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后的异常反应有哪些
拔罐后的异常反应有哪些
局部异常反应
上罐后,患者感到局部非常紧张、疼痛、灼烧难忍,数分钟即起水泡;或于施术局部的远端感觉发凉、发麻、疼痛等。
引起局部异常反应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患者心理反应过度,思想过于紧张。
2.罐具型号选择不当,吸力过大。
3.操作时失误,明火未灭,或温度过高,灼伤皮肤,或皮肤本
来就有伤口。
4.所涂药物的刺激过强。
5.罐口边缘过薄(指代用罐具),或不平滑,有砂粒状凸起或凹缝凸痕,或患者皮肤干枯松弛(如老人),加上罐时可能旋转了手腕(旋罐),使皮肤出现皱褶。
6.吸罐时间过长,局部瘀血形成过多,隆起明显。
7.局部有浅在的较大动脉分布(如腹股沟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处),由于吸力作用,局部软组织紧张,动脉受压而使血供受到影响,于是远端的组织出血、缺血,故出现发麻发凉、疼痛等反应。
晕罐现象在拔罐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冒冷汗、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细数等症状,甚至昏厥等反应时,就叫晕罐。引起晕罐的原因是患者虚弱,或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或置罐于禁忌部位等。一般而言,单纯拔罐引起的晕罐者极为罕见,只有在施行针罐法和刺罐法时才偶有发生。
拔火罐有什么坏处吗
长期拔罐可能导致身体虚弱
从中医上来看,拔火罐属于泻法,是一种向外发散的疗法。泻多了容易伤害皮肤、肌肉,减少体内正气。尤其是有的人因为觉得拔了很舒服,就反复经常的拔。过犹不及,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身体虚弱。
拔罐产生晕罐现象
在拔罐的时候,应该密切注意患者的反应。如果出现头晕、恶心、脸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等晕罐情况,应及时取下罐具,将患者仰卧位平放。轻者可给予少量温开水或糖水,严重者马上送医院处理。
拔火罐过久伤害皮肤
根据火罐的材质、拔火罐的力度,拔火罐的时间是有所差异的。但是一般建议时间不要超过十五分钟。而有的人误以为越久效果越好,时间过久有可能导致皮肤起泡破损,引起感染。
拔罐后容易着凉
因为拔罐后毛孔处于一个张开的状态,容易寒气侵袭,导致受凉。而有很多人之前没有了解清楚拔罐的注意事项,在拔罐后马上去洗澡、吹空调,这时候,就很容易受凉了。
接种乙肝疫苗有什么反应
乙肝疫苗接种后反应一。全身反应。少数人接种某种疫苗后会出现发热、头痛、头晕、乏力、嗜睡和周身不适等全身反应。极个别人还可以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这种全身乙肝疫苗反应,通常也是短暂的,大多在24小时内消失。
乙肝疫苗接种后反应二。局部反应。乙肝疫苗接种后,有的人可在针孔处出现短暂的炎症反应,有的人可在接种部位发生轻度的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有的人还可能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管炎。上述反应一般在48-72小时消退。另外,极个别的人有的可能出现异常反应,如局部有菌或无菌性化脓、精神性反应、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等。一旦发生这种异常反应,应尽快到医院诊治,以免延误时机加重病情。
拔罐异常反应有何预防及处理方法
1、异常反应
上罐后,如果病人感到局部非常紧张,疼痛灼辣难忍,数分钟即起水泡(也可能患湿气证),或于施术局部的远端感觉发凉、发麻、疼痛等,均属异常反应。引起异常反应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1)病人心理反应过度。
(2)罐子吸力过大。
(3)施术时失误、灼伤皮肤,或皮肤本来就有伤口。
(4)所涂药物的刺激过强。
(5)罐口边缘过薄(指代用罐),或不平滑,有砂粒状样凸起或凹缝、凸痕,或病人皮肤干枯松弛(如老年人),加上医者上罐时可能旋转了手腕(旋罐),使皮肤出现皱褶。
(6)吸罐时间过长,局部瘀血形成过多,隆起明显。
(7)拔罐的局部有浅在的较大动脉分布(如腹肌沟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处),由于吸力的作用,局部软组织紧张,动脉受压而使血运受到影响,于是远端的组织出现缺血,故出现发麻、发冷、疼痛等反应,甚至还会出现组织坏死。
晕罐,是指在拔罐的过程中,病人出现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冒冷汗甚至晕厥等症状。引起晕罐的原因为虚弱、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或置罐于禁忌部位等。一般而言,单纯拔罐引起晕罐者极为罕见,只有在施行针罐法和刺罐法时偶有发生。
2、异常反应的预防及处理异常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如下。
(1)要仔细检查罐子,不符合要求的弃之不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虽然拔罐的刺激不像针刺那样强烈,但毕竟是穴位刺激。由于存在着个体差异,各人对刺激的反应程度强弱不一,故对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酒后的患者最好不要施术,尤其不要在反应强烈的穴位,如合谷、太冲等穴施术。环境气温不要太低,尽量不让患者有寒冷感出现。
(3)上罐后要多询问患者的感觉,多观察罐内的皮肤变化情况。如果病人诉说吸拔太紧,有疼痛或烧灼感觉(涂药罐、敷药罐出现轻度灼痛感属正常现象),可一手持罐,另一手的食指或拇指指尖轻轻压一下罐口缘的软组织,使软组织与罐口边缘间形成一个极小的缝隙,若是用气嘴罐者,可稍旋松气栓螺帽,让少许空气进入,以减小罐内负压。如果是施行密排罐者,应检查是否罐距太近,是否需调整。如果经上述处理后仍有不适,应脱罐检查。假若局部皮肤起泡,也应起罐。起罐后,涂以甲紫药水,并加以包扎,以预防感染。
(4)在施行针罐法时,如针口过于胀痛,或酸胀痛感向他处传感,难以忍受,应起罐调整针的深度或刺向,待反应减轻后再进行拔罐。
(5)在施术过程中,如果出现晕罐现象,切勿惊慌失措,应把病人的衣服纽扣解开,给热开水喝(可加些糖),注意保暖。经上述处理后,仍未能缓解症状时,应立即起罐,让病人去枕平卧。如果反应仍加重者(如昏厥、低血压),应把枕头垫于脚下,使成头低脚高位,同时以指甲缘切按患者人中穴或十宣穴,或用指尖揉按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对出冷汗多或冷汗不止者,可用艾条温灸涌泉穴或百会穴。经上述办法处理后倘若昏厥、低血压仍不能纠正者,可考虑应用中枢神经兴奋剂或输液。
盘点BB睡眠异常反应
一、孩子睡眠异常反应
1.睡眠不安稳
很多婴幼儿时期的宝宝睡眠期间都会半夜醒来很多次,这种情况很常见也很正常。但是家长也不容忽视,因为孩子睡眠不稳也有可能是疾病引起,更有可能是某些精神心理方面问题引发。所以,家长应该首先排查孩子是否有吃喝拉撒的需求,然后观察孩子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或者室温引起不适感,甚至是睡前太过于兴奋或者哭得太厉害,还有可能是白天受到惊吓,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孩子睡眠不安稳。
2.半夜啼哭
孩子睡眠还可能会出现半夜啼哭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孩子肠胃不舒服所致,一般孩子因身体不适而啼哭的声音是与其他哭泣方式有所不同,家长只要多加留意很容易发现。
3.睡觉出汗
孩子睡眠期间容易出汗,即使天气不那么热也照样会出汗,这有可能是因为孩子缺钙所致,如孩子长时间睡觉出汗,最好带孩子去做微量元素检测,这样可以及早进行补钙调理治疗。
4.睡觉磨牙
孩子睡眠期间出现磨牙情况也很常见,而引起孩子磨牙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孩子患蛔虫病,也有可能是因为肠胃负担重,还有可能是神经系统过于兴奋所致。
二、如何提高孩子的睡眠质量
1.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注意好居室里的室温和湿度,还要保证空气流通。此外,也要给孩子准备一些舒适的床铺褥子,这样可以使孩子更加舒服地睡觉。
2.入睡之前千万不要让孩子玩得太过于兴奋,否则会使得孩子无法安心入睡,半夜也容易醒过来。
3.不要让孩子睡前吃得太饱,也不要喝太多的水,这样会加重肠胃负担,不利于孩子的睡眠和成长,而且还会使得孩子半夜容易醒来。
如何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1.接种后的正常表现和异常现象
宝宝在接受疫苗接种后,时常会出现异常反应。妈妈们要时刻注意宝宝在接种疫苗后的身体情况,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
(1)正常反应:倘若孩子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了腹泻、头晕、低烧等状况,一般会在两三天后自行治愈,妈妈们就无需担心。
(2)异常反应:其是指在疫苗的可靠性以及接种过程的规范性得到确保的情况下,受种机体仍然出现了组织功能、器官损伤的反应。一旦妈妈们发现孩子出现了过敏性休克,紫癜等症状,妈妈们就必须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了。
2.常见的异常反应
(1)过敏性皮疹:常常是和荨麻疹一般大小,表现出淡红色的皮疹,有时皮疹颜色也有可能会是深色的。出现时间常常为事后的几个小时或是几天之内。
(2)过敏性紫癜:常常有大小不一样的出血点等,经常会伴有关节肿痛,严重的话还会出现消化道过敏。出现时间同上。
(3)过敏性休克:头痛、面色苍白、休克。出现时间常常在几分钟后。
(4)晕厥:轻微者四肢发冷、恶心想吐,但在较短时间内患者就会自行缓解。严重者面色苍白,情况严重的话还会出现昏迷。
3.注意事项
(1)了解信息:在接种疫苗之前,接种人员应当和妈妈们仔细交流,妈妈们要了解到即将接种的疫苗是什么?有什么不良反应?会有哪些禁忌和注意事项?接种人员也要留意受种的孩子有没有疾病,了解孩子基本的身体情况。
(2)接种过程必须规范:接种人员必须确保严格执行接种方案。接种过程中,接种的部位、剂量等都必须完全正确。
(3)留院观察:在结束后,宝宝仍然需要待在医院半个小时来观察,一旦发现异常状况,即可及时就医。
拔罐多长时间可以洗澡 拔罐后的常见反应及处理方法
1.拔罐时,无论采用什么罐具、罐法进行拔罐,由于罐内的负压作用,局部皮肤组织都会向上凸起,高于罐内的平面,患者都会有牵拉、发胀、发热、凉气外溢、舒适轻松等感觉。有些症状渐渐减轻,甚至有些病这些都是正常的反应。痛完全消失,
2.采用针罐法、刺络拔罐法时,罐内皮肤会缓慢出血;用拔罐疗法治疗痈疖时,罐内拔出大量脓血和坏死组织等。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不必惊慌。
3.起罐后,拔罐部位的皮肤出现潮红、紫红或紫色斑疹,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1~2日后会自然消失,不需要做其他处理。
4.中医认为,通过观察拔罐过程的反应,可用来诊断和辅助诊断某些疾病。如出现水肿、水疱、水气过多者,说明患寒湿证:肤色不变且触之出现深不温者,说明患虚寒证;皮肤微痒或出现皮纹者,说明感受风邪;红、紫黑痧斑,触之微痛,同时身体发热者,说明患热毒证等。
1.拔罐治疗中,若病人感到吸拔部位异常疼痛或有烧灼感,必须立即起罐查找原因。要检查皮肤是否烫伤,吸拔力度是否过大,罐口是否有尖锐的毛刺或异物,病人是否情绪紧张等,根据情况进行一一处理。同时疼痛处不宜再拔,另选其他部位拔罐。
2.在拔罐过程中,若病人感到恶心、头晕、心悸、目眩,同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冷汗不止、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甚至突然意识丧失时,须立即起罐,让病人平卧,垫高下肢,盖上被子保暖。
轻者静息片刻,喂饮温开水或糖水即可缓解;重者可以针刺或者施重力按压人中、百会、合谷、少商等穴,使病人恢复神志。总之,拔罐疗法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中医外治疗法,通常不会发生异常反应。即使发生异常反应也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面对,从容施救。
拔罐后异常反应如何处理
预防要认真检查罐具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弃之不用;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患者在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时或酒后不要施术,尤其不要在反应敏感的穴位(如合谷、太冲等)施术。环境气温要适宜,不要太低,避免患者有寒冷感出现。上罐后,要多询问患者的感觉,多观察罐内皮肤的变化情况和患者表情,随时注意调整施术手法。
处理措施1.若局部皮肤起水疱,应即起罐。起罐后,涂甲紫药水,并加以包扎,以预防感染。
2在施行针罐法时,若针口过于胀痛,或酸胀痛感向他处传感而难以忍受时,应起罐,再调整针的深度或刺向(角度),待反应减轻后再进行拔罐。
3.出现晕罐,切勿惊慌失措,应先把患者的衣扣解开,给热开水喝,并注意保暖。若仍未缓解症状,应立即起罐,让患者去枕平卧。若反应仍加重者(如昏厥、低血压),可使患者取头低足高位,同时以指甲缘切按患者人中或十宣穴,或用指尖揉按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对出冷汗多或冷汗不止者,可用艾条温灸涌泉穴或百会穴。经上述方法处理后,倘若昏厥、低血压仍不能纠正者,应考虑应用中枢神经兴奋药或输液。必要时可转医院抢救。
新冠疫苗副作用及后遗症
根据,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问答》,其中里面并没有提及新冠疫苗的副作用和后遗症;但是会有以下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硬结、疼痛等;其次还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疼、肌肉酸痛等临床表现。
异常反应主要指造成受种者的器官或功能损害的相关反应,罕见发生,常需要治疗,常表现为急性严重过敏性反应等;其次疑似严重异常反应均需要报告。
对于疑似严重异常反应需要进行调查,并由疾控机构组织的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诊断,对调查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由市级或省级医学会组织的鉴定专家组进行鉴定。
拔罐的反应处理
1.正常反应
无论用何种方法将罐吸于体表,由于罐子的负压吸引作用,局部软组织可隆起于罐口平面以上,病人觉得局部有牵拉发胀感,或发热、温暖、凉气外出、舒适感等,有的病证立即或渐渐减轻,甚至完全消除。当然,上述感觉并非全部出现,依个体反应的不同,出现的多寡显隐有别。留罐到一定时间(数分钟至十多分钟),或闪罐、走罐多次后,局部的软组织呈现潮红、紫红色(瘀斑色),或出现丹痧(小点状,紫红色疹子),起罐后皮肤的这些变化可能维持一至数天。这些,都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
中医和西医可根据局部的反应情况来诊断和辅助诊断疾病。中医认为,拔罐区出现水泡、水肿、水气过多者,揭示患湿气证。出现深红、紫黑或丹痧,或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热者,提示患热毒证;身体不发热者,提示患瘀血证;皮色不变,触之不温者,提示患虚寒证;微痒,或出现皮纹,提示患风证。有关刺络拔罐吸出的液体,可表现不同的病情。一般认为:鲜血显示病情较轻,黑血或瘀块显示瘀阻较重,黄水显示湿热证,清水显示寒湿,血水往往出现在治疗的开始阶段或疾病即将痊愈阶段。至于出血量多少,亦可提示病情的轻重及转归。有些患者开始治疗时,出血量少甚至不出血,这是瘀血阻塞严重或风气盛的表现,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瘀血逐渐被吸出,出血量才渐渐增多,但随着病情的好转,出血量又会渐渐减少,直至吸不出血。西医认为,拔罐区若出现微细出血,可作为诊断发疹性疾病(如麻疹、风疹、猩红热、斑疹伤寒等)的依据之一,因为这些疾病的发疹前期都发生毛细血管的损害。若出现印痕黑晕,其中有出血之紫斑,而且相互重叠,则为斑疹伤寒的阳性反应,这种反应较变形菌微生物凝集反应或立克次体凝集反应平均可提早2天出现,且阳性率高;出现很多大水泡,提示有水液潴留,肢体有不明显的肉眼难以观察出现的水肿症;呈现粉红色或无色斑,提示患有神经痛或高血压症;呈现深紫色斑,并且在紫红色的印痕中间常出现黑褐色斑纹者,提示患有肌肉风湿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若治疗过程中这些印痕或斑纹逐渐减少,则提示病情减轻、好转或痊愈。
2.异常反应
上罐后,如果病人感到局部非常紧张,疼痛灼辣难忍,数分钟即起水泡(也可能患湿气证),或于施术局部的远端感觉发凉、发麻、疼痛等,均属异常反应。引起异常反应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1)病人心理反应过度。
(2)罐子吸力过大。
(3)施术时失误、灼伤皮肤,或皮肤本来就有伤口。
(4)所涂药物的刺激过强。
(5)罐口边缘过薄(指代用罐),或不平滑,有砂粒状样凸起或凹缝、凸痕,或病人皮肤干枯松弛(如老年人),加上医者上罐时可能旋转了手腕(旋罐),使皮肤出现皱褶。
(6)吸罐时间过长,局部瘀血形成过多,隆起明显。
(7)拔罐的局部有浅在的较大动脉分布(如腹肌沟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处),由于吸力的作用,局部软组织紧张,动脉受压而使血运受到影响,于是远端的组织出现缺血,故出现发麻、发冷、疼痛等反应,甚至还会出现组织坏死。
晕罐,是指在拔罐的过程中,病人出现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冒冷汗甚至晕厥等症状。引起晕罐的原因为虚弱、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或置罐于禁忌部位等。一般而言,单纯拔罐引起晕罐者极为罕见,只有在施行针罐法和刺罐法时偶有发生。
3.异常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异常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如下。
(1)要仔细检查罐子,不符合要求的弃之不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虽然拔罐的刺激不像针刺那样强烈,但毕竟是穴位刺激。由于存在着个体差异,各人对刺激的反应程度强弱不一,故对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酒后的患者最好不要施术,尤其不要在反应强烈的穴位,如合谷、太冲等穴施术。环境气温不要太低,尽量不让患者有寒冷感出现。
(3)上罐后要多询问患者的感觉,多观察罐内的皮肤变化情况。如果病人诉说吸拔太紧,有疼痛或烧灼感觉(涂药罐、敷药罐出现轻度灼痛感属正常现象),可一手持罐,另一手的食指或拇指指尖轻轻压一下罐口缘的软组织,使软组织与罐口边缘间形成一个极小的缝隙,若是用气嘴罐者,可稍旋松气栓螺帽,让少许空气进入,以减小罐内负压。如果是施行密排罐者,应检查是否罐距太近,是否需调整。如果经上述处理后仍有不适,应脱罐检查。假若局部皮肤起泡,也应起罐。起罐后,涂以甲紫药水,并加以包扎,以预防感染。
(4)在施行针罐法时,如针口过于胀痛,或酸胀痛感向他处传感,难以忍受,应起罐调整针的深度或刺向,待反应减轻后再进行拔罐。
(5)在施术过程中,如果出现晕罐现象,切勿惊慌失措,应把病人的衣服纽扣解开,给热开水喝(可加些糖),注意保暖。经上述处理后,仍未能缓解症状时,应立即起罐,让病人去枕平卧。如果反应仍加重者(如昏厥、低血压),应把枕头垫于脚下,使成头低脚高位,同时以指甲缘切按患者人中穴或十宣穴,或用指尖揉按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对出冷汗多或冷汗不止者,可用艾条温灸涌泉穴或百会穴。经上述办法处理后倘若昏厥、低血压仍不能纠正者,可考虑应用中枢神经兴奋剂或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