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该怎么护理
糖尿病该怎么护理
1.生活有规律,身体情况许可,可进行适当的运动,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运动方式可结合病人的爱好,老年以散步为宜,不应超过心肺及关节的耐受能力,否则会导致并发症。
2.让病人明确饮食控制的重要性。计算标准体重,控制总热量。严格定时定量进餐,饮食搭配均匀。
3.注射胰岛素病人的护理:
(1)胰岛素需置于0-5℃冰箱存放。
(2)抽吸胰岛素剂量必须准确,抽吸时摇匀并避免剧烈振荡。
(3)观察和预防胰岛素不良反应,如低血糖反应、胰岛素过敏及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
(4)两种胰岛素合用时,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后抽吸中效及长效胰岛素。
4.按时测体重,必要时记录出人量。
5.每日起居应有规律,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6.病人易产生焦虑,应鼓励病人,坚持控制血糖,可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并给予精神上的支持。
糖尿病病人低血糖护理
1.低血糖概念 低血糖反应是血糖浓度低于正常的临床综合征,病因多种,最常见于糖尿病患者,往往是在调整血糖的过程中因胰岛素给药过量、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延缓正餐或忽略了加餐、较多地运动、磺脲类降糖药过量、酗酒等原因而引起 。 虽然低血糖的量化指标是血糖值低于2.80 mmol/L ,但有些糖尿病患者因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一旦血糖降至正常水平(3. 60~6. 10 mmol/L)也会出现低血糖症状。
2.原因分析 进食太少,忘记或推迟吃饭; 过量饮酒,尤其空腹饮酒; 药物过量; 运动量过大; 肾上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疾病或肝肾疾病加重。
3.低血糖症状
3.1有症状低血糖 心慌、手抖、冒冷汗、四肢无力、饥饿、心跳加快、眼前发黑、精神异常(哭闹、幻觉、幻想、狂躁、谵语)、昏迷
3.2无症状低血糖 诊断标准: 血糖<2.8 mmol/ L 时缺乏自主神经警告症状,如出汗、饥饿感、心悸、颤抖、面色苍白等; 有脑功能障碍的低血糖症状如嗜睡、谵妄、视力障碍、精神异常、昏迷等,出现前缺乏自主神经症状。
4.低血糖的预防 按时进食,生活规律; 不可随便增加药量; 每次用胰岛素均应仔细核对剂量; 运动量恒定; 常测血糖; 随身带糖果、饼干以备用; 随身携带病人急救卡。
5.低血糖的处理 症状轻者—水果糖或巧克力等 症状重者—喝“糖” (记得半小时后复测) 昏迷患者——静脉推注葡萄糖
6.低血糖护理 病情观察年龄大、病程长、存在微血管病变、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增高或神经病变的患者,易出现无症状低血糖 ;
对夜间易发生无症状低血糖的患者,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行为等;
监测血糖除3餐前后的6次血糖测定外,还增加睡前22:00、凌晨0:00、2:00、4:00 的4次血糖监测,以及时发现血糖的动态变化,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饮食指导根据每日总热量适当搭配主副食。每餐确保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纤维素按比例供应,既有利于减缓葡萄糖的吸收,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又符合营养配餐的要求;
运动指导根据患者体质、年龄、耐受强度、血糖情况、个体差异安排运动时段、运动量,要求患者每天坚持运动30 min ,于早餐、午饭后1 h 进行,睡前不安排运动锻炼;
心理护理向患者耐心解释无症状低血糖是低血糖的一种特殊形式,只要治疗方案合理、配合治疗,可以避免和及时纠正。另外鼓励患者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以保持良好心态;
健康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低血糖发生的原因、表现、危害及处理方法。鼓励患者家中自备血糖仪,加强血糖自测及时发现低血糖的发生并能进行自救。嘱患者自备急救盒,内放含糖食物,随身携带。
糖尿病如何护理
对症护理
1、药物护理
(1)口服降糖药物护理。
1)教育病人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
2)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通过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评价药物疗效。
口服磺脲类药物应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
(2)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反应、胰岛素过敏和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低血糖多见于1型糖尿病病人。发生低血糖时,患者出现头昏、心悸、多汗、饥饿甚至昏迷。一旦发生,应及时检测血糖,并根据病情进食糖类食物或静脉推注50%葡萄糖。胰岛素过敏的表现以注射部位局部瘙痒、荨麻疹为主。为避免因注射部位皮下脂肪改变而导致胰岛素吸收不良,应有计划地改换注射部位。
2、预防感染的护理
(1)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2)进行皮下注射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伤口感染。
(3)预防糖尿病足关键是预防皮肤损伤和感染。
3、并发症的护理
(1)酮症酸中毒的护理:护士应准确执行医嘱,以确保液体和胰岛素的输入。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状况,每l~2h留取标本送检尿糖、尿酮体及血糖、血酮体等。
(2)低血糖护理:当病人出现强烈饥饿感,伴软弱无力、恶心、心悸甚至意识障碍时,或于睡眠中突然觉醒伴皮肤潮湿多汗时,均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发生低血糖时,采取的措施包括:有条件应先做血糖测定,然后进食含糖食物,静脉推注50%葡萄糖和肌注胰高血糖素。
一般护理
1、饮食护理严格按糖尿病饮食进餐。
(1)热量标准对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者每日酌情增加5kcal/kg左右。
(2营养不良或低蛋白血症者,蛋白质为每日1.5~2.0g/kg,有肾脏功能损害者,蛋白质每日小于0.6g/kg。
(3)最好是粗纤维含量较多的食品,如糙米、面、蔬菜等,因含粗纤维较多的饮食能增加胃肠道蠕动,促进排空,减少消化吸收,有利于控制高血糖。
(4)合理安排膳食结构,蔬菜应选择含糖分较少的小白菜、大白菜、油菜、白萝卜、空心菜、芹菜等为主。水果如香蕉、西瓜、梨子等因含糖量较高,故不宜多食。
(5)烹调宜用植物油。
2、运动的护理
(1)要求病人坚持长期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2)采取的锻炼形式应为有氧活动,如步行、骑自行车、健身操及家务劳动等。
(3)活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l5~30min为宜。此外,为避免活动时受伤,应注意活动时的环境。活动时最好随身携带甜点心及病情卡,以备急需。
糖尿病护理
1.注意保暖:寒冷刺激,可使体内儿茶酚胺物质增加,会引起反射性血管收缩,导致相应器官和肢体的缺血,促使血糖、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易诱发中风、心肌梗塞等严重疾病,故糖尿病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加衣服。
2.补充水分:由于冬季气候比较干燥,人体水分易于流失,很多糖尿病患者怕尿多不敢喝水,而有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一些高龄的患者)渴感不明显,也比较少喝水。最好要养成定时适量喝水的习惯,老年人最好在睡前喝一次水。因为心脑血管病变多发生在夜间,睡前补水主要为了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私稠度,减少缺血性疾病的发生。
3.避免便秘:冬季也是容易导致便秘的季节,特别是老年患者,发生便秘时用力排便会使腹内压升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冬季除了多补充水分外,还应该多吃富含高纤维的食物,比如竹笋、蔬菜等,避免便秘的发生。
4.情绪稳定:冬季出门活动少,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而情绪激动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可促使肝脏中的糖原释放进人血液,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导致病情加重或降低治疗效果。因此糖尿病患者要避免负情绪影响,保持情绪稳定。
糖尿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病史、身体评估病人多有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伤口愈合不良、经常感染等主诉。应详询其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食量,有无糖尿病家族史,体重,妊娠次数。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心血管、神经系统等体检可见异常。酮症酸中毒者呼吸深大伴脱水体征和意识改变。
2.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空腹尿糖阳性,空腹和餐后血糖增高超过正常范围,血甘油三酯、胆固醇、脂蛋白增高;并发酸中毒者可有尿酮阳性,电解质、血PH值、二氧化碳结合力异常改变。
3.心理、社会资料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漫长的病程及多器官、多组织结构和功能障碍对病人身心产生的压力易使病人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对疾病缺乏信心,或对疾病抱无所谓的态度而不予重视,以至不能有效地应对慢性疾病。社会环境如病人的亲属、同事等对病人的反应和支持是关系到病人能否适应慢性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应予评估。
(二)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及评价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消瘦,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有关。
(l)目标病人多饮、多尿、多食的症状缓解,体重增加,血糖正常或趋于正常水平。
(2)护理措施
糖尿病护理
足部护理
常见的足部问题有脚癣、真菌感染、硬结、鸡眼、水疱、拇囊炎、干性皮肤、溃疡、槌状脚趾、嵌趾甲和脚底疣。
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可能具有以上这些问题,之所以对糖尿病患者重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如有神经损害,对于那些需要治疗的伤口敏感性就会降低,而且容易忽视。其次,血流速度的减慢将会使愈合迟缓。再者,免疫如果被抑制,将会更易于被感染。
最后,足部肌肉神经损害将导致走路不成一条直线,足部偏向一侧,引起足部疼痛和受压点的溃疡。
预防小贴士:每天抽出时间对足部进行护理。清洗、干燥和检查足趾和足底,查看是否有破裂皮肤、刺痛、葡萄疮、伤口、水疱、发红、硬结和其他改变。如有,可使用医生推荐的抗菌药膏或者无菌绷带包扎伤口。经常剪趾甲预防嵌趾甲,不要赤脚,穿适当的鞋子。
如有足部的一些问题,应及时治疗或者看医生。每两到三个月看一次医生以作专业的检查。
每天对足部进行检查意味着糖尿病患者可以发现一些细微的变化,并在加重之前得到治疗。
皮肤护理
细菌感染、霉菌感染及瘙痒是常见的皮肤问题,主要是由于血液循环减慢和身体抗感染能力下降,像疖(毛囊炎)这样的细菌感染需要抗生素治疗。非常严重,尤其是2型糖尿病失去控制引起的,起始于鼻窦感染,情况越来越糟,可能会蔓延到肺和脑,症状是鼻窦感染、发热、眼肿、皮肤发红,有时候溃疡需要引流,这就需要及时看医生。
糖尿病还会引起干性皮肤引起的瘙痒,酵母菌感染或者血流减慢(尤其是腿部),使用一些外用药水和药膏可以缓解。
血供减弱还可以引起其他的皮肤疾病,机体还会对使用的胰岛素产生抵抗。疹、肿块、大水疱都会发生,有的需要治疗,有的则不必。
预防小贴士: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控制血糖,预防干性皮肤。在容易感染的部位使用滑石粉,如有必要可使用增湿洗剂和肥皂。不要在趾间使用外用药水,也不要把真菌容易生长的地方弄得潮湿。
记着如有必要让医生来处理这些皮肤问题,尤其是足部问题和霉菌感染,这些可能非常严重,需要处方药来治疗。
眼部护理
糖尿病将会损害眼睛的血管,导致一些本可以预防的问题严重化,如白内障、青光眼和视网膜病。
白内障,特点主要是眼晶状体浑浊、视力模糊。每个人都可能会患白内障,不过糖尿病患者患此病的时间更早、病程更快。
青光眼主要是由于眼内压升高损害了眼神经、血管和视力。
视网膜病主要是由于眼内血管损害,如果不及时诊断并治疗将会导致失明。
预防小贴士:预防这些问题并防止进一步加重的最好办法就是控制血糖,每年都要让眼科专家检查。
牙齿和牙龈护理
许多人都有牙龈问题,而糖尿病患者患牙龈疾病的风险更高,而且年龄也更早。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受细菌侵袭和感染。高血糖将会使牙龈疾病更严重,引起出血、牙龈肿痛。此外还会出现牙龈炎症、牙齿治疗后难以康复、口腔干燥、口腔和舌发热。
预防小贴士:餐后刷牙,每年看两次牙医,告诉牙医糖尿病病情。讨论一下口腔感染或者控制血糖的困难,让你的糖尿病医生和牙科医生商量一下,以决定治疗。
心脏护理
糖尿病患者需要非常关注心脏病、中风,而且这些都是可以预防的。
动脉硬化是引起心脏病和中风的最常见原因。当血糖比正常水平高时,将会降低心脏和脑部的血流速度,增加心脏病发作、中风的危险。心脏泵血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心衰。
糖尿病的护理 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终身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但却可以控制病情,通过综合治疗、护理和保健,可以和常人一样生活和长寿,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切不可,忽视病情,不采取正规治疗,导致严重的慢性并发症而致残、致死。
糖尿病护理
1.感染的护理:指导病人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全身和局部清洁,加强口腔、皮肤和阴部的清洁,做到勤换内衣。
2.肢体麻木、疼痛的护理:注意保护足部,鞋袜不宜过紧,保持趾间干燥、清洁。经常检查有无外伤、鸡眼、水泡、趾甲异常等,并及时处理。剪趾甲时注意剪平,不要修剪过短。应禁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3.眼部病变的护理:出现视物模糊,应减少活动,保持大便通畅,以免用力排便。视力下降时,加强日常生活的协助和安全护理。
糖尿病该怎么吃
首先,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香烟、蜂蜜、含糖酸奶、咖啡、可乐等饮料、糖果、荤油。尽量少食用:稀饭、核桃、瓜子、花生、巧克力。
其次,荤菜要限量,尽量不吃肥肉,可适量食用瘦肉、鱼、虾等优质动物蛋白和豆浆、豆腐等植物蛋白,每天可以吃1个鸡蛋,喝1杯牛奶。
再者,蔬菜也不是吃的越多越好,土豆、山芋、豆制品、南瓜、玉米、花菜等必须适量。青菜、菠菜、芹菜等绿叶蔬菜富含纤维素,可以适当多食用,黄瓜、西红柿等富含水分,也可以适当多吃。
此外,如果您的血糖控制不佳,请不要吃水果。如果控制良好,可以在减少部分主食的前提下,每日分次(不要一次吃完)少量食用猕猴桃、柚子、石榴、西瓜、草莓、梨、苹果等水果,每天不超过200克。
上面所介绍的就是糖尿病怎么吃怎么养,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建议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糖尿病的伤害极大,及早发现,进行治疗,做好日常的护理措施,才能够及早恢复身体健康。
糖尿病的心理护理
1、明确糖尿病是能被控制好的疾病,只要面对现实正视它,科学地对待它,血糖就会得到较好的控制,避免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2、精神放松。很多糖尿病患者常问医生:“我的病情严重吗?”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不论病情轻重,只要科学地对待它,千方百计把血糖降下来,疾病就不会往严重的方向发展。不论病情如何轻,如果听之任之,不认真规范地治疗,血糖控制不好,糖尿病的并发症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重,最后出现严重的、不可逆的后果。
3、不要存在错误观念。“能吃能喝不是病”这是一种错误观念,糖尿病就是能吃能喝,吃出来、喝出来的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尽管刚患糖尿病三五年很少致残或危及生命,但是一定要明白:从血糖升高的第一天起,糖尿病的并发症就开始了,一旦出现临床表现、功能障碍,治疗就十分困难。
4、培养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建立新的生活规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因而,血糖就会忽高忽低。如果把自己的生活起居、饮食、运动安排得非常有节奏、有规律,血糖就不会大幅度的变化。
5、加强体育锻炼和自我管理。糖尿病患者要加强体育锻炼,一方面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同时培养自己的自控能力。人们往往行为被限制以后会出现逆反心理,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比如平常未必想起吃水果,现在得了糖尿病要限制吃水果,反倒特别想吃了,控制饮食、忌烟限酒是治疗糖尿病重要的方面,因此不要存在“偶尔抽一支烟没关系”、“多吃一次没关系”的侥幸心理,往往有一次就能出现第二次、第三次。
6、保持情绪稳定。情绪波动也会导致血糖升高。情绪的自控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长期的磨练,只要时时刻刻有这种“自控意识”,一定会有收益。要避免家庭矛盾,不要大事小事就生气,要心胸开阔,大事多商量,小事不计较。任何人在工作中或生活上都不会一帆风顺,总会碰上不顺心的事,尤其是在评职称、涨工资、工作调动不顺利时更容易引起情绪的波动,而情绪的波动会引起血糖的波动,使糖尿病病情加重。把“身体健康”放在这些问题之上,对不顺心的事置之度外,对“名利”淡然处之,可以把对健康不利的因素减小到最低。
7、克服麻痹思想。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自己对疾病重视的程度逐渐淡漠,饮食控制不严格,自我监测也不认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药不按时吃,血糖也不查,甚至又像没得糖尿病时一样,一切顺其自然不管不顾,这样只能导致血糖的波动或升高,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8、生活丰富多彩。糖尿病患者要与人多交往,参加有益的活动,丰富多彩的生活会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解除对疾病的紧张与烦恼,有利于血糖的控制。与更多的人交往,尤其与糖尿病患者的交往,可以相互探讨控制糖尿病的经验、体会,相互鼓励,相互帮助。
9、 “麻烦”是病情的需要。糖尿病既要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按时服药,又要进行血糖、尿糖的监测等等,确实很“麻烦”。但是正因为有了这些“麻烦”才确保了病情的稳定。这些“麻烦”是控制病情的需要。糖尿病患者要克服“麻烦”心理,不要把治疗糖尿病的一些手段和方法看成“额外负担”。血糖控制不好,一旦并发症产生了,造成功能障碍、致盲、致残。到那时给自己带来的痛苦,给家属带来的负担,与现在需要做的事比较起来,现在的“麻烦”是微不足道的。
糖尿病护理
糖尿病往往会引发多种并发症,给糖尿病患者及其家人的身心包括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为了避免或者将这种伤害降到最低,那么糖尿病患者就要加强日常的护理工作,对身体每一部分的特别护理,可以避免或者减少并发症的患病机率。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平衡饮食、控制体重、有规律锻炼和健康检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多数人对于糖尿病护理最为关心的就是足部感染、疮痨、牙龈疾病和掉牙、视力问题、心脏疾病和血液循环问题。北京燕化医院内分泌科齐林
如果血糖不能得到控制,就会出现血管和神经损害,同时,身体对抗感染的能力也随之下降。控制血糖是预防以上并发症的基础,但是个人生活自理的规划——自己每天可以做的简单事情——都能够大大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危险性。那么,糖尿病患者每天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足部护理
常见的足部问题有脚癣、真菌感染、硬结、鸡眼、水疱、拇囊炎、干性皮肤、溃疡、槌状脚趾、嵌趾甲和脚底疣。
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可能具有以上这些问题,之所以对糖尿病患者重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如有神经损害,对于那些需要治疗的伤口敏感性就会降低,而且容易忽视。其次,血流速度的减慢将会使愈合迟缓。再者,免疫如果被抑制,将会更易于被感染。
最后,足部肌肉神经损害将导致走路不成一条直线,足部偏向一侧,引起足部疼痛和受压点的溃疡。
预防小贴士:每天抽出时间对足部进行护理。清洗、干燥和检查足趾和足底,查看是否有破裂皮肤、刺痛、葡萄疮、伤口、水疱、发红、硬结和其他改变。如有,可使用医生推荐的抗菌药膏或者无菌绷带包扎伤口。经常剪趾甲预防嵌趾甲,不要赤脚,穿适当的鞋子。
如有足部的一些问题,应及时治疗或者看医生。每两到三个月看一次医生以作专业的检查。
每天对足部进行检查意味着糖尿病患者可以发现一些细微的变化,并在加重之前得到治疗。
皮肤护理
细菌感染、霉菌感染及瘙痒是常见的皮肤问题,主要是由于血液循环减慢和身体抗感染能力下降,像疖(毛囊炎)这样的细菌感染需要抗生素治疗。非常严重,尤其是2型糖尿病失去控制引起的,起始于鼻窦感染,情况越来越糟,可能会蔓延到肺和脑,症状是鼻窦感染、发热、眼肿、皮肤发红,有时候溃疡需要引流,这就需要及时看医生。
糖尿病还会引起干性皮肤引起的瘙痒,酵母菌感染或者血流减慢(尤其是腿部),使用一些外用药水和药膏可以缓解。
血供减弱还可以引起其他的皮肤疾病,机体还会对使用的胰岛素产生抵抗。疹、肿块、大水疱都会发生,有的需要治疗,有的则不必。
预防小贴士: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控制血糖,预防干性皮肤。在容易感染的部位使用滑石粉,如有必要可使用增湿洗剂和肥皂。不要在趾间使用外用药水,也不要把真菌容易生长的地方弄得潮湿。
记着如有必要让医生来处理这些皮肤问题,尤其是足部问题和霉菌感染,这些可能非常严重,需要处方药来治疗。
眼部护理
糖尿病将会损害眼睛的血管,导致一些本可以预防的问题严重化,如白内障、青光眼和视网膜病。
白内障,特点主要是眼晶状体浑浊、视力模糊。每个人都可能会患白内障,不过糖尿病患者患此病的时间更早、病程更快。
青光眼主要是由于眼内压升高损害了眼神经、血管和视力。
视网膜病主要是由于眼内血管损害,如果不及时诊断并治疗将会导致失明。
预防小贴士:预防这些问题并防止进一步加重的最好办法就是控制血糖,每年都要让眼科专家检查。
牙齿和牙龈护理
许多人都有牙龈问题,而糖尿病患者患牙龈疾病的风险更高,而且年龄也更早。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受细菌侵袭和感染。高血糖将会使牙龈疾病更严重,引起出血、牙龈肿痛。此外还会出现牙龈炎症、牙齿治疗后难以康复、口腔干燥、口腔和舌发热。
预防小贴士:餐后刷牙,每年看两次牙医,告诉牙医糖尿病病情。讨论一下口腔感染或者控制血糖的困难,让你的糖尿病医生和牙科医生商量一下,以决定治疗。
心脏护理
糖尿病患者需要非常关注心脏病、中风,而且这些都是可以预防的。
动脉硬化是引起心脏病和中风的最常见原因。当血糖比正常水平高时,将会降低心脏和脑部的血流速度,增加心脏病发作、中风的危险。心脏泵血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心衰。
糖尿病该怎么治疗
可以服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等降糖药进行治疗,注意饮食控制,少食糖及糖制品,多运动,饮食中多吃点苦瓜,有降血糖的作用,注意定期复查看看。
糖尿病的护理
1、糖尿病人睡觉时别关灯,以减少患视网膜病的几率!
2 、戒烟,众所周知,吸烟是II型糖尿病患病风险因素。而美国研究人员2010年1月3日公布的研究成果显示,由于戒烟后体重迅速增加,可能增加短期内患II型糖尿病的风险。研究人员因此建议在戒烟的同时,注意控制体重。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内科学纪事》月刊上报告说,他们在1987年至1989年间招募10892名没有糖尿病的中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在随后为期17年的跟踪调查期间,定期登记这些人的血糖水平以及体重等数据。 研究人员发现,吸烟者戒烟后最初3年的体重平均增加约3.8公斤,腰围增加约3.2厘米。与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在戒烟后最初6年内患II型糖尿病的风险要高70%,10年后患病风险才恢复到正常水平;持续吸烟者在研究期间患糖尿病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30%。
此外,吸烟最严重、戒烟后体重增加最多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也最高。 研究人员说,戒烟者患病风险的增加与戒烟后体重的增加有关。他们特别强调说,这项研究成果不应当成为不戒烟的借口,因为其传递的根本信息是:永远不要吸烟,如果吸烟了,应该尽早戒烟,而且同时注意控制自己的体重。
糖尿病护理
1.病史、身体评估病人多有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伤口愈合不良、经常感染等主诉。应详询其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食量,有无糖尿病家族史,体重,妊娠次数。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心血管、神经系统等体检可见异常。酮症酸中毒者呼吸深大伴脱水体征和意识改变。
2.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空腹尿糖阳性,空腹和餐后血糖增高超过正常范围,血甘油三酯、胆固醇、脂蛋白增高;并发酸中毒者可有尿酮阳性,电解质、血PH值、二氧化碳结合力异常改变。
3.心理、社会资料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漫长的病程及多器官、多组织结构和功能障碍对病人身心产生的压力易使病人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对疾病缺乏信心,或对疾病抱无所谓的态度而不予重视,以至不能有效地应对慢性疾病。社会环境如病人的亲属、同事等对病人的反应和支持是关系到病人能否适应慢性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应予评估。
糖尿病的护理
糖尿病足的治疗比较棘手,致残率较高。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高度重视糖尿病足的防护工作,以下是几点措施:
1、保持足部干洁。每日用温水洗脚,洗脚水温度应低于40℃,洗脚前应先用手肘测水温,以免烫伤,洗脚后应仔细轻柔擦干,特别是脚趾之间,切忌用重力擦拭。对于干燥的皮肤,应该使用润滑油或护肤软膏,但不能用在脚趾之间。
2、及时修剪指甲。但不能剪得太深或剪伤周围组织,如果视力不好,应由家人帮忙;不要用刀修剪角化组织或胼胝。
3、每日检查足部有无病变,及时治疗足癣,足部不贴胶布,如发生病变应及时就医。
4、足部注意保暖。尤其在冬季,可采用恰当的取暖方法,如穿棉袜(注意不要过紧或过松)等,但切忌用热水袋或照红外线灯,因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损害,足部的感觉迟钝,容易烫伤或灼伤,烫伤一点也会发展至足部感染坏死,因此要格外注意。
5、穿鞋要讲究。宜穿宽大柔软的鞋子,穿鞋需穿袜,并每日检查鞋袜内是否有异物,避免外伤。切忌室内外赤脚行走。
6、足部承受负荷量不宜过大。不宜过度劳动,行走及站立过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