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囊虫病的治疗是什么
脑囊虫病的治疗是什么
脑囊虫病彻底治愈是有可能的,但是这要分情况,像虫体在脑子里的位置,多少,对脑部的影响,其他部位驱虫的效果,患者本人的身体状况等等因素。
首先是需不需要手术治疗的问题,这个主要取决于虫体在脑子的位置,多少,病情的严重程度(比如经常癫痫发作之类的),其次就是患者的身体状况适不适宜手术。如果虫子恰好在重要的功能区,比如语言中枢之类的,可能就考虑不切除。
其次手术治疗的方法,我学神外的时候,老师说脑囊虫病现在一般用伽马刀治疗,精准,对周围组织损伤小,但是不可避免会有些射线辐射。虫子最后是被机体吸收还是形成瘢痕(可能会发生癫痫),一是取决于手术治疗的方法,比如伽马刀用的剂量,二是取决于患者本身对这些治疗的反应。
当然术前要驱虫治疗,保证其他地方不会有虫子再产卵跑到脑子里,术后要注意不生食肉类等等这些,大夫会详细说明的
这些你可以作为参考,总之一点就是可以治愈,但是因人而异。或者说虽然没有办法清除所有的虫子,但是患者生活工作正常,应该也算是达到了临床治愈的标准了。
囊尾蚴病的医治原则是什么
原则上所有的囊虫病人均应住院治疗。对猪带绦虫患者抗囊虫治疗前,应该先驱虫治疗。眼尾蚴病应该手术治疗,不采用杀虫治疗。脑囊尾蚴病驱虫治疗同时应注意降低颅内压。病原治疗主要用药为吡喹酮。皮肌型尾蚴病总剂量为120mg/kg,每天3次,分4天口服。脑囊尾蝴病总剂量为180mg/kg,每天3次,分9天口服。以上两种治疗均间歇2-3月重复一次。
烧烤有什么危害 易感染寄生虫
烧烤食物外焦里嫩,有的肉里面还没有熟透,甚至还是生肉,若尚未烤熟的生肉是不合格的肉,如“米猪肉”,食者可能会感染上寄生虫,埋下了罹患脑囊虫病的隐患。
脑囊虫病发病原因
囊尾蚴引起脑病变的发病机理主要有:
①囊尾蚴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和破坏;
②作为异种蛋白引起的脑组织变态反应与炎症;
③囊尾蚴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引起颅内压增高。
囊尾蚴侵入脑后各期的主要病理变化如下。早期可见活的囊尾蚴,囊的大小不等,最小的约2mm,一般约5~8mm,头节如小米大小,灰白色,囊内有透明液体。囊的周围脑组织有炎性反应,为中性多核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胶原纤维,距囊稍远处可有血管增生、水肿和血管周围单个核细胞浸润。后期囊壁增厚,虫体死亡液化,囊液混浊,囊周呈慢性炎性改变,囊液吸收后,囊变小或为脑胶质组织所取代而形成纤维结节或钙化。脑室内的囊尾蚴可引起局部脉络膜炎,颅底的囊虫可引起蛛网膜炎。
囊虫病的症状是什么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根据寄生的部位而异。
1.脑囊虫病。
(1)癫痫型:最常见,反复发作各种类型癫痫。
(2)脑膜炎型:具有急性、亚急性脑膜刺激症,发热等症。
(3)颅内压增高型:具有进行性颅内压增高特征。
(4)痴呆型:表现为进行性痴呆及精神异常。
(5)脊髓型:表现为截瘫、感觉障碍,大小便潴留等。
2.皮下组织及肌肉囊虫病;可于皮下触及圆形或椭圆形囊虫结节。
3.眼囊虫病:可出现视力减退。
囊虫病治疗
1.病原治疗
实验与临床研究结果证明吡喹酮和阿苯达唑是抗囊尾蚴的主要药物,适用于活动期与部分退化死亡期的囊尾蚴,临床治疗皮下肌肉型和脑囊尾蚴病均有较好效果;非活动期及部分蜕变囊尾蚴则无需抗虫治疗。吡喹酮以杀虫作用为主,药效快,疗程短,但副作用大。阿苯达唑以影响虫体的正常代谢为主,药效缓和,疗程略长,副作用较小。
2.对症治疗
对颅内压增高者,可先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加用地塞米松5~10mg/次,1次/d,连续3天,再开始病原治疗。发生癫痫、过敏反应应作相应处理。
3.手术治疗
眼内囊尾蚴病以手术摘除为宜。如用吡喹酮治疗,虫体杀死后可引起炎症反应,加重视力障碍或失明。脑内囊尾蚴病,尤其是第三与第四脑室内囊尾蚴多为单个亦可采用手术除之。
囊尾蚴病合并猪带绦虫病患者先及早驱虫,但不宜用吡喹酮。可用槟榔与南瓜子等其他驱绦虫药治疗。
头突然胀痛怎么回事
很多因素会引起头胀痛的,脑血管病,脑出血,脑囊虫病,外感风寒都有可能引起,头疼的。
意见建议:可以口服羊角颗粒,谷维素,氨咖黄敏胶囊治疗,接着按摩疗法,也需要,做相关检查,针对头胀疼的病因治疗。
脑囊虫病的病因
囊尾蚴引起脑病变的发病机理主要有:①囊尾蚴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和破坏;②作为异种蛋白引起的脑组织变态反应与炎症;③囊尾蚴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引起颅内压增高。
囊尾蚴侵入脑后各期的主要病理变化如下。早期可见活的囊尾蚴,囊的大小不等,最小的约2mm,一般5-8mm,头节如小米大小,灰白色,囊内有透明液体。囊的周围脑组织有炎性反应,为中性多核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胶原纤维,距囊稍远处可有血管增生、水肿和血管周围单个核细胞浸润。后期囊壁增厚,虫体死亡液化,囊液混浊,囊周呈慢性炎性改变,囊液吸收后,囊变小或为脑胶质组织所取代而形成纤维结节或钙化。脑室内的囊尾蚴可引起局部脉络膜炎,颅底的囊虫可引起蛛网膜炎。
什么是囊虫病
囊虫病(又称猪囊虫病)是猪肉绦虫的蚴虫寄生在人体各组织器官所致的疾病。囊虫病是猪绦虫病人内源性的自体感染或人进食猪条虫卵污染的水与食物,虫卵经口感染进入胃、小肠,经消化液作用后,六勾蚴脱出,穿过肠壁血管,经血循环散布全身,寄生在人体的皮下组织、肌肉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为囊虫称囊虫病。其中脑囊虫病最为严重。囊尾蚴的寿命可长达十数年。因此要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小孩发烧抽搐怎么办
1、颅内疾病
病毒感染(例如病毒性脑炎和乙型脑炎)、细菌感染(例如化脓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脑脓肿和静脉窦血栓形成、霉菌感染(如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等等。寄生虫感染如脑囊虫病、脑型疟疾、脑型血吸虫病、脑型肺吸虫病、弓形虫病。
2、颅外疾病
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重症肺炎、百日咳、中毒性痢疾、败血症为原发病),破伤风等。
囊虫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要抓好“驱、管、检”的综合防治措施。
1.病原治疗 实验与临床研究结果证明吡喹酮和阿苯达唑是抗囊尾蚴的主要药物,适用于活动期与部分退化死亡期的囊尾蚴,临床治疗皮下肌肉型和脑囊尾蚴病均有较好效果;非活动期及部分蜕变囊尾蚴则无需抗虫治疗。吡喹酮以杀虫作用为主,药效快,疗程短,但副作用大。阿苯达唑以影响虫体的正常代谢为主,药效缓和,疗程略长,副作用较小。
1吡喹酮:本药有强烈杀囊尾蚴的作用,虫体大量死亡后释放异体蛋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尤其脑囊尾蚴病患者的反应更强,甚至发生脑疝,危及生命,故必须住院治疗。其剂量与疗程应根据不同临床类型而异。皮肌型囊尾蚴病的剂量,成人为600mg/次,3次/d,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后半个月,皮下结节逐渐缩小,于1~2个月内消失。病理检查可见结节内囊虫死亡,囊壁变性退化。弥漫性多发性皮肤型囊尾蚴病,尤其囊尾蚴性假性肌肥大者,可重复1~2个疗程。
脑囊尾蚴病采用吡喹酮的剂量应根据脑内囊尾蚴的部位与数量而不同。颅脑CT扫描与MRI检查可清楚显示脑组织内囊尾蚴阴影,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如果脑内虫数少,可采用吡喹酮10mg/kg·次,3次/d,4天为一个疗程,总剂量为120mg/kg体重。如果脑囊尾蚴为多发性,尤其弥漫性者伴有皮肤肌肉囊尾蚴病或精神障碍、颅内高压者,尤应特别谨慎,应进行眼底检查有无视神经盘水肿,并测定颅内压,不宜过早用药。颅内高压者应先用地塞米松和甘露醇静脉滴注,降低颅内压,使其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眼底视盘水肿明显好转时,才可用吡喹酮治疗。常采用小剂量长疗程与多个疗程为宜。剂量为20mg/kg·d,3次分服,9天为一个疗程,总剂量180mg/kg体重。间隔3~4个月重复一个疗程,一般需要2~3个疗程。疗效较好,治后半年随访时约2/3患者癫痫停止发作,神经症状大多控制或改善。与治疗前CT对比,脑内囊泡绝大多数消失。对皮肤肌肉型患者的效果更好,皮下结节一般2~3个月内消失。
副作用:常见有头痛,有时剧烈,恶心、呕吐、发热、意识障碍、癫痫发作,尤其因急性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并发脑疝,可危及生命。弥漫性皮肌型囊尾蚴病治疗过程中也可产生发热与过敏反应。有时“单纯”皮肌型由于脑内的囊尾蚴死亡后也可引起脑水肿、剧烈头痛等脑部症状,应当密切观察,早期发现,及时对症治疗。
2阿苯达唑:本药对皮肌型、脑与眼囊尾蚴病均有良好疗效。常用的剂量与疗程为18mg/kg·d,分2次口服,10天为一个疗程。脑型患者间隔2~3个周,重复一个疗程,一般需要2~3个疗程。治后4~6个月皮下结节平均减少96.5%~99.3%。脑型患者治后随访,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者占84.57%。
副作用:脑型患者于第一个疗程结束后7~16天发生头痛53.7%、癫痫13.3%、低热22.7%、视力障碍4.8%,给予甘露醇和地塞米松治疗后可以控制,1~2天内恢复。反应较吡喹酮治疗为轻。这可能与囊尾蚴在脑组织内缓慢死亡,引起炎症反应较轻有关。
3甲氧哒唑:对猪囊尾蚴的实验治疗表明,其疗效明显优于吡喹酮和阿苯达唑,且未见明显的副作用。可能是治疗囊尾蚴病最有前途的药物,尚待扩大临床验证。
吡喹酮、阿苯达唑和干芜散治疗脑囊尾蚴病的远期疗效:吡喹酮20mg/kg·d,服用6天;10mg/kg·d,服用24天;30mg/kg·d,服用4天。阿苯达唑15mg/kg·d,30天。干芜散1.56g/次,3次/d,平均服药23个月±9个月。连续随访5年结果,近期与远期疗效的总有效率:吡喹酮组为68.6%与85.7%;阿苯达唑组为79.3%与93.1%;干芜散组为68.7%与87.1%。三种药物远期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
2.对症治疗 对颅内压增高者,可先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加用地塞米松5~10mg/次,1次/d,连续3天,再开始病原治疗。发生癫痫、过敏反应应作相应处理。
3.手术治疗 眼内囊尾蚴病以手术摘除为宜。如用吡喹酮治疗,虫体杀死后可引起炎症反应,加重视力障碍或失明。脑内囊尾蚴病,尤其是第三与第四脑室内囊尾蚴多为单个亦可采用手术除之。
囊尾蚴病合并猪带绦虫病患者先及早驱虫,但不宜用吡喹酮。可用槟榔与南瓜子等其他驱绦虫药治疗。
用药原则:
1.囊虫病皮肌型以口服比奎酮和其他辅助药物治疗。
2.囊虫病脑型应用比奎酮前3天先用地塞米松治疗减轻免疫反应;伴发颅内高压时加用甘露醇脱水;并发癫痫时要加苯妥英钠治疗。
3.眼囊虫和脑室囊虫者应先进行必要的手术治疗,后再用比奎酮治疗。
4.脑囊虫病治疗后引起发热、头痛、抽搐、皮疹时要加强对症支援治疗,病程长,体质衰弱者可用特需药物治疗。
一治疗
二预后
早期诊断及治疗对脑囊尾蚴病原体的预后十分重要,并可完全治愈,不留后遗症。
脑囊虫病的表现
脑囊虫病多见于青壮年。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四型:
1.癫痫型
最多见。发作类型常见的有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及其连续状态,部分性运动发作和复合性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等。
2.颅内压增高型
主要表现有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乳头水肿,可伴有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如出现偏瘫、偏盲、失语等局限性神经体征可称为类脑瘤型。少数患者在当头位改变时突然出现剧烈眩晕、呕吐、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和意识障碍,称Brun综合征。
3.脑膜脑炎型
系囊虫刺激脑膜和脑弥散性水肿所致。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及发热,还常同时有精神障碍、瘫痪、失语、癫痫发作、共济失调和颅神经麻痹。脑脊液白细胞数明显增加,且嗜酸性粒细胞占优势。
4.单纯型
无神经系统症状,且无明显的皮肌囊虫结节,由于诊断方法的进步,(如CT等)而被发现。
羊癫疯是怎么得来的 脑部疾病
脑部疾病是羊癫疯发病的因素之一,例如:脑发育不全、脑发育迟缓、脑萎缩,各种脑炎、脑膜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脑脓肿病人愈后部分人可有羊癫疯后遗证、脑血吸虫、脑囊虫病可引起羊癫疯。
脑囊虫要注意什么吗
1.西医药治疗(1)病原治疗:吡喹酮,脑囊虫病总剂量180mg/kg,分3~4次口服;皮肤肌肉囊虫病总剂量120mg/kg,分3—4次口服.阿苯达唑,每次10mg/kg,每日2次,10日为1疗程,间隔2周再服第2疗程,一般2~3个疗程.(2)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