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胃下垂艾灸哪些穴位最有效

胃下垂艾灸哪些穴位最有效

胃下垂艾灸哪些穴位

1、艾灸治疗原则:健补脾胃,升阳举陷。

2、艾灸主穴

2-1、百会

【标准定位】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穴居颠顶。

【主治疾病】升阳举陷:治脱肛、泄泻等证。现代常与长强等穴相伍治脱肛;与气海、关元等穴相伍治阴挺;与脾俞、肾俞等穴相伍治久泻;与印堂、三阴交等穴相伍治遗尿。

2-2、足三里

【标准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膝盖)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疾病】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2-3、中脘

【标准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主治疾病】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2-4、梁门

【标准定位】足阳明胃经穴。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疾病】主治胃痛、呕吐、纳呆、泄泻、便溏,及消化性溃疡病,急、慢性胃炎,胃下垂等。

2-5、关元

【标准定位】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小肠的募穴。

【主治疾病】少腹疼痛,霍乱吐泻,疝气,遗精,阳痿,早泄,白浊,尿闭,尿频,黄白带下,痛经,中风脱症,虚痨冷惫,羸瘦无力,眩晕,下消,尿道炎,盆腔炎,肠炎,肠粘连,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遗尿、尿血、尿频、尿潴留、尿道痛、痛经、闭经、遗精、阳痿;此外,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荨麻疹、生理不顺、精力减退、太胖(减肥)、太瘦(增肥)等也很有疗效。

3、艾灸方法

用艾条或配合灸盒做温和灸,每穴10―15分钟,10日一个疗程。中间间隔2-3天。

艾灸盒里的油是什么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艾灸方式

如果你更加注重艾灸的效果,想要提高艾灸对身体调养的效率,无疑,手执艾条悬灸是最好的。

手执艾条悬灸,艾火是垂直于被灸穴位的,火头与穴位的距离是可以调到您最舒适的,施灸者和被灸者在安静的环境里还能有个气感的交流,促进了艾的阳气顺利进入穴位,因此悬灸必定是高效做灸的重要方式,但它需要旁人帮忙,这是悬灸的缺点。

如果在艾灸的时候,身边没有家人或者朋友帮忙,又想要好的爱就效果,可以选择艾灸盒。

艾灸盒,常见有木制的,竹制的,也有金属制的,这种艾灸盒共有的一个特点就是艾条火头看得见,艾烟可以直接熏到皮肤表层,透入穴位。与悬灸相比,它缺少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气感交流,和艾火垂直度,距离的灵活掌控。效果还行,不算差。

还有一种是一个小圆盒子,里面可以放入点燃的艾段,盒子密封,面和底有透气孔,盖好盖子后,再将圆盒子塞进一个布袋里固定在穴位上。我们通常称之为“随身灸”,这种灸法比较简易,不过艾火不能直接对到被灸穴位,而且随身灸的盒子通常是用金属制成,被灸部位的热感通常是艾火燃烧一段时候后,使金属盒发热,才传到皮肤,艾烟和火头均不能触到穴位,从单次做灸的效果上来讲是比较小的,需要灸友有足够的耐心,投入更长时间,才能收到灸效。

艾灸对胃有好处吗?胃不好艾灸灸哪里

有好处。

胃功能一旦失调,就会导致对食物受纳,消化,吸收,转化利用能力下降,造成免疫力下降,引起各种炎症和疾病,艾灸有温胃散寒,健脾祛湿,补中益气的功效,艾灸对胃部可以起到保养作用。胃不好的人群可以选择艾灸五大穴位来养胃。

胃俞穴和胃健脾


取穴:找到第12胸椎,在它的骨性标志直下,旁开1.5寸处,即为胃俞穴。

艾灸功效:该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为胃之背俞穴,内应胃腑,可增强人体后天之本,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故艾灸本穴可增强胃的功能,有和胃健脾,理中降逆之功效。对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肠炎,翻胃吐食,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中脘穴调理脾胃虚弱

取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从肚脐向上量4寸,即为中脘穴。

艾灸功效:艾灸此穴位可调理肠胃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使人体的气血充盛,新陈代谢旺盛,常用于调理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脘胃寒以及由于脾胃不足导致全身虚弱之症,也常作为调治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主穴。

三阴交养胃理气

取穴:正坐屈膝成直角,找到足内踝尖,向上取3寸胃X轴,与胫骨内侧后缘作为Y轴,两轴线相交处即为三阴交穴。

艾灸功效:该穴位是肝经,脾经,肾经的交会穴,故可滋阴补肾,健脾养胃,疏肝理气,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对腹痛,肠鸣,腹胀,便溏,泄泻等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梁门穴消食化滞

取穴: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艾灸功效:该穴位归足阳明经,居胃脘部,具有健脾和胃,降逆止呕,消食化滞,祛湿止泻之功,协助旁边的中脘穴能更好的发挥对胃的保健治疗作用。主治胃痛,呕吐,不欲食,泄泻等症。

梁丘穴理气和胃

取穴:屈膝,从膝盖骨右端,量约3个手指的上方即是该穴。

艾灸功效:该穴归于足阳明胃经,是足阳明脉气深聚之处,有理气和胃,止痛,泻胃火之功效,艾灸该穴位有助于缓解胃痉挛,胃痛,腹泻,不欲食等症状。

痰湿体质艾灸什么穴位

痰湿体质的人最重要的是健脾利湿,化痰去浊,艾灸调养以健脾益气、利湿化痰为基础,保存体内阳气。一般施灸艾灸主要是以下三个穴位:

艾灸脾俞,穴脾俞穴的位置: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穴。艾灸方法:此穴艾灸时需两人配合,宜采用回旋灸。艾灸时间:每日灸2~3次,每次灸10~20分钟。功效作用:调理肝脾。

艾灸胃俞穴,胃俞穴的位置:胃俞穴位于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穴。艾灸方法:此穴艾灸时需两人配合,宜采用温和灸。艾灸时间:每日灸2~3次,每次灸10~20分钟。功效作用:外散胃腑热。

湿气重艾灸哪些部位

湿气重可以艾灸以下一些穴位:

曲池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

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合谷穴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解溪穴

本穴为胃经地部经水的外散之处,为胃经经水的输配枢纽,由本穴回流胃经的经水多少能最快地改变胃经的火热性状,故而本穴属火。

取穴: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

手法: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足三里

足三里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取穴: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

手法: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艾灸有特别多的美容功效

艾灸是一个很好的养生方法,艾灸能美容,艾灸美容的功效有很多,比如,艾灸具有美容养颜,减肥瘦身的功效,可以祛除皱纹,祛除色斑。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艾灸美容的功效以及常用的穴位!

艾草被中医称为百草之王,拥有良好的治疗功效。《本草纲目》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中又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针对这些最常见的问题,艾灸美容是采用先在头部的主要穴位(太阳穴、睛明穴、百会穴、四白穴等)施灸,然后再在身体上的穴位(关元穴、足三里、三阴交等)施灸的办法,对症调理女性的身体状况,可以说是给女性整个身体“做美容”。

艾灸美容的功效

皱纹

艾灸取穴:百会、阳白、印堂、下关、神阙、阿是穴。

色斑

中医认为:“肾气不足、肝郁气滞,血瘀,脾气不旺,肝血不足,不能润泽颜面,致生斑。”艾灸取穴:四白、迎香、肝俞、脾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及色斑局部。

暗疮

中医认为,过食肥甘厚味,以至脾胃湿热内蕴上蒸;或肺经蕴热,外受风邪;或其他原因致使血热蕴结,均能酿成痤疮。艾灸取穴:曲池、合谷。

瘦身

除去遗传因素等,中医理论认为,贪图安逸或情绪不畅导致脾胃运化失常,产生水湿,流溢肌肤,蓄积于皮里膜外,也是导致肥胖的原因。所以除了控制食量、多运动外,内调也是瘦身美体的关键。艾灸取穴:主穴取三焦俞、阳池,配合大椎、命门、三阴交、地机。

艾灸美容是一个天然绿色的美容方法,没有任何的副作用,以上为大家介绍了艾灸美容的功效,想要美容养颜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哦。

胃痛艾灸哪里最好 胃痛艾灸取穴

脾俞穴:位于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背部两个肩胛骨的下缘对着第7胸椎棘突,由此向下数4个胸椎棘突,往旁边1.5个拇指指间宽度)。艾灸功效:健脾和胃,利湿升清,主治胃痛,呕吐,胸胁胀痛等症。

胃俞穴:位于背部,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俞往下数1个胸椎棘突,往旁边1.5个拇指指间宽度)。艾灸功效:和胃调中,祛湿消积,主治脾胃虚弱,脘腹胀痛,翻胃吐食,饮食不下,肠鸣腹痛等症。

中脘穴:位于腹部,在神阙(肚脐)与左右两侧肋骨在胸前交汇点连线的中点处。艾灸功效:理气和胃,化湿降逆。主治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下垂,消化不良等症。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左右各一个。艾灸功效: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艾灸该穴可以使肠胃蠕动有利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湿气重艾灸灸哪个部位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

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本穴为胃经地部经水的外散之处,为胃经经水的输配枢纽,由本穴回流胃经的经水多少能最快地改变胃经的火热性状,故而本穴属火。

取穴: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

手法: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足三里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取穴: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

手法: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

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本穴为胃经地部经水的外散之处,为胃经经水的输配枢纽,由本穴回流胃经的经水多少能最快地改变胃经的火热性状,故而本穴属火。

取穴: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

手法: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艾灸盒与随身灸对比,哪个更好用

第一, 如果您更加注重艾灸的效果,想要提高艾灸对身体调养的效率,无疑,手执艾条悬灸是最好的。

第二, 如果您做灸的时候,身边没有家人或者朋友帮忙,又或者您想简易一点,效果差些也能接受,这时候,用艾灸器械是最好的。至于哪种艾灸器械更好用,且听我如下分析。

手执艾条悬灸,艾火是垂直于被灸穴位的,火头与穴位的距离是可以调到您最舒适的,施灸者和被灸者在安静的环境里还能有个气感的交流,促进了艾的阳气顺利进入穴位,因此悬灸必定是高效做灸的重要方式,但它需要旁人帮忙,这是悬灸的缺点。

为了更加方便艾灸,很多人会选择用艾灸器械。常见的器械大概可以分成2个类别,一种是有个大盒子,装入点燃的艾条或者艾段,火头与皮肤之间用一层筛网隔着,防止艾灰掉落或者烫伤,我们暂且称之为“艾灸盒”。

艾灸盒,常见有木制的,竹制的,也有金属制的,这种艾灸盒共有的一个特点就是艾条火头看得见,艾烟可以直接熏到皮肤表层,透入穴位。与悬灸相比,它缺少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气感交流,和艾火垂直度,距离的灵活掌控。效果还行,不算差。

第二种是一个小圆盒子,里面可以放入点燃的艾段,盒子密封,面和底有透气孔,盖好盖子后,再将圆盒子塞进一个布袋里固定在穴位上。我们通常称之为“随身灸”,这种灸法比较简易,不过艾火不能直接对到被灸穴位,而且随身灸的盒子通常是用金属制成,被灸部位的热感通常是艾火燃烧一段时候后,使金属盒发热,才传到皮肤,艾烟和火头均不能触到穴位,从单次做灸的效果上来讲是比较小的,需要灸友有足够的耐心,投入更长时间,才能收到灸效。

湿气重艾灸灸哪个部位

1.曲池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

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2.合谷穴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3.解溪穴

本穴为胃经地部经水的外散之处,为胃经经水的输配枢纽,由本穴回流胃经的经水多少能最快地改变胃经的火热性状,故而本穴属火。

取穴: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

手法: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4.足三里

足三里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取穴: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

手法: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5.曲池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

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6.合谷穴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7.解溪穴

本穴为胃经地部经水的外散之处,为胃经经水的输配枢纽,由本穴回流胃经的经水多少能最快地改变胃经的火热性状,故而本穴属火。

取穴: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

手法: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艾灸哪里治胃病

胃俞穴

胃俞穴位置:找到第12胸椎,在它的骨性标志之下,旁开1.5寸处 。

功效:艾灸该穴位有和胃健脾,理中降逆之功效,主治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肠炎,失眠等症。

中脘穴

中脘穴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从肚脐向上量4寸处。

功效:艾灸该穴位可以通调腑气,和胃止痛。主治呕吐,反胃,腹胀,胃炎,胃溃疡,泛酸,胃出血,胃下垂等症。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置: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功效:艾灸该穴位可促进消化吸收,健脾养胃,改善人的免疫功能,对肠胃,心血管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煮至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急慢性肠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等消化系统病症。

神厥穴

神厥穴位置:位于肚脐中央,为任脉之要穴。

功效:艾灸该穴位有温阳益气,健运脾胃之功效。煮至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等症。

内关穴

内关穴位置: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处,掌长肌腱与桡侧腕肌腱之间。

功效:艾灸该穴位可健胃止痛,主治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或慢性胃黏膜变化,上腹不适,胀痛或烧灼感,以及食欲缺乏,恶心,呕吐,泛酸等症。

梁门穴

梁门穴位置: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

功效:消食导滞,主治食欲不振,胃痛,呕吐,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神经管能症等胃部疾病。

林赛氏指甲艾灸怎么治疗 肝硬化艾灸

定位:足厥阴肝经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肝的募穴。

功效主治:主治胸胁满痛,黄疸,呕吐,呃逆,腹胀,胁下积聚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可用于辅助治疗林赛氏指甲。

艾灸方法:艾炷灸期门穴3-5壮;或艾条灸期门穴3-10分钟。

定位:属任脉。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功效主治: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可用于辅助治疗林赛氏指甲。

艾灸方法:艾炷灸中脘穴5-10壮;或艾条灸中脘穴15-30分钟。

定位:任脉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功效主治:此穴为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主治疾病为:腹泻、浮肿水肿、腹水(腹积水)等,可用于辅助治疗林赛氏指甲。

艾灸方法:艾炷灸水分穴5-7壮;或艾条灸水分穴10-20分钟。

女人秋天要暖养艾灸扶阳效果佳

1、暖子宫,艾灸腰腹

腰腹部是女人非常重要的部位,也是最怕冷的部位。腰腹部积聚了女性的生殖器官子宫和盆腔,所以首当其冲就是暖子宫。在艾灸中,背部的命门穴是艾灸的主要穴位,这个穴位中藏有命门之火,是人的先天之火,只有命门之火旺盛,肾脏温养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暖子宫穴位:命门、八髎、关元和归来。

艾灸方法:找到上述这四个穴位,肢体穴位艾灸15到20分钟;躯干穴位艾灸30到40分钟。每隔一天艾灸一次。

2、暖肠胃,艾灸胃脘

在中医学中,脾胃被称为仓廪之宫,是人体后天之本。可见其在身体中的重要作用了。在所有的穴位中,中脘穴是温胃的常用穴,它的效果最好,是去胃寒的首选。

暖肠胃穴位:胃俞、中脘、神阙和足三里。

艾灸方法:找到上述四个穴位,每个穴位艾灸15到20分钟,其中主要艾灸中脘穴。每隔一天艾灸一次。

以上就是艾灸“暖养”的关键穴位介绍,如果你也时常感觉体虚,不妨试试艾灸一下,对身体很有帮助的。

除了艾灸之外,还可以借助几个方法进行“暖养”,来看看下面的小贴士吧。

暖全身,要泡脚

俗话说的好:“寒从足下生”。要想彻底摆脱体内寒气,还得从足部下手。除了做好足部保暖工作以外,泡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据说,我们的足部,仅脚踝以下就有33个穴位,占全身穴位的10%。所以,睡前泡泡脚,是温补阳气的最佳选择。

胃下垂艾灸什么穴位

1、艾灸治疗原则:健补脾胃,升阳举陷。

2、艾灸主穴

2-1、百会

【标准定位】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穴居颠顶。

【主治疾病】升阳举陷:治脱肛、泄泻等证。现代常与长强等穴相伍治脱肛;与气海、关元等穴相伍治阴挺;与脾俞、肾俞等穴相伍治久泻;与印堂、三阴交等穴相伍治遗尿。

2-2、足三里

【标准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膝盖)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疾病】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2-3、中脘

【标准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主治疾病】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2-4、梁门

【标准定位】足阳明胃经穴。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疾病】主治胃痛、呕吐、纳呆、泄泻、便溏,及消化性溃疡病,急、慢性胃炎,胃下垂等。

2-5、关元

【标准定位】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小肠的募穴。

【主治疾病】少腹疼痛,霍乱吐泻,疝气,遗精,阳痿,早泄,白浊,尿闭,尿频,黄白带下,痛经,中风脱症,虚痨冷惫,羸瘦无力,眩晕,下消,尿道炎,盆腔炎,肠炎,肠粘连,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遗尿、尿血、尿频、尿潴留、尿道痛、痛经、闭经、遗精、阳痿;此外,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荨麻疹、生理不顺、精力减退、太胖(减肥)、太瘦(增肥)等也很有疗效。

3、艾灸方法

用艾条或配合灸盒做温和灸,每穴10—15分钟,10日一个疗程。中间间隔2-3天。

相关推荐

宝宝拉肚子精神不好怎么办 第七步:艾灸止泻

艾灸是中医一种传统的治病方式,宝宝拉肚子精神不好时,家长可以试一试给宝宝进行艾灸。但是注意要在宝宝没有哭闹的情况下进行,为了避免烫伤宝宝,如果是温和灸最好两人协作进行。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功效: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疳疾,黄疸,水肿。 艾灸方法: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或者随身灸盒,也可以家长手持艾条给孩子熏灸。艾灸盒可以固定在宝宝身上灸,手持艾灸则需距离宝宝皮肤3厘米左右,避免烫伤,灸5-10分钟。 位置:在脐中部,脐中央。 功效:主治泄痢,绕脐腹痛,脱

林赛氏指甲艾灸怎么治疗 慢性肾衰竭艾灸

定位:属足太阳膀胱经。肾之背俞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主治:主治遗精,阳萎,遗尿,溺血,泄泻,头昏,目眩,耳鸣,耳聋,虚喘,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水肿,腰痛,及肾炎,肾盂肾炎,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等,可用于辅助治疗林赛氏指甲。 艾灸方法:艾炷灸肾俞穴5-10壮;或艾条灸肾俞穴10-20分钟。 定位:属足厥阴肝经。脾之募穴。足厥阴、少阳之会。章门穴于人体的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功效主治:主治胸胁满痛,腹胀,肠鸣,呕吐,泄泻,痞块,背强腰痛,及肝脾肿大,消化

肠胃不好按摩哪几个部位 胃俞-和胃降逆的特效穴

定位取穴:位于背部,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 主治功效:此穴具有和胃健脾,理中降逆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胃松弛,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肝炎,肠炎,痢疾,糖尿病,失眠等症。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按压胃俞穴约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按摩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其他疗法:常规消毒后,去梅花针弹刺胃俞区域,然后用火罐拔吸处穴;亦可将艾绒搓成黄豆大小的艾炷,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点燃,熏灸该穴,每次灸5-7次。

艾灸有特别多的美容功效

艾灸有特别多的养生功效,下面都为大家指出来了。 艾灸是一个很好的养生方法,艾灸能美容,艾灸美容的功效有很多,比如,艾灸具有美容养颜,减肥瘦身的功效,可以祛除皱纹,祛除色斑。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艾灸美容的功效以及常用的穴位! 艾草被中医称为百草之王,拥有良好的治疗功效。《本草纲目》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中又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针对这些最常见的问题,艾灸美容是采用先在头部的主要穴位(太阳穴、

痰湿体质艾灸什么穴位

1、痰湿体质艾灸什么穴位 痰湿体质的人最重要的是健脾利湿,化痰去浊,艾灸调养以健脾益气、利湿化痰为基础,保存体内阳气。一般施灸艾灸主要是以下三个穴位: 艾灸脾俞,穴脾俞穴的位置: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穴。艾灸方法:此穴艾灸时需两人配合,宜采用回旋灸。艾灸时间:每日灸2~3次,每次灸10~20分钟。功效作用:调理肝脾。 艾灸胃俞穴,胃俞穴的位置:胃俞穴位于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穴。艾灸方法:此穴艾灸时需两人配合,宜采用温和灸。艾灸时间:每日灸2~3次

女人宫寒如何正确调理

1、艾灸暖宫—温灸气海穴、关元穴 中医认为关元、气海2大穴位是人体根本,在这两个穴位上做温灸,等于从源头加温,身体自然就会温暖了。每日用艾条熏烤30分钟,长期坚持就可以有效。 气海穴位置:下腹部,肚脐垂直向下1.5 寸。 关元穴位置:下腹部,肚脐垂直向下3 寸。 2、泡澡暖宫—硫磺皂泡澡沐浴 中医认为硫磺是强壮身体阳气最好的矿物之一,买一块含硫磺成分的香皂泡澡,让硫磺成分来振奋身体内不足的阳气,以改善宫寒症状。

消化不良艾灸哪里最好

艾灸中脘健脾益胃 取穴:采用仰卧的姿势,中脘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即为此穴。 艾灸功效:健脾益胃,培补后天。 主治:胃痛,腹胀,腹痛,反胃,恶心,呕吐,泛酸,食欲不振及泄泻等消化系统的肠胃功能紊乱症。 艾灸天枢通调肠腑 取穴:采用仰卧姿势,天枢位于人体中腹部,在肚脐中间往两侧两三指即为该穴。 艾灸功效:健脾和胃,通调肠腑。 主治:便秘,腹胀,腹泻,腹水,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艾灸足三里健脾和胃 取穴:正坐在椅子上,屈膝,足掌放平,自然平铺地面,用手的虎口围住膝盖,食指放于膝

中医介绍艾灸能治几种疾病

中医认为,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针灸疗法。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治哮喘 伏天艾灸效果更好,每个伏天的第一天开始艾灸,直到三伏结束。穴位分别是夹脊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之间)、大椎穴(第7颈椎下凹陷中)、陶道穴(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治失眠多梦 百会穴(两耳之间头顶正中线)、四神聪穴(百会前、后、左

子宫下垂艾灸治疗好吗

子宫脱垂病名。又名子宫脱出、阴脱、阴(疒^颓)、瘣疾、子宫不收、子肠不收。欲称吊茄子、(疒^颓)葫芦。亦属阴挺、阴痔范围内。指妇女子宫下坠,甚至脱出阴道口外。症见子宫下垂或脱出阴道口外,甚则连同阴道壁或膀胱直肠一并膨出。多由气虚下陷,带脉失约,冲任虚损,或多产、难产、产时用力过度,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等,损伤胞络及肾气,而使子宫失于维系所致。 艾灸主要是益气提升,补肾固脱。 取穴:百会、中脘、阳池、 维胞、子宫、三阴交等穴。 灸法:每天一次,每次艾灸40分钟——1小时。腹部穴位用三眼艾灸盒或四眼艾灸盒进

艾灸可以治疗胃痛吗

艾灸可以治疗胃痛吗可以治疗胃痛,中医一般都是属于养生,治疗胃痛是一个长久的事情,而不是像西医那么明显一个疗程立马见效。 胃痛艾灸的好处中医认为,胃痛主要与脾,胃有关,病位在胃,而及于脾,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这些原因最终会引起脾胃之气运行不通畅,不通则痛。艾灸上述两个个穴位,可以疏通运行不畅的脾胃之气,而中脘穴是胃气于腹部的穴位艾灸这个穴位更增强了疏通的力量,从而达到减轻胃痛的作用。 胃痛艾灸取穴脾俞穴 位于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背部两个肩胛骨的下缘对着第7胸椎棘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