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细菌性痢疾有怎样的流行病学特点

细菌性痢疾有怎样的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都是传染源。菌痢早期病人传染性大,应及时隔离和消毒粪便。传播途径经粪-口途径传播。易感性无论男女老幼对本病普遍易感。患病者产生短 暂、不稳定的群和型的免疫力,容易重复感染和复发。

小儿细菌性痢疾有哪些症状

1.潜伏期

自数小时至8天不等,大多数为1~3天。

2.细菌性痢疾的临床分型

根据病程及病情,可分为急性菌痢、慢性菌痢及中毒型痢疾。因中毒型痢疾病情特殊随后有叙述,在此先讨论急性菌痢、慢性菌痢的一般经过。

①典型痢疾:典型病例起病急,发热,体温为低热或高热,腹泻、大便每天10~30次,粪便带黏液及脓血。有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腹部有轻压痛。有时左下腹可触及痉挛的乙状结肠肠管。肠鸣音亢进。便后有里急后重下坠感。患儿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婴幼儿有时可有高热惊厥。多数急性痢疾患儿经合理治疗,可于数天内逐渐减轻而痊愈,预后良好。年长儿童大便很快成形,婴幼儿可持续数天稀便,这与婴幼儿肠道功能恢复较慢有关。

②非典型痢疾:不发热或只有微热,也无中毒症状,轻度腹泻,稀便、粪便内只有黏液而无脓血。只有粪便培养阳性才能确诊。在流行时,这类病例数可能超过典型病例数。因其经过类似一般肠炎,易被忽视,常成为痢疾的传播者。

病程超过2周称迁延性痢疾,超过2个月则称慢性痢疾。其发生原因,主要是因体质瘦弱、有营养不良、佝偻病或贫血等合并症。或因这类病儿未得到合理治疗所造成。因病程日久,渐消瘦,粪便含大量黏液、不一定带脓血,或黏液便与脓血便交替出现。粪便仍可培养出痢疾杆菌,但阳性率显著低于急性痢疾。慢性痢疾患儿如合并严重营养不良,往往容易发生一些危象。病儿可因发生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低钙),严重心肌损害而意外死亡。这类病儿在我国已很少见到,而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经常见到。在慢性痢疾过程中有时症状突然加重,呈急性发作的表现。

普通型菌痢见到脓血便,诊断并不困难。应注意下列几点有助于确诊:

1.夏秋季节 夏秋季节腹泻伴有发热、粪便带黏液脓血者。

2.接触史 家中或同居室最近有了痢疾患者,应予警惕。

3.大便镜检 北京市标准:每一高倍镜视野脓细胞>15个并见有红细胞,门诊即可诊断菌痢并填报传染病卡片。

4.粪便培养 严格说来准确诊断要靠粪便培养。作培养时要采取新鲜脓血便,最好在床边即接种培养,若不能即时做,可将标本放入缓冲甘油盐水液中保存,尽快送细菌室培养。在用抗菌药治疗前采集粪便标本,可提高培养阳性率。

5.PCR快速诊断 最近已研制出PCR快速诊断法,但需集中多份标本一起检查,尚不能广泛用于临床。

感冒做了核酸检测为什么还要隔离

主要考虑为疑似患者。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感冒并不会影响核酸检测的效果,做了核酸检测之后还需要进行隔离,那么这与患者有没有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患者可疑接触史,是否在高风险地区以及有没有流行病学史、外国旅游居住史等这些流行病学特征相关。

要是有上述特征,做完核酸检测还是需要隔离的,因为核酸检测一般需要24-48小时才有结果;其次对于高风险人群,一次核酸检测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因为核酸采集标本的关系,有可能会出现假阴性,因此建议在24小时后再次复查核酸。

胃疼发烧腹泻的疾病诊断

1、急性细菌性痢疾

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是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主要在夏秋季发病,可行成大,小流行,潜伏期多为1~2天,长可达7 天,患者常以畏寒,发热和不适感急骤起病,有腹痛,腹泻,排便每天10余次至数十次。

常伴里急后重,恶心,呕吐与脱水,粪便在病初可为水样,以后排出脓血便或黏液血便,镜检可见大量红,白细胞,粪便培养可培养出痢疾杆菌。

2、沙门菌属性食物中毒

沙门菌属性食物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形式。

3、病毒性胃肠炎

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表现为儿童或成人的夏季流行性,无菌性腹泻,临床特点是高度传染性和极低的病死率,有轻度的发热,不适感,恶心,呕吐与稀便等症状。

4、霍乱与副霍乱

副霍乱系由Eltor弧菌引起,流行特点与霍乱不同,多为地方性流行,也可散发或呈跳跃式,此菌的培养特点,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均与霍乱弧菌相同。

5、假膜性肠炎

假膜性肠炎是由肠道内顽固性梭状芽孢杆菌(C.difficile)异常增殖,产生大量毒素引起,从患者粪便中可检出假膜,假膜外观多呈半透明物质,蛋清样,肉眼较难辨认,将其放入10%甲醛溶液中,则外观较清楚。

6、血吸虫病

早期血吸虫病中,84.6%有腹泻,可为单纯性腹泻,大便稀溏或水样,也有的为痢疾样腹泻,腹泻大多为持续性,少数为间歇性,病程长短不一。

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

季节分布:菌痢在我国全年均可发生,但有明显的季节高峰,以夏秋季最为常见。一般五月份开始上升,8~9月份达高峰,10月逐渐下降。流行季节高峰与苍蝇密度高、温湿度适合痢疾杆菌生存繁殖,食用不洁冷食、凉饮、瓜果,以及胃肠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

地区分布:本病集中在温带或亚热带。与生活条件和卫生设施水平以及文化卫生知识程度等有关。

年龄分布:本病在年龄分布上有两个高峰。一个为学龄前儿童,由于卫生习惯差,发病较多;另一个为20~50岁的青壮年,与活动量大感染机会多有关。

夏季是细菌性痢疾的高发时期,由于痢疾均经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感染,所以注意饮食卫生尤其重要,夏季饮食要注意消毒,不吃过期、发霉食品。

苋菜的营养价值 清热解毒

苋菜清热解毒、收敛止血痢、抗菌、消炎、消肿。适用于急性肠炎,尿道炎,咽喉炎,妇女子宫颈炎以及痈、疖、毒蛇咬伤。尤其对细菌性痢疾有卓效。

拉肚子到底是怎么引起的

痢疾杆菌感染所引起的是细菌性痢疾,细菌存在于痢疾病人和带菌者的大便中,通过污染的手、水、食物等,经消化道侵入易感者。该菌有较强的侵袭力,可产生内毒素,有的还可以产生外毒素。细菌侵入肠上皮细胞后,在细胞内繁殖,引起粘膜炎症反应,可导致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形成浅溃疡。内、外毒素侵入血液,还可以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典型的痢疾有4大特点:

(1)腹痛,以左下腹为主。

(2)腹泻,主要为粘液脓血便。

(3)里急后重,是由于直肠肛门括约肌不断受到炎症刺激的结果。

(4)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周身不适、血象增高等。大便培养是诊断痢疾的可靠方法。

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感冒有什么区别啊

一、从流行病学方面鉴定:病毒性感冒具有流行性,有明显的群体发病特点,或一家中有数人发病,而细菌性感冒则从散发性多件,患者身旁少有或没有同时患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二、从症状体症方面鉴别:病毒性感冒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可轻可重,上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喷嚏明显、咽痛较轻,无脓性分泌物,但可伴腹泻或眼结膜充血;细菌性“上感”起病可急可缓,全身中毒性症状相对轻,上呼吸道症状不明显,但扁桃体或咽部红肿,疼痛较突出,脓涕、脓痰是细菌性感染的重要证据。

三、从对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上鉴别:对有发热症状的上呼吸道感染者给于阿司匹林治疗,病毒性感染能取得暂时而明显的退热效果,全身症状有改善;而细菌性感染者服用同样剂量的阿司匹林,退热效果差,全身症状无明显改善。

鼠疫有什么流行病学特征

(一)传染源 鼠疫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人间流行前,一般先在鼠间流行。鼠间鼠疫传染源(储存宿主)有野鼠、地鼠、狐、狼、猫、豹等,其中黄鼠属和旱獭属最重要。家鼠中的黄胸鼠、褐家鼠和黑家鼠是人间鼠疫重要传染源。各型患者均可成为传染源,以肺型鼠疫最为重要。败血性鼠疫早期的血有传染性。腺鼠疫仅在脓肿破溃后或被蚤吸血时才起传染源作用。

(二)传播途径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当鼠蚤吸取含病菌的鼠血后,细菌在蚤胃大量繁殖,形成菌栓堵塞前胃,当蚤再吸入血时,病菌随吸进之血反吐,注入动物或人体内。蚤粪也含有鼠疫杆菌,可因搔痒进入皮内。此种“鼠→蚤→人”的传播方式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 少数可因直播接触病人的痰液、脓液或病兽的皮、血、肉经破损皮肤或粘膜受染。 肺鼠疫患者可借飞沫传播,造成人间肺鼠疫大流行。

(三)人群易感性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无性别年龄差别。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预防接种可获一定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1.鼠疫自然疫源性世界各地存在许多自然疫源地,野鼠鼠疫长期持续存在。人间鼠疫多由野鼠传至家鼠,由家鼠传染于人引起。偶因狩猎(捕捉旱獭)、考查、施工、军事活动进入疫区而被感染。

2.流行性 本病多由疫区籍交通工具向外传播,形成外源性鼠疫,引起流行、大流行。

3.季节性与鼠类活动和鼠蚤繁殖情况有关。人间鼠疫多在6~9月。肺鼠疫多在10月以后流行。

4.隐性感染 在疫区已发现有无症状的咽部携带者。

核酸检测有效期是多久 核酸检测过了还要隔离吗

根据情况决定。

做完核酸检测后呈阴性,只能代表当次核酸检测没有问题,但是否需要隔离,与有没有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患者可疑接触史,是否在高风险地区以及有没有流行病学史、外国旅游居住史等这些流行病学特征相关,如果被检测者来自于低风险区,没有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接触史,当检测结果合格时一般就不需要再进行隔离。如果来自于高风险区,或者是有新冠肺炎的密切接触史,即使是检测结果合格,仍然需要进行隔离。

另外对于高风险人群,一次核酸检测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因为核酸采集标本的关系,有可能会出现假阴性,因此建议在24小时后还需再次复查核酸,在此期间也应当遵照要求进行隔离防范措施。

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是什么

传染源在发展中国家、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 患病动物唾液中含有多量的病毒,于发病前数日即具有传染性。 隐性感染的犬、猫等兽类亦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病毒自皮 肤损伤处进人人体。粘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门户,此外,亦有 经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的报道。传播途径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兽医、动物饲养者与 猎手尤易遭感染。一般男性多于女性。冬季发病率低于其他季 节。

黑热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是什么

传染源患者与病犬为主要传染源。皖北和豫东以北平 原地区以患者为主;西北高原山区以病犬为主。传播途径中华白蛉是我国黑热病主要传播媒介,主要 通过白蛉叮咬传播,偶可经破损皮肤和粘膜、胎盘或输血传播。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持久免疫力。健康 人也可具有不同程度的自然免疫性。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慢性细菌性痢疾

常有急性细菌性痢疾史,抗菌药物治疗有效,粪便培养分离分离出痢疾杆菌,结肠镜检时取粘液脓 性分泌物培养的出性率较高。

2.慢性阿米巴痢疾

病变主要侵犯右侧结肠,也可累及左侧结肠,结肠溃疡较深,边缘深切,溃疡间粘膜正常。粪便或结肠镜取出的分泌物中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抗阿米巴治疗有效。

3.血吸虫病

在流行病区有疫水接触史,粪便检查可见血吸虫卵,孵化毛蚴阳性。直肠镜检在急性期可见直肠粘膜有黄褐色颗粒,活检压片或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血吸虫卵。患者常伴肝脾肿大。

相关推荐

细菌性食物中毒怎么办

细菌性食物中毒可分为以下几类: 感染型:如沙门氏菌属、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 毒素型:包括体外毒素型和体内毒素型两种。体外毒素型是指病原菌在食品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如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肉毒梭菌中毒。体内毒素型指病原体随食品进入人体肠道内产生毒素引起食物中毒。如产气英膜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等。 混和型:以上两种情况并存。 细茵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 (1)食物在宰杀或收割、运输、储存、销售等过程中受到病菌的污染。 (2)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在较高的温度下存放,食品中充足的水分,适宜

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通过进食染菌的食物和水而传播.菌痢是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终年均可发生夏秋季较多见儿童发病率较高.痢疾杆菌可侵犯结肠粘膜出现弥漫性化脓性炎症从而导致本病的发生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菌痢按病情轻重又可分为轻型重型和中毒型.轻型症状不典型;典型中度全身中毒症状

去做核酸检测需要隔离吗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正常情况下做核酸检需不需要戴口罩,这与自身是否与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患者可疑接触史;是否在高风险地区以及流行病学史、外国旅游居住史等这些流行病学特征相关。 如果上述特征,做完核酸检测还是需要隔离的,核酸检测一般需要24-48小时才结果;其次对于高风险人群,一次核酸检测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因为核酸采集标本的关系,可能会出现假阴性,因此建议在24小时后再次复查核酸。 但要是普通人群,只是去检测是否,得个安心的话,那么这种情况下是不需要进行隔离的,只要检测结果合格就可以了。

淋菌性尿道炎的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淋球菌的感染者。 2.传播途径 (1)性传播是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大部分淋病患者都是通过性行为传播的。 (2)其他传播途径可因接触含淋球菌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用具,如衣物、被褥、毛巾、浴盆、浴具、马桶等而引起感染。

马铃薯中毒怎样诊断

马铃薯又称土豆,马铃薯中毒一般食后数10分钟至数小时发病。先口腔及咽部烧灼感,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轻者1~2天自愈,重者可体温升高、抽搐、昏迷、呼吸困难、发绀,严重者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马铃薯中毒怎样诊断? 1.食用发芽马铃薯史。 2.临床表现及体征。 3.实验室检查:将剩余的马铃薯切开,在芽的附近加浓硝酸或浓硫酸,如呈玫瑰红色即证明龙葵碱存在。 4.应与细菌性食物中毒相鉴别:不洁饮食摄入史,往往同席多人集体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急性呕吐与腹泻是主要的临床表现。便培养

什么是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小儿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开始时为急性,称为急性细菌性痢疾。在急性细菌性痢疾部分患儿缺乏一般急性菌痢应的肠道症状,而以全身性症状为突出,此种病称为中毒性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病程超过2个月,即为慢性痢疾。 l 小儿在夏秋季腹泻时,应想到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可能。一般患儿在发病前2~3天内不洁饮食史;或家庭成员中人腹泻,可能为传染源。 l 患儿首先出现发热。发热一般以高热多见。同时相继出现胃肠道表现,如腹泻和腹痛。腹泻次数频繁,每日可多达10~30次,但粪便量不多。典型的粪便为脓性(所谓白痢

大蒜+红糖=无痢疾

大蒜头1只,烧至皮焦蒜熟,再煎半碗汤,加红糖适量,一次服下,每日3次,连服3天,可治细菌性痢疾。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它好发于夏秋季节,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一种频频想解大便却解不出来的症状)、排脓血便,或伴全身中毒等症状,治疗以抗菌为主并辅以对症治疗。 大蒜自古就是一种药食兼备的防病治病佳品。中医认为,大蒜性温味辛,能“行滞气、解毒、杀虫”,可治腹冷痛、泄泻、痢疾、百日咳等。现代研究表明,大蒜抗菌力极强,它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霍乱球菌等均极强的杀灭或抑制作用,这

夏季谨防五类传染病

腹泻流行病 中国7省1市的抽样调查报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我国每年的腹泻病患者达到8.36亿人次,其中儿童所占比重很大,占2.93亿人次。去年是暖冬,春早、夏长更是加大了腹泻的发病率。 传染源 感染性腹泻位居腹泻病之首,是由细菌、病毒、细菌毒素及某些寄生虫等生物病原引发肠道感染出现的腹泻。非感染性腹泻由非生物病原引起,如腹部受凉、消化不良、过敏刺激、药物反应及其他非肠道感染都可引发。最近几年,苏、皖、豫一带流行的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是目前仅次于霍乱的危险病种。1997年就已经在全国14个省市自

肺炎衣原体感染如何鉴别

鉴别 本病须与其他病原引起的肺炎如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军团病及其他细菌性肺炎鉴别。其中SARS的特点是: 1.流行病学特点是与发病者密切接触史,或属受传染的群体发病者之一,或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或发病前2周内曾到过或居住于报告此病患者并出现继发感染疫情的区域。 2.临床表现是发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多>38℃,可伴头痛、关节、肌肉酸痛、咳嗽少痰、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窘迫,肺部体征不明显,可少许湿啰音或肺实变。 3.外周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可降低。

宝宝发烧的原因

1、流行性乙型脑炎。夏季最为凶险的传染病之一,病原体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吸血来传播的,多为10岁以下儿童。 2、急性中毒型菌痢。细菌性痢疾是夏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是痢疾杆菌,主要表现发烧、腹痛腹泻和解脓血便的症状。在细菌性痢疾一种称为中毒型菌痢,多见2~7岁的小儿。 3、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病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因水源污染而引起局部流行。伤寒病主要表现持续高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还肝脾肿大、皮肤出现玫瑰疹、腹胀腹泻等表现。夏秋季如果持续2周以上的儿童应请医生详细检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