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高血脂几个重要误区

高血脂几个重要误区

1、如果没出现症状就不必采取治疗措施

不少的高血脂患者并没有出现什么特殊的不适症状,所以他们就会把血脂异常视为跟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自认为在短期内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不会产生什么大的影响。于是放松警惕,不管不顾。而事实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高血脂早已成为人们不可忽视的心脑血管健康的“慢性杀手”了。同济养正堂专家提醒:如果你患有高脂血症,但是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就很容易引发以下三类疾病:第一类疾病是心脏疾病,它包括冠心病、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心脏动脉硬化等;第二类疾病是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硬化而导致的脑血栓、脑出血等;第三类疾病是肾脏疾病,肾动脉硬化很容易引发尿毒症的出现。

总的来说,高血脂所带来的危险影响最常见的有:心梗、脑梗(它不会有任何前兆,会致突然死亡,在很多情况下根本没有抢救过来的希望)。在此提醒那些认为只有出现了症状才去医院检查和采取治疗措施的病人:等到出现症状才去检查治疗,就真的有点晚了,不要给自己留下健康的隐患。此外,我们一定要重视降血脂治疗,只有这样才能预防上述心、脑、肾疾病的出现。

2、患者通常还没有保护肝脏的意识

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的血脂异常,还可能会引起脂肪肝症状。我们知道肝脏是脂肪酸合成与氧化、胆固醇合成、蛋白质合成及清除异常脂蛋白的主要场所。高血脂会导致人的肝功能出现损伤,长期的高脂血症会导致脂肪肝的出现,肝动脉粥样硬化后受到损害,肝小叶损伤后,结构会发生变化,最终会导致肝硬化,损害肝功能。简而言之,高血脂会增加肝脏代谢的负担,久而久之会影响肝功能。而肝功能低下又会降低脂类代谢能力,这更容易引发血脂异常,使脂类大量沉积于肝细胞从而形成脂肪肝,并因此而引发一系列更为严重的肝脏疾病。所以高血脂患者在日常的治疗中,切记不要忽视保护自己的肝脏。高血脂与肝功能损伤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高血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服用一些保健品来帮助自己保肝护肝。

3、在炎炎夏季只要保持饮食的清淡,就不用再吃降脂药了

有些高血脂患者认为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所以要吃得清淡,这样血脂就不会升高了,也就没必要再吃降脂药了。事实上,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因为降脂药是有两方面作用的:第一个作用能降低血脂;第二个作用能抗动脉粥样硬化和稳定斑块。通过动物实验和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后发现,在长期使用降脂的他汀类药物后,能够让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体积出现缩小。

4、瘦人肯定不会得高脂血症

人们往往会把高血脂与肥胖人群画上约等号,似乎高血脂就只是胖人们才会得的疾病。有很多拥有匀称身材的人很容易忽视对血脂的检查,这些人一旦发现身体不适,他们的血脂检测数值往往是比较高的了。很多皮下脂肪出现堆积的胖人,经化验,其血脂却并不一定很高。我们知道高脂血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高脂血症是与环境及遗传相关的。继发性高脂血症则继发于其他的疾病,比如有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胰腺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阻塞性肝病等。所以说那些体形瘦的人也并不一定能对高脂血症免疫。

5、血脂降得越低就越好

我们必须对高血脂对人的血管潜移默化的危害引起高度重视,但这并不代表血脂降得越低就越好。国外的研究证实,如果血脂过低,肿瘤的发生率就会有所增加。这是因为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人体日常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太多或太少,都是不利于人们健康的。

对于高血脂治疗的四大误区

1、高血脂治疗误区--血脂达标后可以停药

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患者没有坚持服用调脂药,使得血脂反弹,影响治疗效果。专家指出,初期治疗血脂达标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最小维持剂量,对血脂达标值的保持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只要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就不应停药。

2、高血脂治疗误区--调脂药副作用大

事实上,大多数人对调脂药的耐受性都很好,只有少数人对他汀类药物有不良反应,如转氨酶升高;还有少部分人会出现肌病,比如肌肉疼痛或关节疼痛等,这类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换药治疗,但是只要初次服药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就可以继续服用,不用过多担心副作用的问题。

3、高血脂治疗误区--吃了药就万事大吉

除了吃药以外,非药物治疗对于高血脂的康复也很重要。即使患者坚持服药,但常食用高脂肪食物,会降低药物作用。同时,嗜烟酗酒对于高血脂的康复也有害。

4、高血脂治疗误区--只要是降血脂药就行

很多患者发现自己得了高血脂后,不及时到医院治疗,随便服用降脂药。殊不知,高血脂是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不能轻视。调脂药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服用,随便用药不但不能起到治疗的作用,反而耽误治疗。

哪些原因会致血脂升高

一、吸烟。吸烟已被证实为导致高血脂的头号危险因素。因为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逐渐损伤血管的上皮细胞,使上皮细胞间的缝隙增大。这样一来,血脂随血液流经这段血管时,就能像水中的泥沙一样通过上皮细胞的缝隙,在血管壁内沉积形成血栓。

二、高血压。血压过高,使血管上皮细胞长期受到高压冲击,发生变性、功能减退,从而让血脂伺机进入血管壁。

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血脂。它能够在血管壁内外自由往来,因此可以把已在血管壁中沉积的血脂重新“搬”出来,“逆转血脂在血管壁中沉积的过程”。但遗传因素和生活习惯都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有影响,比如吸烟、缺乏运动就会使其含量减少。

四、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如果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直系亲属中男性发病早于55岁,女性早于65岁),很有可能其本人基因上也有缺陷,天生血管内壁功能不好,同样有可能导致高血脂。

五、糖尿病。糖尿病对血管壁上皮细胞的危害与冠心病相当,同样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脂治疗的误区

误区一只要是降血脂的药物就行

很多患者发现自己得了高血脂后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而且不及时到医院治疗,随便服用降脂药,殊不知,高血脂是冠心病、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不能轻视。

而且调脂药要根据医生的指示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服用,随便用药不但不能起到治疗的作用,反而耽误治疗。

误区二血脂达标后就可以停药

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患者没有坚持服用调脂药,使得血脂反弹,影响治疗效果,李教授指出,目前国外有长期的临床治疗成果显示,初期治疗血脂达标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最小维持剂量,对血脂达标值的保持有很好的作用。

因此,只要没有出现严重的或不能耐受等不良反应就不应停药。

误区三调脂药有很大的副作用

事实上,大多数人对调脂药的耐受性都很好,只有少数人对他汀类的药物有不良反应,如1%~2%的人会出现肝功能的改变,比如转氨酶升高,还有少部分人会出现肌病,比如肌肉疼痛或关节疼痛等,这类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换药治疗,但是只要初次服药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就可以继续服用,不用过多的担心副作用的问题。

误区四吃药时没有坚持非药物治疗

不少患者认为吃了药就万事大吉,其实非药物治疗对于高血脂的康复是很重要的,通俗的说比如即使患者坚持服药,但是并没有减少食用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这样就不但没有起到辅助药物治疗的作用,反倒会降低药物的作用。

吸烟喝酒对于高血脂的治疗也是没有帮助的,但是很多人在服药时都没有忌烟限酒,这都给康复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高血脂病因的六大危险要素

关于诱发高血脂的六大危险因素,如果你日常有吸烟习惯或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的话,一定要注意预防高血脂。

高血脂病因1、吸烟

吸烟是高血脂发病的头号危险因素,因为为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逐渐损伤血管的上皮细胞,使上皮细胞间的缝隙增大,导致血脂随血液流经这段血管时,就能像水中的泥沙一样通过上皮细胞的缝隙,在血管壁内沉积形成血栓。

高血脂病因2、高血压

血压过高,使血管上皮细胞长期受到高压冲击,发生变性、功能减退,从而让血脂伺机进入血管壁。

高血脂病因3、糖尿病

糖尿病对血管壁上皮细胞的危害与冠心病相当,同样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脂病因4、早发冠心病家族史

如果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直系亲属中男性发病早于55岁,女性早于65岁),很有可能其本人基因上也有缺陷,天生血管内壁功能不好,同样有可能导致高血脂。

高血脂病因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过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血脂。它能够在血管壁内外自由往来,因此可以把已在血管壁中沉积的血脂重新“搬”出来,“逆转血脂在血管壁中沉积的过程”。

但遗传因素和生活习惯都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有影响,比如吸烟、缺乏运动就会使其含量减少。

高血脂病因6、年龄

血管上皮细胞的功能也会随年龄渐长而退化,当男性超过45岁、女性超过55岁,就要注意积极防治高血脂。

心脑血管疾病的7大防治误区

随着天气转凉,又到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在我国,中青年突发心血管疾病问题日趋突出,呈低龄化态势。正确认识心脑血管疾病,澄清大众对高血脂、胆固醇等认识所存在的误区,才能更好帮助人们远离梗死和中风。

心脑血管疾病的7大防治误区

误区一:血脂偏高、胆固醇异常是多吃少动生活方式导致的。

误区二:高血脂就是甘油三酯高,就是血黏度度高、血流缓慢。

误区三:胆固醇异常是慢性问题,即使不达标也不会有大碍。

误区四:保健品或重要可以软化血管,降低血黏度,服用无副作用。

误区五:中风不能预防。

误区六:中青年人不必担心发生脑中风。

误区七:中风病人不可能完全恢复。

高血脂有什么症状 高血脂的误区

血液中脂肪过多时的确会让血液呈浑浊状,但不能因为在体检中抽血发现血液浑浊就认为自己血脂高。

例如抽血检查抽的是静脉血,本来看起来就比较暗,并不是高血脂造成的。

此外,有些检查项目,抽血不需要禁食,例如验血色素、甲状腺功能,如果是刚吃完饭后抽的血,甘油三酯较高,血液也会比较浑浊。

高血脂并不是胖人的专利。身材苗条的人容易忽视血脂检查,一经发现,往往血脂已经很高。

血脂过高引起的高脂血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高脂血症与环境及遗传相关;继发性高脂血症则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胰腺炎等。

瘦人可能受遗传、环境和疾病影响,并不能对高脂血症完全免疫。

高血脂是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患者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和检查结果选择调脂药,并遵医嘱服用。

随便用药不但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反而会影响后续治疗。

高血脂对血管潜移默化的危害必须引起重视,但血脂也绝不是降得越低越好。

国外有研究发现,血脂过低时,肿瘤的发生率会有所增加。因为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健康。

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患者没有坚持服用调脂药,使得血脂反弹,影响治疗效果。

目前国外长期的临床治疗结果显示,初期治疗血脂达标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最小维持剂量,对血脂达标值的保持有很好的作用。只要没有出现严重或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就不应停药。

高血脂的认识误区有哪些

什么是高血脂?

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血脂是血液中所含类脂质的总称。血脂中主要包含胆固醇、甘油三脂(即中性脂肪)、磷脂、脂肪酸等。。血脂增高叫高血脂,但在临床高血脂常称作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病症,在中老年人当中发病率高,它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乃至冠心病、脑血栓、脑出血等,危及生命。因此,高脂血症不仅是血脂高一点,其严重性绝对不能忽视。血脂过高的原因是进食含脂肪和胆固醇类食物过多,同时与遗传因素等有关系。

高血脂的认识误区有哪些?

1、如果没出现症状就不必采取治疗措施

不少的高血脂患者并没有出现什么特殊的不适症状,所以他们就会把血脂异常视为跟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自认为在短期内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不会产生什么大的影响。于是放松警惕,不管不顾。

而事实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高血脂早已成为人们不可忽视的心脑血管健康的“慢性杀手”了。如果你患有高脂血症,但是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就很容易引发以下三类疾病。

第一类疾病就是人们最常见的心脏疾病,它包括冠心病、心绞痛等等;而第二类疾病主要是脑血管疾病,这个疾病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硬化而导致的脑血栓、脑出血等;第三类疾病是肾脏疾病,肾动脉硬化很容易引发尿毒症的出现。

总的来说,高血脂所带来的危险影响最常见的有:心梗、脑梗(它不会有任何前兆,会致突然死亡,在很多情况下根本没有抢救过来的希望)。

在此提醒那些认为只有出现了症状才去医院检查和采取治疗措施的病人:等到出现症状才去检查治疗,就真的有点晚了,不要给自己留下健康的隐患。

此外,我们一定要重视降血脂治疗,只有这样才能预防上述心、脑、肾疾病的出现。

2、患者通常还没有保护肝脏的意识

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患者他们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血脂出现异常情况,而且还有可能会引起脂肪肝症状。但是我们知道肝脏是脂肪酸合成与氧化、胆固醇合成、蛋白质合成及清除异常脂蛋白的主要场所。

高血脂会导致人的肝功能出现损伤,长期的高脂血症会导致脂肪肝的出现,肝动脉粥样硬化后受到损害,肝小叶损伤后,结构会发生变化,最终会导致肝硬化,损害肝功能。

简而言之,高血脂会增加肝脏代谢的负担,久而久之会影响肝功能。而肝功能低下又会降低脂类代谢能力,这更容易引发血脂异常,使脂类大量沉积于肝细胞从而形成脂肪肝,并因此而引发一系列更为严重的肝脏疾病。

高血脂的诊断标准有哪些呢

很多的成年人和老年人都会怀疑自己患有高血脂,重要原因是由于现在的信息社会,使得医学知识能够通过很多媒介传到我们的耳中。其实也有一定程度的误导倾向。那么,对于高血脂的诊断到底有哪些内容呢?下面就介绍一下。

一血脂,血浆总胆固醇6.2mmol/L为过高。血浆甘油三酯2.3mmol/L为过高。

二脂蛋白,测定LDL和HDL比总胆因醇更有意义,LDL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相关,HDL水平升高有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通过上述的指标就能够比较准确的知道自己是否有没有患有高血脂,这些指标只是一般的情况,由于个体间存在有差异,所以诊断不能够完全靠它。所以,只要出现有高血脂的症状,就应该立刻就医,接受检查和相关的诊断,确诊后立刻进行治疗。

高血脂病因的六大危险要素

高血脂病因1、吸烟

吸烟是高血脂发病的头号危险因素,因为为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逐渐损伤血管的上皮细胞,使上皮细胞间的缝隙增大,导致血脂随血液流经这段血管时,就能像水中的泥沙一样通过上皮细胞的缝隙,在血管壁内沉积形成血栓。

高血脂病因2、高血压

血压过高,使血管上皮细胞长期受到高压冲击,发生变性、功能减退,从而让血脂伺机进入血管壁。

高血脂病因3、糖尿病

糖尿病对血管壁上皮细胞的危害与冠心病相当,同样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脂病因4、早发冠心病家族史

如果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直系亲属中男性发病早于55岁,女性早于65岁),很有可能其本人基因上也有缺陷,天生血管内壁功能不好,同样有可能导致高血脂。

高血脂病因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过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血脂。它能够在血管壁内外自由往来,因此可以把已在血管壁中沉积的血脂重新“搬”出来,“逆转血脂在血管壁中沉积的过程”。

但遗传因素和生活习惯都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有影响,比如吸烟、缺乏运动就会使其含量减少。

高血脂病因6、年龄

血管上皮细胞的功能也会随年龄渐长而退化,当男性超过45岁、女性超过55岁,就要注意积极防治高血脂。

人们对高血脂的误区有哪些

1.疾病误区--血脂达标后可以停药

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患者没有坚持服用调脂药,使得血脂反弹,影响治疗效果。专家指出,初期治疗血脂达标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最小维持剂量,对血脂达标值的保持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只要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就不应停药。

2.疾病误区--调脂药副作用大

事实上,大多数人对调脂药的耐受性都很好,只有少数人对他汀类药物有不良反应,如转氨酶升高;还有少部分人会出现肌病,比如肌肉疼痛或关节疼痛等,这类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换药治疗,但是只要初次服药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就可以继续服用,不用过多担心副作用的问题。

3.疾病误区--吃了药就万事大吉

除了吃药以外,非药物治疗对于高血脂的康复也很重要。即使患者坚持服药,但常食用高脂肪食物,会降低药物作用。同时,嗜烟酗酒对于高血脂的康复也有害。

4.疾病误区--只要是降血脂药就行

很多患者发现自己得了高血脂后,不及时到医院治疗,随便服用降脂药。殊不知,高血脂是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不能轻视。调脂药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服用,随便用药不但不能起到治疗的作用,反而耽误治疗。

如何自我判断高血脂

如何自我判断高血脂?如果出现以下症状的患者就要考虑是不是高血脂了:

一、常出现头昏脑胀或与人讲话间隙容易睡着。早晨起床后感觉头脑不清醒,早餐后可改善,午后极易犯困,但夜晚很清醒。

二、眼睑黄疣是中老年妇女血脂增高的信号,主要表现在眼睑上出现淡黄色的小皮疹,刚开始时为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肤,严重时布满整个眼睑。

三、腿肚经常抽筋,并常感到刺痛,这是胆固醇积聚在腿部肌肉中的表现。

四、短时间内在面部、手部出现较多黑斑(斑块较老年斑略大,颜色较深)。记忆力及反应力明显减退。

五、看东西一阵阵模糊,这是血液变粘稠,流速减慢,使视神经或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所致。

人们对高血脂的三个常见误区

高血脂误区1、调脂药副作用大

调脂药的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很少见,初次服药没有不良反应,便可以继续服用,不用过多担心副作用的问题,平时还要注意饮食与生活的调理,会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高血脂误区2、只要是降血脂药就行

如果发现血脂升高,随意服用黄药物,会引发疾病,那么血脂高会形成动脉硬化及心脑管疾病的重要原因,要及时的治疗,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调理。

高血脂误区3、血脂达标后可以停药

很多人在服药一段时间后,擅自停药,导致血脂反弹,治疗效果不好,所以在初期治疗达标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继续服用小剂量的药物,保持血脂达标有很好的作用,如果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不应停药。

关于高血脂的误区的介绍就是这些,大家一定多了解有关的常识,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避免病情加重,引发更严重的疾病,给身体造成更大的损害。

怎样防治血脂高的情况出现

人到中年,由于工作紧张,缺乏运动,生活饮食不规律,尤其是过量食用高脂肪食物,很容易造成高血脂。高血脂与遗传有关,如果家族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中年以后就更要注意预防血脂过高。那高血脂的危害有哪些呢?高血脂的预防应该怎样呢,高血脂吃什么好,高血脂不能吃什么呢,给大家一一来讲解.

血脂高,首先会影响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还可能导致脂肪肝。

血脂高的危害大家认识了,那高血脂的预防呢,其实预防应该从早做起,因此平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预防要点

饮食要平衡、多样化,除米面杂粮均衡食用外,要多吃绿色的新鲜蔬菜,常吃鱼类、瘦肉、鸡蛋、豆制品、牛奶、蒜、洋葱、醋、水果等,少吃动物油及糖、奶油,不暴饮暴食,不饮烈酒、咖啡和浓茶等。

根据身心情况锻炼身体,做各种保健活动,如做健身操、散步、打太极拳等,但不要超负荷运动。

生活要有规律,要劳逸适度,保证较好的睡眠与休息。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是否正常。如有条件还可做血液黏度检查.服用纳豆胶囊清除血垃圾毒素,软化血管”,达到调节血压、调节血脂、重塑血管年轻态的目的,使人全身都很年轻.

高血脂的五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 中老年再防高血脂

据医学观察,不少7岁以下儿童,其动脉血管壁上已出现因过量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沉积而形成的黄色条纹与斑块,这些动脉斑块虽无症状,却成为成年后患冠心病的基础。由于冠心病是一种起源于少年、植根在青年、发展在中年、发病在老年的慢性疾病,因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要从儿童期抓起,而防治的重点就是从小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控制体重和防范高脂血症。

从小预防能有多大效果呢?北欧“千湖之国”芬兰的北加里略地区,由于居民传统膳食中有大量的胆固醇和动物脂肪,冠心病病死率曾在全球独占鳌头,小学生中竟有1/3因此失去父母。后经政府带头重视,大力开展预防,20年后,冠心病病死率直线下降一半多,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北加里略的曙光”。而在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由于预防不到位,冠心病发病率节节上升,而发病年龄不断年轻化,形成鲜明对照。因此控制“第一杀手”的肆虐,必须“从娃娃抓起”。

误区二:瘦人与高血脂无缘

在众人的印象中,高血脂往往与胖人有关,而那些身材苗条的人的血脂情况往往被忽略。事实上,人们的血脂高低与体型并无必然联系。

这要从高脂血症的病因说起,高脂血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高脂血症与环境及遗传有关。继发性高脂血症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阻塞性肝病、胰腺炎、痛风等。所以,瘦人也可以出现高脂血症,而且并不少见。

临床上发现,瘦人的高脂血症的特点多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程度多较轻,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多低于正常水平,这类病人也很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无论胖瘦与否,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后妇女每年均应进行血脂检查。由于高血脂在临床上分为不同类型,在治疗目的和治疗方案上有所不同,建议请专业医师进行正规的治疗指导。

误区三: 瘦肉可以随便吃

很多患者都认为只有油才是膳食脂肪的唯一来源,因此炒菜少用油就算是限制脂肪了。其实日常食用的很多食物中都含有脂肪。根据它们存在的方式,可粗略分为看得见的脂肪和看不见的脂肪。前者如动物油、花生油、豆油、橄榄油及鸡皮、鸭皮等。看不见的脂肪,存在于肉类、蛋类、奶制品、动物内脏、豆制品、硬果类食物(如花生、瓜子、核桃、杏仁、开心果、松子等)里,即使谷类、蔬菜中也含微量脂肪。这些看不见的脂肪恰恰是人们容易过量食入的。例如20粒花生米或者40颗瓜子、2个核桃等都基本上相当于10克纯油脂(约1勺油)的含脂量。

另外,很多人知道肥肉中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于是认为瘦肉可以随便吃,这也是不对的。同样是瘦肉,猪肉中所含的胆固醇比牛肉和羊肉都高;另外,瘦猪肉中含的饱和脂肪酸比例在肉类里也是最高的。所以,预防高血脂,瘦肉,特别是瘦猪肉也不能多吃。

误区四: 血脂在正常范围就行

老高是冠心病患者,刚刚进行了冠脉支架植入术。出院前,他拿着化验单和出院带药来找医生,疑惑地问:“大夫,化验单上血脂水平都在正常范围,为什么还要我服用降脂药?”

与老高有同样疑问的病人不在少数。其实,血脂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并不代表治疗达标,还要依据病情进行具体分析。

降脂治疗的最主要目的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研究表明,血浆胆固醇降低1%,冠心病事件发生的危险性降低2%。降脂治疗应根据是否患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以及有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平进行全面评价。另外,无论是否进行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饮食控制和改善生活方式。

普通人群的血脂达标水平是:胆固醇水平小于200毫克/分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130毫克/分升,甘油三酯小于150毫克/分升;高危病人,即稳定型冠心病和冠心病病人,胆固醇水平应小于160毫克/分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100毫克/分升;极高危病人,即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病人,胆固醇水平应小于120毫克/分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80毫克/分升。

误区五:血脂高了能“洗”掉

近年,流行于京、沪、穗等地,号称“目前全球最先进血脂分离技术”的“全新降脂疗法”——“洗血疗法”,成了众多高血脂患者追逐的降脂捷径。

事实上,“洗血”是一种血浆净化的治疗方法,可将低密度脂蛋白等有害物质滤出体外,以达到降低血脂的目的。但每次“洗血”后的疗效只能维持数天。目前“洗血”疗法仅用于对降脂药物难以奏效的顽固性高脂血症,如先天性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可考虑采用“洗血”治疗。

但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有“好”、“坏”之分,而血脂分离机不能对其加以鉴别,会不分青红皂白地一起除掉。同时还清除了纤维蛋白原、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等宝贵成分。另外,“洗血”有一定副作用。即使是体质强壮者在接受治疗时,也可能面临溶血、感染、败血症、机体抵抗力下降等风险。盲目“洗血”无异于缘木求鱼,不但浪费钱财,而且还可能导致一些料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相关推荐

做了运动怎么减不了体重呢

人的体重包括肌肉的重量(瘦体重)和脂肪的重量(体脂重量),运动使脂 肪燃烧,体脂重量明显下降。而运动使骨骼肌产生与运动强度相匹配的适应 性肥大,使瘦体重增加,所以总体重的下降幅度不及脂肪体重的下降幅度。 这也就是为什么家长感到在运动减肥的初始阶段,孩子的体重下降不明显的 原因。虽然体重下降不很明显,但对于改善儿童的健康却非常重要,因为肥 胖的健康危害在于体脂的过量。

高血脂与高脂血症区别

1、高血脂与高脂血症区别 高脂血症(俗称高血脂)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发病率高,我国有9000万人患有高血脂高血脂非常危险,被人称之为“无声的杀手”。 揭开高血脂的面纱,加强对它的监测,定期检查,早期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全世界每年将至少减少600多万的死亡人数,这是预防、减少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治本之举。 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 高血脂与高脂血症区别 2、高血脂不等于高脂血 “高血脂”和“高脂血”

高血脂该如何预防?

血脂增高是导致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代谢综合征的“罪魁祸首”。还可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最新研究提示,高血脂可能与癌症的发病有关。要避免高脂血症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三大防治原则。一是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加强体育 锻炼 ,选择适合于本人的轻中度体育活动,劳逸结合,解除各种思想顾虑,心情舒畅,以静养生。二是运用饮 食疗 法。要限制高胆固醇食物的过多摄入,如动物脂肪、动物脑子、内脏、奶油、软体类、贝壳类动物的摄入。饮食结构应合理调配,其比例为

高血脂的预防知识

我们都知道,高血脂对于人体会产生的危害。正因如此,我们才应该对高血脂重视起来。那么,如何让有效做好高血脂的预防工作呢?小编整理了高血脂的预防知识,读者朋友们不妨认真阅读一下。 预防高血脂,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的分层内容,这些工作面对这三个人群,即健康人群、患病人群及危险人群。对后两个人群梗要积极而严格。应该防治结合、重点在防。无病防病,有病防进展。不仅要重视预防高血脂本身出现,更要重视防治高血脂所带来的危害性。 首先应确立合适的血脂目标。参照我国方案,合适的血脂水平应为: 1总胆固醇水平,在健康人、有冠心病危

高血脂患者易忽视的七大误区

1、如果没出现症状就不必采取治疗措施 不少的高血脂患者并没有出现什么特殊的不适症状,所以他们就会把血脂异常视为跟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自认为在短期内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不会产生什么大的影响。于是放松警惕,不管不顾。 而事实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高血脂早已成为人们不可忽视的心脑血管健康的“慢性杀手”了。如果你患有高脂血症,但是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就很容易引发以下三类疾病。 第一类疾病就是人们最常见的心脏疾病,它包括冠心病、心绞痛等等;而第二类疾病主要是脑血管疾病,这个疾病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硬化而导

高血压用药误区后果很严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用餐质量的日益改善,我们可以看到,诸如改革开放前的一系列因为营养不了而产生的疾病现在已经销声匿迹。但随着人们吃的东西越来越偏向油腻,近些年来,人们得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而作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高血压一直都扮演着一个谈虎色变的角色。一旦患上高血压疾病,普通人得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所以现在很多人在使用高血压药来控制血压,但是我们在使用高血压的时候,还是对用药的方式方法加以注意,如果使用不当,不但启动不到降压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反作用。 高血压药使用

血脂的认识误区

只凭一两种成分判断病理 正常人的血脂成分含量波动范围均较大,正常人个体血脂含量的差异也很大,单凭一两种血脂成分的高低来判断病理变化,并不合理。 完全拒绝脂类食物 由于害怕血脂增高,有些人拒食脂类食物,这并不正确。胆固醇除了有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的LDL胆固醇外,还有能转化为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HDL胆固醇,在机体内产生重要作用,具有发挥对物质代谢的调节作用,发挥对生育及物质代谢的调节作用等等。因此不能完全拒绝脂类食物。

高血脂患者警惕七个误区

高血脂患者易忽视的七大认识误区 我们对高血脂的认识存在着许多误区,只有了解这些误区,才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做出应对。常见的高血脂误区有: 1、如果没出现症状就不必采取治疗措施 不少的高血脂患者并没有出现什么特殊的不适症状,所以他们就会把血脂异常视为跟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自认为在短期内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不会产生什么大的影响。于是放松警惕,不管不顾。而事实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高血脂早已成为人们不可忽视的心脑血管健康的“慢性杀手”了。如果你患有高脂血症,但是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那么就很容易引发以下三

高脂血症的认识的九大误区

1、误区一:高脂血症的人有症状。 在通常情况下,有高脂血症的人没有明显症状和异常体征。诊断高脂血症主要通过血液生化检验。仅有很少一部分有高脂血症的人可以见到黄色瘤。 2、误区二:甘油三酯高危害最大。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最密切,危害最大。临床上常用血脂检查指标有4项,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这4种指标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最重要,可以渗入动脉血管壁中,开启动脉粥状硬化过程,进而引发各种心脏血

血脂高怎么产生的呢

一:吸烟。香烟中的有害物质逐渐损伤血管的上皮细胞,增加上皮细胞间的缝隙。血液流经这段血管时其中的脂肪就会通过上皮细胞的缝隙在血管壁内沉积。 二:高血压。过高的血压使血管上皮细胞发生变性、功能减退,从而让血脂伺机进入血管壁。 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够在血管壁内外自由往来,因此可以把已在血管壁中沉积的血脂重新“搬”出来,“逆转血脂在血管壁中沉积的过程”。吸烟、缺乏运动就会使其含量减少。 四: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直系亲属中男性发病早于55岁,女性早于65岁,可能本人有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