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家庭康复锻炼
小儿脑瘫的家庭康复锻炼
穿脱衣物训练:此训练是为了使小儿脑瘫患儿能够逐步做到自己穿脱衣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家长要用语言来引导,因为小儿脑瘫患儿的信息反馈慢,大量时间证明,哪位家长一边训练,一边用语言来刺激效果就很明显,同时语言、智力都能提高。
进食训练:应鼓励小儿脑瘫患儿独立进食,这对改善小儿脑瘫患儿手的灵巧性和上肢的运动能力十分有益。吞咽功能良好的患儿,进食训练最好在坐位进行;手抓握能力差的小儿脑瘫患儿,可使用辅助器具进食。
鼓励训练:鼓励小儿脑瘫患儿说话,应多表扬,鼓励小儿脑瘫患儿发声的积极性,帮助小儿脑瘫患儿树立说话的信心;当患儿发声时,要立即回应,多启发他表达想说的话,千万不要批评和指责小儿脑瘫患儿。教育要持之以恒,语言的矫治和训练是长期而艰苦的,家长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 才能给有语言障碍的小儿脑瘫儿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平衡和协调运动训练:平衡能力和协调性是运动稳定的前提。可利用平衡板、球、滚筒等器具进行训练。通过训练可促使小儿脑瘫患儿及时调整姿态,提高反应能力和控制头,颈,躯干和平衡和协调运动的能力。
小儿脑瘫的家庭康复方法
1、上下台阶训练
此训练可提高患儿行走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对适应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
2、平衡和协调运动训练
平衡能力和协调性是运动稳定的前提,可利用平衡板,球,滚筒等器具进行训练。通过训练可促使患儿及时调整姿态,提高反应能力和控制头,颈,躯干和平衡和协调运动的能力。
3、进食训练
应鼓励患儿独立进食,这对改善患儿手的灵巧和上肢的运动能力十分有益。吞咽功能良好的患儿,进食训练最好在坐位进行。手抓握能力差的患儿,可使用辅助器具进食。
4、穿脱衣物训练
此训练是为了使患儿能逐步做到自己穿脱衣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5、洗漱和如厕训练
应尽早教会患儿进行每天的个人卫生活动,如刷牙,洗漱,便后处理及控制大小便等,以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6、交流和参加集体活动
应鼓励脑瘫儿童尽量与其他儿做游戏,参加集体活动,认识周围环境,使用公共设施和学习更多的知识,以派培训患儿形成健康的人格,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
小儿脑瘫康复会受哪些因素影响
第一因素
小儿脑瘫是否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小儿脑瘫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是抑制异常运动发育,促进正常运动发育,防止挛缩和畸形的关键。脑损伤的程度是脑瘫的康复因素之一,如重症脑瘫患儿由于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进食困难、身体虚弱,加之合并有一种或多种合并症,因此预后较轻症脑瘫差。康复预防指婚前检查、产前检查都能对脑瘫预防起到早期干预的作用,做好脑瘫的预防和并发、继发损伤的预防,对于脑瘫的预后十分重要。
第二因素
小儿脑瘫应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康复治疗,同时应该做到持之以恒和正确的康复治疗,综合性的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方法不得当,可能产生是得其反的效果,加重病情。最后还有社会因素,包括脑瘫患儿自身和家庭成员在内的全社会对残疾和康复的认识,对于脑瘫患儿的康复效果以及将来能否真正回归社会,成为主流社会成员十分重要。脑瘫的预后与是否开展社区康复,是否将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有机地相结合直接相关。当然,脑瘫的预后还与家庭的文化、经济状况,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关。
新生儿脑瘫治疗误区
新生儿脑瘫是指新生儿因多种原因(如感染、出血、外伤等)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瘫痪的疾病。严重者伴有智力不足、癫痫、肢体抽搐及视觉、听觉、语言功能障碍等表现。
治疗误区
误区一:有的家长虽然发现孩子在半岁前有不明原因的哭闹、吃奶差、过于安静,以及受惊吓时出现身体打挺等现象,但只是简单地认为孩子年龄小,身体弱,是不是感冒了?是不是消化不好?是不是传染其他疾病了?
误区二:早产儿的家长见到孩子翻身、趴卧、坐、立、走等运动发育落后于其他的正常同龄儿时,往往会简单地认为是早产原因造成的,孩子会随着自然生长发育慢慢地恢复,常常采取“观望、等待”的态度。
误区三:家长发现小儿在运动中出现不正常的姿势时,常常以为是孩子骨骼与肌肉出现了问题,而贻误了就诊时机。
误区四:一旦经过医生确诊孩子为脑性瘫痪时,家长往往最先采取的态度是盲目地四处求医,盼望通过常规的“打针、吃药”来解除患儿的运动功能不良状态。 小儿脑瘫,是小儿出生前后脑实质性损伤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智力低下、癫痫、失语、耳聋等一组综合征。若能及时发现,及时干预,预后基本比较理想。但当对这种病认识有误,不积极治疗,或乱投医时,就会给患儿留下不可逆转的后遗症。
新生儿脑瘫治疗误区,可以更好地指导新生儿脑瘫家长,进行正确的治疗,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全面了解以上介绍的新生儿脑瘫治疗误区,充分了解它的治疗误区以后,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尽快的让自己新生儿脑瘫,通过正确的治疗,让孩子得到有效的康复。
脑瘫康复到底靠谱吗
第一、在训练的同时,脑瘫家长要用语言来引导,因为脑瘫患儿的信息反馈相对较慢,大量的时间证明,哪位脑瘫家长一边训练,一边又用语言来刺激效果就很明显,同时脑瘫患儿的语言、智力也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康复、教育与游戏玩耍相结合,提高脑瘫患儿对康复训练的兴趣。小儿时期是成长发育和接受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互相结合有助于脑瘫患儿身心潜能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这样对于肌张力高的脑瘫患儿是有一定帮助的。
第二、脑瘫患儿腹爬的目的是促进患儿上下肢分离运动及身体移动的感觉获得。任月林院长指出:人体的移动是在各种功能配合的基础上完成的,正确的四点支撑爬也必须具备抬头、竖颈、四肢支撑能力、重心转移能力等,因此在脑瘫患儿训练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刻板地进行某个动作的练习,应注意整合,如患儿姿位的转换、体轴回旋、跪位--立直等训练,以提高肌张力高的脑瘫患儿综合的康复能力,促进脑瘫患儿的早日康复。
第三、我们都知道手部的抓捏动作是手重要的精细功能,对于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十分重要,需要积极地通过康复引导训练来恢复脑瘫患儿手的精细功能。任月林院长指出:由于小儿脑瘫患儿的脑组织在发育期间受到损伤,手部的功能常遭到破坏,患儿手呈原始握拳状,手的活动常受到限制。脑瘫患儿手部抓捏动作的引导训练可以引导脑瘫患儿手的正常活动,使脑瘫患儿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完成各种手的精细动作。这样可以降低脑瘫患儿的肌张力,缓解脑瘫患儿的症状。
第四、对脑瘫患儿进行手指功能训练时,可以用语言来引导配合器具的方法来完成,引导脑瘫患儿拇指与示指的相对,一开始可以捏比较轻的物体,逐渐过渡到最后引导脑瘫患儿双手并掌,把手指并好,分开,再并好,并嘱患儿保持一定的时间,再松开,反复做此动作。而对于手部活动较困难的脑瘫患儿,可用手先帮助脑瘫患儿完成动作,再让患儿自己强化练习。这样可以改善肌张力高的脑瘫患儿的综合恢复能力。
确诊脑瘫要做哪些临床检查呢
轻度的小儿脑瘫由于病情不算严重,所以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的家庭训练来对患儿进行调理,如果调理得当,那么就可以对脑瘫病情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果您不知道该怎样进行脑瘫患儿的家庭康复训练,可以事先带孩子到医院接受一段时间的治疗,然后在治疗过程中多询问一下医生,看该如何进行调理。另外,脑瘫专家表示,家庭训练和医生指导需要相结合进行,轻度脑瘫的康复是个长期的过程,短期住院治疗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许多治疗轻度脑瘫的方法需要在家庭里实施,家长和医生密切配合,共同制定训练计划,评估训练效果,在医生指导下纠正不合理的治疗轻度脑瘫的方法。
促进正常运动发育,抑制异常运动和姿势按小儿运动发育规律,进行功能训练,循序渐进 促使小儿产生正确运动,这种治疗轻度脑瘫的方法能缓解患儿的运动障碍。
综合治疗,这种治疗轻度脑瘫的方法是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对患儿进行全面多样化的治疗 ,除针对运动障碍进行治疗外,对合并的语言障碍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也需进行干预,还要培养他面对 日常生活学会交往及将来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
小儿脑瘫家庭康复训练
一、语言训练:要从较容易的音开始教起,训练者的口形要大,音量要大,要带有表情和动作。逐步教会患儿会说自己和家人的名字。要引发患儿的兴趣,用卡片画的形式让患儿看图学说。或者用与患儿做游戏的形式,在娱乐中教会患儿开口讲话。二、当患儿能独自站立时,进行行走训练。开始需父母帮助行走,可采用牵患儿衣领或扶住患儿髋部协助行走的方式,有的患儿需要用夹板固定或助行器帮助行走。独立行走时患儿步态蹒跚,双脚分开过大,手脚不协调,必须进行步态矫正训练,注意一定要求先迈小步。三、头部控制的训练:婴幼儿发育期学会抬头是学会其它活动的主要前提。训练时可扶住患儿头部两侧,使头部能稳定地保持在直立的正中位。在坐位的大部分时间,头部习惯于保持正确的姿势时,可使患儿躯干前倾,两侧倾斜,让他学会头部的控制,保持头部稳定。四、上肢和手的功能训练:最好在一个稳定的姿势下进行,着重是纠正脑瘫患儿上肢的痉挛模式。可一手抓住患儿肘的外侧,一手握住患儿的手,将他的手臂上举和外展。使肩外旋和肘伸直,掌心向上。鼓励患儿将他的双手拿到胸前,玩耍手指,抓握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玩具。
适合小儿脑瘫的治疗方法
小儿脑瘫的治疗方法常见方法
脑瘫治疗方法方法,但适合小儿脑瘫的治疗方法也表现出多样性,但总体而言主要分为医学治疗和康复保健的两大类,具体方法涉及综合康复医疗、药物疗法、中医疗法、小儿脑瘫运动疗法等。由于不同治疗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及适应症,加之小儿脑瘫的症状病情存在差异,所以要注意选择与病情相符的方法。
小儿脑瘫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
除选择与病情相符的方法外,还要注意避免误区。特别是综合锻炼的的治疗方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为确保更好的治疗效果,要避免盲目追求效果,而正确的做法是循序渐近,结合脑瘫对身体的具体部位的影响,逐步恢复功能。同时要坚持脑瘫是可以治疗的,要拥有信心,充分发挥患儿,家长及医生在治疗方面各种的作用。
脑瘫常见的治疗方式有哪些呢
一、对症治疗:对不会翻身的小儿,在其仰卧时,将翻动侧的下肢屈曲,并辅助屈曲腿带动身体旋转或握住翻动侧上肢使其伸展,内收,带动躯干翻身。这是小儿脑瘫治疗方法之一,对站立时足跟不能着地的小儿,训练者可在其仰卧时,四指握住足跟,以手掌压向足心,使足背向小腿方向背屈,足背与小腿之间角度尽量小于90°,这种小儿脑瘫的治疗较为常见。
二、运动疗法:小儿脑瘫的治疗方法还包括运动疗法,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训练;如爬行、有目的的指认(鼻、耳等)、训练抓物、持物、起坐、摇摆、扶行(背靠墙、面朝墙)、原地运动(弯腰拾物、抬脚训练、单脚独立、原地起跳)、行、跑等都是小儿脑瘫的治疗方法。
三、综合性康复治疗,其中有两层含义,其一,小儿脑瘫多同时伴有智力低下,癫痫发作,行为异常、精神障碍等,因此不仅要儿科、小儿神经科、心理医生的参与,还需要进行语言的训练、视觉训练,并需要进行儿童教育、家庭护理、家长培训及功能训练等治疗教育;其二,小儿脑瘫的治疗方法较多,药物、手法康复、功能训练、医疗设备、手术矫正等。
小儿脑瘫的日常护理措施有哪些
一、小儿脑瘫的日常护理措施之营养要合理:提倡母乳喂养,尤其是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母乳不足,采用合理的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孩子添加各种辅食,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食物应易消化,营养丰富。例如:牛奶,豆浆,蛋花汤,红藕粉,果汁,牛肉汤。
二、小儿脑瘫的日常护理措施之心理护理:脑性瘫痪病程长,孩子容易产生焦虑,悲伤的慢,家庭,甚至想放弃心理治疗。积极有效地加强心理辅导的信心可能会使疾病的治疗,脑瘫是耐心地通过适当的措施,物理治疗,康复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达到康复的目的解释。
三、小儿脑瘫的日常护理措施之脑瘫患儿的健康教育:姿势异常指导家属防止儿童,教孩子练习应该没有完成的动作来完成。
四、小儿脑瘫的日常护理措施之脑瘫儿童的健康教育:指导性说明了保暖的衣服儿童的家庭应该是柔软,舒适。食具,奶具定期煮沸消毒。洗厕所会阴部,防止湿疹,适当的户外活动后,。
五、小儿脑瘫的日常护理措施之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病房安静,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彻底细心晨间护理,定期查房,特别是加强巡逻一夜之后,以防止儿童坠床,烫伤,自伤,他等意外事故等发生的伤害。
六、小儿脑瘫的日常护理措施之在饮食护理:对于脑瘫患者吞咽困难,喂食时间要耐心,给易于咽下的食物。如果需要的话,护理人员手指扫走在食道帮助吞咽;没有过多的食物每汤匙,以避免呕吐。
脑瘫儿的穴位按摩治疗
而穴位按摩法就是中医治疗脑瘫疾病的一种方法。而且治疗的效果也还是错,很多患儿家长都想了解下脑瘫疾病的中医穴位按摩法,下面给大家具体讲解下。
小儿脑瘫家庭康复按摩法:患儿俯卧,沿脊椎方向,从至阳到命门的督脉诸穴顺序点按加着力叩打;按、揉脊柱旁开一寸半的足太阳膀胱经诸俞穴。刺激腰骶神经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患儿背对施术者正坐位,按、揉、摩、点、风池、哑门、天柱、脑户等枕部脑区,以及百会、络却、后顶、强间等顶枕部位。刺激脑部运动区,促进局部功能代偿。患儿仰卧,按、揉、捏、拿四肢。百会穴,取穴要点:两耳廓尖连线头顶中点。主要功能:益智、全身调节。睛明穴,取穴要点:眼内角上方一分凹陷。主要功能:助视。下肢:在点阳陵泉穴的基础上,顺序拿、揉 、腿外侧肌群;或在点委中穴的基础上,拿、 后部肌群直至跟腱;或在点环跳穴的基础上,拿、揉内收肌群。上肢:在点中府穴的基础上,拿、揉上臂前肌群;或在点肩井穴的基础上,拿、揉 上臂后肌群;或在点曲池的基础上,拿、揉前臂的前后肌群。调整局部肢体的运动状态,促进患肢正常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说,主要讲解的是小儿脑瘫疾病的穴位按摩治疗法,这种穴位按摩对于运动功能障碍的疾病是很有效的。所以,其它的运动障碍的疾病也可以通过穴位按摩法来改善。脑瘫儿家长可以学习下这种穴位按摩法,便于脑瘫儿的长期按摩治疗。也有利于脑瘫疾病的改善。
小孩脑瘫怎么治疗
脑瘫的治疗方法都有以下:
1、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指进行针灸、按摩等手段,促进康复,另外针对合并症治疗,亦可广泛使用中药内服、外用;以及理疗:利用水疗、光疗、生物反馈等有针对性促进康复。
2、手术矫正治疗
手术矫正治疗可以短时间内对小儿异常的姿势等进行矫正。手术矫正治疗并不适用于所有小儿脑瘫患者,一般三岁一下的脑瘫儿由于身体机能发育很不完善,不适宜进行手术矫正。
3、心理治疗
针对心理不同阶段的改变制定出心理治疗计划,可以进行个别和集体、家庭、行为等多种方法。
4、临床康复
用护理和药物等手段,预防各种合并症发生,亦可进行一些治疗性临床处理,减轻症状,促进功能恢复。
以上就是专家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小儿脑瘫的治疗方法,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小儿脑瘫的具体治疗方法要在脑瘫医院专家的具体指导下进行,千万不能私自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