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治足疗法
百病治足疗法
我们将具体毛病和对应位置整理了一下,囊括了大家基本的需要:咳嗽、眼干、降压、脾胃问题,照着做就行了!
眼干揉大脚趾
通俗的说就是:如果肝不好,那么眼睛得不到滋养,所以眼睛有问题,要从肝经治。
揉脚趾头缓解眼干
肝经起于大脚趾。所以,如果我们觉得眼睛干涩,应该刺激大脚趾来加强肝经的气血。长此以往,比点眼药水更加能够从本处理,肝血活了,眼睛自然湿润,缓解不适症状。
止咳按小脚背
这一招来源于小儿推拿,很多小孩子的普通感冒都能通过专业的推拿来治疗,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个手法,对自己的咳嗽做辅助治疗。如抱着小脚丫给揉揉,尤其是脚背,这对那些风热咳嗽并伴有扁桃体炎的很有好处。
脚背揉一揉
只要扁桃体发炎时,这个部位一按就会很疼,所以很容易就能找到。左、右大脚趾都要按摩,一只脚趾按摩5分钟。然后,喝一杯大盐水,休息一下。平常喉咙有不舒服也可以按摩这个。
老人转脚腕
有高血压的人,一般有踝部发硬的症状,转动踝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转动脚脖子,早晚都可以。
特别是对老人来说,经常转动脚腕子,有助于抗衰老、降血压。每天早晚各做1次,一般每次左右各转100下。脚部发热,对身体好。
消化不良扳扳脚趾
消化不良,有口臭、便秘、腹泻、胃痛的患者应该经常扳扳脚趾。从足部反射区来看:按摩二、三脚趾之间有一个内庭穴,经常按揉可以达到健胃的目的。
内庭穴顺泄逆补
顺着脚趾的方向按摩此穴,如果您有口臭、消化不良、便秘的,可以顺着角质方向按摩,这是泻胃火。脾胃虚弱(不能食生冷、胃痛、腹泻)患者,可逆着脚趾方向按摩这里了,补足胃气。
静脉曲张踮脚走
踮脚运动会让小腿后侧收缩,肌肉的收缩产生的挤压会促进血液的循环。
静脉曲张
每天坚持2~3次,每次5~10分钟。长期进行这项运动,能够有效缓解静脉曲张,特别针对久坐、久站所导致的这种情况很有用。
睡觉流口水按脚拇趾
脾主运化水湿,睡觉流口水、设变有齿痕,这是脾虚的症状,就是常说的水湿重。
强脾
我们应该从脾经入手。足部的太白穴就是脾经经气的经行之处。脾脏经气足了,这运化水湿的功能就会变强,时间久了就能消除睡觉流口水症状。
抗衰老常抬双脚
都说老年人不能躺,一躺下这人气就没了。确实是这样。腿部肌肉如果能够得到锻炼,能够加速血液回流、促进心肺、大脑的功能。每天坚持高架双脚2~3次,每次5~10分钟,虽然动作简单,但是长期坚持的确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肾气不足抬脚跟
腰腿酸软、失眠多梦、神经衰弱这些基本都是人到中年后的常见情况,这既是大脑衰老的一种表现,也是肾气衰微所导致的。
搓擦脚心
肾气提起来了,上述这些毛病都会解决。下午五点左右肾经气最旺,这会抬脚跟会事半功倍。
抬脚跟
寒从脚下起,病从脚底除,脚底的反射区映射全身,每天睡前10分钟,根据您的需要按摩脚部,相当于给全身吃补药!坚持一个月,会觉得神清气爽!
足疗注意事项
可防病治病,同时还可消除疲劳。但是,进行足疗也是容易感染一些传染病的现象,因此做足疗必须要注意以下的几点:
1、做足疗时必须要注意水的温度,必须要保持适中,它的最佳温度在40℃-45℃。最好能让水温按足部适应逐步变热。
2、做足疗的时间一般为30-40分钟,不宜过久,只有能够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的时间内进行足疗,才能让药物充分的发挥药效。
3、足疗也是有时间性的,像饭前与饭后30分钟是不宜足疗的。
4、在做足疗时,可能会有些外用的药物,这些药物可造成起泡或皮肤发红、发痒的现象。
5、足浴所用外治药物,剂量较大,有些药物尚有毒性,故一般不宜入口。同时,足疗完毕后,应洗净患处,拭干。
6、有出血现象的患者不宜足疗,像心脏病或身体虚弱的患者,足疗的时间不宜过长,10分钟以内为宜。在足疗过程当中,不宜吃食物,以免对胃造成负担。
哪些人不适合做足疗
足疗不宜人群1、足部有皮肤破损及烧、烫伤者。
足疗不宜人群2、各种感染性疾患:如丹毒、脓肿、骨髓炎、蜂窝组织等。
足疗不宜人群3、严重心脏病、肝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
足疗不宜人群4、饥饿、极度疲劳或酒醉后。
足疗不宜人群5、患骨关节结核、肿瘤着不宜采用足疗法。
足疗不宜人群6、骨折、脱位要用相应的整复手法进行复位并加以固定,未处理之前不宜采用足疗疗法。
足疗不宜人群7、各关节部位创伤性骨膜炎急性期禁止使用足疗手法。
足疗不宜人群8、严重骨质疏松者禁止使用足疗手法。
足疗不宜人群9、关节韧带的撕裂伤、断裂伤,不能用足疗手法,应手术治疗。
足疗不宜人群10、各种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近年来,足疗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但是专家提醒,通过足疗进行养生保健也是有一些禁忌的。
小儿足疗
其中小儿中药足疗法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中药足疗法。小儿中药足浴法的来源及发展:小儿中药足浴法同其它药浴疗法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其有邪者,渍行以汗”可见当时已提倡用沐浴疗法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药方》载有“婴儿病痫方,取雷尾三果治,以猪煎膏和之。
小婴儿以水半斗,大者以水一斗,三分和取一分置水中,挠以浴之。隋唐时期《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伤寒》治疗小儿各种疾病的浴儿、浴足十一首等等。宋代儿科医家钱已对本疗法用于儿科证治。清代吴尚先收集前人大量外治经验,一生采用外治法治疗疾病,成为真正的小儿中药足浴法的鼻祖。目前国内继承最系统的小儿中药足疗法为郑氏小儿中药足疗法,从晚清开始,经过郑氏红药几代人的传承和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使小儿中药足疗法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足疗,即热水洗脚,加之一些科学的脚部按摩。实践证明,足浴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可靠的自我保健方法。故我国民间素有“睡前一盆汤”的习惯做法,和“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除湿祛暑;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的说法。
艾灸疗法治百病
【美容】
现代人生活压力过大,体内淤积各种毒素排泄缓慢,肌肤对化妆品、营养品的吸收减慢,引发一系列面部问题。面部温灸通过热原理与中草药艾草的作用,美容师在面部进行排毒滚动,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打开毛孔,温补气血,增强肌肤的免疫力及对产品的吸收。优点:温灸温热再配合中草药艾草条,在面部轻轻滚动,可替代了美容师按摩,让面部血液循环加速,促进产品的吸收,在温肌散寒、活络经气的享受中完成有效的美容护理。
【保健】
温经通络,益气驱风,活血止痛,改善局部循环,增加免疫力。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胃脘寒痛,椎间盘膨出,咳喘,面瘫,痛经,少年近视等症。
【养生】
艾灸养生保健疗法能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和抗衰老的能力,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此法简便有效,尤其有温阳散寒,扶正培元,祛邪防病之功效。可作为中老年保健灸及虚寒证患者首选的自我养生方法。
【祛病】
1、感冒
灸法对风寒感冒,有疏风散寒,调和营卫,解表宣肺之功效。取督脉、足太阳、阳明经腧穴,如风池、风门、大椎、肺俞、列缺、孔最、合谷等,用艾条温和灸,每穴再次灸10~15分钟,每日l~2次;或艾炷隔姜灸,每次2~4穴,每穴灸5~7壮,每日1次。在本病流行季节,每日灸风门或足三里,有预防作用。
2、咳嗽
艾灸法可健脾燥湿,理气化痰。取背俞穴及任脉、督脉、太阳经腧穴,如肺俞、膏肓、天突、风门、云门、膻中、太渊、丰隆等。用温和灸、艾炷灸或隔姜灸均可,每日1次,5~7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7日。
3、哮喘
灸法可健脾益气,培土生金,平喘降逆。取背俞和任脉、督脉、阳明经腧穴,如肺俞、定喘、天突、风门、气海、脾俞、。肾俞、太渊、太溪、足三里等。每日1次,5~7次为1个疗程。
4、中风
灸法可益气固脱,回阳救逆;或开窍熄风,调畅气血;或散风祛邪,通经活络。取督脉、任脉、阳明经及少阴经腧穴,如百会、太冲、神阙、关元、气海、人中、风池、足三里、丰隆等。可用艾灸,各3壮。预防中风,用艾炷瘢痕灸,取足三里或绝骨;或用艾条温和灸,取足三里、关元、气海、百会、涌泉。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5、胃痛
灸法可调中和胃,理气消食。取任脉、足阳明经、背俞穴,如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梁门、胃俞、脾俞、商丘等。每日用温针法,或轻刺激,针后再配合药艾条灸。
6、腹痛
灸法可温中健脾,消食化滞。取背俞穴、任脉、足阳明经穴,如中脘、神阙、天枢、关元、脾俞、胃俞等。
7、腰痛
灸治可祛寒通经活络。取足太阳、督脉经穴,如肾俞、腰阳关、委中、昆仑、人中、命门、志室、太溪等。
8、痛经
灸治可温经散寒,调补冲任。选任脉、督脉、足太阴、足少阴经穴,如内庭、中极、归来、气海、血海、次谬、水道、三阴交、地机等。艾条灸,每穴10~20分钟。
9、泄泻
灸治可温中散寒,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消食导滞及温补脾胃。取俞募穴、任脉、阳明经、太阳经腧穴,如天枢、中脘、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脾俞、章门、肾俞、大横、神阙等。
10、阳痿
灸治可温补肾阳。取任脉、督脉和太阳经穴,如肾俞、命门、关元、中极、三阴交、气海、然谷等。
11、颈椎
综合征灸治可祛风散寒,活血祛瘀。多取督脉及病变局部腧穴,如阿是穴、大椎、风池、肩髃、尺泽、大杼、后溪等。
12、坐骨神经痛
灸治可温经通络,祛风散寒利湿。取足三阴经和腰骶腧穴,如阿是穴(病变压痛点)、八髎、秩边、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昆仑。
13、痔疮
灸治以清肠通络,活血化瘀为主。取督脉、足太阳和手阳明经腧穴,如长强、命门、脊中、次髎、奇穴(十四椎下旁开1寸一多灸)、承山等。
14、瘰疬
灸治可疏肝解郁,化痰散结。取病变局部和少阳、阳明经腧穴,如阿是穴、肘尖、天井、足临泣、手三里、天牖、百劳等。以上各穴轮流施灸,每穴5—7壮,用小艾炷直接灸。瘰疬局部可用隔蒜灸。
15、湿疹
灸治可清热利湿,养血祛风。取病变局部及阳明、太阴经腧穴,如阿是穴、曲池、风市、膈俞、血海、百虫窝等。可用艾卷温和灸。
16、痹证
灸治可祛风利湿散寒,泄热通经,调和气血。取病变相应经脉腧穴。如曲池、阳陵泉、腰阳关、环跳、大椎、风市、昆仑、肩髃、阳池、外关、悬钟、犊鼻、足三里、解溪等。
17、胎位不正
灸治本病以舒气导滞为主。取足太阳经和手足太阴经腧穴,如至阴、三阴交、合谷。用艾卷温和灸双侧至阴,艾火距穴位约半寸,以不产生灼痛为度,每次10~15分钟,每日1次,连续4次为1个疗程。
18、小儿遗尿症
灸治可温肾固摄,补中益气。取任脉、足太阳经、足三阴经穴。如大敦、阴陵泉、横骨、三阴交、膀胱俞、气海、肾俞、命门、关元、中极等。
19、小儿营养不良
灸治可消食导滞,健脾和胃或益气养血。取足阳明经、足太阴经、任脉及俞穴、募穴,如章门、囟会、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商丘、长强等。
20、牙痛
艾灸治可疏风清热,益阴降火。取阳明经、足少阴经腧穴,如合谷、承浆、颊车、内庭、列缺、鱼际、太溪、阴谷、曲池等。用艾炷隔蒜灸,治疗牙痛效较显。
足疗养生的有哪些功效
只要是可以帮助到我们身体的养生项目我们都是可以去尝试的,足疗现在也是一个非常受关注的行业,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是非常清楚足疗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功效与作用。所以了解是非常关键的。那么足疗养生有哪些功效呢?
足浴作为一种良性刺激,可使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得到调节,并有益于大脑细胞增生,增强人的记忆力;同时,能使体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可见,足浴对人的身心健康是大有裨益的。实践表明,足浴不失为一种可靠的局部浸润疗法。足浴不仅可防治足部疾患,如脚气、脚垫、脚冻、脚干裂,以及下肢麻木、酸痛、发凉、肿胀等病症;而且由于经络的作用,对防治感冒、关节炎、高血压、神经衰弱、眩晕、失眠等。
足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冬季人的体温较低,足疗可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促进足部和全身血液流通;同时血液增加的同时还能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心脏负荷 足疗机,调节各内分泌腺体分泌各种激素,促进新陈代谢。
足疗可以提高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冬季足疗增强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对外来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
足疗可以美容护脑,改善睡眠。经常足疗可以调节经络和气血,使头部血流加快,及时足量补充大脑所需氧气和营养物质。常按脚上的睡眠反射区,还可对大脑皮层产生抑制,使人感到脑部舒适轻松,不仅能加快入睡,还能使睡眠加深。
足疗能消除疲劳缓解压力。冬季很容易使人感觉困顿疲劳,尤其是上班族,工作压力很大,适当足疗,可以在放松身体的同时缓解精神压力。
上面介绍了足疗养生的功效,足疗可以有效的提高人体的抵抗力还有免疫力。足疗还可以起到美容护脑的作用,使用足疗可以解决一些人的失眠问题。所以正确的使用养生的项目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去解决我们身体潜在的一些问题。还可以有效的解除疲劳和缓解压力。
上病取下百病治足
1高血压绝招
降压点位置:右脚底拇指骨关节骨缝处
施术方法:用工具或食指关节点以有痛力度逆时针方向旋转刺激
2低血压绝招
升压点位置:双脚前脚掌人字纹的中间
施术方法:用工具或者食指关节向前上方点压
3头疼绝招
头疼点位置:双脚足底足跟坡面的内侧
施术方法:用工具或者食指关节向前上方点压
4眩晕症绝招
眩晕点位置:双脚背面,四五脚趾指缝脚背上1厘米处的肌肉凹陷处
施术方法:用工具或者食指关节垂直点按
5心慌绝招
心慌点位置:双脚前脚掌人字纹的中间
施术方法:用工具或者食指关节向前上方点压
6便秘绝招
便秘点位置:双脚内踝骨后上方肌肉凹陷处,内踝骨中心向上四横指宽
施术方法:用工具或者食指刮按,先从下向上推三分钟再从上向下推两分钟
7腰疼绝招
腰疼点位置:双脚内踝骨下舟骨与距骨下缘痛点
施术方法:用工具或者食指关节对有痛点按压
8膝盖骨刺疼绝招
膝盖疼点位置:双脚外踝骨下面的弧形肌肉带
施术方法:用工具或者食指关节对有痛点刺激
9扁桃体炎绝招
扁桃体炎疼点位置:双脚背大拇指根部
施术方法:用工具或者食指关节有痛按摩
10坐骨神经疼绝招
坐骨神经疼点位置:双脚跟内侧中间痛点
施术方法:用工具刮板或者食指关节有痛推刮
脚虽然位于人体最低处,但它是人体的根本。一个人的步调如果轻盈则反应这个人精神很好,如果步调沉重,则反应身体疲惫不堪。一些生活中的小毛病,的确可以从足部来调节,足部反射区是“上病取下,百病治足。”的理论依据。
1眼干——揉大脚趾
“肝主目,肝开窍于目”,通俗的说就是:如果肝不好,那么眼睛得不到滋养,所以眼睛有问题,要从肝经治。揉脚趾头缓解眼干,肝经起于大脚趾。所以,如果我们觉得眼睛干涩,应该刺激大脚趾来加强肝经的气血。长此以往,比点眼药水更加能够从本处理,肝血活了,眼睛自然湿润,缓解不适症状。
2止咳——按小脚背
这一招来源于小儿推拿,很多小孩子的普通感冒都能通过专业的推拿来治疗,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个手法,对自己的咳嗽做辅助治疗。如抱着小脚丫给揉揉,尤其是脚背,这对那些风热咳嗽并伴有扁桃体炎的很有好处。脚背揉一揉,只要扁桃体发炎时,这个部位一按就会很疼,所以很容易就能找到。左、右大脚趾都要按摩,一只脚趾按摩5分钟。然后,喝一杯大盐水,休息一下。平常喉咙有不舒服也可以按摩这个。
3老人转脚腕:帮助降压,有高血压的人,一般有踝部发硬的症状,转动踝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转动脚脖子,早晚都可以,特别是对老人来说,经常转动脚腕子,有助于抗衰老、降血压。每天早晚各做1次,一般每次左右各转100下。脚部发热,对身体好。
4消化不良——扳扳脚趾
消化不良,有口臭、便秘、腹泻、胃痛的患者应该经常扳扳脚趾。从足部反射区来看:按摩二、三脚趾之间有一个内庭穴,经常按揉可以达到健胃的目的。
5顺泄逆补
顺着脚趾的方向按摩此穴,如果您有口臭、消化不良、便秘的,可以顺着角质方向按摩,这是泻胃火。脾胃虚弱(不能食生冷、胃痛、腹泻)患者,可逆着脚趾方向按摩这里了,补足胃气。
6静脉曲张——踮脚走
踮脚运动会让小腿后侧收缩,肌肉的收缩产生的挤压会促进血液的循环。静脉曲张,每天坚持2~3次,每次5~10分钟。长期进行这项运动,能够有效缓解静脉曲张,特别针对久坐、久站所导致的这种情况很有用。
7睡觉流口水——按脚拇趾
脾主运化水湿,睡觉流口水、设变有齿痕,这是脾虚的症状,就是常说的水湿重。如何处理呢?强脾,我们应该从脾经入手。足部的太白穴就是脾经经气的经行之处。脾脏经气足了,运化水湿的功能就会变强,时间久了就能消除睡觉流口水症状。
8抗衰老——常抬双脚
都说老年人不能躺,一躺下这人气就没了。确实是这样。腿部肌肉如果能够得到锻炼,能够加速血液回流、促进心肺、大脑的功能。每天坚持高架双脚2~3次,每次5~10分钟,虽然动作简单,但是长期坚持的确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已经近百岁,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精气神十足,据她本人透露:坚持每天脱掉鞋子,把双脚高高举起几分钟是她每天都要做的。
9肾气不足——抬脚跟
腰腿酸软、失眠多梦、神经衰弱这些基本都是人到中年后的常见情况,这既是大脑衰老的一种表现,也是肾气衰微所导致的。搓擦足心就能很好的补肾气。搓擦脚心,抬脚跟,肾气提起来了,上述这些毛病都会解决。下午五点左右肾经气最旺,这会抬脚跟会事半功倍。寒从脚下起,病从脚底除!脚底的反射区映射全身!
盲肠炎的中药疗法
我们知道西药治标中药治本。西药疗效快,但是易复发,副作用也大。中药疗效慢,但是能从根本上解决疾病根源,对于顽固性的盲肠炎,一般人们都倾向于中药疗法,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盲肠炎的中药疗法。
盲肠炎特效药
[主 治] 慢性盲肠炎
[组 成] 乳香三钱、没药三钱、川七三钱、赤芍五钱、益母草三钱、川栋子三钱、正桑寄生三钱
[用 法] 此方为民间偏方、临床效果良好阑尾炎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对于急性阑尾炎来说,最好的办法依然是手术,但对慢性阑尾炎是保守治疗最好,此药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消除炎症,疼痛感可在两天内消除。
盲肠方
[主 治] 慢性盲肠炎[组 成] 党参三钱、茯苓三钱、苍术二钱、川连半钱、黄芩半钱、黄柏一钱、木香二钱、砂仁二钱、败酱草二钱、益母草三钱、水沈香钱半、冬瓜子二钱、鸡内金二钱、天仙藤二钱、金银花二钱、甘草钱半
[用 法] 水煎服用
[禁 忌] 忌食辛辣刺激物
[注 意] 盲肠患者、不可热水袋敷痛处、因热水袋的热力透入腹内、会使盲肠发炎、反而有害。
水苏糖对盲肠炎的疗效受到当代生物医学的认可。水苏糖是一种天然双歧因子,能直达肠道,作用于肠道益生菌,促进肠道双歧杆菌增殖,抑制坏菌生长,从根本上改善肠道功能,调节肠道菌群。水苏糖比盲肠炎的中药疗法见效快,周期短。
上病取下百病治足
肝是主管眼睛的,肝提供的血液及其阴津物质,源源不断地上输于目,才使目得以濡养。如果肝不好,那么血液及其阴津就不能濡养目,眼睛得不到滋养,自然会感觉到干涩,甚至是疼痛。揉脚趾头缓解眼干,因为肝经起于大脚趾,所以,经常刺激大脚趾可以加强肝经的气血,从而滋养眼睛,缓解不适症状。
宝宝咳嗽,家长干着急没辙,不如抱着小脚丫给揉揉,尤其是脚背,这对那些风热咳嗽并伴有扁桃体炎的患儿,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找到宝宝脚背上大拇趾根部两侧的部位,这就是扁桃腺的反射区。只要扁桃体发炎时,这个部位一按就会很疼,所以很容易就能找到。左、右大脚趾都要按摩,一只脚趾按摩5分钟。之后及时给孩子多喝温开水,或者放了一点盐的淡淡盐开水,孩子咽喉肿痛的现象就会明显减轻。
俗话说,“人老脚先衰,养生先养脚”。可以说,从脚腕到脚底,是保健养生的一个“重镇要区”。而对老人来说,经常转动脚腕子,有助于抗衰老、降血压。每天早晚各做1次,一般每次左右各转100下,有高血压的人,一般有踝部发硬的症状,转动踝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长期坚持,有很好保健作用。
人的第二和第三个脚趾上的穴位与肠胃有关,按摩二、三脚趾趾缝间的内庭穴,可达到健胃的目的。消化不良,有口臭、便秘的患者,最好顺着脚趾的方向按摩此穴,以达到泻胃火的目的;对于脾胃虚弱、腹泻、受凉或进食生冷食物后胃痛加重的患者,可逆着脚趾的方向按摩此穴。
踮脚运动,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足部锻炼法。有研究认为,踮脚运动产生的双侧小腿后部肌肉收缩压挤出的血量,与心脏每搏的排出量大体相当。长期进行这项运动,能解除久站、久坐后的机体疲劳、下肢酸胀和因下肢血液回流不畅而引起的静脉曲张。,每天坚持2~3次,每次5~10分钟。
入睡后流口水,醒来舌头两边有齿痕,并出现饭后腹胀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脾虚的征兆。在足内侧大趾根部稍微突出的骨头后面,有一个太白穴,点揉此处可刺激足太阴脾经经气,促进脾运化水湿的功能,消除睡觉流口水症状。
抬高双脚也是锻炼足部的有效方法,只要每天坚持高架双脚2~3次,每次5~10分钟,就会使腿部的肌肉得到放松,心肺的氧气供应和血液回流得到加强,对大脑和心脏的保护作用尤为明显,还具有抗衰老作用。
人们进入中年以后,多数人会表现得思维比以前迟钝,记忆力也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很难长时间全神贯注于某一项工作,这是脑衰老的一种表现。要维持大脑年轻,推荐搓擦足心,擦至局部发热为止。在按揉脚心后,还可以配合点按位于两侧足掌心的涌泉穴,可使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对防治中老年常见的腰腿酸软、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等疾病很有帮助。人之先天根于肾,涌泉为肾经起始穴位,如泉水之涌出,为精气之所发。因此涌泉具有滋肾水、降虚火,镇静安神、健脾和胃、益肾利尿、舒肝明目、健足之功效。
脚心有个很重要的穴位叫涌泉穴,属于肾经。气血从这个穴位像泉水一样汩汩地涌出来,然后沿着经络滋养全身。抬抬脚跟不但能按摩到这个穴位,还能拉伸脚底的肾经,起到刺激肾经的效果。老人家肾气不足的时候容易精神萎靡,老是睡不醒,睡得再多还是精神不好,动一动就心慌、心跳的厉害。就这么简简单单地提提脚跟,每天练习几次,每次几分钟,就把肾气提起来了。当然,下午五点左右的时候,肾经的气血最旺盛,这会抬脚跟更是会事半功倍。
心火旺容易出现心烦易怒、口舌生疮、睡眠不佳等。中医认为,心火旺,容易出现“肾水”亏,所以上火要补肾阴,以养阳,达到心肾相交。脚底的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肾气从这里生发。用温水泡脚,并揉揉脚后跟,按按脚心,可达到打通肾经,引火归源的目的,对缓解心火有帮助。
足底按摩的三大误区
足底按摩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力道越大越好
很多人觉得,足疗推拿越重越好,常常在足疗推拿的时候,让按摩师傅按重一点,殊不知,按摩过重,会得不偿失。
适度的足底推拿可以延年益寿,对身体健康有益,但凡事要适度,过犹不及。足疗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是泡脚,即足浴,然后才是足底按摩。足底按摩在足疗过程中所占的时间是最多的,也是最有效的。其中,力度的大小是取得疗效的重要因素,力度过小则无效果,反之则无法忍受。对于足底按摩力度的拿捏,还是以 舒服为好。身体健康的人,忍痛力比较强,很虚弱的人忍痛力就很弱。所以,像忍痛力弱的人,应该照身体能承受的范围适度、均匀用力。所谓适度,是指以被按摩处有酸痛感,即“得气”为原则。而所谓均匀,是指按摩力量要渐渐渗入,缓缓抬起,并有一定的节奏,不可忽快忽慢,时轻时重。
误区二:足疗人人适合
足部按摩治疗是一种非药物疗法,是通过对足部各个反射区的刺激,使得体内的生理机能得到调整,起到提高自身免疫功能,防病、治疗的保健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足疗推拿。
女性在月经期间,最好不要按摩,有出血倾向的人,在进行足底按摩时,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内出血。在按摩时应避开骨骼突起处及皮下组织较少的反射区,以免挤伤骨膜,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另外,患高血压、心脏病,以及孕妇等人群最好不要进行足疗推拿,以防发生意外,尤其是孕妇,如果按摩不当,可能会导致流 产。
此外还要注意,在饭后1小时内,最好不要做足疗。按摩后半小时,应饮用300~500毫升温开水。按摩时,不要让腿部直接受风,按摩后,也不要马上用冷水洗脚。
误区三:自己也能做
为了方便卫生,许多人会选择在家做足疗,或者用足浴盆按摩。但是,足疗推拿不是一般地抚摸,只有对相应反射区用一定力度按摩才能达到效果,专业人士才能找准穴位,所以还是不建议在家进行足疗推拿。
若想在家足疗养生,不如简单买个木桶,睡前泡泡脚。可以选择面积大、高且深的木桶,这样泡脚的时候能使小腿完全浸泡在水中,较为舒适。如果每天坚持泡脚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还能消除疲劳、改善睡眠,此外,还有养生美容、养脑护脑、活血通络等一系列保健作用。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阳台的地上 铺一些鹅卵石,经常光脚在上面走走,也可以起到类似足疗的作用。
孕妇失眠多梦怎么办调节呢
1、热水浴疗法
人们常说:“睡前洗个热水澡,晚上睡觉特别好”,这是有科学道理的。
热水浴法治疗失眠的方法的特点是可使全身周围血管扩张,全身其他部位的血液会流入这些扩张的血管中,使内脏器官中的血液减少,脑部血流也相对减少,大脑会感到疲倦,从而有益于睡眠。
2、太极拳疗法
太极拳疗法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心排血分数,从而增强心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可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延缓衰老。治疗失眠、神经衰弱,尤其是对表现为失眠多梦、心烦易怒,健忘神疲,可起到很好的效果。
3、足部治疗法
足部治疗法包括足热水浴、足药浴、足部按摩等。它们作用是促进血液循环、完成体内物质的运输,促进新陈代谢。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有人说足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足疗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内分泌激素的分泌,并发挥作用。
治疗胃窦炎中药方剂
〖辨 证〗气滞阻络。
〖治 法〗安胃,宁痛、散结。
〖方 名〗安胃煎。
〖组 成〗蒲公英20克,生白芍10克,生甘草6克,红花8克,徐长卿12克,陈皮8克,大贝母12克。
〖用 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 处〗袁正刚方。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中医方剂治疗胃窦炎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治疗胃窦炎的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辩证施治,最好是发现症状及时的治疗。以上的中药方剂希望能帮助到有这类症状的患者。
足疗时的注意事项
足疗如果方法正确的话,带给我们的好处是非常多的,但是如果我们不懂得如何正确的做足疗,不知道一些足疗应该注意的事项,那么足疗往往会起到副作用。
足疗的功效
足疗,是一种非药物疗法,通过对足部反射区的刺激,调整人体生理机能 , 提高免疫系统功能 , 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目的。
促进血液循环
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血液循环系统流动 , 输送营养 , 排出废物。促进血液循环对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健康人都有一双脚,但您有没有想过脚承受着多大的压力 ? 每走一步,一个 68 千克重的人其足部将承受 260 千克的压力。平均每一天,您的双足要承受 260 万千克的压力。这一数字大约相当于 4 万个人在你鞋上踩一下所产生的压力。
脚在人体中距心脏最远,如果脚部末梢循环产生障碍,很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导致新陈代谢不畅、全身组织器官功能下降。进行足部按摩,可使足部的血液循环顺畅,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速机体新陈代谢、补充营养,使您的机体健康、正常地运转。
多动症的中药治疗
一、肝肾阴虚型
【主 症】注意力涣散,五心烦热、自汗、咽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或弦脉、目眩头晕或健忘。
【辨证分析】本证主要为肝肾两脏的阴虚,肝主藏血,以供应机体活动的需要,如肝血不足,血不养肝,故可见目眩头晕、注意力涣散等;肾主藏精,阴精虚弱不足以制阳,故见五心烦热、口咽发干、自汗、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或弦数。精血是互生的,精足则血旺,肝肾才得以相互滋养,故肝血不足或肾精亏损,均可导致肝肾阴虚。
【治 法】滋补肝肾为主。(1)可以采用地牡宁神口服液治疗。滋补肝肾,宁神益智。地牡宁神口服液用于肝肾阴亏,肝阳偏旺所致的小儿神思涣散,多动急躁,多语高昂,夜寐不安,舌红少苔,弦脉细数的儿童多动症。(2)可以采用多动宁胶囊治疗。多动宁胶囊滋养肝肾,开窍,宁心安神。用于肝肾阴虚所致儿童多动症之多动多语,冲动任性,烦急易怒等
三、心火旺盛型
【主 症】心中烦热、急躁、失眠、口渴、舌边红、脉数等证。
【辨证分析】心火盛,故心中烦热,心火扰神,则急躁失眠,心火上炎,可引起口渴、舌红、脉数等症状。
【治 法】清泻心火为主。可以采用静灵口服液治疗。静灵口服液滋阴潜阳,宁神益智。用于儿童多动症,见有注意力涣散,多动多语,冲动任性,学习困难,舌质红,脉细数等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者。
四、痰湿内阻型
【主 症】多动多语、注意力不集中、神思涣散、胸闷憋气、恶心、呕吐、痰多等证。
【辨证分析】小儿脏腑娇嫩,生机旺盛,故有"纯阳"之称,又由于迅速生长发育,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加之后天调护不当,脾常不足,可影响脾的运化,使脾虚失运,水湿内留,时日长久,聚而成痰,上蒙清窍,神机不利,引起此证。此证多见于肥胖型儿童。
【治 法】健脾化痰为主。可以采用多动宁胶囊治疗。多动宁胶囊远志辛苦,微温,宁心安神,祛痰开窍。石菖蒲辛温,开窍安神,化湿和胃。龙骨甘涩平,镇惊安神,与远志、石菖蒲相伍,更显祛痰开窍,宁心安神之功,疗效尤佳。
五、痰热内扰型
【主 症】心烦意乱、多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哭笑无常、脾气暴躁、打人骂人、五心烦热、急躁、失眠等。
【辨证分析】小儿素体较弱,阴常不足,易于生热,若后天调护不当,或久食肥甘厚味食品,易于引起以上诸证。
【治 法】清热化痰。可以采用多动宁胶囊治疗。多动宁胶囊远志辛苦,微温,宁心安神,祛痰开窍。石菖蒲辛温,开窍安神,化湿和胃。龙骨甘涩平,镇惊安神,与远志、石菖蒲相伍,更显祛痰开窍,宁心安神之功,疗效尤佳。
六、儿童多动症伴智力发育迟缓
【主 症】多动多语、注意力不集中、神思涣散、学习困难、智力障碍等证。
【辨证分析】小儿脏腑娇嫩,生机旺盛,故有"纯阳"之称。又由于迅速生长发育,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加之后天调护不当,营养不足,可影响大脑的运化,使智力发育迟缓,神机不利,引起此证。此证多见于体质虚弱儿童。
【治 法】健脾益智为主。(1)可以采用多动宁胶囊治疗。多动宁胶囊远志辛苦,微温,宁心安神,祛痰开窍。石菖蒲辛温,开窍安神,化湿和胃。龙骨甘涩平,镇惊安神,与远志、石菖蒲相伍,更显祛痰开窍,宁心安神之功,疗效尤佳。(2)小儿智力糖浆。小儿智力糖浆调补阴阳,开窍益智。用于小儿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症。(3)聪宁丹。聪宁丹滋补肝肾、养心安神、健脑益智。用于肝肾不足、心神失养,健忘失眠,烦燥多梦,潮热盗汗、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多动多语、多动抽动症属上述证候者。
中医名医治子宫肌瘤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因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而成。所以中医治疗子宫肌瘤,多以活血化瘀、消瘀散结、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化瘀止痛为主。中医治疗子宫肌瘤能改善增生的子宫内膜的血液循环,使肌层的单纯性肥大逐渐消失,增生的结缔组织变软,从而起到调经、止血、疼痛消失、恢复卵巢功能的治疗作用,能有效地控制子宫肌瘤瘤体生长,使瘤体逐渐软化,最后消散。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一种肿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岁以上妇女。子宫肌瘤患者大多有明显症状,其临床表现与肌瘤生长的部位、大小、生长速度有关。主要症状有月经改变、压迫症状、疼痛、贫血、不孕症等
中医名医治子宫肌瘤偏方方剂(一)
〖 辨 证 〗 胞宫瘀滞。
〖 治 法 〗 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 方 名 〗 生化汤。
〖 组 成 〗 当归24克,川芎9克,桃仁(去皮、尖,研)14粒,黑姜1.5克,炙甘草1.5克。
〖 用 法 〗 用黄酒、童便各半煎,去滓温服。
〖 出 处 〗 《傅青主女科·产后篇》卷上。
中医名医治子宫肌瘤偏方中医方剂(二)
〖 辨 证 〗 干血内结。
〖 治 法 〗 活血化瘀通经消症。
〖 方 名 〗 大黄 虫丸。
〖 组 成 〗 蒸大黄75克,黄芩60克,甘草90克,桃仁200克,杏仁200克,芍药120克,干漆30克,干地黄300克,虻虫200克,水蛭100克,蛴螬200克, 虫100克。
〖 用 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5丸,酒送下,每日2次。
〖 出 处 〗 《金匮要略》卷上。
中医名医治子宫肌瘤偏方中医方剂(三)
〖 辨 证 〗 脾虚湿阻,瘀血阻滞胞宫。
〖 治 法 〗 益气健脾,祛瘀通络。
〖 方 名 〗 加味四君子汤。
〖 组 成 〗 党参30克,白术2克,茯苓15克,甘草9克,莪术60克,三棱30克,牛膝15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