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切除术后的护理
胃息肉切除术后的护理
胃息肉切除术后的护理大致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仅供参考,患者要据医嘱执行饮食
1、术后禁食
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后当天可少量饮水,每次4~5汤匙,2小时一次。如无不适反应,次日可给适量清流质饮食,50ml~80ml/次。
2、第3日给全量流质
每次100~150ml。每日6~7餐。
饮食原则为:食物无刺激性,呈液性,少食多餐,每2~3小时进食一次,宜选不宜胀气,不过甜的食物,如鸡蛋汤、米汤、菜汤、藕粉等。餐后宜平卧20~30分钟。
若术后恢复正常,术后两周后可进食低脂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馄饨等,每日5~6餐,饮食原则:呈半流质状,其蛋白质含量达到正常需要量,纤维含量极少,少量多餐。
3、患者出院后可进食软饭
主食与配菜宜选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油煎,酸辣等刺激易胀气食物,患者应细嚼慢咽,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不吃高脂食物,腌制品,适量补充铁剂和维生素,禁忌烟酒,饮食有规律,术后3~6个月后可逐渐据身体情况恢复到普通饮食。
患者饮食以自我感觉无不适,饮食内容以低渣、温和、易消化为原则,少食多餐,并避免过甜、过咸、过浓饮食,如进食后出现恶心,腹胀等症状,应暂停进食。
胃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胃息肉是胃黏膜表面有凸出的赘生物,是发生于胃部的一种良性肿瘤,早期症状常是上腹部轻微疼痛与不适,95 %以上伴有明显恶心、厌食、消化不良、体重下降、腹泻等症状,虽然胃息肉是良性瘤,但少数也有癌变的可能,尤其多个息肉及息肉大于2厘米者更易癌变。因此一旦发现胃息肉,应立即做手术切除以杜绝后患。经内镜切除是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主要有高频电凝切除法、激光及微波灼除法、尼龙丝结扎法及氩离子凝固法等。内镜治疗息肉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多数为1 次性治疗,少数需分次切除。通过内镜定期随访,还可发现息肉复发,并给予及时治疗以防止癌变。
(1)微波灼除法:利用微波可使极性分子振动产生热效应的原理,而使组织凝固气化进行息肉灼除,且有止血作用,适用于直径小于2cm 的无蒂息肉,对较小息肉可1 次性灼除,较大者则需多次治疗。其输出功率为30~40W,治疗前可调整并固定每次烧灼的时间,一般为5~10s,也可用脚踏开关控制。操作时经活检口插入微波同轴电缆(天线),使球形探头密切接触病变部位,或针状探头刺入病变部位后进行灼除,应注意控制组织灼伤深度,以免造成穿孔。该法操作简单、安全、成本低、易于开展。
(2)激光法:将激光器产生的高能量激光,经内镜活检孔导入的光导纤维照射病变部位,通过光能转变的热能,使其组织蛋白凝固、变性破坏而达到治疗目的。多用于宽蒂或无蒂息肉的治疗。目前多采用Nd:YAG 激光,功率可根据息肉大小选用,一般为50~70W 不等,操作时光导纤维头端距离病灶1cm 左右,每次照射0.5~1s,时间过长可致穿孔,应予注意。较大息肉可分期多次治疗。另外亦可用激光治疗,其特点为对病灶周围组织损伤小,穿透深度浅。激光对准病灶后应迅速进行照射,以免胃蠕动损伤周围组织。
(3)冷冻法:将致冷气体经特制导管通过内镜活检孔直接喷洒在息肉表面,或用特制的冷冻杆对病灶进行接触冷冻,使组织坏死脱落。因此法对单个较大息肉难以1 次性治愈,故目前少用。
(4)射频法:射频为一种200~750kHz 的电磁波,进入病变组织后,局部产热使其水分蒸发、干燥而坏死达到治疗目的。操作时控制射频治疗仪输出功率为23~25W,工作时间为5~10s,将电极经内镜活检孔导入后,对病变进行治疗。
(5)酒精注射法:内镜下用无水酒精围绕息肉基底部一圈作点式注射,每点0.5ml,见白色丘状隆起为度。一般只用于广基息肉的治疗。
现代医学的发展,微创技术的提高,胃内息肉的切除不是很痛苦。可以采用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方法根据当地医院的条件来选择即可。比如内镜下黏膜下切除术、氩气刀切除术、或高频电圈套切除术等。要根据息肉大小、位置、性质、形状来做治疗选择。是否与运动有关的问题,应该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多与慢性炎症有关。饮食方面请注意细嚼慢咽、少量多餐,忌辛辣刺激、烟酒浓茶、咖啡等。
恶性胃息肉如何预防治疗
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黏膜表面突出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包括增生性、炎症性、错构瘤、腺瘤及其它肿瘤等。上到鼻腔、声带,下至直肠、宫颈,均可有息肉出现,很多人的脏器(胃、肠、子宫等)会出现息肉。
息肉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息肉多为腺瘤性息肉和某些胃肠道息肉综合征,这些病变虽属良性,但其中一部分有恶变倾向。对于息肉可进行内镜(胃镜、肠 镜)下的息肉切除,是防止其癌变十分有效的措施。
目前镜下治疗息肉的方法有:高频电凝电切、激光治疗、微波治疗、注射摘除、冷冻疗法等。息肉切除术后的随访复查,一般认为,单个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第一年随访复查一次。
良性肿瘤在没有很好的治愈情总下就可能转化为恶性胃息肉
胃息肉是怎么回事
胃息肉是怎么回事
1、胃息肉是指胃粘膜局限性良性隆起的病变。因为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患者一般不易察觉,多数是在做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时才被发现。
2、胃息肉可单发或多发,如胃的部分黏膜或全部黏膜表面散布着大量大小不等的息肉称为胃息肉症。胃息肉可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种,真性息肉又称息肉样腺瘤,其病变性质属于肿瘤性增生,可发生癌变。假性息肉则为炎性黏膜增生而形成的息肉。胃息肉在无症状的人中的发生率低于1%、胃息肉也可分成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异位性息肉等)和肿瘤性息肉(包括扁平腺瘤即管状腺瘤和乳头状腺瘤即绒毛状腺瘤)两大类,前者的恶变机会不高,而后者有恶变倾向。
3、炎性息肉无恶变倾向;错构瘤性和异位性息肉很少发生癌变。增生性(再生性)息肉由增生的胃小凹上皮及固有腺体组成,细胞分化良好,有时伴有间质增生和排列紊乱的平滑肌束,这种息肉一般可发生多个,但很少发生肠化,癌变率较低,仅1%左右。但增生性息肉长大后可发生局部异型增生(腺瘤性变),也可发生恶变,在发现胃息肉时应仔细检查整个胃。
胃息肉的症状
1、本病早期或无并发症时多无症状。出现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呕血少见。位于幽门部的带蒂息肉,可脱入幽门管或十二指肠,而出现幽门梗阻的表现。息肉生长于贲门附近时可有吞咽困难。
2、恶心和呕吐:恶心和呕吐时临床常见症状。恶心常是呕吐的前驱感觉,也可单独出现。表现上腹部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血压减低等发走神经兴奋症状。
3、腹痛: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表现急性或慢性,其病因复杂,多为器质性,也可为功能性,多为腹腔内器官病变起,也可由腹腔外器官病变所致。
4、上腹部不适:表现隐痛腹胀等等。
专家指出,胃息肉长的都很小,不到一厘米,增生性息肉基本上属于良性病变,仅少数人一旦增生性息肉长大,可引起消化不良、腹痛不适等症状,还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让人看出来,也会癌变。
胃息肉怎么治疗
1、抗Hp治疗
发生于胃窦的增生性息肉与Hp感染有关,常伴有胃黏膜的活动性炎症,根除Hp可以使部分息肉消退。
2、内镜下息肉摘除术
有蒂息肉常采用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主要适合消化道扁平隆起型息肉的切除。一般先用内镜注射针沿病灶周围黏膜下层注射1:10000的肾上腺素氯化钠溶液2一10ml,使病灶明显隆起,再直接用带刺的圈套器套住隆起病灶后慢慢收紧圈套通电,用切割电流进行高频电切。
3、外科切除术
适合较大息肉引起梗阻或不适合内镜摘除者。息肉癌变若内镜下摘除证实蒂部无癌细胞浸润者均属早期癌,无需外科治疗。但蒂部有浸润或不能确诊癌浸润深度则应作外科切除术。
4、息肉摘除术前、术后的处理
术前常规检查患者出血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较大息肉切除术后,为防止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一般需住院留观。因溃疡形成是息肉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5%,多手术后一周内发生,故给予胃、十二指肠息肉切除术后的患者常规质子泵抑制剂抗溃疡治疗2周。胃、十二指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发生率0、2%~7%,术后24小时内出血主要原因是息肉切除过程中电凝不完全,而迟发性出血(术后数天)则源于息肉切除部位的溃疡形成。术后出血患者常规止血及抑酸治疗绝大部分可以有效,部分出血患者需要介入或外科手术止血。
胃息肉的治疗
1.1、抗Hp治疗
发生于胃窦的增生性息肉与Hp感染有关,常伴有胃黏膜的活动性炎症,根除Hp可以使部分息肉消退。
1.2、内镜下息肉摘除术
有蒂息肉常采用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主要适合消化道扁平隆起型息肉的切除。一般先用内镜注射针沿病灶周围黏膜下层注射1:10 000的肾上腺素氯化钠溶液2一10 ml,使病灶明显隆起,再直接用带刺的圈套器套住隆起病灶后慢慢收紧圈套通电,用切割电流进行高频电切。
胃息肉的治疗
1.3、外科切除术
适合较大息肉引起梗阻或不适合内镜摘除者。息肉癌变若内镜下摘除证实蒂部无癌细胞浸润者均属早期癌,无需外科治疗。但蒂部有浸润或不能确诊癌浸润深度则应作外科切除术。
2、什么是胃息肉
胃息肉是指胃粘膜表面长出突起的乳头状肉,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一般都是在胃肠钡餐造影、胃镜检查或因其它原因而手术时意外发现的。息肉这一名称不表示它的病因及组织学构造,只表示肉眼观察到的隆起物。
胃息肉本身病理上可分为增生性和腺瘤性两种,后者癌变率较高(30%~58.3%),因此活组织病理检查鉴别,确定临床治疗方案。
胃息肉如何治疗最好
胃息肉如何治疗最好?
核心提示:如果胃镜检查确定已经有胃息肉,建议进行切除。现代医学的发展,微创技术的提高,胃内息肉的切除不是很痛苦,可以采用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方法根据当地医院的条件来选择即可。
如果胃镜检查确定已经有胃息肉,建议进行切除。
现代医学的发展,微创技术的提高,胃内息肉的切除不是很痛苦。可以采用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方法根据当地医院的条件来选择即可。比如内镜下黏膜下切除术、氩气刀切除术、或高频电圈套切除术等。要根据息肉大小、位置、性质、形状来做治疗选择。是否与运动有关的问题,应该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多与慢性炎症有关。
饮食方面请注意细嚼慢咽、少量多餐,忌辛辣刺激、烟酒浓茶、咖啡等。
胃息肉切除后的护理
胃息肉切除术后的护理大致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仅供参考,患者要据医嘱执行饮食。
1、术后禁食,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后当天可少量饮水,每次4~5汤匙,2小时一次。如无不适反应,次日可给适量清流质饮食,50ml~80ml/次。
2、第3日给全量流质,每次100~150ml。每日6~7餐。
饮食原则为:食物无刺激性,呈液性,少食多餐,每2~3小时进食一次,宜选不宜胀气,不过甜的食物,如鸡蛋汤、米汤、菜汤、藕粉等。餐后宜平卧20~30分钟。
若术后恢复正常,术后两周后可进食低脂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馄饨等,每日5~6餐,饮食原则:呈半流质状,其蛋白质含量达到正常需要量,纤维含量极少,少量多餐。
3、患者出院后可进食软饭。
主食与配菜宜选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油煎,酸辣等刺激易胀气食物,患者应细嚼慢咽,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不吃高脂食物,腌制品,适量补充铁剂和维生素,禁忌烟酒,饮食有规律,术后3~6个月后可逐渐据身体情况恢复到普通饮食。
患者饮食以自我感觉无不适,饮食内容以低渣、温和、易消化为原则,少食多餐,并避免过甜、过咸、过浓饮食,如进食后出现恶心,腹胀等症状,应暂停进食。
胃息肉会不会癌变呢
大体上来说,胃息肉分两种,一种叫腺瘤性息肉,因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癌变率较高,特别是直径超过2厘米的息肉易发生癌变;另一种叫增生性息肉,也叫炎性息肉或再生性息肉,该种息肉一般体积较小,直径常小于1厘米,绝大多数无不典型增生,癌变倾向小。还有少数如幼年性息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癌变倾向。
胃镜检查对胃息肉的诊断最有意义,不仅可见息肉形态,大小,颜色等,而且可取活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有利于早癌的发现。目前绝大多数胃息肉都可经胃镜下切除术治疗,特别是随着无痛胃镜的开展,更为病人减轻了痛苦 。
腺瘤性息肉虽说容易引起癌变,但也可预防,如出现上腹不适、疼痛、恶心、食欲不振或有黑便等症状时,及时做胃镜检查,采用电切术将息肉切掉。
为了防止胃息肉癌变,应坚持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将息肉切除干净。此外,要加强自我保健,把住吃喝这一关,尽量不给胃加重负担。只要人人都提高警惕,就可将胃癌拒之门外。
胃息肉的其他注意事项
如果胃镜检查确定已经有胃息肉,建议进行切除。
现代医学的发展,微创技术的提高,胃内息肉的切除不是很痛苦。可以采用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方法根据当地医院的条件来选择即可。比如内镜下黏膜下切除术、氩气刀切除术、或高频电圈套切除术等。要根据息肉大小、位置、性质、形状来做治疗选择。是否与运动有关的问题,应该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多与慢性炎症有关。
应戒烟或少吸烟。吸烟可影响胃粘膜的血液供应以及胃粘膜细胞的修复与再生,是产生胃炎的原因之一。
增生性胃息肉是怎么回事
胃息肉常无临床症状,诊断较为困难。多数是通过X线胃钡餐透视和胃镜检查被发现胃息肉,发生炎症时则有胃炎样症状,上腹部疼痛、饱胀、恶心嗳气食欲不振胃灼热、腹泻等。息肉发生在贲门部时有吞咽阻挡感,发生在幽门管时,容易出现幽门梗阻或不完全性梗阻,腹痛腹胀加重伴呕吐息肉有溃疡或癌变时可出现黑便和呕血。
如何治疗增生性胃息肉
治疗胃息肉的方法很多,以往主要是手术切除胃的一部分或根据息肉的改变行大部胃切除。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绝大多数胃息肉都可经胃镜下进行手术治疗,而且不必行胃大部切除术,其治疗结果令人鼓舞,手术时间快、病人痛苦轻、治疗效果突出。
现代医学的发展,微创技术的提高,胃内息肉的切除不是很痛苦,高频电凝切除术切除胃息肉是内镜治疗中重要的一种。这种方法是利用高频电流对接触到圈套的组织产生高热而将其烧灼切断,完整快速地切除息肉并彻底止血。此方法不仅操作简便,病人无痛苦,费用低廉,并发症较少,而且能获得整个息肉的病理检查结果。术后患者应注意休息,禁止激烈运动,进流质饮食,同时服用胃肠黏膜保护剂和止血药物。
一般认为,单个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第一年随访复查一次,如检查阴性者则每3年随访复查一次。多个腺瘤切除或腺瘤大于20mm伴有不典型增生,则3~6个月随访复查一次,阴性则为1年。随访复查一次,连续两次阴性者则改为3年随访复查一次,随访复查时间不少于15年。
温馨提示:为了防止胃息肉癌变,应坚持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将息肉切除干净。此外,要加强自我保健,把住吃喝这一关,尽量不给胃加重负担。只要人人都提高警惕,就可将胃癌拒之门外。
胃息肉恶化怎么办
胃息肉是指突出于胃黏膜的良性隆起性病变,表面常较光滑。息肉多无症状,往往是在内镜或x线检查偶尔被发现。较大的息肉可引起消化系统症状,如腹部不适、腹胀、上腹痛、上消化道出血等,但多因症状轻微和不典型而被人忽视。
胃息肉恶化怎么办?
胃肠道息肉的处理原则是小的增生性息肉或炎性息肉,因无癌变潜能可以不作处理,患者有要求,可予以微波或射频治疗。但对于较大的息肉,以及组织学证实为腺痛性息肉者,为避免引起息肉出血、梗阻或癌变,一旦发现即行摘除。
一、抗Hp治疗
发生于胃窦的增生性息肉与Hp感染有关,常伴有胃黏膜的活动性炎症,根除Hp可以使部分息肉消退。
二、内镜下息肉摘除术
有蒂息肉常采用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主要适合消化道扁平隆起型息肉的切除。一般先用内镜注射针沿病灶周围黏膜下层注射1:10 000的肾上腺素氯化钠溶液2一10 ml,使病灶明显隆起,再直接用带刺的圈套器套住隆起病灶后慢慢收紧圈套通电,用切割电流进行高频电切。
三、外科切除术
适合较大息肉引起梗阻或不适合内镜摘除者。息肉癌变若内镜下摘除证实蒂部无癌细胞浸润者均属早期癌,无需外科治疗。但蒂部有浸润或不能确诊癌浸润深度则应作外科切除术。
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因此要定期复查。一般半年内复查1次,若阴性者可间隔1~2年再复查1次。有重度不典型增生或癌变的腺瘤,内镜下息肉摘除术后3个月内复查,如无残留则半年内再复查,如有残留建议进一步内镜下处理或手术治疗。其他非肿瘤性息肉一般可于1年后再复查1次,若阴性者可间隔3~5年复查。多发性息肉一般半年到1年内复查,主要是防止息肉遗漏。
以上就是关于胃息肉恶化怎么办的相关内容。总之,胃息肉恶化是需要及时治疗的,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好几种胃息肉的治疗方法,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之后,已经对这些方法有所了解了,希望这些胃息肉的治疗方法对胃息肉恶化的患者有所帮助。
胃息肉是怎么回事
1、胃息肉是指胃粘膜局限性良性隆起的病变。因为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患者一般不易察觉,多数是在做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时才被发现。
2、胃息肉可单发或多发,如胃的部分黏膜或全部黏膜表面散布着大量大小不等的息肉称为胃息肉症。胃息肉可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种,真性息肉又称息肉样腺瘤,其病变性质属于肿瘤性增生,可发生癌变。假性息肉则为炎性黏膜增生而形成的息肉。胃息肉在无症状的人中的发生率低于1%、胃息肉也可分成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异位性息肉等)和肿瘤性息肉(包括扁平腺瘤即管状腺瘤和乳头状腺瘤即绒毛状腺瘤)两大类,前者的恶变机会不高,而后者有恶变倾向。
3、炎性息肉无恶变倾向;错构瘤性和异位性息肉很少发生癌变。增生性(再生性)息肉由增生的胃小凹上皮及固有腺体组成,细胞分化良好,有时伴有间质增生和排列紊乱的平滑肌束,这种息肉一般可发生多个,但很少发生肠化,癌变率较低,仅1%左右。但增生性息肉长大后可发生局部异型增生(腺瘤性变),也可发生恶变,在发现胃息肉时应仔细检查整个胃。
胃息肉的症状
1、本病早期或无并发症时多无症状。出现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呕血少见。位于幽门部的带蒂息肉,可脱入幽门管或十二指肠,而出现幽门梗阻的表现。息肉生长于贲门附近时可有吞咽困难。
2、恶心和呕吐:恶心和呕吐时临床常见症状。恶心常是呕吐的前驱感觉,也可单独出现。表现上腹部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血压减低等发走神经兴奋症状。
3、腹痛: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表现急性或慢性,其病因复杂,多为器质性,也可为功能性,多为腹腔内器官病变起,也可由腹腔外器官病变所致。
4、上腹部不适:表现隐痛腹胀等等。
专家指出,胃息肉长的都很小,不到一厘米,增生性息肉基本上属于良性病变,仅少数人一旦增生性息肉长大,可引起消化不良、腹痛不适等症状,还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让人看出来,也会癌变。
胃息肉怎么治疗
1、抗Hp治疗
发生于胃窦的增生性息肉与Hp感染有关,常伴有胃黏膜的活动性炎症,根除Hp可以使部分息肉消退。
2、内镜下息肉摘除术
有蒂息肉常采用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主要适合消化道扁平隆起型息肉的切除。一般先用内镜注射针沿病灶周围黏膜下层注射1:10000的肾上腺素氯化钠溶液2一10ml,使病灶明显隆起,再直接用带刺的圈套器套住隆起病灶后慢慢收紧圈套通电,用切割电流进行高频电切。
3、外科切除术
适合较大息肉引起梗阻或不适合内镜摘除者。息肉癌变若内镜下摘除证实蒂部无癌细胞浸润者均属早期癌,无需外科治疗。但蒂部有浸润或不能确诊癌浸润深度则应作外科切除术。
4、息肉摘除术前、术后的处理
术前常规检查患者出血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较大息肉切除术后,为防止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一般需住院留观。因溃疡形成是息肉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5%,多手术后一周内发生,故给予胃、十二指肠息肉切除术后的患者常规质子泵抑制剂抗溃疡治疗2周。胃、十二指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发生率0、2%~7%,术后24小时内出血主要原因是息肉切除过程中电凝不完全,而迟发性出血(术后数天)则源于息肉切除部位的溃疡形成。术后出血患者常规止血及抑酸治疗绝大部分可以有效,部分出血患者需要介入或外科手术止血。
患有胃息肉需要治疗吗
胃息肉是指从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通称为息肉,一般来说,息肉是由于起源于黏膜的细胞生长聚集形成的。生长在胃内的息肉称之为胃息肉,是临床常见疾病,临床上绝大部分胃息肉是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偶然发现的。
治疗原则
胃息肉的治疗原则是:对于有症状的息肉,应该予以治疗;对于无症状的息肉,也是临床绝大部分息肉,主要根据是否有癌变倾向决定治疗方法。一般有癌变倾向的腺瘤性息肉,原则上应该切除,而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则无需特殊治疗,观察随访就可以了。
胃息肉的治疗方法主要为通过内镜或者手术的方法予以切除。内镜治疗 内镜治疗是切除胃息肉,尤其是胃息肉的最常用方法。最适用于有蒂息肉。内镜息肉切除的方法很多,应根据息肉的部位、大小、形态,有蒂或无蒂等,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提高,内镜切除的手段越来越多,适应征越来越扩大。
胃息肉治疗原则是怎样
息肉是指从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通称为息肉,一般来说,息肉是由于起源于黏膜的细胞生长聚集形成的。生长在胃内的息肉称之为胃息肉,是临床常见疾病,临床上绝大部分胃息肉是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偶然发现的。
治疗原则
胃息肉的治疗原则是:对于有症状的息肉,应该予以治疗;对于无症状的息肉,也是临床绝大部分息肉,主要根据是否有癌变倾向决定治疗方法。一般有癌变倾向的腺瘤性息肉,原则上应该切除,而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则无需特殊治疗,观察随访就可以了。胃息肉的治疗方法主要为通过内镜或者手术的方法予以切除。
内镜治疗是切除胃息肉,尤其是胃息肉的最常用方法。最适用于有蒂息肉。内镜息肉切除的方法很多,应根据息肉的部位、大小、形态,有蒂或无蒂等,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提高,内镜切除的手段越来越多,适应征越来越扩大。
上面就是对胃息肉治疗原则是怎样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一般胃息肉并不是只有手术一种方式,一定要结合病情来判断,另外为了避免胃部出现疾病,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一定要保证良好的生活习,饮食上一定要多吃注意营养的均衡,并且按时保证一日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