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胃痛怎么治

胃痛怎么治

分清胃寒胃热

因为受寒着凉,或者食用了大量的生冷食品引起的胃痛,一般被中医称为“寒邪犯胃”,表现为胃痛发生得突然、绞痛异常,喜欢可以暖胃的饮食,吃凉的食品时疼痛加剧。对于这样的患者,症状较轻的可以用适量的生姜或干姜煎汤服用。而代表中成药则是十香止痛丸、良附丸等。

“烧心,胃里就像有一团火,感到莫名其妙的烦躁。”这又是另外一种胃痛的症状了,中医称之为“胃热炽盛”。这时,胃痛伴有烧灼感,起病急,口干口苦口臭,患者两肋胀满,烦躁易怒,喜欢冷饮。这种胃痛是肝热侵犯了胃气所致,治疗的代表药物是左金丸,它由黄连和吴茱萸组成,最擅长解除肝热。

分清阴虚阳虚

一般来说,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的患者,病程较久的话,很容易发生人体阴阳失调的表现。 有些患者表现为阴虚,胃区疼痛时,肚子里打咕噜而没有食欲,还伴有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这时中成药可选用阴虚胃痛颗粒、养胃舒颗粒等。

有些患者表现为阳虚,胃隐隐作痛,绵绵不休;空腹的时候疼痛加重,稍微吃些东西就会缓解;吃热的或者按压胃部都会感觉症状缓解,吃冷食则症状加剧;精神倦怠、手足冰凉,患者往往形容消瘦,四肢无力,这时服用香砂养胃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脾胃虚弱引起的夏季厌食症也适合选用本药。如果患者喜温喜按表现明显的话,特别适合服用小建中合剂。

常章富教授特别指出,两种情况千万不要搞混了,否则只会使阴阳失调更加严重。

撑得胃痛宜选保和丸

“吃得太饱,肚子撑得好痛”的情况非常普遍,主要表现为胃部隐隐作痛,不能用手摁压,否则更加难受。排气、呕吐后则感到症状有所缓解。

很多人要么任由疼痛,要么会吃一些泻药来解除胃肠的负担。不过,常章富教授认为,饱食伤胃,而泻药会加重对胃肠道的损害,因此是不可取的。这时最好选用一些调理胃肠道的药物,代表药物是保和丸,能消食、导滞、和胃,家庭小药箱里不妨备一备。

吃药3天后无效要看病

有些患者胃部疼痛,吃药后并没有好转,于是自己擅自加大剂量,或者又加用其他的药物,这是很不可取的。用中成药改善胃痛,如果服药3天后还没有好转,很有可能有两种情况导致:一是药不对症,需要找医生分清证型,重新对症下药;二是其他更严重的疾病引起,需要弄清诊断,以免延误病情。总之,不管哪种情况,都需要找医生看病。

不少心脏病老人,刚开始发生心绞痛时,自己无法判断症状,往往会误以为是胃区疼痛,一味地服用治胃痛的药物,结果延误了病情,因此,老人如果突然“胃痛”,别忘了检查心电图。

椰子的三个孔怎么找 新鲜椰子皮有什么用

椰子皮可以做药材还可以用来做装饰品。

椰子皮的性平、味苦,有止血、止痛、治鼻衄的作用,还对胃痛,呕吐腹泻有一定的功效,《开宝本草》中提到:止血、疗鼻衄、吐逆霍乱,煮汁服之。椰子壳大又坚固,常被用来做成椰雕,椰子壳手镯,花盆等,所以平时吃过的椰子的椰子壳不要扔,还是很有用处的。

牛至的功能主治

解表,理气止痛。治感冒,扁桃体炎,痧气腹痛,胃气痛。

①《浙江民间草药》:开膈理气。治胃气痛,痧气。

②《杭州药植志》:治感冒和吐血。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解毒消炎,利尿镇痛。治中暑,感冒,胃痛。

附方

①治溃疡病:牛至、红木香各三钱,蒲公英一两,徐长卿二钱。水煎服。

②治扁桃体炎:牛至一两五钱,加蜂蜜适量。水煎服。

③治疖子:牛至、野菊花各三钱,紫花地丁、蒲公英各一两。水煎服。

④治蜈蚣咬伤:牛至捣汁外敷。(选方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大都的准确位置图片 大都穴常用配伍治疗方法

大都穴主要用于治腹胀,胃痛,食不化,便秘,热病无汗,体重肢肿,心烦不得卧等疾患。临床常配太白,有调理中焦之功,治胃心痛;配横骨理气通滞,治气滞腰痛,配环跳可利关节止痹痛,治腰腿痛;配经渠疏风解表散热,治热病汗不出。

按摩中脘的作用与好处

1、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且去眼袋、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作用;

2、缓解治疗胃痛、腹痛、腹胀、呕逆、纳呆、反胃、食不化、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黄疸、胃扩张等;中脘穴可以缓解肠胃不适,对于出现的胃痛,腹痛还有腹胀等情况有调理的作用。

3、缓解治疗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治疗慢性肝炎等;

4、缓解治疗喘息不止、恶心、痰多、咳喘、失眠、脏躁、癫痫、尸厥、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治疗烧心等。按摩中脘穴还能治疗恶心痰多的问题,对于出现的失眠问题也有改善。

布福娜的主要价值

根药用,能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治胃病,风湿骨痛,跌打瘀痛,并为妇科常用药。果成熟后味

甜,可食。[1]

【瑶药】藤刚精,敢景肢儿,大怎径:根或根皮用于风湿骨痛,胃痛《桂药编》。大钻骨风:用于风湿骨痛,痛经,胃脘痛,跌打损伤[4]。大钻:用于胃脘痛,风湿痛,肝硬化腹水[6]。

【壮药】棵衣风:根或根皮用于风湿骨痛,胃痛《桂药编》。勾断(gaeuduen):用于胃痛,痛经,跌打损伤[23]。

【畲药】根、藤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畲医药》。

【苗药】孟真团懂,蒙堂董:根或根皮用于胃痛《广民药》。牛眼睛,冬刚贞:根、藤治风湿关节炎,跌打肿痛,刀伤,胃痛,慢性胃炎,急性肠炎,胃溃疡,疝气《湘蓝考》。

【侗药】伤告人:根或根皮用于胃痛《桂药编》。叫高宁,交宁,拳头猛:治久病无力,头痛眼花。

藤(饭团藤)、根(黑老虎限):微苦,温。行气止痛,散瘀消肿,祛风除湿。用于胃脘痛胀,风湿关节痛,痛经。果实:用于肺虚久咳,阳痿,带下病。

黄荆子的功效与作用 行气止痛

黄荆子用于气滞胃痛、呃逆、疝气腹痛等。治胃痛可配木香、香附、延胡索等同用;治呃逆可配丁香、柿蒂、刀豆等同用;治疝气腹痛可配小茴香、荔枝核、橘核仁等同用。单用研未服或煎服也有效。《四川中药志》:养肝除风,行气止痛。治伤寒呃逆,咳喘,食滞,小肠疝气及痔漏生管。

怎样按摩腹通谷 腹通谷配伍应用

治便秘,消化不良,配上脘,足三里,健脾化滞通便;治胃痛,配不容,中脘,足三里,和胃通络止痛;治呃逆,配膈俞,理气降逆;治腹痛,腹胀,配胃俞,足三里,以健脾理气调肠。

下脘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下脘应用配伍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消食导滞化积,如配梁门,中脘,天枢,足三里,治疗食滞胃肠之腹痛,腹胀,胃痛,泄泻,便秘;配璇玑,梁门,腹结,足三里,治疗食不化,伤食呕吐。

2.配天枢,水分,神阙,阴陵泉,针刺补法,灸神阙,水分,温阳散寒,和中止痛,治疗寒邪客胃之腹痛,腹胀,腹内痞块,呕吐,泄泻等。

3.配天枢,阴陵泉,足三里,针刺泻法,清利湿热,治疗胃肠湿热之泄泻,便秘,痢疾等。

4.配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针刺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治疗木郁乘土之胃痛,腹痛,泄泻等。

5.配中脘,天枢,脾俞,关元,足三里,陷谷,针刺补法,灸中脘,关元,温阳和中,治疗脾胃阳虚之腹痛,泄泻,肠鸣,反胃等。

6.配脾俞,胃俞,足三里,四缝,针刺补泻兼施,健脾消积,治疗脾胃虚弱,积滞内停之消化不良,疳积等。

7.配脾俞,肾俞,水分,气海,阴陵泉,太溪,针刺补泻兼施,灸水分,气海,温补脾肾,利水祛湿,治疗脾肾阳虚之浮肿。

胃痛的难受啊怎么办?有治胃痛的小偏方吗

不同原因引起的胃痛治疗是有差异的,我给你推荐几个药浴,你根据自己胃痛的情况选择一个药浴偏方试试。

1、气滞型胃痛
配方:紫苏30克,香附10克。
用法:加水2升,煮至水剩余1升,熏洗胃部或者用毛巾浸药液热敷。每次半小时,每日两次。
功效:温胃理气止痛,专治气滞胃痛、腹胀不适、呃逆、嗳气。

2、寒凝气滞、脾胃虚寒型胃痛
配方:干姜30克、肉桂30克、香附50克、高良姜50克。
用法:将上诉药物用沸水煮15分钟,然后浸泡至水温45°左右,用于泡脚。每次泡20分钟,每天泡三次。
功效:温里散寒止痛,主治寒凝气滞、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常见的症状为畏寒喜暖、胃部隐隐作痛、延绵不断,用手压按疼痛稍缓。

3、肝气犯胃引起的胃痛
配方:香附30克,橘皮、青皮各60克,香木30克。
用法:加水适量,煮沸15分钟,带药液温度为45°时,熏洗胃部。每次20分钟,每天两次。
功效:疏肝理气,主治肝气犯胃型胃痛。

相关推荐

针刺内关的作用 内关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心俞,膈俞,巨阙,通里,阴郄,针刺泻法,活血化瘀,通痹止痛,疗心脉痹阻之胸痹,心痹。 2.配心俞,厥阴俞,关元,神门,合谷,针刺补法,灸关元, 温阳救逆,益气复脉,疗心阳虚之心痛,胸闷,心悸等。 3.配心俞,复溜,太冲,针刺补泻兼施,育阴潜阳,活血通络,疗阴虚阳亢之心悸,心痛等。 4.配百会,水沟,丰隆,三阴交,太冲,针刺泻法,熄风化痰,醒脑开窍,疗风痰阻络之中风闭证,晕厥。 5.配水沟,大椎,劳宫,丰隆,太冲,针刺泻法,泄热涤痰,清心安神,疗痰火扰心之癫狂。 6.配膻中,神门,大陵,丰隆

胃仓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胃仓穴常用配伍

1.配脾俞,胃俞,内关,足三里,三阴交,针刺泻法,理气和胃,疗脾胃气滞之胃痛,腹胀,腹痛。 2.配下脘,足三里,腹结,璇玑,梁门,针刺泻法,消食化滞,疗食积胃痛,腹胀。 3.配脾俞,足三里,中脘,章门,针刺补法,健脾消积,疗小儿脾虚食积。 4.配脾俞,四缝,针刺平补平泻法,健脾消食化积,疗小儿疳积。 5.配石门,合谷,水分,复溜,针刺泻法,利水渗湿,疗水肿。 6.配大椎,脊中,腰阳关,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活络,强腰脊,止痹痛,疗经脉痹阻之脊背痛等症。

筋缩的准确位置怎么找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的位置。 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背部脊柱区,两肩胛骨下角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处为第7胸椎棘突,向下数2个椎体,即第9胸椎棘突,它的下缘凹陷处即是穴。 筋缩穴属督脉经腧穴,本穴具有舒筋活络,缓解止痛,平肝熄风的作用,对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有一定的作用,常用于疗肝风内动之癫痫,小儿惊痫,脊强,筋挛拘急,四肢不收诸症;肝气犯胃,肝胆湿热之胃痛,黄疸诸症。 筋缩穴常用配伍 1.配风府,大椎,阳陵泉,行间,针刺泻法,熄风止痉,通络止痛,疗肝风内动之脊强,筋挛拘急,四肢不收等

膝盖关节疼怎么办

膝关节痛疗: 1视乎病症的起因,疗通常都包括止痛疗和针对病因的疗。若患者感觉疼痛,可适当地服用消炎或止痛药。若患者能够忍受,不宜服食太多止痛药。消炎止痛药 能引起胃炎、胃痛、且会伤害肝脏。疼痛期间,患者可冷敷患处和减少下蹲、跑跳和上落楼梯和斜路的活动。 2针对病因的疗包括使用护膝、矫形鞋垫和锻练大腿内侧的肌肉。急性期间、应该冷敷膝关节和戴上护膝以稳定膝盖。患者亦宜尽早穿着矫形鞋垫以改善不正确的生物力学。急性期过后,患者宜锻练大腿内侧肌肉和作伸展运动,改善下蹲或从座椅起来的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 3

如何挑选鸡骨草

鸡骨草的功效 1、性甘,微苦,凉。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舒肝散瘀的功效。 2、功能主:清热解毒,舒肝止痛。用于黄疸,胁肋不舒,胃脘胀痛;急,慢性肝炎,乳腺炎。黄疸肝炎,胃痛,乳痈,瘰疬,跌打伤瘀血疼痛。 鸡骨草的作用 1、鸡骨草外感风热:鸡骨草60克,水煎,日分2次服。 2、鸡骨草瘰佃:鸡骨草3000克,希莶草2000克,研末,蜜丸,每丸重3克,每次2丸,日服3次,连服2至4周。 3、鸡骨草蛇咬伤:鸡骨草(去骨)30克,煎水饮之。 4、鸡骨草瘰疬:鸡骨草六斤,稀莶草四斤。研末,蜜为丸,每丸

下脘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下脘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2寸的位置。 快速取穴法: 1.仰卧位,在上腹部,将神阙与胸剑结合点连线进行4等分,在连线的下1/4与3/4交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2.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向上量2寸处,按压有酸胀感。 下脘的作用与好处 下脘为任脉经穴,足太阴脾经与任脉之交会穴,穴正当胃之下口处,故名下脘,本穴具有和肠胃,助运化,行气滞,消食积,化痰的作用,用于疗胃疼,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呕吐,肠鸣,痢疾,腹痛肠鸣。 下脘应用配伍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消食导滞化积,

脾胃虚寒胃痛如何调理呢

胃痛绵绵,空腹为甚,得食则缓,喜热喜按,泛吐清水,神倦乏力,手足不温或畏寒肢冷,大便稀溏或虚秘、或初硬后溏,食欲不振、食后脘闷。舌质淡,脉沉细。 病机 脾胃阳虚,寒自内生。 法 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剂 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加减。 处方 黄芪15 g,党参10 g,桂枝10 g,干姜6g,白芍30 g,元胡10 g,甘草6g。 如泛吐清水痰涎者,加陈皮、白术、茯苓、姜半夏,以健脾化痰;如嘈杂泛酸者,加乌贼骨、吴茱萸,以暖肝制酸;如中寒偏盛者,加附子、蜀椒,去桂枝改用肉桂,以加强温中散寒之力;如见腰膝酸软

吃点粥可以快速消化

1、羊肉粥 新鲜精瘦羊肉250克,切小块先煮烂,再合粳米同煮粥,每日吃2次。该方能补中益气,温胃止痛,脾胃虚弱而致的消化不良、腹部隐痛等。尤其适用于老年气虚亏损,阳气不足,恶寒怕冷,脘腹疼痛。 2、砂仁粥 先用粳米100克煮粥,砂仁5克研末放入粥中,再稍煮即可。本方具有暖脾胃、通滞气、散热止呕之效,适用于胃痛、胀满、呕吐等症。 3、佛手柑粥 佛手柑20克,煎汤去渣;粳米100克,加水适量,煮粥。粥成后加冰糖并入佛手汤稍煮即可。每日食2次。本方具有清香开胃,理气止痛之效,适用于老年胃弱、消化不良、嗳气、胃

吃辣椒后胃疼的原因

如果发现自己在摄入一定量辣椒的时候就会胃痛,那么代表您的胃黏膜收到了刺激,证明有胃虚的症状,所以一旦接受到辣椒的刺激,就会让胃部进行不正常的收缩,这种收缩就会造成胃疼的感觉发生,所以如果想要缓解,那么就要告别辣椒,以及任何胃部的食物都不要吃了,因为胃部本身就比较脆弱了,吃这些刺激性的食物,只会让胃部收缩更加的严重,疼痛难忍。 胃痛的人,喝茶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因为,茶水可以起到通渭养胃的作用,但是,喝茶的方法有一定的讲解的: 一,不要喝凉茶,或者冰冻的茶,太凉太冷的茶,对胃有很大的刺激,所以,不要喝冰冷的茶

胃痛食疗法

人的胃就像一部机器,每天在不停地工作,长期饮食不当、生活不规律、情绪不好等因素都可能会引起胃痛胃痛关键在于“养”,胃痛食疗法应遵循哪些原则? 1、饮食要有所节制,不能暴饮暴食,如一日三餐吃的不多且没有营养,宵夜却吃的很多很油腻,长期如此容易引起胃痛。要想养胃,三餐要准时,而且要给自己定量。 2、胃痛的人容易消化不良,所以在食疗的过程中要掌握少吃多餐的原则,并且要少吃硬的,纤维多的食物,以免引起胃胀胃痛,平常吃的食物要以松软为主,少吃爽口类的食物。 3、饭后喝汤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所以如果喝汤的话,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