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是怎么形成的 遗传因素
肥胖症是怎么形成的 遗传因素
近几年来的调查表明,许多胖人并不比瘦人吃得多,有的反而较少。故不少肥胖者采用节食减肥法的效果并不明显。这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据调查,如果父母一方身体肥胖,子女肥胖的可能性为40%;如果父母双方均肥胖,则子女肥胖的可能性为70%。另经研究表明,肥胖者细胞的能量消耗只有普通人的80%,且越是节食,细胞的代谢率就越低,消耗的能量也越低,所以肥胖者不应盲目节食,以免适得其反。最近,国外通过基因遗传学研究,已发现肥胖症的特种基因芯片,说明肥胖可以遗传。
中医单纯性肥胖症分型应该如何治疗
肥胖症主要有可能是因为遗传因素而来的,体重多于正常体重的百分二十就属于肥胖症。肥胖症有两种类型,单纯性肥胖症和继发性肥胖症,单纯性肥胖症是指的是没有病因的患者,儿童肥胖属于幼年型肥胖。
儿童肥胖症要引起家长的重视,轻度的肥胖症还不会有什么明显的症状,重度的肥胖患者就有可能导致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这些疾病,所以要及时治疗,可以使用中医疗法比如可以用陈皮,茯苓,菜服子,白术等几种药物水煮煎服。
肥胖症也可以用柴胡,当归,生姜,甘草,芍药砂仁等几种药物,也是加水一同煮,然后服用就可以了,这几种药物有助于治疗肥胖症患者烦闷口苦,疏通气血,很有利于肥胖症患者,所以要坚持服用就会有效果的。
肥胖症有可能是因为遗传而来的,也有可能是因为饮食不规律,经常暴饮暴食导致。肥胖症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应该要及时治疗。可以使用中药辩证法,分类型进行治疗。比如可以用大黄,连翘,山楂,神曲,陈皮等用健脾清热。
我们知道肥胖不是简简单单的问题,过度的肥胖会很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当你的孩子过度肥胖时,家长们要重视起来了。小孩子很喜欢吃一些膨化食品,家长们要适当的制止一下,毕竟膨化食品中的脂肪更加容易肥胖。肥胖的孩子也不要伤心,做好合理的饮食搭配,相信自己会变瘦的。
哪些因素会导致你发胖
吃得多、耗得少、摄入过多能量:
有多种原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引致身体有过多脂肪积聚。肥胖简单地说是能量失衡的结果,能量的摄入全部来自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体内能量的消耗包括静止时生命代谢与生理功能的维持,以及用于工作和其它体力活动等。
当能量的摄入超过能量的消耗,过剩的热量便以脂肪储存在脂肪组织之中,体重便增加了,所以基本上引致肥胖的因素有二:一是吃得太多,二是消耗太少。
遗传因素:
肥胖人常常呈家族性,即父母肥胖本人也自幼肥胖,在实验室的动物中,肥胖的遗传因素是清楚的,如一种肥胖鼠(ob/ob)在生热的方面有体质性的基本缺陷,引致脂肪不能被消耗,故呈现肥胖特征。
在人类中,同卵双胞胎亦常呈现同时肥胖现象,某些自小已分开不同家庭养育的也有同样表现,故遗传因素是肯定的。
遗传因素可能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而增加肥胖者的食欲,亦有可能是通过影响肥胖者吸取食物后热量的产生,或者日常活动的多寡而导致脂肪的过度积聚。
环境因素:
如因某些原因而减少运动量或增加食欲,都能导致肥胖,不过真正因疾病而引致肥胖症的,实在只占极少数。
下丘脑室中核受损:
动物实验证明下丘脑室中核是动物的饱觉中枢,这个部位受损伤时便会导致过度摄食、体重迅速增加而引致肥胖,另外一个在神经中枢中心为食饵中枢,它如受损伤便会出现厌食拒食等现象,体重亦会维持低水平。
轻素浓度: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动物的脂肪细胞会分泌一种名为轻素(Leptin)的蛋白激素,它的浓度会直接影响进食的行为,愈多脂肪细胞者,轻素分泌愈多,进食便会减少,以调节身体的重量了。有证据显示某些肥胖者的轻素受体或轻素的结构出现问题,影响了这个反馈系统,形成肥胖症。
出现双下巴的原因有什么呢
1、下巴脂肪组织堆积。下巴脂肪组织堆积可以说是形成双下巴的最直接原因,这也是很多身材肥胖的朋友多见双下巴的原因。
2、皮肤老化松弛+重力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皮肤从人的25岁,胶原蛋白和弹力纤维蛋白由于衰老进程而自然地减少,皮肤的支撑力也随之下降,弹力降低,很多即便是身材很瘦的朋友也会出现双下巴的现象。
3、面部表情少、不爱咀嚼、食物长期低头工作者。还是从肌肉的松弛角度来讲,面部表情少、不爱咀嚼或者是生活习惯不良的朋友都特别容易形成双下巴。相反适当的面部肌肉运动能很好的杜绝这一现象。
4、遗传因素。双下巴的是一种很强的遗传因素,很多年纪很小的朋友出现的双下巴往往与遗传因素有关。
单纯性肥胖症怎么回事
1.遗传因素
大多认定为多因素遗传,父母的体质遗传给子女时,并不是由一个遗传因子,而是由多种遗传因子来决定子女的体质,所以称为多因子遗传,例如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肥胖,就属於这类遗传。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则子女有40%肥胖的机率,如果父母双方皆肥胖,子女可能肥胖的机率升高至70%~80%。
2.社会环境的因素
很多人都有着能吃就是福的观念,现今社会,食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美食常在引诱,再加上大吃一顿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娱乐,这当然成为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
3.心理的因素
为了解除心情上的烦恼、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少人也是用吃来作发泄。这都是引起饮食过量而导致肥胖的原因。
4.与运动有关的因素
运动有助消耗脂肪,在日常生活之中,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工作的机械化,家务量减轻等,使得人体消耗热量的机会更少,另一方面因为摄取的能量并未减少,而形成肥胖。胖导致日常的活动越趋缓慢、慵懒,更再次减低热量的消耗,导致恶性循环,助长肥胖的发生。
单纯性肥胖症的检查方法:
肥胖症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是除外继发于其他疾病的继发性肥胖症和对肥胖相关疾病的检查。通过皮质醇节律结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可以除外库欣综合征,而甲状腺功能检查有助于除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MRI有助于发现由于下丘脑摄食中枢病变导致的肥胖症。3小时葡萄糖耐量试验有助于判断肥胖患者糖耐量状态,血脂、肝肾功能、性腺轴功能、呼吸睡眠监测、心功能评价、肝脏和血管彩超有助于筛查肥胖症患者相关的并发症如脂肪肝、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和动脉粥样硬化等。
为什么会导致小儿肥胖症
目前,有很多的因素会导致小儿肥胖症的发生,该病对孩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严重的话,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宝宝患上小儿肥胖症的原因可以分为单纯性肥胖症和继发性肥胖,单纯性肥胖症还可以划分:小儿营养素摄入过多,小儿活动量过少缺乏适当的活动,还有遗传因素问题。
一、单纯性肥胖症
大部分肥胖症患儿不伴有明显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发病与下例因素有关。
1、营养素摄入过多:摄入的营养超过肌体代谢需要,多余的能量便转化为脂肪贮存体内、导致肥胖。人体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多主要在婴儿出生前3个月、生后第一年和11~13岁三个阶段,若在这三个时期内摄入营养过多,即可引起脂肪细胞数目增多并且体积增大,治疗较困难且易复发;不在脂肪细胞增殖时期发生的肥胖仅出现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数目增多不明显,治疗较易奏效。
2、遗传因素:肥胖有高度的遗传性,目前认为肥胖与多基因遗传有关。父母皆肥胖的后代肥胖率高达70~80%;双亲之一肥胖者,后代肥胖发生率40~50%;双亲正常的后代发生肥胖者仅10~14%。
3、其他因素:如调节饱食感及饥饿感的中枢失去平衡以致多食;精神创伤(如亲人病故或学习成绩低下)以及心理异常等因素亦可致儿童过食。
4、活动量过少:缺乏适当的活动和体育锻炼也是发生肥胖症的重要因素,即使摄入不多但如活动过少,也可引起肥胖。有些疾病需要减少活动,在病期或病后即易出现肥胖;肥胖儿童大多不喜爱运动,形成恶性循环。
二、继发性肥胖
约有3~5%的肥胖症小儿继发于各种内分泌代谢病和遗传综合症,他们不仅体脂的分布特殊,且常伴有肢体或智能异常。
单纯性肥胖也是肥胖症吗
导致肥胖症的基本原因是吃的比消耗的多。有多种因素可以导致这种能量不平衡的出现,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内分泌因素、神经精神因素(饱食中枢与饥饿中枢的作用)等。根据病因,肥胖症可以分为原发性肥胖症和继发性肥胖症。
(1) 原发性肥胖症又称为单纯性肥胖症,是指一种找不到引起肥胖原因的疾病的肥胖症,可能仅仅是和长期进食过量有关,但也危害健康,达到体重标准即为肥胖症。
(2) 继发性肥胖症,是指由于其他健康问题所导致的肥胖,换句话说,就是指有病可查的肥胖症。
(3) 继发性肥胖非常少见但更要重视。据统计,原发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占肥胖的比例分别为 99% 和 1%,尽管如此,继发性肥胖症如被误以为单纯性肥胖症的话,容易延误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需要加以认真鉴别。
小儿单纯性肥胖病因多
(一)单纯性肥胖症95%一97%肥胖症患儿不伴有明显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1.营养素摄入过多摄入的营养超过机体代谢需要,多余的能量便转化为脂肪贮存体内、导致肥胖。人体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多主要在婴儿出生前3个月、生后第一年和l1~13岁三个阶段,若在这三个时期内摄入营养过多,即可引起脂肪细胞数目增多并且体积增大,治疗较困难且易复发;不在脂肪细胞增值时期发生的肥胖仅出现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数目增多不明显,治疗较易奏效。
2.活动量过少缺乏适当的活动和体育锻炼也是发生肥胖症的重要因素,即使摄食不多但如活动过少,也可引起小儿肥胖症。有些疾病需要减少活动,在病期或病后即易出现肥胖;肥胖儿童大多不喜爱运动,形成恶性循环。
3.遗传因素的小儿肥胖症有高度的遗传性,目前认为肥胖与多基因遗传有关。父母皆肥胖的后代肥胖率高达70%~80%;双亲之一肥胖者,后代肥胖发生率40%~50%;双亲正常的后代发生肥胖者仅10%~14%。
4.其他如调节饱食感及饥饿感的中枢失去平衡以致多食;精神创伤(如亲人病故或学习成绩低下)以及心理异常等因素亦可致儿童过食。
(二)继发性小儿肥胖症约有3%~5%的肥胖症小儿继发于各种内分泌代谢病和遗传综合征,他们不仅体脂的分布特殊,且常伴有肢体或智能异常
小儿肥胖症病因
单纯肥胖症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很小,环境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环境因素中家庭生活方式(家庭聚集性)和个人行为模式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1.遗传与环境因素
肥胖者有一定的家族倾向。肥胖小儿的父母往往显示肥胖症状,大约有1/3左右的人与父母肥胖有关,如果父母两人都超过正常体重,子代中2/3出现肥胖。此外,有遗传倾向的疾病亦常见肥胖症状,如肝糖原累积症等。
2.多食
小儿自幼养成多食,能量摄入过多,消耗减少,特别是习惯于摄取油腻食物,日久即可发生肥胖现象。
(1)不合理喂养:如过早添加固体食物(生后1~2个月)和断奶过早,是婴幼儿期促成单纯肥胖症产生的一种喂养模式。近年来,儿童肥胖发生率的增高趋势与父母给予的不合理饮食及营养摄入过多有很大关系,主食量、肉食量高,水果、蔬菜量低等。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畜肉类及油脂摄入过多,谷类食物摄入偏低;2002年城市居民每人每天油脂摄入量由1992年的37g增加到了44g,脂肪供能比达到35%,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
(2)食欲亢进:食欲亢进,进食过快是肥胖儿童的一个摄食特征。
3.少动
小儿缺乏适宜的体育锻炼,加上多食的因素,活动减少及摄入与排出的不平衡,更容易形成肥胖;肥胖的小儿往往不喜欢活动,愈不活动则愈胖,形成恶性循环。
4.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多与肥大
在脂肪组织细胞的增殖和细胞扩大的关键时期(孕后期,产后早期和青春期)不良的生活方式,行为特征作为危险因素促成了单纯肥胖症的形成。
孕期头3个月细胞水平营养不良,孕期后3个月营养过量,孕期体重增重过大,过速,是子代生后肥胖的孕期危险因素。脂肪细胞数目的逐渐增多与年龄增长及脂肪堆积程度有关,从小儿时期开始肥胖的人,成年后仍肥胖则体内脂肪细胞的数目明显增多;而缓慢持续的肥胖,则既有脂肪细胞的肥大又有脂肪细胞的增多,一个肥胖人的全身脂肪细胞可比正常人的脂肪细胞增加3倍以上。
5.溺爱
家长的动机因素对肥胖儿童超量喂养起着重要作用,溺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我国传统的重男轻女的社会习俗和某些传统的文化观念(过度约束儿童活动等)是造成男童中重度肥胖检出率高的一个不可低估的动机因素,低收入家庭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持续产生肥胖儿童的一个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