应证,有如下看法:重症再障(老年人除外),粒细胞在0.5×10^9/L以下,血小板在20×10^9/L以下,骨髓内淋巴细胞在75%以上;最好在确诊后起3个月以内进行;年龄在20岁以下;移植前输血次数少者(最好未输过血);HLA配型相同。

预防

避免感染,尤其是感冒症状,临床上将病毒感染也作为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之一,比较常见的就是肝炎病毒,监床发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于非甲非乙型肝炎,而与甲型肝炎无关。

再生障碍贫血到底好治吗

慢性再障患者几乎都是由贫血开始发病的,患者虽然血小板减少,但出血的症状很轻,一般表现为皮肤出血点或轻微的齿龈出血,比如刷牙时齿龈出血,女性患者可能有月经过多。虽然白细胞减少,但有严重感染者甚少,如有感染也大多为感冒。患者病程长,经过治疗后大约1/3患者治愈,1/3进步,1/3迁延不愈。极少数可能变成急性,死于出血或感染。

急性再障发病急骤,出血或发热感染。出血十分严重,不仅表现在皮肤、黏膜(如齿龈、口腔、鼻黏膜等)出血,还常有多处内脏出血,包括消化道(便血)、泌尿道(血尿)、子宫出血以及脑出血,出血量较多。

再生障碍贫血的治疗:

传统疗法治疗再障主要是采用输血治疗、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骨髓移植治疗等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症状,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治病同时也有很大的副作用,因此,不能从根源治疗再障。

什么是再生性障碍性贫血

1、急性再障 急性再障的特点为起病急,进展迅速,病程短,发病初期贫血常不明显,但随着病程进展,贫血进行性加重,多有明显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虽经大量输血贫血也难以改善,出血和感染常为起病时的主要症状。

2、慢性再障 慢性再障的特点为起病缓,病程进展较慢,病程较长,贫血为首起和主要表现,输血可改善乏力,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出血一般较轻,多为皮肤,黏膜等体表出血,深部出血甚少见,病程中可有轻度感染,发热,以呼吸道感染多见,较易得到控制;如感染重并持续高热,往往导致骨髓衰竭加重而转变为重型再障。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往往根据病情及病因来制定

1、输注治疗:再障患者输注红细胞和血小板对于维持血细胞计数是必需的。输血治疗以达到改善患者贫血症状,缓解缺氧状态为目标,不需要必须将血红蛋白水平恢复到正常值,应避免长期输血,避免发生输血性疾病。

2、免疫抑制治疗:常用来治疗再障的免疫抑制剂有:环孢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3、骨髓移植:自从有用骨髓移植治愈了再障患者的案例后,骨髓移植治疗再障已成为国内外移植中心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已有大量的研究结果报告。近年来用细胞因子动员后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代替骨髓移植的报告逐渐增多,有取代骨髓移植趋势。

相关推荐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方法

输血以能改善患者贫血症状,缓解缺氧状态为宜,无需将血红蛋白水平纠正至正常值。一般在HbL时输注,或伴有难以耐受的贫血症状。老年(>65岁)、代偿反应能力受限(如伴有心肺疾患)、需氧量增加(如感染、发热、疼痛等)、氧气供应缺乏加重(如失血、肺炎等),这些情况下,可放宽输注阈值,不必Hb

再障牙龈出血的护理事项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的基本表现是出血、贫血和感染,而出血常见表现是牙龈出血。 再障患者的牙龈不仅容易出血,还常常伴有牙龈肿胀和糜烂,护理不当,会进一步引起感染,所以再障患者要加强口腔护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口腔卫生:要用漱口液漱口,防止口腔感染。 2、减少损伤:避免使用硬毛的牙刷;不用牙签剔牙;不食用油炸食品或质硬的水果,减慢进食速度,避免口腔黏膜及牙龈受损等。 3、牙龈出血时,先用软纸轻轻蘸去血迹,然后用清水漱口。找到出血点,用止血环酸和与云南白药调和,牙龈外敷。 4、对于血小板严重减少的患

老人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用食物治疗

1经常是一些造血的食物,不仅可以改善贫血,而且还可以预防出血,也要多吃一些蛋白质比较丰富的食物,多吃一些瘦肉,鸡蛋,鸡肉,豆制品动物的肝脏等等,多吃一些动物的骨头或者是用动物的骨头熬汤每天吃对病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2平时多吃些高蛋白的饮食,多吃一些鸡鸭鱼肉,多吃动物的骨头,不直接补充上市的五只补充铁,可以服用铁剂,最好在两餐之间共同服用,尽量多吃一些莲藕,西瓜,鲜芦笋等等。 3患有再生性障碍性贫血,可以通过输血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对患者输送血液制品,血小板和血红蛋白,一定要做好感染防治的工作,对于严重感染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

药物因素(40%): 和剂量有关,系药物毒性作用,达到一定剂量就会引起骨髓抑制,一般是可逆的,如各种抗肿瘤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如阿糖胞苷和甲氨蝶呤等主要作用于容易分裂的较成熟的多能干细胞,因此发生全血细胞减少时,骨髓仍保留一定量的多能干细胞,停药后再障可以恢复。 环境因素(20%):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人们与苯(C6H6)及其衍生物有广泛的接触机会,苯具有挥发性,易被吸入人体,在接触苯的人员中血液学异常者较常见,其中:贫血占48%,巨大红细胞增多占47%,血小板减少占33%,白细胞减少占15%,在

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好吗

中国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发病率为0.74/10万人,重度再障发病率为0.14/10万人,而且发病率还有上升趋势,其中10-25岁的青少年儿童是重型再障的主要发病人群。然而,公众对重型再障的正确认知却严重不足。有些儿童一旦患病,家里就盲目绝望,甚至干脆放弃治疗。在日前召开的2014年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规范化治疗全国论坛上,专家指出,再障疾病虽然凶险,但其实它是一种良性疾病,通过及时、规范的治疗可以扼住重型再障病魔的咽喉,甚至实现治愈。 再障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最终导致患者体内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方法

五期疗法之一:清排期此期多采用具有益阴清热、凉血止血等功效的药物治疗,清理排泄致病毒素,使其通过二便排出体外。服药后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肠鸣、排气、大便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现象。平均服药3-4个月。可达到刺激干细胞的生成,并且有效促使血液中CFU- C 的增加、 CFU-E 合成血红蛋白能力提升,并能清理排泄致病毒素,使其通过二便排出体外。用药后一般患者反复发烧、出血、乏力、头晕有所好转,中医清毒为主,西医辅助预防并发症。此期发烧出血已得到基本控制,“种子”得到优化。五期疗法之二:调治期此期为根治再障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常见症状

1.急性再障 急性再障的特点为起病急,进展迅速,病程短,发病初期贫血常不明显,但随着病程进展,贫血进行性加重,多有明显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虽经大量输血贫血也难以改善,出血和感染常为起病时的主要症状,几乎每例均有出血,出血部位广泛,除皮肤,黏膜(口腔,鼻腔,齿龈,球结膜)等体表出血外,常有深部脏器出血,如便血,尿血,阴道出血,眼底出血及颅内出血,后者常危及患者生命,半数以上病例起病时即有感染,以口咽部感染,肺炎,皮肤疖肿,肠道感染,尿路感染较常见,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致病菌以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方法

五期疗法之一:清排期 此期多采用具有益阴清热、凉血止血等功效的药物治疗,清理排泄致病毒素,使其通过二便排出体外。服药后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肠鸣、排气、大便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现象。平均服药3-4个月。可达到刺激干细胞的生成,并且有效促使血液中CFU- C 的增加、 CFU-E 合成血红蛋白能力提升,并能清理排泄致病毒素,使其通过二便排出体外。用药后一般患者反复发烧、出血、乏力、头晕有所好转,中医清毒为主,西医辅助预防并发症。此期发烧出血已得到基本控制,“种子”得到优化。 五期疗法之二:调治期 此期为根治

婴幼儿患单纯红细胞再障性贫血怎么办

概 述闺蜜前年时当上妈妈了,可是在给孩子的常规检查结果中显示他有严重的贫血而且生长缓慢,经确诊是患单纯红细胞再障性贫血,治疗以后情况得到好转,下面就来分享一下经验吧。 步骤/方法:1由于孩子的贫血症不伴有胸腺瘤的发生,属于原发性获得所以无需进行切除手术,当时接受的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雄激素及雷公藤多甙联合应用,不过这对于孩子的体力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妈妈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2可是经过了一个月的联合治疗后孩子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在医生的建议之下就开始使用免疫抑制剂,再配合输血治疗,短短一周,孩子的贫血症

慢性再障的诊断标准

慢性再障常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慢性再障患者多以贫血起病,并以贫血为主要表现,慢性再障患者出血和感染较轻微。 (1)临床表现:发病缓慢,贫血、感染、出血均较轻。 (2)血象: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较慢,网织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值常较急性再障为高。 (3)骨髓象: ①3系或2系减少,至少1个部位增生不良,巨核细胞明显减少;②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增加。 (4)病程中如病情恶化,临床表现、血象及骨髓象与急性再障相同,称SAA-Ⅱ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