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鹅口疮需要看什么医生
得了鹅口疮需要看什么医生
宝宝得了鹅口疮需要看儿科医生。
鹅口疮怎么治疗
一、局部用药口腔内的局部用药是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先用弱碱性溶液,如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然后用盐水棉球洗干净,最后涂上1%龙胆紫,每天2次,一般2~4天就可治愈。
局部也可用制霉菌素,先将制霉菌素50万单位(片)碾成细末,平均分成4份,每次用1份,直接撒入患儿的口腔内,不喂水,让宝宝自己用舌头搅拌,使药物与口腔黏膜充分地接触。一般每天2次,几天后鹅口疮就会荡然无存。
二、全身用药鹅口疮严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霉菌的药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进行综合治疗。
三、饮食注意卫生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洁,如奶瓶、奶头、碗勺要专用,每次用完后需要用碱水清洗并煮沸消毒,母亲在每次喂奶前,应先洗手,并清洗乳头,然后哺喂。患鹅口疮的孩子尤应注意饮食营养,增强体质,这些均有助于预防鹅口疮的发生。
鹅口疮在小儿科门诊中是常见的疾病,家长如果怀疑宝宝得了鹅口疮,就要尽快带宝宝去请医生确认,通常只要配合治疗,很快就能解决问题。但是如果鹅口疮拖太久不治,可能会使真菌由肠道排出,进而造成念珠菌尿布疹感染,所以,如果宝宝发生鹅口疮的同时也有尿布疹问题,就要请医生一并做检查。
如果宝宝过了1岁之后还是经常有鹅口疮的问题,就要考虑是否有免疫力不足的情况,需要再与医生讨论改善。
宝宝患上这些疾病舌头有预示
鹅口疮
舌头异常状况:宝宝舌头上有白色的斑点
解析:婴幼儿很容易出现鹅口疮,这是由一种长期存在于人类口腔中的真菌—念珠菌引起的,尤其是在6个月大之前的宝宝,因为抵抗力弱,很容易受到真菌的感染。
家长要注意的是,6个月之前的宝宝因为经常喝母乳或配方奶粉,舌头上经常有一层白白的奶垢,症状很像鹅口疮,不过只要用棉签轻轻刮一下,刮得下来就不是鹅口疮,这个妈妈可以细心分辨就能得知。
宝宝出现鹅口疮之后,如果症状轻微很快就会好,如果白斑扩大,甚至影响到了宝宝的食欲,就要赶紧带宝宝去治疗了。
疱疹性口腔炎
舌头异常状况:宝宝舌头上和嘴唇上会有小疱疹
解析:疱疹性口腔炎是一种会传染的疾病,主要通过唾沫传染的,除了形成小疱疹,还有的宝宝会流口水,牙龈还会出血,口腔里有很多溃疡。
妈妈要尽量多给宝宝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要是宝宝症状严重,无法进食,要立即去看医生。
猩红热
舌头异常状况:宝宝出现草莓舌
解析:猩红热的发病原因是A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这是一种传染病,唾沫和呼吸道是传播途径。症状和川崎氏症有些相像,也有高烧、红疹、皮肤脱屑、扁桃腺红肿等症状,对宝宝心脏和肾脏有害,所以宝宝出现这些症状后要立即到医院,避免传染给其他的婴儿。
川崎氏症
舌头异常症状:宝宝舌头上有像草莓表面那样凸起的红色小点点,并伴有口唇潮红、皲裂。
解析:川崎氏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宝宝会出现高烧、嘴唇出血、眼睛发红、身上出现红疹、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宝宝得鹅口疮需要去医院吗
如果宝宝鹅口疮比较轻微,不影响进食,生活如常,可在去除引起鹅口疮的一些可能因素(如清洗玩具、奶瓶)后在家观察 2、3 天。如果鹅口疮有增多趋势,或者宝宝哭闹、不适、影响进食,建议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给予药物治疗。
宝宝长了口疮有什么后果吗
1宝宝长了鹅口疮也没什么后果,就是会影响宝宝进食而已,但如果宝宝进食不正常的话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所以如果发现宝宝嘴巴里长了鹅口腔的话家长朋友们还是要积极带宝宝去进行治疗。
2基本上鹅口疮的治疗方法很简单,就是清洗口腔,保证口腔的干净,然后就将药涂抹在口腔长鹅口疮的位置,或者是内服一些药物,基本上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治疗二三天后就可以愈合的。
3因为鹅口疮引起的原因很多,比如卫生不好、消化能力差、体质弱、抗生素过多、腹泻等等,所以当发现宝宝长了鹅口疮,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是否有这些现象,然后进行改善。
注意事项:
另外要注意孩子的口腔卫生,在喂奶后给孩子适当的喝一点清水,这样可以将奶垢冲入胃里,另外给孩子用的奶瓶、奶嘴、碗筷每天都要进行消毒处理,这样可以避免感染上细菌引起鹅口疮。
宝宝出现鹅口疮,该怎么办
1. 在产道中,宝宝很容易感染鹅口疮,在宝宝出生后,由于某种激素的原因而发生感染。
2. 如果生产宝宝的过程中,妈妈使用了抗生素,那么宝宝感染鹅口疮的几率也会增大很多。
3. 宝宝消化不良、体质虚弱、慢性腹泻,都会很容易引起酵母菌的增生,从而诱发宝宝鹅口疮。
4. 宝宝常用的奶瓶、奶嘴,如果没有及时清洗、消毒也会有霉菌,这样很容易引起宝宝发生鹅口疮。
如何判断宝宝的是否是鹅口疮:
鹅口疮是很容易发现得,不需要经过医生专门的诊断,新妈妈也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宝宝是否为鹅口疮。
如果妈妈发现宝宝的口腔内侧有白色的小斑点,有时候斑点也会在宝宝的舌头上发现。 妈妈这时候可以用一根干净的手指或者棉签,轻轻地尝试将这些白色斑点弄掉。 如果很容易就把它们清理干净了,那们这些就是奶水的残留物, 假如这些白斑很难弄干净,并且宝宝的嘴伴有出血症状,那就有很大可能是鹅口疮病菌了。
另外如果长出鹅口疮后,宝宝可能会伴有轻微的发热、烦躁不安、哭闹、不爱吃奶的表现,这时妈妈应多留意。
妈妈在哺乳时,应多留意宝宝的嘴,如果在宝宝的嘴里发现了白斑,那就停下来仔细看看,如果还能看到白斑,那么宝宝很可能就是感染了鹅口疮。 那么妈妈必须立刻把这些斑点弄掉,虽然这些白色的小斑点不痛不痒,但是也不能让它们继续在宝宝的口中生长。
鹅口疮的鉴别诊断
婴儿鹅口疮诊断标准:
真菌感染引起的鹅口疮原因比较单纯,不需要进行其他方面的检查,如果宝宝的鹅口疮反复发作,取少量白色黏膜化验,找到白色念珠菌菌丝及孢子,是实验室诊断依据。通过检验能够确定酵母菌的类型,以便医生能更准确给宝宝用药。
婴儿鹅口疮并发病症:
鹅口疮会导致疼痛。长了鹅口疮,宝宝的口腔会有疼痛的感觉,宝宝会因此而拒绝吃奶,造成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
如果鹅口疮扩散到口腔的后部,有可能殃及食道。食道是食物由口腔输送到胃里的管道。食管一旦受到感染,宝宝吞咽东西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因为怕疼,连水都拒绝喝,这样宝宝就有可能出现脱水。
如果不及时治疗,酵母菌还可能波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当然,弥漫性酵母菌感染是十分罕见的。如果真遇到这种情况,需要采用更有效的抗真菌治疗。
怎样防治鹅口疮
鹅口疮,又称雪口病,任何年龄都可发,但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它是一种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炎症。白色念珠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正常人的口腔、皮肤、阴道中都可以分离出本菌。新生儿出生2天,即可在口腔中发现本菌,是由于通过产道时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受染。念珠菌也常寄生于水果、奶制品等食品上,可因接触这些食品而受染。由于孩子入口的东西不干净:乳具消毒不彻底、乳母的乳头不干净、照顾孩子的人手不干净造成孩子所用物品污染,对于缺乏抵抗力的新生儿或小婴儿都容易引起鹅口疮的产生。鹅口疮还常见于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菌素,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引起鹅口疮。
新生儿鹅口疮多在出生后2~8天内发生,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唇。鹅口疮初起时白雪样、针尖大小的柔软小斑点,不久即可相互融合为白色斑片,像奶凝块一样,可铺满整个口腔粘膜。感染轻微时,宝宝没有明显痛感,不影响喂奶等进食。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轻度发热,全身反应一般较轻;但少数病例,可能蔓延到食管和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
那我们发现宝宝口内白色斑块,怎么样辨别宝宝是得了鹅口疮还是奶凝块?可以用棉签轻轻擦拭。如为奶凝块则很容易擦掉,而且擦掉后宝宝粘膜为正常粉红色。如擦不掉则为鹅口疮了。如强行擦掉,暴露红的粘膜糜烂面并渗血。而且不久后白膜迅速又复生。
怎么样预防宝宝得鹅口疮?首先,婴幼儿进食的餐具清洗干净后再煮沸消毒10~15分钟。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而且应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时要先洗手。其次,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长的分开,并定期消毒。第三,不要滥用抗生素,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此外,幼儿应经常性地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鹅口疮反复怎么办
鹅口疮是一种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炎症,多发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白色念珠菌可以在健康人的皮肤、肠道、阴道寄生。由于孩子入口的东西不干净:乳具消毒不彻底、乳母的乳头不干净、照顾孩子的人手不干净造成孩子所用物品污染,对于缺乏抵抗力的新生儿或小婴儿都容易引起鹅口疮的产生。尤其是孩子已经会吃手、吃身边的一些物品,很容易使得鹅口疮反复感染发作。鹅口疮也见于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的孩子,也有的新生儿是经过产道分娩感染的。
患上鹅口疮的宝宝,口腔黏膜上会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还有颊黏膜、上下唇内侧、舌、牙龈、上腭等处,有时可蔓延至咽部。这种白膜不容易拭去,剥落后局部黏膜会潮红。一般都没有疼痛感,宝宝也不流口水,吃奶不受影响,但是病变严重则可引起呛奶、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因此,预防、治疗应遵照以下原则:
1、所用一切物品必须严格消毒,护理者要注意个人卫生,操作要干净。哺乳者每次喂奶前,一定要用清水清洗奶头,天天要换洗内衣。孩子必须勤洗手,杜绝可以引起反复感染的环节。
2、注意孩子的营养,对于长期腹泻,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的孩子做好预防工作。在疾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避免体内菌群失调,造成真菌滋生。
3、一旦患病,可以用制霉菌素溶液(10万~20万单位/毫升),涂口腔,每天3~4次,或遵照医嘱口服制霉菌素。可同时服用维生素B2及维生素C。鹅口疮消失后继续口服药物2~3天,防止复发。
而如果宝宝还是反复生鹅口疮,排除了以上所列卫生情况等外因后,就要考虑宝宝是否为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的宝宝非常容易被病菌感染,反复生病,建议这位家长在做好了婴儿常用品的消毒工作之外,尽快带宝宝到医院做一个相关检查,查出病因,对症治疗。
鹅口疮民间小偏方
很多喝奶的小宝宝都会长鹅口疮,长了这东东不仅会影响到食欲,让宝宝寝食难安,还会导致宝宝哭闹不止。妈咪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其实,婴儿鹅口疮是一种很常见的口腔炎症,有很多治疗的小偏方,妈妈们不妨一起来看看吧!
1.怎样识别婴儿鹅口疮
宝宝患上了鹅口疮其实妈咪们很快就能发现,宝宝不喜欢喝奶,并且喝奶时有不情愿的表情或是喝得很慢,这些小迹象妈咪们都要引起注意。不妨检查一下孩子的口腔,看看是否患上了鹅口疮。
鹅口疮是一种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炎症,感染的原因有多种,有可能是因妈咪乳头上附着有细菌,或是孩子手上的细菌感染,也可能是新生儿产道感染。不管是哪一种感染,症状都一样,发生在口腔内部,可以是口腔内任何地方,较重时口腔布满白屑,较重时出现白色斑膜。
2.鹅口疮治疗方法
治疗鹅口疮的民间偏方较多,但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注意口腔卫生,也就是平时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把手放到嘴里吃,不留指甲等。孩子出现了鹅口疮父母不要用指甲去刮或是清洗等。有些妈咪强行用手指甲或是什么东西去刮,结果导致口腔粘膜受损引起感染,孩子痛苦不堪。孩子如果确诊为鹅口疮,父母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之下用棉棒沾苏打水每天帮孩子清洁一两次,慢慢就会自愈。
3.民间治鹅口疮偏方
有很多有经验的老人都有治疗鹅口疮的小偏方,据说效果也很好。比如外涂红糖、洒黄连末在肚脐眼上、皮硝涂肚脐眼、莴笋叶煎汁给孩子当水喝、生姜蜜汁涂患处、才茄子根加冰糖煮水喝、西红柿叶熬水。这些民间的小偏方由数代人,或是数十代人口口相传而得以流传到今天,有一定的功效,婴儿患上鹅口疮,家里有老人会弄这些也可以试一试效果。
4.中医药膳疗法
在中医学上,医生认为婴儿鹅口疮是因为孩子脾胃积热,有心火、虚火而导致发炎,通过中药调理就能治愈。中医常用清热解毒,通便泻火的药膳来进行婴儿鹅口疮的治疗。例如番茄汁,番茄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且有清热下火生止咳生津等多种功效,将番茄去汁,滴入宝宝口中,每天数次,效果明显。此外,糖渍西瓜肉治疗法、薄荷叶疗法、荷叶冬瓜汤、冰糖银耳羹等都是很不错的疗法。爸爸妈妈有时间,有心不妨一试,效果很好。当然,过于年幼的宝宝,建议采取家庭疗法前咨询下医生。
鹅口疮 氟康
鹅口疮是一种真菌性的疾病,如果给宝宝较长时间的用抗生素,或产时母亲有真菌性阴道炎,家里人有脚气等,都会导致宝宝得鹅口疮。
建议磨碎了用棉签给宝宝涂抹口腔,另外做好生活护理,宝宝用品和产妇用品清洗后暴晒,产妇积极治疗真菌感染,家里人积极治疗脚气,不随意运用抗生素。
宝宝的情况可以使用氟康唑研面涂擦口腔,建议同时使用碳酸氢钠注射液擦洗
以上是对“三个月的小孩得了鹅口疮,医生开了氟康唑片”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婴儿长鹅口疮应该怎么护理
什么情况下需要带宝宝看医生?
如果家长发现宝宝有鹅口疮,应及时的带宝宝看医生,以尽早开始治疗。
医生会做那些检查?
医生根据宝宝的口腔表现即可确诊,一般不需要做相关检查,如果宝宝鹅口疮反复发作,医生会从宝宝口腔白斑处刮一小片下来,然后送实验室检查下真菌感染的种类,并确定下用那种药物治疗更敏感。
鹅口疮应该怎样治疗?
一般不需要口服抗真菌药,可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于哺乳前后清洁宝宝口腔,局部涂抹制霉菌素甘油,1日涂抹2-3次,连续用至少1周。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在妈妈的乳头上涂抹些药物,以避免真菌在母亲和宝宝之间反复传播。
也可给宝宝口服一些益生菌,以纠正肠道菌群紊乱,抑制真菌生长。
鹅口疮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鹅口疮多不严重,局部治疗及注意护理即可,但也会出现严重的感染,如全部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甚至延伸至食管,气管,宝宝可能出现胃口差及吞咽困难,但全身的念珠菌感染时比较罕见的。如果出现,可能需要抗真菌治疗。
鹅口疮怎么治疗
1、鹅口疮怎么治疗
局部使用制霉菌素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用制霉菌素加鱼肝油涂擦婴幼儿口腔,或制霉菌素药片,每片用10毫升温开水化开,切忌用凉水或开水。用药期间至少7天,或白色斑块消失后,还应坚持再用药1周~2周,以防复发。
可使用2%~4%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在哺乳前后洗涤患儿的口腔,使口腔成为碱性环境,阻止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一般情况下,连续使用2~3天病变即可消失,但仍需继续用药数日,以防复发。同时母亲也应用小苏打液清洗乳头,以免重复感染。停用抗生素如果病儿有长期服用抗生素的历史,应尽快停用抗生素,这样可以扶植正常的口腔菌群,以抑制霉菌生长。
除此之外,新妈妈们也可以采用消毒药棉蘸2%的小苏打水擦洗口腔,再用1%龙胆紫涂在患处,每天1--2次。
通常用药几天以后病症就会消失,但是鹅口疮特别容易反复发作,所以家长应该在病症消失以后继续用药几天,以巩固疗效,避免复发,尽量一次治愈。应该在孩子进食以后过一段时间再给孩子用药,以免引起孩子呕吐。
2、什么是鹅口疮
鹅口疮是一种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炎症,多发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白色念珠菌可以在健康人的皮肤、肠道、阴道寄生。由于孩子入口的东西不干净:乳具消毒不彻底、乳母的乳头不干净、照顾孩子的人手不干净造成孩子所用物品污染,对于缺乏抵抗力的新生儿或小婴儿都容易引起鹅口疮的产生。尤其是孩子已经会吃手、吃身边的一些物品,很容易使得鹅口疮反复感染发作。鹅口疮也见于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菌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孩子,也有的新生儿是经过产道分娩感染的。
3、鹅口疮的食疗方法
3.1、木耳鸡蛋汤
白木耳15克,黑木耳10克,山楂10克,鸡蛋1枚。
将木耳、山楂水煎,熟时将鸡蛋打开放进汤里调匀,再煮片刻即可服用。每日1-2次。
3.2、当归黑豆鸡蛋汤
当归头15克,黑豆50克,鸡蛋1枚。先煮当归、黑豆1小时,然后将鸡蛋打开,调匀,和当归、黑豆一起煎煮至豆烂,便可服食。
3.3、绿豆鸡蛋饮
鸡蛋1枚,绿豆30克。将鸡蛋打人碗中调成糊状;绿豆用冷水浸泡10-20分钟,煮沸约5分钟,取绿豆汤冲入鸡蛋糊内,成蛋花状服之,每日早晚各1次。
3.4、藕节冬瓜豆腐汤
鲜藕节50克,冬瓜100克,豆腐100克,共煎汤服,每日2次。
3.5、银花绿豆汤
金银花20克,绿豆60克,红糖30克。先将金银花煎水,去渣,入绿豆煮至熟烂,再加入红糖,饮汤食豆。
鹅口疮怎么护理
1、注意病儿口腔的清洁
喂乳前后用温水将乳头冲洗干净,喂乳后再给婴儿喂服少量温开水。用不1∶3银花甘草液等擦洗口腔,每日3次-4次,局部溃破可外涂适量冰硼散或1%龙胆紫。
2、观察病儿口腔粘膜及舌面白屑的增减及吮乳情况
若见病儿烦躁、口臭、流涎、便秘,吮浮时啼哭,吞咽、呼吸困难时,应及时送往医院处理。发热者,定时测量体温,给予物理降温,喂服淡盐水或温开水。口臭便秘者,在医生指导下用大黄粉1克,开水泡后喂服。中药汤剂宜采用少量多次温服。疮面用绿袍散化水以棉签液擦口,再用冰硼散加麻油调敷涂口腔患处,每日3次-5次。
3、乳母饮食清淡
忌辛辣、酒类刺激性食品。一次喂乳不宜过饱,便秘者可喂服青菜汤。小儿奶瓶、奶头、餐具应经常清洁消毒。
鹅口疮要注意什么
患有鹅口疮的孩子是一定要忌口,如果孩子正在哺乳期,那么哺乳妈妈也是要忌口的。辛辣、上火、发物、海鲜类易过敏的食物都是必须要严忌的。
应帮孩子选择清淡且容易消化吸收、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并适当增加维生素B和C的供给,如动物肝脏、瘦肉、鱼类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小孩子用药是要非常谨慎的,有的家长为消除感染,常自作主张给孩子服抗生素类药物。其实若是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那些可以产生抗白色念珠菌物质的微生物数量因使用抗生素而减少时,白色念珠菌就迅速繁殖,从而使病情加重。
许多家长发现给孩子抹了药后病情好转,甚至有痊愈的迹象,就心急的停了药。因为涂抹的药水会让孩子不易接受,所以心疼孩子的父母就立即停药了,但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
因为鹅口疮很容易反复发作,如果不等痊愈就停了治疗,如果再次感染反倒会越来越严重,家长千万不可大意,最好还是等孩子完全好了,再停不迟。
鹅口疮能自愈吗
鹅口疮一般是因为菌群失调导致一个真菌的感染,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一个白色斑膜,它主要常见于些抵抗力比较低下,像长期营养不良, 反复使用抗生素,腹泻,或者是一些特殊的药物像类固醇激素会出现有鹅口疮,另外像妈妈喂母乳时没有注意卫生,她的乳头有真菌的污染或者一些奶具有真菌的感染,也会得鹅口疮,一般的鹅口疮是不需要特殊的抗菌药物的,如果是宝宝抵抗力有好转了,然后他的肠道菌群正常建立,抵抗力正常,他的鹅口疮有一定的自愈性。一般鹅口疮是建议可以口服一点肠道益生菌,然后加强口腔护理,可以用2%的碳酸氢钠在哺乳前后清洁口腔或者是局部涂抹制霉素菌,抑制口腔真菌的情况。
如何预防及治疗小儿鹅口疮
鹅口疮的预防措施
1.卫生注意事项
Q1:宝宝爱吃手,爱乱摸,手上细菌好多呀,听说一旦口腔细菌感染就容易得鹅口疮,请问经常消毒有用吗?
A1:要勤洗手,尽量将宝宝经常接触的物品或地方消毒。婴儿的奶瓶、餐具需每日消毒,婴儿的衣物需定期消毒,洗涤时需与父母的衣服分开
。Q2:我家宝宝一直是母乳喂养,最近口里好像长了鹅口疮,喂奶时会哭闹,请问这和母乳喂养有关吗?母乳喂养时需要注意什么?
A2:和母乳喂养无关,母乳喂养前注意洗手,乳头要擦净。
2.口腔护理需小心
Q:儿子九个月,长了4颗牙,除了勤洗手外,可以给他勤刷牙呢?可以用漱口水吗?
A:漱口对鹅口疮有利,但九个月宝宝估计不会漱口,可能会吞进去。
3.喝汤增强抵抗力
Q:听说让宝宝多喝鲫鱼汤、鸡汤等滋补汤水,能增强抵抗力,这对预防鹅口疮有帮助吗?
A:喝滋补汤水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4.避免被其他宝宝传染Q:朋友的宝宝就得了鹅口疮,我们原计划周末带宝宝一起聚聚,可宝宝们在一起老爱抢玩具、啃玩具,请问孩子们能相互接触吗?会被传染吗?
A:不能让孩子互相接触,啃玩具可造成互相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