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婴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推大横纹

婴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推大横纹

大亨为位于腕掌侧横纹处,近拇指端称阳池,近小指端称阴池。

推拿的时候用双手拇指指腹从小儿大横纹中点,由总筋向两旁推,称为分阴阳,自阳池,阴池向总筋合推,称为合阴阳,统称推阴阳,推30-50次。

坚持推大横纹具有行滞消食,养心安神的作用,可缓解腹泻,腹胀,呕吐等病症。

宝宝腹泻推拿按摩手法图解 湿热腹泻推拿手法

主证:泻下黄糜垢腻,稠粘臭秽,或有黏涎,窘迫不爽,日泻数次,甚则十余次,午后发热,口干不饮,食少,倦怠,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利湿,调气止泻。

推拿方法:清脾土,清胃经,横纹推向板门,清天河水,退六腑,清小肠,揉二人上马,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运土入水,清大肠,下推七节,揉涌泉。

推拿功效:清天河水,推六腑,清小肠,清脾土以清利脾胃湿热,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能调气通滞;运土入水有以土制水之意,以利水湿,清大肠,下推七节,揉涌泉能引湿热下行,湿热既去则泻自止。

小儿推拿按摩可以治疗什么疾病

1、小儿腹泻

推拿位置:板门,即手掌面大鱼际平面。

推拿方式:用拇指按揉板门称为揉板门,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从腕横纹推向拇指根称为横纹推向板门,可以止吐。反之,称为板门推向横纹,可以止泻。

功效:可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治疗乳食停滞,食欲不振。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暧气等 。

2、小儿便秘

推拿位置:天枢,即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推拿方式: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100次。

功效:可疏导大肠,理气消滞。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主治腹泻、腹胀、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乱。

3、腹胀呕吐

推拿位置:手阴阳,即掌侧腕横纹。又称大横纹。桡侧(拇指侧)为阳池,尺侧(小指侧)为阴池。

推拿方式:两拇指自掌侧腕横纹中央(总筋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分手阴阳、分阴阳。

功效:可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主治寒热往来,腹胀、腹泻、呕吐、食积、烦躁不安等症状。

婴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脾虚型腹泻推拿方法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推拿方法: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

推拿功效:补脾经,补大肠以补脾益气止泻;推三关,摩腹,揉脐以温中散寒,推上七节骨,揉龟尾以理肠止泻;捏脊以补中益气。

辨证加减:损及肾阳者加补肾经,揉外劳宫;久泻不止而脱肛者加揉百会;腹胀者加运内八卦,分腹阴阳。

拉肚子推拿什么穴位

1.1、拉肚子捏脊法

捏脊时,主要将手法作用于背的脊柱及两侧,脊柱属中医督脉,主一身之阳,捏脊可调理阴阳,健脾补肾。操作时,医者以双手食指轻抵脊柱下方长强穴,向上推至脊柱颈部的大椎穴。同时双手拇指交替在脊柱上做按、捏、捻等动作,共捏六遍。第五遍时,在脾俞、胃俞、膈俞做捏提手法。六遍结束后,用两手拇指在小儿的肾俞穴轻抹三下即可。捏积疗法在每日晨起或上午操作效果最佳。

1.2、拉肚子推拿龟尾

在尾椎骨端与肛门之间,即督脉经过的长强穴,又名尾闾穴。揉按可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功能,穴性平和,能止泻。 基本做法:患儿俯卧,用食指或中指端揉脐眼(即神阙穴),逆时针揉约100次,约3分钟。

1.3、拉肚子推拿手阴阳

卫浴掌侧腕横纹。又称大横纹。桡侧(拇指侧)为阳池,尺侧(小指侧)为阴池。 基本做法:两拇指自掌侧腕横纹中央(总筋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分手阴阳、分阴阳。

婴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婴儿腹泻的病因病机

1.感受外邪:寒湿所侵,湿困脾阳,脾失健运,饥饱无度,脾胃受伤,运化失职,升降失司,清浊不分而成腹泻。

2.内伤乳食:乳食不当,或过食生冷,油腻,或饥饱无度,脾胃受伤,运化失司,不能腐熟水谷而成腹泻。

3.脾胃虚弱: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迁延不愈,而致脾胃虚弱,水谷不化,水湿滞留,而成腹泻。

拉肚子什么穴位

1、拉肚子推拿什么穴位

1.1、拉肚子捏脊法

捏脊时,主要将手法作用于背的脊柱及两侧,脊柱属中医督脉,主一身之阳,捏脊可调理阴阳,健脾补肾。操作时,医者以双手食指轻抵脊柱下方长强穴,向上推至脊柱颈部的大椎穴。同时双手拇指交替在脊柱上做按、捏、捻等动作,共捏六遍。第五遍时,在脾俞、胃俞、膈俞做捏提手法。六遍结束后,用两手拇指在小儿的肾俞穴轻抹三下即可。捏积疗法在每日晨起或上午操作效果最佳。

1.2、拉肚子推拿龟尾

在尾椎骨端与肛门之间,即督脉经过的长强穴,又名尾闾穴。揉按可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功能,穴性平和,能止泻。 基本做法:患儿俯卧,用食指或中指端揉脐眼(即神阙穴),逆时针揉约100次,约3分钟。

1.3、拉肚子推拿手阴阳

卫浴掌侧腕横纹。又称大横纹。桡侧(拇指侧)为阳池,尺侧(小指侧)为阴池。 基本做法:两拇指自掌侧腕横纹中央(总筋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分手阴阳、分阴阳。

小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腹泻主要表现

大多数患儿有受凉或者饮食不洁的病史,表现为腹泻、便溏,大便一日一次一生,可伴有腹痛。发热、呕吐、食欲不振、精神疲软的症状。

腹泻按什么穴位

1、拉肚子捏脊法

捏脊时,主要将手法作用于背的脊柱及两侧,脊柱属中医督脉,主一身之阳,捏脊可调理阴阳,健脾补肾。操作时,医者以双手食指轻抵脊柱下方长强穴,向上推至脊柱颈部的大椎穴。同时双手拇指交替在脊柱上做按、捏、捻等动作,共捏六遍。第五遍时,在脾俞、胃俞、膈俞做捏提手法。六遍结束后,用两手拇指在小儿的肾俞穴轻抹三下即可。捏积疗法在每日晨起或上午操作效果最佳。

2、拉肚子推拿龟尾

在尾椎骨端与肛门之间,即督脉经过的长强穴,又名尾闾穴。揉按可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功能,穴性平和,能止泻。 基本做法:患儿俯卧,用食指或中指端揉脐眼(即神阙穴),逆时针揉约100次,约3分钟。

3、拉肚子推拿手阴阳

卫浴掌侧腕横纹。又称大横纹。桡侧(拇指侧)为阳池,尺侧(小指侧)为阴池。 基本做法:两拇指自掌侧腕横纹中央(总筋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分手阴阳、分阴阳。

婴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婴儿湿热腹泻怎么调理

1,多喝牛奶,蔬菜汁,果汁,汤水,或吃软面,稀粥的等水分充足的食物,以补充腹泻时损失的水分。

2,多吃含维生素B,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黄瓜等,可以补充维生素,还可以起到止泻作用。

3.宝宝腹泻有所好转,恢复正常进食时,家长要按照从稀到稠,从软到硬的饮食规律给孩子喂食,并要注意少食多餐,以免伤胃。

婴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补脾经

脾经位置位于拇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的时候用拇指侧面或指肚从指尖推到指根,推100-300次。

补脾经具有健脾养胃,调理肠道的作用,主治腹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疳积,腹泻,咳嗽,消瘦等病症。

小儿推拿上火手法图解 推四横纹

定位:位于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第一指间关节的4条横纹。

操作:将四指并拢,用拇指指腹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处,推100-300次。

作用:退热除烦,散结消食。主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腹胀,厌食,咳喘,发热,烦躁等病症。

小孩发烧推拿哪里 小孩骨蒸热发烧推拿

主证:《推拿广意》云:骨蒸热者,乃骨热而蒸,有热无寒,醒后盗汗方止,非皮肤之外烧也,指纹多淡紫。

治则:健脾消积,滋阴清热。

推拿处方:推三关,退六腑,运五经,分阴阳,清天河水,捞明月,清肾水,掐总筋,大横纹。

推拿方解:推三关,退六腑,清天河水,捞明月乃解肌清热之常法;推大横纹,分阴阳,掐总筋,运五经,具通达枢机,调和营卫之功,多用于治寒热往来之候;佐以清肾水,则可解骨蒸劳热之证。

小儿受惊吓了怎么按摩

小儿受到惊吓哭闹不休时,通过对相关穴位推拿,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缓解小儿惊吓的作用,主要推拿手法有以下几个:

推心经

定位: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中指之间往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推心经具有养心安神,清热除烦的作用,主治小儿惊烦不宁,夜啼,五心烦热,高热神昏,身热无汗,失眠等症。

清肝经

定位: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食指指间往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清肝经具有熄风镇惊,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癫痫,发热,口苦,咽干,目赤等病症。

分推大横纹

定位:位于腕掌横纹处,近拇指端称阳池,近小指端称阴池。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大横纹正中总筋处向两侧分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推大横纹有行滞消食,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烦躁不安,腹胀腹泻,呕吐,痰涎壅盛等病症。

揉按小天心

定位:位于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内劳宫之下,总筋之上。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端揉按小天心60-1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推拿功效:揉按小天心具有镇惊安神,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小儿惊惕不安,惊风抽搐,夜啼,嗜睡,精神萎靡,小便短赤,斜视,发热等病症。

掐按山根

定位:位于两眼内眦中点与印堂之间的斜坡上。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端掐按山根30次,以局部有酸痛感为度。

推拿功效:掐按山根具有醒目定神,疏通经络,开窍心脑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昏迷,抽搐,目赤肿痛,鼻塞不通等病症。

揉按百会

定位: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推拿手法:将手掌置于百会上,先以顺时针方向按揉50次,再以逆时针方向揉按50次。

推拿功效:揉按百会具有升阳举陷,益气固脱的作用,主治小儿头痛,失眠,焦躁,惊风,脱肛,遗尿,慢性腹泻等病症。

相关推荐

按摩给小儿调脾胃的方法

要求 一、小儿按摩的手法应轻重适宜,不要 让宝宝觉得不舒服。 二、每天按摩约5~10分钟即可,应坚持3个月以上。 三、按摩时,室内温度应在22摄氏度以上,防止宝宝着凉。 四、本手法不宜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 第一步 按揉四横纹: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医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向小指横纹,50~100次。此法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

小儿治哮喘怎么治

风寒型实喘手法 主证:哮喘的症状较为严重,通常伴随感冒的症状,如头痛怕冷,发烧体热且无汗等,此外还有排泄不畅,可见大便结燥,小便赤涩表现。 主穴:1.揉小天心穴5分钟,揉一窝风3分;2.补肾经5分钟,清天河水1分钟,清板门穴5分钟。 主穴功效:揉小天心和一窝风可通窍开络,有散寒之功。 配穴 :1.逆运内八卦2分钟,四横纹4分钟;2.揉小横纹5分钟,肺经5分钟,下六腑5分钟;3.揉二人上马3分钟。 配穴功效:逆运内八卦,四横纹可平和胃气,减缓胸闷气短的症状,并可缓解腹胀;小横纹,

重舌怎么 重舌常用手法

清心经:患儿掌心向上,以另一手拇指螺纹面自婴幼儿中指指端向指根方向50-100次。 清肝经:患儿掌心向上,以另一手拇指螺纹面自婴幼儿食指指端向指根方向50-100次。 脾经:者一手握住患儿的手,使其掌心向上,以另一手拇指自患儿拇指桡侧赤白肉际直,来回50-100次。 清天河水:者一手握住患儿的手,用另一手食指,中指二指指腹沿患儿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即大陵至洪池50-100次。 三关:者一手握患儿手,用另一手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沿患儿前臂桡侧自腕横纹向肘横纹50-10

给小儿健脾胃不妨试试按摩

要求: 1、每天按摩约5~10分钟即可,应坚持3个月以上。 2、本手法不宜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 3、按摩时,室内温度应在22摄氏度以上,防止宝宝着凉。 4、小儿按摩的手法应轻重适宜,不要让宝宝觉得不舒服。 第一步 按揉四横纹: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医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向小指横纹,50~100次。此法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

小儿寒湿泄泻怎么

小儿寒湿泄泻治法: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处方:补脾土,板门向横纹,揉一窝风,揉神阙,揉外劳,利小肠,揉二人上马,顺运内八卦,四横纹,运土入水,上七节,揉龟尾,摩腹,揉脐。 方解:板门向横纹长于止泻,能升提;一窝风和神阙能温中散寒;顺运内八卦有调畅气机的作用;揉龟尾,上七节,摩腹,揉脐乃止泻四大手法,疗效确切,可用于一切腹泻之症。

儿童泄泻怎么办

风寒致泄泻手法 小儿若是由于感受风寒所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三关,补大肠,揉外劳宫,揉脐各1分钟,逆时针摩腹2分钟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各2分钟。 好处:三关,揉外劳宫能温散寒邪,补脾经,揉脐,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补大肠,揉脐,揉龟尾能促进止泻。 湿热型泄泻手法 小儿若是湿热泄泻,可选择清补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各1分钟,退六腑,揉脐及天枢,顺时针摩腹揉龟尾各2分钟。 好处:清补脾经,清胃经能清除脾胃的湿热,清大肠,揉天枢,清大肠,退六腑能清除肠道的湿热,揉龟尾能止

婴幼儿腹泻手法 婴幼儿伤食泻手法

主证:腹痛胀满,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酸臭,口臭纳呆,或伴随呕吐酸馊,苔厚或垢腻,脉滑。 治则:消食导滞,和中助运。 手法: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擦中脘,摩腹,揉天枢,揉龟尾。 方义:补脾经,揉中脘,运内八卦,揉板门,摩腹健脾和胃,行滞消食;清大肠,揉天枢疏调肠腑积滞;配揉龟尾以理肠止泻。

六种按摩方法帮助宝宝消化

注意事项: 一.小儿按摩的手法应轻重适宜,不要让宝宝觉得不舒服。 二.每天按摩约 5~10分钟即可,应坚持三个月以上,效果较好。 三.按摩时,室内温度应在22摄氏度以上,防止宝宝着凉。 四. 本手法不宜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 按摩,是中医常见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调整脏腑的作用。如果爸爸妈妈能坚持对宝宝进行按摩,可健体强身,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这里介绍一种治疗宝宝消化不良、胃口差的家庭小儿按摩保健方法。具体手法如下: 1.按揉四横纹: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

宝宝夜哭怎么治疗

脾胃虚寒致夜哭手法 主证:夜间阵阵啼哭,哭声尖锐,面色清白,唇鼻周围色青明显,四肢不温,大便色绿伴有粘液及奶瓣等,小便清长,苔薄白,脉沉细。 治则:温中健脾,理气止痛。 取穴:补脾土8分钟,揉外劳宫10分钟,上三关6分钟,捏挤神阙穴,天枢,四横纹各1分钟。 功效:补脾土,掐四横纹,温中健脾扶脾阳;揉外劳宫,捏挤神阙穴,双天枢,温下元,散凝寒,助消化,止腹痛;上三关,调和营卫以助疗效,寒气除,气机通,腹痛止,入夜自安。 心经热致夜哭手法 主证:夜间啼哭,哭声粗壮,面赤唇红,烦躁不安,

秋季小儿腹泻的疗法

中医认为:小儿腹泻是脾胃功能失调或外感时邪所致,临床可分为伤食泻、惊吓泻、风寒泻、湿热泻和脾虚泻,小儿秋季腹泻以脾虚泻最为多见。小儿腹泻除有大便不正常外,还可出现许多兼加证:如发热、呕吐、口渴、流涕、咳嗽、腹痛、厌食、面黄、疲乏无力等。 对于小儿腹泻,中医常采用中药内服、膏药贴脐、饮食疗法及捏积等方法治疗。吃中药需要请大夫根据症状体征、舌苔脉象进行辨证施治。贴脐的膏药,目前市面上有一些品种,可酌情选用。腹泻小儿的饮食疗法,可选用山药、生薏米、莲子等加在大米中煮粥,要求粥中的米要煮烂,其米汤也可给小儿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