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治疗的误区
高血压治疗的误区
高血压病大多数采取家庭治疗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方便,但实际治疗过程中却存在不少误区,必须引起重视。
误区之一: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高血压病人症状的轻重与血压高低程度下一定成正比,有些病人血压很高,却没有症状;相反,有些病人血压仅轻度升高,症状却很明显。这是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同,加上脏器官损害程度有时候与血压高低也不一定完全平等。因此,凭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往往是错误的,也容易延误治疗。正确的做法是定期主动测量血压,每周至少测量两次。
误区之二:血压一降,立即停药。病人在应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正常,即自行停药;结果在不长时间后血压又升高,还要再使用药物降压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将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脑溢血等。正确的服药方法是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进行调整,而不应断然停药。
误区之三:采用传统的服药方法。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在清晨醒后变化最大,可以在数分钟之内上升2~5千帕,中午过后,血压会自行下降。这种血压变化规律致使患者容易在早晨和夜间发生脑中风。(早晨容易发生脑出血,而夜间则容易发生脑缺血。)传统的每日3次的服药方法没有考虑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只是一味地考虑降低血压,结果使清晨时的血压控制不理想,而下午和夜间常使血压偏低,新的服药方法每天清晨醒后1次性服药。可以有效地防止清晨醒后的血压剧烈变化,使血压处于比较平衡状态,因此效果较好。
误区之四:降压过快过低。一些高血压病人希望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血压降得过快或过低会使病人感到头晕、乏力,还可诱发脑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
误区之五:不根据具体情况,一味追求血压达到正常水平。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为此偏高些的血压,有利于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年龄及病人的具体情况,而一味要求降压到“正常”水平,势必影响上述脏器的功能,反而得不偿失。正确的做法是根据病人的年龄、脏器的功能情况,将血压降到适当的水平,特别是老年人,不可过度降低血压。
误区之六:单纯依赖降压药,不做综合性的治疗。高血压的病因较多,因此,治疗也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正确的做法是除选择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宜少盐,适当参加文体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肥胖者应减轻体重等。
高血压治疗
一般治疗
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
服用少量镇静剂可减轻精神紧张和部分症状,可选用:安定、溴化钾、苯巴比妥、利眠宁等。
药物疗法
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伴有全身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血压调节功能较差,并常合并哮喘、慢性气管炎、糖尿病等,应避免使用交感神经节阻滞剂,可选用利尿剂和钙拮抗剂,常用双氢克尿噻12.5~25mg,1日1次,或硝苯吡啶5~10mg,1日3次,对大多数患者有效。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反应性及肾素水平一般较高些,且合并症少,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美多心安或氨酰心安50~100mg,1日1次,或巯甲丙脯酸12.5~25mg,1日3次。
降压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都有作用。降压药物种类很多,各有其特点,目前趋向于作用持久,服用次数减少的长效制剂或剂型,以方便病人服用。常用的降压药物有:
1 、利尿降压剂:氢氯噻嗪、环戊甲噻嗪、速尿等
2、 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抑制剂:利血平、降压灵、盐酸可乐定
3、 肾上腺素能受体组滞剂:β阻滞剂如心得安、氨酰心安、和美多心安等,α阻滞剂如苯苄胺、α+β阻滞剂如柳氨苄心安
4、 酶抑制剂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5、 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6、 血管扩张剂如肼苯哒嗪、长压定、哌唑嗪、呱氰啶等
7、 神经节和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如呱乙啶、酒石酸五甲呱啶等
8 、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如酮色林等
9 、复方制剂如复方降压片、复方罗布麻片等
高血压治疗中常见误区
第一,发现高血压后只是服药不经常测血压。很多患者认为服药后也治疗了,有没有头晕等症状就需要测血压了,这是很不好的习惯。降压药物是要根据血压控制情况进行及时调整的。不仅服药后腰测血压,而且还有经常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测,例如清晨,上午,中午,睡前等。
第二,血压正常后自行减量甚至停药。对于高血压,除了继法性的高血压在治疗好原发病后会恢复正常外大部分的原发性高血压是不可能自行恢复的。所以必须终身服药。
第三,如果血压控制不理想,进行选择多几种的降压药物,而不是增加一种药物的剂量。不同种类的降压药物有协同作用,服药几种降压药物,小剂量的一半不会增加副作用,而服用一种要增大剂量后作用增加小副作用却会增加更多。当然增加的种类要是不同种类的。
第四,尽量选择中、长效药物。中、长效降压药维持时间长,降压引起的血压波动小,更理想。但是中长效的药物价格都比较高,经济不能承受可以用便宜的短效的,平时就要注意规律服药。
第五,降压药平稳。血压平稳很重要,高血压不好,快速的降低血压可能引起重要器官血供不足一样可能引起严重后果。所以要缓慢降压。对于长期严重的高血压,不要求降到正常。另外,对于年龄偏大的人群,即使没有高血压史,也要经常测量血压。没有头晕等症状不一定没有高血压。很多原发性高血压都是慢慢升高的,人体对这个已经适应 了,所以没有症状。只有在血压突然升高的才会出现头晕等症状。
如何有效控制血压
第一步:
(1)做好降压治疗的准备,了解自己有无其它并发症,如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心、脑、肾损害或其它相关疾病。
(2)了解血压应控制在什么水平。一般病人:小于140/90毫米汞柱;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病人:小于130/80毫米汞柱(2)学会自己监测血压在家定期监测血压,记录结果,以便与医生沟通。
(3)走出降压治疗的误区误区一:不愿意服药,宁用保健品、降压帽、降压鞋等;误区二:没有症状不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误区三:不按医嘱服药,按广告服药。
第二步:
患者必须要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比如控制体重,避免高盐饮食,避免长期过量饮酒,减压,适当体力活动等。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础。
第三步:
降血压最重要的是24小时平稳降压,避免一天中血压忽高忽低,以免各个器官供血不足。选择药物时要考虑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尽量减少药物的肝肾毒性。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
走出不愿服药的误区
一些高血压患者认为降压药具有副作用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所以就排斥服药,这对高血压的治疗非常不利。虽然降压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高血压患者也不能因噎废食,而且如果患者采取长期服药和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法,就会大大减小药物的副作用。同时有的高血压病人因为无症状,仅在查体时发现血压增高,长期不服药,使血压一直处于高水平,其主要原因是对高血压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事实上,患有高血压病的病人应该不管有没有明显症状都要及时服药降压,有效的控制病情。
走出不能坚持治疗的误区
在生活中存在相当大一部分高血压患者在服药治疗高血压的时候没有做到长期坚持用药,而总是服服停停。一些病人虽然服药,但频繁地自己换药,使血压上下波动不能稳定;还有一些病人,服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特别是血压正常就停药,血压升高又服药;其中有人是怕高血压会降得过低或长期服药会产生药物副反应。更多的人以为不适症状已消失,甚至于还有的认为高血压已被“治愈”了,随时测血压又嫌麻烦,便掉以轻心地停止服药,殊不知这种“短期行为”实际上是有害的,也是错误的,它是导致心脑肾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降压治疗的益处来自长期控制血压
治疗高血压是患者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一旦确诊为高血压,患者就要做好终生降压治疗的心理准备。治疗高血压需要长期坚持这样才能使患者真正远离高血压对健康的侵害,所以一些高血压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半途而废是不可取的。需要指出的是,一些轻度高血压病人经治疗正常达半年以上,可试行停药观察,而中、重度高血压病人可停用其中的一种药或减少药物的剂量,但仍应坚持非药物治疗,定期随访。如果血压回升或升得更高时,则应恢复原用药剂量或调整为其他药物,并坚持长久用药。
对于治疗高血压的一些认识误区我们大家要及时给以纠正,这样才能为高血压患者的康复扫清障碍,让高血压患者尽早远离高血压产生的健康损害,可以恢复正常人的健康生活。
高血压治疗的误区
误区之一: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高血压病人症状的轻重与血压高低程度下一定成正比,有些病人血压很高,却没有症状;相反,有些病人血压仅轻度升高,症状却很明显。这是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同,加上脏器官损害程度有时候与血压高低也不一定完全平等。因此,凭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往往是错误的,也容易延误治疗。正确的做法是定期主动测量血压,每周至少测量两次。
误区之二:血压一降,立即停药。病人在应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正常,即自行停药;结果在不长时间后血压又升高,还要再使用药物降压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将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脑溢血等。正确的服药方法是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进行调整,而不应断然停药。
误区之三:采用传统的服药方法。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在清晨醒后变化最大,可以在数分钟之内上升2~5千帕,中午过后,血压会自行下降。这种血压变化规律致使患者容易在早晨和夜间发生脑中风。(早晨容易发生脑出血,而夜间则容易发生脑缺血。)传统的每日3次的服药方法没有考虑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只是一味地考虑降低血压,结果使清晨时的血压控制不理想,而下午和夜间常使血压偏低,新的服药方法每天清晨醒后1次性服药。可以有效地防止清晨醒后的血压剧烈变化,使血压处于比较平衡状态,因此效果较好。
误区之四:降压过快过低。一些高血压病人希望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血压降得过快或过低会使病人感到头晕、乏力,还可诱发脑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
误区之五:不根据具体情况,一味追求血压达到正常水平。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为此偏高些的血压,有利于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年龄及病人的具体情况,而一味要求降压到“正常”水平,势必影响上述脏器的功能,反而得不偿失。正确的做法是根据病人的年龄、脏器的功能情况,将血压降到适当的水平,特别是老年人,不可过度降低血压。
误区之六:单纯依赖降压药,不做综合性的治疗。高血压的病因较多,因此,治疗也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正确的做法是除选择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宜少盐,适当参加文体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肥胖者应减轻体重等。
高血压治疗莫入误区
第一个误区:自己诊断,自己治疗。
有一部分病人特别固执,不相信医生的诊断,总认为自己不头晕,不头痛,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肯定自己血压不高。
其实高血压病的症状包括:心悸、失眠、四肢麻木、耳鸣、头晕、头疼。但是有些高血压病人初期确实是自己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
第二个误区:是药三分毒,能不吃就不吃。
这种做法会引起血压控制不平稳,忽高忽低,对心脏和大脑是没有好处的。
第三个误区:血压降到正常就停药。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将血压控制在平稳状态。等血压升高了就再吃药,降下来就再停药,这样会导致血压波动大,容易导致高血压危象、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心绞痛发作的发生。
第四个误区: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有些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后,由于担心就立刻加大药量或添加药物种类,目的是赶快把血压降下来。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会导致体位性低血压、身体的重要脏器缺血或脑梗塞的发生。
第五个误区:随意更换治疗药品的种类或是自己随意减撤药物数量。
有 些病人服用一种降压药,如果2-3天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就随意更换另一种降压药。还有的患者一听到别人夸某种降压药如何如何好时,也不问大夫自己能不能 吃,立马更换药品。若是吃了效果不好,再换回来。实际上降压药物达到稳定效果,一般需要2周甚至更长时间。随意更换药品,易导致血压控制不稳定和选择不到 合适的药物种类。
第六个误区:服药时间不对或是总忘记服药。
有些患者因为工作忙或是忙于做家务活,总是忘记服药。这样会引起血压波动大,控制不稳定。还有些患者把长效降压药放在晚上睡前服用,这样会引起夜间血压过低,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不同降压药怎么吃?
短 效降压药:其药效一般维持在5~8小时左右。如硝苯地平(心痛定)、卡托普利、维拉波米(异搏定)、地尔硫卓等。一天必须服用三次。否则不能保证有效地降 压效果。这类药效维持作用不长,但起效时间却很快,硝苯地平仅需3~1 5分钟,卡特普利需15~30分钟,故常用于血压突升时的急用。
中效降压药:其药效一般维持在10~12小时左右,如依那普利、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尼群地平等。这类药物一天服用两次即可。
长效降压药:降压疗效一般维持在24小时以上,如氨氯地平、培哚普利、氯沙坦、福辛普利、苯那普利等。但一般需要4~7天才能达到稳定降压作用,故病人不要着急,这类药物药一天只需服用一次,且以早餐前后1小时服用为好
第七个误区:生活方式不改变
服着药,不用改变以前的生活方式,继续吸烟喝酒吃大餐,尤其是口味儿重的家庭,吃盐多的问题。众所周知,吃盐多了会引起高血压,并加重高血压原有的危害,这样的误区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心率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居高不下。
第八个误区:听信传言,误服假药劣药。
导致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进而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继发性损害。
第九个误区:降压药坚持吃,就不用监测血压。
这样会导致不了解自身血压的变化和服用该种药物的效果如何。因此即使血压平稳的患者,每周最好监测血压一次,并做好记录。
高血压治疗的六大误区
误区之一: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凭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往往是错误的,也容易延误治疗。正确的做法是定期主动测量血压,每周至少测量两次。
误区之二:血压一降,立即停药。病人在应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正常,即自行停药;正确的服药方法是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进行调整,而不应断然停药。
误区之三:采用传统的服药方法。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在清晨醒后变化最大,可以在数分钟之内上升2~5千帕,中午过后,血压会自行下降。新的服药方法每天清晨醒后1次性服药。可以有效地防止清晨醒后的血压剧烈变化,使血压处于比较平衡状态,因此效果较好。
误区之四:降压过快过低。一些高血压病人希望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血压降得过快或过低会使病人感到头晕、乏力,还可诱发脑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
误区之五:不根据具体情况,一味追求血压达到正常水平。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为此偏高些的血压,有利于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正确的做法是根据病人的年龄、脏器的功能情况,将血压降到适当的水平,特别是老年人,不可过度降低血压。
误区之六:单纯依赖降压药,不做综合性的治疗。高血压的病因较多,因此,治疗也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正确的做法是除选择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宜少盐,适当参加文体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肥胖者应减轻体重等。
高血压的治疗存在哪些误区
高血压的治疗存在哪些误区?虽然说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可以对于高血压的治疗还是由不得半点马虎。很多高血压患者以为这个病没有那么严重,不注重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严重影响高血压的治疗效果。那么高血压的治疗存在哪些误区呢?下面就由我们专家为您详细介绍。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1.临界高血压不需要治疗:一般来说,成人的血压达到140/90毫米汞柱时,即为临界高血压。这种轻度高血压如果不及时治疗同样会对机体产生危害,并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正确的做法:对临界高血压患者除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外,还应在饮食、情绪等方面进行调节,并在适当的情况下选择药物进行治疗,以防止其血压继续升高。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2.用药不规范:很多高血压患者往往血压一下降,就立即停药这种不正确的服药方法会导致血压经常处于升高——降低——升高的不正常状态。血压长期处于这种不正常的波动状态,会严重地损害心、脑、肾等脏器的功能。正确的做法:当患者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时,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或在医生的指导下对所服的药物进行调整,可以增减药物的种类或服药的剂量,但不能随意停药。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3.只注重长期服药:忽视了对血压的定期复查有些高血压患者注意了坚持不断地服药,但由于怕麻烦、或因为经常出差,或因为工作紧张就没有坚持定期地测量血压,这样一来就只能按照原先的剂量服药。这样做不仅会使患者的血压忽高忽低,使患者出现不适感,还容易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对正在使用的药物加速产生耐药性。正确的做法:患者在坚持长期服药的同时还要定期测量血压,并按照血压的高低情况随时调整其用药的种类和剂量。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4.只使用降压药物治疗:而不擅于采取综合有效的办法进行治疗高血压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顽固性疾病,治疗高血压单靠药物治疗不行,而必须采取更为有效的综合性措施,否则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正确的做法:患者除长期坚持服用药物外,还要在饮食、情绪等方面进行调节。比如,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地参加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5.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有些高血压患者或者是由于条件所限,或者是由于不注意血压的测量。特别是一些长期患病的高血压患者,由于对高血压的状态已经比较适应,即使血压明显升高,仍无明显的感觉,由此便认为自己的血压不高,于是便延误了对高血压的治疗。正确的做法: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一般至少1—2周内应测量一次血压。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6.忽视具体情况:一味地追求血压的正常水平在临床上,大多数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稍高的血压有利于他们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及患者的年龄及自身的情况,而一味地要求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势必会影响患者的健康。正确的做法: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及心、脑、肾等脏器的功能情况,将其血压降至适当的水平。特别是老年人,不可使他们的血压降得过低。
以上介绍的就是高血压的治疗误区,希望高血压患者避开这些误区,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治疗。如果您还有其他与高血压有关的疑问,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或拨打我们的咨询电话,专家将为您详细解答。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
别等到有症状才服药
有些人认为,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时临时服用降压药就好了,没有症状就认为血压正常了,平时不吃药,这是错误的。因为有的高血压病人血压即使到200mmHg以上也没有症状,这些病人称之为适应性高血压患者。服药的唯一依据应该是检测的血压值,而不是凭感觉。要坚持服药以控制病情。
偶尔血压高一些是正常的
据研究证明收缩压每升高10 mm Hg,发生脑卒中的概率与致死性心肌梗死风险会分别增加53%与31%,所以即使稍微升高一点,心血管病的危险性也会明显增加。患者要引起重视,避免意外的发生。
不断变换药物种类,保持单一药物治疗
选择某些降压药物,获得满意效果后应该继续坚持服用,一般不会失效,如有血压波动情况发生,应该寻找其他原因,如感冒、发热、情绪波动、熬夜、过度劳累等都可以导致血压波动。
轻易判断治疗效果
血压24小时都是有波动的,偶然测到的血压值往往不能真实反映全面的血压情况和降压疗效,提倡和鼓励高血压病人自测血压来了解昼夜血压的波动情况。如有条件,应该接受24小时血压监测。
过于着急地想要将血压降低
由于机体已经逐渐适应了高血压的状态,假设如果血压下降太快,就会造成机体不适,反而并发出现其他症状,而脏器供血会受到损害。降压药应该从小剂量慢慢增加,使血压平稳下降,让机体得到新的适应和平衡。
高血压的治疗误区
第一、未治好原发病。临床上,有些高血压患者的是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因为其他的疾病,所引起的高血压,增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一个症状表现,如果没有将原发疾病治好,就采取单纯的降压治疗,是没有效果的。因此,这一类高血压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一定要重点注意。
第二、用药不当。一般说来,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不同的高血压患者,因为发病的病因和情况不同,治疗也是有一些差别的,目前抗高血压药物种类比较多,机制也比较复杂,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模式,来对待每一名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根据患者病因、症状不同,继而对症下药,对高血压实施科学、有效的治疗。
第三、不按照医生的要求去服用。临床上,不少高血压患者经常因为各种原因,忘记服药或者是不按时服药,服药不定时定量,随意增减药物的剂量,有的高血压患者服药一段时间之后,自觉症状减轻或者是消失,就不继续服用了,这样做对身体的健康是不利的,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第四、忽视生活调理,未消除诱因。临床上,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有很多,让血压控制在理想的水平,不能依靠药物治疗,必须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的诱因,比如生活没有规律,过度的疲劳,睡眠不足,饮食中食盐量过高,吸烟,嗜酒等,如果不消除这些因素,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是很难康复的。
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一定要选择正确高血压的治疗方法,警惕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进而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只有这样患者才能早日治愈高血压,摆脱高血压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