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外耳道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一)外耳道炎有急性和慢性的,急性外耳道炎通常是以浸润性炎症为主的,症状和外耳道疖肿差不多
1.自觉症状包括耳痒、灼热、疼痛、耳漏、听力减退等。
2.检查可见外耳道乃至耳郭皮肤弥漫性充血肿胀、糜烂、外耳道变窄,伴有少许脓性分泌物或(和)上皮脱屑;按压耳屏或牵拉耳郭时耳痛加剧;耳周淋巴结肿大压痛。
(二)慢性外耳道炎为脱屑型
1.慢性外耳道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耳痒、皮肤脱屑、耳闷胀感,更有严重的就是听力下降,但是没有疼痛的感觉。
2.外耳道皮肤充血、增厚、外耳道变窄,深处有脓液或脱屑积存,有时可见肉芽组织增生。少数病人可出现鼓膜混蚀、增厚、标致不清楚。
中耳炎怎么治疗好呢
中耳炎的发生原因主要是中耳部的咽鼓管受到细菌感染诱发,感冒是中耳炎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儿童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影响到儿童的正常听力,如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严重的情况会导致儿童耳聋。中耳炎治疗可以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包括传统手术以及微创手术。
传统的中耳炎手术主要是采用物理刺激的方式,包括药物烧灼法、电凝固法、冷冻、激光、微波及射频治疗法,手术创伤性大,出血多,病人痛苦。尤其对于儿童来说,痛苦性加大,故临床上很少使用。
目前,在医院常用微创手术进行中耳炎治疗,微创手术中,中耳炎最佳治疗方法是采用鼓室成形术。鼓室成型手术主要是通过切除中耳及周围骨质中病变组织藏匿的所有腔隙,最大程度减少了病灶的残留,并全面恢复听骨链的连续性。这是一种能够有效清除病灶并修复鼓膜及重建听骨链,从而提高听力的中耳炎手术方式,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尤为突出。
当儿童患有中耳炎,往往会 出现耳鸣、耳痛、听力下降、耳道流脓等情况,这让儿童自身难以承受这种痛苦,因此,家长们最希望知道中耳炎吃什么药好。中耳炎的治疗可以通过使用西药来进行治疗,由于儿童是比较特殊的群体,在服用西药时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因此,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才安全有效。
(1)头孢拉定胶囊: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成人一次0.25~0.5g(即1~2粒),每6小时一次,一日最高剂量为4g(即16粒)。 儿童按体重一日25~50mg/kg,每6小时一次。
(2)氯霉素耳栓:氯霉素是一种抑菌性广谱抗生素,用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根治术后流脓者。对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外耳道炎亦有效。先将患耳内的分泌物擦拭干净,然后将栓剂一粒放入患耳的外耳道内。如患耳内无分泌物时,可先将栓剂塞入耳道内,再将一湿棉球塞于栓剂尾部即可。一次32mg,一日1次
一旦出现了中耳炎的时候可以用药物治疗,也可以采取必要的手术治疗,中耳炎日常生活中还是可以防范的,也就是要采取一些必要的预防措施,毕竟耳朵是很重要的人体部位,积极的治疗是很重要的
中耳炎怎么治疗
治疗中耳炎的常用方法:
药物治疗
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药物治疗虽能暂时缓解病情,终究不是根治的办法。目前市场上没有治疗中耳炎的特效药,一些患者盲目吃药只是治标不治本。
鼓膜修补术
鼓膜修补术是一种适用于骨疡型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传统治疗方法,一般是将乳突、鼓窦和鼓室内病变三者与外耳道相通,形成一个覆盖上皮的空腔,以达到清除乳突、鼓窦、鼓室和咽鼓管鼓口病变组织,停止流脓、获得干耳的目的。缺点是虽可治愈部分中耳炎,但无法达到清除病灶的目的,有复发可能。
中药散剂治疗——中耳炎最佳治疗方法
优点:可直接作用于病患处,无痛无风险。
功效:消炎除湿,祛除表症,缓解耳鸣、耳痛等症状;清热泻火,内解肝郁热积、肾气虚弱、理气通窍;彻除炎症,恢复听力,防止复发。。
用法:用消毒棉签将耳道洗拭干净;以纸卷成细管或用细塑料管摄入适量药粉,吹入耳道深部。
耳朵痒谨防外耳道炎
耳朵痒警惕外耳道炎
外耳道湿疹和慢性外耳道炎都可以导致外耳道痒,如果是外耳道湿疹,患部可出现流黄水、痂皮等症状,这种情况不宜用水剂的药物,忌食海鲜及辛辣食物。如果是慢性外耳道炎,可以用一些有消炎作用的中药膏剂。外耳道痒的患者应该注意,平时不要经常用手刺激它,避免加重痒的症状。
外耳道炎的危害有哪些?
外耳道炎引起外耳道狭窄或闭塞,导致耳鸣及听力下降,严重者耳周淋巴结肿大。如果外耳道炎到了晚期,会扩散到耳后乳突骨。如果不及时治疗,外耳道炎可造成永久性的耳聋。
1、外耳道炎可引发各种脓肿:如耳后骨膜下脓肿、颞肌下脓肿、外耳道后壁脓肿等,如果治疗不及时,脓肿向颈部扩散,严重时会有破坏颈部大血管,导致死亡。
2、外耳道炎可引发面瘫:面神经距中耳腔很近,若损伤它,就会引起口眼歪斜
3、外耳道炎可引发迷路炎:炎症进入内耳引起迷路炎,导致眩晕和恶心、呕吐等。
五官科专家提示:患有外耳道炎的患者一定要尽快的接受科学的治疗,外耳道炎需要坚持治疗,一定可以战胜外耳道炎,恢复健康。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耳朵痒谨防外耳道炎应该有所了解,最后祝患者早日康复。
外耳道炎的诊断与鉴别
外耳道炎需要和其它外耳道疾病如外耳道真菌病等鉴别:
外耳道后壁疖肿严重者可使耳后沟及乳突区红肿,应注意与急性乳突炎鉴别,急性乳突炎者多有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发热较明显,无耳廓牵拉痛,而有乳突部压痛;有鼓膜穿孔或鼓膜明显充血,脓液较多;X线乳突摄片示乳突气房混浊或有骨质破坏。
外耳道炎的检查方法:
外耳道疖检查有耳廓牵引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有局限性红肿,外耳道后壁疖肿严重者可使耳后沟及乳突区红肿,弥漫性外耳道炎检查亦有耳廓牵拉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外耳道壁上可积聚分泌物,外耳道腔变窄,耳周淋巴结肿痛,外耳道皮肤增厚,皲裂,脱屑,分泌物积存,甚至可造成外耳道狭窄
外耳道炎很容易和其他一些耳部疾病相混淆,很多患者会将外耳道炎误认为是中耳炎,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出现,耳鼻喉科专家将外耳道炎的准确诊断依据进行了详细总结。
外耳道炎诊断方法:
一、外耳道皮肤受水浸渍,中耳脓液刺激,挖耳损伤继发感染。外耳道湿疹、糖尿病亦可为诱因。
二、耳痛呈跳动性,张口咀嚼时加重,可放射到颞部。常伴头痛、发热和全身不适。
三、耳道皮肤呈弥漫性充血、糜烂、结脓痂。疖肿局限于外耳道外1/3,呈丘状隆起,成熟时顶部有脓点。
四、耳屏压痛,耳郭牵拉痛,或乳突皮肤红肿压痛,耳周淋巴结可肿大压痛。
肝胆湿热上结耳道,熏灼肌肤,故弥漫性肿胀为甚,疼痛较剧。肿甚堵塞耳窍,故有暂时听力减退,耳部脉络多连头面,故痛连腮部头部。若邪毒阻滞脉络,则耳前后痰核肿大疼痛;若热腐肌肉,则化脓;肝胆郁热,故发热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舌质红,舌苔黄腻等;脉弦数也是肝热之象。
患者诊断为外耳道炎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耳鼻喉科专家指出,在确诊患有外耳道炎之后,应及时的到正规的耳鼻喉医院进行治疗,以免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而使病情发生恶化,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耳鼻喉科是专门针对耳鼻喉类疾病而设立的科室,对于外耳道炎、中耳炎等疾病都有着非常高效的治疗手段。
温馨提示:外耳道炎的诊治大家就要在日常生活中认真的重视,希望患者朋友能够了解外耳道炎的注意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避免这种疾病因为治疗不当诱发更为严重的后果。
什么原因可引起外耳道炎
引起外耳道炎的原因有哪些,这是很多患者关系的问题,引起治疗了病因,平时就知道避免和预防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刺激,耳部用药的药物刺激,挖衅或异物损伤,内科疾病如营养不良、糖尿病、贫血病,特别是外耳道受水液浸渍,引起外耳道皮肤角匝层肿胀,阻塞毛建,有利细菌生长,易发生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的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
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多的不不注意点会引起外耳道炎的,就像我们在洗澡的时候,水进到耳朵的话,你没有及时的处理掉,等到感觉身体不适的时候你会觉得是感冒并不会重视,更加不会去治疗了,结果就引发了外耳道炎。所以我们了解外耳道炎的症状也是很重要的,这样我们就能够及时的治疗避免外耳道炎带来的伤害了。
外耳道耳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外耳道炎的发病率高,这也是很多朋友所担心的一个问题。一般患有外耳道炎的人通常表现为外耳道有发炎的情况,有的时候还会有异物的出现,所以患上外耳道炎之后一定要及时治疗才行。那么,下面就来说说引发外耳道炎的常见原因。
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刺激,耳部用药的药物刺激,挖衅或异物损伤,内科疾病如营养不良、糖尿病、贫血病,特别是外耳道受水液浸渍,引起外耳道皮肤角匝层肿胀,阻塞毛建,有利细菌生长,易发生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的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
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多的不不注意点会引起外耳道炎的,就像我们在洗澡的时候,水进到耳朵的话,你没有及时的处理掉,等到感觉身体不适的时候你会觉得是感冒并不会重视,更加不会去治疗了,结果就引发了外耳道炎。所以我们了解外耳道炎的症状也是很重要的,这样我们就能够及时的治疗避免外耳道炎带来的伤害了。
耳聋耳鸣要把握最佳治疗时间
“外耳道炎反反复复发作,是很多患者困惑不已的问题。”专家告诉患者,外耳道炎主要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的,所以患者需要注意耳部及周围的清洁,病后忌水洗,并且患病期间忌酒类、辛辣类及海鲜类食物。痒时切忌搔抓,必要时可用盐水滴于痒处。当然,治疗也非常有必要,早期需要坚持才能治愈。如果不能坚持,后期严重的可能会引起中耳炎,影响听力。患者及家属连连表示感谢,临走时还希望“这样的公益门诊活动以后多举办几次”。
专家介绍临床因耳鸣不及时治疗导致耳聋的患者屡见不鲜,但大家都有一个误区,觉得老人耳朵背是因为老了自然而然的结果。其实不然,只要身体健康,老人一样可以耳聪目明。而解决耳聋耳鸣关键在于尽早治疗,最佳的治疗时机是患病后的3至5天内。患者要把握最佳治疗时间,到正规医院查明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作为子女,无论多忙,都要多关心老人健康,别让自己的忽视带走老人的健康,别让耳聋耳鸣带走老人的晚年幸福。
外耳道炎的概述
外耳道炎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局限性外耳道炎,又称外耳道疖(furuncle of extrnal auditory canal );另一类为外耳道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又称弥漫性外耳道炎(diffuse otitis externa)。
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分急、慢性两类。急性外耳道炎致病原因多为外耳道损伤或皮肤浸渍上皮软化后,细菌感染引起。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常见。慢性外耳道炎可因急性外耳道炎治疗不彻底,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液刺激,或霉菌感染所致。一种少见的恶性坏死性外耳道炎,发生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或免疫缺陷的病人。其致病菌多为绿脓杆菌,病情严重而预后不佳。
弥漫性外耳道炎的症状有瘙痒、疼痛、恶臭分泌物。若外耳道装满了脓液或残屑时,则听力下降。外耳道肿胀,牵拉耳廓时外耳道疼痛或压痛。耳镜检查可见外耳道皮肤发红、肿胀,有脓性分泌物和上皮碎屑。外耳道皮肤水疱可引起剧痛,当水疱破溃时耳道内有脓血性分泌物。
专家详解外耳道炎难以根治的因素
多为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或洗澡时及游泳后外耳道积水,使局部表皮软化,易被细菌侵入感染。另外,化脓性中耳炎脓液的浸渍,以及某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也可诱发外耳道疖肿。
一、无法修复听骨链
无法修复听骨链,这是外耳道炎的难以根治的原因之一,患者在治疗期间一定要重视防御和避免;外耳道炎导致患者耳朵表皮糜烂,耳道闭塞,遮蔽鼓膜,听骨链受损,而口服药物,如抗生素等只能消除炎症,无法修复听骨链,因此当患者感冒或抵抗力下降时外耳道炎就会再次发作。
二、无法彻底消除耳部炎症
外耳道炎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大多是因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外耳道弥漫性炎症,炎症会充斥外耳道的所有组织,外用滴耳液只能消除耳道部分炎症,难以消除病变组织藏匿的所有腔隙,因此外用滴耳液无法彻底治愈外耳道炎。
三、无法一次消除所有并发症
外耳道炎的发病比较严重,还容易并发多种耳部疾病,如耳鸣,因此,使治疗难度不断的增加,导致患者难以顺利的康复。而传统的外用滴耳液和药物疗法无法将外耳道炎和其并发症同时治疗,所以无法根治外耳道炎。
让弥漫性外耳道炎远离耳道
一、外耳道炎概述
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外耳道弥漫性炎症。外耳道炎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局限性外耳道炎,又称外耳道炎疖;另一类为外耳道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又称弥漫性外耳道炎。
二、外耳道炎的病因
细菌或真菌均可引起弥漫性外耳道炎。葡萄球菌常引起外耳道疖。某些有过敏史、牛皮癣、湿疹或头皮皮炎患者更易患外耳道炎。在清洗外耳道时造成外耳道损伤,污水进入耳道,或刺激性药物(头发喷雾剂或染液)进入外耳道亦常导致外耳道炎。
外耳道可通过上皮脱落自行清洁。经常用棉签清洁外耳道则干扰了外耳道自洁作用,且将上皮残屑推入外耳道深处,造成上皮碎屑聚积。聚积的残屑和耵聍吸水变湿变软。在淋浴或游泳时水进入外耳道,使外耳道易受细菌或真菌感染。
三、外耳道炎的临床表现
外耳道疖时耳痛剧烈,张口咀嚼时加重,并可放射击至同侧头部。多感全身不适,体温或可微升。当肿胀严重堵塞外耳道时,可有耳鸣及听力减退。检查有耳廓牵引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有局限性红肿。红肿成熟破溃后,外耳道内积脓流出耳外,此时耳痛减轻。外耳道后壁疖肿严重者可使耳后沟及乳突区红肿,应注意与急性乳突炎鉴别。急性乳突炎者多有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发热较明显,无耳廓牵拉痛,而有乳突部压痛;有鼓膜穿孔或鼓膜明显充血,脓液较多;X线乳突摄片示乳突气房混浊或有骨质破坏。
弥漫性外耳道炎急性者表现为耳痛,可流出分泌物。检查亦有耳廓牵拉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外耳道壁上可积聚分泌物,外耳道腔变窄,耳周淋巴结肿痛。慢性者耳发痒,少量渗出物。外耳道皮肤增厚、皲裂、脱屑,分泌物积存,甚至可造成外耳道狭窄。
四、外耳道炎的诊断
外耳道疖检查有耳郭牵引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有局限性红肿。外耳道后壁疖肿严重者可使耳后沟及乳突区红肿。弥漫性外耳道炎检查亦有耳郭牵拉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外耳道壁上可积聚分泌物,外耳道腔变窄,耳周淋巴结肿痛。外耳道皮肤增厚、皲裂、脱屑,分泌物积存,甚至可造成外耳道狭窄。
五、外耳道炎的鉴别诊断
需要和其它外耳道疾病如外耳道真菌病等鉴别。
外耳道后壁疖肿严重者可使耳后沟及乳突区红肿,应注意与急性乳突炎鉴别。急性乳突炎者多有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发热较明显,无耳廓牵拉痛,而有乳突部压痛;有鼓膜穿孔或鼓膜明显充血,脓液较多;X线乳突摄片示乳突气房混浊或有骨质破坏。
六、外耳道炎的并发症
皮肤擦伤和溃疡易致感染,挖耳是常见原因,糖尿病、慢性便秘和身体衰弱者易患本病和复发。高温和湿度可降低外耳道抗感染能力,故在夏季易发病,常为葡萄球菌感染。
七、外耳道炎的治疗
控制感染、清洁局部、去除脓痂,促使干燥、急性期可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服用止痛剂、外耳道肿胀渗液较甚者,可用5%—8%醋酸铝纱条敷塞外耳道。并每隔3-4小时自行滴入上述药液,每天更换纱条,有收敛消炎作用,可促使干燥,或用2%—5%硝酸银液涂布,或选用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合剂,糊剂或霜剂局部应用。慢性者局部亦可应用抗生素(如多粘霉素、新霉素等)与激素类(如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合剂、霜剂、粉剂等换药、涂敷或吹入、积极治疗感染病灶如化脓性中耳炎、加强全身某些有关疾病的诊治如贫血、维生素缺乏症、内分泌紊乱、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