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干眼症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1、泪液分泌实验: 正常为10-15mm,<10mm为低分泌,<5m为干眼,无眼部表面麻醉情况下,测试的是主泪腺的分泌功能;表麻后检测的是副泪腺的分泌功能(基础分泌),观察时间同为5min。
2、泪膜破裂时间 <10s为泪膜不稳定。
3、泪液蕨类实验: 粘蛋白缺乏者,例如眼类天疱疮,Stevens-Johnson综合征,“蕨类”减少甚至消失。
4、活检及印迹细胞学检查: 干眼症患者结膜杯状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核浆比增大,上皮细胞鳞状化生,角膜上皮结膜化,通过计算结膜中杯状细胞密度,可间接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5、荧光素染色: 阳性代表角膜上皮缺损,还可以观察泪河的高度。
6、虎红染色: 敏感性高于荧光素染色,角,结膜失活细胞着染色为阳性细胞。
7、泪液溶菌酶含量: 含量<1 200μg/ml,或溶菌区<21.5mm2,则提示干眼症。
8、泪液渗透压: 干眼症和接触镜配戴者,泪液渗透压较正常人增加25mOsm/L,如大于312mOms/L,可诊断干眼症,此项具有特异性,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
9、乳铁蛋白: 69岁以前如低于1.04bg/ml,70岁以后如低于0.85mg/ml,则可诊断干眼症。
10、泪液清除率检查: 目的在于了解泪液清除有无延迟,应用荧光光度测定法检测。
11、干眼仪或泪膜干涉成像仪: 了解泪膜脂质层,干眼尤其LTD患者,可见泪膜脂质层异常,与标准图象比照,可推测干眼严重程度。
什么是干眼症
关于干眼症的认识,我们对它的了解也只不过是一些皮毛的知识,而其发生原因或者从未表现在外的症状我们却一概不知。专家介绍,干眼症并不是什么小疾病,其若不及早进行治疗,是会令我们角膜炎的。那么,干眼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呢?
干眼症的症状表现:干眼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泪腺分泌的泪液不充分造成的眼部干涩的情况发生。
干眼症的症状1、干眼症患者有干涩感、异物感、疼痛、畏光烧灼感、痒感、眼红、视疲劳、视物模糊、视力波动、瘙痒、刺痛、干燥、不适宜、异物感、易视疲劳、眼睑变重、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严重干眼者,可引起视力明显下降而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导致失明。
干眼症的症状2、眼睑边缘形成油腻的区域,有皮脂溢性睑炎或痂。将其去除就会表面渗血。泪膜厚度降低并有黏液性碎屑或纤维分泌物出现。结膜会变得无光泽、变厚、水肿、出血,有时会被分泌物包裹住,在较严重的病例中结膜可能出现角质化。用荧光素做角膜染色检测时,会出现点状汇集。只要有以上干眼症的症状,即使客观检查是阴性,依然可以诊断干眼症。
诊断干眼症可以用到哪些方法
诊断干眼症可以用到哪些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不注意用眼,造成过度用眼,使得自己患上干眼症,对于干眼症患者来说,及时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对于怀疑自己患有干眼症的患者,前往正规医院进行检查诊断是很重要的,只有将干眼症诊断出来,患者才可以进行对症治疗,那么,诊断干眼症可以用到哪些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一、干眼症泪膜稳定性的评价
1、泪膜更新:干眼症患者泪膜更新时间延长,用荧光素清除时间来表示更新速度。眼中滴入5μl消毒的荧光素,在10、20、30分钟时,行Schirmer试验,将滤纸放于下睑1分钟,记录观察滤纸染色的情况。正常人在20分钟后荧光素染色消失;而Sjogren综合征的病人100%在20和30分钟时仍然存留;非Sjogren综合征的病人80%在20分钟时存留,56%在30分钟时仍然存留;睑板腺炎症的病人40%在20分钟时存留,但在30分钟时就都清除了。泪膜更新减慢使泪膜中的炎症介质滞留,加剧眼表的损害。
2、荧光素泪膜破裂时间(BUT):这是一项检查泪膜稳定性的标准实验。检查从最后一次瞬目开始,记录荧光素染色的泪膜上出现第一个破裂点的时间,它因人、因一天的不同时间而异,小于10秒说明泪膜不稳定,所有干眼症的患者都有泪膜破裂时间的缩短。
3、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通过观察泪膜上一目标点反光的破裂时间来测量。
二、干眼症泪液成分的检查
有些眼科专家通过测量泪液中粘蛋白、乳铁蛋白和溶菌酶等成分的含量来帮助诊断干眼症。但这些实验有些是因为准确性差,有些是因为特异性差而较少使用。
三、干眼症泪液渗透压的测量
诊断干眼症大量的证据表明干眼症的眼表损害基本机制是泪液渗透压增加。可以用渗透压计或高级设备对眼中获得的微量泪液进行测量,但这需要昂贵的设备和熟练的操作人员。
关于“诊断干眼症可以用到哪些方法”的文章就给大家说到这里了,干眼症的诊断在临床上并不难,只要患者听从医生的嘱咐就可以了,希望上述的文章可以帮助到每位患者。
干眼病的临床诊断方法
1.泪液分泌试验
正常值为10~15mm,大于10mm为低分泌,小于5mm为干眼。
2.泪膜破裂时间
小于10秒为泪膜不稳定。
3.泪液蕨类试验
粘蛋白缺乏者,例如眼类天疱疮、Stevens-Johnson综合征,其“蕨类”减少甚至消失。
4.活检及印迹细胞学检查
干眼症患者结膜杯状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核浆比增大、上皮细胞鳞状化生、角膜上皮结膜化。通过计算结膜中杯状细胞密度,可间接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5.荧光素染色
阳性代表角膜上皮缺损。还可以观察泪河的高度。
6.虎红染色
敏感性高于荧光素染色,角膜、结膜失活细胞着染色为阳性细胞。
7.泪液溶菌酶含量
含量<1200μg/ml,或溶菌区<21.5mm2,则提示干眼症。
8.泪液渗透压
干眼症和接触镜配戴者,泪液渗透压较正常人增加25mOsm/L。如大于312mOsm/L,可诊断干眼症。
9.乳铁蛋白
小于69岁的患者如低于1.04bg/ml,70岁以上的患者如低于0.85mg/ml,则可诊断干眼症。
10.泪液清除率检查
目的在于了解泪液清除有无延迟。应用荧光光度测定法检测。
11.干眼仪或泪膜干涉成像仪
了解泪膜脂质层,干眼症尤其LTD(脂质缺乏性干眼症)患者可见泪膜脂质层异常,与标准图像比照可推测干眼严重程度。
12.角膜地形图检查
了解角膜表面的规则性,干眼患者的角膜表面规则参数比正常人增高,且参数越高干眼就越重。
13.血清学检查
了解自身抗体的,干燥综合征患者长见ANA抗体、类风湿因子等阳性。此项有利于免疫性疾病所致干眼症的诊断。
干眼症诊断
1.泪液分泌实验正常为10-15mm,<10mm为低分泌,<5m为干眼。无眼部表面麻醉情况下,测试的是主泪腺的分泌功能;表麻后检测的是副泪腺的分泌功能(基础分泌),观察时间同为5min。
2.泪膜破裂时间 <10s为泪膜不稳定。
3.泪液蕨类实验 粘蛋白缺乏者,例如眼类天疱疮,“蕨类”减少甚至消失。
4.活检及印迹细胞学检查干眼症患者结膜杯状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核浆比增大、上皮细胞鳞状化生,角膜上皮结膜化。通过计算结膜中杯状细胞密度,可间接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5.荧光素染色 阳性代表角膜上皮缺损。还可以观察泪河的高度。
6.虎红染色 敏感性高于荧光素染色,角、结膜失活细胞着染色为阳性细胞。
7.泪液溶菌酶含量 含量<1 200μg/ml,或溶菌区<21.5mm2,则提示干眼症。
8.泪液渗透压干眼症和接触镜配戴者,泪液渗透压较正常人增加25mOsm/L,如大于312mOms/L,可诊断干眼症。此项具有特异性,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
9.乳铁蛋白 69岁以前如低于1.04bg/ml,70岁以后如低于0.85mg/ml,则可诊断干眼症。
10.泪液清除率检查 目的在于了解泪液清除有无延迟。应用荧光光度测定法检测。
11.了解泪膜脂质层,干眼尤其LTD患者,可见泪膜脂质层异常,与标准图象比照,可推测干眼严重程度。
12.角膜地形图检查 了解角膜表面的规则性,干眼患者的角膜表面规则参数(表面规则指数和表面不对称指数)比正常人增高,且增高程度与干眼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确诊干眼症的九大必要检查
1、泪液分泌实验:正常为10-15mm,<10mm为低分泌,<5m为干眼。无眼部表面麻醉情况下,测试的是主泪腺的分泌功能;表麻后检测的是副泪腺的分泌功能,观察时间同为5min。
2、泪液蕨类实验:粘蛋白缺乏者,例如眼类天疱疮、Stevens-Johnson综合征(Stevens-Johnson综合征【译】:一种累及皮肤和黏膜的急性水疱病变,病变常出现在手脚的背侧和前臂、腿、脚掌、足底表面),“蕨类”减少甚至消失。
3、活检及印迹细胞学检查:干眼症患者结膜杯状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核浆比增大、上皮细胞鳞状化生,角膜上皮结膜化。通过计算结膜中杯状细胞密度,可间接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4、荧光素染色:阳性代表角膜上皮缺损。还可以观察泪河的高度。
5、泪液溶菌酶含量:含量<1 200μg/ml,或溶菌区<21.5mm2,则提示干眼症。
6、泪液渗透压:干眼症和接触镜配戴者,泪液渗透压较正常人增加25mOsm/L,如大于312mOms/L,可诊断干眼症。此项具有特异性,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
7、乳铁蛋白:69岁以前如低于1.04bg/ml,70岁以后如低于0.85mg/ml,则可诊断干眼症。
8、泪液清除率检查:目的在于了解泪液清除有无延迟。应用荧光光度测定法检测。
9、角膜地形图检查:了解角膜表面的规则性,干眼患者的角膜表面规则参数(表面规则指数和表面不对称指数)比正常人增高,且增高程度与干眼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如何才能准确诊断出干眼症
诊断干眼症之结膜活检:浆液腺显示淋巴细胞浸润(在SS随干眼症情而发展,与泪腺唇腺的变化同步),纤维性变,最后萎缩,结膜上皮浅层分离并分层,杯状细胞减少或消失(正常每毫米约10个),但早期结膜刮片,杯状细胞常增多。
诊断干眼症之泪液分泌实验:正常为10-15mm,<10mm为低分泌,<5m为干眼症。无眼部表面麻醉情况下,测试的是主泪腺的分泌功能。表麻后检测的是副泪腺的分泌功能(基础分泌),观察时间同为5分钟。
诊断干眼症之血液学和免疫学检查:贫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增多,高γ球蛋白血症,血沉加快,抗γ球蛋白抗体,抗核抗体,抗甲状腺抗体,抗平滑肌和横纹肌抗体,抗泪腺抗体,抗线粒体抗体等明显增加,类风湿因子75%(+),狼疮细胞10%~50%(+),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特异性较高者如下,抗SS/A和SS/B抗体,在原发性SS均增高,阳性率分别为76%和19%。在继发性SS,均低于10%。膜FC(巨噬细胞)受体功能损害,可用51Cr结合IgG致敏自体红细胞测定其循环清除率。免疫复合物约85%(+)。随着淋巴细胞浸润加剧,β2m成比例增高。类风湿关节炎沉淀素,原发,继发性SS分别为5%~15%和70%~90%。抗涎腺导管抗体46%(+),但常人也可见到。干眼症患者可进行此项检查。
诊断干眼症之唇腺活检:在唇黏膜腺和小涎腺上皮和肌上皮细胞膨胀,间质中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先散在,后灶状,最后取代全部腺组织,泪膜和结膜有相同的变化,而且病情程度相同,可借以了解泪腺的病变情况(因在SS,主要由于泪腺病变,不宜做泪腺活检),非SS性KCS的唇腺活检(-)。干眼症患者可进行此项检查。
以上就是如何才能准确诊断出干眼症的具体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只要各位干眼症患者能够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坚持治疗,那么治疗干眼症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干眼症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常见检查项目
1、泪液分泌实验: 正常为10-15mm,<10mm为低分泌,<5m为干眼,无眼部表面麻醉情况下,测试的是主泪腺的分泌功能;表麻后检测的是副泪腺的分泌功能(基础分泌),观察时间同为5min。
2、泪膜破裂时间 <10s为泪膜不稳定。
3、泪液蕨类实验: 粘蛋白缺乏者,例如眼类天疱疮,Stevens-Johnson综合征,“蕨类”减少甚至消失。
4、活检及印迹细胞学检查: 干眼症患者结膜杯状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核浆比增大,上皮细胞鳞状化生,角膜上皮结膜化,通过计算结膜中杯状细胞密度,可间接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5、荧光素染色: 阳性代表角膜上皮缺损,还可以观察泪河的高度。
6、虎红染色: 敏感性高于荧光素染色,角,结膜失活细胞着染色为阳性细胞。
7、泪液溶菌酶含量: 含量<1 200μg/ml,或溶菌区<21.5mm2,则提示干眼症。
8、泪液渗透压: 干眼症和接触镜配戴者,泪液渗透压较正常人增加25mOsm/L,如大于312mOms/L,可诊断干眼症,此项具有特异性,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
9、乳铁蛋白: 69岁以前如低于1.04bg/ml,70岁以后如低于0.85mg/ml,则可诊断干眼症。
10、泪液清除率检查: 目的在于了解泪液清除有无延迟,应用荧光光度测定法检测。
11、干眼仪或泪膜干涉成像仪: 了解泪膜脂质层,干眼尤其LTD患者,可见泪膜脂质层异常,与标准图象比照,可推测干眼严重程度。
12、角膜地形图检查: 了解角膜表面的规则性,干眼患者的角膜表面规则参数(表面规则指数和表面不对称指数)比正常人增高,且增高程度与干眼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13、血清学检查: 了解自身抗体的,SS患者长见ANA抗体,类风湿因子等阳性,此项有利于免疫性疾病所致干眼症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