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年人如何做好春捂工作

老年人如何做好春捂工作

“春捂”应该捂哪里呢?重点就是腿与脚。由于屋子里有暖气,所以很多人习惯减衣服时先减掉几条裤子。然而,因为人体下半部的血液循环要比上身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尤其是老弱病残者,极易导致关节病、心血管疾病等。

1、要把握时机:冷空气到来前一两天预备

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和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消化不良、感冒、早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一两个小时,再晚便是雨后送伞了。

2、要领把握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

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是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的人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

3、持续时间:1~2周恰到好处

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但是减得太快,就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升后,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是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

应对倒春寒的养生方法 适当春捂、重点保暖

“春捂秋冻”的养生方法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生活中总结所得的养生经验。“春捂”,即是指春季应当尽可能脱去冬季的衣物,用衣物“捂”住身体热气,来保存阳气生发的体内环境。在倒春寒时节,气温骤降,特别是年老体弱的人群更应当注意添衣保暖,重点做好手、口、鼻以及双膝双腿的保暖工作。

老年人六步做好护眼工作

一:远眺运目

老年人一旦感到眼睛酸疼时,不妨马上去室外看看远处的山峰、楼顶、塔尖等,这样可调节眼肌和晶状体,减轻眼睛的疲劳,降低眼疾的发生率。

二:按摩熨目

将两手掌快速搓热,然后放在眼睛上,可以改善眼部的血液循环,消除眼睛疲劳,也可以轻轻按摩眼睛周围的穴位。可以每天早、晚用拇指与食指指腹按在眼内角上方的凹陷中,先向下按然后向上挤,也可以按左右眉内侧的凹陷处。经常按摩眼周穴位能防治老花眼、白内障等疾病。

三:热浴缓目

眼睛疲劳酸痛时可以用热毛巾熏浴双眼,也可以用菊花或桑叶泡水喝,或煮水熏蒸眼睛。这几种方法可以增强眼睛的抵抗力。

四:饮食护目

老人要多吃胡萝卜、玉米、西红柿、西兰花、猕猴桃等食物。这些食物中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和叶黄素对眼睛健康很有帮助,尤其是叶黄素,它在人体内转变成玉米黄素,成为视网膜黄斑的主要色素,能有效地过滤紫外线和蓝紫光,避免眼睛受到伤害,有效预防功能性退变。

五:四季护目

春、秋、冬季风大尘多,夏天紫外线强烈,对眼睛都有伤害,老人外出最好戴上墨镜。

六:眼疾治疗

对老人眼睛伤害程度最大的莫过于眼疾,青光眼、白内障、眼底黄斑变性、角膜炎、视网膜病变等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都比较高。

老年人在春季应该如何做到正确养生

提醒一:

调好情绪心境 疾病不易上身

德叔认为,不少老年人性格急躁,尤其是一些老年人退休后门庭冷落,家中不复往日在职时热闹喧嚣,非常不习惯,这时候吃不香睡不宁,感觉浑身不舒服但又查不出任何毛病来。其实就是一种退休后放松心无所系的空虚感。

德叔建议,步入老年后要学会放得下,豁达乐观,淡定从容以保证肝的舒畅条达,平时多跟朋友聊聊天,身体许可可以含饴弄孙,此外,多听听舒缓的音乐,到公园里下下棋、到老年大学练习书法、养花弄草或养鱼,等等。

提醒二:

穿衣莫大意,捂要捂到位

德叔提醒,老年人脏腑功能逐渐衰退,全身气血不足,乍暖还寒的春天,骤减衣服,极易使“寒邪入内”,易引起感冒、咳嗽、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疾病。通常清明节后,春寒已消失,春阳升发已相当旺盛,所以春“捂”就要捂到清明节过后。

大部分老年人对于“春捂”理解仅限于穿多衣服,注意保暖,德叔说“春捂”关键在于捂到位,学会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具体做法如下:

1、头:老年人春天最好不要剪短发甚至剃光头,晨起最好不要马上洗头,洗完头就要用吹风头吹干,外出要戴帽子;

2、颈肩部:不要选着领口大的衣服,老年人最好穿高领或佩戴丝巾;

3、腹部及背部:老年人尤其是在早春,一定要穿纯棉背心或针织、纯棉马甲注意腹部及背部保暖。若经常觉得腹部凉,午睡时可以双手搓热后进行摩腹,一分钟30-50次,每次约5分钟;经常觉得背部凉飕飕的老年人,可以用炒热的姜片(炒热5秒钟)搓一搓后背部,可以祛风寒之邪;

4、脚:在家里不要光着脚,一定要穿纯棉袜或者毛拖鞋。

提醒三:

适度运动最养生

德叔说,老年人整天待在家里如果没有事做,会有度日如年之感,春天鸟语花香,正是赏春好时光,此时最好能常到户外活动,使人体气血通畅,疏散淤滞,筋骨舒展。像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都较为适宜,运动后要马上擦干汗,最好能洗个热水澡。这样既能防病于未然,又可怡情养性,增强体质,跑步也好,打球也好,以微微出汗为主,体质比较差的老人更不要运动到大汗淋漓,中医有一句经典的话,叫气随汗泄,就是人体大量出汗的时候,人体的正气会随着汗一起流失了,这样锻炼就会两败俱伤,不如不炼。

散步:不要起床后一早去散步,此时太阳升起不久,自然界的阳气还没有把阴寒之气逼走,散步最好选在中午,也是一天之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边散步边晒一晒后背部,吸收自然界阳气。

慢跑:不少老年人一般选择晨起或傍晚跑步,春天早晚气温偏低,老年人最好选择午后阳光明媚时慢跑,同时随身携带纯棉汗巾,及时擦干,切忌发汗过多,耗伤正气。

练太极拳、八段锦:吃完早餐一个半小时后进行练习,选择人少相对安静的场合,穿着要舒适,做到心无杂念,注意力集中,同时要充分放松。

倒春寒需要注意什么

注意事项一:不宜剧烈运动

雨水仍然是早春节气,特别是北方,仍然较为寒冷,因此,不宜于做过于激烈运动,以便让肝气慢慢和缓的上升,避免因为体内能量(中气)消耗太过而失去对肝气的控制,导致肝气一下子往外跑得太多而出现发热、上火等症状。可以做些散步、打太极拳等较轻松的运动。

注意事项二:要做好春捂工作

雨水节气天气较凉,要注意根据气温培养衣服。同时,不要过多的吃寒冷的食物或是喝凉茶,可适当吃些较温些的甜食,以养脾胃,避免脾胃受凉。正如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注意事项三:注重调解饮食

雨水节气,饮食调节是根据春季气候转暖,早晚较冷,风邪渐增,常见口舌干燥现象,为此,我们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少食油腻之品。 可多食大枣、莲子、山药、韭菜、菠菜等。北方人食疗多以粥为好,可做成山药粥、莲子粥、红枣粥等。此季节,我们应少吃羊肉等温热之品。

注意事项四:要心平气和

静心则气血平稳,既不会扰乱心血,也不会损伤心气。心气充沛,方能滋养脾脏,养脾得以健胃。春天的天气多变,一定要保持心境的平和常态。同时还要清心寡欲,不妄劳作,以养元气。

老人春季养生的几个小秘诀

春天容易滋生细菌,老年人更要注意春季日常的生活作息习惯,下面的老年人春季养生十条秘诀,对于老年人做好春季保健养生有帮助,希望读者可以叮嘱身边的老年人要注意下。

1、要谨防感冒

春天气候多变,乍暖还寒,尤其是早春季节,常有寒流侵袭,气候骤降。再加上人体的皮肤、汗毛孔向外开始疏泄,对寒邪抵御能力有所减弱,因此,老年人很容易伤风感冒,并由此引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疾病。所以,春天里老人要随时注意增减衣服,出门要带口罩,切忌过早脱去冬衣。一旦得了感冒要及时就医,用药越早效果越好。

2、注意防寒保暖

古代医学家孙思邈曾说过“春天不可薄衣”。春季乍暖还寒,气温多变,如衣着单薄,保暖措施不利,极易受寒患病。特别是老年人各种生理功能减退,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有意地“春捂”尤其重要。老年人衣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结合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着要松软轻便,贴身保暖。

3、注意饮食调养

春季,老人易上火,小便赤黄、便秘、舌苔发黄。因肝火上升,致使肺阴更虚,结核病菌容易乘虚而入。因此,春季老人饮食宜清淡,可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如春笋、菠菜、荠菜、芹菜、马兰菜等早春蔬菜。另外,用鸭梨、荸荠去皮煮水喝,可清热、润肺;胃肠消化差的,可多吃萝卜,以理气、化痰、和胃。用桔子皮煮水喝,可化痰止渴。

4、要学会科学膳食

春天生机旺盛,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亦随之增加,老年人如何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十分重要。祖国医学认为:“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食养、食补、食疗的观念非常科学,它提示人们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春季,老年人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以下4点:1.保证热量,同时适当减少食量。2.粗细搭配,不能偏细、偏食,可多食小米、玉米、红薯等。3.蛋白质宜“精”,脂肪宜少,可吃含高蛋白的食品,如豆类、鱼类、禽蛋、瘦肉等。4.要控制食盐摄入量。总之,老年人在饮食上宜选甘、温、清可口之品,忌油腻、酸涩、生冷之物,多食蔬菜、水果等。

5、睡眠要充足

春季,老人常有困倦之感,早晨不易睡醒,白天则昏昏欲睡。这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人体活动量增加,体表末梢血管开始舒张,体表血流量增大,使脑部的供氧量显得不足,从而产生“春困”现象。为此,老年人要积极做好身体的协调适应工作,每天中午最好午睡一个小时左右,以补春季睡眠之不足。下午则安排适量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

6、注意起居

冬去春来,老年人的调节中枢和机体功能仍处怠缓状态,此时老年人一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坚持每日通风换气;二要保持卧室干燥,被褥常洗勤晒;三要居室色彩协调,氛围祥和,可养置适量的花草;四是睡前温水泡脚,按摩双脚。另外,老年人春季困倦是一种生理现象,不必惧怕,只要调整好了,这种现象就会自然消失。不过,老年人还要切忌“恋卧”,睡眠过多会使新陈代谢减慢,气血运行不畅,不利浊气排出。

7、锻炼适度

春季,正是老年人走出家门健身强体的好季节,常到户外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可荡涤体内浊气,增强心肺功能,杀死肌肤上的细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中医讲:“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老年人在锻炼中,首先要适度,避免运动量过大;其次要动静结合,锻炼时要保持精力,不要过度疲劳;三要适时适项,锻炼中一定要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项目,不要做过难、过大、过险的动作;四要安全保暖,春天天气变化无常,余寒未尽,老年人保暖尤为重要。同时,安全意识要强,措施要到位,避免发生意外。

8、要调适心情

春季,桃红柳绿,阳光明媚,一派生机,最利于人体吐故纳新。老年人要适应春生之气,调适心情,保持恬静、愉悦、舒畅的精神,避免恼怒,使肝气保持正常的生发,调畅。祖国医学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如果老人在春季把肝气调养好了,不仅本季节不患病或少患病,而且对夏季防病养生也极为有利。

9、防病治病

春天,气温回升,有利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由于气候变化无常,都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因此,老年人要增强自我防病意识,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10、老年人要慎防中风

进入春季,老年人须防脑血管病的发生。这是因为春季气温不稳定,常有寒潮入侵,气压变化大,在每次气温变化的过程中,可造成人体血管的伸缩难以适应而导致中风发生。

老年人如何做好春捂工作

老年人如何做好春捂工作。一年一度的春季到了,生机勃勃,鸟语花香,但三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春季易发生倒春寒现象,老人要是过早脱下棉衣,就会比较容易受寒,易患上急性支气管炎、流行性感冒、肺炎等病症。不仅仅如此,春天还是麻疹、流脑、腮腺炎等的多发季节,这些不仅和细菌、病菌感染有关,还和自身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联系。下面小编就来详细介绍下老年人在春季如何做好春捂工作,预防疾病的发生。

“春捂”应该捂哪里呢?重点就是腿与脚。由于屋子里有暖气,所以很多人习惯减衣服时先减掉几条裤子。然而,因为人体下半部的血液循环要比上身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尤其是老弱病残者,极易导致关节病、心血管疾病等。

1、要把握时机:冷空气到来前一两天预备

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和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消化不良、感冒、早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一两个小时,再晚便是雨后送伞了。

2、要领把握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

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是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的人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

3、持续时间:1~2周恰到好处

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但是减得太快,就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升后,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是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

4、要注意温差: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

春天气温变化无常,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日夜温差大于8℃时是捂的信号。

​老人家面瘫怎么办

面瘫作为一种发生在面部的常见性疾病,已经严重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尤其是老年人朋友,得了这种疾病更应该尽快治疗,否则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专家警告:警惕老年人患上面瘫。

面瘫在老年人当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不分年龄、性别,任何人都有可能患有面瘫。面瘫的临床表现十分特殊,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口角歪斜,目前在医学界上,对于老年人面瘫的原因一直没有定论,多数结论认为是病毒。

老年人面瘫的原因,面神经微循环障碍、过度疲劳、心理压力过大等都是面瘫的诱因。很多患者是在体力活动后出了一身汗,为图一时痛快,用电扇或空调对着头直吹,殊不知此时人体的抵抗力正处在最低点,遇冷后面神经的血管发生了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而引发了面瘫。超过五分之一的患者发病前几天有过度疲劳史,而且还有患者发病前患侧头部受到过冷风、冷水等刺激。

其实老年人患有面瘫的可能性比其他年龄段的人都大,因为老年时期的一些疾病,如中风或者偏瘫等等都会成为面瘫的导火索。因此专家建议,年轻子女一定要时刻关注老人的健康,为老年人做好面瘫的预防工作,让老人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不要受凉避免感冒等。总之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老年人做好预防面瘫的各项工作。

回南天养生小知识 注意防寒保暖

回南天时期气温非常不稳定,所以此时仍然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尤其是老年人和有关节疾病的人群,也就是说常说的“春捂”。因为春季气候温暖,万物复苏既阳气升发,此时如果穿着过少,皮肤遇冷毛孔就容易收缩,这样不利于阳气的升发,同时还容易引起着凉感冒。

谷雨后别春捂小心上火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增多

急诊科医生表示,春季温差大,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多发季节。最近一周,急诊科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就比平时多了三成左右。医生解释,多数人都是因为天气一热就脱减衣物引起的感冒。

专家建议,市民要留意天气的变化,根据天气来增减衣物,注意做好保暖工作,老年人和小孩尤其要注意。

谷雨后春捂容易上火

专家提醒,每年4月19日-21日时,被称为谷雨。谷雨节气后,预示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此时,气温回升快,如果错误的春捂,反而容易生病上火。

专家表示,谷雨季节,人体肝气当令,冬天蓄积体内的阳气随着春暖转为向上外发,若藏阳气过多,会化成热邪外攻,诱发鼻腔、牙龈、呼吸道、皮肤等出血,以及头痛晕眩、目赤眼花等疾患,这就是所谓“春火”。

诱发的春火的原因多,错误的春捂就是其中之一。一般而言,谷雨季节,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15℃是春捂的临界点,超过15℃就要减衣,不要再捂了,再捂容易诱发“春火”。

如何预防倒春寒

春季锻炼不宜过早。因为早上雾气重、气温低、粉尘多,体质差的老年人最好在下午气温回暖后锻炼。运动项目选择上,最好选择运动量不大的运动方式,如太极、爬山、慢跑、漫步等。一旦长期过度疲劳工作,或者是长期熬夜者,最好适度休息,加强自我情绪调节。

警惕孩子倒春寒感冒。家长可以让孩子加大在阳光下的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合理膳食,增加机体免疫力。被褥、衣服要勤晒,室内经常通风除尘,以减少及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

做好春捂工作。不要以为气温暂时升高就可马上脱掉冬装,昼夜温差大,早晚更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关节部位的保暖。

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无论是谁都要加强锻炼;不抽烟、不酗酒;少吃油炸食品。多喝水,有助于保持体内血流通畅,还可以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要做好自我保健。对于那些本身患有心脑血管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要做好自我保健工作,一旦有长期胸闷、胃痛、头疼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诊。

在宝宝护理方面,在倒春寒的气候条件下,父爸爸妈妈一定做好要预防感冒、伤寒的工作,一方面是要做好春捂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对宝宝的日常饮食引起重视,多食用大蒜、洋葱、芹菜等食物。

长寿养生秘诀 寒与暖=0:1

相比年轻人,老年人的火力远不够壮,腰部、颈部、关节处大多怕冷,如果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更怕身体受凉导致的血管收缩。

因此,除了炎热夏季,在其他季节,老人都应以保暖为首要原则,“春捂秋冻”需要改为“春捂秋也捂”。

即冬春之交,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夏天最好不要让室温低于26摄氏度,午休也要盖点东西;夏秋交替,可以早些加衣;冬天更要做好保暖工作,保证头、颈、腰、膝不受凉。

尤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炎、哮喘等病的老人,最好白天戴个腹带,晚上用热水袋暖暖腰腹部,有助于提高抗病能力。

抗寒锻炼有助增强抵抗力,但这主要是针对年轻人而言,老人不能贸然尝试。“若想身体好,三分饥和寒”的说法,并不完全适合老年人。

相关推荐

春季养生小常识 切忌5个不宜

春季养生禁忌 除了尽量减少出汗,冬季还要早睡晚起、注意保暖,情绪上不宜亢奋,如果冬季的时候这几点做得不好,就不能适应春季。 而且,就像冬季影响春季一样,春季如果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养生,那么夏季则会出现相应的不适。 春天情绪不宜平和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可以说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季节,对于养生也是如此。以往,一说到养生,人们就会说心态平和,但春季养生却不同。刘敏说,“春天不要平和,春季一定要让心情欣然、愉悦,秋天才要讲求平和。” 香蕉和梨不宜吃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所以春天应该多吃一些辛味的东西。比如,民间讲究

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节是什么时候

许多疾病的出现都有季节性,心脑血管疾病也不例外,一般在气候变化多端,冷热交替的过程中,人体极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包括了高血压、心脏病、脑供血不足等等症状,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病患而言,做好季节性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带来的巨大伤害,坚持“春捂”非常关键。 “春捂秋冻”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老谚语,近年来,很多专家根据科学卫生观念的变化,给它进行了新解释,如要因人而异,因气温而异等。“当大风和寒潮来临时,受寒冷的刺激,温度骤变容易造成心脑血管突然收缩,这时血液循环包括血管的弹性都会受到影响,

春季容易上火的原因

首先,春天草木发芽,人体各个器官也从冬天“懒散”的状态中苏醒过来。从立春开始,人体肝、胃、肺等内脏器官中积蓄的内热,就慢慢散发出来,出现春燥。加上北方春季干燥多风,人体水分容易通过运动出汗、呼吸等形式大量丢失。这两个原因相加,让人体很难保持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就引起了上火。 其次,春分后白天时间变长,很多人不会像冬天一样早睡,导致作息时间改变,生活不规律,容易上火。在工作上,“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往往是很多单位最繁忙的时候。工作压力变大,久坐对着电脑、熬夜加班、睡眠不足、过度劳累都会损伤身体,导致上火

春季老人如何春捂得当保健康

1.把握时机:冷空气到来前一两天预备。 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一两个小时,再晚便是雨后送伞了。 2.把握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 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的人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 3.注意温差: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 春天的气温变化无常,前一

养生的八大禁忌

一忌上火就用解毒丸。 “刚到春天,我的口腔溃疡就没消停过,吃了牛黄解毒丸也不顶事儿!”刘小姐郁闷地抱怨道。其实在专家眼中,一上火就乱用降火药,是最大的“灭火”禁忌。 二忌“春捂”不当。 很多人都知道春捂秋冻,但做起来却出现两个极端:年轻人靠着火力壮不捂,早早就穿起了单衣和单鞋;老人、小孩却容易捂过头,捂出了汗还“顽固”地不脱衣服。 三忌一犯“春困”就睡。 在春日暖洋洋的阳光照射下,人体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容易导致大脑缺氧,进而招惹到“瞌睡虫”。但一困就睡,却对健康很不利。睡得时间太长会进一步减少脑部血

春季养生四要

一是起居要有规律。在春天到来之时,人体阳气渐趋于表,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体各器官负荷加大,而中枢神经系统却发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肢体感觉困倦。这时千万不可贪图睡懒觉,它不利于阳气升发。为了适应这种气候转变,在起居上应早睡早起,经常到室外、林阴小道、树林中去散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春天气候多变,时寒时暖,同时人体皮表疏松,对外邪抵抗能力减弱,所以春天到来之时不要一下子就脱去厚衣服,尤其是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 二是精神要养足。人的精神活动必须顺应气候的变化。人体受季节影响最大的时候

怎么去肝火效果好 生活影响

不少人在春天到来之后,还保持着冬天的饮食习惯,比如爱吃辣椒、羊肉、狗肉等辛辣温补的食物,很容易引起内积燥火;在穿衣上,一些老年人也习惯“春捂”,但温度升高后捂得太过,衣服没有该减则减,也会引起内火上升,内热散发导致火气大;另外春天往往是很多单位最繁忙的时候,工作压力变大,久坐对着电脑、熬夜加班、睡眠不足、过度劳累都会损伤身体,导致上火;除此之外心情郁闷、恼怒急躁,也会引发肝火。

春季养生要点 春捂防寒应有度

春捂是防春寒的有效措施,也是保养人体阳气的科学方法。尤其是清晨与夜晚,穿衣盖被应该偏多偏厚一些,重点是捂身体下部。保养阳气能增强抵抗力,避免寒邪入侵,有效防止多种传染性疾病。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老年人更需防寒、保暖、壮阳气,以预防中风或心肌梗塞的发生。 但是,春捂也应该有度,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超过15℃就要减衣,不要再捂了,再捂下去就易诱发春火的产生。

老年痛风这样护理

TAGS: 老年痛风这样护理 由于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弱,所以更容易受到痛风的侵扰。在痛风的治疗过程中,如果做好痛风的护理措施,对老年人及时缓解痛风的症状是十分重要的。老年痛风如何护理?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详细介绍。 老年痛风如何护理?在痛风的治疗期间,必须做好以下几个工作,只有完全做到了才算是全方位的护理老人: 步骤/方法 1:防病教育,以老人能理解的方式进行痛风防治教育,使他们了解或掌握基础知识,提高治疗的主动性。 2:饮食护理,这也是通常人们说的痛风食疗,根据老年人习惯设计痛风饮食控制方案,并给予耐心细致

春季养生有何禁忌 二忌“春捂”不当

很多人都知道春捂秋冻,但做起来却出现两个极端:年轻人早早就穿起了单衣和单鞋;老人、小孩却容易捂过头,捂出了汗还“顽固”地不脱衣服。如女生不要过早的换上裙子或露出脚面的“瓢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