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脊髓炎的方法有哪些
预防脊髓炎的方法有哪些
1、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故无有效的预防脊髓病变的措施,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避免创伤防治本病的关键。对于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还需注意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从被动锻炼开始逐步用主动锻炼代替促使肢体保持最佳状况,提高康复后的生活质量。2、在脊髓炎的早期,病人应坚持工作,进行简单锻炼。但尽量避免过于激烈的活动、高强度的锻炼以及过于积极的物理治疗,以免加重病情。3、若延髓肌受累,吞咽稍困难的患者,注意饮食,多吃些半固体食物,以免呛咳。4、注意口腔卫生,防止食物残渣留存。5、平时注意调畅情志,保持心情愉快。6、注意营养,脊髓病变的患者应多吃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保证摄取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7、劳逸结合。忌强行进行功能锻炼,因为强行功能锻炼会因骨骼肌疲劳,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复、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8、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较强烈的长期或反复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变化,可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缩发展。
如何提升宝宝免疫力 免疫预防接种积极主动应对
为宝宝预防接种是人类抵御传染性疾病而采取的积极措施,如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等。父母们一定要按时为宝宝接种疫苗。
宝宝疫苗时间表
宝宝在出生后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次数、时间都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一般医院会给家长一个疫苗注射的小册子,上面会详细写清楚这些内容,因此爸妈们一定要按照时间表来给宝宝打针,不要漏掉这些必须接种的疫苗,以免给宝宝健康带来威胁,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宝宝需要接种疫苗的具体时间表吧。
出生时
乙肝疫苗(第一次),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
卡介苗(第一次),预防结核病。
1月龄
乙肝疫苗(第二次),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
2月龄
脊灰疫苗(第一次),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3月龄
脊灰疫苗(第二次),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一次),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4月龄
脊灰疫苗(第三次),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二次),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5月龄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三次),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6月龄
乙肝疫苗(第三次),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
流脑疫苗(第一次),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8月龄
麻疹疫苗(第一次),预防麻疹。
9月龄
流脑疫苗(第一次),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岁
乙脑减毒疫苗(第一次),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1.5岁
甲肝疫苗(第一次),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四次),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麻风腮疫苗(第一次),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
2岁
乙脑减毒疫苗(第二次),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甲肝疫苗(第一次,与前剂间隔6-12个月),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
3岁
A+C流脑疫苗(加强),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岁
脊灰疫苗(第四次),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6岁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加强),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麻风腮疫苗(第二次),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
乙脑减毒疫苗(第三次),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急性脊髓炎如何预防
①翻身、拍背, 防止坠积性肺炎, 瘫肢保持功能位。
②骨隆起处放置气圈, 按摩皮肤, 活动瘫痪肢体。
③皮肤发红用70%酒精轻揉, 涂3.5%安息香酊; 褥疮局部换药, 加强营养; 忌用热水袋以防烫伤。
④排尿障碍行留置导尿, 预防尿路感染; 吞咽困难应放置胃管。
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功能恢复及改善预后。
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1.无合并症者3~6个月可基本恢复, 生活自理。
2.完全截瘫6个月后EMG仍为失神经改变, MRI示髓内广泛改变, 病变>10个脊髓节段者预后不良。
3.合并泌尿系感染,褥疮和肺炎影响恢复,遗留后遗症。
4.急性上升性脊髓炎和高颈段脊髓炎预后差, 短期内可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5.约10%的患者演变为多发性硬化或视神经脊髓炎 。
患上急性脊髓炎有哪些原因
脊髓炎大多为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或因中毒、过敏等原因所致的脊髓炎症。其病原主要有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狂犬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近年来有由肝炎病毒所导致脊髓炎的报告。
尚有一部分患者原因不明,但病前常有某些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临床上以横断性脊髓炎最为常见,其病变以胸段为主,其次为颈段,腰段及骶段病变较为少见。表现为脊髓病变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以上便是患上急性脊髓炎有哪些原因的介绍了,相信经过这样一个简单的介绍,大家已经对此有一定的认识了,在生活中一定要多预防这些方面的事情发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脊髓炎有后遗症吗
脊髓炎是常见的脊髓病变的一种,脊髓炎对患者有极大的危害,大家对于脊髓炎的治疗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脊髓炎治疗是临床医学的难题,而且该病进展非常迅速,很多患者未来得及治疗便导致了瘫痪、大小便失禁。脊髓炎有后遗症吗?脊髓炎如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便会导致严重的后遗症。下面来具体分析脊髓炎危害。
脊髓炎危害
脊髓炎在病理上以脊髓损害为主,也可累及脊膜及脊神经根。多散病例以脊髓周边的白质受损为主,少数以侵害中央灰质为主。因而病变可有同灶性、横贯性和不全横贯性之分。其形态改变以脊髓肿胀和呈斑点、斑片状病灶为主。
脊髓炎脊髓硬膜充血、混浊,受累的脊髓节段肿胀、变软,脊髓灰质与白质之间界限不清,并有点状出血。镜检:急性期背髓和脊膜充血,血管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神经元肿胀.虎斑消失,胞核移位,尼氏小体溶解,脊髓软化坏死。晚期神经细胞萎缩消先,神经纤维髓鞘脱失和轴索变性,腔质细胞增生.以至形成纤维瘫痕,最后脊髓萎缩变细。
脊髓炎危害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大家对于脊髓炎这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尽早的做出科学的治疗。这是避免脊髓炎致残的唯一途径。
灭活脊灰疫苗是什么
灭活脊灰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疫苗,英文是IPV(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它是采用灭活病毒制成,注射后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产生抗体,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由于灭活脊灰疫苗中的病毒完全失去毒力,完全没有感染性,所以它不但能有效预防脊髓灰质炎,更具有安全性好的优势,没有传统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可能造成疫苗相关麻痹的危险,是现在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脊灰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哪种好
目前市面上预防脊髓灰质炎有两种疫苗,一种是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简称OPV),即老百姓所说的“糖丸”,这种疫苗我国已经使用很多年了;另一种是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简称IPV),即注射的疫苗。这两种疫苗都安全有效,健康正常的宝宝接种任何一种疫苗都可以,如果宝宝有免疫缺陷则建议优先接种灭活疫苗。既往已接种过OPV的,则不建议接种IPV。
省疾控中心计划免疫科的专家介绍,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所有人对脊灰炎都易感,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目前预防脊髓灰质炎有两种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和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
“糖丸”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由政府提供免费接种,儿童出生满2月、3月、4月、4岁时各口服一剂次;IPV现在属于二类疫苗,即需要自费接种,宝宝出生满2月、3月、4月、18月各注射一剂。
OPV(口服糖丸)是减毒活疫苗,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IPV(注射的疫苗)是灭活疫苗,是一种用死病毒制成的疫苗,通过先进的灭活工艺使病毒完全被杀死,同时保持其抗原性,具有安全性好的优势。可完全杜绝疫苗相关性麻痹事件的发生。
专家介绍,无论是口服“糖丸”还是注射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总体而言都是安全有效的。需要提醒的是,“糖丸”由于含有活病毒,因此不能用热水服用,以免将疫苗中病毒灭活,失去作用。此外,免疫系统比较弱或是有缺陷的孩子,以及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和患过肛周脓肿的儿童,建议优先接种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既往已接种过OPV的,则不建议接种IPV。
接种疫苗后,如果出现发热、恶心、腹泻等症状,无需特殊处理,情况严重时则可对症治疗。一般来说,这些反应都很轻微,时间很短暂,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几率很小。
脊髓灰质炎如何预防
(一)自动免疫最早采用的为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Salk疫苗),肌注后保护易感者的效果肯定,且因不含活疫苗,故对免疫缺陷者也十分安全。某些国家单用灭活疫苗也达到控制和几乎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显著效果。但灭活疫苗引起的免疫力维持时间短,需反复注射,且不引起局部免疫力,制备价格又昂贵是其不足之处。但近年改进制剂,在第2个月、第4个月,第12~18个月接种3次,可使99%接种者产生3个型抗体,至少维持5年。
减毒活疫苗(Sabin疫苗,Oral polio-virus vaccine,OPV)目前应用较多,这种活疫苗病毒经组织培养多次传代,对人类神经系统已无或极少毒性,口服后可在易感者肠道组织中繁殖,使体内同型中和抗体迅速增长,同时因可产生分泌型IgA,肠道及咽部免疫力也增强,可消灭入侵的野毒株,切断其在人群中的传播,且活疫苗病毒可排出体外,感染接触者使其间接获得免疫,故其免疫效果更好。现已制成三个型的糖丸疫苗,可在2~10℃保存5个月,20℃保存10天,30℃则仅保存2天,故仍应注意冷藏(4~8℃)。2个月~7岁的易感儿为主要服疫苗对象。但其他年龄儿童和成人易感者也应服苗。大规模服疫苗宜在冬春季进行,分2或3次空腹口服,勿用热开水送服,以免将疫苗中病毒灭活,失去作用。糖丸疫苗分1型(红色)、2型(黄色)、3型(绿色)、2、3型混合糖丸疫苗(兰色)、及1、2、3型混合糖丸疫苗(白色)。自2个月开始服,分三次口服,可顺序每次各服1、2、3型1粒,或每次服1、2、3型混合疫苗1粒,后者证明免疫效果好,服用次数少,不易漏服,故我国已逐渐改用三型混合疫苗。每次口服须间隔至少4~6周,最好间隔2个月,以防可能相互干扰。为加强免疫力可每年重复一次,连续2~3年,7岁入学前再服一次。口服疫苗后约2周体内即可产生型特异抗体,1~2月内达高峰,后渐减弱,3年后半数小儿抗体已显著下降。
口服疫苗后很少引起不良反应,偶有轻度发热、腹泻。患活动性结核病,严重佝偻病,慢性心、肝、肾病者,以及急性发热者,暂不宜服疫苗。有报告认为经人体肠道反复传代后疫苗病毒株对猴的神经毒力可增加,近年来普遍采用OPV国家发现瘫痪病例证实由疫苗株病毒引起,大多发生在免疫低下者。故目前都认为减毒活疫苗禁用于免疫低下者,无论是先天免疫缺陷者,或因服药、感染、肿瘤引起的继发免疫低下均不可用。也应避免与服OPV者接触。也有人主张这种病人宜先用灭活疫苗,再以减毒活疫苗加强,但多数主张只采用灭活疫苗。
(二)被动免疫未服过疫苗的年幼儿、孕妇、医务人员、免疫低下者、扁桃体摘除等局部手术后,若与患者密切接触,应及早肌注丙种球蛋白,小儿剂量为0.2~0.5ml/kg,或胎盘球蛋白6~9ml,每天1次,连续2天。免疫力可维持3~6周。
(三)隔离患者自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第1周应同时强调呼吸道和肠道隔离,排泄物以20%漂白粉拦和消毒,食具浸泡于0.1%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煮沸消毒,或日光下曝晒二天,地面用石灰水消毒,接触者双手浸泡0.1%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用0.1%过氧乙酸消毒,对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应隔离观察20天。
(四)做好日常卫生经常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培养卫生习惯等十分重要。本病流行期间,儿童应少去人群众多场所,避免过分疲劳和受凉,推迟各种预防注射和不急需的手术等,以免促使顿挫型感染变成瘫痪型。
急性脊髓炎的预防方法
1、一般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狂犬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以及上呼吸道感染都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且最易继发感染而致急性脊髓炎的发生,因此预防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狂犬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及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对预防脊髓炎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其预防的主要措施是:
(1)保持室内气流通,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2)青春期应多食蔬采水果,少用油剂润肤,以防止皮脂腺分泌物堆积或腺管阻塞。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防止感冒发生。
(4)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者,应积极预防和治疗,必要时考虑手术摘除。
2、预防外伤感染:外伤感染包括组织损伤后感染和脊髓损伤后感染,也是引起脊髓炎的常见原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积极预防。
预防脊髓炎强化免疫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损害严重者可有瘫痪后遗症,造成终生残疾,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
预防脊髓灰质炎的最佳方法是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糖丸)。
脊髓灰质炎疫苗是减毒活疫苗,遇热会失效,因此服苗时应用凉开水吞服,服苗后半小时内不宜饮热水,以免影响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小儿服用时先用汤勺或筷子将糖丸研碎,或用汤勺将糖丸溶于凉开水(不得用热水)中服用。较大儿童可直接吞服。最好在服苗后半小时内停止吸吮母乳,否则母乳中抗体会中和(杀死)疫苗,影响效果。如果在服用时出现呕吐应重服。此种疫苗只能口服,患胃肠病时最好延缓使用。高烧、免疫能力受损、正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抗癌药物治疗者不宜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如何预防
1、灭活疫苗(IPV)优点是安全:
一般用于免疫功能缺陷者及其家庭成员,也可用于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缺点是价格较昂贵,免疫维持时间较短,且需重复注射,肠道不能产生局部免疫能力。
2、减毒活疫苗(OPV)优点是使用方便:
95%以上的接种者产生长期免疫,并可在肠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sIgA,使接触者亦可获得免疫效果;但由于是活病毒,故如用于免疫功能缺陷者,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可引起瘫痪。中国从1960年开始自制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一种是三型单价糖丸;另一种是混合多价糖丸,为Ⅰ、Ⅱ、Ⅲ型混合物。目前普遍采用此型疫苗,在-20℃可保存2年,4~8℃保存5个月。一般首次免疫从2月龄开始,连服3次,间隔4~6周,4岁时再加强免疫一次。服糖丸后2小时内不能喝过热开水或饮料,也不给喂奶,以免影响效果。极少数小儿用后可发生疫苗相关性麻痹性脊髓灰质炎。
3、隔离:
一旦发现病人应自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患者衣物用具应煮沸或日光下曝晒2小时消毒。密切接触者,应连续观察20天,未服过疫苗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0.3~0.5ml/kg。做好日常卫生经常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培养卫生习惯等十分重要。本病流行期间,儿童应少去人群众多场所,避免过分疲劳和受凉,推迟各种预防注射不急需的手术等,以免促使顿挫型感染变成瘫痪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