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区别 诱因不同

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区别 诱因不同

心绞痛:心绞痛常见有诱因有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吸烟喝酒、贫血。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诱因多不明显,常常发生在安静的时候。

心绞痛有六种典型的分类

1、初发型

是指患者过去未发生过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初发后不到一个月。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恶化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2、恶化型

亦称进行型,是指原有稳定型的患者,在3个月内疼痛的频度、程度、诱因经常变动,并进行性恶化,疼痛加剧,时间延长,可超过10分钟,用硝酸甘油后也不能立即完全消除,表明冠状动脉病变有所发展,可发展为心肌梗死。

3、卧位型

属于不稳定心绞痛中发病急、危险性较大、预后较差的一种,它是在休息时或熟睡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间较长,症状也较重,疼痛剧烈难忍,患者烦躁不安,服硝酸甘油疗效不明显,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

4、变异型

经常在夜间发作,但发作时与卧位型心电图表现不同,预后不佳,多会发生心肌梗死。

5、中间型

亦称为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发作时间长达30分钟到1小时以上,常在休息时或睡眠中发生,病情严重,常是心肌梗死的前奏。

6、梗死后心绞痛

是指在急性心肌梗死后不久发生的心绞痛,很有可能再次发生心肌梗死。

心肌酶高有什么症状

心肌酶升高常见于心肌炎和急性心梗,心肌炎是心肌的弥漫性或局限性的炎症,症状和心肌损伤的程度与面积等相关,轻重不一,轻者几无症状,发热,全身酸痛,咽痛,腹泻等常是前驱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约2/3病人发病前数天有先兆症状,最常见为心绞痛,其次是上腹疼痛、胸闷憋气、上肢麻木、头晕、心慌、气急、烦躁等。其中心绞痛一半为初发型心绞痛,另一半原有心绞痛,突然发作频繁或疼痛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诱因不明显,硝酸甘油疗效差,心绞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速、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或血压有较大波动,同时心电图示 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发现先兆,及时积极治疗,有可能使部分病人避免发生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危害性大吗

什么是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是指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的分支堵塞,使一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应而坏死的病症。多发生于中年以后。发病时有剧烈而持久的性质类似心绞痛的前胸痛、心悸、气喘、脉搏微弱、血压降低等症状,服用硝酸甘油无效,可产生严重后果。

心肌梗死最典型的症状是不同程度的胸痛和不适、虚弱、发汗、晕眩、呕吐、心跳不稳定,有时心肌梗死也会导致昏迷。胸痛是最常见的症状,病人一般将它描写为积压、紧束的感觉。有时下颌、颈部、臂膀、背部和腹部也会随之疼痛,尤其左臂或颈部容易疼痛。

心肌梗死造成的胸痛往往长于30分钟。约四分之一的心肌梗死没有任何症状,尤其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的心肌梗死会是这样无症状的。他们往往会感到虚脱、昏厥或无力。约一半的心肌梗死病人在发病前就有前兆症状如心绞痛。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心肌梗死前先兆心肌梗死前先兆界定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过渡型。其心绞痛是心肌急剧的和暂时的缺血与缺氧引起的临床症状,具有发作性的临床特点。经临床及心电图、血清酶学检查都不能证实有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驱疾病。 心肌梗死前先兆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引起的灶性坏死,心肌细胞的损伤较缓慢,散在缺血性心肌营养不良,镜下可有粟粒性坏死灶。这类病人心绞痛持续时间10~15min,有可能短期发生心肌梗死,临床上一般分为3种类型。

(1)无症状患者,休息或夜间反复出现15~30min或更长时间的持续性心绞痛。阵发性或进行性加剧,这些患者无论在临床或心电图方面都没有心肌梗死的表现(初发型心绞痛)。

(2)既往有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比过去频繁,发作持续时间也较久者,硝酸甘油疗效差(恶化型心绞痛)。

(3)在发生心肌梗死后(陈旧性心肌梗死),经过一个阶段无痛期后,在休息时反复出观心绞痛发作。心绞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心动过速,或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血压大幅度波动等,同时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变异型心绞痛)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假性正常化”)。心肌梗死前先兆常为急性心肌梗死前的临床表现,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兆,应早期进行防治。安静卧床休息时的心绞痛发作,虽然可有暂时性及可逆性,但多数是心肌梗死前先兆,有报道在3个月内发展到急性心肌梗死者占15%~31%。因此,对劳累型心绞痛患者,休息心绞痛发作出现时,应考虑到心肌梗死前先兆,决不可忽视,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及时积极治疗,尽量防止发生大面积心肌梗死。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前兆表现多不明显,有人认为1/2左右的病例在发生心肌梗死前1~2周内有先兆症状,但其症状不典型者多。有人报道,老年人心肌梗死,梗死面积的直径大于5cm以上者,48%有疼痛症状。

2.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心肌梗死发生后.多数病例主要表现是急性心肌缺血及坏死引起的剧烈疼痛,其次是休克、左心衰、心律夫常等.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症状随梗死的大小、部位、发展速度和原来心脏的功能情况等而轻重不同。

心绞痛的6大常见类型

1.初发型:是指患者过去未发生过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初发后不到一个月。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恶化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2.恶化型:亦称进行型,是指原有稳定型的患者,在3个月内疼痛的频度、程度、诱因经常变动,并进行性恶化,疼痛加剧,时间延长,可超过10分钟,用硝酸甘油后也不能立即完全消除,表明冠状动脉病变有所发展,可发展为心肌梗死。

3.卧位型:属于不稳定心绞痛中发病急、危险性较大、预后较差的一种,它是在休息时或熟睡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间较长,症状也较重,疼痛剧烈难忍,患者烦躁不安,服硝酸甘油疗效不明显,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

4.变异型:经常在夜间发作,但发作时与卧位型心电图表现不同,预后不佳,多会发生心肌梗死。

5.中间型:亦称为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发作时间长达30分钟到1小时以上,常在休息时或睡眠中发生,病情严重,常是心肌梗死的前奏。

6.梗死后心绞痛:是指在急性心肌梗死后不久发生的心绞痛,很有可能再次发生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1.心肌梗死前先兆心肌梗死前先兆界定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过渡型。其心绞痛是心肌急剧的和暂时的缺血与缺氧引起的临床症状,具有发作性的临床特点。经临床及心电图、血清酶学检查都不能证实有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驱疾病。 心肌梗死前先兆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引起的灶性坏死,心肌细胞的损伤较缓慢,散在缺血性心肌营养不良,镜下可有粟粒性坏死灶。这类病人心绞痛持续时间10~15min,有可能短期发生心肌梗死,临床上一般分为3种类型。

(1)无症状患者,休息或夜间反复出现15~30min或更长时间的持续性心绞痛。阵发性或进行性加剧,这些患者无论在临床或心电图方面都没有心肌梗死的表现(初发型心绞痛)。

(2)既往有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比过去频繁,发作持续时间也较久者,硝酸甘油疗效差(恶化型心绞痛)。

(3)在发生心肌梗死后(陈旧性心肌梗死),经过一个阶段无痛期后,在休息时反复出观心绞痛发作。心绞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心动过速,或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血压大幅度波动等,同时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变异型心绞痛)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假性正常化”)。心肌梗死前先兆常为急性心肌梗死前的临床表现,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兆,应早期进行防治。安静卧床休息时的心绞痛发作,虽然可有暂时性及可逆性,但多数是心肌梗死前先兆,有报道在3个月内发展到急性心肌梗死者占15%~31%。因此,对劳累型心绞痛患者,休息心绞痛发作出现时,应考虑到心肌梗死前先兆,决不可忽视,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及时积极治疗,尽量防止发生大面积心肌梗死。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前兆表现多不明显,有人认为1/2左右的病例在发生心肌梗死前1~2周内有先兆症状,但其症状不典型者多。有人报道,老年人心肌梗死,梗死面积的直径大于5cm以上者,48%有疼痛症状。

2.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心肌梗死发生后.多数病例主要表现是急性心肌缺血及坏死引起的剧烈疼痛,其次是休克、左心衰、心律夫常等.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症状随梗死的大小、部位、发展速度和原来心脏的功能情况等而轻重不同。

心绞痛有三种类型

劳累性心绞痛是心绞痛的最常见类型,指在普通常见的体力劳动或其他会增加心肌耗氧量的因素所诱发的心绞痛。包括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简称为稳定型心绞痛,亦称普通型心绞痛,是最常见的心绞痛。心绞痛性质一般在1-3个月内无改变,即每日或每周疼痛发作次数大致相同,诱发疼痛的劳力和情绪激动程度相同,疼痛时间相仿。第二: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简称为初发型心绞痛,是指患者过去未发生过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而现在由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绞痛,时间尚在1-2个月内。有过稳定型心绞痛但已数月不发生心绞痛的病人再发生心绞痛时,有人也归入本型。第三: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简称为恶化型心绞痛,亦称进行型心绞痛。指原有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在3个月内疼痛的频率、程度、诱发因素经常变动,进行性恶化。自发性心绞痛心绞痛发作原因与心肌耗氧量无关,疼痛程度较轻,时间较长且服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可出现—过性st-t改变,不伴有酶学改变。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卧位型心绞痛:多发生在夜间,由于平卧位时静脉回流增加,引起的心功能不全。2.变异型心绞痛:在某一固定时间自发性发作心前区疼痛,疼痛程度较重,心电固有关导联st段拾高及相关导联st段压低,常伴有心律失常。3.中间综合征(梗死前心绞痛):常在患者休息或睡眠时自发性发作心绞痛,疼痛严重,时间达30min以上,无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及酶学改变。4.梗死后心绞痛: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1-3个月内出现的自发性心绞痛,此患者再发性心肌梗死发生率较高。混合性心绞痛即劳累性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混合出现,患者在休息和劳累时均可发生心绞痛。此种类型的心绞痛并不多见。

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区别 病因不同

心绞痛:心绞痛是指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而引起心肌的急剧、暂时的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管腔阻塞,使血液中断,相应的心肌得不到血液的供应,而出现心肌严重的缺血和坏死。

心肌梗死诱因多

1、吸烟

研究者们观察到吸烟的人群比不吸烟人群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3倍,而且吸烟的数量和冠心病的危险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甚至被动吸烟也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增加。而戒烟可使冠心病的危险性降低40%。

2、糖尿病和糖代谢异常

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患者相比,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了2到4倍。在糖尿病前期,如空腹或餐后高血糖均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冠心病的危险性也明显增高。

最近在我国52家三级甲等医院进行的“中国心脏调查”发现,住院的3513例冠心病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占52.9%,糖代谢异常的总患病率为76.9%。

3、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主要是指血液中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大量人群的调查研究表明,血脂异常与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发病的危险性增高有密切关系。

西方国家人群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中国人群,这是西方人群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发生率要高于中国人群的主要原因。

还有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关系,吃动物脂肪含量增加而致血胆固醇水平的升高,这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给予积极调脂治疗可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资料显示,总胆固醇每下降1%,冠心病的危险可下降2%~3%。

4、腹型肥胖

研究发现,肥胖的人尤其是以腹部脂肪过多如“脾酒肚”的人常常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而容易发生心肌梗死。

5、高血压

国内外的人群研究均表明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比正常血压者要高3~4倍。大量研究已证实,血压从115/75mmHg收缩压/舒张压开始,收缩压每增加20mmHg或舒张压每增加10mmHg,心血管的危险性将成倍的增加。

临床上心绞痛的六种类型

心绞痛的六种类型:

1、初发型

是指患者过去未发生过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初发后不到一个月。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恶化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2、恶化型

亦称进行型,是指原有稳定型的患者,在3个月内疼痛的频度、程度、诱因经常变动,并进行性恶化,疼痛加剧,时间延长,可超过10分钟,用硝酸甘油后也不能立即完全消除,表明冠状动脉病变有所发展,可发展为心肌梗死。

3、卧位型

属于不稳定心绞痛中发病急、危险性较大、预后较差的一种,它是在休息时或熟睡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间较长,症状也较重,疼痛剧烈难忍,患者烦躁不安,服硝酸甘油疗效不明显,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

4、变异型

经常在夜间发作,但发作时与卧位型心电图表现不同,预后不佳,多会发生心肌梗死。

5、中间型

亦称为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发作时间长达30分钟到1小时以上,常在休息时或睡眠中发生,病情严重,常是心肌梗死的前奏。

6、梗死后心绞痛

是指在急性心肌梗死后不久发生的心绞痛,很有可能再次发生心肌梗死。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区别 持续时间不同

心绞痛:心绞痛出现后常逐渐加重,3--5分钟内可以逐渐消失,可数天活数周发作一次,也可能一天内发作多次。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出现常数小时,或者数天。

相关推荐

心肌梗死的症状

心肌梗死的症状: 1、先兆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约2/3病人发病前数天有先兆症状,最常见为心绞痛,其次是上腹疼痛、胸闷憋气、上肢麻木、头晕、心慌、气急、烦躁等。 其中心绞痛一半为初发型心绞痛,另一半原有心绞痛,突然发作频繁或疼痛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诱因不明显,硝酸甘油疗效差,心绞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速、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或血压有较大波动,同时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发现先兆,及时积极治疗,有可能使部分病人避免发生心肌梗死

冠心病的危害

冠心病危害一 冠状动脉树长期硬化情况下,最终会导致远端下游相应的灌注区域的心肌缺血。发生缺血的原因主要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和心肌需血之间的矛盾。慢性供血量不足主要由于严重狭窄或闭塞所致;急性供血量不足则主要由于血管的痉挛或斑块破裂,诱发管腔内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的突然狭窄加重或闭塞。如果临时发生的供需矛盾所致的心肌缺血可以在短时间内解除,在临床上则表现为心绞痛。如果短时间(大都超过30分钟)内无法解除时,导致相应冠状动脉下游远端灌注区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则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慢性缺血一般都是由于冠状动脉慢性固定性严

心梗先兆有哪些

(1) 在近一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呈进行性加重或突然严重的心绞痛发作。 (2) 原有的心绞痛性质改变(加频、变剧、持续时间延长),或诱因不明显,多在安静休息时发作,含服硝酸甘油疗效差。 (3) 心绞痛疼痛时伴有大汗、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低血压状态等,常称之为梗塞前状态。 (4) 心绞痛的发作由过去的劳累后转为夜间安静休息时发作,且发作时没有明显诱因。 (5) 心绞痛发作时,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或原有心功能不全症状加重。 (6) 以往身体健康,突然出现憋闷、乏力、运动时心慌气短等,并且进行性加重。这时就要警

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区别

心绞痛是由于人体内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暂时性缺血和缺氧,造成胸痛或胸部不适。发病特点主要表现为胸部阵痛,疼痛的主要部位位于人体胸骨后部,发病原因多为患者劳动过量或情绪激动。此病多见于45岁以上的男性,劳累、情绪激动、受寒等多为病症发作原因。心肌梗死指的是心肌坏死,病发时常伴有休克、猝死,要比心绞痛严重很多。 疼痛程度不同:心绞痛心肌梗死相同的症状之一就是胸肌疼痛,但二者疼痛程度不一样。心绞痛多表现为阵痛、压抑性疼痛,而心肌梗死的疼痛表现更为强烈,严重者还会可能引发猝死。 发作时间不同:心绞痛患者

家中有心血管病人常备这些药

硝酸甘油片:舌下含硝酸甘油片0.5~1mg,相隔5~10分钟可重复。 速效救心丸:15~30粒吞服。 镇静药:安定片,2.5~5mg口服。 心痛定:心绞痛发作伴高血压(高压160~180mmHg,低压100~110mmHg),5~10mg舌下含服或嚼碎服用。 阿司匹林:急性心肌梗死,300mg嚼服。 氯吡格雷(波立维):急性心肌梗死,给予负荷量300mg嚼服。 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时,一般25~50mg/次。 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急性心梗时40mg口服。

冠心病的常见危害后果都有哪些呢

1、冠心病患者会导致冠状动脉硬化,而长期的冠状动脉硬化是可能会导致远端下游相应的灌注区域的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会发生缺血的原因主要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和心肌需血之间的矛盾。心绞痛可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两种。稳定性心绞痛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几率是很小的,而不稳定性的心绞痛,则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比较容易。 2、心绞痛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为常见的危害,且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恶化,由于心肌缺血,还有可能会导致各种心律失常以及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心室颤动是心律失常患者最严重的表现,也是临床上冠心病患者可表现为突然死亡的原因

心肌梗塞和心肌梗死的区别

心肌梗塞比心肌梗死轻,心肌梗塞进一步发展会变成心肌梗死。心肌梗塞及时的治疗可缓解病情,如果治疗不及时,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心肌梗死的现象。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心肌梗塞与心肌梗死都是由于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溃有关。 心肌梗塞与心肌梗死可发生在心绞痛反复发作的患者身上,心肌梗死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正确认识心肌梗塞的先兆能有效地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和发展,心肌梗塞的常见先兆症状有以下几种: 1、心绞痛患者反复发作心绞痛,服用药物治疗病情不见好转; 2、患者夜晚睡觉时心绞痛常发作,需要警惕心肌梗塞的疾

如何让冠心病危害远离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在冠状动脉的表现,往往是一种弥漫性病变。换言之,整个冠状动脉树的主干和分支通常都有病变,只是每一个特定的冠状动脉及其不同节段处的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有所不同。冠心病通常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平时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随着时间的转移,病变和病情可能会逐渐地加重。 概括来说,冠心病的危害如下: 1、冠心病的危害除了可以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外,还可以因为心肌缺血导致各种心律失常以及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临床上表现为突然死亡(医学上称之为猝死)。心绞痛、心肌

掌握5点轻松鉴别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

(1)疼痛性质:心绞痛患者因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因素发病时可出现压榨性或窒息性疼痛,心肌梗塞的疼痛性质与心绞痛类似,但更为剧烈,可无诱发因素发作。 (2)发作时间:心绞痛发作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5分钟,急性心肌梗塞发作时间长,可从数小时到1~2天。 (3)硝酸甘油缓解情况:心绞痛发作后服用硝酸甘油有明显好转,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发病后服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4)伴随症状:心绞痛一般无气喘、肺水肿症状,且很少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血压变化不大,无休克现象,也无发热。急性心肌

心肌桥的临床表现

1.表浅型 因心肌桥薄而短,对冠脉血流影响较小,多数可无心肌缺血症状及相应的心电图改变。 2.纵深型 因心肌桥厚而长,对冠脉血流影响大,而出现心绞痛,心电图出现心肌缺血的ST-T改变。如果心肌桥并发冠脉粥样硬化继发血栓形成或斑块脱落,即可能出现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及相应的心电图改变。心肌桥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时更易出现心肌缺血。 大多数心肌桥不引起临床症状,出现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