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地黄天冬酒怎么做

地黄天冬酒怎么做

随着观念的进步,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了,一些能够帮助我们进补的药酒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青睐,而地黄天冬酒也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那么,地黄天冬酒怎么做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营养专家的介绍,希望这些介绍能给大家以帮助。

地黄天冬酒

配方:生地500克,生姜150克,天门冬250克,米酒5斤。

制作方法:生地取鲜者,洗净;生姜、天冬去皮;三药皆切碎,合捣成泥状,纳于坛中,加入米酒,密封坛口。将酒坛置锅中隔水煮1~2小时,再浸泡5天,即成。

功效与主治:补肾延年,美容养颜。

服法:每日温服50~60毫升,分次服用。

说明:本酒方见载于南北朝《太上灵宝五符序》,该书称此酒“补虚劳,益精气,令人健饮食,耐风寒,美颜色,肌肤光泽,延年”。

现在,你对地黄天冬酒的做法有所了解了吧,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营养专家温馨提醒,如果想要有效补肾、美容的话,最好是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都不一样,所以进补的方式应该也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肺气肿吃什么中药药最有效 气阴两虚型肺气肿

动则气短,声低气怯,自汗畏风,干咳无痰,或痰少不利,口干欲饮,心中烦热;舌红,脉细或细数,治宜益气养阴,方用育阴培元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太子参,五味子,天冬,麦冬,知母,百部,桑白皮,地骨皮,生地黄,川贝母,冬瓜子,天花粉。

方中以太子参,黄芪,五味子补益肺气,生地黄,天冬,麦冬,知母养阴生津。贝母,百部化痰止咳,天花粉,冬瓜子利痰,地骨皮,桑白皮养阴清热。

肛门瘙痒偏方大全 中药内服偏方治疗肛门瘙痒

生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当归、赤芍、白芍、防风、苦参各10克,鸡血藤、刺蒺藜各15克,黄芪12克,可养血润肤,疏风止痒,适用于肛

门瘙痒症之血虚者。

大黄、透骨草各10克,大青叶20克,金银花、马齿苋各12克,苦参15克,滑石30克,细辛3克,黄柏6克。可清热解毒杀虫,除湿祛风止痒,适用

于肛门瘙痒症之湿热偏盛者。

发低烧吃什么药

一、阴虚低热:大多在下午和夜晚发热,伴有盗汗、失眠、心烦、两颧潮红等症状。宜用养阴退热的治法,可用青蒿、鳖甲、地骨皮、银柴胡、生地黄、天冬、知母各12克煎水服;也可配用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左归丸等。

二、血虚低热:大多在下午发热,或稍有烦劳就觉头面手足烘热,伴有心悸、面色苍白、气短乏力等症状。宜用养血退热的治法,可用生地黄、白芍、当归、制首乌、黄芪、茯苓、淮山药、青蒿、地骨皮各10克煎水服;也可服用四物合剂、归芍地黄丸等。

三、气虚低热:虽有低热,但又觉冷,出汗怕风,并有气短、乏力、不想说话、大便不成形、饮食减少等症状。宜用甘温退热法,可用补中益气丸,或用黄芪、党参、白术、生姜、大枣、当归各10克煎水服。

肺结核中药配方 肺结核辩证施治

干咳无痰,或痰少不利,时带血丝,手足心热,口干咽燥,盗汗,舌边尖红,苔薄,脉细数。

治则:养阴润肺。方用泻白散合百合固金汤加减。

常用中药:麦冬,阿胶,桑白皮,地骨皮,白芍,玄参,生地黄,川贝母,生甘草,百合。

方中生地黄,玄参阴凉血止血;桑白皮,地骨皮泻肺中郁热。白芍,阿胶益气养血;麦冬,百合,贝母养阴润肺止咳;生甘草和中。

症状:呛咳气急,痰少质黏,咳痰不爽,或痰多,稠黄,时时咯血,颧红,骨蒸潮热,盗汗,心烦口渴,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舌红绛而干,苔薄黄,脉细数。

治则:滋阴降火,方用秦艽鳖甲散加减。

常用中药:麦冬,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银柴胡,秦艽,生地黄,乌梅,花蕊石,百部,紫苑。

方中以生地黄,麦冬,知母,乌梅滋养肺肾之阴;鳖甲,地骨皮,秦艽,青蒿,银柴胡清虚热;花蕊石止血;紫苑,百部化痰止咳。

症状:咳嗽声低,动则气紧,偶见咯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面赤,颧红,自汗盗汗,食少便溏,倦怠无力。舌质嫩红,脉细无力。

治则:益气养阴。方用育阴培元汤加减。

常用中药:天冬,麦冬,知母,生地黄,熟地黄,当归,阿胶,黄芪,太子参,地骨皮,百部,白及,五味子。

方中以太子参,黄芪,五味子补益肺气;生地黄,天冬,麦冬,知母养阴生津;地骨皮清虚热;熟地黄,当归,阿胶止血补血;百部,白及止咳。

症状:咳逆喘息,少气无力,声嘶失音,有时痰中带血,血色黯淡,潮热,自汗盗汗,肢冷,男性阳痿,滑精,女子经少或闭经;舌红少津或舌淡体胖,脉弱或细数。

治则:滋阴补阳,方用补天大造丸加减。

常用中药:人参,黄芪,山药,龟甲,枸杞子,熟地黄,紫河车,鹿角胶,五味子,当归,冬虫夏草,诃子。

低烧吃什么药

对不同症候的病因病机进行治疗,是治疗内伤发热的根本原则。滋阴清热,益气健脾,补益气血,温阳补肾,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化湿清热等,是常用的治疗法则。对内伤实症发热,采用补剂,应根据气郁疏之,血瘀决之,湿郁化之利之诸法选用方药。切不可一见发热便用发散或苦寒泻火之剂。对内伤发热非表证且阴阳气血已虚,发散更易耗气伤津。苦寒用之得当可以坚阴,用之不当,可以伤阴。过于苦寒则易损伤中阳,或化燥伤阴,故叶天士指出,“非六气之所来,苓连之属不能制火。”凡使病情加重。慢性病药重视以胃气为本,内伤发热日久,脾胃已弱,补益太过,则虚不受补,滋阴太过,宜轻,宁可再补,勿用重剂。总之,治疗内伤发热,应缓以图功,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欲速不达,变证无穷。

低烧中医治疗:

一、阴虚低热:大多在下午和夜晚发热,伴有盗汗、失眠、心烦、两颧潮红等症状。宜用养阴退热的治法,可用青蒿、鳖甲、地骨皮、银柴胡、生地黄、天冬、知母各12克煎水服;也可配用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左归丸等。

二、血虚低热:大多在下午发热,或稍有烦劳就觉头面手足烘热,伴有心悸、面色苍白、气短乏力等症状。宜用养血退热的治法,可用生地黄、白芍、当归、制首乌、黄芪、茯苓、淮山药、青蒿、地骨皮各10克煎水服;也可服用四物合剂、归芍地黄丸等。

止咳分年龄段

1.成人润肺止咳:常用二母宁嗽丸,主要成分为川贝母、知母、石膏、黄芩、陈皮等。有清肺润燥,化痰止咳的作用。

2.儿童润肺止咳[2] :常用葵花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主要成分为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金银花、黄芩、板蓝根、鱼腥草、知母等。麻黄、苦杏仁、甘草、鱼腥草通过不同方式发挥镇咳作用。有清热、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其组方麻杏石甘汤清泄肺热,止咳平喘,配以麦冬、知母、养护孩子肺阴。

3.老人润肺止咳:常用润肺止嗽丸,主要成分为天冬、地黄、天花粉、酸枣仁(炒)、淡竹叶等。有润肺定喘,止嗽化痰的作用。

晚上发低烧白天正常的中医疗法

中医疗法:

有些人经常发热,一般都在38℃以下,到医院检查,又没有其他异常现象,找不出明确的病因。对于这种长期低热,中医称为"虚热",西医称为"功能性低热"。对于这种低热,不能盲目地使用退热药,也不能长期使用抗生素,否则不仅不能退热,反而会带来不良反应。使用中医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

阳虚低热

自觉发热而体温多不高,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也可兼见面色晄白,头晕嗜卧,腰膝酸痛。舌质多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润,脉多沉细无力或浮大无力。宜用温阳补肾,引火归元之法。

阴虚低热

大多在下午和夜晚发热,伴有盗汗、失眠、心烦、两颧潮红等症状。宜用养阴退热的治法,可用青蒿、鳖甲、地骨皮、银柴胡、生地黄、天冬、知母各12克煎水服。

血虚低热

大多在下午发热,或稍有烦劳就觉头面手足烘热,伴有心悸、面色苍白、气短乏力等症状。宜用养血退热的治法,可用生地黄、白芍、当归、制首乌、黄芪、茯苓、淮山药、青蒿、地骨皮各10克煎水服。

气虚低热

虽有低热,但又觉冷,出汗怕风,并有气短、乏力、不想说话、大便不成形、饮食减少等症状。宜用甘温退热法,或用黄芪、党参、白术、生姜、大枣、当归各10克煎水服。

女贞子的作用

滋养肝肾的作用

女贞子味甘性凉,可以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有同时见有清退虚热的功效,故而有补中有清的特点。

1、治疗肝肾阴虚所导致的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内热消渴,骨蒸潮热等症,常可与墨旱莲配伍治疗。

2、治疗阴虚有热,眼睛微红怕光,眼珠疼痛者,可与生地黄、石决明、谷精草等滋阴清肝的药物同用。

3、治疗肾阴亏虚,内热消渴者,可与生地黄、天冬、山药等滋阴补肾清热的药物同用。

4、若阴虚内热出现潮热心烦者,可同生地、知母、地骨皮等一起使用,共奏养阴、清退虚热、除烦的功效。

乌发明目的作用

用于肝肾阴虚、精血不能上承而须发早白或视物昏暗。乌发可与旱莲草、玄参、黑芝麻等同用;明目可与生地、枸杞子、菊花、沙苑子等同用。

肛门瘙痒怎么快速止痒 中药内服治疗

中药方一

组成:生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当归、赤芍、白芍、防风、苦参各

10克,鸡血藤、束蒺藜各15克,黄芪12克,

功效:可养血润肤,疏风止痒,适用于肛门瘙痒症之血虚者。

中药方二

方药:大黄、透骨草各10克,大青叶20克,金银花、马齿苋各12克,苦参15克,滑石30克,细辛3克,黄柏6克。

功效:可清热解毒杀虫,除湿祛风止痒,适用于肛门瘙痒症之湿热偏盛者。

吃什么中药美容养颜 驻颜去皱吃什么中药

面色无华,苍老多皱是面容衰老的征象,用中药调理可以强健体质,延缓皮肤和形体衰老的速度,具有防止产生皱纹产生的效果。抗老防皱的中药以益肾填精,补益气血,调养脾胃,活血悦颜之品为主,并且以内服为主,常用药物有人参,枸杞子,地黄,天冬,麦冬,丹参,补骨脂,肉苁蓉,山药,阿胶,五味子,大枣,白术,菟丝子,山萸肉,杜仲,石斛,鹿茸,黄芪,胡桃仁,何首乌,当归,茯苓,白蜜等。

相关推荐

鼻炎吃中药吃得好吗 肺肾阴虚型鼻炎

鼻内干燥较甚,嗅觉不敏,咽干,干咳少痰,或痰带血丝,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当滋养肺肾,生津润燥,方用百合固金汤加减。 常用药:生地黄,熟地黄,百合,麦冬,玄参,当归,白芍,贝母,桔梗,知母,天冬。 方中以生地黄,熟地黄,百合,麦冬,知母,玄参滋养肺肾之阴,生津润燥;党锢,白芍,养血益阴,天冬,贝母,桔梗清肺利咽,痰中带血或鼻衄者,加白茅根,茜草,藕节。

吃什么中药降血糖最好 生地黄

地黄有滋阴清热的作用,按每公斤体重2g计算,喂服实验动物,可使血糖明显下降,也可以抑制和预防肾上腺所致的兔血糖上升,且可改善糖尿性的高血脂,高血压病情;临床应用于糖尿病时,多用生地黄配伍天冬,枸杞子等。

女性秋冬季养生关键是补气血

秋冬时节,不少女性朋友时常感到心慌气短、疲乏无力、腰膝酸软。专家告诉我们,这往往是由于气血两亏引起的,通常还有月经不调、行经腹痛等病症“结伴而来”。中医认为,气血是女性健康之本。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女性在月经前、后及行经期间,会有轻度下腹疼痛、坠胀、腰酸、乳房胀痛及乏力等感觉,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四肢冷,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月经不调、痛经是由于脏腑、气血、经络、内分泌等的不平衡引起的。因此,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的状况下,气血津液与脏腑、

中医治疗鼻咽癌管用吗

某些肿瘤细胞特别是乏氧肿瘤细胞对放射线不敏感而会影响放射治疗效果,在放疗时配合中药的运用,可以增强放疗对癌细胞的杀伤力,从而提高放疗的临床疗效。根据报道,以下药物均具有增敏效应。 活血化瘀药物:桃仁、红花、赤芍、川芎、丹参、三七、水蛭、毛冬青注射液、莪术油、川芎嗪、川红注射液等; 扶正固本药物:黄芪、人参、党参、太子参、灵芝、枸杞、熟地黄、天冬、女贞子、沙参等; 清热解毒药物:金银花、石上柏、山豆根、菊花、金果榄、蒲公英,以及马蔺子甲素等。 中药为何会有增敏效应,机理何在?根据研究推论,中药对放疗增敏效应

桑椹子的食疗作用

味甘、酸,性微寒。归肝、肾、心经。清凉质润,入血分。 1.润阴补血。适用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头晕目暗、耳鸣失眠、须发早白等症。 2.生津润燥。可用于治疗津伤内热消渴、阴虚肺燥干咳、津伤肠燥便秘,配伍养阴生津药。 桑椹子法指导: 凡肝肾不足,阴亏血少,症见眩晕耳鸣,失眠多梦,须发早白者,可与何首乌、女贞子、旱莲草等相配。 凡津伤口渴消渴者,可与麦冬、生地黄、天花粉等同用,以增滋阴生津止渴之效。

地黄怎么泡酒 地黄

材料: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当归、川牛膝、杜仲、小茴香、巴蛾天、构杞于、肉苁蓉各60克,破故纸、砂仁、白术、远志各30克,人参、木香、石菖蒲、柏子仁各15克,川穹、白芍、茯苓各60克,黄柏90克,知母印克,白酒30千克。 法:将前24味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加热1.5小时,取出容器,埋入上中3日以去火毒,静置待用。 用法: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功效:熟地黄泡酒能滋阴助阳、益气活血、清虚热、安神志。主治气血虚弱、阴阳两亏、夹有虚热而出现的腰酸

阴虚体质吃什么中药

阴虚体质是指当脏腑功能失调时,易出现体内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的证候,常表现为形体消瘦,两颧潮红,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心烦易怒,口干,头发、皮肤干枯,舌干红、少苔,甚至光滑无苔,多因燥热之邪外侵、过食温燥之品、忧思过度、房事不节、久病之后而发病。 阴虚体质的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应以滋补阴液、佐以清热为治则,还应针对相关脏腑阴虚辨证,分别选用滋养五脏之阴液、佐以清五脏之虚热的方药,根据阴阳互根理论,加少量补阳之品。 甘寒药是阴虚火旺治疗常见药物,其中以石斛、玉竹、

春季美容护肤两大药膳最给力

鸡蛋面: 面粉120g,鸡蛋2只,精羊肉120g,豆豉适量。将羊肉剁成末,加适量盐和姜末,上锅蒸熟。用鸡蛋和面粉,成面条,锅中放水烧开,下入面条煮熟,并加入豆豉,味精等调味,与羊肉同吃。能益气、养血、补虚。适用于虚损羸弱、腰膝酸软等症。长期服食可使皮肤、毛发润泽,有防治面部皱纹及身体皮肤干裂粗糙的作用。此方来源于宋代大型医书《太平圣惠方》中。 双地双冬酒: 取生地、熟地、天冬、麦冬、人参、茯苓各15g,白酒500g。将药物研碎后倒入玻璃瓶中,加入白酒浸泡7天后,待酒色变黑即可饮用。有乌须黑发,养颜美容的

什么中药泡水喝补气血 黄芪泡水补气升阳

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含蔗糖,葡萄糖醛酸,黏液质,生物碱,多种氨基酸,胆碱,叶酸,熊竹素以及微量元素硒。 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排脓,补中益气,温养脾胃。 临床应用:1.用于慢性衰弱者,表现为中气虚弱,体倦乏力,语言低微,脉象濡缓,久服黄芪有较好疗效;2.用于中气下陷所致的脱肛,子宫脱垂,内脏下垂等;3.治疗一切痹病,如周围神经麻痹,半身不遂,慢性风湿性关节炎;4、治疗表虚自汗症,急,慢性肾炎;5.用于治疗消渴,常与山药,生地黄,天花粉,五味子等配伍。

天门冬附方

1、天冬治健忘:天冬、远志、茯苓、干地黄各等分。为末,蜜丸。酒服二十丸如梧子,日三服。加至三十丸,常服之勿绝。(《千金要方》) 2、天冬主肺气咳逆,喘息促急,除热,通肾气,疗肺痿生痈吐脓,治湿疥,止消渴,去热中风,宜久服。《药性论》 3、天冬治心烦:天冬、麦冬各15g,水杨柳9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4、天冬清金化水,止渴生津,消咽喉肿痛,除咳吐脓血。《长沙药解》 5、麻黄升麻汤用之,治厥阴伤寒,大下之后,咽喉不利,吐脓血、泄泻不止者,以其清火逆而利咽喉,疗肺痈而排脓血也。天冬润泽寒凉,清金化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