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睡眠呼吸障碍对认知行为功能的影响
儿童睡眠呼吸障碍对认知行为功能的影响
一、SDB与儿童认知行为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注意、警觉、执行功能等神经行为功能以及学习、记忆、语言、理解、判断、逻辑推理等智力、言语功能。与成人 OSAHS 相比,儿童 OSAHS 更易引起认知行为功能障碍。通常认知功能障碍只常见于中一重度成人 OSAHS 患者,然而儿童不同严重程度的 SDB 包括 Ps 都可明显增加认知行为功能障碍的风险。Gozal 和 Pope
调查了 13-14 岁学习成绩低下(班级中排名倒数 25%)和学习成绩优良(班级中排名前 25%)两组青少年,后者在学龄前期 (2-6 岁) 习惯性打鼾 (habitual snoring,HS) 发生率 (13%) 明显高于学习成绩优良组(5%),提示儿童学龄前期打鼾可明显增加学龄期学习成绩低下的危险性。Yuan 等利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Ⅳ)、执行功能汇报表、儿童日常注意力检测以及记忆和学习评估量表等对 21 例 8- 16 岁 OSAHS 患儿进行评估,发现患儿的神经认知损伤是多方面的,在分析处理抽象信息、同时处理多项任务、注意集中、选择重点、视觉信息的回忆和识别等方面均存在缺陷。Kohler 等研究也发现,与无打鼾的健康对照组儿童相比,SDB[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指数 ( obstructive apnea hypopnea index,OAHI)≥1] 儿童智商值平均低 10 分,其注意、执行功能、语言发育和记忆评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Bourke 等选用执行功能行为评估表 (BRIEF) 和儿童行为量表 (CBCL) 比较了健康对照组、PS、轻度 OSAHS 和中一重度 OSAHS 四组儿童的认知行为功能,结果显示,三组不同程度 SDB 患儿的 BRIEF 评分均值、BRIEF 评分异常的患儿百分比、CBCL 评分均值以及 CBCL 评分异常的患儿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 Ps、轻度 OSAHS 和中一重度 OSAHS 三组患儿 BRIEF 和 CBCL 评分异常患儿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不同严重程度包括 Ps 在内的 SDB 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行为功能障碍。研究显示约 30% OSAHS 儿童表现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同时,Brockmann 等研究亦发现 Ps 儿童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发生率分别为 39% 和 33%,明显高于无打鼾儿童(分别为 20% 和 11%),且 Ps 组数学、科学、拼写的成绩明显降低,同样提示即使 Ps 也会明显影响儿童的认知功能。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ADHD) 是由多种生物因素、心理和社会因素所致的一种综合征。临床观察和研究发现,ADHD 儿童打鼾发生率较普通儿童人群高 3 倍,SDB 儿童亦常出现 ADHD 类似表现。此外,同时符合 ADHD 和 SDB 诊断标准的患儿,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 (adenotonsillectomy,AT) 后 ADHD 严重度评分显著下降,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显著改善,提示 SDB 可能是引起或加重儿童 ADHD 的原因之一。因此,对于具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 ADHD 类似症状的儿童必须予以 SDB 筛查,以明确是否存在 SDB。
如上所述,儿童 OSAHS 更易引起认知行为功能受损,不同严重程度的 SDB 患儿,包括既往认为是“良性”不需治疗的 PS 儿童均可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行为功能障碍。因此,必须提高儿科医生对儿童 SDB 及其与认知行为障碍相关性的认识,建议对儿科门诊患儿予以常规的 SDB 相关症状的询问筛查。儿科和睡眠专科医生对于具有 OSAHS 相关症状的儿童应详细询问了解心理行为、认知及学习能力等情况,如全夜多导睡眠图 (polysomnography,PSG) 结果处于临界水平,但患儿认知行为及学习能力明显受损,应考虑予以及时治疗。神经心理专科医生或教育工作者如发现儿童有认知行为和学习方面的问题,应详细了解夜间打鼾、张口呼吸等 OSAHS 相关夜间症状,如怀疑存在 SDB 应建议患儿到睡眠专科就诊以进一步明确或排除 SDB 诊断。
老年人睡眠障碍有哪些表现
1.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
由于多种病因或干扰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常入睡困难和不能维持睡眠;表现为睡眠潜伏期延长,有效睡眠时间缩短,由于白天活动减少或小睡导致夜间睡眠-觉醒周期缩短,早起或猫头鹰式的夜间活动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再者,随增龄或疾病影响,睡眠的昼夜节律障碍愈明显;表现为昼夜颠倒,时间差性睡眠障碍和夜间工作所致的昼夜节律紊乱。
2.睡眠呼吸障碍
多见50岁以上人群中,睡眠后均可能发生呼吸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加重呼吸疾病,夜间吸入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占睡眠疾患的70%,且随增龄而发病率增加,男女发病之比为5∶1~10∶1,SAS又分3型,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指口鼻气流停止,但胸腹式呼吸运动存在),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指口鼻气流停止,同时胸腹式呼吸运动也暂停)和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MSA,指一次呼吸暂停中,先出现CSA,继而出现OSA),气道梗阻型睡眠呼吸暂停(OSA)的特点是鼾声响,呼吸间歇>10s后发生喘息或鼻音,梗阻缓解,OSA反复出现,可使血氧含量显著减少,血压升高,轻者表现为打鼾(习惯性打鼾即使不是呼吸暂停,也可加重心脏病或高血压,是OSA的常见症状),烦躁不安,白天嗜睡,抑郁,头痛,夜尿,阳萎,重者则可出现夜间睡眠心律失常,猝死,卒中,肺动脉高压,抽搐及认知功能下降等,有SAS发生者,其脑血管病发病率升高,尤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机会增多。
3.嗜睡常见
嗜睡是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另一常见现象,其原因有脑部疾病(脑萎缩,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病,脑肿瘤等),全身病变(肺部感染,心衰,甲状腺功能低下等),药物因素(安眠药)及环境因素等,由于老年人对身体病变的反应迟钝或症状不明显,有时仅表现为嗜睡,因此,了解老年人嗜睡的意义就在于明确嗜睡的原因,并使之得到尽早的治疗。
打呼噜也有遗传性吗
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呼吸道狭窄、肥胖、神经和肌张力调节功能异常都可致病。常见的造成咽腔狭窄的病因有儿童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另外,由于亚洲黄种人不同于白种人的颌面骨性结构特征,一些并不肥胖的人也可发生打鼾。
上述因素可以来源于遗传,也可以来源于衰老和不当的生活习惯。一般来说,控制体重、戒烟戒酒、建立侧卧位睡眠的习惯,对于预防和减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症状,有一定的帮助。如果症状较重,单纯依靠上述措施也不能有效控制病情。
家族有遗传因素的人,将来发生打鼾的几率会比别人高,所以需要特别注意预防。因为与打呼噜和睡眠呼吸障碍相关的多个危险因素具有遗传性,比如肥胖、上呼吸道附近的结构和呼吸控制功能等。大家都知道,孩子会继承父母的一些遗传特征,例如脸型,体型等,这是外观的情况。同样,头、面内部的形状也会受父母的影响,比如小下颌的人容易打呼噜,如果他的孩子也继承了小下颌这一颌面特征,那么也就继承了易患病的风险。研究人员发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一级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等,患病的危险性增加,而且亲属中患者人数越多,患病的危险性越大。有报道称,患者亲属患病的危险性较其他人群高两倍。美国科学家对681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发现,父母中只要有任何一方经常打鼾,他们孩子打鼾的概率就比父母不打鼾的孩子高3倍。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孩子打鼾需要及时就诊。因为儿童是颌面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打鼾、张口呼吸,头面部骨骼常常会发育成容易打鼾的颅面形态,等到成人以后,有可能发展为成人的鼾症、睡眠呼吸障碍。如果到了成人时,许多结构的纠正往往需要做创伤较大的手术,风险也会较高。
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主要症状是夜间打鼾,而且鼾声很不均匀,中间可能有间断,有的甚至还存在憋醒的现象。较轻的患者,白天可以没有显著的异常症状。较重的患者,伴有白天困倦、晨起头痛、性格急躁、浑身乏力、工作效率下降、睡眠后不能解乏、口干、夜尿增多、性功能减退等症状,且并发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
如果怀疑自己得了睡眠呼吸障碍疾病,首先应当到具备睡眠呼吸监测条件的医院就诊。因为这种疾病与耳鼻喉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口腔科、儿科、心血管内科等都有关系。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要症状选择首诊临床科室,如果医师认为需要进行睡眠呼吸监测,就须安排相应的检查。
儿童睡眠障碍检查
1.儿童生长发育过程的询问。
2.量表检测:主要是通过半定量的评估方法评估儿童学习、生活和情绪,主要的工具有儿童睡眠紊乱量表、儿童社会功能评价量表、康奈尔儿童行为问卷,儿童适应行为评估、儿童情绪评估。
3.认知功能检查:通过认知评估工具评估儿童的认知功能,了解睡眠障碍对儿童大脑的影响;主要工具有Das-Naglieri认知评估系统,韦氏智力量表、持续加工试验。
4.电生理检查:时间相关诱发电位、体动睡眠检测、脑电图、动态心电图。
5.影像学:磁共振检查。
警惕儿童扁桃体肥大引发睡眠障碍
儿童出现睡眠障碍,除了因为大人的作息时间直接影响孩子的睡眠,以及外界精神刺激(如受惊吓、家庭关系紧张等)之外,还有疾病因素,如扁桃体肥大、肥胖等。如果孩子长期睡眠不良,每周有3天以上睡醒后出现不适症状,而且情况严重,家长就要带孩子到专科医院做正规治疗了。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睡觉打鼾就是睡得香。然而,医生则认为,这是儿童睡眠障碍的症状。此外,张口呼吸、睡眠不安、呼吸费力、呼吸暂停、夜间多汗、白天嗜睡、注意力缺陷等,都说明儿童存在睡眠障碍。
据统计,3%-5%的儿童会有扁桃体肥大症状,而儿童睡眠障碍80%以上是由于扁桃体肥大引起的。孩子的睡眠障碍大多不需治疗,最重要的是家长要以身作则,改变不良睡眠习惯,并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而针对扁桃体肥大引起的阻塞性重度睡眠障碍,如会因梗阻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则需要进行扁桃体切除等手术进行干预。
婴儿睡觉打鼾的危害
宝宝打鼾的病人多是因为鼻咽部腺样体及扁桃体肥大或者有颅面结构的发育畸形。由于气道阻塞性病变较为明显,容易发生呼吸暂停,从而出现缺氧,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和学习,已经有报道称严重的打鼾可以引起宝宝的痴呆。所以如果宝宝夜间打鼾,并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嗜睡,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差,首先要到 耳鼻咽喉科检查鼻咽及扁桃体。如果明显肥大,则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宝宝打鼾会使睡眠质量下降,影响身体的发育,特别是在智力方面,影响更大。对宝宝来讲,打鼾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碍危害很大,会造成睡眠时间的改变,使睡眠的 连续性中断,睡眠质量下降。而睡眠状态,特别是深睡眠状态下,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宝宝脑部会释放出大量的生长激素,以促进宝宝身体各个系统的生长发育,睡 眠质量一旦下降,势必使释放的生长激素减少,影响发育,如个子矮小等。
另外,充分的睡眠对于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睡眠障碍会使大脑经常出现一种缺氧状态,不仅使宝宝智力发育不好,也可能影响到大脑的其他方面,甚至包括心脏。
宝宝的骨骼,胸廓,肺功能都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发生睡眠呼吸障碍,胸廓的负压增加,可能造成轻微的畸形,长大后成为疾病隐患。婴幼儿更要小心这种症状,因为一旦出现睡眠呼吸障碍,甚至可能造成婴儿在睡眠过程中因为过度缺氧而猝死。
常见睡眠障碍疾病诊断
1.遗传因素
这些儿童睡眠障碍主要由基因的异常造成,最典型的是发作性睡病。
2.环境因素
睡眠的疾病发生于大脑,大脑是人类最频繁与外环境直接联系的人类器官,环境因素对大脑有着显著的影响,成为造成儿童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最典型的儿童睡眠障碍是入睡相关障碍。
3.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
儿童睡眠障碍的大部分疾病都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某些遗传特质的大脑,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容易出现睡眠障碍的疾病。
4.躯体其他疾病
对儿童睡眠功能的影响,最典型的疾病是儿童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总体来说,儿童睡眠障碍的病因非常复杂繁多,可以涉及到躯体疾病、饥饿、口渴或过饱、养育方式不当、睡眠习惯不良、精神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影响。还会受社会心理因素,如家庭纠纷、父母亲抚养儿童观念的差别、经济状况、学校里老师的态度、与同学们的交往等因素的影响。
临床表现
儿童睡眠障碍是由睡眠时间不足及一系列相关症状构成。相关症状包括打呼噜、喉头哽咽、呼吸暂停、张口呼吸、睡眠不安、多汗、肢体抽搐、梦话、磨牙、梦游、遗尿等。睡眠障碍的形式主要包括:
1.睡眠不安和入睡困难
多见于婴幼儿,睡眠时经常翻动、肢体跳动、反复摇头、无故哭闹、磨牙、说梦话等。有的患儿不愿上床,要求抱着走动,或是迟迟不能入睡、浅睡或早醒。
2.夜惊
常见于2~5岁儿童,一般在入睡后半小时左右发作,表现为突然惊叫、哭闹、惊恐表情、手足乱动、呼吸急促、心跳增快、出汗、瞳孔散大。发作时脑电图出现觉醒的α节律。每次夜惊发作可持续1~10分钟,发作后再入睡,醒后完全遗忘。一般随着年龄增长,夜惊可自行消失。
3.梦行症
较为常见,常伴有夜间遗尿。部分患儿有家族遗传史。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在入睡后0.5~2小时熟睡中突然坐起或下床活动,意识不清、东抚西摸、徘徊走路或做游戏动作,此时不易唤醒,大约数分钟或半小时后又可安静入睡,事后完全遗忘。
检查
1.儿童生长发育过程的询问。
2.量表检测:主要是通过半定量的评估方法评估儿童学习、生活和情绪,主要的工具有儿童睡眠紊乱量表、儿童社会功能评价量表、康奈尔儿童行为问卷,儿童适应行为评估、儿童情绪评估。
3.认知功能检查:通过认知评估工具评估儿童的认知功能,了解睡眠障碍对儿童大脑的影响;主要工具有Das-Naglieri认知评估系统,韦氏智力量表、持续加工试验。
4.电生理检查:时间相关诱发电位、体动睡眠检测、脑电图、动态心电图。
5.影像学:磁共振检查。
诊断
1.诊断分型
(1)根据美国DSM-V疾病诊断手册,儿童睡眠障碍可分成四类:①最基本的儿童睡眠障碍,包括睡眠失调和异态睡眠;②与其他精神紊乱相关的睡眠障碍;③由通常的内科疾病引起的睡眠障碍;④药物引起的睡眠障碍。
(2)著名儿童睡眠医学专家smedieH认为儿童睡眠障碍主要包括三种类型:①睡眠失调:指各种因素导致的睡眠量、质或时序方面的变化,以睡眠不安、睡眠减少或睡眠过多为特征。前者有入睡困难、频繁夜醒等表现。后者常见于发作性睡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原发性白天嗜睡征等疾病。②异态睡眠:指在睡眠中出现的异常发作性事件,如梦行、梦魔、梦吃、夜惊等。③病态睡眠:指由躯体、精神疾病诱发的睡眠障碍。
2.常见睡眠障碍疾病诊断
婴幼儿期,睡眠障碍主要是很难建立稳定的睡眠规律,以入睡困难和频繁夜醒较多见。
(1)入睡相关障碍由于在入睡时缺乏习惯伴随物或熟悉的环境因素而发生入睡或睡眠启动和睡眠维持困难。通常发生于6个月以上小儿,3岁以后显著减少,6个月~3岁儿童患病率15%~20%。无明显性别差异。表现为睡觉时需某些习惯伴随物或环境才能迅速入睡,否则便入睡困难或夜间醒后再度入睡困难或延迟,甚至啼哭吵闹。并需重新满足上述条件才能再入睡。常见的习惯伴随物或环境有喂奶、吸吮橡皮奶嘴、照料者的拍背、摇动、哼歌、讲故事,开电视、收音机或电灯等。多数患儿通常至3~4岁时症状可自行缓解,少数患儿症状可持续至7~8岁。常见的病因有:①抚养者不适当或过度介入儿童睡眠,形成入睡相关性因素。如患有某种疾病给予安抚养成习惯后,即使疾病己愈,患儿入睡仍依赖于这些关护。此时,关护成为入睡相关性因素,从而影响睡眠。②围生期缺氧性脑损害可使儿童易激惹和睡眠不宁,并受到过分关护,从而影响入睡和整个睡眠阶段。③遗传因素也可能起一定作用。
学龄前期易发生睡眠时打鼾、梦魔和异态睡眠(如梦游、夜惊)。
(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夜间上呼吸道反复梗阻引起的严重的睡眠障碍,占睡眠障碍的1%~3%,2~6岁多发。最常见的原因是腺样体和扁桃体肿大,但鼻咽部解剖结构及神经肌肉疾病在OSAS发病中也起一定作用。OSAS发生的关键在于睡眠时咽气道的塌陷。气道阻塞的部位可以在鼻咽部、口咽部或喉咽部,80%以上的患者为口咽和喉咽部的联合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是很多的,最显著的症状是睡眠时打鼾和呼吸困难,常常表现为数秒钟的呼吸暂停。也可表现为大多数时间用口呼吸(夜间和白天),胸腹反向异常呼吸,夜间经常咳嗽或气硬,躁动不安,多汗,遗尿。经常夜惊或梦魔,也可表现为梦游。白天常常表现为晨起头痛、困倦、易激惹、鼻塞、张口呼吸、行为异常、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
(3)梦魔又称梦中焦虑发作,是指儿童做内容恐怖的梦所引起的焦虑、恐怖发作。常可见于正常人,发生率为5%。大约有7%~15%的儿童有梦魔的情况,发病高峰在3~6岁,3岁以前很少发病。
磨牙症是指睡眠中频繁出现的咬肌节律性收缩发作,产生磨牙咬牙动作,并可发出声音。
(4)失眠(insomnia)是一种以入睡困难或难以维持睡眠并在睡后仍觉疲倦为特征的睡眠障碍。青少年较常见,通常与情绪问题、过度服用某些使中枢神经兴奋的物质及学业压力负担有一定关系。部分患儿数次失眠后对睡眠怀有恐惧心理而形成条件反射,上床后就担心睡不着,从而形成习惯性失眠。
鉴别诊断
儿童睡眠障碍与癫痫发作的鉴别诊断:儿童期常见的睡眠障碍,如夜惊、梦魇与梦游症等,但睡眠中一些发作性异常运动,却有被误诊为癫痫性肌阵挛或其他癫痫发作的可能。因此,需要了解小儿睡眠中常见的非痫性异常运动,以提高与癫痫发作的鉴别诊断。
并发症
儿童睡眠障碍可能随年龄增长,成为成人后睡眠障碍(以失眠症为主)的主要发生因素。即使是在儿童期,睡眠障碍的负面影响也容易使儿童产生认知功能障碍、情绪障碍,并影响其他系统和器官的发育成长。
治疗儿童睡眠障碍的治疗,在临床上通常建议以行为治疗为主。父母的支持、鼓励和安慰对睡眠问题的解决是相当重要的,应了解孩子潜在的忧虑并随时给以可能的支持,决不能粗暴地恐吓和惩罚。睡觉的时间也应是规则、固定的,应将变动限定在最小范围内。睡觉前的一段时间应是安静、平和的,刺激的电视应绝对避免。对于发作性睡病的儿童,则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一个规则的睡眠时间表,平时在饮食上避免高糖,并且多予以精神鼓励。梦行症的儿童因为有遭受伤害的可能,所以父母更应注意其安全。在指导父母有规律地唤醒梦游儿童(即在孩子入睡后几小时唤醒他或在通常梦游发生前唤醒他)后发现,该措施在所有父母被指导的儿童中都有明显的效果,并在治疗6个月后的随访中仍有效。对于夜惊的儿童,仍应阻止孩子睡在父母的房间,可以让他们在睡前洗个暖水澡、吃少量的点心、并陪他们安静地呆一会儿均有助于睡眠,或者还可以为他们点一盏夜灯或让房门开着。在药物治疗方面,苯海拉明作为一种温和的镇静剂,必要时可用于夜惊儿童;单胺氧化酶抑制剂、α肾上腺素能受体中枢兴奋药治疗发作性睡病;地西泮和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梦行症;褪黑素治疗失眠症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预防
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儿童身体和大脑的发育。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睡眠卫生(包括睡觉时不要开着灯,室内空气流通,睡姿正确,睡前不要吃过多的东西,等等),能够促进大脑正常发育并得到充分休息。
1.制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对有睡眠障碍相关症状的儿童,还应注意调整和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侧卧位)和枕头的适宜高度(10厘米左右)。
2.父母的作用
帮儿童放宽心。排除生理和身体上的因素,父母要尽量避免那些可能引发夜惊症的事情发生,从客观上解除儿童的心理压力。同时,以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解除焦虑、放松身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上床后,家人亲切地陪伴及聊天说话,或共同听一段轻松的音乐,也往往能让儿童心情愉快地入睡,这是避免夜惊的好方法。
3.对孩子的关注
白天适度增加儿童的运动量,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促进其脑神经递质的平衡。而且白天的活动多了、累了,晚上也容易睡得深,提高睡眠质量。白天常打瞌睡的儿童,夜间睡眠时间会缩短,这是由于紊乱而片段化的睡眠反复觉醒而打断睡眠,易引起夜间睡眠不安、睡眠时间不足。所以,对白天经常打瞌睡的儿童要寻找原因,采取对策加以纠正。
总之,家长掌握了睡眠与健康的相关知识,有意识地去避开这些危险因素,或是发现原因,及时就诊,解除影响因素,则可大大减少和避免儿童因睡眠不足和睡眠障碍而产生的健康隐患。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我相信大家对于儿童睡眠障碍的相关知识有了大致上的了解的,知道了儿童睡眠障碍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疾病的困扰、还有遗传因素。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疾病的知识,别忘了阅读下一篇。
老年人睡眠障碍有哪些表现
1.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 由于多种病因或干扰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常入睡困难和不能维持睡眠;表现为睡眠潜伏期延长,有效睡眠时间缩短。由于白天活动减少或小睡导致夜间睡眠-觉醒周期缩短,早起或猫头鹰式的夜间活动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再者,随增龄或疾病影响,睡眠的昼夜节律障碍愈明显;表现为昼夜颠倒、时间差性睡眠障碍和夜间工作所致的昼夜节律紊乱。
2.睡眠呼吸障碍 多见50岁以上人群中,睡眠后均可能发生呼吸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加重呼吸疾病、夜间吸入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占睡眠疾患的70%,且随增龄而发病率增加,男女发病之比为5∶1~10∶1。SAS又分3型,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OSA,指口鼻气流停止,但胸腹式呼吸运动存在)、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指口鼻气流停止,同时胸腹式呼吸运动也暂停)和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 (MSA,指一次呼吸暂停中,先出现CSA,继而出现OSA)。
气道梗阻型睡眠呼吸暂停(OSA)的特点是鼾声响、呼吸间歇>10s后发生喘息或鼻音、梗阻缓解。OSA反复出现,可使血氧含量显著减少、血压升高,轻者表现为打鼾(习惯性打鼾即使不是呼吸暂停,也可加重心脏病或高血压,是OSA的常见症状)、烦躁不安、白天嗜睡、抑郁、头痛、夜尿、阳萎,重者则可出现夜间睡眠心律失常、猝死、卒中、肺动脉高压、抽搐及认知功能下降等。有SAS发生者,其脑血管病发病率升高,尤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机会增多。
3.嗜睡常见 嗜睡是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另一常见现象,其原因有脑部疾病(脑萎缩、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病、脑肿瘤等)、全身病变(肺部感染、心衰、甲状腺功能低下等)、药物因素(安眠药)及环境因素等。由于老年人对身体病变的反应迟钝或症状不明显,有时仅表现为嗜睡;因此,了解老年人嗜睡的意义就在于明确嗜睡的原因,并使之得到尽早的治疗。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症状
症状:1.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 由于多种病因或干扰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常入睡困难和不能维持睡眠;表现为睡眠潜伏期延长,有效睡眠时间缩短。由于白天活动减少或小睡导致夜间睡眠-觉醒周期缩短,早起或猫头鹰式的夜间活动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再者,随增龄或疾病影响,睡眠的昼夜节律障碍愈明显;表现为昼夜颠倒、时间差性睡眠障碍和夜间工作所致的昼夜节律紊乱。
2.睡眠呼吸障碍 多见50岁以上人群中,睡眠后均可能发生呼吸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加重呼吸疾病、夜间吸入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占睡眠疾患的70%,且随增龄而发病率增加,男女发病之比为5∶1~10∶1。SAS又分3型,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指口鼻气流停止,但胸腹式呼吸运动存在)、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指口鼻气流停止,同时胸腹式呼吸运动也暂停)和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MSA,指一次呼吸暂停中,先出现CSA,继而出现OSA)。气道梗阻型睡眠呼吸暂停(OSA)的特点是鼾声响、呼吸间歇>10s后发生喘息或鼻音、梗阻缓解。OSA反复出现,可使血氧含量显著减少、血压升高,轻者表现为打鼾(习惯性打鼾即使不是呼吸暂停,也可加重心脏病或高血压,是OSA的常见症状)、烦躁不安、白天嗜睡、抑郁、头痛、夜尿、阳萎,重者则可出现夜间睡眠心律失常、猝死、卒中、肺动脉高压、抽搐及认知功能下降等。有SAS发生者,其脑血管病发病率升高,尤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机会增多。
宝宝睡觉打鼾是病吗
当然并不是所有宝宝打鼾都是病。有些新生宝宝有时也会“打呼噜”,这是由于吞噎的关系,有些婴儿的喉部会有奶块淤积,一方面使婴儿吃奶不顺,另一个结果就是使气道不顺,造成婴儿睡眠时打呼噜。妈妈给宝宝喂好奶后,不要立即将宝宝放下睡觉,而应将他抱起,轻轻拍其背部,就可以防止宝宝因奶块淤积而打呼噜。如果奶块淤积较严重,已经影响了喂奶,只需要往鼻腔里滴1~2滴生理盐水,稀释一下奶块就这样就可以解决宝宝打呼噜的问题。
小儿打鼾的病人多是因为鼻咽部腺样体及扁桃体肥大或者有颅面结构的发育畸形。由于气道阻塞性病变较为明显,容易发生呼吸暂停,从而出现缺氧,影响小儿的正常发育和学习,已经有报道称严重的打鼾可以引起小儿的痴呆。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夜间打鼾,并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嗜睡,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差,首先要到耳鼻咽喉科检查鼻咽及扁桃体。如果明显肥大,则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儿童打鼾会使睡眠质量下降,影响身体的发育,特别是在智力方面,影响更大。对儿童来讲,打鼾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碍危害很大,会造成睡眠时间的改变,使睡眠的连续性中断,睡眠质量下降。而睡眠状态,特别是深睡眠状态下,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脑部会释放出大量的生长激素,以促进孩子身体各个系统的生长发育,睡眠质量一旦下降,势必使释放的生长激素减少,影响发育,如个子矮小等。
另外,充分的睡眠对于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睡眠障碍会使大脑经常出现一种缺氧状态,不仅使儿童智力发育不好,也可能影响到大脑的其他方面,甚至包括心脏。 澳大利亚一家儿童医院的研究表明,打鼾孩子的智商、记忆力和注意力均显著低于无打鼾的孩子,其中以注意力缺陷最为显著。
儿童的骨骼,胸廓,肺功能都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发生睡眠呼吸障碍,胸廓的负压增加,可能造成轻微的畸形,长大后成为疾病隐患。婴幼儿更要小心这种症状,因为一旦出现睡眠呼吸障碍,甚至可能造成婴儿在睡眠过程中因为过度缺氧而猝死。
儿科专家提醒儿童打鼾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平衡,保持作息时间有规律性。如果发现孩子睡眠过程中有打鼾,呼吸不畅,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情况。睡眠时打鼾、张嘴呼吸代表上气道通畅度不良,应怀疑腺样体和或扁桃体肥大。药物治疗效果甚微。是否手术治疗,应结合梗阻程度和睡眠呼吸暂停情况而定。睡眠呼吸监测可观察睡眠呼吸暂停情况。长期打鼾,可造成儿童上颌外凸,关键是慢性缺氧可影响大脑发育和性格异常,还可能影响听力。
宝宝晚上睡觉打呼的危害
宝宝打鼾的病人多是因为鼻咽部腺样体及扁桃体肥大或者有颅面结构的发育畸形。由于气道阻塞性病变较为明显,容易发生呼吸暂停,从而出现缺氧,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和学习,已经有报道称严重的打鼾可以引起宝宝的痴呆。所以如果宝宝夜间打鼾,并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嗜睡,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差,首先要到耳鼻咽喉科检查鼻咽及扁桃体。如果明显肥大,则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宝宝打鼾会使睡眠质量下降,影响身体的发育,特别是在智力方面,影响更大。对宝宝来讲,打鼾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碍危害很大,会造成睡眠时间的改变,使睡眠的连续性中断,睡眠质量下降。而睡眠状态,特别是深睡眠状态下,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宝宝脑部会释放出大量的生长激素,以促进宝宝身体各个系统的生长发育,睡眠质量一旦下降,势必使释放的生长激素减少,影响发育,如个子矮小等。
另外,充分的睡眠对于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睡眠障碍会使大脑经常出现一种缺氧状态,不仅使宝宝智力发育不好,也可能影响到大脑的其他方面,甚至包括心脏。
宝宝的骨骼,胸廓,肺功能都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发生睡眠呼吸障碍,胸廓的负压增加,可能造成轻微的畸形,长大后成为疾病隐患。婴幼儿更要小心这种症状,因为一旦出现睡眠呼吸障碍,甚至可能造成婴儿在睡眠过程中因为过度缺氧而猝死。
肥胖儿童容易发生睡眠障碍吗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的数量和质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 现,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肥胖也是其中原因之一。据调查 我国肥胖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达25%~30%,高于正常儿童,肥胖儿童的 睡眠障碍中打鼾的发生率最高,占10%~15%,其次是睡眠不安、磨牙、张口 呼吸、梦呓、遗尿、睡眠中肢体抽动。另外,还有喉头哽咽、睡眠呼吸暂停、梦 魇和梦游。睡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长期睡眠障碍会导致大脑功能紊乱, 对身体造成多种危害。
白三烯调节剂治疗儿童轻度睡眠呼吸障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SA)是儿童阶段常见的高发疾病,2-3%的儿童罹患此病(1)。此病通常(至少部分)是由于腺样体扁桃体增生所致(2,3)。如果不加以治疗,SA可以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主要影响神经行为和心血管系统(4-11)。因此,腺样体扁桃体切除(T&A)是目前儿童SA最常用的治疗方法(12)。虽然缺乏确凿的多导睡眠图标准,T&A常常被作为睡眠中呼吸障碍(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超过5次/小时的患儿的治疗方法。虽然大部分临床医生同意AHI<1次/小时睡眠的打鼾儿童无需任何干预,但是对于AHI>1且<5次/小时睡眠的儿童,目前仍未就恰当的治疗方法达成共识(13)。
非手术抗炎方法已经被审慎地用于SA儿童的治疗(14,15)。事实上,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存在鼻和口咽部粘膜炎症 (16–19)。而且,最近有报道指出,SA儿童的血浆C-反应蛋白(炎症反应的系统性标记物)水平升高,并且与其睡眠中呼吸障碍的严重程度相关(20)。因此,对于睡眠呼吸障碍(SDB)儿童,安全性良好的系统性抗炎药物可以作为T&A之外的另一种治疗选择。
孟鲁司特是一种口服生物可利用的半胱氨酰白三烯(LT)受体拮抗剂,它有效、安全、耐受性好,获美国FDA批准用于2岁以上儿童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炎症反应的预防性治疗(21-24),长期研究未发现明显的耐药性(25,26)。我们最近发现,在SA儿童扁桃体组织中(29),人克隆半胱氨酸LT受体1和2(LT1-R, LT2-R) (27, 28)的表达水平升高。基于上述发现,我们对SDB以及无SDB儿童的淋巴样组织中的LTs及其受体的相对含量进行了比较,并深入研究了孟鲁司特治疗16周对于轻度SDB儿童的睡眠和气道通畅性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