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进行预防
麻疹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进行预防
麻疹病人是麻疹病毒传播过程中的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麻疹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等由飞沫传播。所以要做到对麻疹病人早隔离,对麻疹病人护理时勤洗手,戴口罩。
生殖器疱疹的正确预防措施有哪些
生殖器疱疹预防措施一
生殖器疱疹是一种性病,这是一件非常确定的事,所以性传播是它传播病毒的一种主要方式。在知道它的主要传播方式后,我们就要针对这个传播方式来对生殖器疱疹进行预防。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洁身自好,不乱搞男女关系,这样均是能够很好的预防生殖器疱疹性传播的。另外已知自身患有生殖器疱疹的患者也应该禁止性生活,这样才不会将生殖器疱疹传染给他人,也就很好的起到了预防的作用。
生殖器疱疹预防措施二
生殖器疱疹的正确预防措施有哪些?除性接触以外,间接接触也是有患上生殖器疱疹的可能性的。所以我们应该要对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引起重视。前往公共浴室洗澡尽量不选盆浴,不直接坐在公共浴室的公椅上;使用公共卫生间时做到用钱用后彻底洗手,尽量不选择坐式马桶均是能够很好预防生殖器疱疹的。个人卫生这块应该做到尽量不接触他们私密衣物,一人一盆,毛巾分开使用,也是能够正确预防生殖器疱疹的。
生殖器疱疹预防措施三
生殖器疱疹是一种非常难以彻底治愈的疾病,及时是在康复期体内也有存在生殖器疱疹病毒的可能性,所以女性朋友有过生殖器疱疹病史的在怀孕前前往医院进行正规检查以确定是否适合怀孕,也是能够较好的预防将生殖器疱疹病毒传染给孩子的。至于已经怀孕的女性如发现患有生殖器疱疹则要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是否终止妊娠,或选用剖宫产等发生生产也是能够较好预防生殖器疱疹的。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 5.预防方式不同
流感最主要的预防方式就是注射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接种。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在接触流感患者后服药进行预防,此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也是比较重要的预防措施。
预防普通感冒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保持良好免疫力。良好的作息时间、饮食均衡、适度锻炼等都是保持好的免疫力的关键。
预防蛔虫病
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此虫可以引起蛔虫病。犬蛔虫则是犬类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其幼虫也能在人体内寄生,常常会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 (VLM)。蛔虫是世界性分布种类,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率可达70%以上,农村高于城市。蛔虫病对人的身体危害严重,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预防措施,防止蛔虫病的出现,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
蛔虫病的预防措施如下:
1、控制住传染源
驱除人体肠道内的蛔虫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应积极发现、治疗肠蛔虫病患者,对易感者定期查治。尤其是幼儿园、小学及农村居民等,抽样调查发现感染者超过半数时可进行普治。在感染高峰后2~3个月(如冬季或秋季),可采集体服用驱虫药物。驱出的虫和粪便应及时处理,避免其污染环境。
2、注意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对餐馆及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
3、加强粪便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用生粪便施肥,不放牧猪等。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在使用水粪做肥料的地区,可采用五格三池贮粪法,使粪便中虫卵大部分沉降在池底。由于粪水中游离氨的作用和厌氧发酵,虫卵可被杀灭,同时也会增加肥效。
利用沼气池发酵,既可解决农户照明、煮饭,又有利粪便无害化处理。可半年左右清除一次粪渣。此时,绝大部分虫卵已失去感染能力。在用于粪做肥料的地区,可采用泥封堆肥法,三天后,粪堆内温度可上升至52℃或更高,可以杀死蛔虫卵。
温馨提示:对病人和带虫者进行驱虫治疗,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驱虫治疗既可降低感染率,减少传染源,又可改善儿童的健康状况。驱虫时间宜在感染高峰之后的秋、冬季节,学龄儿童可采用集体服药。由于存在再感染的可能,所以,最好每隔3~4个月驱虫一次。对有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送医院诊治,不要自行用药,以免贻误病情。
麻疹的预防护理
1.被动免疫
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于免疫血清球蛋白,可预防麻疹发病;超过6天则无法达到上述效果。使用过免疫血清球蛋白者的临床过程变化大,潜伏期长,症状、体征不典型,但对接触者仍有潜在传染性。被动免疫只能维持8周,以后应采取主动免疫措施。
2.主动免疫
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重要措施,其预防效果可达90%。虽然5%-15%接种儿可发生轻微反应如发热、不适、无力等,少数在发热后还会出疹,但不会继发细菌感染,亦无神经系统合并症。国内规定初种年龄为8个月,如应用过早则存留在婴儿体内的母亲抗体将中和疫苗的免疫作用。由于免疫后血清阳转率不是 100%,且随时间延长免疫效应可变弱,所以4~6岁或11~12岁时,应第二次接种麻疹疫苗;进入大学的青年人要再次进行麻疹免疫。急性结核感染者如需注射麻疹疫苗应同时进行结核治疗。
3.控制传染源
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隔离。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
4.切断传染途径
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病人曾住房间宜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流行季节中做好宣传工作,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关于禽流感的保养
禽流感属于比较常见的传染疾病,在家禽身上首先发现,所以这让人们对于家禽的饮食特别的需要多加注意。及时的控制传染源是远离禽流感的根本措施。下面介绍有关禽流感的一些预防方法介绍,帮助我们远离禽流感。
结合禽流感病毒的特点和现有研究发现,目前认为,携带病毒的禽类是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传染源。减少和控制禽类,尤其是家禽间的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急需加快推动传统家禽养殖和流通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型升级,从散养方式向集中规模化养殖、宰杀处理和科学运输的转变,提高家禽和家畜的养殖、流通生物安全水平,从而减少人群的活禽或病死禽暴露机会。
同时,要持续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和培养个人呼吸道卫生和预防习惯,做到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合理加工烹饪食物等。需特别加强人感染禽流感高危人群和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和卫生防护。
同时,要做好动物和人的流感的监测。及时发现动物感染或发病疫情,以及环境中病毒循环的状态,尽早的采取动物免疫、扑杀、休市等消灭传染源、阻断病毒禽间传播的措施。早发现、早诊断禽流感病人,及时、有效、合理地实施病例隔离和诊治。做好疾病的流行病调查和病毒学监测,不断增进对禽流感的科学认识,及时发现聚集性病例和病毒变异,进而采取相应的干预和应对措施。
在做好科学防控的同时,还要认真开展流感大流行的应对准备。
我们通过上文学会关于禽流感的一些预防工作,特别是对于日常饮食方面的一些预防方法。这些方法时刻要注意健康,远离传染源能够战胜疾病。在日常进行预防禽流感的工作中,科学预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应对思路。
怎样预防春季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麻疹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水痘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风疹预防措施:风疹的预防与麻疹、水痘等出疹性传染病不同,其对象不仅仅是儿童,同时还应当包括育龄妇女。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在春季风疹高发期,尽量少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影院等地,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孕妇尤要当心,以免感染而殃及胎儿。保持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增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讲究个人卫生。
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措施: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预防措施:免疫接种是预防流脑的主要措施,接种对象为1-15周岁儿童。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禽类要用流水洗手;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结核病预防措施: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的营养。对于婴幼儿应按时接种卡介苗,以获得免疫力。其次,应注意房间通风,避免与已确诊的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再次,应积极、有效地治疗糖尿病、矽肺、百日咳等容易诱发结核病的基础疾病。
流行性感冒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狂犬病的预防
狂犬病的预防主要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接种疫苗等几个步骤。控制传染源主要是家养犬免疫、消灭流浪犬以及对可疑病犬和猫的捕杀。对家养犬进行登记,给予预防接种。对狂犬、狂猫应立即击毙,以免伤人。咬过人的家犬、家猫等应设法捕获隔离10天。病死动物应焚烧或深埋,不可剥皮食肉。
麻疹的预防办法有哪些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很强。多发生于3个月~7岁的小儿,尤其3岁以下的婴、幼儿最为多见。麻疹病毒存在于患儿口腔、鼻腔及眼分泌物中,当患儿咳嗽、打喷嚏或呼吸时,病毒随飞沫散布到周围空气中,没有出过麻疹又没有注射过麻疹疫苗的小孩吸进了麻疹病毒,90%以上就会被传染。我国早已普遍实施了麻疹疫苗的接种,不仅使麻疹的发病率明显降低,而且也使其发病后的病情大大减轻。目前发病者在未接受疫苗的学龄前儿童、免疫失败的十几岁儿童及青年人中多见。而且一旦患了麻疹,没有特效治疗,因此本病重在预防。
预防麻疹的具体措施如下:①应首先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有计划地按时接种麻疹疫苗,使机体获得对麻疹的自动免疫能力。我国规定初种年龄为8个月,不宜过早接种。②对于密切接触了麻疹患儿的易感儿应检疫观察3周,应给予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使其获得暂时性保护而不致发生麻疹或仅发生较轻的麻疹。③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麻疹患儿即应早期隔离,避免其他孩子与之接触,以阻断其传播。麻疹患儿一般要隔离到出疹后6天,如并发肺炎,应延长隔离期至疹后10天。④切断传播途径。患儿衣物应在阳光下爆晒,患儿曾住房间应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同时应开展麻疹知识宣传教育,了解防治麻疹的常识,提高群众防病保健的水平,流行季节中易感儿童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管理好传染源麻疹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管理好麻疹病人是控制麻疹传播的重要环节。处于传染期的麻疹病人最好住院治疗,如无住院治疗条件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在家治疗。患有麻疹的人最好不要外出,更不要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去。没出过麻疹的儿童尽量不要与麻疹病人接触,以免受到传染。切断传播途径对麻疹患儿居住的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这是因为麻疹病毒在阳光直射或空气流通的环境中20分钟左右便可失去其致病能力。对于患儿用过的衣物、被褥等要放在阳光下曝晒,这样有利于消灭麻疹病毒。
麻疹应该如何预防
1.切断传播途径。麻疹病毒虽然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但也能在外界存活一段时间。(1)患者的用品也有可能受污染,所以患者居住的地方和用过的东西都要及时消毒,降低病毒的存活时间甚至把病毒杀死。(2)室内保持通风可以稀释空气中的传染性颗粒,减低感染的风险。(3)与患者接触后,病毒可能会停留在体表,容易携带病毒传播,所以要及时洗手更衣,或在室外逗留20~30分钟左右,才能把病毒杀死。
2.保护好易感人群。(1)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往往易感,如孩子、老人、孕妇以及没有出过麻疹的人群,所以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麻疹的关键。目前接种麻疹疫苗是最佳的预防措施,也称为自动免疫。(2)被动免疫,就是患病者或者年幼体弱的人群与麻疹患者接触5天内进行被动疫苗即可免于发病,如果在5~9天内采取被动疫苗虽不能免于发病,但能减轻病情,所以要注意接种疫苗的时间。
3.管理好传染源。麻疹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而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所以及时隔离很重要。(1)轻症患者在家休息隔离,不要前往人流密集的地方,也不要经常往来医院,以免出现病毒交叉感染的情况。(2)重症患者最好去医院或传染病院进行隔离和治疗。(3)健康的人群要避免与患者接触和共用物品或共餐。(4)上学或工作的单位如果发现患者,要及时报告,做好消毒工作。
4.麻疹预防食疗。食疗在当近被广泛应用,作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辅佐方法。豆腐绿豆汤,虽然简单,但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预防麻疹和风疹。
麻风病的护理与保健
麻风菌在体外的生存情况和传播途径尚,除直接密切接触外,呼吸道是麻风菌传播的重要途径。麻风菌感染后会不会发病取决于机体自然免疫力,科学证明绝大多数健康人(95%-99%以上)对麻风菌都有自然免疫力,即使感染了麻风菌也不发病,只有易感者才会发病。它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但它的传染性很小,也不会遗传。而且夫妻间也极少相互传染。
要控制和消灭麻风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原则,执行“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的做法。发现和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染途径,给予规则的药物治疗,同时提高周围自然人群的免疫力,才能有效的控制传染、消灭麻风病。
鉴于目前对麻风病的预防,缺少有效的预防疫苗和理想的预防药物。因此,在防治方法上要应用各种方法早期发现病人,对发现的病人,应及时给予规则的联合化学药物治疗。对流行地区的儿童、患者家属以及麻风菌素及结核菌素反应均为阴性的密切接触者,可给予卡介苗接种,或给予有效的化学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由于麻风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因此加强对新病人的发现和及时治疗是控制麻风病最重要的一点。
麻风病人经过短期规则治疗后,已经不具备传染性。可以正常和家属在一起工作、学习和生活。由于潜伏期很长,在麻风病人确诊和治疗之前就已经与病人长期接触的家属,应该每年主动接受健康检查,并注意自己身上可能出现的麻风症状,一旦出现可疑麻风症状即找专业医生就诊。
在我国西南麻风病高流行地区要加强对麻风病的预防和控制,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在出现新病人的村庄,当地防治人员应对该村庄的群众进行健康检查,并对群众进行麻风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在麻风病高流行区,要避免皮肤外伤,特别是在从事手足容易外伤的工种时,应该戴手套或穿防护鞋。居住的房屋要保持通风、宽敞和光线充足,从而减少麻风杆菌感染的机会。
住房宽敞,空气流通,光线充足的居住条件可减少麻风病的发病率,通过避免接触含菌飞沫、避免与麻风病人密切接触可预防传染。在麻风病高流行区,劳动中避免手足皮肤外伤,也可预防麻风病。当然早期发现麻风病人,给予及时治疗,消除其传染性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病毒性肝炎预防
控制传染源 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性预防措施,例如重点抓好水源保护、饮水消毒、食品卫生、粪便管理等对切断甲型肝炎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的传播,各种医疗及预防注射(包括皮肤试验、卡介苗接种等)应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对带血清的污染物应严格消毒处理。透析病房应加强卫生管理。
传染性湿疹预防措施
1、保持皮肤的清洁。湿疹本身已破坏了皮肤的屏障功能,若不注意保持清洁,便会感染、发炎、化脓,使许多微生物乘机而入,加重湿疹的症状,延长治好时间。传染性湿疹患者在洗澡时需注意用温水洗,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减少其它皮肤的感染的几率,也对皮肤的软化有帮助。不过切记不可常洗。不要过度清洗皮肤,少用肥皂类清洁剂。每次洗完澡后,都应涂上润肤乳液,以保留水分,防止水分流失。棉质的衣服比较柔软,不会引起皮肤搔痒。患者不要贴身穿化纤织物、毛织品,这些衣物不但粘身体,而且可能会导致皮肤发痒。
2、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一般湿疹患者应以素食为主,有益消化。大便应日日通畅,忌食辛辣刺激、咸腥的海产品等食物。对日光过敏者,除了要采取避光措施外,还应避免食用黄泥螺、菠菜等含光敏性物质的食品。
麻疹应如何防治
小儿麻疹的预防: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很强。多发生于3个月~7岁的小儿,尤其3岁以下的婴、幼儿最为多见。麻疹病毒存在于患儿口腔、鼻腔及眼分泌物中,当患儿咳嗽、打喷嚏或呼吸时,病毒随飞沫散布到周围空气中,没有出过麻疹又没有注射过麻疹疫苗的小孩吸进了麻疹病毒,90%以上就会被传染。我国早已普遍实施了麻疹疫苗的接种,不仅使麻疹的发病率明显降低,而且也使其发病后的病情大大减轻。目前发病者在未接受疫苗的学龄前儿童、免疫失败的十几岁儿童及青年人中多见。而且一旦患了麻疹,没有特效治疗,因此本病重在预防。
预防麻疹的具体措施如下:①应首先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有计划地按时接种麻疹疫苗,使机体获得对麻疹的自动免疫能力。我国规定初种年龄为8个月,不宜过早接种。②对于密切接触了麻疹患儿的易感儿应检疫观察3周,应给予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使其获得暂时性保护而不致发生麻疹或仅发生较轻的麻疹。③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麻疹患儿即应早期隔离,避免其他孩子与之接触,以阻断其传播。麻疹患儿一般要隔离到出疹后6天,如并发肺炎,应延长隔离期至疹后10天。④切断传播途径。患儿衣物应在阳光下爆晒,患儿曾住房间应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同时应开展麻疹知识宣传教育,了解防治麻疹的常识,提高群众防病保健的水平,流行季节中易感儿童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管理好传染源麻疹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管理好麻疹病人是控制麻疹传播的重要环节。处于传染期的麻疹病人最好住院治疗,如无住院治疗条件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在家治疗。患有麻疹的人最好不要外出,更不要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去。没出过麻疹的儿童尽量不要与麻疹病人接触,以免受到传染。切断传播途径对麻疹患儿居住的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这是因为麻疹病毒在阳光直射或空气流通的环境中20分钟左右便可失去其致病能力。对于患儿用过的衣物、被褥等要放在阳光下曝晒,这样有利于消灭麻疹病毒。
接触过传染期患儿的人再去接触易感者时,应做好消毒工作,以除去沾染的麻疹病毒,避免将其传染给易感人群。保护易感者除半岁以内的婴儿和隐性感染者外,凡是没有出过麻疹的人,无论年龄、性别,均属易感者。在麻疹流行的季节,家长对已患麻疹的儿童应停止送往幼儿园,以免传染他人。周围的易感者应及时接受被动免疫,一般在接触传染源5天内注射足量抗体能够有效阻止发病。目前,多采用麻疹活疫苗进行应急接种,在病毒感染早期接种该疫苗能有效控制发病,即便在晚期接种也不会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