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致盲不可逆
青光眼致盲不可逆
每个人视神经对眼压的耐受力不同,有些眼压高出正常值却不发生视神经及视野的损害,而还有一些人眼压不高却出现青光眼。因此,高眼压并不意味就会出现青光眼,它只是影响视神经的因素。青光眼有两种主要类型: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多是一种终生性疾病,要求做好长期与疾病斗争的思想准备。有规律地用药,注意眼睛的异常变化,调整情绪,这些就是实用的、合理的自我保健方法。只要被早期发现,合理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终生保持有用视力。
开角型青光眼是最常见的一种,它进展非常缓慢,早期症状和损伤不易被察觉,病人经常感觉良好。如未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将导致视野的小片区域逐渐丧失,直到丧失范围进一步扩大。因此,开角型青光眼号称“视力小偷”。值得庆幸的是,开角型青光眼进展缓慢,有时许多年也无明显损害,对降眼压药物反应良好。
闭角型青光眼与开角型完全不同,通常是眼压迅速升高,伴有严重头疼、眼疼、恶心、呕吐、虹视及视力模糊,又称急性青光眼。这时需要紧急医疗处理,因为急性高眼压可导致严重而迅速地损害视功能,造成不可逆的失明。急性青光眼的治疗除了迅速降低眼压外,防止再发甚为关键。许多人认为通过药物或手术将高眼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青光眼就算治愈了。事实上,这仅仅是控制青光眼,它还未得到治愈,因为正常眼压并非就是安全眼压,如不定期检查眼底和视野,还可能给患者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很多人得知自己患上青光眼后,一般有几种反应:一是认为自己无任何症状,不以为然;二是疼痛时服药使眼压下降、疼痛解除后便自行停药;三是听说不能根治,惶恐不安,不能正常工作和学习。
这些态度都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做法是配合医师的治疗,坚持用药,定期复查,必要时及时手术治疗,使病情得到控制。
儿童眼病处方需慎用类固醇激素
根据 WHO 视力标准,儿童青光眼占儿童失明原因的 3%。局部外用类固醇春治疗春季角结膜炎(VKC)导致的 SIG 十分常见,但迄今没有研究评估 SIG 的患病率和严重性。
Gupta 教授等针对类固醇类激素性青光眼(SIG)的流行、危险因素以及视力丧失的严重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SIG 是严重的致盲性疾病。该研究近期发表于 BMJ。
研究通过收集五年中就诊于青光眼服务保健中心的所有儿童青光眼病例。记录 SIG 儿童的视力、最高基线眼压、杯 / 盘比、视野以及是否需要行青光眼滤过手术。并与儿童父母进行了面谈,以评估使用类固醇的指症、类固醇的类型、开处方的医生和使用滴眼液的持续时间。根据 WHO 标准计算视力下降的患病率。
1259 例儿童青光眼患儿,59 名(4.7%)被诊断为 SIG,其中 51 名(87%)是局部外用类固醇激素治疗春季角结膜炎(VKC)。药物使用的中位持续时间是 18 个月(1 个月到 8 年)。82% 的 VKC 患儿使用处方类固醇激素,52% 局部使用激素〉1 年。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占儿童致盲病因的 37.3%(22/59)、低视力的 23.7%(14/59),27%(16/59)是单侧致盲。
本研究发现儿童因意外使用激素导致视力残疾。此研究中 1/3 患有 SIG 的儿童导致双眼致盲,1/3 导致单眼致盲。出乎意料的是,眼科医生应该为大多数儿童大剂量类固醇处方负责。部分儿童使用类固醇高达 8 年,即使定期进行眼科复诊,确诊时已是晚期青光眼。
研究还发现,可能使因为地塞米松廉价、容易获得,并且无处方量的限制,导致激素类滴眼液的滥用。因此,需要规范类固醇眼药水的使用准则,眼科医生需注意监测患儿眼压。同时加强相关法律约束。目前迫切需要通过各种不同公共平台包括媒体,尤其是电视提高公众的意识。
总之,眼科医生需要考虑使用少量的类固醇滴眼液治疗 VKC,并密切观察局部外用类固醇激素的儿童,防止发生青光眼,导致儿童发生不必要的失明。
别让青光眼偷走视力
青光眼,是一种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在急性发作期,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青光眼虽可怕,但亦可有效预防。尽早地普及青光眼常识,进行青光眼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是防止视神经损害和失明的关键。
不可逆性的致盲眼病
青光眼是指眼压超过眼球内组织,特别是视网膜和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导致典型的视盘凹陷型萎缩和视野损害的一组临床疾病。青光眼目前是全球第二大致盲疾病,仅次于白内障。但白内障可以通过手术复明,而视神经属于中枢视神经系统,难以再生,因此,青光眼是不可逆性的致盲眼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眼科白浪教授介绍,如果能做到早期诊断和及早干预治疗,青光眼是可以被有效控制的,可以有效地阻止视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白浪解释,眼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结构,在眼球内有房水不断地生成和排出,使眼压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正常为10~21mmHg,以维持眼球的外形和营养眼内的组织。正常情况下,房水的生成是基本稳定的,如果房水排出通道——房角阻塞,房水排出受阻,就会引起眼压升高。长期过高的眼压最终导致视神经损害,首先表现为视野的丢失,最终损伤中心视力而致盲。青光眼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在老年人中更常见。
警惕虹视等青光眼现象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多表现为一侧眼球胀痛、伴同侧头痛、同侧眼视力减退,看灯光周围有红绿彩圈,称为“虹视”,偶会出现恶心呕吐。同时,眼睛会充血、黑眼珠似雾状混浊、瞳孔放大,多次发作成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往往只表现为眼胀、虹视、一过性视矇,尤其在过度用眼后。白浪提醒,有青光眼家族史、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低血压、高脂血症等全身性疾病以及相关的其他眼病,如高度近视、高度远视等人群,应定期到医院做青光眼的相关检查,以排除或早期发现青光眼。
既然青光眼造成的视力损害是不可逆转的,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对于青光眼的治疗集中在降低眼压和视神经保护治疗,降低眼压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控制和手术。要将眼压控制在靶眼压,以避免引起视神经的进一步损伤。但是光靠控制眼压并不能阻止视神经的病变,因此就需要视神经保护性治疗。白浪指出,很多病人以为做了抗青光眼手术就万事大吉,不再定期复查,结果到了晚期仍然出现失明。这是非常遗憾的。
医生教你8招有助预防
白浪认为,青光眼有一定的遗传和解剖因素,但平时做好预防工作仍可有助避免。
1.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
2. 生活、饮食起居规律,劳逸结合,每日要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适量体育锻炼,衣领不宜过紧,不要长时间低头工作。
3. 注意用眼卫生,不要长时间读书看报和在暗室及弱光条件下工作或逗留太久,看电视时不要关灯。
4. 不要暴饮暴食,暴饮暴食会使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
5. 多吃蜂蜜及其他利水的食物,如西瓜、冬瓜、红小豆等,有利于降低眼压。
6. 如眼胀痛,触摸感觉像额头一样硬,看灯光有虹圈、视矇,应及早就医。
7. 多吃蔬果,防止便秘。
8. 有青光眼家族及危险因素者,应定期检测眼压。
虹视是失明前的警告
生活中如果看到灯光周围出现七色的彩圈(医学上称为虹视现象),千万不能轻视,因为它可能是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症状。
这种彩圈近看较小,远看较大,紫色在内,红色在外。大多数只发生于一只眼,当遮盖患眼时彩圈消失,遮盖健眼时彩圈又会重新出现。如果患眼看见彩圈,同时还出现视物模糊、上眼胀、头痛等症状,则患有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什么是闭角型青光眼呢?它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由于眼压过高而损害了视觉神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它虽然是位于第二的致盲眼病(第一位是白内障),但其危害性却比白内障更大。因为白内障致盲可通过手术摘除使之复明,而青光眼致盲是不能复明的。
上述的虹视、雾视(即视物模糊)、眼胀、头痛都是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症状,多在傍晚或夜间出现,当情绪紧张、愤怒、忧愁时更易发生。每次发作时可持续几个小时,然后自行消失,次日早上可以一切恢复正常。病程早期一般多日发作一次,以后逐渐频繁,症状明显加重,以致视力完全丧失。此外也可伴有恶心呕吐。如果治疗不及时,则患眼可能完全失明,而且很快会导致双目失明。
瞳孔或前房角发生堵塞是引起本病的主要病因,治疗时一是可以在瞳孔以外的虹膜上打个小孔,使眼内液体改道而行,就可以降低眼压。二是将虹膜周边部切去一小块,这就是“周边虹膜切除术”,用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现在不少医院已开展了另一项新技术,即“激光虹膜切除术和虹膜打孔术”,患者只须坐在激光机前,3-5分钟手术即可完成,术后可立即回家,照常工作。
青光眼致盲原因
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户,是人们了解沟通世界的重要门户,是人们身体上的重要器官。对于眼睛我们要重要的保护,避免受伤,而青光眼是重要的致盲疾病,对人们的眼睛伤害极大,是困扰人们正常生活的严重疾病。
常见原因如下:
①开角型青光眼及一部分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因为没有任何症状,病人不知道自己眼睛有病,一旦发现已是晚期或已失明。
②病人不听医生劝告,不信任医生,不愿做任何检查,将最好的治疗时机错过。
③对青光眼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自己的疾病满不在乎。有些人只是拼命工作,从不看病,直到感觉视野缩小,才到医院诊治。这时往往已是极晚期,一只眼白白丢掉。
④不能按时用药,有症状时就点药,没有症状时就不点药,从不测量眼压,也不知自己点药后眼压控制的怎样。不合理的用药耽误了治疗。
⑤对医生劝告听不进去。恐惧手术,对手术前的医生交待手术预后问题,不能正确对待,总怕手术后会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对手术一拖再拖,直到晚期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⑥有些手术后的病人,因症状消失,便以为青光眼已完全治愈,而忽略追踪观察、定期监测,有些病人在术后不知不觉中失明。
⑦有些病人手术后只注意观察眼压,而不检查视野是否有改变。有一部分病人在血流动力学方面异常,如患有心血管疾病、低血压及全血浓度增高等。由于这些因素有相互作用,使视神经长期处于慢性供血不足状态,从而造成视野进行性缩小,以致失明。
通过以上的了解,我们应当明确对于青光眼的治疗方式,对于青光眼患者,一定要听取医生的建议,早早的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争取将青光眼对患者的伤害降到最低,避免留下遗憾。没有明显病症的也要随时预防好,做好检查,避免不知不觉中危害到我们的健康。
得了青光眼用药需要谨慎
青光眼患者有很多的东西和药物都是不能吃的,这些东西吃了会加重青光眼的病情,那么,青光眼患者有哪些药物需要谨慎服用的呢?下面和我们的专家一起去看看吧。对症用药是治疗疾病的原则之一,但是当你患有青光眼时,如出现了心绞痛、感冒等疾病的时候,就不能只根据心绞痛和感冒的症状而选择药物了,因为有些药物对于青光眼的影响很大,甚至会导致青光眼致盲。
一、青光眼患者应慎用抗心绞痛药物患有青光眼的心绞痛患者在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硝酸甘油时要慎重。这类药物会引起青光眼的急性发作,在使用前一定要将青光眼病情控制好,否则青光眼的急性发作会加重心绞痛。
二、青光眼患者应慎用抗休克血管活性药物患有青光眼的心血管病患者在抗休克治疗时,如果使用肾上腺素类、阿托品类药物,要注意此类药物在使用时会引起患者瞳孔散大,可能引起青光眼的急性发作。
三、青光眼患者应慎用晕车药健康人乘车、乘船时,服用1片晕车药即可缓解晕车,可青光眼患者却不宜随意用。因为这些晕车药多有抗胆碱作用,服用后会出现瞳孔散大、眼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副作用,青光眼患者一旦服用,极有可能诱发青光眼大发作,导致严重后果。
什么是继发性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由于眼内压力(眼压)超过视神经所能耐受的程度,从而引起视功能受损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眼睛像轮胎一样,要想正常工作,内部必须有一定的压力,但压力太大,轮胎会爆胎,眼组织则会受损。
一种疾病是否应该引起社会和个人的重视,主要看这种疾病的患病率是否高、它的危害性是否大。青光眼恰恰符合这两方面的要求。首先,青光眼的发病率很高,是目前国际上排名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常见于中老年人。有资料显示,在整体人群中青光眼的患病率大约为1%,4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大约为3%,据保守估计,全世界有6600万青光眼患者。其次,青光眼是一种致盲性眼病。如果青光眼患者不得到有效治疗,依其类型不同,短则几天、十几天,长则几年、十几年,患眼就会失明。必须强调的是青光眼的致盲性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目前的医疗技术和手段无法让因为青光眼而失明的患者重见光明。而头号致盲眼病白内障则可以经过手术治疗恢复视功能。从这个角度上说,青光眼对视功能的威胁要比白内障大得多。
在临床上我们与刚诊断的青光眼病人交谈时,常听他们说,不会吧,我眼睛好得很,视力1.5,怎么会得青光眼呢?其实,视力只是视功能的一部分,它是我们看东西时的清晰度。视功能还包括另一个重要基本组成部分——视野。视野是向前看时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视野与良好的视力同样重要。视野范围很小的病人因为看不到周围的物体,经常磕磕碰碰,过马路时也因看不到两边来往的车辆而险象环生。青光眼开始只损害视野,表现为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到晚期才损害视力,所以千万不要仅以视力好坏来判断眼睛是否有病。
大家对青光眼理解的另一个误区是眼压。不少人到医院测眼压不高,就觉得自己不是青光眼,这是不正确的。首先,眼压是有波动的,一次眼压不高不能说明眼压就不高;其次,有一些青光眼病人眼压始终不高。所以,大夫会把眼压和眼底、房角、视野等其他检查结果结合起来,必要时作24小时眼压日曲线检查,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青光眼。
青光眼预防重于治疗
青光眼是一种我国老年人常见的眼科疾病,很多的老年人往往由于青光眼治疗不及时造成难以挽回的结果,因为青光眼是一种非可逆性疾病,一旦致盲,将不能回复视力,因此,做好青光眼的预防保健工作是很重要的。青光眼是常见的可致盲眼病,是新世纪全球范围内造成失明的重要"杀手"。我国80年代一份调查资料使人惊讶地发现,青光眼致盲原因中,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恰当而失明的患者竟占总盲例数的90%以上。青光眼是常见病和终身病,又大多是双眼发病,得了青光眼,如何才能长期,甚至一生保持有用视力呢?我们带着疑问采访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视神经疾病专家韦企平教授。
韦教授首先强调,青光眼的防盲重于治盲,这是因为,青光眼不像白内障,后者是一种可治性"假盲",只需短暂的10分钟就能重见光明;也不像角膜病,反复发生后即使留下白斑,只要有角膜来源,仍有很大的复明机会;青光眼一旦失明,目前的医学水平仍无有效的复明手段。韦教授又神情凝重地说,在新世纪的今天,我们在日常门诊中,仍遗憾地发现,有部分青光眼病情已到晚期或已失明,其原因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因春季卡他性结膜炎,长期滴激素眼药水止痒,结果双眼因激素性青光眼近失明。又如近年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盛行,激光术后患者未严格遵医嘱,自认为多用激素类眼药水,能巩固疗效,其代价是长期高眼压造成视功能严重损害。另有一位高级记者,一眼因青光眼已失明,另一眼眼压很高,竟听信针刺腹部能治疗青光眼,结果来诊时,仅存的一只眼已发展到管状视野近失明。
韦教授结合大量临床实例,曾和同仁医院眼科专家合编了一本《青光眼患者必读》(199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他特别提到,由于大多青光眼患者无自觉症状,从来不痛不痒,对本病危害性认识不足,看病用药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以至使本可控制良好的青光眼病情进展到失明。另有少数患者忙于工作,不能按时用药和坚持监测眼压,甚至自作主张,有病乱投医,或相信某些广告宣传治疗青光眼的偏方、专方。结果浪费了钱,延误了病情。当然,医生方面的因素,如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不高或经验不足,或繁忙的门诊中,指导用药不够耐心仔细,缺乏追踪观察等,都可能使青光眼病情发展较快。此外,一些客观因素造成少部分青光眼患者失去治疗机会而失明,如偏僻山区乡村交通不便,缺医少药,家庭经济困难等。
青光眼致盲的原因
很多患了青光眼的病人因为种种原因不注意从而导致了失明的后果.那么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去看看青光眼导致失明的原因有哪些吧.
青光眼导致失明的原因:
1.症状不明显,容易忽略:
开角型青光眼及一部分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因为没有任何症状,病人不知道自己眼睛有病,一旦发现已是晚期或已失明。
2.不听医生劝告:
病人不听医生劝告,不信任医生,不愿做任何检查,将最好的治疗时机错过。
3.对青光眼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有些人只是拼命工作,对自己的疾病满不在乎从不看病,直到感觉视野缩小,才到医院诊治。这时往往已是极晚期,一只眼白白丢掉。
4.不按时用药:
不能按时用药,有症状时就点药,没有症状时就不点药,从不测量眼压,也不知自己点药后眼压控制的怎样。不合理的用药耽误了治疗。
5.恐惧手术,一拖再拖:
对医生劝告听不进去。恐惧手术,对手术前的医生交待手术预后问题,不能正确对待,总怕手术后会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对手术一拖再拖,直到晚期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6.放弃复检:
有些手术后的病人,因症状消失,便以为青光眼已完全治愈,而忽略追踪观察、定期监测,有些病人在术后不知不觉中失明。
7.只注意控制眼压,忽略其他因素:
有些病人手术后只注意观察眼压,而不检查视野是否有改变。有一部分病人在血流动力学方面异常,如患有心血管疾病、低血压及全血浓度增高等。由于这些因素有相互作用,使视神经长期处于慢性供血不足状态,从而造成视野进行性缩小,以致失明。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可知因为青光眼而失明的大多数都是因为自己疏忽的原因,所以对于患了青光眼我们一定要重视,决不能抱着轻视的态度.要不然导致的后果会很严重的.
6种眼睛易导致失明 需及时治疗
1.青光眼
青光眼是危险性较高的一种眼病,研究表明,我国患青光眼的人数一为500万一600万,青光眼致盲人数40万一50万。青光眼可分为急性青光眼、慢性青光眼和并发性青光眼。较危险,也较可怕的是慢性青光眼,因为此病开始没有明显症状,病人自我感觉不到,很难被发现。待感到不适、再经眼科医生检查确诊时已到了慢性青光眼的后期,此时视神经已有一定的损坏,病人的视野会日渐收窄,视力也渐渐减退,眼睛已严重受损,甚至完全失明。
2.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营养视神经的小血管发生梗阻、缺血引起视神经局部供血不足,产生梗塞,导致视力缺损。其发病往往比较突然,一般可致中等视力障碍,少数病人也可有严重的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3.黄斑病
老年性黄斑部退行性病变,是目前老人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此病发生的部位是在眼底视网膜的中央—黄斑部,这是产生视力功能最敏锐的部位。目前在美国,65岁以上的老人中,有1300万人催患老年性黄斑部退行性病变。患此病后,患者会逐渐出现不可逆转性的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4.眼底病
眼底病变也是失明的一大因素,最常见的是眼底出血,如有因糖尿病引起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高血压引起的眼底出血,有眼底动脉硬化引起的眼底出血等,它们均会导致视力障碍以至失明。此外,还有原发性视网膜脱落、外伤、视网膜血管疾病、视网膜中央动脉堵塞、视网膜中央静脉堵塞等,均可造成视力突然下降,如治疗不及时会引起视神经萎缩,造成永久性失明。
5.白内障
白内障是导致失明的第一大眼病,因晶状体变混浊引起。60岁以上的人群中,80%会被它困扰。白内障一旦确诊,就应尽早考虑进行手术,否则可能导致永久性失明。因此中老年朋友如果视力越来越差、眼前有黑影,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生活中应注意避免过多的紫外线照射,别老用手揉眼睛,多吃胡萝卜、鱼类等食物。每隔45分钟就应远眺一次。
6.角膜病变
角膜病变也是致盲的一大原因。角膜位于眼睛的最外层,它最容易受到外伤,导致角膜混浊甚至是失明。在角膜病变中,角膜炎发病率非常高,如果治疗不及时不正确的话,就会导致失明,可能需要角膜移植。一旦出现怕光流泪,看不清时应及时治疗。
青光眼是不可逆致盲疾病
青光眼将成为21世纪致盲的主要原因。更为严重的是,致盲主要原因的白内障,可经手术让患者重见光明,而青光眼却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
每个人视神经对眼压的耐受力不同,有些眼压高出正常值却不发生视神经及视野的损害,而还有一些人眼压不高却出现青光眼。因此,高眼压并不意味就会出现青光眼,它只是影响视神经的因素。青光眼有两种主要类型: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多是一种终生性疾病,要求做好长期与疾病斗争的思想准备。有规律地用药,注意眼睛的异常变化,调整情绪,这些就是实用的、合理的自我保健方法。只要被早期发现,合理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终生保持有用视力。
开角型青光眼是最常见的一种,它进展非常缓慢,早期症状和损伤不易被察觉,病人经常感觉良好。如未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将导致视野的小片区域逐渐丧失,直到丧失范围进一步扩大。因此,开角型青光眼号称“视力小偷”。值得庆幸的是,开角型青光眼进展缓慢,有时许多年也无明显损害,对降眼压药物反应良好。
闭角型青光眼与开角型完全不同,通常是眼压迅速升高,伴有严重头疼、眼疼、恶心、呕吐、虹视及视力模糊,又称急性青光眼。这时需要紧急医疗处理,因为急性高眼压可导致严重而迅速地损害视功能,造成不可逆的失明。急性青光眼的治疗除了迅速降低眼压外,防止再发甚为关键。
许多人认为通过药物或手术将高眼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青光眼就算治愈了。事实上,这仅仅是控制青光眼,它还未得到治愈,因为正常眼压并非就是安全眼压,如不定期检查眼底和视野,还可能给患者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很多人得知自己患上青光眼后,一般有几种反应:一是认为自己无任何症状,不以为然;二是疼痛时服药使眼压下降、疼痛解除后便自行停药;三是听说不能根治,惶恐不安,不能正常工作和学习。
这些态度都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做法是配合医师的治疗,坚持用药,定期复查,必要时及时手术治疗,使病情得到控制。
晚上玩手机对眼睛有什么危害
青光眼在昏暗的光线下用眼,会造成瞳孔长时间散大,堵塞眼内液体循环流通,很容易导致青光眼的发生。而青光眼是我国第一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
年轻妈妈因青光眼致盲
8日晚,年轻妈妈林女士晚上和孩子在家玩耍,孩子偶然用手捂住了她的右眼,林女士却突然发现左眼也看不见东西了,眼前是一片漆黑。第二天,林女士来到德州市中医院检查,结果让她大吃一惊,原来患了青光眼,左眼彻底失明了。
青光眼非老年人“专利”
很多人以为青光眼是老年人的“专利”,实际上,从刚出生的婴儿到耄耋之年的老人都有可能患上青光眼,而中年以上的妇女则最容易被青光眼“盯上”。
张丛林主任告诉记者,青光眼的男女比例接近1:3,“有的青光眼患者属于急性发作类型,眼压急剧升高,患者会感觉到头痛、眼痛视力锐减,多伴有恶心、呕吐,6—24小时即可完全失明。有的青光眼患者表现为慢性眼压升高,患者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一段时间内还能保持较好的视力,但视野不断缩小;等到患者有症状时,已经到了视神经损害的晚期,医生和医学也无能为力了。”
因此,早期发现青光眼,早期预防和治疗,是让患者在有生之年保持一定的视觉功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的最有效的方法。为广而告之,世界医学眼科界设立了“世界青光眼日”和“世界青光眼周”,以警醒人们对青光眼的重视。
青光眼一旦致盲不可逆转
据了解,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不可逆转的、严重的损害,如不及时就诊治疗,视力可能全部丧失甚至失明。
青光眼是目前世界上致盲率排在第二位的眼科疾病,但青光眼导致的失明不像排名第一的白内障一样,可以通过手术恢复视力。青光眼致盲是不可逆的损害,不管怎么治疗都不能复明。“这也是青光眼这种眼科疾病最可怕的地方。”张丛林说。
青光眼要做哪些检查
1.查眼压在青光眼早期眼压常不稳定,一天之内仅有数小时眼压升高,因此,测量24小时眼压曲线有助于诊断。
2.眼底改变视盘凹陷增大是青光眼常见的体征之一,早期视盘可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盘的生理凹陷逐渐扩大加深,最后可直达边缘,形成典型的青光眼杯状凹陷,视盘邻近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是视野缺损的基础,它出现在视盘或视野改变之前,因此,可作为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3.查视野视野是诊断开角型青光眼的一项重要检查,开角型青光眼在视盘出现病理性改变时就会出现视野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