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按摩穴位有哪些
感冒发烧按摩穴位有哪些
1、大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2、十宣穴
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3、曲池、合谷、外关穴
曲池: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
合谷: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
外关: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
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4、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人们常用的民间疗法之一,对高热也有奇效。可以选用上述穴位进行刮痧,也可以选背部沿督脉和膀胱经、腋窝、肘窝较大面积处,自上而下,先轻后重,刮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痧点即可。
中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搓脊柱
家长每天用掌心搓孩子的脊柱,从下向上5~7次。可振奋阳气。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揉腹
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顺时针揉腹1分钟,逆时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捏脊
孩子俯卧,背部裸露,涂抹适量滑石粉,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同时向上捻动,自尾椎两旁(即脊柱两侧)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穴(脖后突出位)两旁。每天睡前给孩子捏上3~5遍。对调理孩子消化系统,增强抵抗力有好处。但家长一定要认真练习才能达到准确熟练的操作。需要注意如果孩子背部皮肤有疾患就应该禁用。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按压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在两耳角直上与眉心向后的连线的交叉点。家长每天按揉孩子的百会穴20~50次,可振奋阳气、扶正祛邪、清利头目。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推三关
三关位于前臂内则腕横纹到肘横纹处。用食指、中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300次,可调理脾胃。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拿三阳、三阴经
胳膊、腿的外侧为三阳经循行路线,内侧为三阴经循行路线,“拿”是推拿的一种手法,即用手捏。三阳经要从上往下捏,三阴经要从下往上捏,每天各3~5遍。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揉涌泉穴
涌泉穴在脚底的掌心处,每天揉30~50次,可补肾壮骨。
春季怎么防春困 经常按摩穴位
养成按摩穴位的习惯,可以有效的舒经活络,促进血液畅通,增强抵抗春困的能力,可以按摩的穴位有太阳穴,风池穴,足三里,这三个穴位,每日按摩一次,每次3-5分钟。
感冒发烧按什么穴位
一、感冒发烧按什么穴位
1、大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2、肩井穴
该穴在颈部到肩端的中间部位,肌肉较丰富。两手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提拿对侧该穴10次即可。此法可起到疏风及散寒解表的作用,尤其适合风寒感冒引起发烧患者。
3、十宣穴
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4、曲池、合谷、外关穴
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发烧按摩哪个穴位退热呢
一是攒竹,这个穴位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至前发际成一直线,也就是额头的正中线,用两大拇指在额头正中线自下而上交替直线推动。
一是坎宫,坎宫是自眉头起沿眉毛向眉梢的一直线。用两大拇指分别放在两个眉头上,然后沿着眉毛向眉梢分推。
一是太阳穴,发烧感冒的时候,都可以揉这个穴位。
肺经,在无名指上,由指端向手掌方向直线推动,称为泻肺经。
天河水,在孩子前臂内侧正中线,自腕至肘成一条直线,用食指和中指沿着那条线从手腕推向肘,这叫做泻天河水。
以上这5个穴位及其按摩的方法,都是治疗发热的基本手法。因为发热又分风寒和风热,所以除了基本手法外,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再添加其他的穴位按摩。
以上几段文字内容就为我们很好地介绍了发烧按摩哪个穴位,相信只要认真阅读了上述内容的朋友们,心中对这些穴位也已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了解。当然我也想再提醒大家的是,首先我们必须要弄明白导致发烧出现的一些原因,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避免这些原因的出现。
感冒的穴位按摩 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缘的中点处,微笑的时候鼻子与嘴唇的外侧自然形成的浅沟交点处。
手法:用食指的指腹对迎香穴进行按压2分钟左右即可,力度以稍微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能够帮助清热散风,特别是对于感冒引起的鼻塞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发烧按摩穴位
定位:位于内脚踝往上约7指幅宽,在脚后方边缘约大拇指横宽距离的地方,左右各一。
按摩功效:退烧,舒缓宿醉,失眠,头晕,腰部疼痛,恶心呕吐和膝盖疼痛等症。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或指节按压,并以画圆的方式按摩。
定位:位于脚背隆起处,大脚趾与第二趾结合处的连接线上,左右脚各一。
按摩功效:治疗发烧和食欲不振,舒缓坐骨神经痛,腹泻和脚麻。
按摩方式:用手指指腹或指节按压,并以画圆的方式按摩。
定位:人的足底前部凹陷处,用力弯曲脚趾的时候,脚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即为涌泉。
按摩功效:散热生气,有助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烧,身体乏力,口干,鼻塞等症状。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发烧按摩合谷穴助退烧
位置: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五指并拢之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的最高点处。左右手各有一个穴位。
手法:用另外一只手的大拇指指腹用力点按合谷穴即可。
功效: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烧发热、咳嗽哮喘、流鼻涕、鼻塞等不适症状。
发烧按摩大椎穴助退烧
位置:大椎穴位于颈后的正中位置,突起的较大骨头的下缘部位。
手法: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对大椎穴进行用力按压即可。
功效:大椎穴能够帮助防止感冒,特别是对于感冒引起的身体发热或者是高热不退。
发烧按摩涌泉穴助退烧
位置:涌泉穴位于人体的足底,在足底前部凹陷处。用力弯曲脚趾,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
手法:用大拇指指腹对涌泉穴进行点按即可。力度以感到微微的酸胀为宜。
功效:能够帮助散热生气,对感冒引起的身体乏力、鼻塞、口干等症状有缓解效果。
上火感冒按摩穴位
擤鼻涕、打喷嚏……最近你身边感冒的人是不是忽然多了起来?秋天气候变化异常,早中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高发季节。
如果不慎中招,除了吃药我们该怎么缓解呢?《生命时报》特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针灸科医学博士后蒋可教你一招。
秋燥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并与当令之燥气结合所致的外感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鼻咽口唇干燥、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少痰、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
此种感冒治法以祛风解表宣肺为主,按摩风池、列缺、迎香这三个穴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适。
风池穴
风池穴为少阳、阳维之会,阳维主一身之表,因受风邪所致的疾病,皆为本穴主治范畴。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凹陷中,约与耳垂齐平。
操作方法:用力旋转按揉,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日1~2次,每次100下,有祛风解表之功。
列缺穴
列缺为肺经络穴,肺主皮毛,外邪侵袭,首先犯肺。按摩列缺穴可治疗干咳少痰、头痛、恶寒、发热等症,有宣肺止咳平喘、利肺化痰之功。
列缺穴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可两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处即为列缺。
操作方法:一手拇指按于另一手的列缺穴,轻轻摩擦,以发热为度。每日2~3次。
迎香穴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开窍于鼻,迎香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腧穴,位于鼻旁,根据本穴位置及与其他经的关系,有宣利鼻窍之功。可治疗鼻咽干燥、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
本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操作方法:屈拇指,用拇指的指间关节按压穴位,以有酸胀感为宜,鼻酸流泪,效果更佳。每日2~3次。
需要注意的是,若经穴位按摩,症状仍不缓解,且有持续加重的倾向,请及时就诊。
感冒按摩哪些穴位
按摩太阳穴
太阳穴位于眉毛外侧与眼眉外侧之间的正中央。如患者头痛、头晕,可按摩太阳穴30-50次,或从上向下拉耳垂数10下,头昏、头痛症状可减轻。
感冒按摩哪些穴位 感冒按摩什么穴位 什么穴位治疗感冒
按摩迎香穴
位于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的皱纹中,感冒、鼻塞时可按摩迎香穴,可上下按摩直到鼻通为止。
感冒按摩哪些穴位 感冒按摩什么穴位 什么穴位治疗感冒
按摩风池穴
位于颈后两根大筋上端凹陷处,就是风池穴。用手手指来回搓擦风池穴,并用按揉的手法,直到局部发热,浑身轻松为止。
感冒按摩哪些穴位 感冒按摩什么穴位 什么穴位治疗感冒
按摩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凸起的下缘凹陷处,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动100次,可起到预防、治疗感冒的作用。
感冒按摩哪些穴位 感冒按摩什么穴位 什么穴位治疗感冒
按摩足三里穴
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外缘一横指处。用两手的食指、中指同时按摩同侧足三里穴,点,按揉数十次,有疏风,散寒、扶正驱邪的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力,防治感冒。
按摩穴位治疗感冒发烧
1、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2、宣穴
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3、合谷、外关穴
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按摩穴位治疗感冒发烧的方法
感冒发烧是指感冒常常能引起发烧症状,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体虚,抗病能力减弱而引起的。感冒发烧,是常见的生活小病,对于这样的小病,其实我们自己是可以应对的。这里介绍几个常用的退烧穴位,合理使用,往往有奇效。
大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十宣穴:
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曲池、合谷、外关穴:
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刮痧疗法是人们常用的民间疗法之一,对高热也有奇效。可以选用上述穴位进行刮痧,也可以选背部沿督脉和膀胱经、腋窝、肘窝较大面积处,自上而下,先轻后重,刮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痧点即可。
上述方法仅适合于应急,要想彻底退热,关键是针对病因治疗,所以病人应该首先去医院。
感冒发烧按什么穴位
1、大椎穴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督脉与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会点,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在大椎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加拔火罐效果更好。也可以做大椎穴按摩,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约推100-300次。
2、肩井穴
该穴在颈部到肩端的中间部位,肌肉较丰富。两手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提拿对侧该穴10次即可。此法可起到疏风及散寒解表的作用,尤其适合风寒感冒引起发烧患者。
3、十宣穴
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4、曲池、合谷、外关穴
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为曲池。合谷俗称“虎口”,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凹陷中。曲池与合谷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既能疏风解表,又能清泻阳明。外关在腕背横纹中点往上取两横指。外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是解表退热的要穴。用毫针刺这3个穴,能降体温。也可按摩这3个穴,同时配合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向上推向肘部约300次。
5、迎香穴
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此穴主治鼻炎、鼻塞、鼻窦炎、流涕、鼻病、牙痛、感冒等。用拇指指间关节按压此穴,以有酸胀感为宜,每天2-3次,可减少呼吸道疾患的发生。
6、鱼际穴
属手太阴肺经,位于大鱼际赤白肉际处。中医认为,鱼际穴可改善上呼吸道功能及新陈代谢,还可预防感冒,缓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咽炎等。
中医认为,我们每个人每天不定时的去掐鱼际穴,只要每次掐揉的时间为3分钟就够了。
7、内庭穴
位于足背,第二、三足趾根部间,赤白肉际处。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可谓热症、上火的克星。
如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泛酸等不适时,可多按内庭穴,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即可。
按摩六穴位润燥降火 曲池穴可治感冒发热
8、太冲穴
位于足背,第一、二足趾间缝隙的上方凹陷处。
由于其属足厥阴肝经,按摩此穴可缓解肝火旺盛引发的上火症状,如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等。
经常按摩此穴有舒肝理气、通调三焦气机之效。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足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推揉3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