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艾炙可以去寒吗
医生艾炙可以去寒吗
阴经寒气重
艾炙多久能排出体内寒
一般在1-3个月左右,主要依据个人体质等来决定。
艾灸有温中散寒的的功效,但具体经过艾灸后排出体寒的时间,却主要是依据个人的体质以及体寒的严重程度等共同决定的,没有明确时间点。
一般来说,艾灸暖宫驱寒的疗程为12-15天,坚持1-3个月左右会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并且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排出体内的寒气,在艾灸时需要注意保暖、多喝热水、避免熬夜、适当运动等。
艾灸治宫寒的方法
每次月经来前10天至月经来临,每天炙考关元、水道、归来三穴,每次20分钟。最好在每晚9点,三焦经当令之时,在关元、水道、归来穴上分别扎上银针,然后在针柄上插上艾绒点燃,让艾草的药效透过银针,深入穴位,发挥其功效。
其中,关元补元气、固根本、增加自身正气,用以驱逐寒邪;水道、归来专治痛经,又临近子宫,是子宫的守护神,能第一时间温煦寒凉的子宫。
关元、水道、归来都在小腹部,每次治疗,只要把艾炙盒放在上面,三个穴位一并烤到。寒症热治,艾草性温,入肝、脾、肾经,能温暖子宫、祛除寒湿、疏通经络。
痛经大多数是冻出来的,女人需要保暖,少吃寒凉之物。
大便不成形如何调理
1、少吃。从总量上要少吃。既然家里的保姆忙不过来,你就不要给她那么多的活,让她有时间把手头上的工作做好。如果你比较胖,那就晚上别吃饭了,或者喝汁,或者喝一小碗玉米面粥。这样,会让你的脾胃功能慢慢恢复。记住,不是说你今天少吃,明天大便就变好了,这个需要一个过程。
2、不吃。除了从总量上少吃以外,还要坚决少吃肉类、生冷食物、啤酒、冷饮、海鲜,这些多是寒凉的食物,人体不容易消化。
3、多动。中医认为,动则生阳。如果有条件,建议大家不要每天坐着。因为坐出来的病,是很难治的。一有机会就要运动一下。加快你周身的血液循环,会将体内的湿气去除。
4、减压。调节心情,愉快心智,都有利于肠胃运行;思虑,郁闷都会阻碍消化系统运化。
5、艾炙。中医认为,热则寒之,寒则热之。艾炙正是利用了这个原理。脾经按摩也不错。
肚子受凉拉肚子怎么办
如果家里种有大风姜或是黑心姜,可以采挖几个姜块,洗净后下锅加水煮开15分钟左右,然后用这个热姜汤熨烫或是热敷肚脐,敷烫时间在30分钟以上,一般一两次即可。
采挖艾草一把、葱头一把、姜几块,洗净后下锅加水煮开15分钟左右,然后用这个热水热敷或是熨烫肚脐,一般一两次即可治愈。
拔火罐是祛风驱寒的好方法。在肚脐及其周围拔火罐,一直拔到压力减小至基本无法吸紧即可,祛风后基本当天即可止住拉肚子。
找一颗姜,做成姜蓉,把姜蓉装碗里,然后加些酒进去泡半小时以上。泡好后,就连酒和姜蓉都喝下去,一次喝一两口,4小时左右喝一次,喝三四次基本能止住拉肚子了。
采摘一些番桃树的嫩梢,洗净后和干米一起下炒锅,翻炒至米粒焦黄,然后加一碗水煮成粥,把粥喝了,叶子扔了。一般喝一两次即可。
如果有艾条,可以切几片厚姜片,把姜片放置在肚脐及其周围,然后在姜片上放置点燃的艾草炙烤。如果有艾炙器,那就用艾炙器进行艾熏。
中医调理月经不调的方法有哪些
一、对症施治
中医学认为治疗月经不调应先明确病症原因,即可对症施治。治疗月经不调,一般会从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着手。中医认为经水出于肾,故调理月经的根本在于补肾。通过调理使得肾气充足,精血旺盛,则月经自然通调。补肾法以填补精血为主。脾的功能是化生血液,补脾胃可以充足身体的血源。扶脾法以健脾升阳为主。而疏肝理气的目的则在于调畅气机,疏通气血,如果气血调和,则月经通调。疏肝法须掌握郁结之主症。
二、脾肾气虚型调理方式
主证:月经周期紊乱,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来,或先后无定,经期延长,经量多,经色淡,质稀薄,面色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腹冷坠,纳呆便溏,夜尿多。舌质淡胖有齿印,苔白,脉细无力,尺脉弱。
治法:健脾补肾,益气调经。
方药:举元煎合归肾丸加减。
党参2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炙甘草6克,熟地20克,川续断15克,补骨脂15克,菟丝子20克,艾叶10克,首乌30克,当归12克。
方解:本方用党参、黄芪、白术健脾益气,熟地、补骨脂、菟丝子、川续断补肾,艾叶温经止血调经,首乌、当归养血调经,炙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法:正值经期量多,去当归,加阿胶12克(另溶)、乌贼骨12克、金樱子30克、艾叶用炭以止血。经期延长,日久不断,加炒蒲黄10克、益母草30克以祛瘀止血。纳呆食少,加淮山药20克、砂仁9克(后下)、陈皮6克以行气健脾胃。若月经后期未至加巴戟9克、牛膝12克、鸡血藤30克、川芎10克以通经。
三、气血虚弱型调理方式
主证:月经周期多延后,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小腹空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治法: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滋血汤加减。
当归15克,熟地30克,白芍12克,川芎10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茯苓20克,鸡血藤30克,黄精20克,首乌20克。
方解:本方用当归、熟地、白芍、川芎、鸡血藤、首乌、黄精补血养血,
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助生化之源,共奏补益气血调经之功。
加减法:月经后期未至,可加丹参20克、牛膝9克以活血通经。心悸怔忡可加酸枣仁15克、夜交藤20克、大枣10克、五味子9克以养心安神。
四、血寒型调理方式
主证: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黯,夹血块,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畏寒肢冷。舌质淡黯,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经散寒调经。
方药:温经汤加减。
桂枝10克,艾叶10克,熟附子9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炙甘草6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牛膝12克。
方解:本方用桂枝、艾叶、熟附子温经散寒调经,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调经,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调经,牛膝活血化瘀通经。
加减法:如腹痛拒按,时下血块者,加吴茱萸6克、乌药9克、香附9克、炒蒲黄10克以散寒祛瘀止痛,如月经量多,去牛膝,加炮姜10克、艾叶12克用炭以温经止血。
以上就是关于中医调理月经不调的方法了,月经不调的女性朋友们就需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调理方式了,好的调理方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发现自己月经不调的时候就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的找中医询问,寻找适合自己的调理方式。
受凉肚子疼怎么办才好
肚子痛,首先要确定痛的原因,不能把身体疾病导致的肚子痛归咎于着凉,否则,耽误疾病治疗后果很严重。着凉导致的肚子疼,疼痛区往往在肚脐及其圆周区域,疼痛往往呈现不连续性,且疼痛程度呈不规则波浪起伏,也就是疼痛时轻时重。着凉才可以自己处理,病理性导致的肚子疼一定要看医生。
有些人着凉后除了肚子疼,还会拉肚子。这种情况,往往止住了腹泻,肚子疼也自然没事了,若腹泻止住后还肚子痛,就继续采取其他办法驱风。止泻可以去要点买点诺氟沙星之类的药物;也可以自己处置,具体做法是找一块生鲜的姜捣成蓉,然后用这姜蓉冲调白酒服下即可。注意,需要选用老一点的姜效果才好,服用的时候要连酒和姜蓉一起服下。
如果家里有艾炙器,则用艾条对肚脐进行艾炙,也可以治疗着凉导致的肚子疼。一般艾炙一两次即可,每次艾炙半小时以上。
4
也可以切一片厚的生姜片,然后把姜片铺盖在肚脐上,把点燃的艾草放到姜片上,炙烤肚脐半小时以上,一般炙烤一两次即可治愈着凉感风造成的肚子疼。
艾灸耗尽了我的气血
我们进行艾炙需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如果艾炙不当会造成一些影响的,只要艾炙治疗方法正确,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气血,所以是不会耗尽气血,造成气血两虚症状的。
艾炙的使用过程主要是给身体能量的,这是一种补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会消耗身体的元气。对于身体比较虚弱的人来说,还有一些身体湿气比较重的人,艾炙可以帮助我们把身体的湿气排出去,这样可以减轻我们的脾胃负担,帮护照脾胃功能慢慢地恢复,对于身体是很有好处的。
脾胃不好中医灸疗调理
其一、道家的炙脐秘方:用桂圆肉一颗、花椒六、七颗,加上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之后再用医用胶布固定即可。不过也可用吴茱萸、藿香、佩兰之类的芳香之物来替代(最好是打成粉)。脾胃虚弱者一般来说其化湿的功能都会受损,如果脾胃只是一般意义的虚弱,则可采用冬瓜、薏米等利水除湿之物来去湿,而对于那些脾胃严重虚寒者而言,最好的办法不是利水除湿而是用芳香之物如藿香等来燥湿。
其二、直接艾炙肚脐(神阙穴)。也就是直接用三年或五年陈艾在肚脐之上悬炙,它的好处是热力十足,可充分发挥艾条的功效。其不足之处则是容易在肚脐周围弄出许多疤痕,这是让美女们难以接受的。
艾炙肚脐后的排湿反应
艾炙肚脐后的排湿反应,首先就是肚脐眼出水了。
艾灸出水表示身体寒湿过重,有於堵。另一方面也说明你的身体灸感还不错,坚持下去你会看到更好的效果。一开始可以早晚灸两次,好转后每周2-3次即可。
许多人在艾灸之后会很想要小便,这也是身体排湿的一种反应。
我们在艾灸的时候,为了避免上火,通常是由上往下灸,而制成艾条的主要成分是艾草,艾草性辛温,有通经络、逐寒湿的功效,在艾灸的过程中能够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促进体内湿气从膀胱中排出。
一些人在艾灸肚脐之后还会很想大便,并且排的比较顺畅,而大肠也是身体的排湿器官,这也说明身体在排出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