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脾虚推拿手法图解 按揉足三里

小儿脾虚推拿手法图解 按揉足三里

推拿者用拇指按揉位于小儿膝盖斜下方的穴位,即足三里,50-100次。

小宝宝拉肚子怎么推拿

小儿拉肚子可以分型进行推拿:

寒湿型拉肚子

治则:散寒化湿,温中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摩腹,补大肠,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解:推三关,揉外劳宫温中散寒;补脾经,补大肠与摩腹能健脾化湿;揉龟尾和足三里能理肠止泻;全方共奏散寒化湿,温中止泻之功。

辩证加减:腹痛,肠鸣重者,加揉一窝风,摩腹,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开天门,清肝经,掐揉五指节;恶寒发热者加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拿风池。

湿热型拉肚子

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手法:清大肠,退六腑各300次,清补脾经,清胃经各200次,推下七节骨,揉龟尾各100次。

推拿方解:清大肠,退六腑能清泻肠道湿热;清胃经及清补脾经能泻脾胃湿热;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揉龟尾能理肠止泻,全方共奏清热利湿,分利止泻之功。

辩证加减:发烧加清天河水;高热,烦渴引饮,小便短黄者加揉小天心,揉二马,清天河水;呕吐较频者加推天柱骨;腹痛明显者,加分退腹阴阳;腹胀纳差者加运内八卦,揉板门揉按足三里。

伤食型拉肚子

治则:消食导滞,助运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运内八卦,摩腹各300次;清胃经,清大肠经,退六腑各200次,揉龟尾100次。

推拿方解:补脾经能健脾消食;运内八卦能消宿食,降胃逆;摩腹善消宿食;清胃,清大肠及 退六腑能清胃热,消食导致;揉龟尾能理肠止泻。全方共 奏消食导滞,助运止泻之功。

辩证加减:脘腹胀满甚者加揉脾俞,揉胃俞;腹痛甚者加拿肚角;呕吐较频者加推天柱骨;平素体虚者,改清脾胃经为补脾经。

脾虚型拉肚子

治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补大肠,摩腹各300次,揉外劳宫200次,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各100次,捏脊20次。

推拿方解:补脾经与补大肠能健脾益气;揉外劳宫温中健脾;摩腹,捏脊能温阳消食;推上七节骨,揉龟尾能理肠止泻。

辩证加减:神疲乏力,食少腹胀者,加揉脾俞,揉胃俞,运内八卦,按揉足三里;久泻不止者,加按揉百会;伴粪质清稀,完谷不化,形寒肢冷等肾阳亏虚症状者,加补肾经,揉外劳宫。

小儿脾虚泄泻推拿手法有哪些

小儿脾虚泄泻推拿治则:健脾益气,升阳止泻。

推拿处方:补脾土,补胃经,板门推向横纹,揉足三里,推三关,平肝木,揉百会,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运土入水,补大肠,上推七节,揉龟尾。

方解:足三里乃强壮要穴,善补益脾胃,三关善补气血,温补脾肾,此二穴用以治本;肝主疏泄,平肝木以助运化,百会能升提阳气以升阳举陷。再配以止泻常用手法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小儿脾虚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脾虚推拿的保健功效

小儿脾虚推拿的保健作用主要表现为健脾和胃,增进食欲,增强体质,适宜于调理脾胃虚弱,食少吐泻,疳积等症。

小儿推拿能治荨麻疹吗

小儿荨麻疹推拿手法可以对荨麻疹的病症的缓解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操作也比较简单,爸爸妈妈在家里就可以给小孩做。

小儿荨麻疹推拿手法一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拇指和食、中二指对称地捏拿位于小儿膝上内侧肌肉丰厚处的百虫穴,左右各5次。

2、用拇指按揉足三里穴,左右各操作50~100次。

3、 患者俯卧位,家长以单掌横擦膈俞穴处的肌肉,然后,以拇指及食、中二指捏挤该处,反复操作5~10次。

4、按揉双侧曲池穴各1分钟。

小儿荨麻疹推拿手法二

1、患儿仰卧,家长用大拇指点揉膻中穴1~5分钟。

2、按揉曲池、风池、足三里、血海穴,每穴操作1分钟。

3、患儿俯卧,家长用单掌横擦肾俞至大肠俞的部位,以局部透热为度。

小儿荨麻疹推拿手法三

1、患儿坐位;家长以掌按揉并推擦患儿颈项部,以透 热为度。

2、患儿坐位或俯卧,家长以一手扶住患儿前额,用另一手的大拇指及中指点揉双侧风池穴,使穴位局部和头侧部有酸胀感为度。

3、掐、揉血海、三阴交穴各2分钟、并使酸胀感向上下扩散为最佳。

4、患儿仰卧,家长以掌心对准肚脐,顺时针摩动5分钟。

儿童泄泻怎么办

风寒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由于感受风寒所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宫,揉脐各1分钟,逆时针摩腹2分钟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各2分钟。

推拿好处:推三关,揉外劳宫能温散寒邪,补脾经,揉脐,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补大肠,揉脐,揉龟尾能促进止泻。

湿热型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湿热泄泻,可选择清补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各1分钟,退六腑,揉脐及天枢,顺时针摩腹揉龟尾各2分钟。

推拿好处:清补脾经,清胃经能清除脾胃的湿热,清大肠,揉天枢,清大肠,退六腑能清除肠道的湿热,揉龟尾能止泻

饮食所伤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饮食所伤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揉龟尾各2分钟,揉脐及天枢1分钟,推下七节骨1分钟。

推拿好处:补脾经,揉中脘,运内八卦,揉板门,摩腹能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消除积滞,清大肠,揉天枢,揉龟尾有助于导出食滞而止泻。

脾胃虚弱所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脾胃虚弱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各1分钟,摩腹(逆时针),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各1分钟,捏脊5遍。

推拿好处:补脾经,补大肠,捏脊有助于健脾益气,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龟尾有助于温补脾胃而止泻。

婴幼儿腹泻推拿手法 婴幼儿寒湿泻推拿手法

主证:大便清稀多泡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

治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揉脐,推上七节骨,推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义:推三关,揉外劳温阳散寒;配补脾经,揉脐与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温中散寒;补大肠,推七节骨,揉龟尾温中止泻。

腹痛,肠鸣重者加揉一窝风,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清肝经,掐揉五指节。

小儿补脾胃推拿手法 按揉足三里

定位: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推拿手法:拇指端作按,揉法,按揉50-1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功效: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用于脾胃疾病。常用于治疗小儿脾虚,腹胀腹痛,呕吐泄泻,下肢痿软乏力等症。

小儿内热发烧怎么推拿

家长注意到孩子发热,除了观察发热程度,还要了解孩子是否有其他不舒服的表现,以便帮助了解小儿发热的原因,并根据发热的原因选择正确的调养方法,一般把发烧分成外感发烧,内热发烧两类,其中内热发烧又包括肺胃实热,阴虚发热等类型,因此推拿时应分型选择推拿手法:

肺胃湿热型发烧推拿手法

主证:高热,面赤,烦躁,气喘,不思饮食,渴而欲饮,便秘,溲黄,舌红苔燥,脉数实,指纹深紫。

治则:清泻里热,理气消滞。

推拿处方: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水底捞明月,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天枢,摩腹。

推拿方解:清肺经,清胃经能清肺胃二经实热;清大肠,揉天枢,摩腹以疏调肠腑结滞,通便泄热;清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明月以清热除烦;揉板门,运内八卦以理气消食。

阴虚内热型发烧推拿手法

主证:午后潮热, 手足心热,盗汗或自汗,形体瘦削,心烦少寐,舌红苔薄,脉细数,指纹淡紫。

治则:滋阴清热。

推拿处方:揉二马,补肾经,补脾经,清天河水,运内劳宫,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解:揉二马,补肾经,补肺经能滋肾养肺,壮水制火;清天河水,运内劳宫可调和阴阳,清虚热;补脾经,按揉足三里以和胃健脾,增进食欲;揉涌泉可引热下行。

加减:自汗盗汗者加揉肾顶;烦躁不安者,加清肝经,清心经。

小儿通便的推拿方法有哪些

小儿实秘推拿通便手法

主证:大便干结,身热面赤,烦渴口臭,胸胁痞满,饮食减少,腹部胀满作痛,噫气频作,小便短赤,苔黄燥,脉弦滑,指纹色紫。

治则:理气行滞,清热通便。

推拿处方:清大肠,退六腑,按揉膊阳池,运内八卦,摩腹,推下七节骨,揉天枢,按弦走搓摩,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解:清大肠,揉天枢以荡涤大肠腑之气,邪热积滞;运内八卦,摩腹,按揉足三里以健脾和胃,行滞消食;按弦走搓摩可疏肝理气行滞;推下七节骨,按揉膊阳池,退六腑以清热通便。加减:邪热壅结重者加清天河水。

小儿虚秘推拿通便手法

主证:面色苍白无华,神疲气祛,虽有便意,面努挣乏力难下,舌淡苔薄白,脉细或细涩,指纹色淡。

治则:益气养血,滋阴润燥。

推拿处方:补脾经,补肾经,清大肠,推三关,揉二马,按揉膊阳池,揉肾俞,捏脊,按揉足三里,推揉涌泉。

方解:补脾经,推三关,捏脊,按揉足三里以健脾和中,补养气血,强壮身体;清大肠,按揉膊阳池以理肠通便;补肾经,揉二马,揉肾俞,推揉涌泉以滋阴润燥。

小儿推拿治大便干可以吗

宝宝实秘推拿手法

主证:大便干结,面红身热,心烦不安,多汗,食少,腹胀腹痛,口干口臭,时欲饮冷,小便短赤,苔黄厚,指纹色紫,为肠胃积热;大便干涩,难以排出,腹中攻满,喜温恶寒,四肢不温,或呃逆呕吐,苔白,指纹色淡,为阴寒积滞。

治则:调理脾胃,消积导滞。

推拿处方:清大肠,摩腹各300次,清补脾经(清后加补),退六腑,运内八卦各200次,按揉膊阳池,推下七节骨各100次,按揉足三里,搓摩胁肋,捏脊各20次。

推拿方解:清补脾经,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有健脾助运之功;运内八卦,搓摩胁肋能疏肝理气,调理脾胃;清大肠,退六腑,按揉膊阳池及推下七节骨能消积导滞。

辩证加减:面赤身热者,加清脾胃经,清天河水;脘腹胀满者加推四横纹,揉中脘;呕吐者,加横纹推向板门。

宝宝虚秘推拿手法

治则:健脾益气,养血滋阴。

推拿处方:补脾经,推三关,摩腹各300次,补肾经,清大肠各200次,按揉膊阳池,揉上马,按揉足三里,捏脊各20次。

推拿方解:补脾经,推三关,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能健脾调中,益气养血;补肾经,清大肠,按揉膊阳池及揉上马,能滋阴润燥。

辩证加减:神疲,纳差,腹胀者,加揉板门,揉中脘,摩腹,揉脐,揉脾俞,揉胃俞;腹痛者,加揉外劳宫。

秋季小儿腹泻的推拿疗法

中医认为:小儿腹泻是脾胃功能失调或外感时邪所致,临床可分为伤食泻、惊吓泻、风寒泻、湿热泻和脾虚泻,小儿秋季腹泻以脾虚泻最为多见。小儿腹泻除有大便不正常外,还可出现许多兼加证:如发热、呕吐、口渴、流涕、咳嗽、腹痛、厌食、面黄、疲乏无力等。

对于小儿腹泻,中医常采用中药内服、膏药贴脐、饮食疗法及推拿捏积等方法治疗。吃中药需要请大夫根据症状体征、舌苔脉象进行辨证施治。贴脐的膏药,目前市面上有一些品种,可酌情选用。腹泻小儿的饮食疗法,可选用山药、生薏米、莲子等加在大米中煮粥,要求粥中的米要煮烂,其米汤也可给小儿频频饮之。

小儿秋季腹泻推拿捏积方法

采用推拿捏积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时,可酌情选用补脾土、揉板门、揉外劳、运内八卦、揉脐、摩腹、按揉足三里等推拿手法,捏积疗法中运用推拿的推、捻、捏、提、按、抹等手法,配合其他推拿手法与穴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补脾土

脾土穴在拇指桡侧边缘,医者用左手食、拇指捏住小儿大拇指,用右手指腹循小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

揉板门

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医者用右手拇指指腹旋揉小儿手掌大鱼际。

揉外劳

外劳宫穴在小儿手掌背正中,医者用右手食指指腹,按揉小儿手掌背中心的外劳宫穴。

运内八卦

内八卦穴在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内八卦穴为一圆圈。医者用左手捏住小儿手指,用右手拇指在小儿掌心做圆圈运动。

揉脐

脐即肚脐,医者用中指指腹或掌根揉之。

摩腹

腹指小儿腹部,医者用四指指腹或全掌放在小儿腹部做圆周运动。

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穴在膝下三寸外侧一寸,医者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在足三里穴做按揉。

捏脊

捏脊时,主要将手法作用于小儿后背的脊柱及两侧,脊柱属中医督脉,主一身之阳,捏脊可调理阴阳,健脾补肾。操作时,医者以双手食指轻抵脊柱下方长强穴,向上推至脊柱颈部的大椎穴。同时双手拇指交替在脊柱上做按、捏、捻等动作,共捏六遍。第五遍时,在脾俞、胃俞、膈俞做捏提手法。六遍结束后,用两手拇指在小儿的肾俞穴轻抹三下即可。捏积疗法在每日晨起或上午操作效果最佳。

相关推荐

小儿推拿治脾胃

1、补脾经500-800次 脾经所在位置为:小儿拇指螺纹面。 操作方法:旋推或者将患儿拇指屈曲,从拇指桡侧(拇指方向)边缘向掌跟方向直推为补。 2、顺时针摩腹5分钟 摩腹:以手掌面附着在孩子腹部,以神阙(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摩擦,不宜过重,速度宜快,频率大约每分钟120-160次。 3、足三里100次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4、捏脊5-7次 捏脊: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病儿皮肤,拇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

小儿拉肚子推拿手法 小儿脾虚型拉肚子推拿手法

治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补大肠,摩腹各300次,外劳宫200次,推上七节骨,龟尾各100次,捏脊20次。 推拿方解:补脾经与补大肠能健脾益气;外劳宫温中健脾;摩腹,捏脊能温阳消食;推上七节骨,龟尾能理肠止泻。 辩证加减:神疲乏力,食少腹胀者,加脾俞,胃俞,运内八卦,足三里;久泻不止者,加百会;伴粪质清稀,完谷不化,形寒肢冷等肾阳亏虚症状者,加补肾经,外劳宫。

孩子长高手法

小儿长高推拿手法涌泉50-100次 位置:涌泉穴位于足底,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足底第2、3跖趾缝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手法:用拇指或者食指+中指指端30-50次。 温馨提示:涌泉和命门是两大传统增高配穴,对治疗睡眠差、尿床等效果也非常不错哦! 小儿长高推拿手法命门10-30次 位置:位于脊柱上,第二腰棘突下方凹陷中,与肚脐的神阙穴前后相对。 取穴:取穴时可将双手食指相交在肚脐上,然后一左一右从肚脐出发,往腰后水平绕去,两手食指交汇处就是命门(也可以用卷尺哈)。 手

宝宝一岁多了不爱吃饭怎么办 推拿

位置:小儿推拿中脾经位于小儿大拇指的指腹螺纹面上。 推拿方法: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的螺纹面旋转向指根方向推300次。 功效作用:通过补脾经能够健脾胃、补气血,适用于脾胃虚弱和气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位置:板门穴位于小儿拇指掌侧的大鱼际处, 推拿方法:将小儿的手掌握住,掌心向上,使大鱼际处暴露,摩时用右手拇指腹着力,大鱼际处50次。 功效作用:摩板门穴具可以宽胸利膈、消食化痰,对小儿厌食、食欲不振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位置:在手掌面第二至第五指根部横纹处,即指掌交界处。 推拿

拉肚子怎么办

(1)控制感染:根据致病菌选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一般可用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氟呱酸等抗生素。 (2)补液: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严重脱水可静脉输液。 (3)治疗休克:调整微循环紊乱,纠正酸中毒,可应用血管扩张药及碱性药物。 (4)对症支持治疗:腹泻次数过多者可用止泻剂,伴有心衰、脑水肿、休克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应及早给予对症治疗。 疗法中运用推拿的推、捻、捏、提、、抹等手法,配合其他推拿手法与穴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补脾土:脾土穴在拇指桡侧边缘,医者用左手食、拇指捏住小儿

小儿疝气推拿手法图解 足三里5分钟

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的侧方,以一手拇指于患儿足三里(小腿前外侧,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穴上,施以点法5分钟,施术时以拇指指端吸定于足三里穴上,以肢体的近端带动远端作带动深层组织的小幅度环旋动,压力要均匀,动作要协调有节律。

腹泻的治疗方法

一、西医 1、控制感染:根据致病菌选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一般可用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氟呱酸等抗生素。 2、补液: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严重脱水可静脉输液。 3、治疗休克:调整微循环紊乱,纠正酸中毒,可应用血管扩张药及碱性药物。 4、对症支持治疗:腹泻次数过多者可用止泻剂,伴有心衰、脑水肿、休克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应及早给予对症治疗。 二、中医 疗法中运用推拿的推、捻、捏、提、、抹等手法,配合其他推拿手法与穴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补脾土:脾土穴在拇指桡侧边缘,医者用左手食、

宝宝腹泻怎么推拿

寒湿泻推拿手法 主证:大便清稀多泡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 治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外劳,脐,推上七节骨,推龟尾,足三里推拿方义:推三关,外劳温阳散寒;配补脾经,脐与足三里,能健脾化湿,温中散寒;补大肠,推七节骨,龟尾温中止泻。 腹痛,肠鸣重者加一窝风,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清肝经,掐五指节。 湿热泻推拿手法 主证: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少色黄,苔黄腻,脉

小儿积食推拿手法附图 足三里100~150次

足三里是保健大穴,足三里有利于帮助宝宝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消食导滞。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足三里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4横指),胫骨旁开1寸的位置。

腹泻治疗护理

一、腹泻中医治疗方法 疗法中运用推拿的推、捻、捏、提、、抹等手法,配合其他推拿手法与穴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补脾土:脾土穴在拇指桡侧边缘,医者用左手食、拇指捏住小儿大拇指,用右手指腹循小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 板门: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医者用右手拇指指腹旋小儿手掌大鱼际。 外劳:外劳宫穴在小儿手掌背正中,医者用右手食指指腹,小儿手掌背中心的外劳宫穴。 运内八卦:内八卦穴在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内八卦穴为一圆圈。医者用左手捏住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