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停药三大误区
乙肝停药三大误区
误区一:抗病毒要终身服药
不少病人认为,乙肝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终身服药。这种错误的观念多年来一直很有市场。这一方面影响了服药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一方面也让不少患者把抗病毒治疗视作“不归路”,在开始治疗时犹豫不决。有的人为此耽误了治疗的时机,有的人则就此沦为虚假广告的牺牲品。
李筠教授指出,抗病毒治疗不等于终身服药。“根据最新的《2008年亚太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管理指南》(以下简称《亚太指南》),e抗原阳性病人治疗后,如果实现了所谓的‘双达标’,即血液中的HBVDNA检测不到,同时e抗原发生血清学转换(e抗原消失、e抗体产生),此后每半年复查一次,连续两次都达标,就可以考虑停药。”近年来的临床数据表明,确实有一些抗病毒药物,例如替比夫定等,在抑制HBVDNA和促进e抗原转换方面均有优势,更有助于患者实现“双达标”。
误区二:停药越早越好
许多患者有决心和乙肝病毒打一场“持久战”。但对于这场战斗究竟要坚持多久,缺乏科学认识。有的人甚至希望,半年之内结束战斗。
李筠教授指出,抗病毒治疗要有耐心。“能够停药当然好,但前提是必须完成足够的疗程,达到预定的治疗目标。”据我国2005年《慢性乙肝防治指南》的要求,e抗原阳性病人抗病毒治疗必须坚持2年以上,而《亚太指南》则要求,实现“双达标”后至少治疗1年,并定期复查。至于e抗原阴性的病人,按照我国的指南和国际上大多数指南的建议,基本疗程应坚持两年半。
误区三:希望能按时停药
李筠教授进一步强调,上述疗程只是针对理想状况。临床上确实有患者抱怨,为什么有的病友两年就治“好”了,而我却没有按时停药。事实上,不同的病人,病情各异,治疗的效果会不同,停药时间也不能一刀切。临床资料显示,转氨酶在正常值上限两倍以上、HBVDNA水平小于10的9次方的病人更容易实现停药标准,这类病人如果接受替比夫定治疗,2年时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机会可达47%,进而实现停药。
对于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病人,李筠教授指出,临床上可通过“路线图”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以替比夫定为例,患者服药6个月,如果每毫升血液中HBVDNA不能降到10000拷贝以下,就要加强随访,必要时可以调整治疗方案。”
“乙肝抗病毒绝不是一条坦途,但只要能选择正确的药物、科学的方案,并且坚持到底,就一定可以走上希望之路,最终实现停药。患者朋友一定要有信心!同时患者最好到专科医院,并请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指导治疗。”李筠教授说。
治疗乙肝五大误区
误区一:只保肝,不抗病毒。目前许多患者只通过吃中草药等方法来达到保肝,只关注转氨酶化验是否正常,而不顾体内病毒一直存在,致使肝脏功能恶化,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机会大大增加。转氨酶不是评价病情最可靠的指标。如果病情处于最佳抗病毒治疗时期,就应积极抗病毒。
误区二:大三阳患者需要抗病毒,小三阳不需要。真正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是乙肝病毒DNA、肝功和临床症状。2010年版中国慢乙肝防治指南提出,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包括:E抗原(乙肝病毒内核的一种主要结构蛋白)阳性者,乙肝病毒载量≥105/毫升;E抗原阴性者,乙肝病毒载量≥104/毫升。同时,对于一般的慢性肝炎,转氨酶大于正常上限两倍的患者,应该考虑进行抗病毒治疗。
误区三:E抗原转阴就说明抗病毒治疗成功了。现在我们的治疗目标是:停药后病毒持续抑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转氨酶光下降不行,DNA光阴性不行,E抗原光转换不行,最终的目标要达到停药后的持续病毒抑制。
误区四:抗病毒就是要终身服药。抗病毒治疗并非需要终身用药。当达到停药标准,可根据医生建议考虑安全停药,并保持定期监测、随访。
误区五:刚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时不用考虑耐药问题。一旦耐药发生,会导致病情反复、病程进一步恶化等不良后果,使疾病治疗的费用增加。因此,在初始选药阶段就要选择低耐药的。此外,治疗期间要定期监测,严密观察,在最早的时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建议服药前3个月每月随访一次,之后每3-6个月随访一次。
不良情绪是肝病患者大敌
焦虑 来源于对治疗现状和未来的担忧
很多肝病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专家说,焦虑情绪来源于几个方面:一是携带者会焦虑,担心将来会发展成肝炎,整日处于忧心忡忡的状态 中。二是慢性肝炎患者一旦开始抗病毒治疗,就需要长期用药,患者因担心自己将来不能停药而产生焦虑。对于携带者来说,可以通过规律的随访,监测病情变化来 控制其发展,如果发现病情要及时治疗,医生会在合适的时机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让疾病得到很好的控制。对于应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 ,的 确需要长期服药 ,但不一定是终身用药,而且这些药物相对来说比较安全。需要注意的是,肝病患者切忌自行停药减药。
恐惧 来源于对肝病本身的诸多误解
肝病患者为什么会恐惧?专家说,肝病患者的恐惧感来源于对肝病本身的诸多误解。肝病患者尤其是乙肝患者常会认为患乙肝后必然会发展为慢性肝 炎,慢性肝炎发展下去一定会是肝硬化,而肝硬化演变的结果就是肝癌。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慢性乙肝感染者其实只有一小部分会成为肝炎患者。我国乙肝 病毒携带者大概是 7.18%,患者将近 1亿,但慢性肝炎患者却只有2000多万,所以并非感染了乙肝病毒就一定会发展为肝炎,而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甚至 肝癌的患者更是少之又少。另外,大家普遍认为慢性肝炎一旦转为肝硬化便无法减轻病情,只会越来越重。然而,随着医学的进步,肝硬化也是可以逆转的,在长期 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进行抗纤维化治疗,病情会得到很好的控制。另外,在慢性乙型肝炎传染的问题上也有一个很大的误区。乙肝是一种血源传染性疾 病,只有大量的出血,密切的接触,有血管的暴露,才有可能感染,一般的日常接触基本不会感染乙肝。即便感染了乙肝,对于成人来说自愈几率也很高, 为 95%~97%,而且多数患者康复后会产生保护性的抗体。
易怒 来源于肝病患者自我调适不够
肝病患者还常常表现为急躁易怒。中医讲肝为将军之官,肝病患者容易出现肝阳上亢、肝火亢盛的症状,表现为急躁易怒。专家建议,患者要加强自我 调适和控制,另外,不妨进行一些饮食调理,如春天喝菊花茶能清除肝经郁热,夏季喝绿茶有助于解毒清火。必要时也可做一些心理治疗和中药调理。专家提 醒,对于肝病患者的养生,最关键是要做到平衡。《黄帝内经》中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 百岁乃去。”意思是说,阴阳协调,尊重自然规律顺应四时,饮食有节制不过饥过饱,保持平衡,生活起居有规律,就能健康长寿。此外,世界卫生组织1992年 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即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衡。四大基石中专门把心态平衡提出来,说明情志对健康的重要性。所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 平和的心态,减少不良情绪的困扰,对肝病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乙肝小三阳可以直接传染获得
乙肝小三阳是因为受感染乙肝病毒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乙肝小三阳病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乙肝病毒的存在,那么乙肝小三阳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呢?上海华东地区肝病诊疗基地的章琳主任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乙肝小三阳的病因。
从乙肝小三阳肝炎患者直接传染获得。这种情况在南欧地区很多,那里的乙肝小三阳肝炎病毒水平较高,传染性强;在我国却非常少,因为病毒水平低,传染性很弱。
原来是乙肝小三阳携带,已经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期。如果饮酒、服用伤肝药物可以诱发肝炎;也可以没有诱因就发生肝炎。这种来源的乙肝小三阳肝炎很少。
原来是乙肝大三阳肝炎,抗病毒治疗有效,肝功正常,病毒阴性,乙肝大三阳也转为乙肝小三阳,成为非活动性携带。乙肝大三阳肝炎如果是用普通干扰素治好的,至少有15%会复发;长效干扰素治好的,至少有5%会复发;用核苷类药治好的过早停药,绝大多数在长短不定的时期后会复发。复发后如果又逆转为乙肝大三阳肝炎,要好治一些;但大多数成为乙肝小三阳肝炎,就麻烦了。
原来是乙肝大三阳肝炎,没有经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或者治疗失败没有改进方案后坚持治疗,长期延误,发展为病情很不稳定的乙肝小三阳肝炎。由乙肝大三阳肝炎延误为乙肝小三阳肝炎的最多,病情要比乙肝大三阳肝炎复杂得多,治疗要漫长得多,但许多患者反以为是好转了,而掉以轻心,继续延误。
以上是专家对乙肝小三阳的病因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您,如果您还有其它更多有关乙肝小三阳的病因的问题,请随时与我们的在线专家联系。
乙肝小三阳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从乙肝小三阳肝炎患者直接传染获得。这种情况在南欧地区很多,那里的乙肝小三阳肝炎病毒水平较高,传染性强;在我国却非常少,因为病毒水平低,传染性很弱。
2、原来是乙肝大三阳肝炎,没有经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或者治疗失败没有改进方案后坚持治疗,长期延误,发展为病情很不稳定的乙肝小三阳肝炎。由乙肝大三阳肝炎延误为乙肝小三阳肝炎的最多,病情要比乙肝大三阳肝炎复杂得多,治疗要漫长得多,但许多患者反以为是好转了,而掉以轻心,继续延误。
3、原来是乙肝大三阳肝炎,抗病毒治疗有效,肝功正常,病毒阴性,乙肝大三阳也转为乙肝小三阳,成为非活动性携带。乙肝大三阳肝炎如果是用普通干扰素治好的,至少有15%会复发;长效干扰素治好的,至少有5%会复发;用核苷类药治好的过早停药,绝大多数在长短不定的时期后会复发。复发后如果又逆转为乙肝大三阳肝炎,要好治一些;但大多数成为乙肝小三阳肝炎,就麻烦了。
4、原来是乙肝小三阳携带,已经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恢复期。如果饮酒、服用伤肝药物可以诱发肝炎;也可以没有诱因就发生肝炎。这种来源的乙肝小三阳肝炎很少。
如何有效控制血压
第一步:
(1)做好降压治疗的准备,了解自己有无其它并发症,如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心、脑、肾损害或其它相关疾病。
(2)了解血压应控制在什么水平。一般病人:小于140/90毫米汞柱;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病人:小于130/80毫米汞柱(2)学会自己监测血压在家定期监测血压,记录结果,以便与医生沟通。
(3)走出降压治疗的误区误区一:不愿意服药,宁用保健品、降压帽、降压鞋等;误区二:没有症状不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误区三:不按医嘱服药,按广告服药。
第二步:
患者必须要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比如控制体重,避免高盐饮食,避免长期过量饮酒,减压,适当体力活动等。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础。
第三步:
降血压最重要的是24小时平稳降压,避免一天中血压忽高忽低,以免各个器官供血不足。选择药物时要考虑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尽量减少药物的肝肾毒性。
感冒药不是人人能吃
感冒用药误区1、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有的患者因感冒症状较重,就擅自一次服用几种感冒药,如这几种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话,就很容易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药物的毒副作用也会累加。专家提醒,要避免两种以上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合用。
感冒用药误区2、服药时间过长。一般来说,退热治疗一般不超过3天;镇痛治疗一般不超过5天,疼痛缓解即可停药,最长疗程不宜超过10天。如果患者对用药者特别敏感或肝功能不全时,即使在对乙酰氨基酚的常规用量时也会出现肝损害。
感冒用药误区3、吃感冒药期间酗酒。长期过量摄入酒精,可提高对乙酰氨基酚的毒性。因此,服用含乙酰氨基酚的药物期间应禁酒。另外,空腹也可能提高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风险,所以服药前需谨记要饱肚服药。
感冒用药误区4、与肝药酶诱导药物合用。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合并使用肝药酶诱导药物如异烟肼(抗结核病)、苯妥英钠(抗癫痫作用)、巴比妥(催眠镇静药)等可导致中毒风险提高。因此,需尽量避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与上述药物合用。
乙肝传播的误区
对于乙肝来说,虽然乙肝是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疾病,但是乙肝也是有特定途径的,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性、母婴等传播途径进行传播的。那对于乙肝传播的误区我们做一下介绍。
误区一,乙肝不能要孩子,对于乙肝的传播途径来说是可以通过母婴进行乙肝传播的,但是只要做好防护措施,在病毒较低,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要宝宝,并在宝宝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乙肝女性是可以生出健康宝宝的。
误区二,说话导致乙肝传播,很多人都知道感冒的人如果和别人有过于亲密的接触,在抵抗力较低的情况下是会导致病毒传播的。但是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的一种疾病,乙肝病毒并不会通过消化到传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说话,拥抱,同一个办公室是不会导致乙肝病毒传播的。
误区三,吃饭会导致乙肝传染,肝病医生介绍,乙肝病毒是和甲肝病毒不同,它是不会通过肠胃道传播的,因此一起吃饭的时候,在没有出现口腔破损的情况下是不会导致病毒传播的,因此接吻等也都是不会导致病毒传播的。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身边有乙肝患者的朋友,不要过于估计疏远,更不要大惊小怪,不能给乙肝病人的心理负担,以免加重患者的病情。
乙肝的防治误区
1 抗病毒治疗无关紧要
由于许多乙肝病毒携带者终生不发病,这使得一些应该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误认为抗病毒治疗无关紧要,肝功能异常时服用一些降酶药物就行了。这些患者长期不愿就医,也不愿配合医生的系统治疗,甚至放弃定期的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的监测,一旦病情严重而不得不就医时,往往已经发展为重型肝炎或肝硬化晚期。
的确,有些乙肝病毒携带者可终生不发病。但乙肝病毒对人体的损害常常是在体内静悄悄地进行,多数慢性肝炎患者在转氨酶轻度升高时并无明显症状。因此,我们常说乙肝病毒是体内潜伏的“特务”,乙肝病毒感染者应该随时保持警惕,定期到医院检查肝功能和乙肝病毒学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抗病毒治疗。
2 盲目相信一些广告
一些乙肝患者为了治疗疾病,盲目相信一些广告。有一位肝功能正常的乙肝“小三阳”患者,盲目听信广告,花了近两万元钱,不但没有使乙肝病毒清除,还因药物中毒导致了药物性肾损害。还有一些患者看到一则抗乙肝药物在转基因鼠上试验的报道,就认为这种药物一定能治好乙型肝炎。
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都要按照国际上统一的GCP标准,经过临床前(动物)、Ⅰ期(健康人和少数病人)、Ⅱ期和Ⅲ期(国际多中心、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才能正式上市,有些药物还要经过Ⅳ期临床研究。在这些试验中,不仅要观察药物的有效性,还要观察其安全性。这一过程,至少要经过2~3年。在这些试验结束前,谁也不能断定其在临床上肯定有效和安全。
3 没有适应症随便用药
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属于处方药,其最佳适应症是HBVDNA阳性、ALT反复波动在100~300单位的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另外,一些肝硬化患者,要进行肝、肾移植术的乙肝感染者,肿瘤化疗期和围手术期的乙肝感染者也可使用。但目前常看到一些肝功能正常的患者为了达到清除乙肝病毒的目的而自行购药治疗,尽管在治疗的初期可以达到HBVDNA阴转的结果,但停药后仍会再次升高,结果导致病毒发生耐药,甚至在患者真正需要抗病毒治疗时,无法选择有效的治疗药物。
正确认识乙肝要走出七大误区
误区1:与乙肝患者共同生活会感染乙肝
真相:不会
曾有一项针对国内乙肝患者的认知现状调查,该调查显示,50%的患者错误地认为,共同进餐或其唾液会传播乙肝病毒。
事实上,在成年人之间,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同艾滋病病毒一样,日常接触包括交谈、吃饭等都不会传播乙肝病毒。而对儿童而言,母婴垂直传播(母亲通过分娩或哺乳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婴儿)和幼儿期(3-7岁)与患者的亲密接触是最主要的两种传播方式,其中母婴垂直传播更为常见。
如果家人中有乙肝患者,最好的预防方法是注射乙肝疫苗。同时,注意不要共用卫生用品,如牙刷、剃须刀等。
误区2:国内乙肝病毒携带率已经大幅下降,刚出生的孩子没必要接种乙肝疫苗
真相:必须接种
据中国医药报报道,国家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免疫计划后,在近30年间,儿童的乙肝病毒携带率已由10%锐减至1%以下,无数新生儿因此受益。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不仅能有效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还可以大幅度降低日后患上肝硬化、肝癌的风险。
误区3:乙肝是不治之症
真相:不是
许多乙肝患者在得知自己感染上乙肝病毒后,郁郁寡欢,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事实上,90%—95%的急性感染者是可以被治愈的。而慢性乙肝患者中大多是病毒携带者,最终发展成慢性肝炎的仅占其总人数的5%—10%。就目前来看,慢性乙肝患者虽不能被治愈,但可以通过治疗和保养来控制病情。
误区4:得了乙肝就会得肝硬化和肝癌
真相:不是
肝硬化与肝癌的发病是由多个因素造成的,与乙肝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即使是肝硬化患者,最后发展为肝癌的也是少数。
误区5:大三阳危险,小三阳不用担心
真相:不一定
大三阳和小三阳哪个更危险,是指哪个更容易引发肝硬化或者肝癌。实际上,不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发生肝硬化或者肝癌的危险性都一样,都应引起患者重视。
误区6:乙肝妈妈不能哺乳
真相:并非不能
据报道,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乙肝妈妈分娩的新生儿在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后,接受母乳喂养并不增加乙肝的母婴传播率,所以,母乳喂养是安全的。但应注意,哺乳前,妈妈的双手应先消毒,一旦乙肝妈妈的乳头发生出血或溃疡,都不宜使用母乳喂养婴儿。
误区7: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可结婚
真相:可以结婚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结婚,但婚前一定要检测血液中的乙肝抗原抗体系统,即“两对半”。结果中如果有任何一项显示阳性,都不需注射乙肝疫苗。但如果结果显示均为阴性,则必须注射乙肝疫苗,待体内产生抗体后方可结婚。
乙肝用药都有什么误区
养生保健忌滥用补药
病友不宜盲目补药。中医认为急性肝炎是湿热为主,佐以利湿。而慢性肝炎为余邪未清,治疗上先去其邪,后扶其正。各型用药不一样,若不分青红皂白地应用补药,反会加重肝脏的负担,适得其反。
养生保健忌崇拜静脉用药
多年来人们形成一种错觉,认为静脉补液,病情好得快。这对一些急症、重症病例因为不能进食,是完全需要的,但对轻症病例或康复期病人,却不合适。因为凡是给药都要加入葡萄糖液中输入,糖的代谢主要是在肝脏内进行,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发生病变,常会引起糖代谢异常,过多的静脉给糖会加重肝脏、胰脏的负担,甚至引起糖尿病。故我们主张进入恢复期后,通过口服及调节饮食增加营养,同样会达到治疗目的。
养生保健忌喜多用药
许多病友久治不愈,错误的认为多吃药会对病的康复有好处,故一次服药多达十几种,这是很有害的。目前治疗肝炎药物五花八门,均不是特效药,如果许多药物同时进食,可引起药物性胃炎。吸收进入肝脏,则会增加肝脏负担,对疾病恢复不利。故用药要根据病情具体分析,适当选择1-2种已足够有余。
养生保健忌追求贵药
不少病友误认为价格贵的药物就是好药,看病时许多病友自己乱点药,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药品也是商品的一种,在我们国家药品定价不是以疗效而论,而是与药材来源、制造工艺流程有关。如过去治疗肝昏迷有时用安宫牛黄丸,疗效很差,但药价很贵;近年来改用廉价的六合氨基酸却收到很好作用。
养生保健忌长期服药
肝炎病友出院后绝不应长期服多种药物。对急性肝炎恢复期,适当服一些维生素类,一般经过2-3个月就可以康复。对慢性肝炎要根据病情及肝功能状况,适当调整药物。如服联苯双酯使转氨酶正常,千万不能骤停,要逐渐减量,维持肝功能正常半年后停药,否则转氨酶会再度升高。慢性肝炎一般服1-2种药为宜,切忌长期服药,否则会加重肝脏负担。
乙肝用药都有什么误区
误区一:不规范停药
现象1:还没开始用药,就一直询问医生服药后能不能尽快停药。
现象2:以停药为治疗目标,检测指标稍有好转就自行停药。
专家建议:
无论是国外还是中国的乙肝防治指南均统一、明确指出:乙肝抗病毒的治疗目标是延缓疾病进展、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这才是乙肝抗病毒的根本目的。关于停药问题,2010年最新版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明确指出:在进行口服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大三阳患者总疗程至少要2年,而小三阳患者的总疗程至少2.5年,同时指出,疗程越长,复发率越低。近期国内的一项万人调研结果显示:在口服抗病毒患者中,52%患者自行停药,自行停药的患者种有57%的患者病情加重。
实现停药要问三问题
慢性乙肝治疗能否停药取决于采用哪种治疗方案以及患者对治疗的应答情况,需要患者和医生的配合和共同努力。门诊就诊时,患者可以在与医生沟通的有限时间内,主动把握机会阐明自己对治疗结果的期待,以便让医生依据实际情况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法。他建议慢性乙肝患者在就医时可依据以下三大关键问题,主动向主治医生询问:
1、实现停药的标准是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患者了解慢乙肝的治疗目标,有助于患者明确目前治疗所处的阶段,并引导患者追求适合自身的治疗目标。
2、我能否在有限疗程内尽快实现停药不复发?
很多患者认为慢乙肝治疗是需要终身服药的。其实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患者完全可以在1~2年内实现停药不复发。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患者充分地表达自身的治疗需求,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法。
3、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案可以帮助我实现停药不复发?
很多服用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患者,经过长期服药抑制病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何追求更高的治疗目标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患者从医生那儿获得正确的指导,并相应地选择最适合自身的治疗方案。
误区二:随意换药
现象1:治疗期间,因担心耐药问题,自行换药。
现象2:听别人说用哪个药的效果好,就自行换药。
专家建议:
首先乙肝治疗用药应规范,应在医生建议下使用。其次,目前上市的几种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效果都不错,但大都存在交叉耐药,单药之间来回换药可能导致多重耐药的发生。目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临床数据证实:在口服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半年是个关键点。比如开始治疗时选用拉米夫定,治疗半年时进行检测,此时如果HBV DNA水平不可测,表示效果良好,继续拉米夫定单药治疗即可;如果HBV DNA水平虽然下降了,但仍可测到,说明疗效不佳。在原药基础上再加用一个耐药位点不同的药物(阿德福韦酯),其治疗效果及远期耐药率明显优于换药。
误区三:过分恐惧耐药
现象1:“因噎废食”:因过分恐惧耐药而拒绝使用任何口服抗病毒类药物,从而导致疾病进展。
现象2:“耐药至上”:随着近年来耐药论的热炒,很多刚开始治疗的乙肝患者在选择药物时只看耐药率,不考虑其他治疗因素,从而导致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因为经济、副作用等原因不得不放弃治疗或不得不换药,反而导致疾病的进展或耐药率的升高。
专家建议:
首先耐药是目前已上市的几个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共性,所有的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都有可能产生耐药,但耐药并不可怕,经过10年以上的经验积累,医生在没有产生耐药的时候就可以预测耐药的发生,并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耐药,即使耐药出现了,通过挽救治疗同样可以重新获得病毒学抑制。
其次,对于即将准备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首先要明确抗乙肝病毒治疗的长期性,然后再选择药物,在选择药物时须从经济、药物安全性、是否延缓疾病进展等方面来综合考虑作出选择,这样才能实现慢性乙肝长期抗病毒治疗的目标。
影响哺乳期乳房的6个问题
误区1:初乳清淡没有营养
真实情况:产后1~2周内分泌的奶水确实外观淡淡的,有些像水,但这种初乳里所含的蛋白质较多,脂肪较少,微量元素锌及免疫物质也较以后分泌的成乳多。
这种看起来清淡的奶水对新生儿是非常珍贵的,有利于增强宝宝的消化吸收能力,所以千万不要把产后头几天的初乳挤掉,一定要让宝宝享受到这珍贵的天赋食物。
误区2:6个月后的母乳质量差了
真实情况: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宝宝出生后的前6个月应尽量做到纯母乳喂养,并坚持母乳喂养一年或一年以上。妈妈的乳汁质量并不会因为时间长了而变差。
误区3:喂奶会让乳房变得难看
真实情况:哺乳后乳房是否变形与哺乳前乳房的保养和护理有一定关系,哺乳本身不会引起乳房变形,相反哺乳能够促进母体催产素的分泌,而催产素可以增强乳房悬韧带的弹性。
如果想产后乳房不变形,应从怀孕期就开始注意乳房的保养和护理,使用宽带乳罩支撑乳房,同时注意按摩或局部使用特殊油脂,增加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弹性,以减少乳房变形的可能性。
误区4:剖宫产后喂母乳对宝宝不好
真实情况:剖宫产通常采用硬膜外麻醉,药性不会影响到胸部,等到产妇清醒和肢体能够活动的时候,麻醉药也已经代谢和排泄完了,所以产后半小时让宝宝吸吮乳头没有任何问题。
误区5:妈妈感冒了不能喂母乳
真实情况:妈妈感冒了并不需要停止哺乳,因为无论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当母亲出现症状时,宝宝早已经暴露在被传染的环境之中了,妈妈乳汁中已经产生的抗体反而有利于婴儿抵抗疾病的侵袭。
如果是感冒伴发烧,建议妈妈在高热期间暂停母乳喂养1~2日,停止喂养期间,要把乳汁吸出,防止由于停乳而造成的乳汁减少。
误区6:乙肝妈妈不能给宝宝喂奶
真实情况:如果妈妈在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期,应停止母乳喂养,但慢性乙肝及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应该杜绝母乳喂养。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可以母乳喂养,只是喂奶前妈妈要用肥皂洗手,用清水冲洗干净;不过如果乳头破裂出血,应暂停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