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怎么治疗
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怎么治疗
肱骨外科颈接近盂肱关节,骨折又多发生在中老年,特别是老年患者,极易因此引起冻结肩,因此仔细了解病情,选择治疗方法,保持肩关节一定的活动度,是治疗所必须考虑的。对①裂纹骨折:用三角巾悬吊患肢2~3周,当疼痛减轻后尽早开始肩关节功能活动;②外展型骨折:骨折有嵌插且畸形角度不大者无需复位,以三角巾悬吊患肢2~3周,并逐步开始肩关节功能活动;无嵌插的骨折应行手法整复,随后以石膏或小夹板固定3~4周;③内收型骨折:有移位者皆应复位,复位方法有手法及切开两种,并给以适当的外固定或内固定。
1.手法复位外固定 一般需在骨折血肿内麻醉下进行。患者平卧,以内收型为例。一助手用布带绕过患者腋下向上牵拉肩部,另一助手握患肢肘部并保持中立位,肘关节屈曲90°,沿肱骨纵轴方向牵引。当两助手将骨折两断端拉开后,术者两拇指按住骨折部位向内推,其余四指抱住骨折远端向外牵拉,同时外展上臂。向外成角矫正后,再徐徐前屈肩关节过头部,术者用力向后挤压骨折部位以矫正向前成角,一般骨折即可复位(图2)。若畸形较大,此法仍不能复位时,可改用以下手法进行复位:术者立于患者前外侧,两拇指置于骨折远段后侧,其余四指环抱肩前侧相当于骨折成角部位,在牵引下持握前臂的助手将上臂逐渐前屈上举过顶,此时术者两拇指抵住骨折远端向前推顶,其余四指由前向后扣挤按压成角部位,如有骨擦感时表示骨折断端相互抵触,成角畸形已矫正,骨折已复位。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应用适当的外固定。
(1)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
(2)石膏绷带固定:患肢取屈肘位,用石膏绷带条环绕肩、肘固定;或者用肩人字石膏固定于上举位2~3周。以后改为其他固定,此法只适应骨折向前成角难矫正者。
(3)外展支架(飞机架) 固定:如骨折断端不稳定,复位后不易维持对位时,可用外展支架固定,并沿肱骨纵轴加用皮肤牵引以控制骨折近端向外成角畸形。此法现已少用。
无论用哪种方法固定,皆需早期开始功能活动,一般4周左右就可酌情去除固定。
2.切开复位和内固定
(1)适应证:多数肱骨外科颈骨折可用非手术疗法。以下几种情况考虑手术:①外科颈骨折移位严重,复位后不稳定;手法整复外固定失败者;②50岁以下病人合并肱骨头粉碎骨折;③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有移位并与肩峰下部抵触;④不能复位的骺板骨折分离(肱二头肌长头嵌入);⑤治疗较晚,已不能复位的青枝骨折。
(2)手术方法:臂丛麻醉,取肩前外侧切口,在三角肌前缘分开部分肌纤维,并在离肩峰止点1cm处横断三角肌,显露骨折处,认清肱二头肌长头腱及两骨折端,撬拨断端复位,以克氏针交叉固定,缝合肌肉及皮肤(图3)。术后当天可起床,臂部固定2~4天后,三角巾悬吊患肢3周,去克氏针,逐渐练习活动。
肱骨大节结骨折原因有什么
多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所致。据致伤的暴力及合并伤可分为四种类型:
1.无移位的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
此种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撞击于肱骨大结节,即当跌倒时肩部外侧着地引起骨折,骨折块很少有严重移位或无移位。
2.合并肩关节前脱位的肱骨大结节骨折
此骨折系肩关节前脱位时,大结节撞击于肩胛盂前下缘所致,因大结节与肱骨的骨膜未断裂,当肩关节前脱位整复后,肱骨大结节亦即自行复位。
3.有移位的单纯撕脱骨折
此种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即当跌倒时,上肢外展外旋着地,冈上、下肌、小圆肌及肩袖突然猛力收缩牵拉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如为完全撕脱骨折,骨折块可缩至肱骨头的关节面以上。
4.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大结节骨折
多为间接暴力引起,如跌倒时手或肘部着地,暴力沿上肢向肩部冲击,可引起肱骨外科颈及大结节骨折,是肱骨近端骨折的一个类型。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肱骨大节结骨折原因,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特别是不管工作还是生活要注意安全,在进行运动的时候要做好热身活动,出现肱骨大节结骨折后要及时的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康复护理方法有什么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康复护理:
1.心理护理 由于骨折后外固定限制了病人的活动,其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病人易产生焦虑和烦躁。应向病人解释固定的目的及重要性,让其了解固定的时限,自觉地维持有效的外固定,配合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
2.饮食 老年人新陈代谢降低,蛋白质合成减少,又因缺钙导致骨质疏松,因此骨折后恢复过程延长,所以饮食护理尤为重要。应限制热量摄入(为青年人的70%),选用植物油,提供优质蛋白(瘦肉、鱼类、蛋类、乳制品)、丰富的维生素和高钙饮食。牛奶富含钙、磷、钾,所含蛋白质和钙易于吸收,是骨折病人最好的饮品,老年人应长期饮用。
3.体位 无论是三角巾悬吊或手法复位后外展架固定,只要病人全身情况允许,日间均应下床活动。卧床时床头抬高30°~45°位较为舒适;平卧位时,应在患侧胸壁垫一软枕,以免患侧上肢向侧方下坠。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康复护理方法有什么,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另外患者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功能性锻炼,一般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和家人的陪同下进行,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不过要量力而行。
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肱骨骨折:
治疗肱骨骨折可应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肱骨骨折,如丹参、三七、制乳香、制没药、地鳖虫、红花,再随证分期选用中药,如肱骨骨折中后期选用续断、仙茅、熟地、骨碎补、生白术、补骨脂、当归、陈皮、淫羊藿,如体弱者加当归、黄芪。
落得打12克,伸筋草12克,桑寄生9克,红花5克,全当归9克,桂枝3克,草乌9克,独活9克,研成粉末,将药装入纱布袋内扎好,放人锅内煮沸后稍待冷却用毛巾浸后敷于肱骨骨折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
荆芥9克,防风6克,黄柏6克,当归6克,苦参6克,川芎5克,丹参6克,川椒1.5克,松木9克,杜仲9克,松节9克,樟脑3克,黄酒l小杯,水煎后敷于肱骨骨折患处,有温经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
手术治疗肱骨骨折:
治疗肱骨骨折都有哪几种方法?臂丛麻醉,取肩前外侧切口,在三角肌前缘分开部分肌纤维,并在离肩峰止点1cm处横断三角肌,显露骨折处,认清肱二头肌长头腱及两骨折端,撬拨断端复位,以克氏针交叉固定,缝合肌肉及皮肤,术后肱骨骨折患者当天可起床,臂部固定2~4天后,三角巾悬吊肱骨骨折患肢3周,去克氏针,逐渐练习活动。
手法复位固定治疗肱骨骨折:
手法复位外固定一般需在骨折血肿内麻醉下进行,患者平卧,以内收型为例。一助手用布带绕过患者腋下向上牵拉肩部,另一助手握患肢肘部并保持中立位,肘关节屈曲90°,沿肱骨纵轴方向牵引。
肱骨稞上骨折有哪些症状
I型:轻度移位骨折肱骨上端可为一处骨折(如单一肱骨外科颈骨折、单一大结节骨折或小结节骨折等),也可是多处骨折,即同时有两处或两处以上部位的骨折(如外科颈骨折合饼大结节骨折等),但任何一处骨折的移位都不大於1厘米,骨端成角不大於45°。从病理损伤考虑,这种骨折软组织损伤较轻,或骨端间有紧密的嵌插,骨折比较稳定,一般骨折愈合较快。这种类型骨折占肱骨上端骨折的绝大多数。这种没有明显移位的骨折,由於仍有软组织将骨折块连为一体,因此称为一部分骨折。
II型:关节段移位骨折按解剖部位命名即为肱骨解剖颈骨折,且骨端间移位大於l厘米或成角大於45°。此种骨折肱骨头的血循环受到破坏,常发生肱骨头缺血坏死。这种一处骨折因有明显的移位(或同时有轻度移位的大、小结节骨折),从而使肱骨头与肱骨干上端形成分离的两部分,因此属於二部分骨折。
III型:骨干移位骨折从解剖部位命名即为外科颈骨折。骨折移位大於l厘米或成角畸形大於45°。单一骨干移位,肱骨上端分成两个分离的部分,因此也属於二部分骨折。如同时再合饼一个结节骨折且移位也大於l厘米以上时,因为肱骨上端分成三个各自分离的部分,因此应属於三部分骨折。如同时合饼两个结节的骨折,且均有大於1厘米的移位,肱骨上端则分成四个各自分离的骨块,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干上端。这种骨折属於四部分骨折。
IV型:大结节骨折大结节骨折且移位大於l厘米以上。大结节有三个面做为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的附着点。外伤时可造成整个大结节骨折移位,也可为大结节的一个面撕脱骨折。如为部分撕脱骨折且有明显移位时,则说明肩袖有纵行撕裂。如大结节移位骨折同时有外科颈的移位骨折,则关节段骨块由於受附丽於小结节的肩胛下肌的牵拉而发生内旋。
V型:小结节移位骨折可为单独小结节撕脱骨折,移位大於1厘米以上,即属二部分骨折。如同时合并有外科颈骨折且有明显移位,则属於三部分骨折。此时关节段由於只受附着於大结节的肩袖牵拉,因此可发生外展、外旋移位。
VI型:肱骨上端骨折合并肱盂关节脱位。肱骨上端骨折脱位是指肱骨上端骨折同时合并盂肱关节的真正完全脱位,而不是指肱骨头的旋转移位或关节内的半脱位现象。在二部分或三部分增折脱位的病例,肱骨头仍可能有一定的血循环。如发生四部分骨折脱位时,肱骨头血循环遭受破坏,易造成肱骨头缺血坏死。
肱骨骨折诊断方法是什么
一、疾病诊断:
1、肱骨外科颈骨折
局部常出现淤斑,左上臂纵轴叩击时骨折处有锐角,患肢较健侧略短,可出现畸形骨擦音。
2、肱骨干骨折
患臂肿痛较剧烈,有明显的压痛,上臂功能丧失,患者常将前臂依附于胸壁。
3、肱骨髁上骨折
肘部肿胀疼痛,甚至出现张力性水疱,肘部压痛甚剧,肘关节功能丧失,骨折部位有异常活动和骨擦音。
二、疾病检查:
肱骨外科颈骨折诊断容易。根据肩部正位X片可显示外展或内收骨折类型。还必须有侧位片(穿胸位)了解肱骨头有无旋转、嵌插、前后重迭移位畸形,以便明确有无骨折端向前成角。
分为内收或外展型、伸展型和屈曲型等三个类型。
1、内收或外展型损伤:最常见。X线正位片所见骨折线为横行,骨折轻度向内或向外成角,远折端呈内收或外展状态。侧位片上均无明显向前或向后成角、错位改变。肱骨外科颈骨折常合并肽骨大结节骨折,表现为撕脱的蝶形骨折片。
2、伸展型损伤,是间接外力引起的损伤。X线特点为骨折线横行,骨折向前成角,远折端向前错位,肱骨头后倾,关节面向后。
3、屈曲型损伤:是较少见的间接外力引起的损伤。骨折向后成角畸形,远折端向后上移位。
肱骨外科颈骨折时只要病人全身情况允许,日间均应下床活动。卧床时床头抬高30-40度较舒适,平卧时,应在患侧胸壁垫一软枕,以免患侧上肢向侧方下坠。肱骨外科颈骨折外展架固定时保持肩关节外展70度、前屈30度、屈肘90度。肱骨髁上骨折采用石膏托于肘关节屈曲位固定。另外,本病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无有效预防措施,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避免受伤是关键。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特点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患者常见的骨折之一。肱骨位于人的上臂部位,上连肩胛骨,下接肘关节,是人体上肢重要的骨骼之一。肱骨外科颈位于肱骨大、小结节与肱骨干交界的部位。由于该部位为松质骨和皮质骨交界的部位,所以容易发生骨折,而且需要做外科治疗。因此,该部位的骨折得名为“肱骨外科颈”骨折(图3-5)。
判断肱骨外科颈骨折要点如下:
① 肩部外伤史。
② 肩关节局部有疼痛、肿胀、血肿及淤血斑等。
③ 上臂活动障碍。
④ X线片显示肱骨外科颈部位存在骨折线,骨折端可有移位。
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是怎么回事
Neer(1970年)在Codman的四部分骨块分类基础上提出此分类方法。此种分类方法包含骨折的解剖部位、骨块移位的程度和不同组合等因素在内。但分类的主要依据是骨折移位的程度-即以移位大于1cm或成角畸形大于45°为标准进行分类。肱骨近端骨折,不论骨折线的多少,只要未超过上述的明显移位的标准,说明骨折部位尚有一定的软组织附丽连接,尚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种骨折为轻度移位骨折,属于一部分骨折。
I型:轻度移位骨折肱骨上端可为一处骨折(如单一肱骨外科颈骨折、单一大结节骨折或小结节骨折等),也可是多处骨折,即同时有两处或两处以上部位的骨折(如外科颈骨折合饼大结节骨折等),但任何一处骨折的移位都不大於1厘米,骨端成角不大於45°。从病理损伤考虑,这种骨折软组织损伤较轻,或骨端间有紧密的嵌插,骨折比较稳定,一般骨折愈合较快。这种类型骨折占肱骨上端骨折的绝大多数。这种没有明显移位的骨折,由於仍有软组织将骨折块连为一体,因此称为"一部分骨折"。
II型:关节段移位骨折按解剖部位命名即为肱骨解剖颈骨折,且骨端间移位大於l厘米或成角大於45°。此种骨折肱骨头的血循环受到破坏,常发生肱骨头缺血坏死。这种一处骨折因有明显的移位(或同时有轻度移位的大、小结节骨折),从而使肱骨头与肱骨干上端形成分离的两部分,因此属於"二部分骨折"。
III型:骨干移位骨折从解剖部位命名即为外科颈骨折。骨折移位大於l厘米或成角畸形大於45°。单一骨干移位,肱骨上端分成两个分离的部分,因此也属於"二部分骨折"。如同时再合饼一个结节骨折且移位也大於l厘米以上时,因为肱骨上端分成三个各自分离的部分,因此应属於"三部分骨折"。如同时合饼两个结节的骨折,且均有大於1厘米的移位,肱骨上端则分成四个各自分离的骨块,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干上端。这种骨折属於"四部分骨折"。
IV型:大结节骨折大结节骨折且移位大於l厘米以上。大结节有三个面做为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的附着点。外伤时可造成整个大结节骨折移位,也可为大结节的一个面撕脱骨折。如为部分撕脱骨折且有明显移位时,则说明肩袖有纵行撕裂。如大结节移位骨折同时有外科颈的移位骨折,则关节段骨块由於受附丽於小结节的肩胛下肌的牵拉而发生内旋。
V型:小结节移位骨折可为单独小结节撕脱骨折,移位大於1厘米以上,即属"二部分骨折"。如同时合并有外科颈骨折且有明显移位,则属於"三部分骨折"。此时关节段由於只受附着於大结节的肩袖牵拉,因此可发生外展、外旋移位。
VI型:肱骨上端骨折合并肱盂关节脱位。肱骨上端骨折脱位是指肱骨上端骨折同时合并盂肱关节的真正完全脱位,而不是指肱骨头的旋转移位或关节内的半脱位现象。在"二部分"或"三部分增折脱位的病例,肱骨头仍可能有一定的血循环。如发生"四部分"骨折脱位时,肱骨头血循环遭受破坏,易造成肱骨头缺血坏死。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是怎么回事,这也是一种骨折后必须在治疗前先掌握的情况,一般主要是通过检查后分类,对于患者病情的治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外在进行治疗后也要注意康复的训练。
肱骨近端骨折分型有什么
I型:轻度移位骨折肱骨上端可为一处骨折(如单一肱骨外科颈骨折、单一大结节骨折或小结节骨折等),也可是多处骨折,即同时有两处或两处以上部位的骨折(如外科颈骨折合饼大结节骨折等),但任何一处骨折的移位都不大於1厘米,骨端成角不大於45°。从病理损伤考虑,这种骨折软组织损伤较轻,或骨端间有紧密的嵌插,骨折比较稳定,一般骨折愈合较快。这种类型骨折占肱骨上端骨折的绝大多数。这种没有明显移位的骨折,由於仍有软组织将骨折块连为一体,因此称为"一部分骨折"。
II型:关节段移位骨折按解剖部位命名即为肱骨解剖颈骨折,且骨端间移位大於l厘米或成角大於45°。此种骨折肱骨头的血循环受到破坏,常发生肱骨头缺血坏死。这种一处骨折因有明显的移位(或同时有轻度移位的大、小结节骨折),从而使肱骨头与肱骨干上端形成分离的两部分,因此属於"二部分骨折"。
III型:骨干移位骨折从解剖部位命名即为外科颈骨折。骨折移位大於l厘米或成角畸形大於45°。单一骨干移位,肱骨上端分成两个分离的部分,因此也属於"二部分骨折"。如同时再合饼一个结节骨折且移位也大於l厘米以上时,因为肱骨上端分成三个各自分离的部分,因此应属於"三部分骨折"。如同时合饼两个结节的骨折,且均有大於1厘米的移位,肱骨上端则分成四个各自分离的骨块,即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干上端。这种骨折属於"四部分骨折"。
IV型:大结节骨折大结节骨折且移位大於l厘米以上。大结节有三个面做为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的附着点。外伤时可造成整个大结节骨折移位,也可为大结节的一个面撕脱骨折。如为部分撕脱骨折且有明显移位时,则说明肩袖有纵行撕裂。如大结节移位骨折同时有外科颈的移位骨折,则关节段骨块由於受附丽於小结节的肩胛下肌的牵拉而发生内旋。
V型:小结节移位骨折可为单独小结节撕脱骨折,移位大於1厘米以上,即属"二部分骨折"。如同时合并有外科颈骨折且有明显移位,则属於"三部分骨折"。此时关节段由於只受附着於大结节的肩袖牵拉,因此可发生外展、外旋移位。
VI型:肱骨上端骨折合并肱盂关节脱位。肱骨上端骨折脱位是指肱骨上端骨折同时合并盂肱关节的真正完全脱位,而不是指肱骨头的旋转移位或关节内的半脱位现象。在"二部分"或"三部分增折脱位的病例,肱骨头仍可能有一定的血循环。如发生"四部分"骨折脱位时,肱骨头血循环遭受破坏,易造成肱骨头缺血坏死。
骨质疏松骨折最常见的部位
骨质疏松骨折最常见的部位,首先是椎体,一般都是胸腰段,胸十二,腰一位置,这个地方最容易发生;第二个是髋关节,像股骨粗隆间,股骨胫这些部位;第三个是肱骨近端,像肱骨外科颈骨折、大结节骨折、小结节骨折,这些地方容易造成的骨折;第四个部位是桡骨的远端,主要是Colles骨折(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Barton骨折(巴尔通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