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巨大血小板综合症护理

巨大血小板综合症护理

1、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因血小板减少想紫癜有出血的倾向,患者很容易产生紧张、忧虑等心理反应。因此,应让患者对其有所了解,使其保持心情平静,配合治疗。

2、注意休息并适当限制活动。对于出血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来讲,则需卧床休息,以防内脏出血的发生。

3、合理的饮食,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方法之一。在饮食方面,应遵循患者的病情选用流质、半流质或正常饮食,并避免刺激性的食物,防止消化道出血。

4、当患者的皮肤粘膜出现出血症状时,需注意观察出血部位和范围;当患者的内脏出血时,则要严密观察出血量和出血是否停止。这也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方法之一。

5、另外,还要做好应急措施,避免内脏出血的发生。对伴有便秘、剧烈咳嗽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来讲,应及时处理,以防颅内压升高,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孩子血小板低怎么回事

1.1、长期服用的药物中也会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长时间的药物的服用,会应影响人体细胞的生成,影响血小板的生成,是引起儿童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1.2、现在生活中很多有危害性的射线的存在,对人体的细胞产生危害作用,影响细胞的生成,所以放射因素也是儿童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之一。

1.3、血小板数量异常:往往也伴有血小板功能的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症,都是典型的血小板功能低下的疾病,但在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及外科手术中,血小板功能增高,是血栓产生的重要原因。

1.4、血小板生成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等血液病,以及应用某些化疗药物后,此时常伴贫血和白细胞数异常。

血小板的计数意义

血小板计数的概念 是指计数单位容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为100~300×10^9/L。血小板减少是引起出血时间延长,严重损伤或在激状态可发生出血。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轻度损伤可引起皮肤粘膜紫癜,手术后可能出血;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常有自发性出血。一般认为,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需要预防性输入血小板。如果血小板计数>50×10^9/L,且血小板功能正常,则手术过程不至于出现明显出血。

1.血小板增多:当血小板计数>400×10^9/L时即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

2.血小板减少:当血小板计数<100×10^9/L即为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戈谢病等,消耗过度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各年龄儿童血小板正常值及不在正常范围内的表现

各年龄儿童血小板正常值范围

年龄 血红蛋白(g/L) 白细胞(109 /L) 血小板(109/L)

2周 130-200 5.0-21 150-300

3月 95-145 6.0-18 150-350

6月-6岁 105-140 6.0-15 150-350

7-12岁 1 10-160 4.5-13.5 150-350

不在正常范围内的表现

1.血小板增多:当血小板计数>400×10^9/L时即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

2.血小板减少:当血小板计数<100×10^9/L即为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戈谢病等,消耗过度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各个年龄阶段儿童血小板正常值范围和不在正常范围内的表现的全部内容,大家看完之后是不是都对此有了更加进一步的了解了呢?建议大家记下来这个标准值,然后到时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对照自己宝宝的数值,看看宝宝是否健康。

什么会引起血小板减少呢

(1)长期服用的药物中也会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长时间的药物的服用,会应影响人体细胞的生成,影响血小板的生成,是引起儿童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2) 现在生活中很多有危害性的射线的存在,对人体的细胞产生危害作用,影响细胞的生成,所以放射因素也是儿童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之一。

(3)血小板数量异常:往往也伴有血小板功能的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症,都是典型的血小板功能低下的疾病,但在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及外科手术中,血小板功能增高,是血栓产生的重要原因。

孕妇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原因以及饮食

其实对于孕妇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说法。通过血小板宽度的测定往往能够反映出血小板容积离散的程度。如果是单个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则这种检查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如果整体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则有可能是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还可能是患有巨幼细胞贫血病。

除此之外,如果一个人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有可能是得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或者是得了巨大血小板综合征以及某些血栓性疾病。另外,如果孕妇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还有可能是得了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是被病毒感染。如果在孕期接种了某些类型的疫苗则也有可能导致孕妇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

如果孕妇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则会造成孩子的发育不良的,最好是到医院去积极诊断治疗。某些食物对于孕妇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可以进行调理。

孕妇血小板分布宽度偏的可以吃一些调理身体的食物,比如吃猪肝或者是喝牛奶,还可以吃花生仁。需要注意,孕妇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过后吃花生的时候一定要连带着花生表面的红皮一起吃下去,并且最好是生吃花生。有这种现象的孕妇还可以多吃一些含有动物胶脂脂肪的食品,比如说吃一点牛蹄筋,或者是吃炖猪蹄,一般来说一个星期左右吃一次最好。

血小板计数的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的概念

血小板计数是指计数单位容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为100~300×10^9/L。血小板减少是引起出血时间延长,严重损伤或在激状态可发生出血。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轻度损伤可引起皮肤粘膜紫癜,手术后可以出血;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常有自发性出血。一般认为,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需要预防性输入血小板。如果血小板计数>50×10^9/L,且血小板功能正常,则手术过程不至于出现明显出血。

1、血小板增多

当血小板计数>400×10^9/L时即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

2、血小板减少

当血小板计数<100×10^9/L即为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戈谢病等,消耗过度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巨大血小板综合症怎么治疗

1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往将本病分为血热、气虚、阴虚三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其主要病机为热、虚、瘀三种。有作用认为本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2脾主统血,脾气亏损则血不循经而外溢。肾藏精,主骨生髓,精能化血,肾虚则精血无以化生,故血小板减少。肝藏血,主疏泄,肝郁化火,则迫血妄行;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机不畅,气滞血瘀而成紫斑;肝虚而致藏血失职也可致出血;另外肝病可及脾。心主血,属火,心火亢盛,迫血妄行也可导致出血。

3故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病机以虚为本,火伤血络,络伤血瘀是目标。从病位看,主要在肝、脾、肾三脏。急性型以热为主,慢性型虚、热、瘀俱见。

4综合各家观点,其热又有虚、实之分;实热是指胃火炽盛,或肝郁化火,或感受邪毒、内伏营血;虚热是指阴虚火旺、阴火内盛。虚者脾肾两虚,以致血液化生不足和失于统摄;或肝肾阴虚、阴虚内热,迫血妄行。瘀由火热伤络,络伤血瘀;或气虚血瘀、瘀伤血络。

孩子血小板低的原因有哪些

(1)长期服用的药物中也会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长时间的药物的服用,会应影响人体细胞的生成,影响血小板的生成,是引起儿童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2)?现在生活中很多有危害性的射线的存在,对人体的细胞产生危害作用,影响细胞的生成,所以放射因素也是儿童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之一。

(3)血小板数量异常:往往也伴有血小板功能的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症,都是典型的血小板功能低下的疾病,但在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及外科手术中,血小板功能增高,是血栓产生的重要原因。?

(4)血小板生成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等血液病,以及应用某些化疗药物后,此时常伴贫血和白细胞数异常。

(5)血小板分布异常引起血小板生成减少:如脾亢、骨髓纤维化、肝硬化、等导致脾肿大,可使血小板在肝脏、脾脏滞留,血小板分布异常,引起血小板生成减少。

平均血小板体积的临床意义

1、鉴别血小板减少的原因:骨髓造血功能损伤致使血小板减少时,MPV减少;血小板在周围血液中破坏增多而减少时,MPV增大;血小板分布异常致血小板减少时,MPV正常。

2、MPV增大可作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较早期指症: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时。MPV与PLT同时持续下降;造血功能抑制越严重,MPV越小;当造血功能恢复时,MPV增大常先于PLT升高。

3、MPV增大可见于: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疾病及血栓前状态。脾切除、慢粒、巨大血小板综合症、镰刀细胞性贫血等。

4、MPV减少可见于:脾亢、化疗后、再障、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孩子血小板低怎么回事

1、长期服用的药物中也会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长时间的药物的服用,会应影响人体细胞的生成,影响血小板的生成,是引起儿童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2、现在生活中很多有危害性的射线的存在,对人体的细胞产生危害作用,影响细胞的生成,所以放射因素也是儿童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之一。

3、血小板数量异常:往往也伴有血小板功能的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症,都是典型的血小板功能低下的疾病,但在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及外科手术中,血小板功能增高,是血栓产生的重要原因。

4、血小板生成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等血液病,以及应用某些化疗药物后,此时常伴贫血和白细胞数异常。

相关推荐

走罐的原理 走罐适应症

小儿厌食、感冒、咳嗽;颈椎病、腰肌劳损、肩周炎;痤疮、斑秃;失眠、疲劳综合症;痛经、子宫内膜异位证;过敏性鼻炎等症。 走罐后注意事项和禁忌 1.不适用于大血管分布部位; 2.皮肤有过敏、溃汤、水肿症状; 3.若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白血病、出血性疾病等,禁忌拔罐; 4.恶性肿瘤的中晚期患者,不宜拔罐; 5.孕妇的下腹部及胸部不宜拔罐; 6.年老体弱多病者慎用。

血小板减少紫癜护理常规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包括了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 (1)一般护理出血严重者应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根据病情具体指导,如有牙龈出血时,食物温度不宜太高,多吃蔬菜、水果,纺织便秘,禁吃坚硬、多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五个原因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并不少见,有数据显示,出生时约有1%~5%的新生儿患有血小板减少。瘀点和瘀斑是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特征性症状,可在娩出时出现,或在以后的任何时间内出现。如血小板持续减少,可不断形成新的典型损害。那么,引起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感染 血小板减少是围生期感染的常见并发症,血小板减少是先天性风疹、弓型体病、巨细胞病毒感染和疱疹病毒感染的主要临床体征。先天性梅毒也可引起血小板缺乏。 2、药物 孕妇所服的许多药物可以破坏血小板,也可破坏胎儿的血小板,以磺胺和奎宁最显着。这些药物促使母

血管瘤有哪些并发疾病

血管瘤的并发症有溃疡、出血、感染、重要器官功能损害、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骨骼肌肉损害而造成的肢畸形等。 血管瘤的综合症有:1、骨肥大性静脉曲张症 2、血小板减少血管瘤综合症 3、脑颜面管瘤综合症 4、软骨发育异常血管瘤综合症 5、Lindon-Von-Hippel综合症 6、Steiner-Vorner综合症 7、血管瘤球瘤。

如何正确诊断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 1、临床以出血为主要症状:无明显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血小板计数

血常规可以检查到的项目

(1) 红细胞计数(RBC) (单位:10^12/L)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 (2) 红细胞压积(HCT) (单位:%)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如脱水、大面积烧伤,补液的参考值;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 (3)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单位:fL) 大于正常值,营养不良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酒精性肝硬化、胰外功能不全、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再生之后、甲状腺功能低下

有效护理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三种措施

首先,主要小儿肾病综合症患儿的饮食状况 小儿患上肾病综合症在治疗初期需要低盐或无盐饮食,这种饮食对那些娇生惯养而又很任性的独生子女或平时饮食习惯偏咸的患儿则难以接受。家长需要了解此期有盐饮食的危害并对孩子的饮食加以注意。如果继续吃有盐饮食,病情就难以好转,应等浮肿消退以后,再逐渐进有盐的食物。同时家长要想尽一切办法来增进患儿的饮食。可以说良好的饮食是小儿肾病综合症护理的关键。 其次,做好小儿肾病综合症患儿心里护理 肾病综合症患儿多为学龄期儿童,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初次住院使他们来到特殊环境的医院,尤其是

了解假性血小板减少

假性血小板减少可见于患者,也可见于正常人,常会造成如手术延迟、治疗中断、不必要的激素治疗,甚至脾切除等情况,给患者带来伤害。因此,了解引起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十分重要,其原因包括: 1、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剂诱导的假性血小板减少 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剂引起血液标本中的血小板发生凝集,形成直径大的血小板团块,有的凝集成带状,因而不被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出现假性血小板偏低的现象。 2、大或者巨大血小板诱导的假性血小板减少 正常人血小板大小、形态之间变异较大;在检测血小板计数时,大或者巨大的血小板不被计数,从而出现假

肝血管瘤症状有什么

一,腹部包块:包块有囊性感,无压痛,表面光滑或不光滑,在包块部听诊有时可听到传导的血管杂音。 二,胃肠道症状:可出现右上腹隐痛和不适,以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食后胀饱和消化不良等。 三,压迫症状:巨大的血管瘤可对周围组织和器官产生推挤和压迫。压迫食管下端,可出现吞咽困难;压迫肝外胆道,可出现阻塞性黄疸和胆囊积液;压迫门静脉系统,可出现脾大和腹水;压迫肺脏可出现呼吸困难和肺不张;压迫胃和十二指肠,可出现消化道症状等。 四,肝血管瘤破裂出血,可出现上腹部剧痛,以及出血和休克症状,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右肝血管瘤的临床表现

1.腹部包块 腹部包块有囊性感,无压痛,表面光滑或不光滑,在包块部位听诊时,偶可听到传导性血管杂音。 2.胃肠道症状 右上腹隐痛和/或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食后胀饱等消化不良症状。 3.压迫症状 巨大的血管瘤可对周围组织和器官产生推挤和压迫。压迫食管下端,可出现吞咽困难;压迫肝外胆道,可出现阻塞性黄疸和胆囊积液;压迫门静脉系统,可出现脾大和腹水;压迫肺脏可出现呼吸困难和肺不张;压迫胃和十二指肠,可出现消化道症状。 4.肝血管瘤破裂出血 肝血管瘤破裂出血可出现上腹部剧痛,以及出血和休克症状。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