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减少症的常见治疗方法
白细胞减少症的常见治疗方法
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
1、尽可能去除一切可能导致白细胞和粒细胞减少的因素;治疗原发病。
2、注意营养,供给足够的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
3、积极防治各种感染,为提高免疫功能,可适当予以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
4、刺激白细胞生长的药物,该类药物种类很多,包括维生素B4、B6、利血生、胺肽素、鲨肝醇、肌苷(均按常规剂量用药)及碳酸锂。一般认为上述药物疗效不肯定。
5、免疫抑制剂,确诊为免疫性粒细胞减少者,可用糖皮质激素类;无效者可试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长春新碱,每周1次,无效停用;环磷酰胺,口服,用药4~6周,无效停药,有效者可用最小剂量维持适当时间。
6、明显脾大,脾功能亢进者,可考虑脾切除治疗。
7、细胞因子治疗,在伴有反复感染,难以控制的情况下,可在抗感染的基础上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皮下注射,或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皮下注射。以上用药至白细胞和粒细胞正常后逐渐减量至停用。
白细胞低的原因
1、白细胞减少症常见为血液病,发病年龄为任何年龄都有可能,不限制性别。
临床上可以分为原因不明性和继续性两种情况,但是一般第一种为多见,第二种为化学因素,物流因素等药物导致。
比如肿瘤化疗后,多种血液病。中医学里认为,白细胞的减少症与患者的心、肝、脾、肾脏都有关系。
里面跟脾脏,肾脏尤其为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因此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肾脏。
2、感冒也会引起白细胞减少。血液系统疾病是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一些疾病也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骨髓造血停滞等。
其特点是除了出现白细胞减少外,常常还同时合并有其他血细胞的减少,如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一般而言,白细胞轻度减少是没必要过度的担心的,前提是中性粒细胞不少于1.5×10^9/升,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也不易感染。
3、服用硫脲类药物治疗甲亢时,最严重的反应是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一般情况下,少数患者在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可出现白细胞减少。
临床上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仅有乏力懒动,较重者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不振,偶有发热。
如白细胞总数降至3×109/升,中性粒细胞低于35%以下者,应考虑停药或改用其他抗甲状腺药物。
孩子白细胞低的原因是什么
①白细胞生成障碍,包括由干细胞的增殖减低或再生障碍。
②白细胞破坏过多,由于感染、免疫学因素而使白细胞破坏过多,使外周血中白细胞减少。
③粒细胞分布异常,由于各种原因而使边缘池中白细胞增多,循环池中白细胞减少,亦形成可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自觉症状不多,常以疲乏,头晕为最常见,此外还有食欲减退,四肢痠软,失眠多梦,低热,畏寒,腰痠,心慌等症,常被医生和患者忽视,诊为其他疾病,此时须反复检查白细胞总数,如持续低于4.0×109/时,可诊断为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除治疗病因外,应根据不同患者及发病原理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白细胞减少症治疗
病因治疗
对可疑的药物或其他致病因素,应立即停止接触。继发性减少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急性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等经过治疗病情缓解或控制后,粒细胞可以恢复正常。脾功能亢进者可考虑脾切除。
防治感染
轻度减少者不需特别的预防措施。中度减少者感染率增加,应减少出入公共场所,并注意保持皮肤和口腔卫生,去除慢性感染病灶。粒细胞缺乏者,应考虑采取无菌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感染者应行血、尿、痰及感染病灶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及影象学检查,以明确感染类型和部位。在致病菌尚未明确之前,可经验性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覆盖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待病原和药敏结果出来后再调整用药。若3~5天后无效,可加用抗真菌治疗。病毒感染可加用抗病毒药物。
升粒细胞药物
造血生长因子,如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治疗粒缺患者疗效明确,可使中性粒细胞迅速增多,并增强其吞噬杀菌及趋化功能。常用剂量为2~10ug/(kg·d),常见的副作用有发热、肌肉骨骼酸痛、皮疹等。
碳酸锂有刺激骨髓生成粒细胞的作用,常用量为:0.6~0.9g/d,副作用为轻度胃灼热感、恶心乏力等,肾脏疾患者慎用。
免疫抑制剂
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和通过免疫介导机制所致的粒细胞缺乏可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他原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则不宜采用。
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
一旦怀疑自己白细胞减少,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排查和治疗,切不可自行用药,以免误用药物。那么,对于白细胞减少症,医院医生一般会如何进行治疗呢?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该注意些什么?一起来看看专家的说法吧!
首先应仔细查找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因药物引起者,应立即停药。
其次,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促进骨髓释放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当粒细胞减少是因为免疫因素引起,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时,有较好且持久的疗效。
促白细胞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种类较多,但疗效均难以确定。如维生素B6、利血生可用于各种粒细胞减少症。维生素B4、鲨肝醇、肌苷、脱氧核苷酸、康力龙等对抗癌药、放疗或氯霉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有较好疗效。在病因治疗同时,对上述药物可选择其中1-2种,服用4-6周,观察是否有使白细胞回升效果,一定要谨记医嘱,切勿认为药物越多越好而擅自使用数种药物,。
白细胞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白细胞减少的原因
当周围血液的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109/L以下时称为白细胞减少症。由于白细胞中的成分主要是中白细胞减少症性粒细胸胞及淋巴细胞,尤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故大多数情况下,白细胞减少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所致。当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1.5-1.8)×109/L时,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白细胞减少症状群,是由于原因不明和继发于其他疾病之后而引起的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者原因不明;继发性者认为其病因可由急性感染,物理、化学因素,血液系统疾病,伴脾肿大的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过敏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获得性或原因不明性粒细胞减少等。
其病因病机按细胞动力学可分为以下3个方面:
① 白细胞生成障碍
包括由干细胞的增殖减低或再生障碍。
②白细胞破坏过多
由于感染、免疫学因素而使白细胞破坏过多,使外周血中白细胞减少。
③粒细胞分布异常
由于各种原因而使边缘池中白细胞增多,循环池中白细胞减少,亦形成可白细胞减少症。
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自觉症状不多,常以疲乏,头晕为最常见,此外还有食欲减退,四肢痠软,失眠多梦,低热,畏寒,腰痠,心慌等症,常被医生和患者忽视,诊为其他疾病,此时须反复检查白细胞总数,如持续低于4.0×109/时,可诊断为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除治疗病因外,应根据不同患者及发病原理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白细胞减少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1、人的体内系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会出现问题,就像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患上了白细胞减少症,以至于人们受到白细胞减少症的危害,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还会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因此人们要警惕白细胞减少症疾病的出现,多认识关于白细胞减少症的常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出现白细胞减少症会有哪些危害。
2、在白细胞减少症,尽管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细胞和嗜碱细胞的减少对于白细胞总数的减少也有影响,但白细胞数的减少通常是由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造成的。伴有单核细胞减少症和淋巴细胞减少症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常较单项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为严重。
3、某些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中性粒细胞<200/μl,并无严重感染。这可能由于免疫系统虽休眠,但仍完好无损。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重型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在慢性中性粒细胞严重减少期间常有口腔溃疡,口腔炎或咽炎和淋巴结肿大。
4、继发于癌症或化疗的造血异常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很可能发生严重的细菌感染,这由于患者整体免疫系统受损。在急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皮肤,粘膜的完整性,组织血供以及患者的营养状态亦可影响感染的危险率。化脓性感染患者体温一般>38。5℃。最常见的化脓性感染是皮肤蜂窝织炎,肝脓肿,疖肿,肺炎和脓毒血症。常见的有胃炎,齿龈炎,肛周炎,鼻窦炎和中耳炎。
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白细胞减少症是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4×10^9(9次方)/L,称为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最常见是由中性粒细胞减少所致。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8-2.0×10^9(9次方)/L时,称粒细胞减少症。减少至低于0.5-1.0×10^9(9次方)/L时,称粒细胞缺乏症,常伴有严重的难以控制的感染。上述三类情况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大致相同,但病情的严重程度不等。
什么原因引起白细胞减少症
白细胞减少症有什么症状:病人可无症状或有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纳差、体力减退,并有易感染倾向。是否合并感染视粒细胞减少程度。感染部位以肺、尿路、皮肤等多见。
如何治疗:1、首先应仔细查找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因药物引起者,应立即停药。2、促白细胞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种类较多,但疗效均难以确定。如维生素B6、利血生可用于各种粒细胞减少症。维生素B4、鲨肝醇、肌苷、脱氧核苷酸、康力龙等对抗癌药、放疗或氯霉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有较好疗效。在病因治疗同时,对上述药物可选择其中1-2种,服用4-6周,观察是否有使白细胞回升效果,切勿认为药物越多越好,而同时使用数种药物。
您一定要配合医生的治疗,积极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搭配饮食。希望我搜集的建议对您有效,最后祝愿您早日康复。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要吃胡萝卜、柿子这些凉性的食物。积极锻炼,配合食物疗法就能保健康。
白细胞减少可能会出现口腔溃疡
在白细胞减少症,尽管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细胞和嗜碱细胞的减少对于白细胞总数的减少也有影响,但白细胞数的减少通常是由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造成的。伴有单核细胞减少症和淋巴细胞减少症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常较单项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为严重。
某些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中性粒细胞<200/μl,并无严重感染。这可能由于免疫系统虽休眠,但仍完好无损。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重型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在慢性中性粒细胞严重减少期间常有口腔溃疡,口腔炎或咽炎和淋巴结肿大。
继发于癌症或化疗的造血异常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很可能发生严重的细菌感染,这由于患者整体免疫系统受损。在急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皮肤,粘膜的完整性,组织血供以及患者的营养状态亦可影响感染的危险率。化脓性感染患者体温一般>38。5℃。最常见的化脓性感染是皮肤蜂窝织炎,肝脓肿,疖肿,肺炎和脓毒血症。常见的有胃炎,齿龈炎,肛周炎,鼻窦炎和中耳炎。
白细胞偏低有哪些危害
当周围血液的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109/L以下时称为白细胞减少症。由于白细胞中的成分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尤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故大多数情况下,白细胞减少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所致。当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1.5-1.8)×109/L时,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应首先分析病因,根据不同患者及发病机理采用的治疗方案。西医治疗多予防治感染,激素,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自觉症状不多,常以疲乏,头晕为最常见,此外还有食欲减退,四肢痠软,失眠多梦,低热,畏寒,腰痠,心慌等症,常被医生和患者忽视,诊为其他疾病,此时须反复 检查白细胞总数,如持续低于4.0×109/时,可诊断为白细胞减少症。除治疗病因外,应根据不同患者及发病原理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周围白细胞计数持续下降所引起的一组症状。典型表现为头晕,乏力,低热,属祖国医学“虚劳”范畴。中医治疗白细胞减少症采用益气养血,补肾益精,健脾养胃诸法。
白细胞的减少是会影响人们的免疫力的,所以建议人们在检查之后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且还要相应的加强自己的身体素质,进行体育锻炼,这样才可以让人们的白细胞水平恢复到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