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气滞型胃脘痛的病因是什么

气滞型胃脘痛的病因是什么

气滞性胃痛,多见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宫能症,也见于胃下垂、胃粘膜脱垂、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病。

其病因是:

一、饮食伤胃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和降为顺,故胃痛的发生与饮食不节关系最为密切。若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损伤脾胃,饮食停滞,致使胃气失和,胃中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或五味过极,辛辣无度,或恣食肥甘厚味,或饮酒如浆,则伤脾碍胃,蕴湿生热,阻滞气机,以致胃气阻滞,不通则痛,皆可导致胃痛。

二、脾胃虚弱脾与胃相表里,同居中焦,共奏受纳运化水谷之功。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胃之受纳腐熟,赖脾之运化升清,所以胃病常累及于脾,脾病常累及于胃。若素体不足,或劳倦过度,或饮食所伤,或过服寒凉药物,或久病脾胃受损,均可引起脾胃虚弱,中焦虚寒,致使胃失温养,发生胃痛。若是热病伤阴,或胃热火郁,灼伤胃阴,或久服香燥理气之品,耗伤胃阴,胃失濡养,也可引起胃痛。肾为先天之本,阴阳之根,脾胃之阳,全赖肾阳之温煦;脾胃之阴,全赖肾阴之滋养。若肾阳不足,火不暖土,可致脾阳虚,而成脾肾阳虚,胃失温养之胃痛;若肾阴亏虚,肾水不能上济胃阴,可致胃阴虚,而成胃肾阴虚。胃失濡养之胃痛。

三、寒邪客胃寒属阴邪,其性凝滞收引。胃脘上部以口与外界相通,气候寒冷,寒邪由口吸人,或脘腹受凉,寒邪直中,内客于胃,或服药苦寒太过,或寒食伤中,致使寒凝气滞,胃气失和,胃气阻滞,不通则痛。正如《素问,举痛论篇》所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

四、肝气犯胃脾胃的受纳运化,中焦气机的升降,有赖于肝之疏泄。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血行瘀滞,又可形成血瘀,兼见瘀血胃痛。胆与肝相表里,皆属木。胆之通降,有助于脾之运化及胃之和降。

通过上述四点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气滞型胃脘痛的病因是什么这个问题有所了解。建议大家最好是根据上述的病因,日常生活中还没有患病的朋友一定要注意根据上述的原因进行预防,只有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才能避免患上气滞型胃脘痛 。

长期脾胃虚弱小心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或隐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并呈持续或反复发作。慢性胃炎也分为很多种类型,类型不同它的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

慢性胃炎

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可分为脾虚肝胃不和、脾胃气虚挟气滞、脾胃湿热、脾胃气阴两虚和气滞血瘀五型。以脾虚肝胃不和、脾胃气虚夹气滞和脾胃湿热三型最多,且脾虚贯穿于各型之中。脾胃湿热、脾胃气虚夹气滞和脾虚肝胃不和型,病变以脾胃运化功能受损,中焦湿热内蕴、气机阻滞为病机核心。而气滞血瘀和气阴两虚型疗效较差,与病程长、病位深有关。

脾虚肝胃不和型: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胁,嗳气频繁,嘈杂泛酸,与情绪有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治拟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柴胡疏肝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处方:柴胡12g,白豆蔻6g(后下),炒白芍15g,炒白术12g,神曲15g甘草6g。伴胆结石者加用大叶金钱草30g,鸡内金15g,海金沙15g,广郁金15g,赤芍18g;胃酸多者加用锻瓦楞子20g,淅贝母12g,海螵蛸20g或用旋覆代赭汤。

脾胃气虚挟气滞型:胃脘隐痛或胀痛,食后脘闷,纳呆少食嗳气,便糖腹泻,四肢乏力,舌质淡红或舌胖边有齿印,苔薄白或白;脉细软无力。治拟益气运脾。处方:生黄芪12g,炒党参12g,炒白术12g,茯苓15g,半夏10g,陈皮10g,枳壳12g,川厚朴12g,砂仁8g。消化不良者加神曲20g,可加少许黄苓(6g)防止上述药物温燥太过(反治法)。

脾胃湿热型:胃脘灼热胀痛,口苦口臭,渴不欲饮,舌质红,苔黄厚或厚腻;脉滑或濡数;治拟清化湿热,运脾和胃。药用连朴饮或三仁汤加减:黄连4g,厚朴9g,半夏10g,陈皮10g,茯芩12g,桅子10g,枳壳10g,生薏苡仁20g,飞滑石12g,神曲24g,甘草5g。热重于湿加用蒲公英15g,黄芩12g;湿重于热加用藿香6g,白豆蔻6g,桂枝3g;伴肠化者加用白花蛇舌草12g,藤梨根12g;红斑渗出糜烂者加用地榆12g,白及12g。

脾胃气阴两虚型:胃脘灼热痛疼,口干舌燥,大便干燥,神疲乏力,舌淡红或有裂纹;脉细软无力;治拟益气健脾,养阴泄热。处方:太子参15g,炒白术9g,茯苓10g,竹沥半夏9g川厚朴花12g,佛手花12g,炒白芍12g,南沙参15g,石斛12g,麦冬12g,玉竹12g,知母4g。

气滞血瘀型:患者胃脘痛疼明显,嗳气频作,舌红,苔薄白;脉弦。治拟清热解毒理气活血。处方:败酱草12g,蒲公英12g,黄芩12g,柴胡12g,枳壳10g,炒白芍12g,佛手12g,炒白术10g,茯苓10g,陈皮9g,莪术10g。痛疼者根据轻重程度分别用延胡索15g,失笑散,三七粉。

玫瑰露酒介绍

玫瑰露酒主要是医治胃脘痛。胃脘痛是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多因忧思郁怒,肝气犯胃,饮食不节,脾胃虚 玫瑰露酒

弱等造成。临床表现有实有虚,实记以寒凝气滞、饮食积滞、肝郁气滞,瘀血阻络为多,虚记以脾胃虚寒为多。对于寒凝气滞、脾胃虚寒者,药酒用之尤宜,常用者如温脾酒、灵脾肉桂酒;对于肝胃不和者,常用佛手、玫瑰花等行气药配制,借酒以行其药势,如佛手酒,玫瑰露酒等;血瘀者,亦可用活血药制成药酒服用。

肝郁血瘀的症状有哪些

1.肝郁气滞型胃痛

(1)病因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横犯脾胃,而致肝胃不和或肝脾不和,气血阻滞而致胃痛。

(2)表现胃脘疼痛,连及两胁,攻撑走窜,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善太息,不思饮食,寐差.舌苔薄白,脉弦。

(3)治则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4)主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2.肝郁气滞型痞满

(1)病因情志失和,气机乖乱,忧思太过则伤脾,恼怒太过则伤肝,肝脾气机郁滞,影响胃脘和降,升降失常,引发痞满。

(2)表现脘腹痞塞胀闷不舒,连及两胁,嗳气则舒,心烦易怒,时作太息,常因情志因素而加重,苔薄白,脉弦。

(3)治则疏肝解郁,理气消脾。

(4)主方柴胡疏肝散或半夏厚朴汤加减。

3.肝郁气滞型呃逆

(1)病因肝气郁结,失于调达,以致肝气乘逆于胃,胃气上冲动隔而成呃逆。

(2)表现呃逆连声,胸胁胀满,或肠鸣矢气,或呼吸不利,或恶心嗳气,脘闷食少,舌苔薄腻,弦而滑。

(3)治则理气化痰,降逆止呃。

(4)主方旋覆代赭汤加减。

4.肝郁气滞型腹痛

(1)病因抑郁恼怒,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气机不畅,气滞而痛;或忧思伤脾,或肝郁克脾,肝胃不和,气机不利,腹气失于通降而发腹痛,或气滞日久,血行不畅,气滞血瘀于腹中,脉络不通而致腹痛。

(2)表现腹部疼痛,胀满不舒,痛无定处,攻撑走窜,常引发少腹,时聚时散,得嗳气则舒,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舌苔薄白,脉弦。

胃疼吃什么中药好得快

1.肝气犯胃型胃疼

该型胃疼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因情志因素而引发胃脘胀闷,气窜作痛,痛连两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治疗此症宜用疏肝理气法,可选用以下中成药进行治疗:

加味左金丸:

功效:平肝降逆,解郁止痛。

适应症:肝胃不和引起的胸脘痞闷,急躁易怒,嗳气吞酸,胃疼少食等症。胃神经官能症患者易出现以上症状。

用法:每次服6克,每日服2次。

使用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辛辣及油腻饮食。孕妇及体虚无热者忌服。

气滞胃疼颗粒

功效:舒肝行气,和胃止痛。

适应症:肝郁气滞引起的胃脘疼痛,胸痞胀满等症。多见于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患者。

用法:每次用开水冲服1袋(5克),每日服3次。

使用注意:孕妇慎服,糖尿病患者忌服。

胃苏冲剂

功效:理气消胀,和胃止痛。

适应症:气滞型胃脘胀痛。

用法:每次用开水冲服1袋(15克),每日服3次。

使用注意:本品后会偶有口干的感觉,糖尿病患者忌服。

2.肝胃郁热型胃疼

该型胃疼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胃脘灼热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吐酸水,口干口苦,治疗此症宜用疏肝泄热和胃法,可选用以下中成药:

三九胃疼

功效:清热祛湿,消炎止痛,理气除胀,养胃益肠。

适应症:上腹隐痛,饱胀、反酸、恶心、呕吐、纳减、心口嘈杂感等及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慢性胃炎见有上述证候者。

用法: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炸、过酸食物及酒类等刺激性食品。

左金丸

功效:泻火,疏肝,和胃,止痛。

适应症: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

用法:口服,每次3~6g,每日2次。

养胃舒胶囊

功效: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导滞。

适应症:慢性胃炎所致的胃脘灼痛,手足心热,口干,口苦,纳差,消瘦等症。

用法是:每次服3粒,每日服2次。

使用注意:阳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不宜服用。

3.瘀血停滞型胃疼

该型胃疼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胃脘疼痛,常呈针刺样痛,痛有定处而拒按,治疗此症宜用活血化瘀法,可选用元胡止痛片等进行治疗。

元胡止痛片

功效:理气活血,散瘀止痛的功效。

用法:每次服4~6片,每日服3次。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4.脾胃虚寒型胃疼

该型胃疼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胃部隐痛,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差神疲,手足不温,大便溏薄,治疗此症宜用温中健脾法,可选用附子理中丸(浓缩丸)进行治疗。

附子理中丸

功效:温中健脾。

用法:每次服8~12丸,每日服3次。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

胃疼主要症状表现是什么

胃疼这种病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也比较多,一般是由饮食不当、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等因素引发。根据胃疼发病原因的不同其症状表现也会不一样的,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还需对胃疼主要症状表现多加了解,在发现症状时,尽早到正规医院查明原因,积极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增加治疗难度。

胃疼是发生在餐后或餐前,食用某些食物后,或在过饥过饱暴饮暴食等状况下发生的。由于胃疼大多与进食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从饮食的时间、习惯、内容、种类等作为辨别的准则,也较有准确性。

胃疼主要症状表现是什么?胃疼伴随症状繁多,如打嗝、胀气、恶心、呕吐、腹泻、胸闷等,由于每种疾病表现的症状不同,如果胃疼伴随胸闷烧心、吐酸水、打嗝等症状,可能是食道疾病;假如胃疼伴随空腹疼痛、饱胀饿痛、打嗝具酸味、甚至吐血等症状,可能是胃溃疡,但如果打嗝、黄疸、发烧等症状,与胃可能无关,或是胆囊的问题。因此不能忽视胃疼外所伴随的各项症状。

实证胃疼主症上腹胃脘部暴痛,痛势较剧,痛处拒按,饥时痛减,纳后痛增。兼见胃疼暴作,脘腹得温痛减,遇寒则痛增,恶寒喜暖,口不渴,喜热饮,或伴恶寒,苔薄白,脉弦紧者,为寒邪犯胃型胃疼;胃脘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嘈杂不舒,呕吐或矢气后痛减,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者,为饮食停滞型胃疼;胃疼拒按,痛有定处,食后痛甚,或有呕血便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者,为气滞血瘀型胃疼。

虚证胃疼主症上腹胃脘部疼痛隐隐,痛处喜按,空腹痛甚,纳后痛减。兼见泛吐清水,喜暖,大便溏薄,神疲乏力,或手足不温,舌淡苔薄,脉虚弱或迟缓,为脾胃虚寒型胃疼;胃脘灼热隐痛,似饥而不欲食,咽干口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弦细或细数,为胃阴不足型胃疼。

成人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腹泻吃什么中药

1.寒邪型胃痛:症见突然胃痛,遇寒则痛增,遇暖则痛缓,恶寒,口不渴,治宜用散寒止痛法,可选用香砂养胃丸,温胃舒胶囊等。

香砂养胃丸:功善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胃脘满闷或呕吐酸水,四肢倦怠等症.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症状表现者均可服用.口服每日2次,每次9克.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温胃舒胶囊:

1.功擅温胃止痛.用于慢性胃炎,胃腕凉感,饮食生冷或受寒痛甚.口服每日2次,每次3粒.胃出血时忌用。

2.饮食停滞型胃痛:特点为胃痛常由暴饮暴食引发,胃痛胀满,嗳腐吞酸或吐不消化食物,呕吐后疼痛暂可缓解,治疗宜用消食导滞法,可选用香砂平胃颗粒等。

香砂平胃颗粒:功擅健脾,燥湿.用于饮食不节,食湿互滞,胃脘胀痛,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肠功能纹乱者见上述症状亦可服用.开水冲服每日2次,每次1袋(10克)脾胃虚弱者慎用;孕妇,老弱阴虚者不宜用;糖尿病患者忌用。

3.肝气犯胃型胃痛:特点为胃脘胀闷,攻窜作痛,痛连两肋,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起,治疗用疏肝理气法,可选用加味左金丸,气滞胃痛颗粒,胃苏冲剂等。

加味左金丸:功擅平肝降逆,疏郁止痛.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胸脘痞闷,急燥易怒,嗳气吞酸,胃痛少食为神经官能症等见上述症状者可服用.口服每日2次,每次6克服药期间忌生冷辛辣油腻饮食;孕妇及体虚无热者忌服。

气滞胃痛颗粒:功擅舒肝行气,和胃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见上述症状者可服用.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1袋(5克).孕妇慎服,糖尿病患者忌服。

胃苏冲剂:功擅理气消胀,和胃止痛.主治气滞型胃脘胀满,窜及两肋,嗳气则舒,情绪郁怒则发作加重,胸闷食少,排便不畅.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1袋(15克).本品服后偶有口干,糖尿病患者忌服。

4.肝胃郁热型胃痛:特点为胃脘灼热疼痛,痛势急迫,烦燥易怒,吐酸水,口干口苦,治宜用疏肝泄热和胃法,可选用六味安消散,养胃舒胶囊等。

六味安消散:功擅和胃健脾,导滞消积,行血止痛.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如腹痛,便秘,腹胀,腹泻等.口服每日2-3次,每次1.5-3克.孕妇忌服;妇女月经期,产后无瘀者,哺乳期应慎用或忌用;胃弱,气血虚弱,无食积滞者忌用。

养胃舒胶囊:功擅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用于慢行胃炎所致的胃脘灼痛,手足心热,口干,口苦,纳差,消瘦等症.口服每日2次,每次3粒,阳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者不宜服用。

5.瘀血停滞型胃痛:特点为胃脘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或痛有针刺感,治疗用活血化瘀法,可选用元胡止痛片等。

元胡治痛片:功擅理气活血,散瘀止痛.主治胃脘疼痛,痛有定点处而拒按,或痛有针刺感,胸胁痛,头痛,行经腹痛等.口服每日3次,每次4-6片.孕妇慎用。

6.脾胃虚寒型胃痛:特点为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呆神疲,手足不温,大便溏薄,治疗用温中健脾法,可选用附子理中丸(浓缩丸)。

附子理中丸(浓缩丸):功擅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口服每日3次,每次8-12丸.孕妇忌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

长期脾胃虚弱小心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

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可分为脾虚肝胃不和、脾胃气虚挟气滞、脾胃湿热、脾胃气阴两虚和气滞血瘀五型。以脾虚肝胃不和、脾胃气虚夹气滞和脾胃湿热三型最多,且脾虚贯穿于各型之中。脾胃湿热、脾胃气虚夹气滞和脾虚肝胃不和型,病变以脾胃运化功能受损,中焦湿热内蕴、气机阻滞为病机核心。而气滞血瘀和气阴两虚型疗效较差,与病程长、病位深有关。

脾虚肝胃不和型: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胁,嗳气频繁,嘈杂泛酸,与情绪有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治拟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柴胡疏肝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处方:柴胡12g,白豆蔻6g(后下),炒白芍15g,炒白术12g,神曲15g甘草6g。伴胆结石者加用大叶金钱草30g,鸡内金15g,海金沙15g,广郁金15g,赤芍18g;胃酸多者加用锻瓦楞子20g,淅贝母12g,海螵蛸20g或用旋覆代赭汤。

脾胃气虚挟气滞型:胃脘隐痛或胀痛,食后脘闷,纳呆少食嗳气,便糖腹泻,四肢乏力,舌质淡红或舌胖边有齿印,苔薄白或白;脉细软无力。治拟益气运脾。处方:生黄芪12g,炒党参12g,炒白术12g,茯苓15g,半夏10g,陈皮10g,枳壳12g,川厚朴12g,砂仁8g。消化不良者加神曲20g,可加少许黄苓(6g)防止上述药物温燥太过(反治法)。

脾胃湿热型:胃脘灼热胀痛,口苦口臭,渴不欲饮,舌质红,苔黄厚或厚腻;脉滑或濡数;治拟清化湿热,运脾和胃。药用连朴饮或三仁汤加减:黄连4g,厚朴9g,半夏10g,陈皮10g,茯芩12g,桅子10g,枳壳10g,生薏苡仁20g,飞滑石12g,神曲24g,甘草5g。热重于湿加用蒲公英15g,黄芩12g;湿重于热加用藿香6g,白豆蔻6g,桂枝3g;伴肠化者加用白花蛇舌草12g,藤梨根12g;红斑渗出糜烂者加用地榆12g,白及12g。

脾胃气阴两虚型:胃脘灼热痛疼,口干舌燥,大便干燥,神疲乏力,舌淡红或有裂纹;脉细软无力;治拟益气健脾,养阴泄热。处方:太子参15g,炒白术9g,茯苓10g,竹沥半夏9g川厚朴花12g,佛手花12g,炒白芍12g,南沙参15g,石斛12g,麦冬12g,玉竹12g,知母4g。

气滞血瘀型:患者胃脘痛疼明显,嗳气频作,舌红,苔薄白;脉弦。治拟清热解毒理气活血。处方:败酱草12g,蒲公英12g,黄芩12g,柴胡12g,枳壳10g,炒白芍12g,佛手12g,炒白术10g,茯苓10g,陈皮9g,莪术10g。痛疼者根据轻重程度分别用延胡索15g,失笑散,三七粉。

中医将胃痛分成6种类型

寒邪客胃型:这种类型的胃痛发作非常快,尤其是在比较寒冷潮湿的环境中最容易发作,发作时疼痛难忍,不过如果能够及时保温,或饮—些热水,温胃散寒,疼痛很快就会减轻,患者也可以服用良附丸来治疗。

淤血停滞性:这种类型的胃疼发作时,胃部常有胀痛感,并且疼痛部位固定,疼痛如刀割或刺扎般,并且不能安抚疼痛部位,若遇恼怒则疼痛加剧,入夜后疼痛也会加重,有时候出现吐血。 黑便、舌苔紫暗、脉涩等症状,这类胃病必须活血化瘀,可以服用失笑散合丹参饮来治疗。

胃阴亏虚型:胃脘处有隐隐的烧灼般的疼痛,口燥舌干,舌红少津,烦热难当,感觉口渴和饥饿,但是却又食欲不振,并且四肢无力,大便干结,身体迅速消瘦。这类胃痛需要滋阴益胃,和中止痛,服用煎合芍药甘草汤效果不错。

湿热中阻型:胃脘疼痛,有灼热感,并且发热、头晕,口干口苦,舌呈红色,舌苔黄腻,脉向滑数;感觉口渴难当,但是又不想喝水,如果喝水多了还会呕吐;大便干结,或便黏而不爽,小便则黄赤。这类胃痛需要清热化湿,理气和胃,可用清中汤来调理。

饮食停滞型:胃脘疼痛,感觉胀痛,并且不能按抚疼痛部位,舌苔厚腻,脉象滑数、不断嗳气、反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呕吐后或便后疼痛会减轻。食欲不振,大便不爽。这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所造成的,一般需和胃止痛,服用保和丸可缓解。

肝气犯胃型:胃脘胀满,脘痛连胁,感觉胸闷,不断叹息,暖气,舌苔薄白,脉弦,大便不畅,一旦烦恼郁怒则疼痛会更加剧烈。这类疼痛需要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可服用柴胡疏肝散来缓解。

怎样利用猪肚调理慢性胃炎

胡椒煲猪肚

白胡椒10克,猪肚一个。将胡椒打碎,与洗净、切碎的猪肚搅匀,放沙锅内慢火煲至烂熟,调味服食。白胡椒性热、味辛,能温中止痛。猪肚即猪胃,性微温、味甘,能健脾胃,补虚损。故本方有温中止胃炎、健胃补虚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症见胃痛喜暖喜按,面色无华,神疲乏力,手足不温,舌质淡、苔白。每3天服一次,连服3~5次。民间常用于胃寒、胃脘冷痛、吐清口水,即虚寒性的胃痛。

玫瑰花茶

阴干的玫瑰花蕾6克,放于茶盅内,冲入沸水,加盖焗片刻,代茶饮。玫瑰花蕾性温、味甘微苦,功能舒肝解郁,活血止痛。《本草纲目拾遗》说它“代茶服、可治肝胃气痛”。适用于肝胃气滞型的慢性胃炎,症见胃脘胀痛,食后尤甚,频频嗳气,兼见胸胁不适,舌苔薄白。本方亦可用于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跌打伤痛。

石仙桃炖猪肚

石仙桃30克,猪肚一个。将猪肚洗净后,放入石仙桃,加清水适量,放入瓦盅内,隔水炖熟。调味后吃猪肚、饮汤。石仙桃是兰科植物,味甘性凉,能养阴、清肺、利湿。可治心气痛(即胃痛)和小儿疳积。猪肚前面已述。故本方有养阴健胃、消疳积的功效。适用于胃热阴虚型胃炎。症见顽固的胃脘痛、胃烧灼感、口干口苦、心烦易怒、舌红苔黄。隔日服一次,5次为一疗程。本方民间常用于治胃虚夹热的慢性胃痛和小儿疳积等疾病。疳积好发于体弱小儿,以面黄肌瘦、肚腹膨胀、营养障碍、伴有慢性消化不良为特征。

胃痛有什么偏方 肝气犯胃导致的胃痛

症状表现:主要表现为多因烦恼发怒而引起胃痛发作,胃脘胀满,痛连两肋,打嗝或者放屁后疼痛可稍有缓解。

1、香附10克,苏叶5克,枳壳6克,加入适量清水煎煮,每日2剂,适用于气滞型胃痛。

2、佛手5克(干品)切碎,玫瑰花6-10克,用滚开水冲泡10分钟,平日代茶饮用,适用于气滞胃痛。

相关推荐

牛奶的食疗方法介绍

1、姜韭牛奶羹 材料: 韭菜250克、生姜25克、牛奶250毫升。 做法:将韭菜、生姜切碎、捣烂,以洁净纱布绞取汁液,再倒入锅内,加牛奶煮沸即可。 功效: 可温胃健脾,适用于胃寒型胃溃疡、慢性胃炎、胃脘痛、呕吐等。 2、鱼肉牛奶粥 材料:鱼白肉--1/6块,牛奶--1大匙,盐--若干。 做法:将鱼肉抬掇干净,炖熟并捣碎。 将鱼肉放在小锅里加牛奶煮,之后加盐调味。 特点:鱼肉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很丰富,肉质细腻鲜嫩、营养丰富、最适合幼儿食用。

胃疼针灸哪个位置

肝气犯胃型胃疼针灸 证候:胃脘胀痛,攻撑作胀,痛连胁肋,嗳气频繁,或兼呕吐酸苦,大便不畅,苔多薄白,脉弦,发作常与情志因素有密切关系。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针灸处方:至阳八阵,筋缩八阵,脊中八阵;河车路,大椎至命门段,期门,足三里,内关。 手法:杵针用平补平泻法。 针灸方义:本病以肝气郁结为本,故以俞募配穴法,取肝俞(筋缩八阵),期门相配,并配以至阳八阵,脊中八阵以疏肝解郁,理气痛经,条达气机;足三里,内关配以河车路和调胃气,疏通胃络,全方共具舒肝和胃定痛的功效。 脾胃虚寒型胃疼针灸 证候:胃脘隐

玫瑰露酒能直接喝吗

可以喝的玫瑰露酒主要医治胃脘痛。对于寒凝气滞、脾胃虚寒者,药酒用之尤宜。胃脘痛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多因忧思郁怒,肝气犯胃,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等造成。临床表现有实有虚,实记以寒凝气滞、饮食积滞、肝郁气滞,瘀血阻络为多,虚记以脾胃虚寒为多。对于寒凝气滞、脾胃虚寒者,药酒用之尤宜,常用者如温脾酒、灵脾肉桂酒;对于肝胃不和者,常用佛手、玫瑰花等行气药配制,借酒以行其药势,如佛手酒,玫瑰露酒等;血瘀者,亦可用活血药制成药酒服用。配方: 鲜玫瑰花350克,白酒1500克,冰糖200克。制法: 将玫瑰

中医如何治疗胃炎的

多属中医胃脘痛、胃痞、呕吐等病证范畴。根据本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及舌脉表现辨证治疗。 食滞伤胃型患者饮食不节致使脾胃受损,食积胃脘,胀满痞痛,恶心呕吐,嗳腐吞酸,大便秘结有腐败异臭,舌质红,苔厚黄腻,脉象弦滑。证属食滞伤胃、腑气不通,宜健脾和中、消食开胃。药用白术、茯苓各12克,山楂、神曲、鸡内金、麦芽、炒莱菔子各15克,木香、厚朴、半夏、陈皮、枳实、大黄(另包后下)各10克,生姜5片。每日一剂,水煎服。 脾胃虚寒型患者胃脘坠胀不舒,食欲不振,呕吐酸水,隐隐作痛,遇寒加重,得暖则轻,饿时疼甚,进食稍减,大便

慢性胃炎药膳要怎么做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范畴,在慢性胃炎防治中,“三分治,七分养”尤为重要,下面介绍几种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慢性胃炎病人的药膳疗法。 食欲不振,胃脘冷痛,大便泻泄的脾胃气虚型胃炎患者,吃参姜炖猪肚:猪肚1只,人参15克,干姜5克,葱白少许。煮至烂熟,调味食用。1日1次,连服5天。 口干,易饿的胃阴不足型胃炎患者,吃沙参麦冬粥:北沙参、麦冬、冰糖各15克,大米100克,煮粥吃,每日2-3次。 胃脘胀痛、嗳气频作的肝气犯胃型胃炎患者,喝橘皮生姜红枣汤:橘皮、生姜各10克,红枣7枚,熬汤每日两次,可止痛、

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对于萎缩性胃炎这种病情的病因,相信大家都知道特别复杂的,而且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情况也有一定的不同现象,所以大家想尽各种各样的方法治疗自己的萎缩性胃炎疾病,下面为大家介绍下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1脾胃气虚型: 主证:胃脘隐痛,绵绵不休,食后饱胀,嗳气,食少纳呆,喜热喜按,得食则痛减,便溏,或虚秘,小便清长,或精神乏力,面色黄白,舌质胖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 治法:益气健脾。 2脾胃虚寒型: 主证:胃脘痞满隐痛,喜温喜按,遇冷加重,得温痛减,食后脘胀,倦怠乏力,呕吐清水或饮

吃什么中药对肝好 香附

性味归经:辛,微苦,味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主治肝郁气滞,胁肋胀满,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乳房结块等。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证,症见精神抑郁,胸胁胀痛,疝气疼痛及肝气犯胃的胃脘痛等,配伍苏梗,用于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腹胀满,胁肋疼痛,妊娠呕吐,腹痛腹胀等症。

有胃病能吃藏红花吗 藏红花能治胃病吗

对于瘀血阻络型胃病有一定的好处。 中医将胃病分为肝郁气滞、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胃阴不足、淤阻胃络、肝胃郁热、饮食停滞等症型。 瘀血阻络型胃病主要表现为胃脘疼痛,痛有定处,有针刺感,食后痛甚等,治疗当以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为主,藏红花味甘,性平,具有很强的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疏通血管及经络,维持血管通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瘀血型疼痛。

五种不同症状的胃病

脾胃虚寒型 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温喜按、手足不温、大便稀溏,这类患者往往阳气不足,生姜、大枣、韭菜、羊肉、红糖、桂圆都适宜的食物,可选用姜葱羊肉汤、姜枣红糖汤进行调补。 胃阴亏虚型 表现为形体偏瘦、胃脘隐痛、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这类患者往往胃阴不足,应少吃羊肉这类温热食物,多吃山药、莲藕、西红柿等滋润养阴的食物,可选用山药薏米红枣粥、莲藕排骨汤调养。 食滞胃脘型 表现为胃脘胀痛、嗳腐吞酸、食欲不振、舌苔厚腻,这类患者常饮食积滞于内,可多吃些山楂、萝卜、麦芽、金桔等食物,少吃酸性食物,以防春天肝气过旺伤脾胃

胃动力不足吃什么中药

现代医学认为,胃整个消化道的最膨大部分,食物暂时贮存和消化的场所。由食管送来的食团在胃内进行部分消化,经过一定时间后,再送入十二指肠,此过程称为胃排空。幽门两侧的压力差胃排空得以实现的关键,当胃内压大于十二指肠内压时,食物即可由胃排出;反之,十二指肠内容物则对胃蠕动造成抑制作用,进而延缓其排空速度,使人出现“消化不良”现象。 中医没有胃动力病名,此病多归属于中医“胃脘痛”“痞证”“嘈杂”“纳呆”“胃缓”等范畴。但据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早在《内经》就有“否”“满”“否塞”等概念的提出,《伤寒论》中有“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