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糖尿病的检查

糖尿病的检查

1、血糖

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3、尿酮体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基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5、糖化血清蛋白

糖化血清蛋白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

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7、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8、免疫指标

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中以GAD抗体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有预测1型糖尿病的意义。

9、尿白蛋白排泄量

放免或酶联方法可灵敏地检出尿白蛋白排出量,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轻度升高。

老年人八个必做的救命检查

1、身体质量指数检查多项研究发现,体重增加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等多种疾病有关。身体质量指数(BMI)是检测肥胖的便捷指标。BMI在18.5~24.9之间为正常。专家建议至少每3年查一次,一段时间内体重变化明显时,应及时检查。

2、心脏病检查心脏病是全球男女头号致死病因。30岁之后,应该密切关注血压变化。高血压容易增加心脏病、脑卒中和肾衰竭危险。有心脏病或高血压病史的人,更应注意心脏病检查。专家建议至少5年查一次。同时,还要关注血脂。研究发现,55%的心脏病发作患者LDL(坏胆固醇)水平正常。因此,即使血脂正常的人也不能掉以轻心。

3、糖尿病检查糖尿病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体重下降)。糖尿病会导致心脏、眼睛、足部、肾脏、神经及其他器官病变。专家建议,一年查一次血糖,发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应立即就医.研究发现,每天锻炼30分钟,体重减轻5%,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将糖尿病风险降低58%。

4、牙科检查牙周病与心脏病之间存在很大关联。因为导致蛀牙和牙周疾病的口腔内部细菌,可能会进入血液,破坏血管壁内层,或者在体内引发炎症,从而导致心脏病。专家建议,每两年全面查一次口腔。

5、肠镜检查在50及50岁以上人群中,肠癌发病率最高。多项研究表明,肠镜检查应从50岁开始,之后每10年筛查一次。

6、艾滋病检查艾滋病致死率相对较高,高危人群更应经常接受相关检查。血检或口腔擦拭检查可检测HIV感染情况。专家建议,普通人5年查一次。一般情况下,男性最好每年查一次。

7、前列腺癌筛查数字直肠检查或者前列腺抗原(PSA)检查可测出前列腺癌风险。专家建议,男性50岁之后更应关注前列腺癌危险。

8、睾丸癌检查发生睾丸肿大、内有肿块及睾丸疼痛,应当心睾丸癌。最好上医院做血液、尿液等相关检查。男性30岁之后,每月自检睾丸一次。

口腔溃疡需做糖尿病检查吗

1.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如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情况。2.内分泌变化:有些女性患者往往在月经期发生,可能与体内雌激素量下降有关。3.精神因素:有的患者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睡眠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发病,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4.遗传因素:如父母双方均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其子女约有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患病,若双亲之一患此病时,其子女约有百分之五十到六十患病。5.其他因素:如缺乏微量元素锌、铁、叶酸、维生素B12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的可能性。

对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对症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疼痛或减少复发次数,但不能完全控制复发,所以预防本病尤为重要。

平常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常用淡盐水漱口,戒除烟酒,生活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体育锻炼,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厚味的刺激性食品,保持大便通畅。妇女经期前后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疲劳,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新鲜蔬菜,多饮水等等,以减少口疮发生的机会。

口腔内经久不愈的溃疡,由于经常受到咀嚼、说话的刺激,日久也有可能会发生癌变。特别是在与牙齿接触的那些部位,如存在着未拔除的残存破损的牙齿,或者佩戴的假牙制作不合适,其锐利边缘不断刺激,刮破了黏膜,产生溃疡,如不去除刺激因素,溃疡不但不会痊愈,还会日益加重。这种经久不愈的溃疡,也有可能是一种癌前病损,极易癌变。

有了口腔溃疡不要一概轻视,如有可疑就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必要时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再做相应的治疗。切不可粗心大意,延误治疗时机。

怎么检查糖尿病

1、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2、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3、尿酮体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糖尿病检查哪些项目

糖尿病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小便,我们看小便里面的尿常规,尿常规里面有一项是葡萄糖,如果尿葡萄糖明显增加,那么对诊断糖尿病有参考作用。

第二个是静脉抽血测血糖,一般可以静脉抽空腹血糖或餐后两小时血糖,来诊断是否存在糖尿病,或者评价服用药物以后血糖控制如何。

第三是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也是抽血检查,它是评价最近两到三个月之内患者的平均的血糖水平。第四个,就是比较少用的一些检查项目,比如空腹胰岛素,餐后两小时胰岛素,或者餐后C肽、空腹C肽等等。

糖尿病自己怎么检测 糖尿病检查血糖时间

糖尿病患者检查血糖时间一般有以下几个时间点:空腹、餐前和餐后2小时是检测血糖的常规时间点,夜间及睡前监测适合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时,以及剧烈运动后,也要加强对血糖的监测。

糖尿病的检查

检查1.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3.尿酮体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5.糖化血清蛋白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7.血脂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8.免疫指标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中以GAD抗体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有预测1型糖尿病的意义。

9.尿白蛋白排泄量,放免或酶联方法可灵敏地检出尿白蛋白排出量,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轻度升高。

四十岁生二胎好吗 40岁生二胎注意哪些检查

高龄孕妇主要是进行全面的孕前检查,了解身体状态。孕前检查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妇科检查、口腔检查、化验检查、肝肾功能检测、孕前的特殊检测、乙肝病毒抗原抗体检测、性病检测、ABO溶血检查、糖尿病检测、TORCH检测等诸多检查项目,可在经治医生指导下选择性检查。其次怀孕期间还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了解胎儿发育情况。同时要在怀孕16-18周左右进行羊水穿刺,怀孕23-26周进行四维彩超的排畸检查。

女人性冷淡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一、糖尿病检查。糖尿病引起性冷淡,如糖尿病血管病变导致阴道分泌物减少,润滑度降低,故性交时干涩并有疼痛感。所以,对有性功能障碍的女性,应该做糖尿病的有关检查。

二、甲状腺疾病检查。甲状腺属于内分泌器官,分泌甲状腺激素,直接调控女性睾丸激素的分泌。甲状腺功能减低时,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睾丸激素亦随之减少,引起性冷淡。因此,女性性冷淡,应及时到医院查查甲状腺功能。

三、检查阴蒂粘连。阴蒂是女性最灵敏的性感区。有的女性阴蒂外皮过长,将整个阴蒂都包住,称为阴蒂粘连,导致阴蒂的头部无法接受刺激而诱发性兴奋。因此,发现不明原因的性欲低下,要及时到妇科检查阴蒂,并进行合理治疗。

四、卵巢早衰的检查。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卵巢过早失去了排卵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潮热多汗、阴道干涩、性欲下降等类似绝经期的症状。卵泡数目正常的早衰患者大多由于卵泡不发育,对促性腺激素敏感性减低,导致卵巢功能过早衰竭。

五、抑郁症。据心理医生统计,性冷淡的女性患者潜在抑郁症的比例最高可达26%。因此,做有关抑郁症的检查,也是大有必要的。

儿童糖尿病检查

1、血液检查:

血糖测定:血糖测定以静脉血浆(或血清)葡萄糖为标准。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制定的诊断糖尿病的标准:

正常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空腹血糖6.1-6.9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如空腹血糖≥7.0mmol/L,或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值>11.1mmol/L,即可诊断糖尿病。糖耐量试验不作为临床糖尿病诊断的常规手段。

血浆C肽测定:C肽测定可反映内源性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不受外来胰岛素注射影响。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儿童1型糖尿病时C肽值明显低下。

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是代表血糖的真糖部分,可反映近2个月血糖平均浓度,是判断一段时间内血糖控制情况的客观指标,与糖尿病微血管及神经并发症有一定的相关性。正常人HBAlc<6%,HBAlc维持在6%-7%,表示控制良好,糖尿病并发症不发生或已发生但不进展,HBAlc8%-9%时为控制尚可;HBA1c11%-13%为控制较差,糖尿病并发症显著增加。因此,美国糖尿病学会要求糖尿病的患儿HBAlc控制在7%以内。

2、尿液检查:

糖尿:重症病例治前经常有糖尿,但早期轻症仅见于餐后或有感染等应激情况下,不少久病者由于肾糖阈升高,虽有高血糖而无糖尿。尿糖可自微量至10g%以上,一般在0.5%-5g%左右,偶可达15g%以上,每日失糖可自微量至数百克。一般而论,在定量饮食条件下失糖量与病情轻重成正比,与血糖高度亦有关系。

决定有无糖尿及尿糖量的因素有三:血糖浓度,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回吸收葡萄糖率。正常人肾糖阈为160-180mg/dl;如菊糖清除率为125ml/min,肾小管能回吸收肾小球滤液中葡萄糖250-300mg/min,故血糖正常时尿中无糖。但不少晚期病者由于肾小动脉硬化、肾小球硬化症等病变,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而肾小管回吸收糖的功能相对尚好时,则血糖浓度虽高而无糖尿,临床上称为肾糖阈增高。反之如肾小管再吸收糖的功能降至120mg/min以下,则血糖浓度虽在100mg/dl左右仍可有糖尿,临床上称为肾糖阈降低,见于肾性糖尿,为本病重要鉴别诊断之一。

蛋白尿:一般无并发症病者阴性或偶有白蛋白尿,低于29mg/d或20μg/min,白蛋白尿排泄率在30mg-300mg/d,时称微量白蛋白尿,表明患儿已有早期糖尿病肾病,白蛋白尿排泄率>300mg/d时,称临床或大量白蛋白尿,常规尿检可出现蛋白尿,此时病变已非早期,随病变发展尿蛋白量较多,可达0.5g%(约相当于4+),每日丢失蛋白质在3g以上(正常人<30mg/d),常引起严重低蛋白血症和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心力衰竭者亦常有少量蛋白尿,有时于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伴循环衰竭者或休克失水严重影响肾循环时亦可出现蛋白尿。

酮尿:见于重症或饮食失调伴酮症酸中毒时,也可因感染、高热等进食很少(饥饿性酮症)。

管型尿:往往与大量蛋白尿同时发现,多见于弥漫型肾小球硬化症,大都属透明管型及颗粒管型。

镜下血尿及其他:偶见於伴高血压、肾小球硬化症、肾小动脉硬化症、肾盂肾炎、肾乳头炎伴坏死或心力衰竭等病例中。有大量白细胞者常提示有尿路感染或肾盂肾炎,往往比非糖尿病者为多见。有肾乳头坏死者有时可排出肾乳头坏死组织,为诊断该病的有力佐证。

3、其它检查:

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测定:糖尿病发病早期,有89.5%病儿ICA,GAD抗体阳性,晚期只有54.3%阳性,GAD比ICA敏感。疾病初期上述抗体大多可呈阳性,随着病程进展,胰岛细胞破坏日益加重,滴度可逐渐下降,待β细胞全部破坏,抗体消失。

物理检查:可做胸片、B超、心电图等检查。

糖尿病的检查

为了明确糖尿病患儿的病情,在治疗前需要先对糖尿病患儿进行身体检查。糖尿病的检查一般通过血液检查和尿液检查进行,也可以通过胸片、B超、心电图等观察患儿身体情况。

1、血液检查:

血糖测定:血糖测定以静脉血浆(或血清)葡萄糖为标准。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制定的诊断糖尿病的标准:

正常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空腹血糖6.1-6.9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如空腹血糖≥7.0mmol/L,或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值>11.1mmol/L,即可诊断糖尿病。糖耐量试验不作为临床糖尿病诊断的常规手段。

血浆C肽测定:C肽测定可反映内源性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不受外来胰岛素注射影响。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儿童1型糖尿病时C肽值明显低下。

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是代表血糖的真糖部分,可反映近2个月血糖平均浓度,是判断一段时间内血糖控制情况的客观指标,与糖尿病微血管及神经并发症有一定的相关性。正常人HBAlc<6%,HBAlc维持在6%-7%,表示控制良好,糖尿病并发症不发生或已发生但不进展,HBAlc8%-9%时为控制尚可;HBA1c11%-13%为控制较差,糖尿病并发症显著增加。因此,美国糖尿病学会要求糖尿病的患儿HBAlc控制在7%以内。

2、尿液检查:

糖尿:重症病例治前经常有糖尿,但早期轻症仅见于餐后或有感染等应激情况下,不少久病者由于肾糖阈升高,虽有高血糖而无糖尿。尿糖可自微量至10g%以上,一般在0.5%-5g%左右,偶可达15g%以上,每日失糖可自微量至数百克。一般而论,在定量饮食条件下失糖量与病情轻重成正比,与血糖高度亦有关系。

决定有无糖尿及尿糖量的因素有三:血糖浓度,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回吸收葡萄糖率。正常人肾糖阈为160-180mg/dl;如菊糖清除率为125ml/min,肾小管能回吸收肾小球滤液中葡萄糖250-300mg/min,故血糖正常时尿中无糖。但不少晚期病者由于肾小动脉硬化、肾小球硬化症等病变,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而肾小管回吸收糖的功能相对尚好时,则血糖浓度虽高而无糖尿,临床上称为肾糖阈增高。反之如肾小管再吸收糖的功能降至120mg/min以下,则血糖浓度虽在100mg/dl左右仍可有糖尿,临床上称为肾糖阈降低,见于肾性糖尿,为本病重要鉴别诊断之一。

蛋白尿:一般无并发症病者阴性或偶有白蛋白尿,低于29mg/d或20μg/min,白蛋白尿排泄率在30mg-300mg/d,时称微量白蛋白尿,表明患儿已有早期糖尿病肾病,白蛋白尿排泄率>300mg/d时,称临床或大量白蛋白尿,常规尿检可出现蛋白尿,此时病变已非早期,随病变发展尿蛋白量较多,可达0.5g%(约相当于4+),每日丢失蛋白质在3g以上(正常人<30mg/d),常引起严重低蛋白血症和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心力衰竭者亦常有少量蛋白尿,有时于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伴循环衰竭者或休克失水严重影响肾循环时亦可出现蛋白尿。

酮尿:见于重症或饮食失调伴酮症酸中毒时,也可因感染、高热等进食很少(饥饿性酮症)。

管型尿:往往与大量蛋白尿同时发现,多见于弥漫型肾小球硬化症,大都属透明管型及颗粒管型。

镜下血尿及其他:偶见於伴高血压、肾小球硬化症、肾小动脉硬化症、肾盂肾炎、肾乳头炎伴坏死或心力衰竭等病例中。有大量白细胞者常提示有尿路感染或肾盂肾炎,往往比非糖尿病者为多见。有肾乳头坏死者有时可排出肾乳头坏死组织,为诊断该病的有力佐证。

3、其它检查:

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测定:糖尿病发病早期,有89.5%病儿ICA,GAD抗体阳性,晚期只有54.3%阳性,GAD比ICA敏感。疾病初期上述抗体大多可呈阳性,随着病程进展,胰岛细胞破坏日益加重,滴度可逐渐下降,待β细胞全部破坏,抗体消失。

物理检查:可做胸片、B超、心电图等检查。

建议家长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糖尿病检查。一旦确诊病情,则需咨询医生意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和营养师协商制定患儿的饮食计划。

糖尿病检查哪些方式好

糖尿病的检测方法主要有:

要早发现糖尿病,必要的检查不可少,目前发现高血糖的检查方法有多种,各有优劣。

指尖血糖:扎手指检测,优点是可以几十秒出结果非常方便,其检测结果与抽血结果相差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不足之处是手指血血糖稳定性差,因此不能用来诊断糖尿病。

空腹血糖:医药招商网抽取静脉血,要求隔夜空腹至少8~12小时未进食后,上午9点前且早餐前采的血,是目前诊断糖尿病最常用指标。

高血糖检查方法

餐后2小时血糖:抽取静脉血,多数指从早餐吃第一口时算起的两个小时,检测时间应该在这个时间点上的前后15分钟;不足之处是测餐后血糖影响因素多、抽血时间受限,较少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随机血糖:抽静脉血,一天24小时的任何时候静脉血糖。

以上就是有效检查糖尿病的方法介绍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做好疾病相应的检查对我们自身有很大帮助,祝患者早日康复。

二型糖尿病检查

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与受体结合含量少)所致,因此不仅要检查空腹血糖,而且要观察餐后2小时血糖,特别应做胰岛功能检查。

具体数值如下:正常人空腹血糖:3.9~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7.8毫摩尔/升以下。如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就可诊断糖尿病。如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毫摩尔/升之间为糖调节受损,是早期糖尿病的表现。

而尿糖检查仅供参考,不能诊断糖尿病及用药的依据。胰岛功能检查:验者口服75克葡萄糖水300毫升后观察血糖、胰岛素、C肽变化。

相关推荐

20岁起女人必做8种检查

1、全面体检 21-40岁,至少每5年做一次全面体检,40岁后,应每年体检一次。检查内容包括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等。 2、巴氏涂片检查 建议从21岁开始每年查一次。到30岁时,如果连续3次检查结果正常,那么在65岁前每3年查一次就可以了。 3、性传播疾病检查 性病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一些女性患者不孕。建议每年接受一次HIV、衣原体和淋病检查。 4、皮肤病变检查 黑素瘤是25-29岁女性的头号癌症死亡原因。30年来,年轻女性中黑素瘤发病率增加了50%。有黑素瘤家族病史的人群每年应接受一次皮肤癌

生二胎孕前检查 检查七:糖尿病筛查

父母或直系亲属有糖尿病、孕前体重过重、多囊卵巢综合征、一胎有妊娠糖尿病等情况,二胎首次产检就应进行糖尿病筛查。没有高危因素也应在孕24周左右进行血糖筛查试验。

妊娠期糖尿病检查

(1)血糖测定:两次或两次,空腹血糖≥5.8mmol/L。 (2)糖筛查试验:葡萄胎50g溶于200ml水中,5分钟内口服完,服后1小时测血糖≥7.8mmol/L为糖筛查异常,应进一步做口服糖耐量试验;如血糖≥11.2mmol/L的孕妇,则妊娠期糖尿病可能性大。 (3)葡萄糖耐量试验:禁食12小时后,口服葡萄糖75克。血糖值诊断标准为:空腹5.6mmol/L,1小时10.3mmol/L,2小时8.6mmol/L,3小时6.7mmol/L,若其中2项或2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者,即可诊断为GDM.如一项高于

糖尿病足如何检查

神经性病变的检查:脱鞋,认真检查足部,包括承受压力的突起部位(足跟、跖骨头)、足趾之间、足及腿部的动脉搏动。利用直径不同的细尼龙丝来检查触觉,缺乏触觉的患者发生足溃疡的可能性很大。检查鞋内有无异物,从中可以看出您有无足部的压力异常或其他问题。 有明显异常者应进行X线片检查。缺血性病变的检查:当您出现足部苍白或发紫,休息时疼痛,有时伴有针刺觉异常,皮肤常发凉,有营养不良的改变如毳毛缺失和趾甲萎缩,足背动脉甚至腿部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此时应进一步作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与足的动脉,测定踝肱指数。如果怀疑有严重的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血糖: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 尿糖:尿糖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尿酮体: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糖基化血红蛋白:糖基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清蛋白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

糖尿病在家怎么检查

糖尿病患者在家可以通过快速血糖仪来监测自己的血糖水平。血糖控制的好坏,对其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同时对病程及治疗结果也有直接影响。

女性二胎孕前相关检查是否正常

女性二胎孕前检查项目一般包括有全身体格检查、白带常规、血常规、尿常规、妇科内分泌、ABO溶血检查、口腔检查、染色体检查等,准妈妈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性检查,更顺利怀孕。进行二胎孕前检查时为了确保自己和丈夫的身体是适合生二胎的,尤其是针对有不良生育史或者有进行剖宫产的女性,在生二胎前进行孕前检查尤其重要。二胎孕前检查项目具体包括以下13项: 1、全身体格检查 2、血常规 3、尿常规 4、白带常规 5、粪常规 6、妇科内分泌 7、ABO溶血检查 8、口腔检查 9、染色体检查 10、糖尿病检测 11、乙肝

糖尿病的诊治存在四低

1、糖尿病检出率低,约有50%的糖尿病患者被漏诊,以致其中一些患者直到发生严重心脑血管异常,才查出有糖尿病。据对4000多患者进行调查,很少有人知道应定期检查血糖。 2、对糖尿病的知晓率低。一些患者虽然在体检中查出尿糖或血糖不正常,但却不清楚其危害性,不去定期看病。 3、接受治疗率低。一些人明知自己有糖尿病糖尿病的诊治存在四低,却不重视,不积极治疗。 4、治疗达标率低。由于治疗措施不利,很多患者虽经治疗却达不到血糖和其他危险因素控制指标,导致各种并发症。 潘长玉教授认为,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医

糖尿病前期的症状是什么 糖尿病检查什么项目

糖尿病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小便,看小便里面的尿常规,尿常规里面有一项是葡萄糖,如果尿葡萄糖明显增加,那么对诊断糖尿病有参考作用。第二个是静脉抽血测血糖,一般可以静脉抽空腹血糖或餐后两小时血糖,来诊断是否存在糖尿病,或者评价服用药物以后血糖控制如何。第三是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也是抽血检查,它是评价最近两到三个月之内患者的平均的血糖水平。第四个,就是比较少用的一些检查项目,比如空腹胰岛素,餐后两小时胰岛素,或者餐后C肽、空腹C肽等等。

子宫内膜癌早期症状 子宫内膜癌早期如何检测

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是一个长期过程,女性朋友应该根据身体变化早期就进行检查,可以及时检查到子宫内膜的异常情况,要定期进行妇科病检查,尤其是肥胖人群,有糖尿病,高血压的人群,或家人中有子宫内膜癌病史的人,55岁还未绝经的人群;40岁以上的女性出现月经紊乱,阴道不规则流血,白带异常等现象时要及时进行必要检查,如阴超,诊断性刮宫等,以及早发现病情,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