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肾小球病变的发病机制

肾小球病变的发病机制

多数肾小球肾炎是免疫介导性炎症疾病。一般认为,免疫机制是肾小球病的始发机制,在此基础上炎症介质(如补体、细胞因子、活性氧等)参与下,最后导致肾小球损伤和产生临床症状。在慢性进展过程中也有非免疫非炎症机制参与。

遗传因素在肾小球肾炎的易感性、疾病的严重性和治疗反应上的重要性,近年来已受到关注。此外,自身免疫导致或参与各种肾炎的证据也引起了广泛重视。

肾小球病变的分类

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

(1)急性肾小球肾炎;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3)慢性肾小球肾炎;

(4)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5)肾病综合征。

2.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类(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

(1)轻微性肾小球病变 包括微小病变型肾病。

(2)局灶性节段性病变 包括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3)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①膜性肾病。②增生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和坏死性肾小球肾炎。③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4)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 临床和病理类型之间有一定联系,但多数不能一一对应,同—病理类型可呈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而相同的临床表现可来自不同的病理类型,它们都是疾病诊断的重要组成。另外,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病理分类中,IgA肾病被归入系统性疾病引起的肾小球肾炎中有些不妥,目前多数专家认为还应归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好,但病理类型多样。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有哪些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多病因的慢性肾小球病变为主的疾病,从医学角度来看,现发现种类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随其分类不同病因也不同,但现在只能确定其病发与链球菌感染并无明确关系,并且据统计仅15%~20%从急性肾小球肾炎转变而至。此外,大部分慢性肾炎患者无急性肾炎病史,故目前较多学者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炎之间无肯定的关联,因此推断它可能是由于各种细菌、病毒或原虫等感染通过免疫机制、炎症介质因子及非免疫机制等引起本病。

西医:

一、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

1、急性肾炎迁延不愈。

2、细菌和病毒感染。

二、发病机制:

1、免疫复合物沉积激活补体。

2、“旁路系统”激活补体。

3、非免疫介导

(1)肾小球病变引起肾内动脉硬化。

(2)肾血流动力学代偿性改变所引起的肾小球损害。

(3)慢性肾炎的长期高血压状态对肾小球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4)肾小球系膜的超负荷状态。

中医:

因先天禀赋不足又遭外邪所干,致肾气虚亏。肾之元阴、元阳、元气藏于五脏亦滋润五脏六腑,肾虚必殃及五脏六腑。因此肾之虚亏,必然导致肾之开阖、脾之运化、肺之肅降的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又因阴阳、气血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的内涵和程度不同,临床表现有别,致使中医临床辩证症型很多,如有风邪外感型、肺脾气虚型、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阴虚血瘀型、湿热壅盛型等等。不言而喻,肾炎的临床表现有千差万别,用药亦差别很大,只有辩证准确用药精良,才能取得良效。

慢性肾小球很严的核心病因、病机是“虚”与“瘀”。所谓“虚”,首先是肾虚。或禀赋不足,或七情、房事、劳逸、起居、饮食无度,致使素有禀赋不足的肾虚加重。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之“三元”藏于五脏并濡养五脏六腑。肾虚必侮五脏,致五脏有不同程度的虚损,尤其是脾、肺。因肾之开阖、封藏、气化、脾之运化、肺之肅降失司,使津液、精血运行失调,津液潴留,日久化热生痰,精血郁滞久而化瘀,痰瘀蕴结,化热成浊。瘀血在肾脏疾病发生发展中,不仅是病机病理之果,又是使虚加重的原因,因果往复,形成恶性循环,存在于全病程,导致疾病迁延不好。肾病淤血形成的原因,不外乎虚、实两方面,往往是因正虚而致邪实,因邪实而正更虚;肾病常为虚。

引发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有很多种,只有能够准确的了解病因之后才能对引发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出现这样的疾病我们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及时的治疗,以免对身体导致更大的伤害,平时我们也要尽量的改正自己的不良的生活习惯,尽量不要抽烟喝酒。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

免疫缺陷(45%):

免疫功能缺陷可使机体抵抗感染能力下降,招致微生物反复侵袭;机体又不能产生足够量的抗体,以清除致病物质(抗原),致使抗原能持续存留机体内,并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组织,产生慢性炎症过程。

感染(15%):

起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部位感染,少数慢性肾炎可能是由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演变而来,但大部分慢性肾炎并非由急性肾炎迁延而来。

肾小球病变(15%):

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直接迁延发展而成。

发病机制

由于慢性肾炎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各不相同,大部分是免疫复合物疾病,可由循环内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或由抗原与抗体在肾小球原位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引起组织损伤,也可不通过免疫复合物,而由沉积于肾小球局部的细菌毒素,代谢产物等通过“旁路系统”激活补体,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炎症反应而导致肾小球炎症。

此外,非免疫介导的肾脏损害在慢性肾炎的发生和发展中,亦可能起很重要的作用,这种非免疫机理包括下列因素:①肾小球病变引起的肾内动脉硬化,肾内动脉硬化可进一步加重肾实质缺血性损害;②肾血流动力学代偿性改变引起肾小球损害,当部分肾小球受累,健存肾单位的肾小球滤过率代偿性增高,这种高灌注,高滤过状态可使健存肾小球硬化,终至肾功能衰竭;③高血压引起肾小动脉硬化,长期高血压状态引起缺血性改变,导致肾小动脉狭窄,闭塞,加速了肾小球硬化,高血压亦可通过提高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引起肾小球高滤过,加速肾小球硬化;④肾小球系膜的超负荷状态,正常肾小球系膜细胞具有吞噬,清除免疫复合物功能,但当负荷过重,则可引起系膜基质及细胞增殖,终至硬化。

总之,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程迁延,病变持续发展,肾小球毛细血管逐级破坏,系膜基质和纤维组织增生,导致整个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肾小管萎缩,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化,最终肾组织严重破坏形成终末性固缩肾。

皮下脂肪萎缩有哪些方面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先天性脂肪营养不良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有血缘关系;获得性者可能无遗传基础,常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人们认为获得性全身和部分脂肪营养不良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发病机制

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从流行病学、遗传学及临床研究中提出的各种假说多认为:全身性脂肪营养不良与广泛的代谢性和系统性异常有关,交感神经活动的增强可能会加强脂肪的分解;垂体可能分泌了脂肪动员物质,但垂体切除未能纠正脂肪营养不良。另有人发现CRF黑素细胞释放因子和FSH释放因子增加,因此认为下丘脑是主要受到损害的位置。也有人提出脂肪组织的自身免疫破坏学说,但许多患者病变呈斑片状似乎难以用这个学说来解释。肾脏病变的发病机制与脂肪营养不良的关系也未明了。

本病最突出的血清学异常是血C3降低,但低补体血症和(或)补体激活不是肾小球肾炎发生的必须因素。

脂肪营养不良的患者常发生肾脏损害,发生率为15%~30%。其主要肾脏损害类型为Ⅱ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或致密物沉积病(80%),另20%由广泛外周系膜移行所致。这两种肾小球肾炎的形态学和组织化学特点与非脂肪营养不良患者相同。

有人报道一例Ⅲ型变异型,有这种表型和低血清补体及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敏感。

由于完全性脂肪营养不良常和糖尿病同时发生,故常发现非糖尿病性肾病。其病理表现与无脂肪营养不良的糖尿病肾病无法鉴别。有报道在无糖尿病的患者,病理表现为肾小球肾炎。脂肪营养不良与肾小球病之间的关系不明。Tuck等报道他们的患者有很小一部分毛细血管存在外周系膜的植入、上皮下和膜内沉积物,但总的来说并无特别的特征。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正常,无蛋白尿,肾功能只有轻微降低。

肾小球肾炎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不明。起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部位感染,少数慢性肾炎可能是由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演变而来,但大部分慢性肾炎并非由急性肾炎迁延而来,而由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直接迁延发展而成,起病即属慢性肾炎。该病根据其病理类型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①系膜增殖性肾炎:免疫荧光检查可分为IgA沉积为主的系膜增殖性肾炎和非IgA系膜增殖性肾炎;②膜性肾病;③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④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⑤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二)发病机制

由于慢性肾炎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各不相同,大部分是免疫复合物疾病,可由循环内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或由抗原与抗体在肾小球原位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引起组织损伤。也可不通过免疫复合物,而由沉积于肾小球局部的细菌毒素、代谢产物等通过“旁路系统”激活补体,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炎症反应而导致肾小球炎症。

此外,非免疫介导的肾脏损害在慢性肾炎的发生和发展中,亦可能起很重要的作用,这种非免疫机理包括下列因素:①肾小球病变引起的肾内动脉硬化,肾内动脉硬化可进一步加重肾实质缺血性损害;②肾血流动力学代偿性改变引起肾小球损害。当部分肾小球受累,健存肾单位的肾小球滤过率代偿性增高,这种高灌注、高滤过状态可使健存肾小球硬化,终至肾功能衰竭;③高血压引起肾小动脉硬化。长期高血压状态引起缺血性改变,导致肾小动脉狭窄、闭塞,加速了肾小球硬化,高血压亦可通过提高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引起肾小球高滤过,加速肾小球硬化;④肾小球系膜的超负荷状态。正常肾小球系膜细胞具有吞噬、清除免疫复合物功能,但当负荷过重,则可引起系膜基质及细胞增殖,终至硬化。

小儿肾病综合征发病原因

(一)发病原因

凡能引起肾小球疾病者几乎均可发生NS,分类:

1.临床分类

为目前国内的主要分型方法。

(1)单纯性肾病:即具有肾病综合征的四大临床特点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以单纯性多见。

(2)肾炎性肾病:除具有典型症状外,还同时并有以下特点之一,包括高血压[学龄前小儿,血压高于16/10.7kPa(120/80mmHg),学龄童高于17.3/12kPa(130/90mmHg)];血尿(离心尿镜下检查红细胞高于10个/Hp);氮质血症(BUN>10.7mmol/L,>30mg/dl)及持续低补体血症。

(3)先天性肾病:生后或生后不久(出生后<2月)即发病,呈现上述典型症状,多有家族史,本病患儿出生体重低(多系早产儿),宫内窒息,胎粪污染羊水,臀位产及大胎盘均有助于本病之诊断,本病在芬兰发病率较高,在我国罕见,对激素无反应或反应不良,多在生后6月内死于感染,肾衰或其他并发症。

(4)难治性肾病:据我国小儿肾脏病研究小组提出的诊断标准如下:

①对足量激素(如每天泼尼松2mg/kg)8周无效或部分效应,

②勤反复或勤复发(半年内≥2次,1年内≥3次),

③激素依赖。

2.病理分类

(1)轻微病变型(包括微小病变型):小儿以微小病变为主。

(2)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3)系膜增生性肾炎。

(4)膜性病变。

3.按临床惯例分类

(1)原发性或特发性:即原始病变发生在肾小球的疾病,按目前国内的临床分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及肾小球肾病都可在疾病过程中出现NS,在病理学上,微小病变,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以及近年发现的脂蛋白肾小球病,胶原Ⅲ肾小球病,纤维性肾小球病及塌陷性肾小球病都以NS为主要表现,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也可发生NS。

(2)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即继发于全身性疾病的NS,病因广泛而复杂,现简扼归纳如下:

①感染性疾患:许多感染均可引起NS,按其病原体分列如下:

A.病毒感染: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HIVⅠ型,带状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及腺病毒等感染,

B.细菌感染:如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沙门菌属,麻风杆菌及梅毒螺旋体等感染,

C.原虫感染:如疟原虫(以三日疟为多见)及毒浆体原虫(toxoplasmosis)感染,

D.寄生虫感染:各型血吸虫[尤以曼森(Manson)血吸虫],锥虫及丝虫等,

②多系统及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小血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皮肌炎,过敏性紫癜,疱疹皮炎,结节病及牛皮癣等,

③过敏原:如蛇咬伤,蜂螫,花粉,血清,疫苗,毒栎树(poison oak),常春藤(ivy),D860,青霉胺及丙磺舒(probenecid)等,

④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淀粉样变性,脂蛋白肾病及黏液性水肿等,

⑤肾毒性物质:如汞,铋,金及三甲双酮等,

⑥肿瘤:如霍奇金病,淋巴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结肠癌,肺癌,乳癌,胃癌及肾癌等,

⑦其他:如先兆子痫,肾动脉狭窄,肾静脉血栓形成,逆流性肾病,肾移植慢性排异反应,慢性回肠炎,慢性心力衰竭及缩窄性心包炎等。

(3)先天性及遗传性疾病:如Alport综合征,Fabry病,指甲-膑骨(nail-patella)综合征,先天性(芬兰型)肾病综合征及镰状细胞病等。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1)涎酸学说:即经典的发病机制,系因肾小球上皮足突细胞肿胀,融合,使原有涎酸糖蛋白结构破坏,阴电荷消失而使带负电荷的白蛋白通过而形成蛋白尿。

(2)免疫学发病机制:

①体液免疫参与:包括免疫复合物(IC),免疫球蛋白异常(血中IgG低下,分解增加,合成减少),抗体生成减少等诸多因素,

②细胞免疫异常:循环中T淋巴细胞数目减少和功能降低而出现一系列异常变化,

③补体系统:包括旁路途径B因子不足影响机体对带荚膜的大肠埃希杆菌,肺炎球菌的调节能力,补体活力下降,C5b-9(膜攻击复合物)的出现等。

(3)其他因素:包括抗体直接损伤肾小球,中性多形核粒细胞(PMN)释放蛋白溶解酶,产生活性氧,释放阳离子蛋白,单核细胞聚集释放多种蛋白酶,胶原酶,氧自由基,细胞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均参与肾病发病机制。

(4)水肿:肾病综合征的水肿的机制研究,近年来有不少进展,有低血容量所占比例仅为7%~38%,可用传统观点解释外,更多的研究表明还有很多肾内因素起作用。

(5)高脂血症:对激素耐药的难治性肾病是Ⅳ型高脂血症,即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这影响了胆固醇的清除,高脂血症的危害不仅在于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还在于VLDL有肾毒性,可与GBM的多价阴离子结合后进入系膜区致肾损害,使阴电荷减少,膜通透性增加,使大分子脂蛋白在系膜区沉积,终致肾小球硬化,此外,高脂血症不仅增加了血液黏滞度,而且胆固醇沉积使毛细血管内皮壁变粗糙,阴电荷改变,从而使带有阴电荷的血小板沉积而形成血栓,同时纤溶系统出现一系列变化,包括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辅助因子(Ⅴ,Ⅷ),β-血栓球蛋白升高,血小板计数增加,黏附及聚集功能增强,纤维蛋白溶酶和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降低,酶原因子(Ⅱ,Ⅹ等)下降。

原发性肾小球是怎样的疾病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指病损局限于肾小球或主要是肾小球损害的一组肾脏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大多是特发的(即发病原因不明),少部分由细菌感染或药物所诱发。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分类可从两个方面,即临床分型和病理分型。

肾小球病系指一组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如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但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病程和预后不尽相同,病变主要累及双肾肾小球的疾病。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原发性肾小球病常病因不明。[1]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肾小球炎性病变。以水肿、尿少、血尿及高血压为主要表现。绝大多数为链球菌感染所致。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

原发性肾小球是一种治疗过程比较漫长的疾病,在医院进行了系统的治疗之后,之后的康复期是很漫长的,刚开始患者需要卧床休息,等并发症好些以后,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走动,大概恢复到正常人一样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所以这也需要家人耐心的陪伴与照顾。

相关推荐

狼疮性肾炎疾病的诱因

一狼疮性肾炎 专家介绍,狼疮性肾炎迄今病因难以确定,但狼疮性肾炎的与遗传、病毒感染、性激素和应激等因素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1.遗传因素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狼疮性肾炎的发病中起决定作用。狼疮性肾炎病人可有家庭史,近亲患病率较高。 HLA﹣DR2检出率明显较正常人为高,HLA﹣DQW1、HLA﹣DQW2、HLA﹣B8、也较多见。此外,C2、C4、Clr、及Cls缺乏易患狼疮性肾炎。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深化了狼疮性肾炎免疫遗传学的研究,提示MHC基因等以外的一些“自身免疫基因”可能在狼

急性肾衰竭的罪魁祸首

急性肾衰竭常见的病因可分为肾前性、肾实质性和肾后性三类。 1.肾前性肾衰竭 占ARF的55%~60%。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容量降低,致使肾血流量不足、肾小球滤过率(GFR)显著降低所致。 常见的原因包括:呕吐、腹泻和胃肠减压等胃肠道液体的大量丢失、大面积烧伤、手术或创伤出血等引起的绝对血容量不足;休克、低蛋白血症、严重心律失常、心脏压塞和心力衰竭等引起的相对血容量不足。 2.肾实质性肾衰竭 占ARF的35%~40%,亦称为肾性肾衰竭,指由各种肾实质病变所致的ARF。其病和发病机制各不相同。ATN发病

小儿肾病综合症的主要发病原因

1.临床分类 为目前国内的主要分型方法。 (1)单纯性肾病:即具有肾病综合征的四大临床特点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以单纯性多见。 (2)肾炎性肾病:除具有典型症状外,还同时并有以下特点之一,包括高血压[学龄前小儿,血压高于16/10.7kPa(120/80mmHg),学龄童高于17.3/12kPa(130/90mmHg)];血尿(离心尿镜下检查红细胞高于10个/Hp);氮质血症(BUN>10.7mmol/L,>30mg/dl)及持续低补体血症。 (3)先天性肾病:生后或生后不久(出生后

肾小球肾炎的症状

前驱症状 大多数病人在发病前一个月有先驱感染史,起病多突然,但也可隐性缓慢起病。 起病 多以少尿开始,或逐渐少尿,甚至无尿。可同时伴有肉眼血尿,持续时间不等,但镜下血尿持续存在,尿常规变化与急性肾小球肾炎基本相同。 水肿 约半数病人在开始少尿时出现水肿,以面部及下肢为重。水肿一旦出现难以消退。 高血压 起病时部分病人伴有高血压,也有在起病以后过程中出现高血压,一旦血压增高,呈持续性,不易自行下降。 肾功能损害 呈持续性加重是本病的特点。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和肾小管功能障碍同时存在。 肾小球肾炎的的病理改变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西医学认识:1.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发病机制也不尽相同。其发病常常与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皮肤感染、尿道感染、剧烈运动、过度劳累或创伤等诱因有关。 2.病理 由于本病是一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多种多样,主要为局灶增殖型,基膜病变不明显,肾小球中可有广泛的IgA或IgG、lgM、C3沉积。可表现为微小病变性肾病、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IgA肾病、膜性肾病的病理改变。 中医学认识:本病的发生以内因为主,禀赋不足,脏腑柔弱;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内伤七情

什么因素导致小儿肾病综合症

1.临床分类 为目前国内的主要分型方法。 (1)单纯性肾病:即具有肾病综合征的四大临床特点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以单纯性多见。 (2)先天性肾病:生后或生后不久(出生后10.7mmol/L,>30mg/dl)及持续低补体血症。 2.按临床惯例分类 (1)原发性:即原始病变发生在肾小球的疾病,按目前国内的临床分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及肾小球肾病都可在疾病过程中出现该病。在病理学上,微小病变,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以及近年发现

肾小球病变的解剖学

肾小球滤过器由20~40个毛细血管袢及复盖其上的肾球囊的内层所组成。人的肾小球毛细血管总表面面积超过1.5m2。 肾小球的滤过指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蛋白分子外的血浆成分被滤过进入肾小囊腔形成超滤液的过程。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其值=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形态学研究表明,滤过膜是由下列三层膜所组成的: ①内层是衬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壁的内皮细胞; ②中层是非细胞性基底膜; ③外层是构成肾小球囊的上皮细胞层。内皮细胞与上皮细胞层的膜厚度都约为400×10-10m,人的基

肾小球肾炎综合征的分类

(一)按基本类型分 可分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原发于肾脏的独立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肾脏。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肾脏病变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可以分为四种 ①轻微性肾小球病变;②局灶性节段性病变;③弥漫性肾小球肾炎;④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又可以分为三种 ①狼疮性肾小球肾炎;②紫癜性肾小球肾炎;③糖尿病肾病。此外,血管病变如高血压;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都可引起肾小球病变。(注意:一般临床所称肾小球肾炎如不加说明常指原发性肾小球

肾小球肾炎病因

肾小球肾炎: 病因 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原因医学界不清楚,一般认为可能是肾小球基膜合成的遗传性缺陷引起。这种病有一个特点,就是有明显的家庭史,往往在一家几代的家庭成员中,有的人发生血尿,血尿是遗传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表现,以青年男性多见。 分类 (一)按基本类型分 可分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原发于肾脏的独立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肾脏。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肾脏病变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可以分为四种 ①轻微性肾小球病变;②局灶性节段性病变;③弥漫性

慢性肾炎病因

慢性肾炎是一组多病因的慢性肾小球病变为主的肾小球疾病,但多数患者病因不明,与链球菌感染并无明确关系。 据统计仅15%~20%从急性肾小球肾炎转变而至,但由于急性肾小球肾炎亚临床型不易被诊断,故实际上百分比可能要高些。 此外,大部分慢性肾炎患者无急性肾炎病史,故目前较多学者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炎之间无肯定的关联,它可能是由于各种细菌,病毒或原虫等感染通过免疫机制,炎症介质因子及非免疫机制等引起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