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硬化如何鉴别诊断
脑动脉硬化如何鉴别诊断
中医诊断:
(1)肾精不足,髓海空虚:
证候: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滑泄,神疲健忘,少寐多梦。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颧红咽干,舌嫩红少苔,脉弦细数;偏于阳虚者,形寒肢冷,面色眈白或黧黑,舌质胖嫩,脉沉细。
证候分析:精髓不足,无以充脑,故眩晕神疲;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肾虚故腰膝酸软;肾开窍于耳,肾虚故耳鸣耳聋;精关不固,故遗精早泄;肾虚则心肾不交,水火不济,故少寐多梦,健忘;肾精不足,阴不维阳,虚热内生,故五心烦热,颧红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精虚无以化气,日久肾阳亦衰,故形寒肢冷,面色眈白或黧黑,舌质胖嫩,脉沉细。
(2)中气不足,气血虚弱:证候:眩晕,动则加甚,劳累则发,神疲懒言,气短声怯,心悸怔忡,健忘少寐,纳谷不香,面色(白光)白或萎黄,唇甲无华,舌质淡嫩,边有齿痕,脉细弱。
证候分析:气血虚弱,脑失所养,故头晕目眩;动则气耗,故劳累则发作或尤甚;气虚阳气不布,故神疲懒言;肺脾气虚,故气短声怯,面色(白光)白或萎黄;血虚不能养心,心神不宁,故心悸怔忡,少寐健忘;气虚脾失健运,故纳呆,血虚不能濡养周身,故唇甲、面色无华;气血两虚,故舌淡有细弱。
(3)阴阳失调,肝阳上亢:证候: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面色潮红,急躁易怒,失眠多梦,每遇恼怒或烦劳则加重,目赤,口苦,尿赤,便秘,舌红苔黄燥,脉弦或弦数。
(4)脾肺气虚,痰浊中阻:证候:眩晕、头重如蒙,胸闷恶心,呕吐痰涎,倦怠无力,舌苔白腻,脉濡滑。证候分析:痰浊中阻,蒙蔽清窍,清阳不升,故眩晕而见头重如蒙;痰阻气机不利,故胸闷;胃气上逆,故呕吐痰涎;脾阳不振,故少食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均为痰浊内蕴之象。
(5)瘀血内停,脉络阻滞:
证候:眩晕、头痛、面色黧黑;舌质紫暗,或舌边有瘀点瘀斑,脉弦涩或细涩。证候分析:瘀血阻络,气血不通,脑失所养,故见眩晕;血脉瘀滞,不通则痛,故头痛;瘀阻血络,血不能运,故面色黧黑;舌紫暗或边有瘀点斑,脉涩俱属瘀血内阻之象。
西医诊断标准:
脑动脉硬化症诊断标准:
1981年全国第三届神经精神学术会议修订(试行草案)
1. 轻度脑动脉硬化病
(1)年龄在45岁以上。
(2)初发高级神经活动不稳定的症状及/或脑弥漫性损害的症状。
(3)眼底动脉硬化Ⅱ级以上。
(4)主动脉增宽。
(5)颞动脉或桡动脉较硬等周围动脉硬化症,或有冠心病。
(6)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如深反射不对称、掌颏反射性阳性及/或吸吮反射阳性。
(7)血清胆固醇增高。
(8)排除其他脑疾病。
诊断判断:具备上述8项中的5项或5项以上。
2.中度脑动脉硬化病慢性型者应具备以下两项条件
(1)轻度脑动脉硬化病的诊断标准。
(2)由本病引起的下列症状(综合征)之一:痴呆、假性延髓麻痹、帕金森综合征、癫痫等。
3.弥漫性脑动脉硬化病:为慢性重症脑动脉硬化病。应具有中等度脑动脉硬化病条件(也可伴小卒中),病情反复加重,病变广泛,生活难以自理。
西医诊断依据:
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进行。以下几点做为诊断参考:①年龄在50岁以上;②初发高级神经活动不稳定的症状及(或)脑弥漫性损害症状;③全身动脉硬化的症状与体征,如眼底动脉硬化Ⅱ°以上,或主动脉弓增宽及颞动脉或桡动脉扪及变硬,以及冠心病等;④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如膝反射不对称,掌颏反射阳性及吸吮反射阳性者;⑤血清脂类增高;⑥脑血流量减少;⑦除外脑部肿瘤等疾患。
西医鉴别诊断:
1. 神经衰弱、精神疲劳、神经官能症;
2.药物中毒(特别是长期服用各种安定药、镇静药、降压药及治疗震颤麻痹药物);
3.进展较慢的颅内占位病变和颅内压增高,如颅内肿瘤、慢性硬膜下血肿、继发性脑积水等;
4.维生素B族缺乏;
5.严重贫血;
6.甲状腺、垂体、肾上腺功能低下;
7.心肺功能障碍,慢性缺氧状态;
8.慢性肝肾疾病所致的肝脑征候群,尿毒症;
9.癌肿及其神经系统并发症;
10.低血糖。
如何正确诊断脑血管硬化
脑动脉硬化病程较长,但是虽然长期患病,但病人性格特征保持完整,自知力也较良好。体格检查多有眼底动脉或全身动脉硬化。血液检查可发现血胆固醇、血脂高于正常范围。脑血流图也往往显示脑动脉硬化的图形。上述各点可作为诊断本病的根据。此外,脑CT头部断层扫描,也可显示脑沟变宽、脑室扩大。
【诊断标准】
(1)有脑动脉硬化的症状和体征,而初发于45岁以上者。
(2)排除了颅内肿瘤、炎症、中毒、外伤等原因。
(3)有高血压史,特别是Ⅱ期以上的高血压。
(4)有眼底动脉硬化的表现。
(5)心血管系统及其他部位具有某些动脉硬化者:冠状动脉硬化的临床和心电图改变,主动脉硬化的X线征,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杂音,桡、颞、足背动脉硬化征。
【鉴别】
(1)神经衰弱
脑动脉硬化症早期可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但其特点是发病年龄在40~50岁以后,一般没有明显的精神因素。临床表现以情感脆弱、远近记忆力减退为突出与神经衰弱者不同。此外,表现思维活动迟钝、工作能力下降也较显著。眼底视网膜动脉、外周动脉(桡动脉、颞浅动脉)以及心肾动脉的硬化,血脂增高均为诊断本病的有力根据。其鉴别列表如下。
(2)高血压病时的精神障碍
本病与高血压病的精神障碍的鉴别,详见前一节。
(3)老年性痴呆及早老性痴呆
本病后期出现明显的痴呆症状时,应与老年性痴呆和早老性痴呆相鉴别。老年性痴呆的发病年龄较晚,一般在60岁以后,虽然病程发展缓慢,但无明显波动性,而且疾病早期即表现出自知力不完整,并伴有性格的改变。早老性痴呆的病人,其语言障碍以及痴呆的程度均较脑动脉硬化症时的精神障碍为重,而且性格的改变也较明显,病人多无自知力。
(4)其他
本病的痴呆状态,应与麻痹性痴呆相鉴别。具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时,应与更年期忧郁症及抑郁症相鉴别。伴有癫痫发作时,应与原发性癫痫或其他症状性癫痫相鉴别。某些局灶性症状较突出且呈进行性发展的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病人应与颅内占位性病变(肿瘤及脑寄生虫病)相鉴别。
该病诊断的要点在于疾病本身的临床症状特点、神经系统体征及特殊检查(如血、脑脊液华氏反应、眼底检查、脑电图、脑超声波、脑血管造影、脑CT检查等)。结合本病所表现的逐渐加重的记忆减退和工作效率降低、较长久的保持人格特征及自知力等临床特点加以鉴别。
代偿期肝硬化的一些临床表现
代偿期肝硬化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少数人可无自觉症状,大多数以乏力、食欲减退出现较早,可伴有腹胀不适、恶心、上腹隐痛、轻微腹泻等。有的患者可出现呕吐、口干、口苦、恶心、厌油、暖气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上述症状时轻时重。因劳累或伴发其他疾病而诱发,经适当休息或治疗后可缓解。体检可发现肝脏质地偏硬或脾脏肿大,B超和 CT等影像检查可提供诊断参考依据。肝功能检查轻度异常或基本正常,有的患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代偿期肝硬化长期稳定的患者,检查HBV-DNA几乎均为阴性,仍处于进展期者其附HBV-DNA为阳性。代偿期肝硬化变血Rt可打血小板减少,中性白细胞减少等现象。
代偿期肝硬化不易与慢性肝炎鉴别,尤其与慢性活动性肝炎的鉴别诊断很困难,后者多存较高的血清酶学改变,触诊肝脏质地中等,超声波有辅助鉴别诊断意义。代偿期肝硬化时,患者有肝硬化的指征,B超显示门静脉扩张或肝脏缩小,表面不光滑或呈锯齿状改变,血清检验可有AST/ALT>2,A/G<1,或有脾大、少量腹水等,但也有些静止期患者血清检验肝功能正常,一般情况尚可。肝硬化的诊断参见“活动期肝硬化”,肝硬化鉴别诊断还包括肝硬化的病因诊断,如酒精性肝硬化、淤胆型肝硬化、药物性肝硬化,心原件肝硬化等。
动脉硬化闭塞症鉴别诊断
动脉硬化闭塞症尚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本病多见于男性青壮年90%以上病人有吸烟史,它是一种慢性、周期性加剧的全身中、小型动静脉的闭塞性疾病。主要累及下肢的动脉如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腘动脉或股动脉等约有40%病人在发病的早期或发病过程中小腿及足部反复发生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脉管炎者一般均无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等动脉造影可见动脉呈节段性狭窄或闭塞状态,病变近远端动脉光滑平整无扭曲及扩张段根据发病年龄部位及造影所见可与as0相鉴别。
2.多发性大动脉炎 多见于年轻女性主要侵犯主动脉及其分支的起始部,如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等。病变引起动脉狭窄或阻塞出现脑部、上肢或下肢缺血症状。临床表现有记忆力减退头痛眩晕、昏厥、患肢发凉、麻木酸胀乏力间歇性跛行但无下肢静息痛及坏疽,动脉搏动可减弱或消失血压降低或测不出。肾动脉狭窄即出现肾性高血压,如合并双侧锁骨下动脉狭窄可有上肢低血压下肢高血压;胸腹主动脉狭窄产生上肢高血压,下肢低血压。在动脉狭窄附近有收缩期杂音病变活动期有发热和血沉增快等现象根据病人的发病年龄及症状体征、动脉造影等较易与as0相鉴别。
3.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可有行走时下肢疼痛的症状。皮肤常有散在的紫斑、缺血或坏死常有发热乏力、体重减轻、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并常伴有内脏器官病变很少引起较大的动脉闭塞或动脉搏动消失,要确诊本病需作活组织检查。
4.特发性动脉血栓形成 本病少见往往并发于其他疾病如胶原性疾病(全身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和红细胞增多症也可发生于手术或动脉损伤后发病较急并可引起肢体坏疽。
5.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起病急骤患肢突然出现疼痛苍白厥冷、麻木运动障碍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多见于心脏病者,栓子多数在心脏内形成,脱落至下肢动脉内。根据以前无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发病急骤,较易与aso相鉴别。
动脉硬化诊断鉴别
本病发展到相当程度,尤其有器官明显病变时诊断并不困难,但早期诊断很不容易,年长病人如检查发现血脂增高,动脉造影发现血管狭窄性病变,有利于诊断本病。
鉴别诊断
主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主动脉变化和主动脉瘤,须与梅毒性主动脉炎和主动脉瘤以及纵隔肿瘤相鉴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绞痛和心肌梗塞,须与其他冠状动脉病变所引起者相鉴别,心肌纤维化须与其他心脏病特别是心肌病相鉴别,脑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脑血管意外,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血管意外相鉴别,肾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高血压,须与其他原因的高血压相鉴别,肾动脉血栓形成须与肾结石相鉴别,四肢动脉粥样硬化所产生的症状,须与其他病因的动脉病变所引起者相鉴别。
临床上还需对本病不同的发展过程进行鉴别,可分为四期:
1、无症状期或隐匿期:其过程长短不一,包括从较早的病理变化开始,直到动脉粥样硬化已经形成,但尚无器官或组织受累的临床表现。
2、缺血期:症状由于血管狭窄,器官缺血而产生。
3、坏死期:由于血管内血栓形成或管腔闭塞而产生器官组织坏死的症状。
4、硬化期:长期缺血,器官组织硬化(纤维化)和萎缩而引起症状。
不少病人不经过坏死期而进入硬化期,而在硬化期的病人也可重新发生缺血期的表现。
按受累动脉部位的不同,本病有下列类别:
1、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枝粥样硬化。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3、脑动脉粥样硬化。
4、肾动脉粥样硬化。
5、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
6、四肢动脉粥样硬化等。
烟雾病如何鉴别
一、鉴别:
此病需要与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相鉴别。一般根据临床表现及脑血管造影的改变多不难鉴别。
1.脑动脉硬化 因脑动脉硬化引起的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多为老年,常有多年的高血压、高血脂史。脑血管造影表现为动脉突然中断或呈不规则狭窄,一般无异常血管网出现。
2.脑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 对于烟雾病出血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应与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相鉴别。脑血管造影可显示出动脉瘤或有增粗的供血动脉、成团的畸形血管和异常粗大的引流静脉,无颈内动脉狭窄、闭塞和侧支循环等现象。故可资鉴别。
如何确诊脑血管硬化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死于血管的病变,脑血管硬化就是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的心脑血管疾病。临床上是如何诊断这种疾病的呢?
一、医学检查
1、血脂测定,胆固醇》200~250mg%,甘油三脂》130mg%,β脂蛋白》450~600mg%。
2、脑血流图,包括药物试验。脑血流图有上升时间延长,重搏波减弱或消失,主峰夹角变钝,波幅下降表现。
3、脑电图,包括压颈诱发试验。
4、必要时作脑血管造影。
5、颅脑CT常有程度不等的脑萎缩和大小、数量不等的梗塞灶。
二、鉴别诊断
1、神经衰弱
早期症状类似,但神经衰弱发病年龄40岁,症状常于用脑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记忆力减退明显,无神经系统体征和实验室证据不支持脑动脉硬化的诊断等可以鉴别。
高血压肾病诊断鉴别
诊断
一、病史及症状
年龄多在40~50 岁以上,高血压病史5~10年以上。早期仅有夜尿增多,继之出现蛋白尿,个别病例可因毛细血管破裂而发生短暂性肉眼血尿,但不伴明显腰痛。常合并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动脉硬化和(或)脑血管意外史。病程进展缓慢,少部分渐发展成肾功能衰竭,多数肾功能常年轻度损害和尿常规异常。恶性高血压者舒张压需超过16Kpa(120mmHg),伴有明显心脑合并症且迅速发展,大量蛋白尿,常伴有血尿,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二、体检发现
一般血压持续性增高(20.0/13Kpa,150/100mmHg以上);有的眼睑和/或下肢浮肿、心界扩大等;多数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当眼底有条纹状、火焰状出血和棉絮状的软性渗出,支持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症诊断。伴有高血压脑病者可有相应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鉴别诊断
应除外各种继发高血压,尤其是慢性肾炎高血压型,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症应与急进性肾炎,系统性血管炎等病相鉴别。
动脉粥样硬化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本病发展到相当程度,尤其是有器官明显病变时,诊断并不困难,但早期诊断很不容易。年长患者如检查发现血脂异常,X 线、超声及动脉造影发现血管狭窄性或性病变,应首先考虑诊断本病。
鉴别诊断
主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主动脉变化和主动脉瘤,需与梅毒性主动脉炎和主动脉瘤以及纵隔肿瘤相鉴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需与冠状动脉其他病变所引起者相鉴别;心肌纤维化需与其他心脏病特别是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相鉴别;脑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脑血管意外,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血管意外相鉴别;肾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高血压,需与其他原因的高血压相鉴别;肾动脉血栓形成需与肾结石相鉴别;四肢动脉粥样硬化所产生的症状需与其他病因的动脉病变所引起者鉴别。
动脉硬化闭塞症鉴别诊断
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本病多见于男性青壮年90%以上病人有吸烟史,它是一种慢性、周期性加剧的全身中、小型动静脉的闭塞性疾病。主要累及下肢的动脉如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腘动脉或股动脉等约有40%病人在发病的早期或发病过程中小腿及足部反复发生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脉管炎者一般均无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等动脉造影可见动脉呈节段性狭窄或闭塞状态,病变近远端动脉光滑平整无扭曲及扩张段根据发病年龄部位及造影所见可与as0相鉴别。
2.多发性大动脉炎 多见于年轻女性主要侵犯主动脉及其分支的起始部,如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等。病变引起动脉狭窄或阻塞出现脑部、上肢或下肢缺血症状。临床表现有记忆力减退头痛眩晕、昏厥、患肢发凉、麻木酸胀乏力间歇性跛行但无下肢静息痛及坏疽,动脉搏动可减弱或消失血压降低或测不出。肾动脉狭窄即出现肾性高血压,如合并双侧锁骨下动脉狭窄可有上肢低血压下肢高血压;胸腹主动脉狭窄产生上肢高血压,下肢低血压。在动脉狭窄附近有收缩期杂音病变活动期有发热和血沉增快等现象根据病人的发病年龄及症状体征、动脉造影等较易与as0相鉴别。
3.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可有行走时下肢疼痛的症状。皮肤常有散在的紫斑、缺血或坏死常有发热乏力、体重减轻、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并常伴有内脏器官病变很少引起较大的动脉闭塞或动脉搏动消失,要确诊本病需作活组织检查。
4.特发性动脉血栓形成 本病少见往往并发于其他疾病如胶原性疾病(全身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和红细胞增多症也可发生于手术或动脉损伤后发病较急并可引起肢体坏疽。
5.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起病急骤患肢突然出现疼痛苍白厥冷、麻木运动障碍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多见于心脏病者,栓子多数在心脏内形成,脱落至下肢动脉内。根据以前无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发病急骤,较易与aso相鉴别。
老年动脉硬化如何鉴别诊断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动脉粥样物质的不断扩大和继发性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使肢体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的症状,甚至出现肢端坏死的表现,有些类似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但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很大不同,具体讲:
1、动脉硬化闭塞症好发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好发于45岁以下的中青年;
2、动脉硬化闭塞症男女均可发病,(男女之比为6~8﹕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几乎全部是男性;
3、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血管慢性“老化”病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炎症损伤;
4、动脉硬化闭塞症与代谢综合症、胰岛素抵抗、高血脂、肥胖、嗜酒、吸烟、高龄等有关,现在认为是一种损伤修复性炎症损害,常伴发: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长期大量吸烟直接相关,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5、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远高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人类与冠心病、脑梗塞同源的严重疾病,预后远比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差,(除截肢率更高外,致死率更高是主要的终点预后);
6、动脉硬化闭塞症多发于大中型血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好发于中小型血管;
7、动脉硬化闭塞症有相当多的病人症状比实际病情要轻,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症状重,痛苦大,易反复发作,但病死率很低。
动脉硬化诊断鉴别
主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主动脉变化和主动脉瘤,须与梅毒性主动脉炎和主动脉瘤以及纵隔肿瘤相鉴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绞痛和心肌梗塞,须与其他冠状动脉病变所引起者相鉴别,心肌纤维化须与其他心脏病特别是心肌病相鉴别,脑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脑血管意外,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血管意外相鉴别,肾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高血压,须与其他原因的高血压相鉴别,肾动脉血栓形成须与肾结石相鉴别,四肢动脉粥样硬化所产生的症状,须与其他病因的动脉病变所引起者相鉴别。
临床上还需对本病不同的发展过程进行鉴别,可分为四期:
1、无症状期或隐匿期:其过程长短不一,包括从较早的病理变化开始,直到动脉粥样硬化已经形成,但尚无器官或组织受累的临床表现。
2、缺血期:症状由于血管狭窄,器官缺血而产生。
3、坏死期:由于血管内血栓形成或管腔闭塞而产生器官组织坏死的症状。
4、硬化期:长期缺血,器官组织硬化(纤维化)和萎缩而引起症状。
不少病人不经过坏死期而进入硬化期,而在硬化期的病人也可重新发生缺血期的表现。
按受累动脉部位的不同,本病有下列类别:
1、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枝粥样硬化。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3、脑动脉粥样硬化。
4、肾动脉粥样硬化。
5、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
6、四肢动脉粥样硬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