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切除手术后
胃切除手术后
迫不得已动了胃切除手术的人需要注意,其术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饮食方面、还是环境方面,都需得到专业的指导及护理,那胃切除手术后,病人应该得到怎样的护理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胃溃疡经过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或溃疡穿孔、梗阻、急性大出血或癌变时,多需剖腹做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从手术室出来后应平卧位数小时或半天,如无头晕等可取半卧位。
术后一般可有2-3天的低热,多不超过38℃,胃穿孔引起腹膜炎者除外。若以后体温不恢复反而升高,则需警惕有无新的感染。
术后禁食2-3天,期间需胃肠减压,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和腹胀减轻时,停止胃肠减压,方可进食。可进流食,尽量不吃甜食、牛奶、豆浆等易产气或酵解的食物,避免腹胀。
一般开始进食的量为每次10-20毫升,每天8-10次,进食后如无不适可逐次增量,次数相应减少。饮食调节很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合理进食有利于残胃的再生与复张。进流食3-5天后可进半流质,如稀粥或面条,10-14天后逐渐过渡到软食,一次进食量以舒适为原则,不宜过饱。
进食后呕吐的原因很多,一旦发生则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对症处理。不宜过度进补,应待胃肠功能良好后。术后早期活动有利恢复,还可防止肠黏连、下肢静脉栓塞等。一般在术后24-48小时可在床上活动下肢,待血压稳定后可取半坐位,如无特殊情况,3-5天后可坐起或下肢垂于床边片刻,一周后下床活动,由室内到户外,活动量逐渐增加。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介绍,我相信大家一定明白了胃切除手术后,病人应该得到的护理有哪些,既然知道了就付诸行动吧。
胃切除手术后应该怎样护理
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食物经咀嚼通过食道进入胃腔与胃分泌的消化液充分搅拌及消化,形成半液状的食糜,再由胃分段排挤入十二指肠。
如果胃因病变已被全部或大部切除,那上述的消化作用就基本丧失了。因此设法补偿其功能,让机体重又获得充分营养便成为当务之急。
还有,因胃切后胃酸短缺,胃的杀菌能力丧失,故食物的新鲜、洁净和餐具消毒更要注意。
最后还要提醒,胃切术后有一定比例的“残胃癌”和胃癌转移的发病率。故术后无论有无征象出现,定期常规专业医学随访十分重要。防患于未然,以防万一。
盘点3种治疗胃癌常见手术
1、根治性切除术:
根治性切除手术有根治性切除和扩大根治性切除两种术式。
(1)根治性切除范围应包括原发病灶,连同胃远端的2/3或4/5,全部大、小网膜,十二指肠第一部分和区域淋巴结以及局部受浸润的脏器整块切除,胃或十二指肠断端无癌细胞残癌。
(2)扩大根治性切除范围除了上述内容外,还要切除全胃或邻近受侵犯的横结肠、肝左叶、脾脏,胰体尾和贲门左、脾脉管旁的淋巴结等。以上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直至目前尚无统一意见,主要分歧点是胃切除范围和淋巴结清除的范围。
为了提高胃癌治愈率,应根据具体病情来选择手术式,不能硬性规定。如癌瘤位于胃窦部及远端小弯侧,行根治性胃切除为宜;当病期晚伴有深部淋巴结转移或胃体部癌,弥漫浸润性癌时应考虑行扩大根治术。扩大根治性手术虽然能提高一定的疗效,但手术死亡率,术后并发症仍较根治术为高。此术式不能取代根治术。
2、姑息性切除术:
凡胃癌已有腹膜或淋巴结广泛转移时,而原发肿瘤可以切除,病人一般情况能耐受手术者,可以放阡姑息性胃切除术。这种手术可以减轻病人中毒症状,消除因癌瘤引起的梗阻、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再辅以化疗、中药治疗,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3、短路手术:
适用于晚期胃癌不能手术切除,同时伴有梗阻的病人。如幽门窦部癌合并幽门梗阻者可作结肠前或结肠后胃空肠吻合术。胃贲门癌伴有梗阻时可作空肠食管侧侧吻合术,后者常需开胸才能完成手术,手术适应证应严于前者。一般捷径手术不能提高疗效,但能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
胃切除后还会患胃癌吗
胃被切除后还会患癌吗,有许多胃癌患者都有这样的担心,下面让小编解答一下你心里的困惑。
胃切除后还会患胃癌吗?胃切除手术,是指胃部分切除,一般只切去2/3。胃切除后并不等于不会再发生胃癌,切除后残胃得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临床资料表明,胃切除术后,患胃癌的比例为1%~11%,占胃癌总数的0.4%~5.5%,医生将它称为残胃胃癌,简称残胃癌,一般发生在手术后5~10年,以长在吻合口胃侧和胃底贲门部为最常见。
产生残胃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胃切除后,胃丧失了正常的幽门功能,十二指肠内的胆汁和胰酶能溶解黏膜上皮细胞,加速细胞分裂,从而破坏胃黏膜的屏障作用,致使致癌物渗入到细胞内,引起糜烂、出血、溃疡、萎缩,后逐步演变成癌。 一般来说,患残胃癌后并无特异性症状,临床表现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差不多。胃切除后5年如果出现下述症状则应警惕:
1、上腹部饱胀,疼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经药物治疗无效。
2、不明原因的消瘦或贫血。
3、上消化道少量出血,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经药物治疗无好转。
怀疑有残胃癌者,应去医院作胃镜检查或细胞学检查。如发现不典型增生者,应考虑是早期残胃癌,宜尽早再做手术。
胃切除后是否还会得胃癌
因为,胃切除手术是指胃部分切除,一般只切去2/3。胃切除后并不等于不会再发生胃癌了,切除后残胃得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临床资料表明,胃切除术后,患胃癌的比例为1%~11%,占胃癌总数的0.4%~5.5%,医生将它称为残胃胃癌,简称残胃癌。残胃癌一般发生在手术后5~10年,以长在吻合口胃侧和胃底贲门部最为常见。产生残胃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胃切除后,胃丧失了正常的功能,胃黏膜的屏障作用被破坏了,致使致癌物质渗入到细胞内,引起糜烂、出血、溃疡、萎缩,之后逐步演变成癌。
所以,胃切除后5年,如果出现下述症状则应警惕:上腹部饱胀、疼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经药物治疗无效;不明原因的消瘦或贫血;上消化道少量出血,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经药物治疗无好转。怀疑有残胃癌者,应去医院做胃镜检查或细胞学检查。如发现不典型增生者,应考虑是早期残胃癌,宜尽早再做手术。
胃癌的三个常见手术治疗方法
1、根治性切除术
根治性切除手术有根治性切除和扩大根治性切除两种术式。
(1)根治性切除范围应包括原发病灶,连同胃远端的2/3或4/5,全部大、小网膜,十二指肠第一部分和区域淋巴结以及局部受浸润的脏器整块切除,胃或十二指肠断端无癌细胞残癌。
(2)扩大根治性切除范围除了上述内容外,还要切除全胃或邻近受侵犯的横结肠、肝左叶、脾脏,胰体尾和贲门左、脾脉管旁的淋巴结等。以上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直至目前尚无统一意见,主要分歧点是胃切除范围和淋巴结清除的范围。
为了提高胃癌治愈率,应根据具体病情来选择手术式,不能硬性规定。如癌瘤位于胃窦部及远端小弯侧,行根治性胃切除为宜;当病期晚伴有深部淋巴结转移或胃体部癌,弥漫浸润性癌时应考虑行扩大根治术。扩大根治性手术虽然能提高一定的疗效,但手术死亡率,术后并发症仍较根治术为高。此术式不能取代根治术。
2、姑息性切除术
凡胃癌已有腹膜或淋巴结广泛转移时,而原发肿瘤可以切除,病人一般情况能耐受手术者,可以放阡姑息性胃切除术。这种手术可以减轻病人中毒症状,消除因癌瘤引起的梗阻、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再辅以化疗、中药治疗,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3、短路手术
适用于晚期胃癌不能手术切除,同时伴有梗阻的病人。
如幽门窦部癌合并幽门梗阻者可作结肠前或结肠后胃空肠吻合术。胃贲门癌伴有梗阻时可作空肠食管侧侧吻合术,后者常需开胸才能完成手术,手术适应证应严于前者。一般捷径手术不能提高疗效,但能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
什么病人不能喝牛奶 胃切除手术后
做过胃部切除手术后,胃的体积小了,牛奶进入胃中,很快就进入小肠内,小肠中的正常乳糖酶显然无法供应消化的需要,于是这些未被全部分解消化的牛奶积留于小肠内,引起细菌的繁殖,产生过多的气体,病人容易出现胃胀,肠满,多屁,腹泻的症状。
家族性胃癌如何预防
该病没有早期诊断方法,胃镜检查及盲目胃活检不能早期发现病变。对于有明确突变的家庭成员而言,年轻时死于胃癌的风险很大,预防性全胃切除术是一种合理的选择。Lewis等报告了2个家族(B和D)6例无症状成员实施预防性全胃切除手术的结果。(Surgery2001,130∶612)
在家族B中(9例),肿瘤平均发病年龄为47岁(32~69岁)。家族D中(5例),肿瘤平均发病年龄为33岁(24~43岁)。根据家谱和基因分析,2个家族中6例无症状成员(家庭B4例,家庭D2例)接受了预防性全胃切除术。2男、4女年龄分别为22、27、28、35、39、40岁,平均为31.8岁。
每个家族中,第1例患者实施预防性全胃切除手术的时间均在1993年,当时基因检测方法尚未应用。家庭B中的第1例患者(B-1)是在其母亲及 3/3个兄妹2年内相继发生胃癌后要求行预防性胃切除术的。B-1患者的胃标本肉眼及显微镜观察均正常。以后进行基因检测,发现CDH1基因无突变,因此不是胃癌高危患者。家系D中第1例患者虽然没有症状,但其单卵双胎胞姐妹24岁时发现晚期胃癌,故要求行全胃切除术。术后证实,在D-1患者邻近胃食管交界处,有2个小的黏膜内胃癌灶。以后进行基因检测,发现有CDH1基因突变。患者目前健康,胃癌无复发。其余4例患者是在1999年基因检测方法应用后,发现有CDH1基因突变,而要求实施预防性全胃切除术的,术前均无症状。
6例患者均实施了全胃切除、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未实施间置空肠袢或空肠造袋术。4例为端侧食管空肠吻合(2例手法缝合,2例应用吻合器)。2例实施侧侧食管空肠吻合(应用吻合器)。
预防性全胃切除手术的关键是切除所有的胃黏膜。残留的胃黏膜都有可能发生胃癌。术中,应用内镜协助判断胃食管交界部位(鳞状柱状上皮交界处),对于切净近端胃黏膜非常有用。同时,术中应取食管黏膜及十二指肠黏膜送冰冻病理,确定胃黏膜已切净。
哪些人不能喝牛奶
牛奶确实营养丰富,值得大力提倡多喝牛奶。但是也有那么一小撮人是不适合喝牛奶的。比如:
1、对牛奶过敏的人
这个不用说,肯定是不能喝的,有些人一喝牛奶就腹泻、腹痛或者全身起疹子。
2、刚做完胃切除手术的患者
做完胃切除手术后,患者的胃囊变小,再接受难消化的含乳糖的牛奶,就会很快的流入小肠,使原本就不足或缺乏的乳糖酶更加缺乏。
3、有反流性食管炎的人
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胃和十二指肠液返流入食管引起炎症。这种人如果饮用牛奶,会降低括约肌的功能,增加胃液或者肠液的返流,加重食管炎。
4、有胆囊炎或者胰腺炎的人
牛奶中的脂肪需要较多色胆汁,会加重患者的胆囊和胰腺负担,加剧炎症。
5、重金属作业者,牛奶可以缓解重金属中毒,但是在预防重金属中毒这点上却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原因是牛奶会与重金属结合,形成沉淀物,这也跟牛奶可以缓解重金属中毒的原理一致。可以解毒不可预防。
胃切除后究竟还会不会得胃癌呢
老杜于8年前做了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可最近一段时间他常感到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恶心呕吐,到医院检查,医生怀疑他得了胃癌,要求他作纤维胃镜检查以便确诊。老杜觉得奇怪:怎么可能呢?我的胃不是切除了吗?怎么会得胃癌呢?
那么,胃切除后究竟还会不会得胃癌呢?
胃切除手术,是指胃部分切除,一般只切去2/3。胃切除后并不等于不会再发生胃癌,切除后残胃得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临床资料表明,胃切除术后,患胃癌的比例为1%~11%,占胃癌总数的0.4%~5.5%,医生将它称为残胃胃癌,简称残胃癌,一般发生在手术后5~10年,以长在吻合口胃侧和胃底贲门部为最常见。
产生残胃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胃切除后,胃丧失了正常的幽门功能,十二指肠内的胆汁和胰酶能溶解黏膜上皮细胞,加速细胞分裂,从而破坏胃黏膜的屏障作用,致使致癌物渗入到细胞内,引起糜烂、出血、溃疡、萎缩,后逐步演变成癌。 一般来说,患残胃癌后并无特异性症状,临床表现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差不多。胃切除后5年如果出现下述症状则应警惕:
1.上腹部饱胀,疼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经药物治疗无效。
2.不明原因的消瘦或贫血。
3.上消化道少量出血,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经药物治疗无好转。
怀疑有残胃癌者,应去医院作胃镜检查或细胞学检查。如发现不典型增生者,应考虑是早期残胃癌,宜尽早再做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