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杂病腹泻的治疗方法
中医内科杂病腹泻的治疗方法
1、樟木皮200克(去除黑色外皮,取红色内层),石榴嫩叶50克,大米50克。先把樟木皮捣烂,用武火炒成炭,石榴叶炒至干酥,大米炒至黄色,加水煮沸后约5-7分钟,取药液饮用。
2、葡萄叶治腹泻:取新鲜葡萄叶25-50克,洗净入锅,加水稍过药面。水煎2次,合并2次药液,过滤后备用。
3、芡实30克,山药60克,藿香叶4克,山萸肉15克,谷芽(或麦芽)15克,乌梅10克,枳壳9克。焙焦研细为散,瓶装密封备用。每次10克,用开水冲,再放少许白糖,稍煮沸,待微温服之用于治疗慢性腹泻。
4、胡椒7粒,鸡蛋1枚。将鸡蛋打1孔,胡椒研为细末,放入蛋中,湿纸封口,蛋壳外用湿白面团包裹3-5毫米厚,放于木炭火中煨熟,去壳,空腹白酒送服。1日3克。功效:散寒温中,止泻。
5、粳米100克。将米炒焦,加水煮粥,任意服食。功效:健脾祛湿。
6、黄瓜叶治腹泻:取新鲜黄瓜叶适量,将叶上的绒毛刷掉后用清水洗净,捣碎挤汁,盛于碗内,再取等量蜂蜜(约3汤匙)与黄瓜叶汗混合搅匀,1次服下,多则2次即可痊愈。
7、西洋参、川黄连、春砂仁、乌梅各3克,白芍、煨葛根各6克,甘草2克,车前子8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与大米共煮成粥食用。
中医治疗慢性腹泻
中药治疗:
1、寒湿泄泻
证候: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疼,苔薄白,脉浮。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主方:平胃散
2、湿热泄泻
证候:泄泻腹痛,泄下急迫,或泄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主方:葛根芩连汤加减
加减:偏湿重者加苡仁、厚朴;挟食滞者加麦芽、山楂、神曲;如有风热表证,上方加银花 、连翘、薄荷;如在夏暑间,暑湿入侵,表里同病,加新加香濡饮合六一散以解暑清热,利湿止泻。
3、食滞胃肠
证候: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腐吞酸, 纳呆。苔垢浊厚腻,脉滑。
4、肝脾不和
证候:平时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
5、 脾虚泄泻
证候: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
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6、肾虚泄泻
证候: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泄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主方: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加减:如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加黄芪15g,诃子肉9g,赤石脂15g益气升阳及止涩之品,桃花以固涩止泻。
7、水饮留肠
证候:形体消瘦,肠鸣漉漉有声,便泻清水,或大便呈泡沫样,泛吐清水,腹胀尿少,脉象 濡滑,舌质淡,苔白滑。
治法:健脾利湿,前后分消。
主方:苓桂术甘汤合己椒苈黄丸加减
加减:若兼有腹中攻痛者,加桂枝汤同用,以合营止痛。
8、 瘀阻肠络
证候:泄泻日久,泻后有不尽感,腹部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甚,面色晦滞,舌边有瘀斑或舌质暗红,口干不欲多饮,脉弦小涩。
治法:化瘀通络,合营止痛。
主方:少腹逐瘀汤加减
加减:若气血瘀滞,化为脓血,大便夹有赤白粘冻,加白头翁同用,以清热凉血。
慢性腹泻西医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类型腹泻采取相应治疗。
2.对症治疗:尽量避免选择成瘾性药物;且应在明确病因后应用。止泻药:活性炭、氢氧化铝凝胶、可待因等。
3.解痉止痛药:阿托品、山莨菪碱。
宫寒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因不同发病原因和不同的发病阶段,宫寒可在女性的经、孕、乳、杂病等各方面有多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如表现为月经期疾病的有:月经量少错后、闭经、经期浮肿、经期腹泻、痛经;表现为孕期疾病可有: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宫外孕等;表现为哺乳期疾病可有:恶露淋漓不尽、产后腹痛等;表现在妇科杂病可有:慢性盆腔痛、子宫内膜异位症、阴道炎、不孕等等。中医判断寒气的其他全身表现还可有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怕冷、手足发凉、腰酸腰凉、性欲淡漠、大便稀溏,舌质黯淡,苔白,脉沉濡等。
晚期血吸虫病的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抗血吸虫药物治疗后阴道局部症状即明显好转。
1.WHO推荐的药物有:
吡喹酮(Praziquantel)首选,40mg/kg,1天疗法,等分3次口服。治愈率达85%~95%。
美曲膦酯(敌百虫,Metrifonate)7.5~10mg/kg,口服,每隔2周1次,连用3次。治愈率40%~80%。
2.其他的有酒石酸锑钾、呋喃丙胺、六氯对二甲苯、次没食子酸锑钠、硝噻哒唑等药。
现提倡药物联合应用,吡喹酮加提高免疫力的制剂-环孢素或加中草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3.局部以消毒、止痒、防止继发感染为治疗原则。继发感染者加用相应的抗生素。
4.晚期形成的皮肤肉芽肿可采用电灼、微波、C02激光或手术切除。
5.若出现变态反应症状,给予抗组胺药或皮质类固醇。
2、预后
经积极规范治疗可治愈。
二、中医
1、中药治疗
单方验方
(1)南瓜子粉(《实用中医内科学》)
处方:南瓜子去壳、去油、研粉,成人每次80克,每日3次,连服4周。适用于杀虫、解蛊毒;副作用有头晕、腹泻、食欲减退等,一般在连续服药10日后副反应可减少或消失。
(2)鸦胆子(《实用中医内科学》)
处方:鸦胆子去壳取仁,成人每次10粒(重0.4克左右),装入胶囊吞服,每日3次,连服40日为1个疗程。适用于杀虫、解蛊毒。
(3)甘草粉(《实用中医内科学》)
处方:甘草粉,每次10克,每日3次。适用于急性期退热。热退后减半量再继续服1周。
宫寒的症状有哪些
因不同发病原因和不同的发病阶段,宫寒可在女性的经、孕、乳、杂病等各方面有多种不同的临床表现。
如表现为月经期疾病的有:月经量少、错后、闭经、经期浮肿、经期腹泻、痛经;表现为孕期疾病可有: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宫外孕等;表现为哺乳期疾病可有:恶露淋漓不尽、产后腹痛等;表现在妇科杂病可有:慢性盆腔痛、子宫内膜异位症、阴道炎、不孕等等。
中医判断寒气的其他全身表现还可有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怕冷、手足发凉、腰酸腰凉、性欲淡漠、大便稀溏,舌质黯淡,苔白,脉沉濡等。
中医治疗腹泻方法
1、伤食型腹泻
伤食型腹泻有腹胀腹疼、泻前哭吵、大便酸臭如蛋花状、口臭、不思食等症状。
可采用以下食疗
荠菜汤:取鲜荠菜30克,加水200毫升,文火煎至50毫升,1次服完,每日2~3次。
苹果汤:取苹果1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适用于1岁以内的儿童,大于1岁者,可吃苹果泥。
2、风寒型腹泻
风寒型腹泻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状、色淡、臭气少、肠鸣腹痛,或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
可采用以下食疗
姜茶饮:取绿茶、干姜丝各3克,放在瓷杯中,以沸水150毫升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代茶随意饮服。
糯米固肠汤:糯米30克(略炒),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白糖适量调服。
中医推拿治疗腹泻
1、治疗原则:调和脾胃,化湿止泻。
2、手法处方:推脾经,推大肠,运内八卦,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
3、方义:推脾经,推大肠,揉脐,摩腹——调和脾胃,助运化湿。运内八卦——调中理气,并能起调和及加强其他手法的作用。推上七节骨,揉龟尾——调中止泻。
4、 加减治疗
⑴ 、伤食型:加揉板门,揉中脘,揉天枢,推脾经用补法,推大肠用清法以健脾消食,调腑止泻。
⑵ 、寒湿型:加推三关,揉外劳宫,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补法以健脾化湿,温中止泻。
⑶ 、湿热型(包括暑湿泻):加清小肠,退六腑,揉天枢,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泻法以清热化湿,调腑止泻。
⑷ 、脾虚型:加推三关,捏脊,按揉足三里,推脾经及推大肠均用补法以健脾益气,固肠止泻。
中医的分类
分类有利于提高中医生对疾病专一的研究和治疗,也为患者问医就诊提供了方便,主要有:
内科
中医内科主要治疗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外感病是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疾病。内伤病主要指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
外科
中医外科主要治疗包括疮疡、瘿、瘤、岩、肛门宣肠疾病、男性前阴病、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外伤性疾病与周围血管病等。
儿科
中医儿科主要治疗小儿疾病。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因而治疗的方法和用药也与成人不同。其主要表现在:小儿抗御外邪的能力差,一旦发病,证候的传变迅速,与成人有着很大差异。患儿对疾病的痛苦往往不能正确表达,加上小儿腑脏娇嫩,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力也与成人不同,因而开设小儿专科很有必要。
妇科
中医妇科主要治疗妇女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乳房疾病、前阴疾病和妇科杂病。中医治疗妇人疾病具有一定优势,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
针灸科
中医针灸是针刺法和炙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通过对经络腧穴的刺激来治疗疾病。炙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体表的经络腧穴,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疗法适用于各科疾病,包括许多功能性疾病和传染病,以及部分器质性疾病。
五官科
主要治疗耳、鼻、咽喉、口腔疾病、眼睛疾病。
骨伤科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古属“疡医”范畴,又称“接骨”,“正体”,“正骨”,“伤科”等。中医骨伤历史久,源远流长,是中华各族人民长期与损伤及筋骨疾患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丰富的学术内容和卓著的医疗成就,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华名族的繁衍昌盛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