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中药的一些技巧
煲中药的一些技巧
一、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
二、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四、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中药的服法: 一、每天煎一剂,每剂煎二汁,早、晚各服一汁,一般在饭后服为宜。
二、丸药一般每天服二次,服时最好将药烊开服用,便于吸收增强疗效。 未煎药需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变质。
为了能够让中药起到更好的,更快的作用,首先做到的是要了解中药的正确熬制方法,然后坚持服用才能让疾病更好的得到治疗,使病情带给人们的痛苦逐步减轻,希望大家能够学会上面的中药的正确熬制方法。以后也许就会用到。
电饭煲的选购技巧
由于电饭煲的功能与其它锅有着明显的差异,它非常适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快捷、方便、多用途的要求,其市场潜力巨大。智研咨询显示:经过一轮市场洗牌,到2010年底,国内市场上的电饭煲品牌约为150多个,电饭煲是一个比较实用的烹调器具。
它具有其它烹调器具无法比拟的优势,能满足多方面的烹饪需要,因而,电饭煲的未来发展前景十分乐观,市场的空间极大,是个值得开发的产品。市场上电热水壶产品种类、品牌繁多。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该如何选择呢?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来选择一些优秀品牌的产品,好的品牌在优质服务以及售后保证方面做的都不错,可以让消费者买的放心。其次,可以选择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电饭煲,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开支,还可以有效的利用家居空间。电饭煲不光有煮饭的功能,煮粥、炖汤样样精通,而且还可以做蛋糕,还有一些压力煲可以无水煲鸡。
作为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在选择电饭煲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它的健康问题,卖场中出现了很多采用紫砂内胆的电饭煲,这种内胆的电饭煲煲饭煮汤和熬粥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而且在在烹饪加热过程中也不会产生有害物质,紫砂还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多种矿物质。选择电饭煲最重要的莫过于安全问题,在购买时一定要检查产品是否有3C标志,包括插头和电源线也应该具有此标志,再查看产品说明书,正规的说明书上面应该印有产品名称、商标、型号、额定电压、频率、功率、制造商或销售商,说明书印刷清楚,生产厂家、地址、电话、维修事项都应清楚标明,还应配有保修卡、装箱配件单、出厂合格证等。
除此之外还要检查电源线是否为双层绝缘,线芯是否大于等于0.75平方毫米。检查完以上事项,就要挑选一下电饭煲的外观,最好从不同角度观察外表有无划伤、变形等,各零部件的接合处是否光滑,内胆的涂层是否均匀,仔细检查内胆涂层是否会脱落,脱落的涂层有致癌的可能,正规厂家出产的产品基本杜绝了这个问题,但安全起见还是要检查清楚。然后先用手上下触动几次功能按钮,看一下磁钢吸合是否良好,正常情况下,按下去,拔上来时有清脆的“嗒”声,最后接通电源,按下功能选择按钮,看一下指示灯是否发亮,用手摸发热盘,感觉其是否发热。
山药施肥技巧
山药属于一种药材,山药不仅可以营养价值高,还具有预防疾病的功能,那么在种植山药的时候,如何给山药施肥呢?下面中国农药第一网小编把山药施肥技巧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种植高产山药,提升山药的产量和质量。
1、根据山药的特性施肥:根据山药的特性,山药的根茎长达1米左右,但是山药的吸收根系比较粗大,且主要分布于距离地面30厘米的耕作层中,这些根系吸收的营养占山药全部根系吸收营养的绝大部分,而距离土壤表层30厘米以下的山药根系主要起固定作用,对营养的吸收能力很弱。
2、山药施肥不可以过深:在施用基肥时过深,以致使用的肥料多集中在下层土壤中,上部土壤中的营养供应不足,致使山药的吸收根系不能吸收到足够的养分,而根茎下部的根系对营养的吸收能力又较低,所以导致山药生长不良。同时肥料施用过深,山药幼嫩的根茎尖端在下扎时遇到肥料,还会将根茎尖端烧坏,影响根茎的产量和质量。
3、采用水压盐式施肥法‘给山药施肥,应该采取以水压盐的方法,以降低深层土壤的肥料含量,避免根茎生长不良。同时现在为了促进山药的生长,还要注意加强后期追肥,以保证山药对营养的需求,促进山药的生长。
4、防止肥料的流失:生产沙田山药,不能多施基肥。山药新植株的生长初期,主要是依赖种薯中的养分。发芽后的一段时间。山药植株对肥料的吸收利用是很少的。因此,山药的基肥,特别是沙田施用的基肥,应该注意选育迟效性的且不容易流失的肥料,如磷肥、石灰、微量元素肥料等。至于氮肥和钾肥,只要拿出全生育期肥料总量的1/3或1/4做基肥,全面撒施于田中就可以了。
山药除了在正确合适的时间内施肥外,还要注意在雨前或灌水前追肥。抓住对山药的施肥特点。不要错过山药的正常生长期。从而,提高山药的产量。
各种类型牙痛的用药技巧
风火牙痛
【证见】牙齿疼痛,呈阵发性,遇风发作,患处得冷则痛减,受热则痛增,牙龈红肿。全身或有发热,恶寒,口渴。舌红,苔白干,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
1.主方薄荷连翘方
处方: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竹叶12克,绿豆衣12克,知母12克,生地黄15克,薄荷6克(后下),牛蒡子10克。水煎服。
2.中成药牙痛一粒丸,每次取1~2丸,填人龋齿洞内或肿痛的齿缝处,外塞一消毒小棉球,防止药丸滑脱,并注意将含药后渗出的唾液吐出,不宜咽下。
3.单方验方
处方:生石膏18克,生地黄15克,牡丹皮9克,荆芥6克,防风6克,青皮4.5克,生甘草3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胃火牙痛
【证见】牙齿疼痛剧烈,呈持续性锐痛,牙龈红肿较甚,或出脓渗血,肿连腮颊,牙齿明显叩痛,有松动浮起感,局部核肿大压痛。全身可见发热头痛,口渴引饮,口气臭秽,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脉象洪数。
【治法】清胃泻热,凉血止痛。
【方药】
1.主方清胃散
处方:黄连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牡丹皮12克,生地黄15克,当归10克,升麻6克。水煎服。
若胃腑积热,大便秘结。加大黄以通里泻热。若肿连腮颊,加板蓝根、蒲公英、紫花地丁等,以清热解毒。若胃火上蒸,灼伤血络,齿龈出血,宜选加鲜芦根、西瓜翠衣、竹叶、绿豆、丝瓜络、金银花,以清胃凉血。
2.中成药
(1)炎热清胶囊,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儿童酌减。
(2)消炎散结片,口服,每次5~8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牙痛粉
处方:生半夏粉10克,生苍术粉5克,细辛粉2克,冰片0.5克。充分和匀,用棉球蘸粉填在牙痛处,痛不止再换药填上。
虚火牙痛
【证见】牙齿隐隐作痛或微痛,牙龈微红微肿,久则牙龈萎缩,牙齿浮动,咬物无力,午后疼痛加重。全身可兼见腰酸痛,头晕眼花,口干不欲饮。舌质红嫩,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益肾,降火止痛。
【方药】
1.主方知柏八味丸
处方:熟地黄15克,山茱萸12克,山药15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牡丹皮12克,知母10克,黄柏12克,狗脊15克。水煎服。
如兼有脾虚者,宜用左归丸,以滋阴补肾健脾。
2.中成药
(1)知柏地黄丸(片),口服,大蜜丸每次l丸,小蜜丸每次9克,每日2次;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次;片剂每次6片,每日4次。
(2)六味地黄丸,服法与知柏地黄丸相同。
猪肚煲鸡好吃的技巧
1、猪肚要选厚实的,这样的猪肚口感好;
2、猪肚一定要反复多洗几次直至干净,否则会有异味,煮出来的汤就不好喝了;
3、白胡椒压裂炒香的话,味道会更浓郁,但切勿放过量,以免汤会变苦,我家的大砂锅,放40—50粒就够了;
4、麻油可放可不放,放是为了个人觉得有麻油的味道很香;
5、可一肚两吃,一鸡两吃,将整个煮熟的猪肚和鸡分两半,一半重新放入汤中煮滚,另一半可斩件蘸酱吃。
喝中药的技巧
喝中药的技巧
中药汤剂量大且一般都有苦味,这是很多人不喜欢服用中药的主要原因之一。怎样服用中药,才能既达到减少中药不适之处,又能治愈病痛的目的呢?
一是把握中药服用时间
中药一般要求在饭前或饭后服用,但是不管是饭前或是饭后,在时间间隔上都不能距离吃饭时间太短。很多人饭前空腹服用或饭后饱食服用,最容易呕吐,既影响进食,又影响营养和药物吸收。河南省中医院的李鲤主任告诫病友,服用中药要坚持“食气消则服药,药气消则进食”的原则,在两餐之间取其“中”,即上午10点、下午4点、晚上9点左右时用药,此时,既是饭前又是饭后,既不影响进食,又不耽误服药,在身体获得丰富营养的情况下,更益病体康复。
二是控制服药量
古语有“中药灌满肠”之说,这说明每次服用的中药量是越多越好。但饮入大量有苦味的药液,刺激胃肠道毕竟不舒服,服药量也要因人而异。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李主任提出每日一剂,每剂三煎,取汁混合共约750ml,分三次服用,每次250ml为最好。
三是注意服用方法
服用时,先预备一杯温开水,然后闭住气,一口气连续将中药饮下,再用温开水漱口,最后可嚼口香糖,以压苦味。有些病友为驱除苦味,喜欢在中药中加糖,此法不妥,能不能加糖最好听从医生指导。
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
因此,药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四、掌握服药速度
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的服用力求干净利落,转瞬即逝。
五、服药后喝适量温开水
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做煲仔饭有什么技巧
煲仔饭最不能放过的就是锅巴,色泽金黄、干香脆口、滋味悠长、回味无穷,是城市时尚精英的最爱。米饭是中国人的主食,功夫煲仔,斯文慢火、不骄不躁、火到功成,方展功夫煲仔之味香。八方来客,四面来宾、有空来吃功夫煲仔饭。
煲火:要陶制,保温性好,受热均匀,能保存食物养分,特别馨香。需斯文慢火,羽扇纶巾,不急不躁,火到功成。一人一煲,减少盛饭环节和污染的机会,比较符合卫生条件。
用米十分讲究,一般选用丝苗米,因为这种米油润晶莹、米身修长、柔韧适中,米味浓郁。煮煲仔饭选米是关键环节,最好选择晚稻的瘦身米,由于瘦身米吸水性好,还可以吸收馅料和油的香味,让煮出来的煲仔饭散发出独特的饭香。
肉要新鲜采购,放入十几种味料腌制同,方能提鲜入味。
煲仔饭的用料灵活多样,可因时、因地而异,要把煲仔饭制作得好,要讲究火候,因为米的产地不同,新旧程度不一样,吸水量也有别。各种肉类的受热预热程度不一样。要把这些材料放在同一锅里煮,熟而不生不焦,达到最大限度保存营养成分和原味,就要识别各种用料的质地,严格掌握火候,做到火候恰到好处。
教你煲汤技巧
煲汤肉类应先以冷水浸泡后氽烫
买回来的肉,切适当大小放入盆中,置于水槽中以流动的水冲洗,除了可以去除血水外,还有去腥、去杂质、让肉松软的作用,冲净之后应浸泡约1小时。之后入沸水中氽烫,更可去除残留的血水和异味,也能消除部分脂肪,避免汤过于油腻。
煲汤药材需冲洗
中药材的制作,多会经过干燥、曝晒与保存,可能会蒙上一些灰尘与杂质。使用前,最好以冷水稍微冲洗一下,但千万不可冲洗过久,以免流失药材中的水溶性成分。此外,中药材一次不要买太多,免得用不完,放久后发霉走味。
怎样加水有学问
原则上,煲汤时加水应以盖过所有食材为原则,使用牛、羊肉等食材时,水面一定要超过食材。切记最好不要中途加水,以免稀释掉食材原有的鲜味。如果必须要加水,也应加热水。
细火慢炖,但也不宜过久
煲汤虽然需要长时间以慢火熬煮,但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大多数汤品以1~2小时为宜,肉类则以2~3小时为最能熬煮出新鲜风味。若使用叶菜类为主,就更不宜煮太久。
火候大小是关键
通常先以大火,以一定的高温炖煮,尤其是有骨髓的肉类食材时,应先用大火将血水、浮沫逼出,以免汤汁混浊。待沸腾后,需要调至接近炉心的小火,慢慢熬煮,记住不要火力忽大忽小,这样易使食材粘锅,破坏汤品的美味。
调味增美味
如果喜欢清爽喝原味,可不加调味,若想调味的话,建议起锅前加些盐提味。过早放盐会使肉中所含的水分释出,并加快蛋白质的凝固,影响汤的鲜味。若是喜欢重口味,亦可加上鸡精或是香菇精。如果煮鱼,则可以酌量加姜片或米酒去腥。
中药当归的服用技巧
前段时间在煲药的时候发现了当归,当时在看医生的时候,医生特地告诉我关于当归的使用技巧,是不能乱用的.为了保证药物发挥最佳的作用, 我按照医生的说法在当归服用上特别慎重,后来也慢慢体会到当归的奇妙之处了.下面我将自己了解的情况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1当归是属于伞形科植物的根,生长条件适宜,很容易生长,所以在临床上使用也是比较普及的,也是传统中医学上的妇科良药,一般具有补血的作用。
2不过当归具有保肝,护肝的作用,可以对肝功能,肝脏尘化指标,肝脏解毒抗氧化酶系统,肝药酶等6个方面的作用,尤其是受到药物肝肾毒副作用的改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可以广泛的保肝,互肝,降低肝细胞膜的受损程度。
3同时,当归还可以恢复肝糖原的含量,可以改善肝脏代谢作用,利于身体的新村代谢。
榴莲籽煲汤小技巧
1、煲汤器具的选择与使用技巧:煲汤以选择质地细腻的瓦煲煲汤为佳,这样煲出的汤会比其它器皿煲出来的汤的味道好。煲制时应加上盖,这样一方面是减少水分的蒸发;另一方面是陶器的传热性能较差,在加盖慢火加热的情况下,煲内材料的热不容易散失,有利于鲜美汤水的形成。
2、煲汤用水量的把握技巧:煲法烹制成汤是以汤为主、汤料为辅的菜肴。煲汤时由于水分蒸发较多,因而煲汤的用水量可多些。一般来说,下料时固体原料与水的比例以1:2至2:5较为适宜。也可以按照要得到1碗汤,就要放2碗水去煲这样的方法来把握煲汤的用水量。
3、煲汤火候的掌握技巧:煲汤是一种较长时间的烹调方法,火候与时间的掌握对煲出汤水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一般先用猛火加热至汤滚沸,然后改用文火,以较长时间加热至原料软烂,在加热的过程中,原料中的部分成份溶解,分解或分散于汤中,从而形成鲜浓的靓汤。
中餐点菜技巧
宴请别人吃中餐,你可别小看了点菜这个环节哦,点菜也是蕴含着大学问的,要注意的问题可不少呢。
宴请别人吃中餐,你可别小看了点菜这个环节哦,点菜也是蕴含着大学问的,要注意的问题可不少呢。
中国饮食礼仪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底蕴,而随着社会发展,各种对外的饮食礼仪也在不断变化。时至现在一顿标准的中式大餐,通常,先上冷盘,接下来是热炒,随后是主菜,然后上点心和汤,如果感觉吃得有点腻,可以点一些餐后甜品,最后是上果盘。在点菜中要顾及到各个程序的菜式。要做到“三优四忌”。
三优是指优先考虑的菜肴有三类:
第一类,有中餐特色的菜肴。
宴请外宾的时候,这一条更要重视。像炸春卷、煮元宵、蒸饺子、狮子头、宫爆鸡丁等,并不是佳肴美味,但因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所以受到很多外国人的推崇。
第二类,有本地特色的菜肴。
比如西安的羊肉泡馍,湖南的毛家红烧肉,上海的红烧狮子头,北京的涮羊肉,在那里宴请外地客人时,上这些特色菜,恐怕要比千篇一律的生猛海鲜更受好评。
第三类,本餐馆的特色菜。
很多餐馆都有自己的特色菜。上一份本餐馆的特色菜,能说明主人的细心和对被请者的尊重。
山药施肥技巧
1山药的特性施肥:根据山药的特性,山药的根茎长达1米左右,但是山药的吸收根系比较粗大,且主要分布于距离地面30厘米的耕作层中,这些根系吸收的营养占山药全部根系吸收营养的绝大部分,而距离土壤表层30厘米以下的山药根系主要起固定作用,对营养的吸收能力很弱。
2、山药施肥不可以过深:在施用基肥时过深,以致使用的肥料多集中在下层土壤中,上部土壤中的营养供应不足,致使山药的吸收根系不能吸收到足够的养分,而根茎下部的根系对营养的吸收能力又较低,所以导致山药生长不良。同时肥料施用过深,山药幼嫩的根茎尖端在下扎时遇到肥料,还会将根茎尖端烧坏,影响根茎的产量和质量。
3、采用水压盐式施肥法‘给山药施肥,应该采取以水压盐的方法,以降低深层土壤的肥料含量,避免根茎生长不良。同时现在为了促进山药的生长,还要注意加强后期追肥,以保证山药对营养的需求,促进山药的生长。
4、防止肥料的流失:生产沙田山药,不能多施基肥。山药新植株的生长初期,主要是依赖种薯中的养分。发芽后的一段时间。山药植株对肥料的吸收利用是很少的。因此,山药的基肥,特别是沙田施用的基肥,应该注意选育迟效性的且不容易流失的肥料,如磷肥、石灰、微量元素肥料等。至于氮肥和钾肥,只要拿出全生育期肥料总量的1/3或1/4做基肥,全面撒施于田中就可以了。
山药除了在正确合适的时间内施肥外,还要注意在雨前或灌水前追肥。抓住对山药的施肥特点。不要错过山药的正常生长期。从而,提高山药的产量。
喝中药的六大技巧
一是把握中药服用时间
中药一般要求在饭前或饭后服用,但是不管是饭前或是饭后,在时间间隔上都不能距离吃饭时间太短。很多人饭前空腹服用或饭后饱食服用,最容易呕吐,既影响进食,又影响营养和药物吸收。河南省中医院的李鲤主任告诫病友,服用中药要坚持“食气消则服药,药气消则进食”的原则,在两餐之间取其“中”,即上午10点、下午4点、晚上9点左右时用药,此时,既是饭前又是饭后,既不影响进食,又不耽误服药,在身体获得丰富营养的情况下,更益病体康复。
二是控制服药量
古语有“中药灌满肠”之说,这说明每次服用的中药量是越多越好。但饮入大量有苦味的药液,刺激胃肠道毕竟不舒服,服药量也要因人而异。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李主任提出每日一剂,每剂三煎,取汁混合共约750ml,分三次服用,每次250ml为最好。
三是注意服用方法
服用时,先预备一杯温开水,然后闭住气,一口气连续将中药饮下,再用温开水漱口,最后可嚼口香糖,以压苦味。有些病友为驱除苦味,喜欢在中药中加糖,此法不妥,能不能加糖最好听从医生指导。
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
因此,药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四、掌握服药速度
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的服用力求干净利落,转瞬即逝。
五、服药后喝适量温开水
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六、添加调味品
在苦味药液中加入蜂蜜、蔗糖等,但对黄连、胆草之类,尽量少用或不用调味品。若有必要可酌配甘草、大枣之类调和。
煲汤的技巧有哪些呢
既好喝,又健康养生的美味汤。
1、选料要得当
这是制好鲜汤的关键所在。用于制汤的原料,通常为动物性原料,如鸡肉、鸭肉、猪瘦肉、猪肘子、猪骨、火腿、板鸭、鱼类等。采购时应注意必须鲜味足、异味小、血污少。这类食品含有丰富蛋白质和核苷酸等,家禽肉中能溶解于水的含氮浸出物,是汤鲜味的主要来源。
2、食品要新鲜
新鲜并不是传统的“肉吃鲜杀,鱼吃跳”的时鲜。现在所说的鲜,是指鱼、畜、禽杀死后3小时~5小时,此时鱼、畜或禽肉的各种酶使蛋白质、脂肪等分解为人体易于吸收的氨基酸、脂肪酸,味道也最好。
3、炊具要选择
制鲜汤以陈年瓦罐煨煮效果最佳。瓦罐是由不易传热的石英、长石、粘土等原料配合成的陶土,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其通气性、吸附性好,还具有传热均匀、散热缓慢等特点。煨制鲜汤时,瓦罐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热传递给内部原料,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这种相互渗透的时间维持得越长,鲜香成分溶出得越多,汤的滋味鲜醇,食品质地越酥烂。
4、火候要适当
煨汤火候的要诀是大火烧沸,小火慢煨。这样可使食物蛋白质浸出物等鲜香物质尽可能地溶解出来,使汤鲜醇味美。只有用小火长时间慢炖,才能使浸出物溶解得更多,既清澈,又浓醇。
5、配水要合理
水既是鲜香食品的溶剂,又是传热的介质。水温的变化、用量的多少,对汤的风味有着直接的影响。用水量通常是煨汤的主要食品重量的3倍,同时应使食品与冷水一起受热,即不直接用沸水煨汤,也不中途加冷水,以使食品的营养物质缓慢地溢出,最终达到汤色清澈的效果。
6、搭配要适宜
许多食物已有固定的搭配模式,使营养素起到互补作用,即餐桌上的黄金搭配。如海带炖肉汤,酸性食品肉与碱性食品海带起到组合效应,这在日本的长寿地区是很风行的长寿食品。为使汤的口味纯正,一般不用多种动物食品同煨。
注意调味用料投放顺序,特别注意熬汤时不宜先放盐。因盐会使原料中水分排出,蛋白质凝固,鲜味不足。通常60℃~80℃温度易引起部分维生素破坏,而煲汤使食物温度长时间维持在85℃~100℃。故在汤中加蔬菜应随放随吃,以减少维生素C破坏。汤中适量放入味精、香油、胡椒、姜、葱、蒜等调味品,使其别具特色,但注意用量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汤的原味。
7、喝汤时间有讲究
“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这有一定的道理。吃饭前,先喝汤,等于给胃肠加润滑剂,中途不时喝点汤水,有助食物稀释和搅拌,有益于胃肠对食物的吸收和消化。同时,吃饭前先喝汤,让胃部分充盈,可减少主食的摄入,避免过多摄入能量。而饭后喝汤,容易引起营养过剩。
8、应该加多少水?
这可是煲汤的关键。研究发现,原料与水分别按1∶1、1∶1.5、1∶2等不同的比例煲汤,汤的色泽、香气、味道大有不同,结果以1∶1.5时最佳。对汤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此时汤中氨态氮(该成分可代表氨基酸)的含量也最高,甚至高于用水较少时。这是因为水的加入量过少,原料不能被完全浸没,影响了汤中营养成分的浓度。随着加水量的增加,汤中氨态氮被稀释后浓度会有所下降。但是,汤中钙、铁的含量以原料与水1:1的比例时为最高。
9、煲汤时间越长越没营养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煲汤时间越长,汤就越有营养”。对此,同济大学医学院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所进行了实验研究。他们选择了蹄膀煲、草鸡煲、老鸭煲,通过检测发现:蹄膀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1小时后明显增高,之后逐渐降低;草鸡肉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0.5小时后逐渐升高,蛋白质加热1.5小时,脂肪加热0.75小时可达到最大值;鸭肉的蛋白质在加热1小时后含量基本不变,脂肪含量在加热45分钟时升至最高值。长时间煲汤并没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使这三种汤中的营养有所增高。尤其是草鸡煲和老鸭煲,煲汤时间越长,蛋白质含量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