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39度惊厥怎么办呢
宝宝发烧39度惊厥怎么办呢
高热惊厥有以下特点之一则称为复杂型高热惊厥:
⑴发病年龄在6个月以前或6岁以后。
⑵发作持续时间长,超过15分钟。
⑶一次发热性疾病中反复惊厥多次。
⑷发作表现为局限性惊厥。
⑸发作后有暂时性麻痹等神经系统异常。
开始发病的体温为高热(≥39℃),反复发作几次后中等度热、低热也发生惊厥,热退后一周脑电图仍有异常,常有阳性家族史,不少学者主张把这种类型称为"高热诱发性癫痫"。
惊厥呈全身性、次数少(绝大部分在一次发热过程中只出现一次惊厥)、时间短(数秒至10分钟)、恢复快、无异常神经系统症状,简单型高热惊厥预后良好,对智力、学习、行为多无影响。30%~50%患儿以后发热时亦易惊厥,一般到学龄期不再发生。
惊厥发作时,家长应该注意:一定不要惊慌,防止因抽搐跌倒引起外伤,如果发作时间很短,常常你还没来得急做什么,抽搐就已以停下来了,抽搐时间较低长或反复抽搐时应速送医院给予药物止惊、吸氧等,抽搐停止后如有呕吐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宝宝发烧39度惊厥怎么办这个问题我们就有了了解,很多时候孩子生病都是无法避免的,但是父母可以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提高抵抗力,让身体变得更加的强壮,这样才能抵抗疾病的侵袭,孩子也是要经常的锻炼身体的,父母可以换一下方式给孩子锻炼。
小孩头疼发烧怎么办呢
宝宝发烧38.5℃以下:物理降温
一般情况下宝宝发烧分3种:低烧37.5摄氏度—38摄氏度;中烧38.1摄氏度—39摄氏度;高烧39.1摄氏度—40摄氏度。通常来说,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下,且没有特别不舒服、精神状态良好,也就是说照常吃、照常睡及照常玩,妈妈就不必急于给宝宝喂药,物理降温更适合。
宝宝发烧38.5℃到39℃:适当吃药
当宝宝发烧在38.5℃-39℃左右时,在家中可首先采取以下物理降温的办法,妈妈同时考虑让宝宝服用退烧药。吃退烧药以一次用一种药为原则,以减轻宝宝的不舒服,并防止宝宝高热惊厥的发生。
宝宝发烧39℃到40℃:温水擦浴
当宝宝发烧到39℃-40℃就已经算是高烧了。除了要吃药以外,建议妈妈结合温水擦浴,帮助宝宝增强血液循环,降低身体高热温度。
宝宝发烧超过40℃:立刻就医
婴幼儿发烧很容易一下子冲到40℃高烧,也常常因高烧而发生惊厥,比如意识丧失、眼球固定或上翻、头颈后仰、面肌及肢体抽搐等危急症状。所以当宝宝发烧超过40℃,就应该立即送院就医了。
小孩10个月发烧应该怎么办?
小孩发烧39度已经是高烧了,应及时就医,如果不能马上去医院,则需要观察小孩发烧的状况如有没有反应迟钝、痉挛以及没有其他异常反应等。家长要可服用退烧药物,并在家里先做一些物理降温。体温39℃以上的高热容易引起儿童惊厥,6个月以下儿童在发热时因病情变化快,都应及时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3个月内的婴幼儿应慎用药物退热,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热。药物退热效果不好或用药退热后不到两小时体温又超过39℃时也应采用物理方法降温。药物退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在孩子体温突然超过40℃时应先立即采用物理方法退热。小孩发烧39度怎么办:
1、温水擦浴
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亦可用市售的“退热帖”贴(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
2、服用退烧药
宝宝发烧超过38.5度时,医生会考虑使用口服剂或肛门塞剂来为宝宝退烧。或者以上物理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
十一个月宝宝发烧39度怎么办 补充大量水分
十一个月宝宝发烧39度时,要让孩子安静躺下休息,多喝白开水。一方面可以促进体内的代谢,排出毒素;另一方面大量补充水分可以利尿,也能带走部分热量助于退热。
9个月宝宝发烧应该怎么办
9个月宝宝发烧,除了一般护理,在饮食上家长也应该注意,9个月宝宝发烧的饮食必须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如牛奶米汤、代乳粉、小米粥、新鲜果汁、绿豆汤等,主要以补充宝宝身体水分为主。家长应该要根据宝宝的不同体温温度作不同处理方法:
1、9个月宝宝发烧38.5℃以下时,家长为宝宝退热主要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温水洗澡、热水泡脚、冰袋冷敷、酒精擦浴等。
2、9个月宝宝发烧38.5℃以上时,家长用物理降温的方式为宝宝退热的同时,还可以借助药物为宝宝退热,退热药可选择宝宝较容易接受的退热栓。
3、9个月宝宝发烧39℃以上时,建议家长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送宝宝立即就医。
宝宝发烧39度怎么办
孩子发烧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
父母需要用到药物治疗时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一般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为好。
在给发热宝宝用药不可操之过急,如果服用一次后,热度不退,再次服药需间隔4—6小时。退热药只是在宝宝发热时才有退热作用,宝宝不发热时,服用退热药并无预防发热的作用。
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2岁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烧药。再大一点的孩子可用片剂,这种像饼干一样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不会拒绝服用。
宝宝发烧39度时,爸妈除了要吃退烧药外,在日常护理时,还要给宝宝多喝温开水,补充体液。
多喝温开水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是一种非常实用而且有效的方法,适合于所有发烧的宝宝。但爸妈切记不要给宝宝喝冷的水,因为宝宝发烧时经常伴随有胃肠道症状和咳嗽,喝冷水会加重这些伴随症状。要给宝宝喝温水。
宝宝发烧降温方法 减少衣物或被子
宝宝发烧39度时,需要散发热量才能够快速退热。因此,居室要开窗通气,解开颈部扣子,必要时应减少衣物或者被子,促进散热,不宜捂汗。如果发现小孩有出汗现象,应该及时为孩子擦去汗水。
小儿发烧39度怎么办
宝宝发烧,首先爸妈们不能慌,发烧是一个过程,任何手段是不能做到马上退烧的哦,而是要找到楚孩子发烧的原因,针对性护理。爸爸妈妈们要记住,发烧不是一种疾病,它就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你宝宝的身体内部出现异常情况。
宝宝发烧39度的处理方法一:正确认识
爸妈应该了解宝宝发烧39度时宝宝中度发烧和高度发烧的零界点,因此需要十分小心处理。如果宝宝发烧39度的情况持续过长或是宝宝体温又上升的趋势,应及时就医,否则当宝宝发烧超过39度,则有可能引起机体的损害。
宝宝发烧39度的处理方法二:物理降温
宝宝发烧39度时爸妈可以采取以下物理降温的办法:
1、冰敷或用冰枕:当宝宝体温38.5℃时,用冰袋放在额头、两侧颈部,也可放在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部位,自制冰袋可把碎冰块装入塑料袋,可加上适量冷水,压出空气,把袋口扎好。或者让宝宝睡冰枕,都有助于宝宝的局部散热退烧。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冻伤宝宝的皮肤。一般冰敷、冰枕只适合稍大的宝宝使用,而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使用市面上的退热贴,舒缓一些高烧所带来的不适。
2、温湿敷:这也是一种好方法,即用温湿半干的大毛巾敷在宝宝的胸腹部,但要注意室温以免着凉。另外,也可用几块稍凉的湿毛巾(约25℃)拧成半干,放在宝宝的额部、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进行冷敷,每5~7分钟更换一次,宝宝也会感到很舒服。
宝宝发烧39度的处理方法三:药物
当宝宝发烧39度时,爸妈在采用物理降温的同时还应该辅以药物。宝宝退烧药的最佳选择是退热栓。这个栓剂是从肛门塞入的,主要由直肠吸收,效果比较快速。但要注意的是,使用退热栓其退热作用强,容易退烧过度,导致体温陡降,而且药物反复刺激肛门后,还易造成宝宝腹泻。
宝宝发烧要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爸爸妈妈们要记住,输液虽然有不错的效果,但只是一种治疗手段,不要盲目相信,同时输液也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宝宝体温最高39℃,仍然属于中低热的范畴,不需要过分紧张,大于6个月的宝宝其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体温的温度高低不成正比。建议观察宝宝的精神状况和行为变化,如有明显的异常表现,及时就医会更为妥当。
小孩发烧39度怎么办
宝宝发烧39度的处理方法一:正确认识
家长应该了解宝宝发烧39度时宝宝中度发烧和高度发烧的零界点,因此需要十分小心处理。如果宝宝发烧39度的情况持续过长或是宝宝体温又上升的趋势,应及时就医,否则当宝宝发烧超过39度,则有可能引起机体的损害。
宝宝发烧39度的处理方法二:物理降温
宝宝发烧39度时家长可以采取以下物理降温的办法:
1、冰敷或用冰枕:当宝宝体温38.5℃时,用冰袋放在额头、两侧颈部,也可放在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部位,自制冰袋可把碎冰块装入塑料袋,可加上适量冷水,压出空气,把袋口扎好。或者让宝宝睡冰枕,都有助于宝宝的局部散热退烧。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冻伤宝宝的皮肤。一般冰敷、冰枕只适合稍大的宝宝使用,而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使用市面上的退热贴,舒缓一些高烧所带来的不适。
2、温湿敷:这也是一种好方法,即用温湿半干的大毛巾敷在宝宝的胸腹部,但要注意室温以免着凉。另外,也可用几块稍凉的湿毛巾(约25℃)拧成半干,放在宝宝的额部、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进行冷敷,每5~7分钟更换一次,宝宝也会感到很舒服。
宝宝发烧39度惊厥怎么办呢
开始发病的体温为高热(≥39℃),反复发作几次后中等度热、低热也发生惊厥,热退后一周脑电图仍有异常,常有阳性家族史,不少学者主张把这种类型称为"高热诱发性癫痫"。
惊厥呈全身性、次数少(绝大部分在一次发热过程中只出现一次惊厥)、时间短(数秒至10分钟)、恢复快、无异常神经系统症状,简单型高热惊厥预后良好,对智力、学习、行为多无影响。30%~50%患儿以后发热时亦易惊厥,一般到学龄期不再发生。
惊厥发作时,家长应该注意:一定不要惊慌,防止因抽搐跌倒引起外伤,如果发作时间很短,常常你还没来得急做什么,抽搐就已以停下来了,抽搐时间较低长或反复抽搐时应速送医院给予药物止惊、吸氧等,抽搐停止后如有呕吐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