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母乳喂养与决肠道菌群异常的办法

母乳喂养与决肠道菌群异常的办法

妈妈在生育之前的二、三十年间,通过正常生活过程使乳头和乳头周围皮肤上和乳管内积存一些人体有益的正常细菌。经过母乳喂养的过程,把人体正常菌群的种子输送给孩子的。给孩子、给人的一生带来的好处不可估量。但是现在很多家长轻易放弃这个自然过程,或者觉得乳头和前端母乳有些脏。

“人体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最初来自母乳喂养,”崔大夫说,“喂奶的过程,不仅对于孩子的先天免疫,对获得性免疫都非常重要。”

崔大夫特别强调:虽然乳汁是一种非常有营养的液体,不需要加温,不需要消毒。但母乳喂养不是无菌的过程,是个有菌的过程的。而这些菌不是任意来的,是妈妈在生育孩子二、三十年前就开始准备了。

崔大夫问大家:“人出生是先吃细菌,还是先吃乳汁(食物)?太多家长恨细菌,恐怕孩子粘上细菌。但不知道,生理母乳喂养喂养过程是妈妈先给孩子喂细菌,再给孩子喂乳汁。”

母乳喂养不仅为孩子提供营养素,还完成孩子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可以调节婴儿的免疫功能,促进肠道的成熟,完善婴儿正常免疫功能。使孩子对食物逐渐产生耐受的状态,对今后能够接受更多、更丰富的食物奠定基础。

“有不少带孩子到和睦家看病的家长告诉我,他们使用奶瓶是充分消毒的,奶头还用镊子夹。这种无菌的喂养过程,造成的结果是,首先孩子肠道菌群就没有建立好,又没能维护好。免疫系统的疾病就会增多。孩子肠道环境的异常,对孩子免疫系统正常功能的启动、维持、发展都起到了延迟、甚至破坏的作用。这样才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免疫系统疾病。”

很多家长都给我打电话,孩子一拉肚子,就觉得家里脏;觉得家里脏,就消毒;一消毒,孩子的肠道就更不好……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不要频繁在无菌的状态下生存,”崔大夫说,“很多过敏性疾病、肥胖都与肠道菌群发育不健康、或者发育异常有直接的关系。有些孩子大量运动后减肥效果并不好,是因为肠道菌群异常;很多得湿疹的孩子抹药就好,不抹就不好,因为这种过敏性疾病不是皮肤病药膏能改变的。”

“如果我说是吃一些益生菌,大家很容易接受,而且这个过程应该是非常安全、有效、持久稳定。而对益生菌制剂的描述,完全是对母乳喂养过程的总结和描述,是母乳喂养优点的拷贝。”

很多妈妈自认为是母乳喂养,但听不得孩子哭,只要孩子哭就喂配方奶。结果吃的第一口奶是配方奶,导致孩子成长发育出现很多隐患,甚至出现免疫系统疾病。

“如果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免疫系统方面的问题,治疗的中心原则是什么?是给孩子益生菌。清除有害的细菌,促进人体免疫系统的成熟。因此根本要从肠道健康来解决。”

崔大夫说,解决肠道异常的办法不是来自人为的实验室的研究,是来自对母乳喂养的研究。我们的新观念不是“新、奇、特”的治疗方法,公众医疗教育中应首先关注最常见、最普遍的问题。

崔大夫强调,解决肠道菌群失调的最好办法是:大力推广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追求的金标准。而合理使用益生菌,也是对母乳喂养这个自然过程的模仿。

怎样预防小孩肠道功能紊乱

1、首先要加强食品卫生与水源管理。

2、第二要提倡母乳喂养,尽量避免夏季断奶。

3、第三要合理喂养,添加辅食应逐步进行。

4、第四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食前便后洗手,做好食品、食具消毒。

5、第五应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广谱抗生素的长期应用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使腹泻加重或迁延不愈。

母乳性黄疸妈妈怎么调理

早发性母乳性黄疸是因为母乳量不足引起的,所以这时候妈妈要加强营养,保持母乳分泌的通畅,然后保证母乳的量,宝宝要保证足量的喂养,如果喂养量实在是不够,可以适当地补充配方奶的喂养,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目前病因是不明确的,可能跟母乳的成分、宝宝的肠道菌群,还有遗传因素是有关的,这时候妈妈就是要注意监测黄疸的情况,不要太有心理负担,如果黄疸是小于十五毫克每分升的时候,是不需要停母乳的,大于十五毫克每分升的时候,可以暂停母乳三天改人工喂养,一般黄疸可以下降50%左右,如果是黄疸大于二十毫克每分升,则需要加用光疗,黄疸下降以后也是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妈妈要保持母乳喂养的坚定信心,不能够因为黄疸而放弃母乳的喂养。

母乳性黄疸是什么造成的

母乳性黄疸又分为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和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早发性母乳性黄疸是单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最初三到五天,是由于摄入母乳量不足,胎粪排出延迟,使得肠肝循环增加,导致胆红素水平高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甚至达到需要干预的标准,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常有生理性体重下降大于12%,这个是主要由于母乳喂养不够,导致摄入量不足,导致的黄疸升高。

还有一种晚发性母乳性黄疸,考虑跟母乳成分有关系,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是因为母乳中含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明显的升高,使得肠道内通过水解结合胆红素成为未结合胆红素,使回收增加,导致黄疸升高。另外婴儿正常肠道内的菌群,可以转化结合胆红素成粪胆原随着粪便排出,然后人工喂养与母乳喂养的黄疸,他的肠道菌群有差异,母乳喂养是缺乏转化结合胆红素的菌群,使得肠肝循环的负担增加,导致黄疸加重。

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母乳性黄疸跟遗传因素有关,这个遗传因素可能是跟基因的突变是有关系的,遗传因素可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宝宝,使母乳性黄疸加重或迁延时间延长。一般目前母乳喂养的黄疸,它的机制尚不明确,没有明确的病因,如果是母乳性黄疸,一般宝宝是情况良好的,并可以排除其他引起黄疸升高的一些病理因素,如果是黄疸持续升高,可以暂停母乳,一般暂停母乳两到三天可以看到明显效果,如果是黄疸程度很重,特别是早期的新生儿,如果是大于二十毫克每分升的时候,要注意干预治疗,避免可能会引起脑损伤。

母乳喂养可预防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AS)是一种影响年轻患者的脊柱和骨盆的慢性炎性疾病。在HLA-B27的遗传背景下,AS的发生与肠道微生物群有相关性。而我们研究的目标是试验母乳喂养影响肠道菌群,以此可以阻止AS的发展。

第一,在风湿免疫科招募203例符合修改后的纽约标准、HLA-B27阳性的患者。在这些AS患者的家族中招募了总共293例健康兄妹作为对照组。第二,280例健康对照组,和招募100例风湿关节炎患者和他们的兄妹。收集的数据是年龄、性别、兄弟姐妹的数量、疾病的发病年龄、疾病类型和喂养时间(母乳或奶粉)。

结果显示,强直性脊柱炎(AS)的母乳喂养较正常对照组少。在母乳喂养的家庭中,AS患者的母乳喂养较其健康兄弟姐妹的少(57%vs72%),AS发生的OR为0.53 (95% CI (0.36-0.77), P =0.0009)。母乳喂养减少AS的家庭发生率。母乳喂养的频率在AS兄弟姐妹中与在280例无血缘关系的正常对照组中是相似的。然而,AS患者的母乳喂养频率较280例无血缘关系的正常对照组相比是少的(OR 0.6, 95% CI (0.42 - 0.89), P<0.01).。

宝宝肠道健康要怎么办

1、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的宝宝体内肠道菌群有何不同?

通常情况下 ,母乳喂养宝宝体内的肠道菌群构成相对简单,主要是以双歧杆菌为优势菌,占99%,其他常见菌链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乳酸杆菌、肠杆菌等占0.11% ~1 %;配方奶粉喂养宝宝则形成更为多样化的肠道菌群,主要是脆弱拟杆菌属、肠杆菌、肠球菌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等。

配方奶喂养宝宝其肠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明显低于母乳喂养婴宝宝,这是因为母乳中的寡聚糖类能有效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由于双歧杆菌可抑制大肠杆菌和潜在致病菌的生长,再加上母乳里特有的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等活性物质,使得母乳喂养宝宝肠道抵抗病菌的能力更加强大。

2、食物过敏的宝宝肠道菌群有什么样特点?

食物过敏在婴儿期主要表现为湿疹、肠绞痛、胃食管返流、腹泻或便秘等。有研究指出,与健康婴儿相比,食物过敏婴儿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定植较少,而肠杆菌、

奥里斯葡萄球菌定植较多;需氧菌比例较高,厌氧菌比例较低;肠杆菌比例较高,拟杆菌比例较低。这说明婴儿肠道菌群的改变与食物过敏的发生机制可能有关。

所以在食物过敏期间,除了回避食物过敏原外,还可通过服用有益细菌制剂,比如双歧杆菌BB-12和鼠李糖杆菌LGG等,改善肠道微环境,缓解食物过敏症状。

母乳喂养应遵循的原则

新生儿夜间吃奶是身体生长的需要,尤其前4个月,是宝宝生长的飞跃期,每隔两三个小时可能就要吃一次。为了减轻疲惫,新妈妈最好跟宝宝作息同步,即“宝宝睡你就睡,宝宝吃你就醒”。晚上可以采用躺喂的姿势帮助减轻疲劳。

最后,小编再对于各位妈妈进行一定的提醒,妈妈应该要在饮食上注意好饮食的多样化,一般建议多吃一些新鲜的饮食,并且吃蛋白质比较丰富的食物,尤其是海鲜类,建议少吃,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一定的过敏反应。

母乳性黄疸的肝功能表现 母乳性黄疸反弹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现黄疸,足月儿多见,黄疸出现在生理性黄疸发生的时间范围内,峰值高于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可晚于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良好,吃奶好,粪便色黄,尿色不黄,不影响生长发育,肝脏不大,肝功能正常,无肝病及溶血的表现。母乳性黄疸主要是由于纯母乳喂养,或者是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母乳成分中含有的一个酶的活性偏高,导致胆红素的重吸收升高,另外有可能跟母乳喂养的肠道菌群是有关系,还有跟遗传因素有关系,如果是母乳性黄疸,一般情况良好,停母乳两到三天,黄疸下降是比较明显的,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能会有反跳,一般反跳的程度不会比前面更高,随后慢慢地消退,母乳性黄疸如果黄疸反弹不是很明显,是不需要特殊干预,继续监测黄疸情况,如果是黄疸大于十五毫克每分升,建议继续暂停母乳三天左右,黄疸可以下降50%左右,如果是黄疸上升大于二十毫克每分升,则建议光疗退黄。

哪些原因会导致小儿腹泻出现呢

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偏低,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婴幼儿水代谢旺盛,一岁以内每日摄人及排出的水分占体内总液量的1/2,对缺水的耐受力差,一旦失水容易发生体液紊乱。

2.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且婴儿食物以液体为主,进入量较多,胃肠道负担重。

3.机体防御功能差 ①婴儿胃酸偏低,胃排空较快,对进入胃内的细菌杀灭能力较弱; ②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分泌型均较低。

4.肠道菌群失调 正常肠道菌群对入侵的致病微生物有拮抗作用,新生儿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时、改变饮食使肠道内环境改变时、或滥用广谱抗生素时,均可使肠道正常菌群的平衡失调,而患肠道感染。

5.人工喂养 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溶菌酶、溶酶体,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家畜乳中虽有某些上述成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而且人工喂养的食物和食具极易受污染,故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母乳喂养可防强直性脊柱炎

直性脊柱炎患者(AS)是一种影响年轻患者的脊柱和骨盆的慢性炎性疾病。在HLA-B27的遗传背景下,AS的发生与肠道微生物群有相关性。而我们研究的目标是试验母乳喂养影响肠道菌群,以此可以阻止AS的发展。

第一,在风湿免疫科招募203例符合修改后的纽约标准、HLA-B27阳性的患者。在这些AS患者的家族中招募了总共293例健康兄妹作为对照组。第二,280例健康对照组,和招募100例风湿关节炎患者和他们的兄妹。收集的数据是年龄、性别、兄弟姐妹的数量、疾病的发病年龄、疾病类型和喂养时间(母乳或奶粉)。

结果显示,强直性脊柱炎(AS)的母乳喂养较正常对照组少。在母乳喂养的家庭中,AS患者的母乳喂养较其健康兄弟姐妹的少(57%vs72%),AS发生的OR为0.53 (95% CI (0.36-0.77), P =0.0009)。母乳喂养减少AS的家庭发生率。母乳喂养的频率在AS兄弟姐妹中与在280例无血缘关系的正常对照组中是相似的。然而,AS患者的母乳喂养频率较280例无血缘关系的正常对照组相比是少的(OR 0.6, 95% CI (0.42 - 0.89), P<0.01).。

什么原因引起母乳性黄疸

经过多年来对母乳性黄疸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然而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通过不同的学说,经历了从建立到推翻的过程,至今尚无突破性的进展,目前对母乳喂养正常新生儿的黄疸问题尚未完全明确,母乳喂养性黄疸也分为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和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早发性母乳性黄疸一般是在生后一周以内的纯母乳喂养的正常新生儿出现黄疸,血中胆红素超过传统的生理性黄疸的标准,其发病原因可能是与能量摄入不足,喂养频率及哺乳量少有关,它的发病机制与肠蠕动减少,肠肝循环增加有关,增加哺乳的频率可以减轻或减少黄疸的发生。另外如果喂养不够可以适当地增加配方奶的喂养。

一周以后的纯母乳喂养的正常新生儿出现黄疸,胆红素升高,称为晚发性母乳性黄疸,其发病机制推测为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含量高,在肠道内通过水解结合胆红素成为未结合胆红素,使回吸收增加导致黄疸,另外他的母乳喂养跟新生儿肠道内的菌群也是有关系的,人工喂养与母乳喂养的肠道菌群有显著的差异,母乳喂养的宝宝缺乏转化结合胆红素的菌群,使得肠肝循环的负担增加,导致的黄疸加重,也有临床资料调查显示,母乳喂养的黄疸跟遗传是有一定的关联的。

宝宝吃益生菌多久要停 怎么让宝宝自己产生益生菌

母乳喂养是一个有菌喂养的过程,因为乳房的乳管中含有正常的益生菌群,通过母乳喂养可以将正常菌群传给孩子,让孩子尽早建立肠道的正常菌群。

对于不能母乳喂养的婴儿,最好选择富含低聚糖的配方奶粉,低聚糖又称益生元,可以起到调整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的作用,例如低聚果糖可以起到增殖双歧杆菌的作用。

给宝宝添加辅食后,要食品多样化,注意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的摄入,如含麸子比较多的麦粉、粗粮、薯类、豆类、蔬菜和菜苗、水果、魔芋、海藻等植物性食品,这些食品富含可溶性的膳食纤维,有助于肠道益生菌的繁殖和发展、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滥用抗生素的结果就会杀死了益生菌、破坏了肠道菌群平衡,而且滥用抗生素会增强细菌耐药性,因此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是:

①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

②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

③能用一种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

④没有明确病原菌可以使用广谱的,一旦明确病原菌就要选用敏感的窄谱抗生素;

⑤轻度和中度感染不建议联合用药。

剖腹产儿童更易发生变态反应

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生孩子选择剖腹产。但多项研究表明,相比顺产生下的孩子,剖腹产明显影响后代的机体健康。近日,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典和苏格兰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儿童更容易经常发生机体变态反应,这或许是因为这些儿童肠道中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较低而导致的。

机体变态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同一种抗原物质时所发生的一种异常反应,也叫超敏反应。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全身性的,如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等;有局部性的,如发生在呼吸道的支气管哮喘、喉头水肿、过敏性鼻炎;发生在皮肤的荨麻疹、湿疹;发生在消化道的呕吐、腹痛、腹泻等。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对年龄段从0-2岁的24名儿童的肠道菌群的发育进行研究,其中9名儿童通过剖腹产出生,而其它15名顺产出生;研究者使用DNA测序及计算机分析方法,对这些儿童肠道中存在的多样性细菌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发现,那些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儿童在其出生两年的时间里,其肠道中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较低,尤其是拟杆菌类细菌比较低,而且这些儿童发生变态反应的风险较高。

研究者表示,有时候进行剖腹产手术非常有必要,但是这明显会影响到出生后代的机体健康。肠道细菌菌群或许被认为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在成年人的大肠和小肠中的细菌数量至少是机体其它部位的十倍以上。肠道菌群对人体的健康程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肠道菌群与健康的关系

说到肠道菌群,我们很容易将它与消化、营养作用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肠道菌群不只在消化过程中发挥作用,它和我们的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首先,肠道菌群能通过自身屏蔽和影响机体免疫系统,阻止病原菌入侵人体。肠道菌群附着在肠道内壁表面的粘膜层之上,构成了一层由细菌构成的屏障,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同时阻止致病菌透过这层屏障进入人体。同时,肠道菌群可以使免疫系统处于一种适度的活跃状态,以此对入侵体内的病原菌保持有效的免疫作用。而肠道菌群的失调,则可造成免疫系统的过度活跃,从而产生自体免疫疾病。

其次,肠道菌群对肠道自身具有调节和营养作用。肠道菌群的存在,尤其是其产生的短链脂肪酸的营养作用,可以使得肠道上皮细胞的生长更为活跃。相比于无菌肠道,具有正常肠道菌群的肠粘膜绒毛下侧会产生更多的可分泌粘液和酶的组织 ——隐窝,同时肠粘膜细胞更替更为迅速。此外,肠道菌群还可调控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分化。这意味着,具有正常的肠道菌群可以使得肠粘膜更快的修复其破损。

再次,肠道菌群和人体的代谢疾病具有重要关系。肠道菌群失衡可能是造成肥胖、糖尿病等多种多种代谢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造成代谢异常的主要原因,是失衡的肠道菌群产生的脂多糖等内毒素进入人体,被免疫细胞识别后产生多种炎症因子,使得机体进入低度炎症状态,从而产生代谢异常。此外,低度炎症还能促使机体对胰岛素相应程度下降,造成胰岛素抵抗,进而发展为糖尿病。

最后,肠道菌群与健康还有其他更多元的关系。比如,肠道菌群产生的类胡萝卜素类物质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和中风的风险。正常肠道菌群可通过对淋巴细胞的影响,调节机体对过敏原的反应,从而影响过敏疾病的产生。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证据显示,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甚至可以影响机体的行为模式。

从以上各方面可以看出,肠道菌群的功能更像是一个影响到机体各个方面的“器官”,这个器官的正常与否,对人体的健康程度有着重要影响,而我们对它的了解只是刚刚起步而已。

为什么剖腹产儿童肠道菌群“有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营养中心张红波等专家做了分娩方式对母乳喂养婴儿肠道菌群和粪便性状的影响研究(临床儿科杂志 2010年03期),研究结果显示:剖腹产出生的婴儿组肠道乳酸杆菌和长双歧杆菌数量低于自然分娩组。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肠道菌群并非是生来就有的,它们实际上是身体的“外来户”。在母体子宫内,胎儿所处的是一个几乎无菌的环境,因此新生儿刚出生时肠道内是无菌的。当胎儿出生之后的几天内,细菌通过分娩时阴道物质摄入、哺乳时的口腔摄入以及空气吸入等途径进入新生儿体内,并在肠道内定植,形成新生儿最初的肠道菌群。随着婴儿的成长,肠道菌群的种类结构逐渐趋于稳定,最终形成成熟的肠道菌群。这些微小的生物的群体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定居到人体之内,悄无声息的与主人相随一生。

经研究分析,自然分娩的婴儿最初的肠道菌群主要来源于母亲的产道和外周的细菌,对于剖腹产婴儿而言,没有接触到母体消化道和产道内的微生物,并且暴露于特定的医院无菌环境,因此较自然分娩的婴儿,其肠道菌群建设与发育明显滞后。有研究显示,消化道早期定植的肠道菌群在婴儿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然分娩可促进新生儿免疫系统细胞因子的产生,而剖腹产可以改变或延迟新生儿肠道菌群早期定植并增加特异性疾病的发生率。慕尼黑Ludwigh-Maximilians大学的研究者们也发现,肠道菌群是免疫系统发育成熟的重要因素。

因此,剖腹产不但有可能影响婴儿免疫系统成熟、降低抗病能力,还可能是剖腹产儿童易患感染性疾病或过敏性疾病风险升高的主要原因——即前文所述的更易导致机体变态反应。

目前中国的剖腹产率异常偏高,有数据显示,中国平均剖腹产率达到50%,远超过WHO推荐的15%的上限,这里面原因很多,一方面剖腹产需要住院时间长,手术费用也高,医院可以从中获利;另一方面现在的年轻女性普遍怕疼,想找个方便的方式解脱,还有一些其它的原因,多半是一些陋习,比如有人希望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或者赶在9月1日入学分界线之前把孩子生下来。

剖腹产儿童怎么“补救”?

已经经过剖腹产手术生下的婴儿,怎样“补救”增加其免疫力呢?答案是尽量选择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成长唯一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它含有婴儿成长所需的所有营养和抗体,保证婴儿的正常、健康发育。研究人员通过DNA测序发现,母乳含有超过700种细菌,其中包括益生菌,这些对婴儿肠道益生菌的尽早定植有明显的优势,能尽早建立婴儿肠道正常菌群,调节婴儿的免疫功能,促进肠道的成熟,完善婴儿正常免疫功能,使孩子对食物逐渐产生耐受的状态,对今后能够接受更多、更丰富的食物奠定基础。

完全母乳喂养的婴儿,其肠道菌群中80% ~ 90% 是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而且以双歧杆菌占绝对的优势。而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虽然他们的肠道菌群中同样有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但是比例仅占到40% ~ 50%。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研究人员发现,原来母乳中有一种叫做低聚糖的物质。它是一种溶解性的食物纤维,属于糖类。就是在它的帮助下,双歧杆菌才得以大量繁殖。但是,母乳中的低聚糖很难模拟,因此,母乳的优势也很难模拟。

另外,母乳喂养给婴儿带来的也绝不仅仅是营养方面的好处。当婴儿躺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吸吮着乳汁的时候,小家伙与妈妈之间皮肤的接触、眼神的交流,或者听着妈妈对自己温柔地说着话,这些对于婴儿的心理发育、早期安全感的建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及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都可以对剖腹产的缺陷起到一定弥补作用。

相关推荐

母乳性黄疸妈妈吃什么

母乳性黄疸分为两类,一类是早发性母乳性黄疸,第二类是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早发性母乳性黄疸通常见于生后一周以内的早期新生儿,是由于母乳量的喂养不够,导致胎便排出延迟,使得肠肝循环增加,而使胆红素水平高于正常的生理范围,这时候妈妈就是要保证母乳分泌的量足够,建议加强营养,均衡饮食,适当地可以多吃一点高蛋白的食物,帮助泌乳,另外可以适当地增加哺乳的频次,让宝宝的体重增长还可以,大小便排出增多,有助于黄疸减轻。 晚发性母乳性黄疸通常是见于纯母乳喂养的宝宝生后一周以后出现,两周左右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黄疸可持续四到

宝宝春季腹泻的预防方法

腹泻重在预防,坚持母乳喂养。首先应该坚持母乳喂养:婴儿出生至4个月时,最好母乳喂养。母乳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人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母乳喂养期间,妈妈在饮食上切忌辛、辣、油、腻及生冷过量,以免影响到婴儿。 卫生护理很关键。孩子腹泻期间,卫生尤要注意,腹泻孩子用过的便器要彻底消毒。其次,要护理好宝宝的屁股。腹泻的小儿肛门周围皮肤会发红,严重者出现局部破溃、发炎。要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屁股。如果臀部已经发红,清洗后涂一些鞣酸软膏或鱼肝油。

宝宝得了轮状病毒感染多久才能好

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常见的病毒感染,感染后出现以腹泻,排浠水样便为主要症状的消化系统病变。轮状病毒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感染后治疗以防治脱水、防止合并细菌感染为主,改善消化功能。两个多月的婴儿感染后仍以母乳喂养·,可服用金双歧、贝飞达等肠道益生剂以补充肠道正常菌群,可辅助给与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口服。长期腹泻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更需要口服金双歧或贝飞达,并尽可能不要服用奶粉等易产气的食物,人工喂养的婴儿可喂以米汤,呕吐厉害的婴儿适当喂橘汁以补充钾防止低钾,如果大便次数频繁、呕吐频繁、并伴以尿少、精神差、不进

母乳喂养大大提高宝宝免疫力

妈妈在生育之前的二、三十年间,通过正常生活过程使乳头和乳头周围皮肤上和乳管内积存一些人体有益的正常细菌。经过母乳喂养的过程,把人体正常菌群的种子输送给孩子的。给孩子、给人的一生带来的好处不可估量。但是现在很多家长轻易放弃这个自然过程。从事多年儿科医生工作的崔大夫将会告诉你母乳对于增加宝宝免疫力的重要作用。 妈妈通过母乳喂养把肠道正常菌群的种子送给孩子 虽然乳汁是一种非常有营养的液体,不需要加温,不需要消毒。但母乳喂养不是无菌的过程,是个有菌的过程的。而这些菌不是任意来的,是妈妈在生育孩子二、三十年前就开始

宝宝排便困难怎么办

1、平时应给宝宝多饮水。 2、饮食方面,母乳喂养母亲的饮食也要以清淡、消化为主。 3、定时把孩子,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4、给宝宝做腹部顺时针按摩,每天两次,每次5~10分钟,促进肠蠕动。 5、适量运动,可给宝宝做做被动操等来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 6、适当的应用肠道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帮助缓解便秘。 7、适当增加菜汁和果汁的摄入量,同时要注意辅食添加的原则,不要过急过快,防止超过宝宝的消化能力而引发消化功能紊乱出现便秘。

宝宝为什么会消化不良

1.缺乏母乳最容易导致消化不良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成长来源,营养成分均衡,消化吸收好。母乳中的β酪蛋白形成的凝块较小,而牛乳的酪蛋白形成的凝块则比较大,不容易被胃酸消化吸收。此外,母乳中的免疫成分是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天然免疫屏障,它分泌的IgA可有效抵抗病菌、病毒,大大降低宝宝生病几率。 此外,母乳喂养的抱姿也很重要,宝宝的胃比较小还呈水平位,所以应该斜着竖抱让宝宝吃奶,等宝宝吃完奶后应该让让立着,然后拍拍奶嗝,这样就不容易打嗝、吐奶。喂养宝宝要定时,定点,不是一哭就喂奶。 2.奶粉转换不当也会导致宝宝消化

宝宝母乳乳糖不耐受 母乳不耐受可以补充益生菌

宝宝母乳不耐受,母乳妈妈可以多补充益生菌,然后经过母乳喂养的过程,把正常菌群的种子输送给宝宝,帮助宝宝完成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调节免疫功能,促进肠道的成熟,使宝宝对母乳产生耐受的能力。

宝宝排便困难怎么办

宝宝排便困难怎么办? 1、平时应给宝宝多饮水。 2、饮食方面,母乳喂养母亲的饮食也要以清淡、消化为主。 3、定时把孩子,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4、给宝宝做腹部顺时针按摩,每天两次,每次5~10分钟,促进肠蠕动。 5、适量运动,可给宝宝做做被动操等来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 6、适当的应用肠道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帮助缓解便秘。 7、适当增加菜汁和果汁的摄入量,同时要注意辅食添加的原则,不要过急过快,防止超过宝宝的消化能力而引发消化功能紊乱出现便秘。 宝宝出现5种异常大便为正常 1、墨绿色胎便 胎便属于正常新

母乳喂养的9大好处

一、母乳是为自家宝宝量身定做的食物! 母乳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可以精确的满足宝宝的生长需要。无论何时,母乳都能为自家宝宝生长发育提供最均衡的营养。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母乳的成分也会一天天改变,这是任何配方奶粉都不能满足的。举例说明:宝宝若在某个时间内出现缺乏某种矿物质的情况,母乳中会立刻体现出这种矿物质的含量上升,待宝宝体内该矿物质上升回标准后,母乳中的该种矿物质便恢复为之前的状态。母乳真的是一种聪明的食物! 二、母乳喂养可促进宝宝的脑发育和认知发育! 母乳中DHA的含量很高,这对于宝宝脑神经的发育是十分有利

母乳性黄疸跟母乳有关系吗

母乳性黄疸主要是发生于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黄疸现于出生一周后,两周左右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若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持续四到十二周方消退,如果是停母乳喂养,黄疸在四十八到七十二小时明显消退,母乳性黄疸目前它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有研究表明,可能跟激素有关系,另外有可能是跟遗传有关系,遗传家族史,另外有可能是跟妈妈的母乳里面含酶的活性比较高有关系,一般酶的活性高有可能会导致胆红素的重吸收会明显增加,从而导致黄疸升高,另外母乳喂养的宝宝,有可能缺乏转化结合胆红素的菌群,使得宝宝肠道内的菌群失调,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