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可以用艾条熏哪个部位
痛经可以用艾条熏哪个部位
中医认为痛经多由情志不调,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或在行经期间感受寒邪、水湿导致气血运行受阻所致。即所谓“不同则痛”。痛经也可能因为个体禀赋不足,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引起。即中医所谓的“不荣则痛”。
痛经的治疗也主要是针对“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来确定治疗方法的。而艾条的功效正好两者兼顾,既可以温阳散寒又能够消扶阳固脱,再加上艾条取材容易,操作简单,所以是治疗痛经的最佳方法。
当痛经发作时,女性朋友可以点燃一支艾条,在疼痛部位(下腹部子宫处)以及后背腰骶处的上方平面顺时针回旋熏灸,以10分钟为宜,可以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以及部分治本的作用。因为,艾绒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艾火穿透力刺激穴位,达到温经通络、祛寒除湿的作用。
艾条熏房间人在里面睡觉可以吗 艾条熏房间的注意事项
1.艾条熏房间的时候要注意防火,点燃的艾条存放在陶瓷或者玻璃等不易燃烧的物品上,四周也要避免易燃物品的存放。
2.艾条熏房间之后,需要将房间通风换气,这样可以避免对艾条气味敏感的人群吸入,引起呼吸道不适症状。
3.艾条熏房间的时间需要把握,不宜少于30分钟,也不一定超过一小时,时间过长的话,放假艾条气味浓郁,对呼吸有所阻碍,时间短又起不到很好的消毒、去味作用。
效果显著的用艾灸治疗膝关节疼痛的方法
艾条灸方法:将艾条点燃,将点燃的一头对准需要熏灸的地方,离皮肤2-3厘米左右,灸到皮肤潮红,个人能耐受的热度即可。
灸的部位:
1.膝盖感觉疼痛的地方(中医里面叫阿是穴),反正感觉最痛的地方就对了。
2.足三里。这是艾灸非常常用的穴位,古人若要外出长途旅游,经常灸这个穴位,所以,各位即便膝盖不痛的,用艾条灸灸这个穴位也好,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预防保健作用。足三里在哪里呢?把手放在膝盖下面,当外膝眼下三寸(四指宽度),就是足三里所在。
3.解溪。解溪也是一个穴位。解溪比较好找,在脚背和小腿的连接处,脚背靠近小腿处正中的地方
4.涌泉。涌泉这个穴位在脚板底,足心前三分之一的凹陷处。
7穴位找不准没关系,艾条灸的面积比较大的,艾灸基本上不会出什么事故,只是烟味有点大,有无烟的艾条,但我觉得效果不如普通艾条。还有的人经络比较敏感,艾灸的时候能够感受到热量循经络传导,这更好操作,可以沿着热量传导的经络进行熏灸。
8艾灸的顺序是先上后下,不要先下后上,先下后上可能会上火。
艾条的作用
安神助眠、缓解压力、祛风散寒、扶正祛邪、温经通络、有助于缓解宫寒、经痛等虚寒疼痛、还可以保养脾胃,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状。而且还能预防感冒,增强免疫力。使用时如果在配合精油和刮痧板以及穴位按摩效果更佳。
艾条的功效与原理:
艾条的可 燃性非常好,点燃艾条后找准施灸穴位,利用艾条较好的穿透性,从而调动经络,加速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达到保健治病的目底。而且艾条的操作也比较简单,适合在家中使用。
还有艾条的杀菌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据医学研究报道,用艾条熏可以将一些大肠杆菌和结合杆菌等细菌杀死。熏艾条还可以减少烧伤疮面的细菌。而且用艾叶进行烟熏时对人体没有毒害无刺激,可长期使用。不过前提是要选用好的艾灸条,劣质的艾条火力暴躁,艾烟刺鼻而且还对经络有一定的损伤,可以去某宝看看,“艾香地”家的艾条,艾烟淡,火力温和,效果挺好的。
艾条熏小腹什么时间最佳
实际上使用艾条熏小腹并没有特定的时间,一般主要是依据个人的需求来进行决定。
一方面如果是有宫寒、痛经、体内有寒湿的人,以及身体没有不适想要保健的人,比较推荐在上午10点的时候使用艾条熏小腹,主要是因为一天中上午的阳气最盛,艾条熏小腹的效果会更好。
另一方面如果是一些睡眠不好的人群,是可以在晚上点的时候用艾条熏小腹的,能有一定的改善睡眠效果,但最好不要超过11点,时间太晚反而容易影响睡眠。
艾条可以熏哪些部位
关元穴只要位于脐下3寸,使人体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对人体的健康具有一定好处。
命门穴主要是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经常用艾条熏对人体的健康具有帮助。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吹空调咳嗽有痰怎么艾灸
艾灸取穴
以大椎和天突为主穴,兼顾膻中,肺俞,神阙,关元,足三里。
艾灸方法
大椎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背在大椎部位,也可以手持艾条熏灸。时间在20分钟左右,天突,也是艾灸20分钟左右,如果怕烟呛着,可以手持艾条,平躺,开始熏灸,烟往上冒,不会呛到眼睛和鼻子。然后可以从天突一路走来到膻中,到神阙,热度以患者可以承受为度。
使用工具
一般艾灸治疗咳嗽有痰,如果使用有烟艾条,可以买单眼艾灸盒和双眼艾灸盒。如果买无眼艾条,工具很少,就只能是手持艾条熏灸了。如果图方便,也可以使用艾灸罐,但是效果照艾灸盒差之,也比不灸要强很多。
做腹部艾灸会让月经量增多吗 温经活血
用艾条熏腹部,艾灸产生的热度能够温暖腹部,能帮助散除体内的湿寒之气,温热对皮肤的刺激能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腹部艾灸有较为明显的温经祛寒效果。
对于宫寒、月经不调等症状的人群来说,可以经常使用艾条熏肚脐部位,能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艾灸条的用法
艾条灸简称艾灸,大致可分为穴位艾灸、局部艾熏和全身艾熏。施灸时离皮肤10~30mm,至皮肤温热发红。
穴位艾灸
取艾条一支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10~30mm处熏灸或灼灸,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而又不致灼痛或烧伤皮肤为宜,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要灸的穴位或患处,进行熏烧)、回旋灸(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进行灸治)和雀啄灸(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也可以配合各种艾灸器使用,如温灸盒、温灸架等,主要是为了固定艾条、使用方便。
局部艾熏
可以用3~6根艾条,用胶带捆成一排,距离皮肤10~30mm,上下来回艾熏。如痛经,用6根艾条,来回熏小腹至肚脐,一周2次,一次30~40分钟,促进小腹的血液循环。如肩周炎,可用3~5根艾条从颈部风池穴到肩峰穴、肩井穴等穴位灸5分钟左右。在艾熏时,一定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不能受凉。如腹部受凉、腹泻等,可以用几根艾条熏小腹至肚脐的位置,可以祛寒。如小孩子遗尿,同时伴有手脚冰凉、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白等症状,可以用1~2根艾条熏肚脐及周围,熏5~10分钟,然后再到背后熏脊柱及肾,可以补气、补肾、祛肾寒。如有口臭,舌质暗紫或者舌苔发黑,说明脾胃寒气非常重并伴有经络淤阻,可以用3~5根艾条熏小腹到肚脐周围,每天20分钟,隔天一次,坚持一周,口臭就会消失。
艾条的功效与作用
安神助眠、缓解压力、祛风散寒、扶正祛邪、温经通络、有助于缓解宫寒、经痛等虚寒疼痛、还可以保养脾胃,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状。而且还能预防感冒,增强免疫力。使用时如果在配合精油和刮痧板以及穴位按摩效果更佳。
艾条的可 燃性非常好,点燃艾条后找准施灸穴位,利用艾条较好的穿透性,从而调动经络,加速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达到保健治病的目底。而且艾条的操作也比较简单,适合在家中使用。
还有艾条的杀菌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据医学研究报道,用艾条熏可以将一些大肠杆菌和结合杆菌等细菌杀死。熏艾条还可以减少烧伤疮面的细菌。而且用艾叶进行烟熏时对人体没有毒害无刺激,可长期使用。不过前提是要选用好的艾灸条,劣质的艾条火力暴躁,艾烟刺鼻而且还对经络有一定的损伤,可以去某宝看看,“艾香地”家的艾条,艾烟淡,火力温和,效果挺好的。
艾条熏小腹什么时间最佳 艾条熏小腹对子宫好吗
有一定的效果。
用艾条熏小腹,功效作用众多,一方面艾条在点燃时产生的热力,能够帮助人体排出体内的寒湿之气,对于宫寒以及月经不调、痛经等都能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另一方面,在用艾条熏小腹时,能加速下腹部的血液循环,能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还有提高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经常用艾条熏小腹能提高免疫力,从而起到保护子宫的效果。
虽然用艾条熏小腹能有很多好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后具体的效果还要根据个人体质等情况来决定。
吹空调咳嗽有痰艾灸可以吗 吹空调咳嗽有痰怎么艾灸
以大椎和天突为主穴,兼顾膻中,肺俞,神阙,关元,足三里。
大椎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背在大椎部位,也可以手持艾条熏灸。时间在20分钟左右,天突,也是艾灸20分钟左右,如果怕烟呛着,可以手持艾条,平躺,开始熏灸,烟往上冒,不会呛到眼睛和鼻子。然后可以从天突一路走来到膻中,到神阙,热度以患者可以承受为度。
一般艾灸治疗咳嗽有痰,如果使用有烟艾条,可以买单眼艾灸盒和双眼艾灸盒。如果买无眼艾条,工具很少,就只能是手持艾条熏灸了。如果图方便,也可以使用艾灸罐,但是效果照艾灸盒差之,也比不灸要强很多。
艾灸治疗不同类型的痛经
艾灸治疗痛经,主要是针对女子器官无病变引起的痛经,艾灸前要先明确是什么导致痛经的,然后找准穴位,对症治疗
艾灸治疗痛经的方法,取中极穴(脐上一寸)和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在腹部取穴时可以采用仰卧姿势,用3毫米左右的姜片置于腹部穴位上,取少量艾绒放于姜片上,点燃后施灸,如果感觉温度过高可以稍移动一下位置,以免烫伤皮肤,而三阴交则可采用悬灸方法施灸,在月经开始的前几天开始,月经停止后在灸数日,每个穴位灸20至30分钟。
如果是月经不调可以取三阴交穴位(在内脚踝上3寸)关元穴和气海、足三里,采用艾条悬灸法。
艾灸治痛经是通过艾叶的特有气味与温热的刺激,来调整体内机能,达到缓解子宫肌肉反射性痉挛、解痉活血通络止痛的目的。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要想达到好的效果,好的艾条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是现在劣质艾条实在太多了,大家在买时千万要小心,可以去看看艾香地艾条,真的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