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家锁房门有利于人格发展
为何在家锁房门有利于人格发展
据说,在家锁房门有利于人格发展,为什么会这样?小编犹记得,在很小的时候,不爱做作业喜欢看电视的我,每次偷偷在家看电视,会突然发生爸爸闯进房门的情况,经常手忙脚乱关电视被老爸逮个正着。
你可能会觉得这都是小孩子不懂事时必要的管教,可是作为一个成年人依然有这样的生活环境,则会有另一番影响。中秋刚过,许多身边的朋友都回了趟老家,也有许多朋友很快就从老家回来了。问起原因,大部分人都说呆在父母家,第一天是公主,第二天是平民,第三天就成了乞丐。也有的朋友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所以日子可能一直没那么好过。
为什么我们从小就和父母住在一起,却在年纪增长的同时也感到越发抗拒?我想从一个很小的相处细节谈起:锁门。你在家里的时候会锁自己房间的房门吗?我猜想绝大多数人都不会锁门。
为什么不呢?大家可能会觉得一家人这么亲近,锁门感觉奇怪,父母会责怪,自己也会觉得不好意思。可是你可能不知道,对这样一个细节的处理方式,其实对你的心理健康和与父母的关系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我的来访者当中有若干位朋友都和我谈到过一个很典型的问题:房间不能锁门,所以父母随时可能进来,于是自己在家里时常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
空间与自治
在探讨心理健康问题时,我们很容易把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放在真空中看待,认为一切都是来自主观的体验与选择。可是人的心理与所处的物理空间也有千丝万缕联系。著名的人本主义咨询大师欧文·亚龙曾经提到过他的一个案例,来访者丧偶之后一直无法走出阴影。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位来访者,亚龙提出到他家里进行家访。
亚龙发现来访者家里放满了逝去妻子的物品:书本,照片,个人用品,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客厅正中央的单人沙发椅。来访者的妻子就是在这沙发椅上去世的。
整个房间都是关于她的,而关于他的东西却非常少。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来访者无法走出哀伤,因为他的生活全被妻子填满。
我们的生活环境通常可以映射出我们和生活伴侣的关系状态。这样的映射通常并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日复一日的互动中逐渐塑造。那么上不上锁自己的房门,又映射出什么呢?
社会心理学有一个理论叫做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这个理论认为人们天生具有成长和向好的倾向,不过这种倾向的实现与否取决于一个人是否足够自治,动力是否主要来自内在。人的动力有内在的和外在的(intrinsic vs. extrinsic),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动力越是内在,我们就会越努力地执行自己的选择。
比如两个同样智商和个性的孩子,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下努力学习,一个是因为对学习内容非常感兴趣,另一个是因为父母会奖励自己的好成绩,那么前者很可能拥有更好的表现和结果,同时也会拥有更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发自内心的,依据自己意愿的行为往往能够带来更好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一个人能够产生发自内心的自我意愿,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维持一定的独立自治。因为显然一个人如果没什么独立性,习惯了以别人的评价和期待为动力来源,那么他可能很难澄清和坚持自己的个人意愿。
当我们不敢给自己的房门上锁的时候,意味着我们的私人空间可以随时被进入,也就意味着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独立自治。不上锁的房门,象征着个人界限的模糊和缺失。
在属于自己的房间里,我们本可以有很个人的私密的感受和体验,做任何我们发自内心想要做的事情。可是当这个房间随时面临被侵入的风险,我们的自发意愿也就随时面临这被批判的焦虑。
缺失的独立
当和我的那几位不敢在家里锁门的来访者谈到这种安排的影响时,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这样的几点:第一,持续焦虑。在家里时持续地感到焦虑不安,有随时被撞见和被监视的恐惧。尤其是当家庭关系产生冲突时,由于不能锁门,所以冲突感会一直蔓延到自己的房间里,因为冲突随时可能因为父母的进入而继续存在。引用一位来访者的话,「想哭都不敢哭」,虽然心情难过,但是被父母发现哭泣的恐惧更强。
第二,不接纳自己。在缺少了明确界限,没有私密空间自由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感受时,许多人无法面对和接纳自己的想法和喜好。因为即使独自一人呆在房间里时,也会强迫自己做出符合父母期待的样子来,而这些期待和自己的真实想法与喜好往往是相冲突的。这些想法可以是想看漫画的愿望,想哭想笑想放松的感受,也可以是想思考想关注自己的意图。我们会容易认为在父母眼里这些事情是没必要的,没价值的,而这种被否定的风险随时存在,所以我们逐渐失去自我接纳的能力。
第三,犹豫不决。因为缺少心理上的私密性,时刻承受自己想法和父母期待之间的矛盾感受,许多人会因此缺乏判断力,在很多问题上无法做出选择。发自内心的感受会不断被质疑和否定,所以在许多问题上我们都会徘徊纠结,无法在自己的渴望和父母的期望之间做出抉择。这些问题由此又可能衍生出一系列的状况,比如和父母产生互赖关系。在互赖关系里,一方会过度依赖另一方来决定自己的生活和身份,因为依赖方缺少自我,无法从内在自发的角度去做出选择。
因此依赖方可能会体验到强烈但不稳定的关系,对独处的极端排斥,自我需求的忽视,过度渴望他人认可,欺骗和自我欺骗,以及低落的自我价值。简而言之,不锁门的安排,让一个人在家庭关系当中缺少了合理的界限和独立性,从而失去了足够私密和自治的空间来让自己的自我获得成长。
让关系进化
我想或许你依然会觉得锁门是一件令你不好意思的事情,因为我们从小都不需要这么做,现在要锁门自然会觉得有些奇怪。在我看来,锁门的意义一方面是现实层面的考虑,另一方面更是关系上的象征意义的实现。从现实意义上来说,锁门能够让自己获得一个足够安全的,相对不容易被打扰的空间。这样的空间有利于自我意识,自治性和独立人格的发展。而从关系的角度来说,锁门则更是一种对亲子关系的重新定义和调整,让关系从孩子与父母进化到成年人与成年人。你需要明白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不是静态的,虽然父母经常很渴望你一直是孩子,因为这样让他们感到安全,对你有掌控。我们和父母都在经历着不同的生命阶段的切换,所以我们必须明白亲子关系的不断进化是必须也是必然。
自治性(autonomy)是我们从孩子成长为独立成年人过程中必须获取的属性,锁门的象征意义即在于开启了对自治性的培养,是在告诉父母「我在自己的空间里时,可以独立处理好自己的选择与行为」。自治不是疏远他人或切断关系,这是很多人容易混淆的问题。健康的关系需要有健康的界限,亲密的维持需要以双方的独立自主为前提。拒绝或者忽视自治性,反而是糟糕关系的重要成因。
锁门还有一层意义,可以体现在更广义的社会关系上。中国的家庭文化向来都是重集体轻个体的,所以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界限意识非常模糊。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文化,我认为是因为传统的大家庭是我们获得一切社会支持的来源,所以维持好了与家人的关系,生活的各方面就有了保障。可是这样的意识形态在今天已经不适用,因为父母子三人组成的核心家庭是更为普遍的模式,亲戚之间的关系越发疏远,我们需要获得社会支持的时候,需要越来越多地依靠非血缘关系的社交网络。这样的关系形态对独立性和界限的需要大大超越传统的大家庭模式。尤其是婚恋关系中,感情十分亲密,但是却没有血缘关系的捆绑,就更加需要双方有成熟独立的自我,才能得到平衡健康的关系。说的俗气一点,不敢在爸妈家里锁门的人,在恋爱关系里恐怕也会被这样那样的不敢所困扰。
如何锁门
我鼓励你做的并不是锁门这件事情本身,而是通过锁门的行为,尝试在和父母的关系里建立起一些界限来。当你这么做时,有可能一开始会带来一些麻烦,比如如果你和父母已经形成了互赖关系,那么很可能会遭致对方的激烈反对。关于如何锁门,我会给你以下一些尝试的建议:第一,你可以尝试着锁门,看看他们的反应。有的父母可能压根不会有太大反应,这可能令你意外,但也是幸运的结果。
更多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有一些疑问,这时候你可以向他们解释清楚你的意图,让他们知道这并不是某种带着敌意或者攻击性的行为。如果是我,我大约会说「我这样做是希望在家里面有一些自己的私密空间,因为我是个成年人,有的时候需要独处的时间。虽然在许多时候我会希望得到你们的关注和支持,但是你们并不能为我承担一切,有的时候我还是觉得自己应该独自去面对一些问题。所以锁门就是为了促进我自己的责任感,让我学会自己处理好自己的生活,然后愉快地和你们相处。」第二,向他们强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相处。父母始终都有被子女嫌弃和抛弃的恐惧,而你需要让他们明白锁门的行为,终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与他们相处,因为在有的时候对你来说最有效的自我调整和消化不良情绪的方式是独处。第三,建议锁门后的相处方式。让他们知道你并不是随时都会锁上自己的房门,有的时候你会保持房门敞开,也欢迎他们进入。
你只会在自己需要独处的时候才锁门,在那样的时候如果他们需要进来,需要事先征得你的同意。如果你能够和父母探讨这方面问题,我也建议你问问他们希望以怎样的方式来面对这种新的变化。第四,你需要明白在重新调整和建立界限的过程中,一定程度的强迫是有些必要的。事实上锁门是一个很小的行为,并不会真的对家庭关系带来多么巨大的冲击,所以如果你的父母比较难以沟通,你可以坚持锁门,逼迫着他们慢慢接受,也让他们逐渐习惯这样的行为。
锁门的终极目的不是阻断和父母的关系,而是为了让你能够掌握与他们的关系和与自己的独处之间切换的权力。这个相处中的小细节,与其他许多细节一起,构成了你和父母相处模式的形态,进而也影响你人格的发展。珍惜自己的独立空间,重视自治性,如果你感到了和父母关系对你的影响,那么就努力为自己创造一些喘息和调整的空间,锁上房门。
锁上房门的好处是,避免持续焦虑,学会接纳自己,心理上有了私密性,让自己获得一个足够安全的,相对不容易被打扰的空间,从而更有利于我们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
门卡什么牌子好
产品名称:妙心门卡
品牌介绍:妙心属于南京德萨商贸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洗发帽,防撞条,防撞角,抽屉锁,安全别针,等婴幼儿防护产品。
推荐理由:可爱卡通动物图案!环保EVA材质,安全无毒无味,高弹、加厚型,不易折损,更耐用。主要用于家用房门、桌椅上。防止风大时发生碰撞对门的破坏,避免发出碰撞的嘈杂声,同时防止小孩被锁在房内发生意外。
产品名称:日康婴儿安全门卡
品牌介绍:日康婴儿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婴儿用品开发、设计、生产的制造商。公司位于台州市黄岩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6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壮大,厂区面积40余亩,厂房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厂区环境优美,配套完善,整洁有序,处处显现着现代化企业的精神风貌。
推荐理由:专为宝宝自行开关门窗可能带来的危险,提供简单而有效的安全防护,它也可以用来防止孩子不小心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适用家庭中的各种门窗。只需将安全门卡放置在房门顶端,距离边缘不少于15厘米;或安置在边上。超过孩子触摸不到的高度。
产品名称:婴之侣安全门卡
品牌介绍:婴之侣创始于1995年,多年来,始终专注中国婴儿安全护理领域。如今,“婴之侣”成功推广了健康护理、安全防护、安全涂鸦、安全喂养四大系列,成为了国内专业、权威的安护用品第一品牌,获得了国家多项专利证书、创新产品证书,销售业绩逐年快速增长,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在行业内也获得了此品类销售第一的荣誉、售后服务最好的品牌,消费者最信赖的品牌荣誉。
推荐理由:造型可爱:门卡做成韩版动物的可爱卡通造型,不仅防夹手,还可让家居风格更温馨。高弹力、加厚型、安全无污染、不易折损。
一次性尿布与人格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明的迅速发展,人们在养育婴儿的方式和用具方面都在渐渐发生变化。给婴儿使用一次性尿布,在10年前还是一件十分希奇的事情。如今已是很普遍,进入到了普通的家庭。大家万万想不到,一次性尿布的功能不仅有其实用方便的优点,同时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也有很大的好处。
中国有句老古话:“3岁看到老”,就是说一个人在3岁时已塑造了整个个性的大部分。这个说法同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分析治疗创始人弗洛伊德医生的人格发展理论十分相符。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在儿童时期获得的经验会影响到成年后的人格特征。人格的形成是一个有序的发展过程,每个阶段都与儿童时期某些躯体部位感受快感的满足程度有关。他同时又指出,这种满足既不可欠缺也不能过多,因为这会使人格成长固定、迟缓,从而引发往后的人格问题或障碍。
婴儿在2-3岁阶段躯体上的心理敏感部位主要是在肛门周围,儿童在培养正常的大便习惯中适度地在满足心理的需要。如果在此阶段父母对于婴儿的排便控制过严或过宽,都有可能影响他们成人后的心理行为健康。控制过严会使以后人格变得吝啬保守、拘泥小节或过分讲究;控制过宽会使以后人格变得马马虎虎、杂乱无章、铺张浪费、邋遢随便。
如今的孩子以独身子女为多。父母对子女的溺爱从小就已体现。不少父母在疼爱自己孩子时却忽视了科学的道理,在注意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却想不到心理成长发育的重要性。婴儿半夜拉屎拉尿,哭闹不休时,年轻父母缺乏耐心,笨手笨脚地给孩子换尿布,同时又怨声载道,甚至还打婴儿的小屁股。他们却想不到这样的育婴行为会导致孩子人格的扭曲塑造。父母为了求得自己的放心和安顿,不顾婴儿是否有大小便的需要,硬是“嘘嘘……嘘”,“唔唔……唔”地为孩子“把屎”,搞得小宝宝非得挤出几滴尿液后父母方肯罢休。他们何以知道,孩子长大上学后生活自理差,做作业邋遢,文具消耗快等不良行为习惯与当初给孩子“把屎”方式的失误有着密切关系。
一次性尿布给年轻父母如何把握“把屎”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度,不再以自己的愿望来代替婴儿实际的需求,而是给孩子一个“随意拉”的条件,让他们自然地得到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全面满足。
虽然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深奥的心理学理论存在一定的距离,也不是干什么事都能用特定的理论来套。但如果做父母的能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做到更多地符合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客观规律,我们的后代将能培育成为心身健康的全面发展的新一辈。
孩子有心杂音是怎么回事 心杂音会好吗
无害的心杂音并不具有特别的意义,也不会伤害孩子。家长应避免对孩子采取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
儿童处于担心害怕的情绪下对其自我形象会有负面影响,无形中也会影响人格发展。当孩子有疑虑或害怕时,父母可以向他们解释心杂音并不表示他的心脏有问题。事实上,随着成长的过程,无害的心杂音会愈来愈少,且通常会完全消失。
发生了人格障碍的病因是怎么样
人格障碍又称为病态人格或异常人格,是指人格的畸形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明显的、偏离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多数人认可的认知行为模式。人格特征的偏离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干扰了其社会和职业功能,导致此人不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难以适应社会生活。不但给别人带来伤害,而且其本人也深受其害或引起痛苦。病态人格原是广义的概念,泛指所有类型的人格不正常,后来一些学者发现病态人格的最初定义,符合现今称谓的反社会人格,从而又出现了病态人格的狭义的概念,专指反社会人格,提出以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s)代替广义的病态人格。
发病原因
人格是指由遗传决定,即个人先天素质及后天发育、习得,有机结合形成的总体精神活动(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人格特征可在社会活动、处理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也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塑造和发展。如脾气的温和或急躁、对事物反应敏捷或迟缓、对人诚实或虚假、热情或冷漠、信任或多疑、顺从或好斗、严厉或宽容、自尊或自卑、勤奋或懒惰、认真有责任感或马虎放任、保守或激进、务实或空谈、松弛或紧张、孤独或合群等。
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角度看,人格障碍往往由以下因素综合形成,其中幼年期家庭心理因素起主要作用。
1.生物学因素 意大利犯罪心理学家Rombroso曾对众多罪犯的家庭进行大样本的调查,发现许多罪犯的亲族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犯罪的比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亦有学者发现人格障碍的亲族中,患人格障碍的比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因此,人格障碍的遗传因素不能忽略。也有报告人格障碍者脑电图异常者比率高于正常人群,从而提示生物学因素对人格障碍有一定的影响。
2.心理发育影响 幼儿心理发展过程受到精神创伤,对人格的发育有着重大的影响,是未来形成人格障碍的主要因素。常见如下:
(1)婴幼儿母爱或父爱的被剥夺。被遗弃或受继父、母的歧视;父母、亲人过分溺爱,使其自我中心的思想恶性膨胀,异常地发展至蔑视学校的校规与社会纪律。这为发展成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提供了温床。
(2)一个孩子若有迅速消除恐惧反应的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就要具备迅速、强大和良好的习得性抑制能力;反之,若自主神经系统反应迟缓,则习得性抑制能力就缓慢和软弱。人格障碍和犯罪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是异常的。有人提出自主神经反应性低下,皮肤电恢复的缓慢,可作为罪犯和人格障碍的一种易病素质特征。
(3)幼儿与青少年期受虐待导致产生仇恨与敌视社会或人类的心理。
(4)父母或其他抚养者、幼儿园或小学老师教育方法失当或期望过高,过分强迫、训斥易造成精神压力或逆反心理,形成不良人格。
(5)父母本人品行或行为不良,对儿童的人格发育影响极大。
3.不良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不合理现象、拜金主义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产生对抗、愤怒、压抑、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而发展至人格障碍。
目前一般认为人格障碍与精神疾病间的关系为:人格特征可成为精神疾病的易感因素或诱因;某些人格特征是精神疾病的潜隐或残留表现;人格障碍和临床综合征可有共同的素质与环境背景,两者可共存,但不一定有病因联系。
老人冬季洗澡水不要过热
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调节功能弱,对于较大的温差很难适应。长时间高水温的环境,会使大量的血液淤积在体表,这时循环回心脏的血流量明显减少,导 致心、脑等器官缺血、缺氧,极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有动脉硬化的人更加危险,会使动脉硬化狭窄部位的血流缓慢,血液凝固,形成血栓。此外,冬季洗浴间的 水蒸汽较多,如果洗浴时间太长,也可能造成大脑缺氧,导致脑出血、心绞痛等。
老年人冬季洗澡水温不宜高过40℃,洗澡时间在15分钟左右即可,尽量不要超过半个小时。要注意洗浴间的通风,避免蒸气过多导致缺氧。患有心脑 血管疾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在洗浴前最好能进食一些治疗药物和适量的食物。如果在洗浴时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跳加快等症状,应马上到外面躺下休息,喝 点热水或糖水,能很快恢复。老年人洗澡时最好不要反锁房门,家中有亲人陪护为好。
儿童龋齿的原因 乳牙龋齿恒牙也容易龋齿
乳牙龋齿对健康影响很大,乳牙除了具有咀嚼的功能,同时还有占据恒牙生长空间的功能;若乳牙罹患龋齿,容易导致恒牙生长空间不够,造成牙齿排列参差不齐,影响进食、发音、美观,更增加龋齿发生率,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人格障碍的病因
人格特征的形成过去认为主要决定于环境因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现代研究认为人格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一般在青少年期定型,以后即不易改变。研究发现,婴儿初生即具有某些气质特点(并不是“一张白纸”),这种特点一开始就会对周围人产生相互作用。长期的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日后的人格特征。
异常人格,即人格障碍的形成与正常人格的形成相似,大多数也决定于遗传素质及环境因素,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得较具体。例如在遗传方面,美国曾做过1,500对双生儿精神疾病的研究,发现单卵双生儿人格障碍的同病率要比双卵者高许多倍,对某些类型的价格障碍,这种特点更明显。另外的研究又发现,儿童期的某些气质特点与成人期的某些人格障碍有一定的联系。在英美,心理分析的人格发展学说曾盛行一时,认为许多人格异常的表现是儿童期的性心理发育障碍加上心理防御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像正常人格形成一样,过去也有许多人认为异常人格的形成主要也是决定于环境因素,近数十年来的研究认为:环境(教育)虽然有很重要的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同一父母生养,在同一环境下长大的兄弟姐妹,可以有很不同的性格,这一常见的事实就能说明这一点。异常人格也可以由疾病造成,主要是脑额叶的疾病(如脑外伤、脑炎等),精神分裂症也可以出现人格障碍症状,也可能是额叶功能障碍所致。这些都属于疾病的残留或后遗症状。
乳房的发展
第一期(1~9岁):青春期前,乳房尚未发育。
第二期(10~11岁):乳房发育初期,乳头下的乳房胚芽开始生长,呈明显的圆丘形隆起。
第三期(12~13岁):乳房变圆,形如成人状,但仍较小。
第四期(14~15岁):乳房迅速增大,乳头乳晕向前突出,形如小球。 若还与13岁时差不多就要找找原因了。
第五期(16~18岁):形成正常成人的乳房,乳头乳晕的小球与乳房的圆形融成一体。
人格障碍会影响两人的感情交流
也许你周围的亲朋好友中有的人的性格脾气让你特别头疼,以致于你会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离他而去,给两人都带来的无法弥补的创伤。其实这就是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病态的表现,因此我们不可以用正常的标准去衡量他们,与他们计较与争吵。人格障碍的形成与早期生活经历和教育方式有关,预防和治疗都是越早越好。那么,什么是人格障碍呢?让我们先来听听心理医生的回答吧!
人格就是我们常说的个性、性格,人格障碍是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是在没有认知障碍、智力障碍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通常是动机和目的不明确,认识和行为脱节,不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对人缺乏感情,人际关系差,没有责任感,没有后悔之心。但是,他们能够正确处理日常生活和工作,能理解自己的行为后果,意识清醒,病态人格一旦形成比较稳定,不容易改变,所以,他们的行为在工作生活中,对他人影响很大。
体罚是影响孩子人格发展的主要原因
美国研究小组调查了807位母亲,发现约44%的母亲都打过孩子,体罚孩子的频率为每周平均两次;其中,24%的母亲每周打1次,14%为2次,10%为3次。由于日常语言中不使用“体罚”一词,“打屁股”就不仅指打屁股了,它还包括打手掌心、拧胳膊、揪耳朵等等,都是体罚的代名词。
体罚造成的孩子的逆反行为,会在两年以后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来。通常有六种情况:孩子会偶尔或经常偷盗或撒谎;对他人态度粗暴或缺乏同情心;做了错事后缺乏自信心;经常有破坏性或暴力性行为,不服从学校的规定;与教师不能相处融洽等。研究人员用曲线图来记录两个值,即父母对孩子的体罚值和子女受体罚后的暴力值。儿科医生们发现,两年以后,这两个值变得越来越接近,即体罚值越大,暴力值也越大。他们将之称为“剂量关系”或“作用关系”。研究人员建议,减少甚至消除体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降低社会的暴力程度。当然,许多在童年时遭受过体罚的人,在长大后并没有变成虐待儿童的人,或变成消沉郁闷的人。这就像是人会得病一样,在适当的“治疗”或环境因素下,患病者会逃脱病魔的威胁。
与经常体罚孩子相反,婴儿得到更多的拥抱和抚摸,孩子长大后就会遇事不惊、沉着冷静,并善于调节自己。个中奥秘为,拥抱和抚摸会使孩子大脑中激素水平明显不同,其结果是体内“压力激素”水平较低。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迈克尔·明尼博士的一项研究表明,母性行为或亲子行为,控制着大脑特定区域的特定基因的活动情况,它会影响到实验动物或人对压力的反应。在人类中,高水平的压力激素,会诱发心脏并糖尿并精神病等。明尼说,这些激素水平越高,与压力有关的疾病就越容易发作。如果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真高兴,你是我的宝贝!”等,以及经常拥抱、抚摸和亲吻孩子,会慢慢地给孩子以自信。孩子们长大后注定要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中生存,而自幼就得到亲子行为温暖的人更能对付社会环境的压力,并避免那些与压力有关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